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4阶采点考

高一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

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

....,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

....,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D.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

....,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答案】C

【解析】A项,“空谷足音”意为“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B项,“洞若观火”意为“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C项,“倚马可待”意为“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倚:靠”。此词可作谓语、定语;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可形容做事比较快。

D项,“外圆内方”意为“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2.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错误的是()(2分)

A.夏天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夏安

..”。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

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

【答案】D

【解析】“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

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

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B.⑤④③①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④③①⑤⑥②

【答案】B

【解析】解答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语段的话题与中心,理清语段的结构层次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选文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阐述的是“生成整体论”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生成整体论”强调两点,一是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仅仅通过分解来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借助句中“然而”、“所以”、“虽然”等明显表逻辑关系的词语,以及“例如”等有较强提示作用的词语,不难选出。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黛玉由不得余意缠绵,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那块旧手帕子上走笔写道……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

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B.湘云道:“这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

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和湘云论阴阳,最后归结到麒麟也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正说着,两人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C.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D.宝玉挨打后要吃荷叶莲蓬汤,凤姐便命做十来碗大家吃。汤烧好后,王夫人命玉钏儿送去。见到她,宝玉想起她姐姐金钏儿的不幸,又伤心又惭愧,千方百计的哄她说话,并让她也喝一口汤。

E.宝钗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时也会显得冷酷无情。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因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撵走羞愤跳井自杀,王夫人自责难过,宝钗这样劝导:“姨娘也不劳关心,不必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几百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答案】AC

【解析】A三首绝句C湘云劝宝玉讲仕途经济

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辙《六国论》节选)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向使:以前如果

B.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远略:长远的谋略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应当

【答案】D

6.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④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A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节选)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李桢《六国论》节选)

7.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2分)

①窃.怪天下之诸侯(私下) ②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过错)

③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凭借) ④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完整)

⑤以阴.助其急(暗地里) ⑥未有能愈.于秦者也(胜过)

⑦视.秦无异也(看待) ⑧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擅长)

A.②③④⑧B.②④⑦⑧

C.①⑤⑥⑦ D.①③⑤⑥

【答案】B

8.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以攻山西

..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千里之秦②以为

③因得以

..自完于其间矣④而四国休息

..于内

⑤若此可以

..以当秦兵

..应夫无穷⑥而为天下出身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②③

【答案】D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苏辙假设“彼秦者将何为哉”的条件是“韩魏无东顾之忧”,四国“阴助其急”。

B.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C.苏洵认为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有利地势,又未得到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

【答案】C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苏辙《六国论》节选)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选自李桢《六国论》节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3分)

11. 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2、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3、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4、上述三个方面挨打的起因,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

四、古诗词鉴赏(共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2.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总领全词(或“领起上片写景”,“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②点明登临季节(“晚秋”);

③为全诗写景抒怀奠定基调。(3分,一点1分)

13.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请简析其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分)

【答案】①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一种即可);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

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云淡”、“鹭起”);(3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

14. 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④表达了对大好江山的赞美之情(4分,一点2分,得满4分为止。)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2),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赤壁怀古》)

(4)人间如梦,。(苏轼《赤壁怀古》)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现代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陶虎臣

汪曾褀

每到天气暗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西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臣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马蜂,这些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曰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腹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褀文集》,有删改)16.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叙写“阴城”的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分)

17.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3分)

【答案】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2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色彩丰富;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的不同凡响。(2分)

18.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4分)

【答案】“放焰火”是文章情节的高潮,也是陶虎臣人生的高潮,详写能给读者以震撼;(2分)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2分)“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结局形成映衬,凸显主题。(2分)

19.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题。(6分)

【答案】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2分)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2分)流露出作

者对主人公的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2分)

七、作文(共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春天已经远去,然而,你却看到华茎上那可爱的绿叶,看到还在风中拂动的绿叶,还在流淌的清澈小溪,还有溪水中欢快的鱼儿……这难道不是春天吗?

请以“花落春犹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