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教资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中教资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一.信息
1.定义:信息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传播的内容。
(区别于消息、数据、信号、知识)
2.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共享性
(3)可传递性
(4)真伪性
(5)价值型
(6)时效性
(7)可处理性
(8)价值相对性
(9)普遍性
3.信息处理:
(1)信息的采集:
所要采取的原则:可靠性、完整性、实时性、准确性、易用性、计划性、预见性
(2)信息的加工
(3)信息编码

二.信息技术
1.概念: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距今3w-5w年前。语言的使用时猿进化为人的重要标志。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创造,约公元前3k年前。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约1040年的北宋时期。为信息的积累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9世纪中叶后。
实现了以金属导线上的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的目的。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20世纪60年代。将人类推到数字化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三.信息安全
1.定义:
(1)涉及层面角度:保障计算机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信息的安全、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涉及的安全属性角度: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总的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2.信息安全三要素:
(1)保密性:网络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过程。
(2)完整性: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收据不被未授权的用户篡改或在篡改后能被迅速发现。
(3)可用性:指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的拒绝。
3.计算机病毒
(1)特点:寄生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传播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
(2)防治:
a)安装正版杀毒软件且经常更新。
b)重要文件进行备份,防治病毒破坏造成重大损失。
c)不轻易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移动磁盘。使用前先杀毒处理提高安全性。
d)发现病毒或异常时,迅速隔离立刻断断网。防止受到更多感染,同时防止计算机成为

船舶园。
e)使用复杂密码,提高安全系数。
f)了解计算机病毒知识,建立安全习惯,做好预防措施。



计算机:
1.诞生
2.发展历史
3.特点
4.应用
5.组成与工作原理
(1)硬件系统
(2)软件系统
(3)计算机性能指标
(4)计算机工作原理
6.计算机数制与编码系统


网络:
1.各类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2.TCP/IP网络结构。
3.OSI网络结构。



教学:
1.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课堂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个别指导法
(6)演示法
(7)示范法
(8)形象直观法
(9)练习法
(10)任务驱动法
(11)探索式
(12)竞赛式
(13)游戏教学方法
(14)自主学习法
(15)类比法

3.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
(1)教师的特点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教学的内容
(4)各班级的发展水平与学生的个性差异。

4.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
(1)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2)趣味性与严谨性相结合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5)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6)培养信息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
(7)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8)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


5.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先行组织者策略
(2)情景教学
(3)动机教学
(4)启发式教学
(5)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6)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6.信息技术教学特点:
(1)教学目标: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对象:自由被动转向主动构建。
(3)师生关系:构建和平民主的和谐关系。
(4)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
(5)教学过程: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因材施教。

7.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了解)
(1)引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
(4)检查和巩固知识。

8.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信息课程:
1.课程的性质: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
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2.课程的内容的特点:
3.课程的特征(即:课程的内容的特点):
(1)综合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的过程方法、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
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


(2)基础性: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的社会,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工具性:信息技术再教育领域中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包括辅助教师讲课、辅助学生学习、辅助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等,
而不仅仅是作为学生或教师学习的对象。
(4)实践性:信息技术课程一学生动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
通过观察、模仿、探究、分析、设计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
(5)开放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信息技术在课程内容、活动形式、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6)层次性: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学习需求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分层设计、分级教学。
4.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
(2)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和适应能力。
(3)因地制宜: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易于实践且基础实用的课程学习。
(4)理论实际结合:理论教学为前提,实践教学为根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5.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6.课程设计依据:
(1)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2)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
(3)参考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4)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性。

7.新课的导入:
(1)导入的作用
a.指向作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明确目的的任务
b.激趣作用:激发求知,产生兴趣
c.铺垫作用:联系旧知,以作铺垫
(2)导入原则
a.关联
b.过渡
c.简洁
d.多样
e.趣味
f.适合
(3)导入的类型
a.温故知新导入法
b.谜语导入法
c.故事导入法
d.直观演示法
e.生活实例导入法
f.设疑探究法
g.游戏导入法
8.课程设计思路:
(1)采用“非0起点”,注意与已学知识衔接
(2)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鼓励跨学科整合。
(3)考虑地

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
(4)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发展

9.操作课:
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反馈总结
提出任务:展示情境、引出任务。
分析任务:展示整体、分析任务重点(工具意义、操作方法、易错点)
完成任务:学生操作(个人操作、分组操作、分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总结:教师反馈任务、总结知识点。

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判断力。
(2)计算思维: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
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作品创新的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评价:

1.课堂教学中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

2.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1)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鼓励。
(2)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应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3)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
(4)多元化评价,多方面多角度除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5)对合作小组的集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3)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4.学习评价的方法:
(1)传统的评价模式:卷面考试和上机操作考试。
(2)作品评价法
(3)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5.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功能
(3)激励功能
(4)提高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诊断、激励、调节、教学

6.评价的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7.学生学习绩效评价: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是确保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
获得理想绩效的有效办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价;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

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在学生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并引申拓展的方法。一般分为教师式和学生式两种,即:以教师为主和以学生为主的归纳总结。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

任务驱动法: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1)引入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任务设计时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人物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成果。
(2)分析任务:该步骤是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3)完成任务: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教师都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要手段。
(4)检查任务:检查完成任务的过程包括检查使用知识是否有错误,作品是否可以更加优化等。总结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获取资源的可靠性、理解新知识的正确性。
(5)展示成果:展示任务成果的过程是对完成任务过程的反思。
2.

1.任务驱动教学设计需注意的:
(1) 设计任务要明确目的,有较强的针对性。
(2) 设计的任务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3) 任务的难度要有层次性
(4)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多元化。
(5) 在设计任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
(6) 设计任务要以学生为主体。
(7) 设计任务要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
(8) 设计的任务具有可评价性。







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1)创设问题情境
(2)假设—检验
(3)整合与应用

2.教师怎样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创设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2)激发学生的认识性兴趣
(3)帮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
(4)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活动的场景。
(5)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
(6)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品质。


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过程
(1)选择课题
(2)解释探究的程序
(3)搜集相关资料
(4)形成理论,描述因果关系
(5)说明规则,解释理论
(6)分析探究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怎样探究:
(1)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行为。
(2)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4)布置探

究的任务和内容要具体明确、清楚明白
(5)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适合在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探究性的教学内容;
应用性的教学内容;
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
(1)课堂讨论
(2)角色扮演(师生,情境角色扮演)
(3)竞争
(4)协同
(5)伙伴策略

2.如何促进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
(1)异质分组是实现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基础
(2)组内明确分工、各自承担起角色并相互依赖
(3)通过交往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4)教师积极参与合作过程,重建师生关系,促进有效互动
(5)进行恰当的合作评价,注重以评价促合作促发展。

3.合作学习中应注意避免:
(1)合作无机制
(2)盲目分组
(3)分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4)小组成员发言过于集中

4.如何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课前确定
(1)哪些内容可采用分组学习方式
(2)设计好如何分组
(3)分组讨论的时间
(4)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
(5)选择哪位组员作为小组代表发言等。
授课时:
结合课前准备和课堂具体情况综合开展合作讨论。
授课结束后:
认真总结本节课开展合作学习的优缺点,以备下次课堂更好地开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