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超微茶粉概念

超微茶粉概念

超微茶粉概念
超微茶粉概念

一、超微茶粉概念

超微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200目甚至10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绿茶粉、速溶茶粉等。

超微茶粉还是一项新兴事物,全国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绿茶粉,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暂时只有江苏省有超微绿茶粉的地方标准。绿茶粉的开发和应用是中国茶叶科技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人们传统饮茶方式的革命。它一改过去人们的饮茶为吃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利用茶叶中丰富的生物保健成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价值。因其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

速溶茶粉是通过萃取手段提炼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属于植物提取物。速溶茶粉可以完全溶于水,一般可以直接饮用或者经调配后饮用。

二、市场前景

茶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人体细胞自由基,采用本技术加工生产的超微茶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可作为面条、糖果、糕点、果脯等多种食品的风味添加剂及抗氧化剂,能赋予食品天然的色泽(绿色:超微绿茶粉,红色:超微红茶粉)和营养保健功能,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效益分析

以每天工作10小时,日最大产量500公斤,年工作日200个计算,年产量可达100吨。加工成本约10元/公斤,鲜叶原料成本约16元/公斤,市场价格按60元/公斤计,毛利润约34元/公斤,年毛利润约340万元。

四、工艺流程

1、简单工艺流程:

鲜叶烘干含水率5%-8%机械粉碎200目以上筛选包装

2、超微细茶粉工艺流程:

杀青干燥粉碎100目以下的混合粉粒送入精密设备超微粉碎分级筛选包装

五、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符合食品工艺要求,无三废排放。

茶浓缩液、速溶茶粉项目项目报告书40

茶浓缩液、速溶茶粉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中国老百姓常年的习惯。将茶液加工成塑料瓶装软饮料最早是由日本开发的,而后在中国台湾地区盛行该类饮料,到目前为止,瓶装茶饮料已成为我国千家万户喜爱的饮品。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几年,中国软饮料产业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最快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7年以年均21-25%的速度增长。2005年软饮料产量3380万吨,比2004年增长24.08%,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09,049,238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6%;全年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13,949,684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4.97%;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906,742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1.80%。2006年软饮料产量4219.7万吨,比2005年增长24.84%,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36,035,32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4%;全年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44,952,04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6%;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235,88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5%。2007年1~8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96%,已经完成了上一年总销售额的96%以上;同时,实现利润总额30.59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28.53%。而从人均消费量来,目前中国人均消

费茶饮料约5公斤,如果与日本人均年饮用量的20到30公斤计算,中国茶饮料还有4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即使从中国目前人均10公斤的饮料消费量来看,中国茶饮料的市场容量至少为1300万吨,而2007年中国茶饮料的实际产量为523万吨,尚有700多万吨的市场成长空间,况且目前的销售还仅仅集中在重点城市,而随着人们饮用茶饮料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7年我国软饮料产量达到5100万吨,其中茶饮料523万吨,产量占软饮料总量的10.25%,预计2008年软饮料将达到6380万吨。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茶饮料加工企业有1200多家,而占据市场份额70%以上的康师傅、统一、麒麟、三得利等茶饮料公司均采用茶浓缩液、速溶茶粉来生产茶饮料,其余的都是直接采用茶叶萃取后加工茶饮料,这种做法会导致茶汤色泽、品质不一及冷后浑浊问题。随着上述几家生产茶饮料的大企业销售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茶饮料的生产逐渐走向分工化和配方化,对鲜茶浓缩液、速溶茶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据本项目分析,到2011年,我国茶饮料达到1172万吨。这就是本项目的必要性所在。 4.2 市场前景分析 1、今后三年中国软饮料的发展动态分析 根据中国软饮料工业协会和有关杂志公布的数据,未来3年我国软饮料、茶饮料的发展动态如图5-1、5-2、5-3:

白茶制作工艺手法

白茶制作工艺手法 白茶,也是茶类的一种,主要是在福建地区盛产。白茶不仅具有传统的绿茶的减肥刮,去火降压的功效,同时还含有更有有利的氨基酸等其他利于健康地物质。白茶不断受到各地区的欢迎,所以大家对于白茶制作工艺和手法也充满了好奇,想了解白茶的制作方法和工序。那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工具/原料 白茶 工艺 步骤/方法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

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注意事项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采摘,枯萎,烘干和保存。这四个步骤都需要认真的处理,万一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以后步骤的进行和白茶的品质。制作出精良的白茶需要一系列繁杂精致的方法和工序,若是大家想要了解的,也需要做更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

超微红茶粉加工工艺流程

图1.超微红茶粉加工工艺流程图 1.萎凋:萎凋方式一般采用自然萎凋、日光萎凋或萎凋槽萎凋,生产现多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需掌握的基本原则是“老叶嫩萎凋”、“嫩叶老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以58%-62%为适度,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而定,一般春茶萎凋程度宜重,便于散除青草气;夏秋茶萎凋程度宜轻,适当提高其鲜爽度。萎凋程度的感官判定依据:叶质和嫩茎萎软,失去鲜态时的挺展和脆性,握叶柔软、稍粘、可成团,嫩茎弯曲不断;叶色失去表面的鲜绿光泽成无光泽的暗绿色,叶面呈皱;鲜叶原有的青气基本消失并散发清香。 2.揉捻或揉切:揉捻一般采用920型、65型或55型揉捻机,大型揉捻机投叶量(萎凋叶,下同)在100-120kg,小型的在35kg左右。揉捻或揉切技术要点:投叶量适中,超量投叶,会造成叶子在揉捅中翻动受阻,出现揉捻程度不匀,且会使揉捻叶温升高。揉捻室的温度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5%,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秋茶季节气温高、湿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洒冷水或喷雾,以降低室温,提高相对湿度。一般采用两次揉捻,第一次揉捻后,将揉捻叶投入解块分解机,通过2~3目筛网,筛下的叶紧条细,直接进入发酵室发酵,筛面粗松揉叶进行第二次揉捻。一般揉捻90min,第一次揉捻50min,筛面揉捻叶复揉40min,较老的叶子,可延长揉捻时间。对于嫩度高、匀度好的叶子可一次揉捻。 3.发酵:发酵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小叶种、筛下茶、气温高的可薄些;大叶种、气温低的可厚些;春茶厚些,夏秋茶薄些,注意发酵叶不能紧压。发酵时间一般为3~5 h,但发酵时间的长短因发酵条件、揉捻程度、叶质老嫩,茶叶品种、生产季节而差异很大,应以发酵适度为准。发酵适度感官判定标准:叶色90%以上变为铜红色,青气逐渐消失,发出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叶脉及汁液泛红。颜色深浅随季节和鲜叶老嫩而略有差异,春茶及嫩叶一般红叶透黄,呈黄红色,夏秋茶及老叶呈红黄色。春茶气温低,发酵必须充分;夏秋气温高,在干燥的前一阶段发酵仍继续进行,如果待发酵充足时才干燥,则往往造成发酵过度,因此75%发酵叶泛红即可上烘。 4.干燥:目前红茶干燥多采用二次干燥,中间摊晾一次,采取“高温毛火、低温足火”。主要干燥设备多采用百叶式烘干机。发酵叶含水约为50%~60%,所以要求毛火温度要高,一般毛火的进风口温度要求在110~120℃,以迅速灭活氧化;足火80℃左右,风量小些,时间长些,以充分形成香气。毛火与足火之间一般要摊晾20min。干燥适度的感官判断标准:红茶干燥采取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毛火后用手捏稍感刺手,但叶子尚软、折而不断,紧握茶叶放手即能松散,有醇香,叶子含水量约为20%,即可进行足火。足火后用手一揉茶叶成粉末,茶香明显,条索紧结乌润,含水量约7%左右。 5.超微粉碎:超微茶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颗粒细,由于茶叶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在粉碎过程是应注意:a.待粉碎的茶叶干燥程度,一般以含水量低于5%为宜;b.选择合适的外力作用

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_陆文渊

25 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陆文渊1*,钱文春1,赖建红2,楼黎静1 (1.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 湖州 313000; 2.安吉县农业局,浙江 安吉 313300) 摘要:本文从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安吉白茶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安吉白茶;白叶一号;产业;发展对策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Anji Baicha Industry LU Wen-yuan 1*, QIAN Wen-chun 1, LAI Jian-hong 2, LOU Li-jing 1, (1. Huzhou Economic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Huzhou ,Zhejiang 313000,China ; 2. Anji Agriculture Bureau ,Anji ,Zhejiang 313300,China) Abstract : the problems in front of Anji baicha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we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Anji baicha industry. Key words: Anji baicha; baiye-1;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measures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为典型的丘陵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69%和73%,被人称之为是气净、水净、土净、音净的“四净”之地,气候和生态条件都十分优越,历来是著名的优质茶产区[1]。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3.9万亩,其中安吉白茶10万亩,2011年茶叶总产量4400 t ,产值12.5亿元。 1 安吉白茶的特点 安吉白茶(白叶一号)品种早春幼嫩芽叶失绿呈玉白色,经脉翠绿,以一芽二叶为最白,春茶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增强,叶色逐渐转化为花白相间,夏秋茶为绿色。安吉白茶以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独树一帜,其外形条索细紧,形似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白脉绿[1-5]。 安吉白茶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6.25%~10.6%,高于普通绿茶的3~5倍,罕见的高氨低酚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品质基础。研究表明安吉白茶,对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都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2]。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评价安吉白茶:“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2 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历程 安吉白茶是上世纪八十年初由科研人员在天荒坪大溪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发现的一棵野生茶树,相传树龄已有千年,追根溯源宋徽宗《大观茶论》明确了安吉白茶的“原产地”[3]。安吉白茶通过无性繁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通过成立安吉县白茶开发领导小组、申报证明商标、制定安吉白茶标准、成立安吉白茶协会、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发展到现在拥有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1000 t ,年产值超11.6亿元,从业人员二十万之众,形成了1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生产和加工大户,成立了31家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安吉白茶产业现已成为安吉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 基金项目:湖州市2010年一般科研(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2010YN05)。 作者简介:陆文渊(1982-),男,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指导与推广工作。 茶叶科学技术 2012(1):25~27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超微绿茶粉、抹茶粉、绿茶粉、速溶茶粉的区别

超微绿茶粉、抹茶粉、绿茶粉、速溶茶粉的区别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抹茶不同于一般的绿茶粉,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抹茶与普通绿茶粉的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抹茶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优质新鲜绿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干燥→抹茶。抹茶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碾磨技术和现代的超微粉碎技术,整个加工过程始终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进行,能很好地保存茶叶中的活性成分。 2. 原料要求:抹茶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同时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较低。在采摘之前,对鲜茶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产时间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两个月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抹茶的质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叶的树种也有讲究,这种茶树以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保证了茶树品种的纯正性。另外,为保证鲜叶的质量,在栽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对茶树进行遮阳防暑,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茶叶称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湖北省鹤峰县速溶茶粉、茶饮料、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出的背景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转化生产、特色农产品生产成为关注点。各级财政也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鹤峰是湖北省最大的产茶县之一,是全国最大富硒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县,全省有机茶生产第一县,全省茶叶出口创汇第一县,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茶叶产业是我县出口创汇、经济效益高的支柱产业,其优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鹤峰县人民政府为了促进茶农增收,带动全县茶农共同致富,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开发鹤峰名优茶,建成湖北茶叶效益第一县。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国内外竞争更趋激烈的严峻形势,我们已深感我县茶叶产业化建设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产品结构调整,影响了我县茶业产业的提档升级。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对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开发,能够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茶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 1.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湖北省鹤峰县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

(2)建设地址: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升子村 (3)项目主管部门:鹤峰县农业局、茶叶局 (4)建设性质:新建 (5)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5000平方米茶饮料生产、罐装车间,配套库房800平方米及相应水电设施,购置茶饮料、茶干粉、茶渣转化有机肥加工设备。 (6)建设工期:2年 (7)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600万元,分为:土建工程投资800万元;设备购置8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400万元;业主自筹1200万元,资金缺口800万元,拟通过银行借贷或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扶持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1.1.2 编制依据及范围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国家农业部2003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年);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 《鹤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鹤峰县2003—2010年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安吉白茶产地安吉县

安吉白茶产地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茶叶特性及外形特征: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水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安吉白片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功效:1.保护神经细胞,对脑损伤和老年痴呆症可能有帮助; 2.能通常调节脑中神经传达物质的浓度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 3.具有消除神经紧张和镇静作用; 4.提高学习能力与记忆力 5.改善女性经期综合症; 6.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 7.减肥、护肝的作用。

冲泡方法: 1.备具:玻璃冲水壶,茶盘、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等器具。 2.备水:将沸水倒在玻璃壶中备用(水温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 3.温杯:倒入少许开水于茶杯中,双手捧杯,转旋后将水倒于孟。 4.置茶:用茶匙取安吉白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5.浸润泡:提举冲水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约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其初步展开。 6.运茶遥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将茶杯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使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香气充分发挥,遥香约0.5分钟。 7.冲泡:冲泡时采用回旋注水法,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旋转,加水量控制在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冲泡后静放2分钟。 8.奉茶:用茶盘将刚沏好的安吉白茶奉送到来宾面前。 9.品茶:品饮安吉白茶先闻香,再观汤色和杯中上下浮动玉白透明形似兰花的芽叶,然后小口品饮,茶味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完整版)白茶知识大全配图

白茶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一、白茶的定义: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经过揉稔(新工艺白茶是特例,在萎凋后会轻揉)、只经萎凋文火足干后制成的茶叶。 二、白茶的种类:通常是只福建的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福安等地所产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云南景谷县附近产的景谷大白茶。 三、产白茶的茶树种类:位于福建北部的福鼎大白茶树、福鼎大毫茶树、福安大白茶树、政和大白茶树,位于云南景谷的景谷大白茶树。 配图: 四、白茶的外形形状: 1、白毫银针:最早是采摘菜茶一芽制成,后期工艺改进采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政和大白茶粗壮的单芽制成,没有幼叶或者老叶。银针分南路和北路银针(北路银针,指的是福鼎、福安地区所产的银针,外形优美、芽头壮实、富有光泽、汤色成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南路银针指的是政和、建阳、松溪一带的银针,芽长粗壮、毫毛略薄、香气清鲜、滋味浓厚)。 配图:

2、白牡丹:采大白茶树、大毫茶树或者部分水仙种的一芽一两叶制成的白茶,芽叶相间,芽很多。主产区在福建政和附近,其他产白茶地也有生产。 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与白牡丹的唯一区别就是加上揉稔这一道工序,在白茶萎凋后轻揉(揉后外形略有缩皱),再经文火足干后制成的白茶。 配图: 3、贡、寿眉:采菜茶一芽两三叶或者大白茶大毫茶叶片制成的白茶寿眉品质次于贡梅。一

般叶片比较老而且芽不是很多。 配图: 4、景谷大白茶:采景谷大白茶树的芽叶制成的白茶。 五、加工工艺:茶青采摘、萎凋、初焙、筛选、复焙制成。 ●茶青采摘的十不采: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烈日不采、细瘦芽不采、 紫芽不采、伤芽不采、晴天有云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 不采。 ●萎凋:最早的白茶萎凋工艺是采用室外自然萎凋。因为室外自然萎凋受 光照、温度、季节、芽叶老嫩程度等的影响,人们改进工艺发明了室内萎 凋(包含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自然萎凋和室内萎 凋交替进行)。萎凋这道工序是白茶香气与滋味产生的关键。茶青萎凋到 八九成干后经合屏后一段时间放置,方可完成萎凋。 ●烘焙足干:无论是初焙还是复焙都讲究文火足干。烘焙的温度大约控制在 85度左右,使茶青足够干,以方便储存。 ●筛选:按等级筛选出茶叶等级,进行评级。 六、白茶的储存与老白茶:俗话说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但并不是所有白茶都是越陈越好,首先要看白茶是不是原产地的白茶(不同气候影响茶树的品性)其次看白茶工艺是否正确完整(萎凋不好会产生劣质的茶的香气滋味,不是文火足干会影响茶的保存)。 白茶一般常温密封保存就可以,无需冷藏。温度一般控制在4-25摄氏度,密封容器要求无毒无味防潮。 白茶工艺不经杀青,所以很好的保存了茶叶中酶的活性,在长时间的保存中经过自然地酶的发酵白茶会逐步发酵成老白茶,保存三年后白茶会初步产生老白茶的特性,保存七年后就成了“宝”。一年的白茶与保存三年的白茶和七年的白茶在外形、香气、颜色、茶汤、口感、叶底是有明显区别的。置于如何去鉴别新老白茶,亲看本文第七部分白茶的冲泡与鉴别。

速溶茶粉营销策划书

新产品营销策划书封面 企业名称: 策划书的名称:速溶茶粉营销策划书 策划人:市场营销2班第十小组 策划投资金额:100万 目录 (一)新产品营销简介 (二)计划提要 (三)SWOT分析 (四)问题分析 (五)市场细分 (六)目标 (七)营销策略 (八)行动方案 (九)控制 正文 (一)新产品营销简介 企业名: 品牌名:速溶茶粉 广告语:简单方便,给你想要的生活 产品介绍:

速溶茶粉是为了方便而可以直接冲泡新开发的茶类饮料品牌。速溶茶粉以快速方便为理念,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最重要的使命,对市场格局的发展、变化有着高度的掌控和关注。速溶茶粉也针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做着与时俱进的改变,从方便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入手,倡导快捷生活的概念。 速溶茶粉把25—45岁的白领阶层作为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因为这类人群普遍都是忙碌着打拼的,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泡茶,而作为中国人,他们又对茶有着极深的感情,速溶茶粉以方便快捷作为品牌核心价值,给他们想要的生活。 (二)计划提要 本营销策划的主要目的的是:把本企业的主打产品——速溶茶粉打入中国市场,首先,要在广大的消费群体中建立良好健康的品牌形象,让大家感觉到速溶茶粉带来的方便快捷和健康,把最好的品质带给消费者。 (三)SWOT分析 优势S :速溶茶粉的速溶性好,原汁原味强,饮用方便,保健功能强,让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就可以喝到茶的味道,还向消费者传递自在轻松的感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白领阶层有很大诱惑。 劣势W:目前的制作工艺还不成熟,速溶茶粉保存不当,容易结成块状。影响消费者对本企业的印象。 机会O:据我们的调查报告,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速溶茶粉,这是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惜品种,近年来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安吉白茶作为绿茶中的一种,就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而言,安吉白茶有与其他绿茶的相同之处,也有与其他绿茶的不同之处,今天笔者想结合网络资源及自身经验,谈谈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流程。 从茶棵上采摘下来的安吉白茶,主要要经过以下的制作流程后而得到成品安吉白茶: 一、摊放: 摊放是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序。对于安吉白茶-- 绿茶中的珍品来说当然更为重要。之所以采摘后的茶叶在杀青制作之前要经过摊放,是因为摊放使鲜叶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蛋白质发生水解使得氨基酸含量增加,内源B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 高; 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从而提高最终成品茶叶香味。摊放过程中,叶组织逐步失水,鲜叶的含水量也就发生变化,细胞膨压减小,鲜叶脆性降低,从而使得鲜叶的可塑性增强;鲜叶水份的减少,有利于控制杀青时茶锅的温度,提高杀青的质量,从而使得最终的成品茶颜色更为绿黄新鲜。 摊放要注意: 1,鲜叶要摊放在软匾、篾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不可摊放在水泥地上,原因就不用说了。2,鲜叶摊放时,应根据采摘茶地的不同、采摘时间的不同、茶棵老嫩度、晴天雨天采摘的鲜叶的不同,要分开摊放。这主要是因为以上的不同使得所采摘的鲜叶的理化特性不同,理化特性的不同使得我们在摊放时间,摊放厚度,以及之后的制茶工艺流程上有所差异。比如:晴天可以适当厚摊,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雨天采摘的鲜叶水份含量多,鲜叶应适当薄摊,延长摊放的时间,以便加速散发水分。 3,摊放的鲜叶,要避光摊放,被光照射的鲜叶会导致最终成品茶的颜色变得发黑难看。同时也会影响到成品茶叶的口感。 4,鲜叶摊放过程中,薄厚要均匀,尽量减少翻动;这个主要是尽可能地保证摊放后鲜叶的理化特性一致性,以及不损坏成品茶的外观。 5,一般当鲜叶发软,芽叶舒展,水分散发,清香透露即可,说明摊放的时间够了;若鲜叶呈挺直 状态,表示失水太少;若芽梢弯曲,叶片发皱,整个芽叶萎缩,表示失水太多,均不符合摊放的 要求,实际经验是:手抓一把茶,捏紧再松开,如果鲜叶不蓬松开来,说明摊放好了。 、杀青: 最早出现“杀青” 一词,还要说到我们古代写字用的竹简。众所周知,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古人是用竹简来记录的。那么竹简又是如何制成的呢?在《太平御览》(宋太宗命李昉等14 人编辑的一部五代以前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我们所熟悉的《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就是来自于他)在他的《别录》(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并且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中提到:“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乾之” 。意思是说把竹子加

溧阳白茶

溧阳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年~1110年“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白茶(又名黄溪草),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市首创的。在溧阳等地均有分布,属于溧阳等地的特产。 白茶茶水 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代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1769年(清嘉庆初年)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福鼎白茶茶砖

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白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 白牡丹 白牡丹的产区分布于福鼎的白琳、点头等地。白牡丹属白茶类,采用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一芽一、二叶的茶青为主要原料制成,品质

年产1000吨茶粉建设项目

第1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1000吨茶粉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余海 1.1.3建设地点 信阳市羊山新区五云茶产业园 1.1.4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1.4.1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3、《关于印发〈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2002〕45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5、《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6、《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7、《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把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批复》; 8、《信阳市羊山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方案》 9、《中国茶都――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10、《信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2、编制人员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1.4.2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项目建设背景 茶叶是信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信阳产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近年来,信阳市茶叶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信阳市大部分茶企业的产品都是以中高档茶叶为主,每年有很多的

安吉白茶知识

安吉白茶的品质特征和生理机制 安吉白茶从1980年发现时的一个单株,迅速培育成为一个品种群,并有了二万多亩栽培面积,数千亩投产茶园,超亿元产值,“安吉白茶”一举成了我国名特优茶类中的佼佼者。其品种推广速度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总体效益之好都是我国茶树育种史上少有的。综其然,主要是在于它有特殊的白化现象、优异的自然品质和独有的茶韵,而这一切又是其他品种所不具备的。 一、品质特征及成因 用春梢一芽一二叶所制成的“安吉白茶”,具有翠绿间黄的色泽,清鲜持久的香气,鲜爽甘醇的滋味,鹅黄明亮的汤色,玉(肉)白脉绿的叶底。冲泡时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饭后唇齿留香,甘醇生津,欲罢不能。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安吉白茶”“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的特征和底蕴。 现在的“安吉白茶”是用鲜嫩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复炒—烘焙而制成的,从制茶工艺看并无独特之处,因此,品质的形成应该是取决于其自然品质,而这又似乎与以下两方面有关。首先,优越的自然要件。安吉白茶原生长在浙西北海拔800米的山区,属天目山系。境内群峦叠嶂,云遮雾霭,以竹木为主组成的林相常年葱绿,由花岗岩母岩风化成的土壤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全年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以下,相对湿度大,直射的兰紫光较少。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发生的突变体形成了独有的遗传特性,如有规律的白化返绿现象和高氨低酚的代谢特征。据测定,春梢一芽二叶的氨基酸含量在6%左右,茶多酚在10%—14%,酚氨比只有1.6-2.3,这样的高氨低酚在我国众多品种中是极为罕见的。这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 据研究,安吉白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较强的,如越冬芽在冬季不度过低温期,翌年春梢的白化现象就不显著,表明低温是诱发白化的重要条件。一些南部低海拔地区引种后反映,白化现象不明显,品质也逊于安吉本地,这可能是生态条件差异大,越冬期低温不足所致,因此引种安吉白茶首先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的相似性。 第二,特殊的生理机制。据研究,安吉白茶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白化现象的温度敏感型突变体,也即越冬芽在日平均温度在23℃以下时生长的新梢才有白化现象,超过这一阈值就不表现,并逐渐返绿,夏秋茶也均为绿色。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二年生茶苗先放在10℃的人工气候箱中预处理二星期,然后分成三组,分别放入15℃、19℃、23℃三种气候箱中。6天后观察,15℃和19℃组的长出的一芽一叶均为白色,23℃组的虽已长到一芽二叶,都是绿色;12天后,23℃的长到一芽三叶,仍是绿色,也即23℃的苗没有出现在白化现象,15℃和19℃的与田间苗一样,叶白脉绿。我们再将处理过的15℃的苗放入23℃中,发现4-7天后开始返绿,16天后完全复绿;将23℃没有白化过的苗放入15℃温度中,叶片并不表现出白化现象。由此表明,安吉白茶是否白化,关键是第一轮芽生长时所处的温度范围,超过23℃就不会变白。 在白化期间,由于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叶绿体退化解体,叶绿素合成受阻,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缺失,导致了芽叶变白;在生理上,由于RUBPcase—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同时伴随着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使可溶性蛋白质的大量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平均含量达到一般品种的一倍以上(在已系统鉴定过的我国600余份种质资源中仅有个别的超过6%),这一特殊的变化,是形成“安吉白茶”优异品质的基础。 安吉白茶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22℃之间,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

绿茶超微粉的加工及市场分析

绿茶超微粉的加工及市场分析 点击次数:191 发布时间:2009-6-15 9:21:37 绿茶粉是一种茶菁原料经制茶工厂简易加工后,再经适当研磨与筛分成粒度均一;颜色亮丽的一种粉状茶。因其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 此种想法衍生於日本抹茶的传统,加之以较为便宜的加工方式而得绿茶粉;而关於抹茶与绿茶粉的差异比较在后面会提出更详细的介绍。绿茶粉的研究与发展,不论从过去茶叶制造历史,或近代科学验证茶对人体保健功能,都有深远而正面的影响。 目前加工食品各各标榜著许多的功效,但能够像绿茶粉不只在科学上站得住脚,且在目前加工食品上亦可发挥其多变性,所谓冲泡调味二相宜也者,坊间甚至出现了以绿茶粉为原料的抹茶糬.洋羹.蛋糕及冰棒和汤圆。甚至许多美容机构还标榜绿茶粉加优格可以瘦身,虽然是否有效仍待商确,但却实实在在地引起了一股绿茶风。 二、绿茶粉的制作流程 绿茶粉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蒸菁绿茶粉和炒菁绿茶粉两种制作方法,具体绿茶粉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蒸菁绿茶粉的制作方法 制作特点:其色泽鲜绿且带有淡淡的海苔味 制作流程1:新鲜茶菁→蒸菁 (高温120℃ 至200°C)→冷却→初揉→中揉→ 精揉→乾燥→筛枝→分筛→研磨→成品。 制作流程2:新鲜茶菁→蒸菁 (高温120℃至200℃)→冷却→初揉→中揉→乾燥→筛枝→分筛→检枝→研磨→成品。 制作流程3:新鲜茶菁→蒸菁 (高温120℃至200 ℃)→冷却→初揉→中揉→砸碎→乾燥→筛枝→分筛→研磨→成品。 完整的制程所需时间约3小时,4.5公斤茶菁可以制成1公斤绿茶粉。 2、炒菁绿茶粉的制作方法 制作特点:其系一般清香生茶,如包种茶,色泽呈暗绿,风味较烈并带有苦涩味。 制作流程:新鲜茶菁→炒菁→揉捻→乾燥→研磨→ 成品。 一年生产三季,春茶为上等,其次秋茶。再次为夏茶。春茶生产期约每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夏茶生产期约每年6月10日至6月底,秋茶生产期约每年9月初至9月20日,每一季产茶期前后约2个星期即告结束。 绿茶因未经过发酵,所以须以短时间高温来破坏酵素活性,抑制茶叶发酵,使其保持鲜绿色,因此可完整保留茶叶中丰富的叶绿素,是目前市面上的茶类食品中使用较为广泛者。尤其是以蒸菁方式所做出的绿

超微茶粉概念

一、超微茶粉概念 超微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200目甚至10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绿茶粉、速溶茶粉等。 超微茶粉还是一项新兴事物,全国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绿茶粉,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暂时只有江苏省有超微绿茶粉的地方标准。绿茶粉的开发和应用是中国茶叶科技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人们传统饮茶方式的革命。它一改过去人们的饮茶为吃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利用茶叶中丰富的生物保健成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价值。因其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 速溶茶粉是通过萃取手段提炼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属于植物提取物。速溶茶粉可以完全溶于水,一般可以直接饮用或者经调配后饮用。

二、市场前景 茶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人体细胞自由基,采用本技术加工生产的超微茶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可作为面条、糖果、糕点、果脯等多种食品的风味添加剂及抗氧化剂,能赋予食品天然的色泽(绿色:超微绿茶粉,红色:超微红茶粉)和营养保健功能,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效益分析 以每天工作10小时,日最大产量500公斤,年工作日200个计算,年产量可达100吨。加工成本约10元/公斤,鲜叶原料成本约16元/公斤,市场价格按60元/公斤计,毛利润约34元/公斤,年毛利润约340万元。 四、工艺流程 1、简单工艺流程: 鲜叶烘干含水率5%-8%机械粉碎200目以上筛选包装

速溶茶粉的生产

推广应用 速溶茶粉的生产 谈鸿斌 颜伟民 (基伊埃技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尼鲁分公司,上海201101) 1 概述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咖啡因、鞣酸和芳香油。一杯茶所含的食物价值十分小,只有大约4cal的热量,此外还含有一些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泛酸)。新鲜的茶树叶富含维生素C,但是常常于后期制作时遭到破坏。茶叶中咖啡因含量为2%~4%之间,饮用茶叶的最佳杯数为第一杯,除了口感和香味之外其也含有最多量的兴奋物-咖啡因-最少量的鞣酸。用开水沏茶3~5m in之后即得这种效果。 成品茶大体上有三个品种:发酵茶或红茶;非发酵茶或绿茶以及半发酵茶-也称乌龙茶。三类茶都是用同样品种的茶叶制成,只是所用的加工制作方法不同。在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之中又有数不清的分类。茶树的年龄、采摘的时间、环境气候以及土壤、栽培方式都是重要的因素,从而决定了茶叶的不同商业等级。 5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了速溶茶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开发生产速溶咖啡的工艺如萃取、浓缩和干燥方法同样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然而茶饮料中的化学成分毕竟与咖啡不同,在引进的同时少不了作必要的修改。速溶茶制品既可作为传统的热饮料又可成为清凉饮料于炎热的夏季上市。后者被称为冰茶。为方便饮用,冰茶常以方便简单的形式包装,冰茶饮料中除了茶以外还添加了蔗糖或甜味剂(低卡路里)和天然或仿制的柠檬汁,有时还添加薄荷风味调料。 从二十世纪初叶至今茶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消费者的口味几乎全部青睐于红茶,然而50年以前,绿茶、红茶的需求量是一样的,那时乌龙茶只占1 5的市场。引入了袋装茶和茶饮料之后,茶文化也随之改变,1994年日本罐装茶饮料的销售量为74亿多罐,总价值为60亿美元,同年,美国的茶饮料销售量达150万t,人均消费量为719L,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第二大饮品。 2 浸提 茶叶的浸提是在连续的对流萃取机上进行的,由茶叶浸提而来的溶液可以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茶叶的表皮,由它决定最终茶饮料的色泽、口感和香味;另一部分来自于茶叶内部,它主要决定茶饮料的特征和涩味。茶叶中可溶性物质通常为40%,但是事实上浸提效果决定得率常在20%~30%范围之内。从红茶而来的提取浓缩物经常为10%~12%。离开连续萃取机的提取液立刻被冷却和过滤,以便及时除去溶液中所含的细小叶子。 3 鞣酸,过滤和温度 茶叶提取物冷却时就有厚重的絮凝物沉淀产生,它被称之为“霜”,导致冰茶饮料中不愉快的混浊或沉淀。解决的方法就是想办法除去茶叶中的鞣酸,通过离心分离可除去它,此外也可以用沉淀法,即添加蛋清和木瓜酶使之沉淀分离出来。在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中鞣酸所占比例为25%。茶饮料的生产中,澄清一步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温度高低可以影响鞣酸-咖啡因物质在饮料中的溶解度。温度越低,鞣酸沉淀物就越多。 4 浓缩 澄清后,茶提取物就被送至真空蒸发器中进行初步浓缩,绝大多数离开蒸发器的芳香族挥发物可通过冷凝器回收。回收的芳香族提取液馏分在浓缩被送去喷雾干燥之前与其混合。 5 喷雾干燥茶叶提取液 送入喷雾干燥的茶叶提取液固体含量应为40%,最常用的脱除茶叶提取液水分的方法仍为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的主要作用是把溶液干燥成有一定颗粒度的固体颗粒。在喷雾干燥塔内由雾化器向一定高温的热空气喷出细小雾滴,从而形成颗粒,一般而言,雾滴的大小决定最终颗粒的大小。 根据干燥设备的设计尺寸决定热空气进风温度。进风温度为250℃,使用压力喷嘴,操作压力为215~310M Pa时就可以得到串珠状颗粒。 茶粉的最佳颗粒大小为200~500Λm,这样的颗粒拥有好的流动性、外观和溶解性。尼鲁公司的喷雾干燥设备能充分满足这些要求,设备是按照极为苛刻的安全标准设计的,不仅保证产品在生产领域和市场 ? 5 ?

白茶加工工艺及其新品种适制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6-04-01 基金项目: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闽财指[2015]06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35);福建茶产业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建设项目(KNJ-151000) 作者简介:周子维(1992-),男,福建周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工程研究。*通讯作者:sunyun1125@https://www.docsj.com/doc/f96709123.html, 中国茶叶加工 2016(2):64-68 白茶起源于闽东北,其主产于福建省的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市等地。在传统的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得名主要因其制法独特,既不炒亦不揉,经萎凋、轻发酵(发酵程度约5%~15%)形成干茶满披白毫而泛银白灰绿[1-3]的品质特征。白茶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白茶和新型白茶,其中传统白茶以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划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新型白茶主要是指新工艺白茶、造型白茶及花香型白茶,选择新品种、嫁接新工艺是该类白茶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白茶的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愈发受 人关注,“白茶热”持续升温。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发布的2015年全国茶产销形势通报,其中白茶增产超过50%,产量超过2万吨,在六大茶类中增长势头迅猛、占比进一步攀升[4]。“白茶热”现象的出现除了与白茶本身的优异品质相关以外,也得益于白茶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与新型白茶的出现。 1白茶加工工艺进展 白茶的工艺流程主要是萎凋、摊堆及干燥,在六大茶类中最为简洁。萎凋是白茶的核心工艺,是 白茶加工工艺及其新品种适制性研究进展 周子维,李磊磊,孙云*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文章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文献综合阐述白茶萎凋技术的新进展。同时从加工学角度就近几年来 在市场中涌现出的新型白茶以及适制性新茶树品种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茶类之间工艺的相互借鉴创新在提升传统白茶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白茶;萎凋;工艺创新;适制性中图分类号:TS272.5+9;TS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306(2016)02-0064-05 Research Advance on Processing Craft and Productive Character of New Tea Variaties of White Tea ZHOU Zi-wei ,LI Lei-lei ,SUN Yun *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uzhou 350002,China ) Abstract:Based o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new progresses on deterioration of white tea ,and also sorts out the newly emerging types of white tea and new productive character varieties for white tea on the marke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ly.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white tea has been improving all the times ,and the need of market has been furthermore met ,due to the craft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between tea categories. Key words:White tea;Deterioration;Process innovation;Productive character DOI:10.15905/https://www.docsj.com/doc/f96709123.html,ki.33-1157/ts.2016.02.0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