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概述

一、粉末的基本物性:

1.一次颗粒与二次颗粒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1)一次颗粒:指内部没有空隙的致密材料。

一次颗粒的粉化过程是内部原子的断键过程,要求高能量输入。

(2)二次颗粒:是单个颗粒以弱结合力构成,包含一次颗粒与孔隙。

二次颗粒的粉化过程是界面的弱结合力断开,由界面能转变为表面能,能量输入相对较弱。

2.颗粒大小与粉末材料性质的相对关系

(1)颗粒的分级:

粗颗粒:150~500um

中颗粒:44~150um

细颗粒:10~44um

极细颗粒:0.5~10um

纳米颗粒:〈0.1um

(2)颗粒细化的结果:

①比表面积、表面能增大,表面与界面效应增强。

②表层原子数比例增大,表面结构成为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3)粉末材料细化后的性能

研究表明,当粉体细化到纳米粉时就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功能特性:

①纳米金属的熔点比金属块的熔点低很多,例如,金的熔点为1337K,而2um的金颗粒的熔点则降低到600K;

②纳米粉在很宽的频谱范围内都呈现出物理学的黑体现象,即不仅对可见光吸收,为黑色粉末,同时对电磁波也完全吸收;

③纳米磁性粉末颗粒以成为单磁畴结构,具有很高的矫顽力,例如纳米磁性金属的磁化率为普通金属的20倍,而饱和磁矩则是普通的二分之一;

④一些纳米颗粒的导电性能明显改善,呈现出超导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超导临界转变。

纳米粉体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一般块体材料的属性,是由于纳米颗粒的四个效应所决定的,即: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二、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

1. 机械制粉:通过机械破碎、研磨或气流研磨方法将大块材料或粗大颗粒细化的方法;

2. 物理制粉:采用蒸发凝聚成粉或液体雾化的方法使材料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获得粉末;

3. 化学制粉:依靠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过程,生成新的粉态物质。化学制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还原法、热分析法、沉淀法、电解法等。

第二节机械制粉方法

一.机械研磨法

1.定义:利用动能来破坏材料的内结合力,是材料分裂产生新的界面而达到制粉的目的。

2.球磨制粉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理

3.提高球磨效率的基本原则

(1)动能准则:提高球磨的动能。

(2)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球磨的有效碰撞几率。

4.球磨方式分类

(1)滚筒式球磨

①工作原理;

②特点

a、为获得最佳研磨效果,滚筒球磨的转速应有一个限定条件:

V临1〈V实际〈V临2,故影响球磨效率。

b、传动方式:电机--->减速器--->球磨筒。

(2)振动球磨

①工作原理:偏心振动。

a、球体运动方向主轴旋转方向相反。

b、单个磨球的自旋运动,振动频率越高,自旋速度越快。

(3)搅拌球磨:

①工作原理。

磨球运动形式:呈螺旋上升。

二.气流研磨法

1.气流研磨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1)定义:不需磨球及其它研磨介质,而通过气体传输粉料的研磨方法。(2)基本要素:粉磨设备、气体、研磨物料。

2.提高气流研磨效率的基本原则:

①动能原则:提高粉末颗粒的动能;

②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粉末颗粒的碰撞几率。

3.气流研磨类型:

⑴旋涡研磨:

①旋涡研磨工作原理

②特点:粉末颗粒大多具有表面凹型特征,故称为蝶状粉末。

⑵冷流冲击:

①冷流冲击工作原理

②特点:

a 加速效应→颗粒撞击动能增大

b 冷却效应→金属颗粒冷脆性提高

c 气压越大,粉末越细。

⑶流态化床气流磨

①工作原理

②特点:

a 可获得超细粉体,并且粉末粒度均匀;

b 由于气体绝热膨胀造成温度下降,所以可研磨低熔点物料;

c 粉末不与研磨系统部件发生过度的摩损,因此粉末杂质含量少;

d 针对不同性质的粉末,可使用空气、N2、Ar等惰性气体。

第三节物理制粉方法

一、雾化法:

1.雾化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雾化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制粉方法,是通过高压雾化介质强烈冲击液流,或通过离心力使之破碎、冷却来实现。

2.提高雾化制粉效率的基本准则:

①能量交换准则:提高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液体从系统中吸收能量的效率,以克服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②快速凝固准则:提高雾化液滴的冷却速度,防止液体微粒的再次聚集。3.雾化类型:

⑴双流雾化:

①工作原理

②双流雾化法类型:

a气雾化

b水雾化

③影响气雾化制粉效率的因素:

i气体动能

ii 喷嘴结构

iii液流性质

iv喷射方式

⑵离心雾化法:(属于单流雾化)

①定义:离心雾化制粉是借助离心力的作用,将液态金属破碎为小液滴,然后凝固为固态粉末颗粒的方法。

②类型及工作原理:

a旋转电极法

b旋转锭模法

c旋转盘法

二、物理蒸发冷凝法:

1.气相沉积制粉:通过某种方法使气相物质发生气-固相变或气相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或陶瓷粉体的方法。

2.物理蒸发冷凝法:利用金属蒸气冷凝制备超微金属粉末的方法。

3.类型及工作原理:

①电阻加热方式

②等离子加热方式

③激光加热方式

④电子束加热方式

⑤高频感应加热方式

第四节化学制粉方法

一、化学气相沉积法:

1.定义:通过某种形式的能量输入(如加热分解)使气体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金属或陶瓷粉体的制粉方法。

2.化学气相沉积制粉原理:

(1)制粉步骤:

①化学反应:热力学判据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②均匀形核:产物蒸气浓度过饱和等形成产物晶核(均匀形核过程)

③晶粒生长:受产物分子从反应体系中向晶粒表面扩散迁移速率控制。

④团聚:颗粒之间聚集作用。颗粒越小越明显,应予以消除。

3.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分类:

(1)热分解法:Ni(CO)4(气)-->Ni(固)+4CO(气)

CH3SiCl3(气)-->SiC(固)+ 3HCl(气)

(2)气相还原法:

①气相氢还原(更普遍):MeCln + H2-->Me+HCl (式中:Me--金属)

②气相金属热还原:还原剂为低沸点金属。

(3)复合反应法:制备下列几种化合物粉末(下列各式中:Me--金属)。

①碳化物:MeClx(气)+CmHn(气)+H2(气)-->MeaCb(固)+ HCl(气)

②氮化物:MeClx(气)+NH3(气)-->MeaNb (固)+ HCl(气)

③硼化物:MeClx(气)+BCl3(气)+H2(气)-->MeaBb(固)+ HCl(气)

④硅化物:MeClx(气+SiCl4(气)+H2(气)-->MeaSib(固)+ HCl(气)

二、还原--化合法:

1.还原过程的基本原理:

⑴金属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金属氧化物的离解大于还原剂氧化物的离解压,还原剂才能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金属,即XO比MeO更稳定才能还原。

⑵金属氧化物还原的动力学:

①粉末制备出多数是多相反应而非均相反应,特别是固一气多相反应。

②多相反应的特点:反应速度受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温度、界面特性及几何形状、反应相比例,溶体速度,形核,扩散等因素影响。

③多相反应速度的控制环节,低温下化学反应控制,高温下扩散控制。

2.还原-化合制粉方法:

①碳还原法:还原法制备金属粉末过程中,固体碳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如:FeO+C—>Fe +CO

②气体还原法:在还原法中,除了使用固体碳作还原剂外,还可使用气体还原剂。如:Fe2O3+3CO—> 2Fe+3CO2

③金属还原法:金属热还原法主要用于制取稀有金属,特别是生产无碳金属,

也可制取像Cr-Ni这样的合金粉。如:Mex+Me'—> Me'x+Me(式中:Me'--被还原剂;Mex--被还原的化合物)

④还原-化合法:应用于各种难熔金属的化合物。如:MeO+C —>MeC+CO。

三、电化学法:

1.类型:包括水溶液电解法,熔盐电解法,有机电解质电解和液体金属电解法。

2.水溶液电解法的基本原理:(以电解法生产铜粉为例)

⑴电解法生产铜粉的工作原理

⑵影响电解过程及粉末粒度的因素

四、液相沉淀法:

1.直接沉淀法:例将Ba(C3H7)2和Ti(C5H11)4溶解在异丙醇或苯中,加水分解(水解),就能沉淀得到BaTiO3微粉。

2.均匀沉淀法:不加沉淀剂,而是溶液内生成沉淀剂。如:

(NH2)2CO+3H2O—> 2NH4OH+CO↑;3OH- +Fe3+ —>Fe(OH)3↓

3.共沉淀法:在混合的金属盐溶液中添加沉淀剂,即得到各种成分混合均匀的沉淀,再进行热分解。

BaCl2+TiCl2 —>BaTiO(C2O4)2·4H2O —>BaTiO3

4.特殊沉淀法:

①溶胶——凝胶(Sol-gel)法:将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浓溶胶变为凝胶(加入胶凝剂),再将凝胶干燥后熔烧,然后制得氧化物的方法。

②凝胶——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有机化合物(作为胶凝剂)使两者在碱中共沉淀,生成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凝胶中分散金属氢氧化物那样的复合体。

第五节粉末颗粒大小的表征与测量

一、颗粒大小的表征:颗粒的大小(粒径)与形状

1.单颗粒的粒径:

⑴定义:所谓单颗粒粒径,是针对一个颗粒按照某一规定的准则而获取的一个特定数值。

⑵粒径的表示方法:

①三轴径

②当量径

③定向径

2.粉体(颗粒聚集体)的粒径

⑴粉体的平均粒径的表示方法:

①算术平均径

②长度平均径

③面积平均径

④体积平均径

⑤体面积平均径

⑥质量平均径

⑵粒度分布的定义方法与表示形式:

①定义方法:粒度分布对描述粉末粒径组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表征参量。

②表示形式:数据表、分布曲线、直方图、分布函数。

二.粒度测定:

1.测定方法:①筛分析法②激光衍射法③沉降法④显微镜观察法

2.筛分析法:筛分法有标准筛制和非标准筛制,我国实行的是国际标准筛制,其单位是“目”。

①目:筛网口1英寸(25.4mm)长度内的网孔数。

②标准筛:0.07× 的筛孔尺寸d

即32、35、42、48、60、65、80、100、111、150、170、200、250、270、325、400目标准筛

3.激光衍射法:

(1)原理:

①光照到颗粒时产生衍射现象。

②小颗粒衍射角大,大颗粒衍射角小。

③某衍射角光强度与相应粒度的颗粒数量有关

4.沉降法:

①原理:

a)沉降规律:在具有一定粘度的粉末悬浊液内,大小不等的颗粒自由沉降时,其速度是不同的,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如果大小不同的颗粒从同一起点高度同时沉降,经过一定距离(时间)后,就能将粉末按粒度差别分开。

b)光吸收率I=f1(t)=f2(d)

②测量原理:依据上述沉降规律,人们设计制作了粉末粒度的沉降分析仪。一束光照射到样品池后,内部的粉末悬浮液对光产生吸收,透射过的光束被另一端的光探测器接受。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二章行政公文 一、填空题:请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内容。 1.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23号文,发文字号应写成( );湖南省人民政府1999年18号函,发文字号应写成( )。 2. 湖北省物价局关于明确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有关问题的( ) X市物价局: ( )《关于要求明确城市交通客运附加费的函》( )。…… 3. 国务院(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4.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三角债”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市场疲软,产成品积压,工交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问题,也损害了社会信用,()缓解这一矛盾,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

三、多项选择题:下面题有选项,请选出正确的几个选项 1、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通知”主要分为()。 A.批转性通知 B.发布性通知 C.转发性通知 D.建议性通知 E.指示性通知 2、属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的是()。 A.提案 B.议案 C.通知 D.请示 E.批复 3、公文写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A.叙述 B.描写 C.抒情 D.议论 E.说明 4、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 A.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 B.可以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 C. 可以代替公文标题使用 D.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5、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把“通报”分为()。 A.表彰先进型 B.职务任免型 C.批评错误型 D.传达情况型 6、在“请示”的行文中,应当做到()。 A.一文一事 B.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D.不得越级请示 E.直接送到领导者个人手中 7、在以下的几种情况的机关之间,因工作需要往来公文,可以使用平行文的有()。 A.省财政厅与省人事厅 B.××大学与市劳动局 C.省教育厅与省人民政府 D.县公安局与乡人民政府 E.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济南市人民政府 8、在以下的公文结构要素中,不应当标注在公文文头部分的有()。 A.秘密等级 B.主题词 C.主送机关 D.公文标题 E.附件说明 9、报告的写法应当做到()。 A.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B.陈述事实要简明扼要 C.表达观点要清晰明确 D.语

高中生物 《细胞概述》教案 浙科版必修1

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②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③进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细胞 体积一般较小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 化合物。 【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呢?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细胞概述 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 样发现的? 【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 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 【讲述】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 础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 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 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伴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 学生思考、回答: 各种化合物并不是 随机的结合,它们是 有机的组成细胞,再 由细胞构成整个生物 体。 学生阅读课本,总 结回答: 英国科学家胡克, 通过自制的显微镜观 察软木塞,看见许多 小室,命名为细胞。 学生回答:德国, 施莱登研究植物,提 出:所有植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 植物各种功能的基 础。 次年,德国,施旺, 提出:所有动物也是 由细胞组成的。 德国,菲尔肖提出: 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 别的活细胞。 提高学生 查找资料的 能力。 课堂的引 入是由学生 自己完成 的,教师仅 起到组织者 和引导者的 作用,体现 学生在学习 中的主体地 位,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 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和 协作学习的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 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 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 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 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 形成发展主要成就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 争指导的理性原则; 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 其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 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 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 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 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 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 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 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 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 最高境界。

第2章 粉体制备与表征

第2 章 特种陶瓷粉体的性能 及其制备

第2章特种陶瓷粉体的物理性能及其制备 2.1 概述 2.1.1 粉体的定义 粉:通常<100μm的粒子叫 “粉”, 流动性差. 粒:> 100μm的粒子叫 粒,流动性较好 “粒”流动性较好。 颗粒(>100 μm) 粉体(1~100μm) 超细粉体(0.1~1μm) 纳米粉体(<0.1μm)

第2章特种陶瓷粉体的物理性能 及其制备 2.1 概述 2.1.1 粉体的定义 所谓粉体,指大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单个粒子+聚结粒子)。它既不同于气体、液体,也不完全同于固体,正如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的,粉体是气、液、固三相之外的所谓第四相。 粉体由一个一个固体颗粒组成,所以它仍然具有很多固体的属性。 它与固体之间最直观,也最简单的区别在于:当我们用手轻轻触及它时,会表现出固体所不具备的流动性和变形。

2.1.2 粉体的粒径 组成粉体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大小对粉体系统的各种性质有很大影响。其中最敏感的有粉体的比表面积、性质有很大影响其中最敏感的有粉体的比表面积可压缩性和流动性。 固体颗粒粒径的大小也决定了粉体的应用范畴。 建材行业所用的粉料:一般在1 cm以上; 建材行业所用的粉料般在1以上 冶金、火药、食品等:粒径为40μ~1 cm 纳米相材料:粒径却小到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纳米相材料粒径却小到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特种陶瓷粉体,一般是指其组成颗粒的粒径在 特种陶瓷粉体般是指其组成颗粒的粒径在 0.05~40μm内的物系。

2.1.3 粉体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陶瓷材料性能影响因素:材料组分和显微结构。显微结构,尤其是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 显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原料粉体的特性,诸显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原料诸 如颗粒度、颗粒形状、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团聚状态以及相组分等决定。 聚状态以及相组分等决定

第二章 党政公文概述.ppt.Convertor

第二章党政公文写作 第一节党政公文概述 一、党政公文的含义 党政机关的公文是党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行文规则与格式规范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 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原《办法》(国发[ 2000]23号)13种: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原《条例》(中办发[1996]14号)14种: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种类(15种): 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与《办法》相较,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二、党政公文的分类 按行文关系,分为三类: 1.上行文。这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包括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这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所发的公文,如“命令”、“决定”、“批复”等。 3.平行文。这是不相隶属机关(包括平级机关)往来的公文,如“函”。 三、党政公文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我国的现行公文,是党和国家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如行政工作中的各种命令、决定、通知、通报等,都代表了政党、政权、团体、企事业领导者的观点和立场,这是其政治性的表现。 同时,它又决定了国家的政策,即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等,二者密不可分。 2.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公文的权威性是指它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对受文对象的行为产生强制性的影响。 公文的这种权威性,首先是因为公文有其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

应用写作课程教案2 行政公文

应用写作课程教案2 第二章行政公文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公文的涵义与特点,明确公文的作用和种类 重点:公文的特点、作用和种类。 难点:同上 方法:八步循环法。 时间:2学时。 步骤: 一、3名学生读上次课布置写作的文章,每人读后各找3人评议,教师评点,总结。然后讲新课。 二、公文的涵义: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三、行政公文的特点 (二)规范的操作性。 治性。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五、行政公文的分类 2000年8月24日颁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行政公文规定为13种: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为了便于对行政公文的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文进行了分类。常用的有: (一)按行文方向划分,可分为: 1、上行文。 3、下行文。 (二)按公文来源划分,可分为: (三)按机密程度划分,可分为: 六、思考与实践 (一)公文的特点、作用的什么? (二)公文的种类有哪些? (三)写一篇对公文初步认识的文章

要求:要结合你在学习本节课程前、后你对公文了解或认识的实际情况;要突出重点,不要泛泛而谈。 七、反馈反思 第二节公文格式 教学目的:掌握公文的文面格式,明确发文字号、标题和眉首、主体、版记各部分的组成。重点:明确发文字号和眉首、主体、版记各部分的组成 难点:同上 方法:八步循环法。 时间:2学时。 步骤: 一、3名学生读上次课布置写作的文章,每人读后各找3人评议,教师评点,总结。然后讲新课。 二、公文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由文面格式、印刷格式和用纸格式等三部分组成。我们这里介绍的是文面格式。 理办法》中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2000年12月编制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组成公文的

第二章细胞概述

第二章细胞概述 一 A型题 1.由非细胞原始生命进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核膜 E.内质网 2.在原核细胞中 A.只有DNA,没有RNA B.只有RNA,没有DNA C.只有DNA,没有蛋白质 D.只有RNA,没有蛋白质 E.既有DNA,也有RNA 3.细胞中的下列化合物中,哪项属于生物大分子 A.无机盐 B.游离水 C.过氧化氢酶 D.胆固醇 E.葡萄糖 4.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单位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细胞 E.核糖体 5.构成蛋白质分子和大多数酶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核苷酸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 E.乳酸 6.关于 DNA分子,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带有遗传信息 B.具有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C.由两条同方向的单核苷酸链互补结合而成 D.在DNA分子上分布有众多的基因 E. 所含碱基位于螺旋结构的中央区域 7.关于RNA,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分为 mRNA、tRNA和 rRNA等等 B.均分布于细胞质 B.是由 DNA指导合成的多核苷酸链 D.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相关 E.一般为线形 8.关于mRNA,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携带有相应基因的遗传信息 B.是DNA转录的产物 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D.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 E.不同基因的mRNA分子量悬殊较大 9.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呈游离状态的细胞一般呈 A.梭形 B.扁平状 C.柱状 D.星芒状 E.球形 10.下列哪一类细胞一般呈梭形 A.神经细胞 B.肌细胞 C.血细胞 D.上皮细胞 E.精细胞 11.目前所知的最小细胞是 A.球菌 B.杆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1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的一种细胞器是 A.细胞骨架 B.线粒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中心体 E.核糖体 13.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 A.大肠杆菌 B.肺炎环菌 C.支原体 D.真菌 E.蓝藻 14.关于细菌,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为典型的原核细胞 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类 C.仅有一条环状DNA分子 D.具有80S核糖体 E.有些用鞭毛作为运动器15.细菌这样的原核细胞所具有的中间体与真核细胞的下列哪种细胞器功能相似 A.高尔基复合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E.内质网 16.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有多条DNA分子并与组蛋白构成染色质 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 D.体积较大(10~100μm) E.膜性细胞器发达 17.下列哪种细胞器为非膜相结构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溶酶体 E.高尔基复合体 18.下列哪种细胞器为膜相结构 A.中心体 B.纺锤体 C.染色体 D.核糖体 E.线粒体 19.关于膜相结构(膜性结构),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细胞器

粉末冶金课后习题汇总

第一章 1.碳还原法制取铁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铁粉还原过程和铁粉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答: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是分段进行的,即从高价氧化铁到低价氧化铁,最后转变成金属:Fe2O3→Fe3O4→Fe。固体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过程通常称为直接还原。当温度高于570°时,分三阶段还原:Fe2O3→Fe3O4→浮斯体(FeO·Fe3O4固溶体)→Fe 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FeO+CO=Fe+CO2 当温度低于570°时,由于氧化亚铁不能稳定存在,因此,Fe3O4直接还原成金属铁 Fe3O4+4CO=3Fe+4CO2 影响因素:(1)原料①原料中杂质的影响②原料粒度的影响(2)固体碳还原剂①固体碳还原剂类型的影响②固体还原剂用量的影响(3)还原工艺条件①还原温度和还原事件的影响②料层厚度的影响③还原罐密封程度的影响(4)添加剂①加入一定的固体碳的影响②返回料的影响③引入气体还原剂的影响④碱金属盐的影响⑤海绵铁的处理 制取铁粉的主要还原方法有哪些?比较其优缺点。 2、发展复合型铁粉的意义何在? 答:高密度、高强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铁基零件需要复合型铁粉。所谓复合型粉末是指用气体或液体雾化法制成的完全预合金粉末、部分扩散预合金粉末以及粘附型复合粉末。 还原法制取钨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钨粉粒度的因素有哪些? 氢还原。总的反应式:WO3+3H2====W+3H2O。钨具有4种比较稳定的氧化物W03+0.1H2====W02.9+0.1H20 W02.9+0.18H2 ==== W02.72+0.18H20 W02.72+0.72H2 ====W02+0.72H2O WO2+2H2 ====W+2H2O 影响因素:⑴原料:三氧化钨粒度、含水量、杂质⑵氢气:氢气的湿度、流量、通气方向⑶还原工艺条件:还原温度、推舟速度、舟中料层厚度⑷添加剂 3、作为还原钨粉的原料,蓝钨比三氧化钨有什么优越性,其主要工艺特点是什么? 答:采用蓝钨作为原料制备钨粉的主要优点是 可以获得粒度细小的一次颗粒,尽管二次颗粒较采用 WO3 作为原料制备的钨粉二次颗粒要大。 采用蓝钨作为原料,蓝钨二次颗粒大,(一次颗粒小),在 H2 中挥发少,通过气相迁移长大的机会降低,获得 WO2 颗粒小;在一段还原获得 WO2 后,在干氢中高温进一步还原,

第二章宪法第一节概述

第二章宪法 第一节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 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这些根本制度,集中反映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因为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都是涉及公民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它便成为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成为母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意味着其他一切法律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行为要追究违宪责任。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由于宪法涉及的都是公民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修改宪法的程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具有不同于其它法律的显著特征:(l)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三)宪法的本质 1.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l)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3)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4)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还意味着国家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它是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程中产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法律化;分权原则、尊重基本************原则等,都是民主制度的体现。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利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还是社会主义民主,都是对************的否定,都是历史的进步。但资本主义民主仅仅是资产阶级的民土,对广大人民来说是专政,因而是狭隘的、虚伪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 二、宪法的作用 (一)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 1.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 2.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二)宪法对法制的作用 I.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宪法是其它法律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基础和依据。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题-2016-6-2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第一章粉末材料制备(一) 1、名词解释:粉末及其组成、单颗粒、二次颗粒、颗粒团、真密度、有效密度 2、简述题:粒度分布的定义、必要性及其表示方法;沉降法粒度测试原理及其优缺点 第一章粉末材料制备(二) 1、简述题:球磨制粉四个要素;提高球磨制粉效率的基本原则;双流雾化制粉法中雾化过程中的四种情况;化学气相沉积制粉法的四个步骤; 2、综合题:气雾化的四个区域及其示意图 第二章粉末成形(一) 1、名词解释:粉末成形、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压制性、压制曲线 2、简述题:模压成形及成形过程;压制曲线三个区域的特征 第二章粉末成形(二) 1、名词解释:轧制成形、注浆成形、烧结、干燥制度 二、复合材料制备基础 第三章复合材料基础 1、名词解释:复合材料、界面、润湿理论 2. 简述题:复合材料设计内容; 3. 论述题:界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复合准则中的经典复合准则 第四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名词解释:粉末冶金,爆炸焊接,挤压铸造 三、材料连接及其防护 第十章材料的连接 1、名词解释:材料连接及其方法、熔焊、压焊、钎焊; TIG氩弧焊,MIG氩弧焊焊,埋弧焊; 2、试论述,手工电弧焊的电弧产生原理; 3、论述题:焊接接头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的组织特征。 第十一章材料的表面防护 1. 名词解释: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电极电位,钝化,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 2. 简述题:简述地下钢管管道的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原理(图示说明) 3. 论述题:试画出带钝化阳极极化曲线,并说明曲线各部分的含义。 四、薄膜材料制备基础

第十二章 薄膜制备 1、名词解释:薄膜材料、 PVD 、CVD 2. 论述题:PVD 、CVD 的三个主要步骤及它们在PVD 、CVD 中的本质区别 五、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传热导论 1、名词解释:传导、对流、热辐射、绝对黑体、绝对白体 2、简述或推导题:传导、对流、辐射传热的特点;大平壁一维稳态导热的傅里叶公式推导; 第十四章 热传导 1、名词解释:温度场、等温面(线)、温度梯度、热物性、接触热阻 2、简答题:写出热扩散方程的3种边界及初始条件;简述降低接触热 阻的有效方法 3、综合题:(例一) 在某一瞬刻,厚为1m 的墙内的温度分布为: 式中,T 的单位o C ,x 的单位为m ,a=900 o C ,b=-300 o C/m ,c=-50 o C/m 2,面积为10m 2的墙内有均匀的产热源,.q =1000W/m 3。墙材的物性为 ρ=1600κg/m 3,k=40W/(m ·k), C p =4kJ/(kg ·K)。请1.确定进入墙(x=0)和离开墙(x=1)的传热速率;2.确定墙内贮存能量的变化速率;3.确定x=0m 、0.25m 和0.5m 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第十五章 热对流换热 1、名词解释:对流换热、速度边界层、热边界层 2、简述或推导题: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层流、湍流中的换热特点及不同; 1、名词解释:数量级分析、同类现象、物理现象相似 2、简述或推导题: 简述流换热的三大特征量及其选用原则; 第十六章 热辐射 1、名词解释:辐射力、有效辐射、定向辐射、维恩定律、灰体 2、简述或推导题:辐射的特点; 3、综合题:(例一)一个封闭大空腔上开有一个直径为10mm 的小孔,整个空腔表面保持均匀一致的温度T w =1200K 。试求小孔的辐射力及辐射 量,最大光谱辐射力及其所对应的波长。 1、名词解释:角系数 2、简述或推导题:角系数的特性;确定角系数的方法 第十七章 传质 1、名词解释:传质及其基本形式、通量、分子传质、质量对流、对流2)(cx bx a x T ++=

浙科版版高中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教案必修生物

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 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a a 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a a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b b 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 b 学习导航(1)掌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2)结合实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并列表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3)通过“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方式一观察下面的细胞 (1)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答案1为肌肉细胞,2为神经细胞,3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4为口腔上皮细胞。 (2)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形态、功能相同吗?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 (3)这可以说明细胞具有什么特性? 答案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方式二人体大约有2×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有200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它们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细胞概述的内容。 一、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内容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助学巧记对于细胞学说中的观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局限,细胞学说建立的背景只限于动植物。 (2)目前所研究的所有生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则此观点就不正确了。 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细胞的大小 1最小的细胞为细菌类支原体的细胞。 2最大的细胞为鸵鸟蛋的卵黄。 3细胞大小以微米(μm)计。 4细胞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就越慢。 (2)生物体细胞数目 1生物体大小与细胞的数目有关。 2按细胞数目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 (3)根据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真核细胞的结构 1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个部分,植物细胞外层还有细胞壁。 2现今细胞核被认为是最大的细胞器。 归纳总结细胞的种类不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微小的原因: (1)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即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细胞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 (2)受细胞核控制的范围限制: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加重。当然,细胞的大小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细胞要完成一定的功能需要一些结构和物质,它们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概述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概述 1.了解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2.了解地球的物理性质 3.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 4.掌握地质作用的分类和地质年代 重点:地壳的特点、地质作用。

地球的内部圈层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方法钻探、地震波、类比法(石陨石、石—铁陨石铁陨石)。地震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通过各种媒介。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不断变化,在33km 、2900km (横波 在此处消失)等地方发生突变。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下2900 公里处,P :13.32→8.1km/s ,S :消失,称为古登堡面。在地下33公里处(大陆部分),P :7.6→8.0km/s ,S :4.2→4.4km/s ,称为莫霍面或莫氏面。

(一)地壳 组成:平均化学组成:O、Si、AI、Fe、Ca、Na、K、Mg等,多以化合态存在。 厚度:平均20公里,陆地平均37公里,海洋平均7公里。 陆地区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区厚度小;海洋区洋中脊厚度小,海盆区厚度大。 结构:大陆地壳以康拉德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花岗岩层或硅铝层,下层称玄武岩层或硅镁层。大洋地壳仅具下层。因此,硅铝层分布不连续。 类型:大陆地壳(双层结构)、大洋地壳(单层结构)。厚度、年龄等也存在差异。

(二)地幔:一般以1000公里为界分 上地幔:莫霍面以下至60多公里与地壳合称岩石圈。 位于60—400公里,特别是100—150公里处的软流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一般认为是固 态 (三)地核:液态?超固态?铁镍地核?硅酸盐地核?球状?柱状?

细胞概述

细胞概述 必修1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② 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③进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 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细胞体积一般较小的原因。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呢?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细胞概述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的?【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 【讲述】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础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胞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细胞生物学。 【投影展示】各种细胞结构,【提问】比较大象和蚂蚁,它们的细胞体积谁大呢?【讲述】其实,它们的体积大小差不多,只是构成 大象的细胞数目比蚂蚁多。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形态、大小、数目 都不一样,最小的细胞是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是鸵鸟蛋的卵黄,一般来说,细胞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可见细胞的体积一

高中生物《细胞概述》的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概述》的教案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②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③进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细胞体积一般较小的原因。 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呢?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细胞概述

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的? 【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础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胞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细胞生物学。 【投影展示】各种细胞结构 【提问】比较大象和蚂蚁,它们的细胞体积谁大呢? 【讲述】其实,它们的体积大小差不多,只是构成大象的细胞数目比蚂蚁多。 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形态、大小、数目都不一样,最小的细胞是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是鸵鸟蛋的卵黄,一般来说,细胞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可见细胞的体积一般比较小,以微米为单位。 【提问】为什么细胞的体积总是很小呢?

第二章功能陶瓷的制备

第二章常见功能陶瓷的制备 一.电容器陶瓷 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起到阻断直流、存贮电荷、滤波、区分不同频率及使用调谐等作用,是电子功能陶瓷元件中用量最大的元件之一。电容器产量占全球电子元件的40%以上,产值约占全球电子元件的10%以上 电容器:高频、铁电、表面层与边界层、微波、独石等几类 介质材料:钛酸盐、锡酸盐、锆酸盐的固溶体。

GENERAL PROCESSES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典型电容器陶瓷制造工艺流程一般工艺步骤: (1)配料 (2)混合 (3)球磨 (4)干燥 (5)预烧 (6)造粒 (7)成型 (8)烧成 (9)加工、整形(10)上电极

1.工艺调整对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晶粒尺寸控制:大部分电容器采用的材料要求为细晶粒(例如 BaTiO 3的晶粒尺寸为0.7~1μm),以获得大的ε。 晶粒抑制剂:如NiO、锡酸铋等。 压平剂:获得平坦的ε~T关系,如MgSnO 3、CaZrO 3 、CaSnO 3 、Bi 2 (SnO 3 ) 3 、CaTiO 3。 (2)显微结构控制:在高ε材料中常采用加入少量(2~3%)组成相同的晶种,使得显微结构均匀。显微结构(晶粒和气孔的尺寸大小及分布,相组成及分布,晶界特性、缺陷及裂纹,组成均匀性及畴结构等) (3)微区化学成分控制:人为控制化学不均匀性,例如利用“壳心”结构,阻止晶粒生长的第二相或者多相混合热压等。如X7R材料的电容温度调制。

(4)液相烧结技术:BaTiO 3中加入过量钛,形成第二相液相促进烧结。 在SrTiO 3系统中,加入助烧结剂(SiO 2 、Al 2 O 3 )或利用化学式量偏离。 2.显微结构与ε~T曲线关系: (1)相的迭加法则:各晶相的ε~T关系及TKε(电容温度系数)、TKf (频率的温度系数)的正负不同,利用相的迭加法则,调整固溶体的两相比例从而得到平坦的ε~T关系或一定TKε、TKf材料。 (2)富施主体系:烧结过程中液相未进入晶界,而停留在晶粒交界处。晶粒生长通过晶界迁移而完成,晶界迁移速度慢,无异常晶粒生长,材料的介电性随温度变化不大(从-50o C到+100o C电容变化很小),可用作稳定电容介质。√ (3)富受主体系:液相进入晶界,成为晶界液相膜。液相的高活动性促成晶粒异常生长,大晶粒可达100 μm,而小晶粒仅为1μm,添加物宏观上为均匀分布,ε~T曲线中居里峰十分明显,介电性不稳定,不适合作为稳定电容器材料。

第二章 公文格式规范

第二章公文格式规范 第一节公文的文面格式 公文的文面格式,指公文正式文本的印制规格样式。它有极强的程式性、规范性,这既有利于公文的处理,也有利于公文的写作。为提高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注重公文文面格式的规范化。 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 1.公文式文面格式即公文格式。这也是公文中使用最多的文面格式。机关、单位、团体往来的正式公文,通常采用了公文格式这种文面格式。这种文面格式由《条例》和《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作出了统一规定,显得正规、庄重、严肃、规范。 2.专业规范文本式文面格式这是指行政职能机关和管理部门,在职能管理工作中所制发的一些专用公文规范文本形式。在不同的领域、部门、行业、专业,各类规范文本的文面格式都有所不同,如司法文书与税务文书、专利文书、商标文书,其规范文本格式迥异。但在同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规范文本,其文面格式则是一样的,如经济合同规范文本,在全国各地都通用。这类文面格式规范、简明,填写、处理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设计好项目名称和应填写的内容,编制成表格文书。各项目之后留下足够空白,让使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填写好经审查无误后,要按规定分别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或经办人、或者承担相应权利义务的自然人(个人)也要签名盖章。有时,有关各方(如必需的中介方、担保方、委托方、主管方)也要盖章联署。有的还要经有关方面公证、签证并签字盖章。有些需经职能主管部门批准方能生效的规范文本,甚至连文书处理过程中的有关程序如审查、批准意见和审批签字盖章都一并在同一文本上反映出来。这种经有关各方都签字盖章后制作的一式若干份规范文本,具有同等法定效力,受到法律保护,是特殊的正本形式。而虽已填上相关内容,却并未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的规范文本,则不具备法定效力,一律视为草稿。 3.一般文章文面形式有些公文如工作研究、会议讲话稿、调查报告、总结、经济活动分析等等,也常采用一般文章的文面形式单独印发。这种文面形式灵活、简便,但却不够规范。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白头文件”文面形式。 二、规范的公文文面格式的作用 1.保证公文的完整、正确、庄重,‘是公文权威性、_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公文的红色版头,可区别于其他应用文,形式上更显庄重、严肃;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 2.可以为公文的撰写、处理与运用提供方便,也为公文的立卷归档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办文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可以为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先进设备来处理公文的前提和要求。没有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是难于实现公文处理的现代化的。 三、公文文面格式的特点 公文文面格式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特点。按照《条例》、《办法》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公文的组成部分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更换增删;公文的文面格式是有统一规定的,各级机关、单位、团体都必须按确定的、规范的格式撰制、印发公文。只有一这样,才一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和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节公文格式

第二章 粉碎技术与设备

第二章粉碎技术与设备 粉碎:是大块物料在机械力作用下粒度变小的过程。粉碎是矿物加工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根据颗粒粉碎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粒度特征及这一过程中所用粉碎设备设施力方式的 差别,可将物料分为四个阶段:破碎,磨矿,超细粉碎,超微粉碎。在粉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多碎少磨”。 筛分:将粉碎后粒度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若干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称为筛分和分级。 粉碎作业在矿物加工行业和其他行业应用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1分选前共生物料中有用成分的解离,通过对原矿的粉碎,使原矿中共生的有价值的 矿物成分与脉石成分解离成相对独立的单体,或多种有价值成分之间及脉石之间解离成相对独立的单体,并使物料粉碎加工至适宜特定选别方法与设备的粒度组成的范围。 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过粉碎现象,即尽量减少无法分选回收的-0.01mm泥化颗粒的生成。 2原料制备(烧结、球团,水煤浆制备,陶瓷,玻璃,粉末冶金等) 3增加物料的比表面。4粉体材料的加工与表面改性。5环境保护 粉碎比:整个粉碎过程中达到的粉碎比叫做总共粉碎比。 筛选和分级:将粒度不同的混合物料,通过单层或多层筛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称为筛分。 按照应用目的和使用场合不同,筛分作业可以分为若干种: 独立筛分:当筛分产品作为最终产品供给用户使用 准备筛分:当筛分作业是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不同粒度的原料时 辅助筛分:当筛分与粉碎设备配合使用时 预先筛分:当筛分作业用于粉碎前将粒度合格的物料预先分出时 检查筛分:筛分作业用于控制粉碎产品粒度时 湿式分级:利用颗粒在液体介质流中沉降的速度差,或运动轨迹的不同进行分级的过程,湿式分级所用的介质常用的是水,所以又称为水力分级,处理1mm一下的细粒物 料 闭路破碎系统:把破碎设别与筛分设备配合并且不合格的粗粒产品返回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的破碎系统 开路破碎系统:破碎产品不经筛分或不返回破碎的破碎系统 磨矿产物的细度通常用产物中小于0.075mm(-200目)的粒级所占百分比来表示。 粗碎破碎机: 1、颚式破碎机 颚式破碎机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在冶金矿山,非金属矿山,建筑材料,化工及其他工业部门广泛应用。它按可动鄂板的运动特性分为两种类型:双肘板简单摆动型(简称摆型)鄂式破碎机,单肘板复杂摆动型(简称复摆型)鄂式破碎机2、旋回破碎机 旋回破碎机也称粗碎圆锥破碎机,主要在大、中型金属矿山使用,按排料方式分为侧面排料型和中心排料型,前者因易堵塞,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中心排料型旋回破碎机。它由工作机构,传动机构,调整装置,保险装置和润滑系统组成。 液压旋回破碎机与旋回破碎机不同之处在于:或者在主轴悬挂点的支环处安装液压缸,使动锥质量和破碎力作用在液压缸上,或者在主轴底部设置液压缸,使主轴直接支承在液压缸上。用压力升降液压缸的液面,地改变排料口的大小,同时,液压缸也是保险装置,旋回破碎机的规格用:给料口宽度mm/排料口宽度mm“表示 颚式破碎机与旋回破碎机的比较

第二章 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粉末材料制备 第一节概述 一、粉末的基本物性: 1.一次颗粒与二次颗粒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1)一次颗粒:指内部没有空隙的致密材料。 一次颗粒的粉化过程是内部原子的断键过程,要求高能量输入。 (2)二次颗粒:是单个颗粒以弱结合力构成,包含一次颗粒与孔隙。 二次颗粒的粉化过程是界面的弱结合力断开,由界面能转变为表面能,能量输入相对较弱。 2.颗粒大小与粉末材料性质的相对关系 (1)颗粒的分级: 粗颗粒:150~500um 中颗粒:44~150um 细颗粒:10~44um 极细颗粒:0.5~10um 纳米颗粒:〈0.1um (2)颗粒细化的结果: ①比表面积、表面能增大,表面与界面效应增强。 ②表层原子数比例增大,表面结构成为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3)粉末材料细化后的性能 研究表明,当粉体细化到纳米粉时就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功能特性: ①纳米金属的熔点比金属块的熔点低很多,例如,金的熔点为1337K,而2um的金颗粒的熔点则降低到600K; ②纳米粉在很宽的频谱范围内都呈现出物理学的黑体现象,即不仅对可见光吸收,为黑色粉末,同时对电磁波也完全吸收; ③纳米磁性粉末颗粒以成为单磁畴结构,具有很高的矫顽力,例如纳米磁性金属的磁化率为普通金属的20倍,而饱和磁矩则是普通的二分之一;

④一些纳米颗粒的导电性能明显改善,呈现出超导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超导临界转变。 纳米粉体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一般块体材料的属性,是由于纳米颗粒的四个效应所决定的,即: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二、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 1. 机械制粉:通过机械破碎、研磨或气流研磨方法将大块材料或粗大颗粒细化的方法; 2. 物理制粉:采用蒸发凝聚成粉或液体雾化的方法使材料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获得粉末; 3. 化学制粉:依靠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过程,生成新的粉态物质。化学制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还原法、热分析法、沉淀法、电解法等。 第二节机械制粉方法 一.机械研磨法 1.定义:利用动能来破坏材料的内结合力,是材料分裂产生新的界面而达到制粉的目的。 2.球磨制粉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理 3.提高球磨效率的基本原则 (1)动能准则:提高球磨的动能。 (2)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球磨的有效碰撞几率。 4.球磨方式分类 (1)滚筒式球磨 ①工作原理; ②特点 a、为获得最佳研磨效果,滚筒球磨的转速应有一个限定条件: V临1〈V实际〈V临2,故影响球磨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