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0秋小教专科刘小琴

摘要: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化而非社会化、竞争而非合作的实践取向,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素质教育论文使学生失去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时,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违背教育目的的非道德因素也将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角色化; 社会化; 学生发展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所谓“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近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除此之外,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始终萦怀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强国梦”,以及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性功能的突显等因素,我国学校教育仍然存在着若干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之处。

一、角色化而不是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1]人的社会化,对于社会而言,乃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个人而言,乃是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的必要途径。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统一的。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受到该社会已经形成的文化、社会规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还要受制于所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此外,人的社会化本身也是一个与人的一生共始终的过程,不可能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学校这一特定的社会机构,以及接受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人生阶段,不可能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全部过程。然而,这一事实丝毫也不意味着学校在儿童社会化方面就无所作为,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判断学校教育功能或价值的核心内涵。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化。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甚至将教育界说为对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学校教育之于儿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由于专注于社会价值的传递,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诚然,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社会角色学习的问题。因此,角色化与社会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它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社会化的目标旨在形成完整的自我,而角色化却以角色的学习、模仿、认同等作为其惟一内涵。角色化区别于社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差别是,角色化是以社会需要为惟一定向的。由于角色化专注于特定社会地位、身份,以及与之相称的被期望的行为,这就极大地局限了社会化的内涵,从而严重地妨碍了学生的发展。

中国儿童几乎从出生起就置身于家长、教师所设定的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之中。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境遇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也逐渐由学而优则“仕”转变为学而优则“家”。无论小学或中学,每一所学校校

园布置的塑像或悬挂的人物的图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各种类型的“家”。除了革命家、政治家、道德家之外,更多的往往是科学家。而且,教师和家长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学生向着他们期待的角色“发展”。这种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做法,造成了许多危害:

(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家长、教师所憧憬的各种“角色”无疑都是正当的,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成人在对儿童进行种种角色设计时,除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外,也会考虑到儿童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儿童发展的需要。换言之,成人为儿童所设计的种种角色可能不仅是正当的,而且也是恰当的。然而,无论这些被选定的角色如何正当、恰当,它们都是成人所意识到的社会或个人发展需要。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角色要求都是外烁的。为了达到这种“外烁”的目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往往采用模仿的手段。我国在不同时期推出的各种类型的模范、榜样、英雄,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化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而在角色化的过程中,预定的角色乃是学生必须刻意模仿、整合或顺应的目标,这样,学生势必处于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这将束缚学生的主动性,限制学生的智慧发展,压抑他们的兴趣、爱好、意志、特长乃至正常的需要。这样,学生的主动发展失去了内源性动力。

(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学生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但这些因素必须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上文已经提到,角色学习乃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真正社会化意义上的角色学习,旨在使人形成一种角色系统,并能依据环境作适时的转换,成为在社会体系中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发展作用的成员,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惟一指向的、某一种规定角色的刻意模仿。

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角色化的负面作用,集中体现在这么一点,即它很可能是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谓“单面人”或“单向度人”的温床。马尔库塞曾经对人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片面性和畸形性(“单面人”或“单向度人”)进行过深刻的论述。马尔库塞认为,所谓“单面人”或“单向度人”乃是现代工业社会高生产、高消费的产物。这一类人的主要特征是不断追求物质享受,随波逐流,按规定的模式去思想和行事,缺乏自主性和批判性,丧失了个性,实际上成了工业社会的奴隶。尽管马尔库塞提出“单面人”的概念旨在揭露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单面性”,然而,这对于我们认识学校教育角色化的危害或许也有重要的启示。

(三)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无论学校或教师,几乎毫无例外地重视评价的导向和控制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必须兼顾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以它们预先设定的那类理想的角色为标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乃至社会舆论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种评价取向不断提高了人们(包括学生在内)的角色期待。于是,角色化就演变成为“过度角色化”。应该强调指出,在所谓“应试教育”的情况下,角色评价所关注的除了顺从、循规蹈矩之外,集中体现为学业成绩优秀。

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的胎教、早期教育表明,几乎从出生开始,儿童就被迫卷入社会的筛选、淘汰系统之中。伴随着我国学历层级结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业成绩竞争的程度也愈演愈烈。为了不使自己成为这残酷角斗场过早的出局者,学生或者自觉、或者被迫地限制乃至放弃与提高成绩无直接关系的兴趣、爱好和活动,

隔离于社会生活之外。

以特定角色为标准的筛选和淘汰,除了造成一批失败者之外,还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竞争的压力以及对于失败的恐惧,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加以缓解和释放,将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

对于过度角色化过程中失败者的种种心理偏差,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即使对于成功者而言,过度角色化的过程固然使他们获得了诸如“高材生”、“优等生”、“好学生”、“好孩子”等赞誉,然而,这是以他们个性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的许多隐患为代价的。一旦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出现问题或遇到挫折,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作为角色化过程的成功者、普遍受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哈佛大学学生”精神失常率居全美之冠,学生到附近杂货店买酒,必须说明是为了煮菜用,否则老板会怀疑是“沮丧酗酒”;他们人人似乎都有苦恼,“因此报摊、杂货店、酒吧就变成他们闲聊、吐苦水的集体心理治疗场所”。[2]在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耳闻;一贯顺从母亲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居然做出伤害动物的事情。我国违法乱纪甚至犯罪乃至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青少年,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或“差生”,其中有许多人恰恰是长期被人们称誉的“优等生”和“好孩子”。此外,由于学业成绩未能达到家长、教师或自己预定的前几名而做出异常举动的,因为不小心而弄坏自己手机而因此离家出走的“好学生”也决非绝无仅有;至于在学业竞争中为了保持上等名次而在考试中作弊的更是大有人在。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发人深省并需要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

二、竞争而不是合作

为了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克服我国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的领域都引入了竞争机制。这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气,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时间,人们似乎普遍地接受了章炳麟关于人的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的说法,似乎竞争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万灵之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深刻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和儿童的学校生活。除了学校的管理普遍采纳竞争机制之外,在培养目标方面,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所谓“不仅要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竞争精神,而且要使他们从小就具有竞争的能力”的说法,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

与此同时,合作被置于竞争的对立面,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便受到忽视。这样,中国儿童便过早地卷入人生的角斗场,其中为数众多的失败者所遭遇到的挫折,使他们甚至在童年时起便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童年时代的经历,甚至可能使他们今后一生都笼罩在沮丧的阴影之中。不可否认,引进竞争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的确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问题在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究竟是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竞争精神和能力还是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答案应该是后者。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必要性,主要是由当代社会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特点决定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分工史。从最早的按年龄、性别的分工,经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城市和乡村的分工,直到目前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的事实深刻地表明,社会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杠杆。人们可以预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过程还将继续下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生产活动的,如果社会成员缺乏相互协调、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势必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失衡、瘫痪乃至解体。

除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之外,培养、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必要性还源于

这么一个事实:生态系统乃是由互相依赖、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各个部分(生命系统、环境系统)组成的整体。在生物界,即使是茹毛饮血的猛兽,除了在饮食和交配这两个方面发生争夺、冲突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一般都能相安无事。对于人来说,合作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事实上,人类是在与自然协调、“合作”的过程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对于儿童的发展或社会的发展来说,把竞争置于合作之上的做法都是有害的。

(一)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儿童将失去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合作不仅是人类道德的最初形态,而且也是道德发展的依据。由血缘关系的亲属组成的氏族公社,区别于从古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群(hord,herde)或原始群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就在于它的成员之间具有分工和合作。就这个意义来讲,合作乃是人类社会,从而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作为社会一员的任何个人的活动,都与他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承载着某种人际关系。离群索居的孤独的个人无所谓道德。换言之,正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活动,才使道德得以发生。对于汉字“德”的词源学的研究,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道德具有历史性。道德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合作活动的需要,但道德一旦发生,便成为合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的活动的拓展和深入,人类的道德规范也将不断发展。

上列叙述旨在说明:无论对于人类或个人来说,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活动,道德就无以发生发展。只有在合作和交往的活动中,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验、感悟、理解,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才获得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这些陈述能够成立,至少部分地解释了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普遍“低效”的一个原因。

(二)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然而,社会分工与社会合作互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冲突、争斗走向合作的历史,就是合作不断发展的历史。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境遇和认识的偏差,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注重的是诸如“毫不动摇”、“寸步不让”、“针锋相对”、“毫不妥协”等“斗争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包括教材、教学、课外活动等学校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应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展合作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合作的活动中体验、领会、理解相互尊重、爱护、支持,学会宽容,学会“谈判”,学会退让,学会妥协,学会“双赢”。总之,学会在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中生存和发展。

三、学生学校生活中的若干非道德因素

德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最受重视的一项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中共中央或教育部(国家教委)名义颁发的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达十多份,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依然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生“德”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事情。“德”的发展除了与“智”、“体”的发展相互联系、制约之外,还涉及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学生对自己全部生活经验的领会、感悟和理解。因此,学生“德”的方面的发展,不完全由学校教育决定。然而,这丝毫不意味学校教育只能是无所作为,更不是说,学校教育可以无需反思自己的工作。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是以知识或技能的增加或熟

练为形式的“量”的增加,而是表现为健全人格之养成的“质”的变化。其中,“德”的发展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涵。学生“德”的发展是包括学生学校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的结果。当前,对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做到像卢梭主张的那样“把儿童在学校里的东西同家里及在本地社会中将要经历的东西结合起来”[3]。然而,对于学生学校生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却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

学生的学校生活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受制于教育目的。换言之,学生的学校生活必须具有教育性。在《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中,杜威(John Dewey)把学校界定为“特殊的环境”,而这种特殊环境的设置,乃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要发挥学校这种特殊环境的教育作用,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比较,学校生活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即它应该是“简化的环境”、“净化的活动环境”,其“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4]此外,杜威还强调,儿童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要使儿童能够健康地发展,就要控制他们在其中行动、感受和思考的环境。

要发挥学校这种“特殊环境”的作用,学校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必须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换言之,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学生学校生活普遍存在的违背教育目的,甚至与学校的说教不一致的地方。

(一)“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名义下的荒谬

诚实、公正乃是历来人们普遍认同的优秀品质。然而,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集体荣誉”、“集体利益”往往使它们遭到蔑视和亵渎,成为毒害学生心灵的合法的借口。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西安市某小学一名7岁的小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上课时被班主任老师叫到教室外罚站3节课,致使该学生溜出学校玩耍,结果在邻近的人工湖中被淹死。事故发生后,该校的校长、班主任和该生班上的一些同学,都异口同声地撒谎,说出事的那天该生根本没去上学,且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咬得死死的。其中一位女孩子是该生的同桌,也斩钉截铁地说那天没见那个同学来上课。原来,学校和老师为了推卸责任公然撒谎,而且“教育”小学生,为了学校的“名誉”,就有必要撒谎。小学生们照办了。就这样,全校上下便对媒体、社会、法律撒谎。———什么诚实、正义、良心、道德全被老师的教唆扭曲了。(最后终于有一位孩子说出了真相。他说:“老师说过诚实才是好孩子,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5]

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校际、班际的统考、体育、文艺、纪律、卫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竞赛、评比活动中,“集体荣誉”或“集体利益”的名义往往使欺骗、作弊、弄虚作假等非道德、不道德的行为获得合法的地位,甚至受到鼓励和表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行为有时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的默认、鼓励、支持、暗示、明示甚至组织下做出的。这种放大的自私自利是对集体主义的严重歪曲。教育者的这种“身教”,不仅使他们在课堂、会议和其他场合教诲、说教的功效荡然无存,还毒害了儿童的心灵。

(二)不民主的氛围

“学会民主”应该是学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不民主的现象。这里只想讨论其中的一个很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解的现象:被冷落的弱者。

不同的评价标准产生不同的“弱者”。在以掌握书本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学校里,所谓弱者主要指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老百姓中普遍流行的“成则为王败则寇”的说法,反映了我国鄙视弱者的不

良文化传统。因此,同学和教师的轻视、冷落、歧视、鄙视造成了“弱者”儿童学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应该指出,学校生活中的这种不民主的氛围有违于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利于包括强者和弱者在内的全体学生民主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民主决不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它必须同时表现为多数对少数的理解、宽容和保护。如果没有后者,所谓“民主”,也很容易蜕变为另一种形态的专制或暴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赖于全体在校学生民主意识、民主态度、民主能力的提高。为了使学生“学会民主”,学生的学校生活应该充满着爱;学校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

[2]吴咏慧.哈佛琐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7:1,5.

[3]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80.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1-23.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最新整理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docx

最新整理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长冲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学习革命。它将影响、触动传统思维方式,它将进一步xx学习主体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必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基础教育向前发展。我校积极贯彻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积极探索课改的路子,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争做全县课程改革的头雁。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詹宇意 副组长:胡建议、肖本初、王万利、舒克章 成员:岳佰成、潘峰、孙教育、刘兵、杨李、王富林、余盛国、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

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评价机制,建立一套适合长冲中学情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 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 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 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 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让每个孩子上好学 新成就高中的大门敞开着 规模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办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发展瓶颈得到突破。内涵发展不断深入,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日益增强,学生素质评价更加多元 曾经,高中学历在我国意味着“高学历”,因为100个人中难有几个高中生。 仅仅在20年前,对大部分农村孩子来说,读完初中就很不错了,上高中是一个“奢望”。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最近10年来,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普及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我国普通高中学校数为1.46万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476.3万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是1995年的3倍多。 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全国普遍展开。政府提供土地,给予政策支持,依托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有效地扩大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极大地缓解了进入新世纪后高中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地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借助社会力量、利用信贷政策等多种方式,改建扩建校园校舍、实验室、图书馆,更新和添置教学设施设备。2009年,普通高中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以及理科实验等设施设备的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在东部发达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也实现了较快发展。2009年与2000年相比,西部、中部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增幅分别达到141%、112%。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全国各地区普遍增加了一倍以上。 这10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短短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在实现普及目标的同时,高中教育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功能也在反思中得到调整。 作为承接义务教育、开启高等教育的重要学段,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曾几何时,高考成了高中教育的代名词。在高考的压力下,普通高中教育出现“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高中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在追求普及化的同时,党和政府提出重视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鼓励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创造富有特色的经验,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开展了示范性、实验性高中建设,在扩大资源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寻求和探究现代高中学校建设之路。目前,全国已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省级示范高中、70%的学生在省和地市两级示范高中就读,大部分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高中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高中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千校一面”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在北京十一学校,学生不仅有充分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学校还成立一个别具特色的“枣林村书院”,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 在上海中学,学校为学生建构课程图谱。丰富的课程和教材不仅解决了单一教材让学生“吃不下、吃不透、吃不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看到现在的学科达到了什么高度,哪些是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从“千校一面”到“千帆相竞”,从埋头应试到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内涵的提升,有力巩固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也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前提。 “普九”在我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普九”使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排在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大大增强了人口素质和国家软实力。 我国发展教育的脚步越来越快。继2000年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举措,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历史新阶段。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地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省份及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努力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构建河北特色课程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开阔国际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高课程行政管理能力。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下,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四)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2020-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与改革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与改革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意识至今在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中严重存在,教育观念的落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如何在现有国情下把基础教育自“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笔者提出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质是半免费的义务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义务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其中政府承担学校教师工资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家庭承担其他教育费用。实际上,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仍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偏远落后地区,许多家庭负担不起这部分费用,或者是由于观念的落后不愿承担这部分费用,导致农村儿童的失学率和退学率很高,约一半或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整地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无论就读于国办中学还是民办中学,高额的学习费用是大多数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失学率的增加。我国教育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已导致内部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现在,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是75%,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教育结构成倒金字塔型。基础教育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然而,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教育的正常发展。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智育、体育和美育则被置于从属地位。“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受评价机制的制约,不得不采用机械重复,强化训练的呆板模式,忙于知识的灌输和技能强化训练,无暇顾及教育的艺术性。由于教育目标单一,学习局限于课本的范围内,并且教学方法单调,沉重的学习负担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和心理逆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求知欲。 高中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高中阶段得到极致的表现。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受教育者付出的脑力和体力是巨大的,而所学知识却极为有限。 “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就业途径单一的社会背景下畸形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应试教育”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有人认为我国教育弊端的根源在于“考试”,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任何教育都需要考试和测评。作为筛选、淘汰、择优的手段,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考试”也是存在的。 基础教育的改革 因为中小学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知识,其部分内容与社会脱节是必然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加强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

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方案

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方案 Activity Plan For Exhibition And Evaluation O f Curriculum Reform Achievements

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方案 前言: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 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 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质量, 根据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 动的通知》(xxxx)和洋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 活动实施方案》(xxxx号)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组织领导: 为扎实搞好我校的展评活动,成立金水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改 革成果展评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课改实施八年来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所取得成 果进行集中总结、交流评价和展示,推出一批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课程新秀、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打造省市县校相街接、覆盖所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完善教学成果评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和评审制度,促进各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原则 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以校为主, 集中展评,研究提升,推进教学。 四、参加展评的作品类型 (一)教育教学成果 1.文本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教研负责) (1)课题(题目)(2)研究报告科研论文 (3)教育研究专著(4)学科教学设计和课例 (5)教学经验总结(6)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 (7)调查报告(8)学校课改特色活动 2.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电视节目类成果 (1)多媒体教学课件(cd-rom)(2)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材 (3)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软件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看 刘东茹指导老师:候选明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强调自由与自主,并且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自然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倡“归于自然”,重视儿童的天性发展,崇尚自由和平等,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一)卢梭与《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卢梭也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①卢梭生于瑞士,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这种嗜读习惯,使他很早就接触了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岁到30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卢梭在各地漂泊,从事过各种下层职业,广泛地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同时年轻的卢梭在这一时期还大量地接触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名著,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迈上思想界高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卢梭一生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多方面,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其中,最能体现卢梭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倡导、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的整合、通识人才的短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型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整个基础教育核心的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依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革除基础教育的弊端。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以课程革新为突破口,构建活动教育体系”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课程的革新、活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为了转变观念和及时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我校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先后在校内举办培训讲座,帮助全校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推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热潮。观念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根据牡丹江市制订的《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实验目标: (一)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六)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实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七)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具有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八)以学校为本,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验研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这是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中体现尤为清楚。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总之,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上述趋势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第一,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如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差别化的数学教育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第二,我国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总是存在一些担心,深怕一旦计算机器或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就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上述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教育的技术含量,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际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中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又如,我国小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好。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该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因此,在吸收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六艺”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