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宏壮”这对概念,在《人间词话》发表以前就在思考了。他在1904年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就试图论述这两个概念:

美之中有优美与壮美之别。令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有知识冥怒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

西方的Sublimity,王国维并没有直接翻译为“崇高”,而是选用了人们比较初悉的概念“壮美”或“宏壮”。单其包含的内涵实质,我们不难看出,就是康德所指出的“崇高”。如果对美进行分类,近代西方比较流行分为优美与崇高两类。我们知道,崇高不同于古典的“优美”,它注重对象的“大”与主体体验的从痛感转向快感的动态性与过程性。从逻辑上说它是超越静态和谐的古典美向前发展必然出现的一次否定与扬弃。从历史上说,从古代的优美到产生出近代的崇高,显示了人类主体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显示人类迎接苦痛、战胜苦痛的乐观与豪迈。王国维将崇高译成壮美有他时代的局限性。后来的美学研究发现了两者的区别。周来祥曾在《论美是和谐》中作了论述。与《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同年同月写的《<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更为清楚地区别了优美与崇高:

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苟一物焉,与吾人利害之关来,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欲存,而观其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昨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

此思想基本还是从康德那里来的。在译介西方美学上作出重大页献的,后来只有朱光潜堪与王国维媲美。“朱光潜以量多质高而广取其胜,而王国维却开世纪风气之先。”1优美,指能使主体在审美时忘却了利害关系,心情平和宁静。而崇高则是客体大不利于主体,主体意志受到威胁、压抑和破坏,此时主体摆脱意志束缚,而纯以智力观照外物,其心境由动到静,由剧烈的震动、悲痛、悲愤回复到平静状态,这样的美更摄人心魄。

当然,仅仅区分出“优美”和“宏壮”并不能在本世纪初产生多大影响,王国维在发表《人间词话》的前一年,1907年所写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对康德的观点加以取舍和发挥。认为:从本质上说,优美与宏壮都是超功利的,都美在形式。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构成的因素、样式、作用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优美皆存于形式之对称、变化及调和。至宏壮之对象,汗德虽谓之无形式,然以此种无形式之形式,能唤起宏壮之情,故谓形式之一种,无不可也。”由于这种区别,审美主体的感受过程与效果则大不一样。优美的形象能被完整的把握,直接产生“可爱玩”的美感愉悦,对象与主体和谐一致,因此是一种“宁静状态”。而宏壮,或形体巨大,或威力无穷,由于主体不能完整地把握到它的形象,而显出它的无限性。同时它还令人感到是一种威胁,令人恐惧,产生痛苦感,觉得并非人力所能左右,“于是吾人保存自己之本能遂越乎利害之观念外,而达观其对象之形式”,获得无限的自由,由痛苦感转向愉悦。这种愉悦,不是物我的直接同一,而是通过想象消除了物我的对立而转化为和谐一致。所以,崇高所引起的主体心理感受与情感态度,不是“宁静”,而是激动和骤然的变化。

《人间词话》论述意境范畴时引进“优美”和“宏壮”,并作了相应的区分。作者:认为无我之境是优美,有我之境是宏壮。其根据也是从物我关系所表现出的或动或静的状态出发。由于“无我之境”,物我界限泯灭,和谐化一,宁静自然,“惟于静中得之”,当属于优美。“有我之境”,“我”的色彩强烈,“物”明显地著上“我”的情感态度,是一种流动状态,

1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大出版社,第77页。

“由动之静时得之”,属于宏壮。提出“优美”和“宏壮”不是简单地对前面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作注解,更不是重复,而是从美学高度,特别是引用西方美学对美的分类。其突出贡献不仅表现在对文学形式的探讨,更是由形式而产生的审美主体在审美心理的过程上的变化及区别。“优美”和“宏壮”是他“疲于哲学”移情文学的重要收获。

王国维对优美、壮美的认知,主要是来源于叔本华(包括康德),我们从以下两段引文可以看出:一是存在于《叔本华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曰:“令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不厌者,谓之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惟有知识冥想理念者谓之壮美之感情。”另一是存于《红楼梦评论》一文,曰:“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苟一物焉,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观其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上述两段引文是理解王国维“无我之境,人惟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段表述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或者说王国维这段表述就是上述两段引文的中国化的表述。

王国维这段表述的核心概念是“静”和“动”。“静”“动”指的是两种心理认知观审状态。“静”的认知观审特点为:被认知观审之物“与吾人无利害关系,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毫无丝毫之欲存,而观其物也”。“动”认知观审特点为:被认知观审之物,与认知主体存有某种“关系”,而认知主体总是不时地被“意志”之“我”所骚扰,而认知主体经由了不断克服过程才摆脱了“关系”和“意志”认知,从而“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这里的优美与壮美,实为优美感与壮美感,属于心理学的美学范畴。优美与壮美概括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概括的正是由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所形成的诗歌中两种不同美学意境类型。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王国维把“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风格分别界定为“优美”与“崇高”(宏壮)。一般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都把王国维在此使用的“优美”与“崇高”归本于叔本华。周振甫在评论《人间词话》第4则时说:“‘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说成优美,可以理解;‘泪眼问花’、‘杜鹃声里’,说成宏壮,就不好理解了。原来王氏在这里又用了叔本华等人的美学观点。认为优美是人在心境宁静的状态中领略到的外物之美,壮美是人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压迫而又不能抗拒时所造成的悲剧或悲苦的感情时产生的美。(据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说法)‘泪眼问花’‘杜鹃声里’,都是写诗人被压抑中所表达出来的愁苦感情,所以是壮美。这两种美都要使人忘利害关系。”2周振甫这个判断能否成立呢?现代美学的优美和崇高概念来自康德。他说:“崇高与优美最重要和本质的区别是:如果我们首先妥当地把崇高的对象只考虑为自然对象,那么,自然美(那种自我完满)在形式上具有一种合目的性,凭借它,这对象似乎预定了适合我们的判断力,因而它自身成为一个令人愉悦的对象;相反,崇高的对象,无需推理、而是单凭领悟,就激发我们的崇高感,它在形式上不适合我们的判断力,也不适合我们的表现力,它似乎颠覆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正因为如此,它被判断为真正是崇高的。”3叔本华的“优美”和“崇高”概念也是来自康德的,是对康德思想的“唯意志

2周振甫(振甫):《〈人间词话〉初探》,《文汇报》1962年8月15日。

3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tr. Paul Guy er, e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论”改造。叔本华认为,在审美观照中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就形成了优美与崇高(宏壮)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他说:“因而,崇高感与优美感的区别就在于:在优美感中,纯粹的知识无需斗争就占上风,因为客体的美,即它显示其理念的性质,毫无阻碍而且无知觉地,从意识中清除意志和卑微地服务于这个意志的关系的知识。由此留下来的,只是纯认识的主体而没有任何对这个意志的记忆。在崇高感中,纯认识的状态首先要摆脱这同一客体与意志的关系,这些关系被认为是敌对的,摆脱它们是自觉而激烈的活动,需要一个超越意志及其知识的自由的提升行为,这个行为伴随着意识。这个提升不仅必须有意识获得,也必须有意识保持,因而它伴随着对意志的持续的记忆。当然,这意志不是单独的个体的意愿,而是人类的普遍意愿,只要它是通过它的客体,即人体表现出来的。”4他们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康德虽然主张美感是“无功利”的,即“鉴赏是一种通过快感或不快感判断一个对象或一种表象的能力,它是无功利的”,但是他并不将审美的根本目的视为消除情感(意志),相反,他认为优美产生促进生命的愉悦感,而崇高激发理性的尊严感。他说:“作为普遍有效的审美判断,两者都与主观的基础相关,即优美相关于感性的基础,因为它体现了静观的理解力的合目的性,崇高正与这感性相对立,因为它代表了实践理性的合目的性。然而,两者统一于同一个主体,其合目的性都是与道德感相关的。优美培养我们无功利地爱事物,甚至自然;崇高则培养我们尊敬自然,甚至违背我们的(感性)利益。”5叔本华将审美的“无功利”转换成了审美的“无意志”,即他认为无论优美与崇高,一切审美活动的实质和目的就是消除意志,两者的差异是,优美是在无冲突的状态中无意识的进行,而崇高是在冲突状态中有意识的进行。对于康德特别强调崇高感的道德意义,叔本华明确表示:“我们完全不同意他对崇高的本质的解释,不承认崇高中有道德反思或经院哲学的玄意。”6

王国维曾三次在文中介绍优美与崇高概念。前两次是在1904年,他采用的是叔本华对优美和崇高的界定:

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苟一物焉,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其感情曰壮美之感情(《〈红楼梦〉评论》)。

而美之中,又有一优美与壮美之别。今有一物,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由知识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然此二者之感吾人也,因人而不同。其知力弥高,其感之也弥深。独天才者,由其知力之伟大,而全离意志之关系。故美者,实可谓天才之特许物也(《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

第三次是在1907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他采用的是康德的论述。而美学上之区别美也,大率分为二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及汗德之书出,学者殆视精密之分类矣……要而言之,则前者由一对象之形式,不关于吾人之利害,遂使吾人忘利害之念,而以精神之全力沉浸于此对象之形式中,自然及艺术中普遍之美,皆此类也。后者则由一对象之形式,越乎吾人智力所能驭之范围,或其形式大不利于吾人,而又觉其非人力所能抗,于是吾人保存自己之本能,遂超越乎利害之观念外,而达观其对象之形式,如自然中之高山大川、烈风雷雨,艺术中伟大之宫室,悲惨之雕刻像、历史画、戏曲、小说等皆是也。

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指出:优美之形式使人心和平,古雅之形式使2000, p.129.

4A. Schopenhauer.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p.202.

5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pp.96,150 151.

6A. Schopenhauer.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p.205.

人心休息,故亦可谓之低度之优美;宏壮之形式,常以不可抵抗之势力,唤起人钦仰之情;古雅之形式,则以不习于世俗之耳目故,而唤起一种之惊讶。惊讶者,钦仰之情之初步,故虽以古雅为低度之宏壮,亦无不可也。7

王国维从叔本华转回到康德,重要的标志就是:关于优美的效果,不再谈意志的寂灭,而谈人心的和平;关于崇高的效果,不再谈意志的破裂,而谈唤起人钦仰之情。对于“无我之境”,用叔本华的观念来解释,大致说得过去,因为“人心和平”与“从意识中清除意志”,都可大致归入康德的“无功利”。叔本华认为崇高感的本质是意志的破裂,而王国维认为崇高感激发人的崇敬之心,这是两人的根本差别。因此,对于“有我之境”,如果用叔本华的崇高观念来解释是根本错误的。

在周振甫之后,佛雏是一位非常明确地坚持用叔本华的审美理论来解释王国维的“优美”、“崇高”概念的学者。他说:“王氏又云,‘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这个‘由动之静’,正本于叔氏所谓抒情诗中‘欲望的压迫’(指情绪激动)与‘和平的静观’二者的‘对立’与‘互相交替’这一论点……譬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按照这一理论,不但‘物’着‘我’之色彩:‘泪眼’传染给‘花’,而且‘我’亦着‘物’之色彩:‘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方面,仿佛以‘不语’之‘语’与‘泪眼问花’相应和,把抒情主人公的悲抑、激动的心情推到最高度;另一方面,又以其本身的‘美’吸引抒情主人公,使之强制自己转入静观,把欲望或意志暂时驱走。由这一‘动’一‘静’所形成的一刹‘情痴’,作为一个可观照的审美客体而呈现,这时,超乎欲望之上的纯粹主体凝定下来了,意境于是乎形成。而欲望或意志被‘强制地’驱走,这正是叔氏美学中‘壮美’的特征,因而王氏把‘有我之境’归之‘宏壮’一类,也就可以理解了。”8

对佛雏这种解释,新近有学者提出了批评,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王国维所谓“有我之境”的特征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叔本华的论述中,这种情形在“宁静的直观”和“作为激情”的意志之间,属于“意志”一端。这种意志的显现是和叔本华所谓以驱逐意志为本质的崇高格格不入的。而且,叔本华本人也曾明确否定了抒情诗产生崇高经验的可能性。第二,就康德以来的西方美学主流而言,崇高感的产生是“由物及我”,它总是由一个无论是基于数量还是基于力量的巨大的外物对主体构成的某种压迫所产生的;而“有我之境”的特征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它的产生是“由我及物”的。就此而言,以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为崇高境界也是不成立的。9这两点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首先,不仅指出了佛雏对王国维的误解,也指出了他对叔本华的误解。实际上,正是这双重误解形成了王国维研究的严重误区。其次,敏锐地发现了王国维与康德在崇高概念上的“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的差别。显然,这是一个重要差别,然而,这个差别被长期忽视了。由此,我们要探讨的是,这个差别是如何造成的?在康德和王国维之间是什么成为过渡?

要解决从康德到王国维的过渡问题,我们应当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两篇同时期的文章中的“优美”与“崇高”观念联系起来理解。《人间词话》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说:“优美之形式使人心和平,古雅之形式使人心休息,故亦可谓之低度之优美;宏壮之形式,常以不可抵抗之势力,唤起人钦仰之情。”在两文对照中会发现,两者是互相诠释的:“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这个“于静中得之”,就是“优美之形式使人心和平”;“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个“由动之静时得之”,也就是“宏壮之形式,常以不可

7上面四段引文分别引自姜东赋、刘顺利选注:《王国维文选》,第80、11、64—65、68页。

8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第239—240页。

9参见罗钢:《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抵抗之势力,唤起人钦仰之情”。当把所谓“于静中得之”的“静”与“人心和平”联系起来,即以后者为前者的实质内涵,我们就可以相应地把“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的“由动之静”理解为一个自觉追求“人心和平”的活动,故其核心在于“动”,而不是“静”。

再进一步利用本文前面对“有我”、“无我”两种境界的分析:“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即诗人主动地将自我的情感(理想)投射到对象中,将自然

的有限境界创化为理想的无限境界的表现,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以物观物”,即诗人在自然状态中表现着自然的完美和谐,“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王国维的“优美”与“崇高”观念,在与“有我”与“无我”两境界的联系中,表现了席勒对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审美判断。席勒说:自然总是偏爱素朴诗人,让他始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活动,使他在任何时候都是同一、完整的,把最高价值的人性展现在现实世界。相反,它把一种强大的能力给予感伤诗人,或者更准确地讲,它把一种强烈地情绪植入诗人身上;这就是要在他身上恢复被抽

象摧毁了的这种原始的整体感,在他的人格中完善人性,而且从有限境界上升到无限境界。两种诗人都以完美表现人性为目的,否则,他们就不是诗人。但是,素朴诗人对感伤诗人具有感性现实的优势,他把后者只是热烈追求的东西,现实地表现出来。每个在素朴的诗中获得快乐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点。在其中,我们感到人的各种机能被带入游戏;感觉不到丝毫缺陷;我们只感受到统一,没有任何隔阂;我们同时享受到我们的心灵的活跃和生命的完整。感伤诗人激发的心情却非常不同。在其中,我们只能感受到要在自身形成与现实相和谐的活跃的灵感,而在素朴的诗中,这种和谐是我们所拥有的;要把自己构造成为一个自我统一的整体;要在自身中把人性完整地实现出来。因而,这就导致了心灵的全面活动,它被扩张,徘徊在对立的情感之间;相反,在素朴诗的情感中,它是平和的,宁静的,自我和谐而满意。10席勒这段话,不是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最好注释吗?前面我们引周振甫文章说:“‘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说成优美,可以理解;‘泪眼问花’、‘杜鹃声里’,说成宏壮,就不好理解了。”“泪眼问花”、“杜鹃声里”之所以是崇高的,因为在这种诗境中,表现了要在自身中实现心灵与现实的统一、把自我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和达到完整的人性的激情(理想)。席勒还对优美的心灵和崇高的心灵做了比较。他认为,以优美充溢的心灵,会排除它的表现对象的影响,将自己的品格和完整的形象印在它的每个表现上;一个崇高的心灵要展示自己,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升华时刻,凭借短暂持续的努力,依靠对感性冲突的单个的胜利。在一个优美的心灵中,理想是自然地活动着,因而也是连续的;相应地,它就在这心灵中表现出宁静的风格。优美的心灵因为表现了根本、普遍的自由,而且直接体现了人性的内在完美与和谐,所以比崇高的心灵更为伟大。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通过席勒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王国维之所以将善写“无我之境”的诗人誉为“豪杰之士”,是因为这类诗人的心灵在他们创造的“无我之境”中体现了更高度的人性自由与和谐。无疑,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正是这种“豪杰之士”的典范。前文曾指出,叶嘉莹认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作的“有我”与“无我”的区别,“乃是就作品中所表现的‘物’与‘我’之间是否有对立关系而言”,并且相应地形成了“优美”(物我和谐)和“崇高”(物我对立)两种境界。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王国维接受席勒的人本主义诗歌美学,主张诗歌境界要实现自然与理想的统一,从而表现完整的人性。当诗人在现实中直接感受到这种统一的时候,他就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形成“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的“无我境界”———优美的诗境;当诗人在现实中不能感受到这种统一的时候,他就用理想来映照自然,把自然从有限提升到无限———理想,形成“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崇高

10F. Schiller.Friedrich Schiller s W orks, pp.37 38.

的诗境。因此,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做“有我”与“无我”两种诗境的区别,来源于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两概念;它们代表的不是诗境中两种“物”“我”关系(主客关系)的区别,而是诗歌境界中理想与自然的两种结合方式。

可以看出,王国维的优美壮美之论来自康德的学说,并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杂揉到一起(按:叔本华的崇高虽然也来自康德,但是已和康德的理论分析有了很大差异,王国维所做的工作起到了调和这二者的作用,较倾向于叔本华的悲观的观点),他把康德的优美和崇高的分别运用到中国文学批评时,为了合乎中国文学实际,不得不改变了区分优美和崇高的标准,实际等于他自己创立的新的区分标准,康德的标准是从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而王国维并不综合这四个方面,他关于美的概念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分析而得出的。

中国固有的壮美与优美之论可以说是源于《易经》,至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刘勰《文心雕龙》开始把它运用于文艺,严羽所说的诗之“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沧浪诗话》)实质上指的就是两种美,惜前人有关这方面的论述都未能详尽。在此论方面集大成者乃桐城派之姚鼐,其所论与康德的优美与崇高之分别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他在致《复鲁非书》中说: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山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嘻,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由这篇文章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把文学作品众多的艺术风格归纳为两大类,并用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不同的风格之美。概言之,属于阳刚一类的,以雄伟劲真为尚;属于阴柔一类的,以温深徐婉为贵,并明确指出了二者的区别。王国维之所论却与此论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又不可否认传统的阴柔与阳刚之美论对王国维有着极大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王国维亦承康德之“形式”“关系”论,亦接受了康德关于“美”与“崇高”(“宏壮”)的区分,但在其“境界”说中,更多的融入了叔本华的思想,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优美与宏壮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诗学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结合,走的是与康德、姚鼐不同的一条路子。这里所要注意的是,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及《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等美学论文中,由于不专论“境界”,所以其中的“宏壮”(壮美)之使用还都基本上是康德、叔本华的崇高,与《人间词话》中的“宏壮”有所不同。王国维的壮美与优美的区分是从“关系”方面考察,结合审美主体的美感特征而产生的,他认为意志由此而被忘却的“无我之境”是优美,而意志由此而破裂的“有我之境”为壮美。所以叶嘉莹先生将“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归结为“我”与“物”的关系对立与否,她说:“‘有我之境’,原来乃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相对立之利害关系时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当吾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利害相对立时的境界。”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

王国维强调创造“境界”必遗其关系,这关系既可看作物与物之关系,也可以看作物我之关系,当认识的主体超出了“我”时,“我”与他物无异──也是表象。关系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你如何努力,似乎都不可能“遗其关系”。康德在把美(包括崇高)在“关系”范畴分析时,提出了美的合目的性,所谓合目的,到了王国维那里就是无关系,因为主体与自然物形成了同构现象,其关系也就消失在这同构的现象中了。“无我之境”正是物我同构的无“关系”之境界,它的形成是主体的心理结构与外物之结构和谐地统一之结果,这种同构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是趋于一致的。人作为宇宙的产物,和其它自然物具有同构现象是可能的,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不论是改造或者是适应自然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这适应过程中形成人类的心理模式与自然物具有一致性是必然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同构状态的条件是人的心理主动地(这一“主动”是非自觉的)趋于与自然统一,自然物漠然于“我”,它的属性就体现在“悠然”上,因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主体的“悠然”心理结构与南山的“悠然”属性在“悠然”的状态下统一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正是因为主体摆脱了生命意志的驱使,从人生的痛苦中超脱出来了。所以鲁迅说:“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心境必须清幽闲适,他这能够‘悠然见南山’,如果篱中篱外,有人大嚷大跳,大骂大打,南山是在的,他却‘悠然’不得,只好‘愕然见南山’了”。(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南山是在的”,观者“心境必须清幽闲适”正说明了,人和“南山”统一于“悠然”之中了,在这统一之中,物我之关系也融消了,因此,王国维把“采菊东篱下”做为典型的“无我之境”。那么,“有我之境”是否就有“关系”在呢?也没有。因为,从质的方面看,境界是摆脱了意志的,只要达到境界,“关系”就不允许存在。但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上看,在达到“有我之境”之前,关系还是突出的。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动”便是“关系”之故,也就是说,“有我之境”的观审过程是先见到关系,而后“关系”消失──之“静”,关系也是冲突的关系,它是在达到境界前的感受的主体心理方面就已出现的分歧。动静之说本源于《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11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就把“静”看做人的本性,“动”是“欲”和“性”的冲突造成的,“欲”在王国维所理解的叔本华哲学中就是生命意志的盲目冲动性,只有当“欲”消失,也就是“由动之静”时,美呈现给主体,主体可以见到境界,这境界就是“有我之境”,它和“无我之境”都统一于“静”,因此,在感受过程中,“有我之境”先动而后静,“无我之境”则以静贯穿审美感受过程的始终。

周振甫先生在论及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时说:“王氏把‘有我之境’的‘泪眼问花花不语’,‘可堪孤馆闭春寒’,说成‘宏壮’,也是不正确的。‘当人同可怕的力量发生冲突,而且自豪地抵抗着这种力量的时候,就在人身上产生了崇高感’12由于激起了自豪的抵抗的力量,产生崇高感,有壮美,象‘泪眼问花’和‘杜鹃声里’只写身世飘零和被贬谪的愁苦,谈不上甚么产生抵抗力量,就算得宏壮美。”13这实在是周先生误解了王国维,由于王国维在讨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或者说优美与宏壮时,只限于审美者的感受特征和物我关系,所以,“有我之境”的宏壮和“无我之境”的优美是一对新范畴,不同于西方的优美和崇高之区分。如果说王国维也从“量”和“形式”方面来考察境界的话,那么就是他的“大境界”和“小境界”之别了,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按康德的理论(以至西方大部分美学家的理论)属于崇高,在王国维的理论体系内则属于“大境界”,从关系上看,属于“无我之境”。我们再来考察王国维的例子,“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属于“有我之境”,自然是壮美了,而在西方美学理论中它应归于优美,这只说明

11《史记·乐记》最后一句作“性之颂也”裴骃引徐广注“颂,音容”,《淮南子·原道训》作“性之害也”俞樾认为“害”为“容”之误,朱熹在《诗集传序》中仍用“性之欲也”。

12《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下546 页

13《人间词话初探》,引自《人间词话及其评论汇编》第116 页。

王国维的优美和壮美与西方的优美和崇高的概念不同,并不是王国维搞错了。当然,按王国维的归类得出的结论对于某一境界的区分也有与按西方理论区分相一致的可能,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统一于中西两种“优美”的,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两组概念有交集部分,但二者决不是同集。在物我关系中,我能以物观物,即亦视我为物的思想源于《淮南子》: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譬吾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不识天下之以我备其物与?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然则我亦物也,物亦物也。(《精神训》)宋代的邵雍又将之发展为“有我”和“无我”的概念区分,王国维曾引邵雍的话说:“圣人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不以我观物,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孔子之美育主义》)这里讲的是一种“无我之境”,所谓“以物观物”,就是指“观”的角度是站在物的方面来观我观物的,这里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物我必须同构,否则,我不可能成为物。同时,以物来观我需要一种宁静的状态,王国维自己有诗云:“静中观我原无碍,忙里哦诗却易成。”(《静安诗稿·坐致》)也只有在静中得以观我,对立之关系消失在静中,能够“一万物之情”。王国维还举了拜伦的诗为例:I live not in myself,but I become Portion of that around me,and to meHigh mountains are a feel.此诗亦被叔本华引用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4 节中以说明自然与我为一的情景,在此节的最后,叔本华引《吠陀》之语:“所有这一切天生之物就是我,我之外无任何其它东西。”此亦说明,物我合一以致于不分物我原本是东西方所共有的。“无我之境”基于物我合一,是“悠然”的境界,那么“有我之境”则“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我观物”是把外物纳入“我”之中,这里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物我两分,不分别物我,就不可能以我观物,这个分别还在于,“物”是作为“我”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由此,世界是由“物”“我”两个方面而构成的。然而,人的存在迫使人去和物发生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也源于观。在审美领域内,或者说在“诗人之眼中”,外物的一切属性都不再是漠然于我的,从外物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可能和从“我”中抽象出的东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上统一。譬如,被狂风淫雨摧残的一株玫瑰花和在生活中受到迫害打击的“我”就物理关系上看是不直接相关的,但就花被摧残和“我”被摧残之抽象出的“摧残”概念是同一的,在“我”的处境下,“我”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痛苦,所受的是诉说也毫无用处的摧残,那么花也应如此,因为它的被摧残和“我”的被摧残是一致的,因而“我”不诉说,或者“我”无知己者可以对之诉说,那么花也同样,所以有“泪眼问花花不语”这种“有我之境”。“物”“我”两分的意义还在于,“我”就是“我”,“我”没有超越“我”自身,“我”之精神完全寓于“我”之中,只有这样,“我”处在人世中,不断地被生离死别的悲哀,苦风凄雨的惆怅,宦海沉浮的忧虑等等这一切人生的痛苦所折磨,“我”能够真切地体验这些痛苦,生命意志的冲动使人生永远成为一片苦海。因此,“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有我之境”都必然是感伤的境界,是悲剧的美。叔本华在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两次引用《吠陀》之“名言”(所有这一切天生之物就是我,我之外无任何其它东西。)第二次是在第39 则:引用之后又补充了很重要的一句话:“Es ist Erhebungüber das eigeneIndividuum,Gefühl des Erhabenen。”(这便是对个体的超越,是壮美的感情。)在如何摆脱人生的痛苦问题上,王国维一改叔本华的涅槃理论,提出了解脱说,他说:“故如叔本华之言一人之解脱,而未言世界之解脱,实与其意志同一之说不能两立者也。”他强调指

(《红楼梦评论》)出:“而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

所谓出世就是“我”超越了“我”,超越了这个在人世中且营生的“我”,这时,“我”再观物就不是以人世中的“我”来观,而人世中的“我”又是“我”的存在,那么,超越了人世中的“我”的“我”,这里借用一下弗洛依德的概念(当然不是弗洛依德那个意义上的)“超我”来称之,仍要借“我”来观,“我”观物这一现象,对于超我来说也只是“物”观“物”,在“超我”看来,“我”也是“物”,和自然物没有甚么差别,所以,“我”和“物”是同一

的,不涉及谁着谁的色彩之问题,超我已超脱了一切尘世之烦恼,如梁启超所说:“是以豪杰之士无大惊、无大苦、无大乐、无大忧、无大惧。”(《自由书·惟心》《饮冰室合集》卷二)那便只有“悠然”,只有人与自然最完美的和谐,王国维叹曰:“自已解脱者观之,安知解脱之后,山川之美、日月之华,不有过于今日之世界者乎!”(《孔子之美育主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本无高下之分,只是它们给人感受不同,在其结果上又统一于“静”,使人超越了“我”、摆脱了意志。艺术的目的就是使人从痛苦中解脱,所以不表现“境界”的艺术品就不是好的艺术品,词自然以境界为最上,沧浪之兴趣、阮亭之神韵未能深入到艺术的美的本质问题上,虽然与境界不相矛盾,但只是末,而不是本,故有“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删稿》第13 则)。

壮美与优美差异

浅谈优美与壮美的异同与联系 无我之境,人惟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壮美也。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云悠悠下”;“笔飏飞隼九霄翰,墨倒游鲸百仞澜。剑外云山倾夜雨,巴东雪浪走春湍”,“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读完这些诗词,你是否体会到了不同意境的美? 美是在意志从平常状态进入一种忘乎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发生的,而要进入这种状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外界对象完全吸引我们时,我们会自然融入到这种美景之中,与天地合一;另一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受到触动,克服欲望的束缚,自发地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优美和壮美。 徐徐清风、潺潺溪流、明媚春光、荷塘月色、湖畔垂柳……优美的东西总是让人流连。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态的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它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是广义美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统一、内容与形式融合的审美范畴。 在优美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秀丽、妍雅、清新、轻盈、宁静、柔媚、纤巧、飘逸、淡雅、舒缓、圆畅、单纯的美。在审美感受上,优美则给人以温柔、舒适、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之感。 舒缓宛转的曲线、悦耳动听的乐音、协调柔和的色彩,以及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匀称等等,都是优美形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优美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的特点。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岭,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壮美是与优美相比较而存在的美的普遍的常见的另一种形态,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我国古代文论、画论中称之为“阳刚”,亦称“阳刚美”,是一种雄壮的刚性的偏于动态的美。它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和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 就像这种场景:我们进入一个很寂寞的地区,在完全无云的天空下,树木和植物在纹丝不动的空气中,没有动物,没有人,没有流水,没有任何活动着的东西,只是最幽静的肃穆。那么,这种环境就等于是一个转入严肃、进入观赏的号召。更高程度的壮美感可以由下面的环境引起:大自然在飙风般的运动中;天色半明不黯,透过山雨欲来的乌云;赤裸裸的、奇形怪状的巨石悬岩,重重叠叠挡住了前面的视线;汹涌的、泡沫四溅的山洪。壮美感就在这种可怖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两者之间的对照中产生。这样通过环境的变化,我们还可以产生程度更强的壮美感。 壮美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具有宏大、挺利、奔放、雄浑等特性。其外在形式常突破或违背形式美的法则,不含恐惧、压抑的痛感,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快感。 壮美饱含着、蕴积强盛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雄浑的力量蓄积着宇宙间的刚健之气,壮美的气势横贯无边无际的天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蒸”一“撼”,呈现出移天动地的气势;一“坼”一“浮”,展示了浩瀚辽阔的境象。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性的善与恶、法制和宗教的形成的角度分析问题。 要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制度的区别,必须从其各自的起源和衍化过程中有哪些环境的区别说起。 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后集成为宗教即基督教,经过文艺复兴后,形成了现在新教、基督教、天主教并存(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而新教则与其差别甚大)。大多数认同《圣经》中人性本恶,人有原罪,所以人需要向上帝祈祷,获得宽恕,才能上天堂,如果罪恶不能得到宽恕,就下地狱。崇尚自由,但又保证他人自由,法制比较完善,主张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即便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亦有此趋势),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的州立立法权、司法权。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考虑,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最早形成的是商品交易经济,所以必须要求交易双方平等、自由、诚信,才能保证交易的活力,而且商品交易最核心的是契约,人们之间确立关系靠的是契约关系。夫妻之间结婚时,神父在教堂问男方,你愿意娶她为妻,成为她合法的丈夫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永远疼爱她,保证她,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男方答愿意。同样问女方你愿意嫁他为夫,成为她合法的妻子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病症还是健康,永远信任他,支持他,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 女方答愿意。然后,双方带上戒指,宣布可以结婚了,建立了夫妻关系。可见,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契约,建立关系。而在西方,此类例子屡见不鲜,宗教是人类与上帝签订的契约,赎罪去天堂、不赎罪下地狱,法律是人与社会签订的契约,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签订的契约等等。而这个最重要的契约,其实是很不容易被遵守的(相对于良知而言),在西方必须要得到保证,所以西方的法制体系很早就建立了,并且发展的很完备。而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的法律是约束“坏人”用的,是行为的底线,而人们又发现它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人专门打擦边球、找漏洞,或者不干坏事,也不干好事,有将如何呢?于是,他们创造了宗教,用上帝、用天堂和地狱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就此观点上看西方是比东方好是要实在一点的,毕竟西方只美化了一个上帝和耶稣,而东方则美化了孔子、孟子以及各位皇帝神仙),让人们相信善,克服原罪,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还因为他们的平等、自由、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掌权者都是好人,(即使华盛顿是好人,可不见得后来者都如林肯一样),所以他们在经过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迫害之后,在文艺复兴后,坚决地把政教分开,而美国甚至达到三权分立,同时,他们仍担心他们的政府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所以他们的州有一定立法司法权、可以和联邦抗衡。 而中国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农耕文化,后来虽然受到北方匈奴文化(匈奴、胡、突厥、辽、夏、蒙古)、西方佛教文化、岛国文化(日本)的影响,但其内核仍是农耕文化,她有法、墨、道、儒、兵、纵横等流派,与乱世,则兵、法纵横,于不乱世,则独尊儒术。她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制,而中国人多主张人性本善(趋向于孟子,虽然荀子也有人恶说),但是没有形成宗教,(虽然大多数西方人称之为儒教,但是我个人不赞同,原因:一、中国流派众多,儒教从来没有全胜过;二、儒家重在经世致用,修身制国齐家平天下,不是宗教的精神归宿;三、在大多时候,儒家只被当成工具,而不是信仰),中国自秦朝以来,虽然曾经四分五裂过,但是追求大一统,(与美国州、联邦不同),而且中国历来实行人治,有天子之说,皇帝情结,(现在也有),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但是变革不彻底,是跟日本一样的被迫式、有趋向性(向西方发展)、没有对自身进行彻底反思和批判革新。于是有了现代中国的四个无——无思想(多是老掉牙的或者人家的)、无法制(大多在只学人家的)、无道德(是非善恶荣耻不分)、无方向(不知道走向何方——也许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所以最核心是与自然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与自然打交道于是有了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人打交道于是主要形成儒家的思想,仁、善。农耕文化中,人与人

优美好句好段摘抄

优美好句好段摘抄 1)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 2)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3)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4) 春光在万山怀抱里,更是泄露得很。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使地面的花草在它的阴下避避光焰的威吓。岩下的阴处和山溪的旁边长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5) 正是三月天,城外天显得极高,也极清。田野酥酥软软的,草发得十分嫩,其中有了蒲公英,一点一点的淡黄,使人心神儿几分荡漾了。远远看着杨柳,绿得有了烟雾,晕得如梦一般,禁不住近去

看时,枝梢却没叶片,皮下的脉络是楚楚地流动绿。路上行人很多,有的坐着车,或是谋事;有的挑着担,或是买卖。春光悄悄儿走来,只有他们这般儿悠闲,醺醺然。也只有他们深得这春之妙味了。--贾平凹《品茶》 精彩段落的摘抄 1)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拼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许地山《春的林野》 2)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黄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3) 生活的大陆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跟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安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禁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刚强。 4)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

关于音乐唯美的句子

关于音乐唯美的句子 1、最美妙的音乐能令我们陶醉其中而无法自拨,最激烈的音乐能令我们的身体不由自主的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2、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法盒,流泄出来的歌声,交织着神秘、优雅、飘渺、性感的音符,化成魔咒,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听觉。 3、卡农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可以缓解压力。因为它的曲调规律,让人感觉很理性,但是理性的同时又有种感性的冲动。无论心情好,心情不好,都可以听卡农,无论何时,它都能让人平静! 4、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5、谁说流行音乐没有灵魂,没有情感?当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的《止战之伤》和《最后的战役》时,我完全被那凄惨的旋律征服了。当然最能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用飞扬的旋律以及人性化的东西刺痛心扉的还是那首《止战之伤》。 6、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7、音乐,有抒发快乐情绪的,也有抒发悲伤情绪的,快乐时听欢快的歌曲会令人更舒畅,就是不快乐时听也会被快乐的乐曲所感染。而悲伤的音乐则更加能表达出人们的思想感受。

8、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9、不知道是音乐如心情,还是心情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心情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10、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11、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个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是艺术最好的体现。学校为了培养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设了音乐课。每当音乐响起,我们就放声歌唱,翩翩起舞,这样即放松了我们的心情,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增强了我们对美的认识。设想没有音乐,我们就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就会缺少美感节奏感,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我们聆听音乐,鉴赏音乐,生活因为有了音乐变得多么美好! 12、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13、音乐就是记忆。 14、静静的夜晚,听着哪有自己故事的歌曲,心碎了、落泪了,回忆着哪事。哪梦幻般的音乐世界,到底蕴藏了什么道理,节奏动感,悦耳动听,蓝调情歌,深情浓郁的唱腔,节奏动感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是如此饱含感情与悦耳动听,如丝绸般的。音,独具品位的触动你心。 15、音乐不仅仅只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也是受人们欢迎的一个种类。就让我们敞开心思来谈谈这两种音乐的含义。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 美学导论

已完成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着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D、养神 我的答案:D 2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我的答案:D 4 《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我的答案:√ 5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A、中国菜系 ?B、法国菜系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描写音乐美妙的句子

描写音乐美妙的句子 1、那时而忧伤,时而欢快,时而稳沉,时而抒情的旋律;那时而强得惊人,时而弱得窒息的音符……我总会感觉到其中的意味。 2、音乐,它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既能带给你欢乐,又能带给你悲伤,它既能带给你感动,又能带给你感慨。音乐,太棒了! 3、音,乐,两者而生音乐。“音”,就是声音,“乐”,则代表乐曲。同学们,你们是否用心去听过音乐,又是否知道倒音乐的无限魅力呢? 4、音乐是神圣的,音乐是高尚的,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创造音乐,人生没有了音乐,就如同没有了色香味,在音乐中生活,是我一生中最期盼,也是最开心的事,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了解到的音乐知识,欣赏到的音乐杰作,创造的音乐旋律,喔!数不胜数。 5、让我们生活在音乐之中,感受音乐它独有的魅力,沉醉于各种曲调中,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6、我喜欢上了音乐,并像妈妈教我那样,用音乐激励自己去攻克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堡垒。每当心灵受到挫伤,感到无助悲哀时,

我便唱起了激昂的曲子。慷慨激昂的歌传达我的心声,带着我的感情从肺腑里放飞出来,它使我感到心胸开阔,使我产生力量。歌声唱出了我的烦恼,抚平我的忧伤,让我心平气和,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7、音乐犹如人生,各种各样的音乐体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它可以像古典音乐那样有规律,沉着,也可以像流行音乐那样活力四射。 8、音乐,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音乐,是慢慢长夜里一个歌唱的精灵。它带走了烦恼,带来了愉悦,带来了美的享受,给生活增添了不可缺少的情趣。 9、走到山边,水流哗哗作响;早晨晨跑,小鸟叽叽喳喳;炎炎夏日,鸣蝉此起彼伏;音乐厅里,钢琴深沉优雅,我总觉得这些天籁之声别有一番风味,让人陶醉。 10、音乐有时就是作者的心声,作者的希望,作者的悲痛。音乐就像一种药,在你得了心病时让你放松。 11、音乐就似巧克力,带来无尽甘甜香脆。音乐就似棒棒糖,演绎不同味道的甜美。音乐就似矿泉水,浸透一口口干燥的嘴。音乐就似泡泡糖,吹出不一样的人生。音乐的无穷魅力,难以用言语阐述。 12、去听,去听,去听音乐!用神用心听。让音乐和灵魂融为一

《优美与壮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 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有很多种美,而艺术更净是呈现给大家各种各样美的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也是千变万化的,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视觉上的艺术美。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美术,摄影以视觉上的色彩把美传递给我们,而音乐以音符和众多的音乐要素带给我们听觉上的盛宴。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欢乐美:《地狱中的奥菲斯》第四幕“康康舞曲、优美再见警察、壮美黄河之子),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接下来,老师将播放四首乐曲片段,我希望同学们在听完之后,能够从乐曲给我们带来的情感这个角度来分析这四首乐曲片段的不同。好,那请同学们安静聆听。 那听完这首乐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康康舞曲》给人欢快,喜庆,热闹的感觉。 那再听听看这首呢,能有什么样的感觉? 《再见警察》柔和,宁静,安静,纯净,温柔 《悲怆》:悲伤,凄凉, 《黄河之子》:刚劲,雄壮 这四段乐曲带给咱们的感觉都不太一样对吧~ 不同的音乐美,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那音乐的美又能分为哪几个范畴呢?我们把书翻到P26页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下这段文字。 然后看看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好了,时间到!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那么我们究竟把音乐的美分为哪6个基本范畴呢?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优美与壮美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到各种音乐美是 依靠各种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根据 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 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能理解优美与壮美既是比较而存在的又是对立互补的。 ●能围绕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与不相同的特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归 纳总结。 教学方法: ●比较、听辨法:对比听赏带有优美和壮美色彩音乐的各种要素(速度、力度、调性、 和声、音色、旋律等)。 ●实践法:全体学生演唱《雪绒花》进行所谓的再度创作,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的 变化体会优美壮美的区别。 教学内容: “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根据高中音乐课标的要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结合音乐作品的体验,适当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美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美的内在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由于声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音乐美的范畴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一般美学的范畴密切相关的,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因此,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

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 (南京师范大学实习教师王文君)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 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引出书P26页的一段文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

范畴。” 提问:那优美和壮美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特征呢? 设计意图:用四首学生较为熟悉的乐曲片段,来引出新课音乐的美的6个范畴。 二、欣赏优美的作品: 1.仔细聆听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牧歌》的片段 提出问题:演唱形式是什么?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草原的宽广和辽阔的。 2.带领学生用“lu”哼唱《牧歌》的主题,再次体会属于优美范畴音乐的特征。 3.欣赏全曲,思考优美的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与力度上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较有优美特点的歌曲仔细分析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优美的特点。 4.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彩云追月》。着重介绍乐器、演奏形式、特有节奏。(让学生试着跟音乐打节奏) 5.再听辨乐曲《国际歌》,同样让学生听辨类型—壮美。此时自然引入到对壮美的表现特征的分析。 三、欣赏壮美的作品: 1.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再把《国际歌》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关于伤感音乐句子

关于伤感音乐句子 关于伤感音乐句子 有一天晚上梦一场你白发苍苍说带我流浪我还是没犹豫就随你去天堂。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就算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也比不上真诚的笑声那样能令人鼓舞振奋。 原谅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只为错过你。 梦一场她城下作画描一幅山水人家雪纷纷下葬了千层塔生死隔断寂寞天涯梦一场她起弦风雅奏一段白头韶华雪纷纷下葬了千层塔似镜中月华他不知真假 没有你的地方都是他乡。没有你的旅行都是流浪。 快乐的时候,你听的是音乐。难过的时候,你开始懂得了歌词。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我一直追寻着你心情的足迹,被所有人误解都要理解你。 音乐,入耳即可,但千万别入心。 让优美的音乐悄悄地带走你身边的伤感,让柔和的夏风静静地陪伴你走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用我灼灼年华纪念那些曾经打过招呼的爱情。 我可以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涂鸦,一个人旅

行,一个人逛大街,一个人在雨中漫步,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发呆,一个人跳舞,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翻杂志,。。。。。只有爱你,是我一个人做不到的。 我只有不断用音乐灌溉自己,才能将神经麻痹到不觉疼痛。 独处的时候,宅宅的,大多是雨天,一个人看书、香薰、听音乐;一个人望着天发呆、写日记、烘焙甜点、喜欢和雨后的植物对话;煮点小火锅温暖一屋,在街角喝杯咖啡自由自在。有时感触,有时满足,有时孤独,有时闲适,有时幻想,并不一定伤感也并不一定期待阳光。 清晨,放一点轻音乐,摸摸你耳朵:“起床啦。。。”中午,我做菜,你备碗筷,也为谁洗碗而吵点小架;傍晚,手拉着手到河边看日落,感叹人生美好;夜晚,我们相拥而眠,塌实的连梦也懒得做。偶尔你还帮我画画眉,我也帮你挠挠痒,生活的安稳而知足……嘘……请不要吵醒我的梦,谢谢~ 听什么歌是由自己决定的,可是悲伤时我喜欢伤感情歌,自己不由自主越是不想听就越听,眼泪伴着心碎,有时候喜欢的歌并不是因为好听而是它的歌词讲的好像就是你的故事触动着心底最软弱的神经,好像回到了以前,听的是回忆是曾经的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因为是自己的不属于别人所以你最懂那些心酸痛苦,连美好都会以泪的形式出现,时光不能倒流,少些遗憾和后悔。 如果,我经历你走过的路,倾听你喜欢的音乐,品尝你爱吃的糕点,是不是我就可以离你的生活近一点,更近一点。 虽然从没有开口说出我喜欢你可是花轮同学眼里却一直只装着他口里的桃子同学。只有小丸子才会被花轮同学满腹热情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牧歌》、《国际歌》和乐曲《月光奏鸣曲》等,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感受作品的优美与壮美。 2、能从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3、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优美和壮美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讨论、分析。 二、教学重点 区分歌曲《牧歌》、《国际歌》所表达的音乐的美的异同。 三、教学难点 对歌曲《牧歌》、《国际歌》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去分析。 四、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电脑、摄影仪、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个音乐片段,有雄壮辉煌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 琴协奏曲》、有悲痛欲绝的《江河水》、还有宁静忧伤的《神秘园》,不难发现音乐的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我们还分析不定期,音乐的主要牲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人的情感态度是很复杂的,同样,音乐所能表达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美学,我们把音乐的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戏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音乐的优美和壮美。 (二)新课导入 师:我这里有几幅图片,我想请问大家这些图片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地方? 师:很好,不难发现这里是内蒙古大草原,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你学过或 知道的诗句或歌曲来描述一下这种景色? 1、学生发言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牧勒歌》“敕勒川,门山下,天似穹弩,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等等,这些优美的诗句和歌曲都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迷人景象,我还想问问大家,你们知不知道,草原上的人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师:是的,放牧。那么,下面我要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想想在这样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放牧的场景,先别急着说,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想象来欣赏一首无伴奏合唱《牧歌》。 (三)欣赏体验 1、第一次欣赏 师:同学们刚刚欣赏了一次,有谁能告诉我,你认为这首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言,教师综合 2、第二次欣赏 师:下面我请大家再来欣赏一次,这次听完了回答我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的情绪怎样?第二,作者是怎样表现的。(提示,可以从旋律、节奏、速度三个方面来分析)。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综合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抒情,宽广悠远,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描绘了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牧民放牧的场景,展示了草原辽阔,美丽的景象,生动的表达了草原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 3、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看图片) (四)欣赏体验(二) 师:刚刚我们欣赏了优美的合唱曲《牧歌》,下面我们来欣赏另一首作品,波兰音乐家肖邦的钢琴曲《夜曲》,听完后告诉我,这描述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师:不难发现,这首作品同样是优美抒情的,表现一种宁静祥和的月夜。 小结:优美是音乐美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

论中西文化差异

论中西文化差异 陈曦 (大气科学学院长望2班20111373013) 摘要: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也是这些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生活,本文主要从饮食与建筑方面来探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中西建筑艺术、差异 “吃穿住行”向来是国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和民众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国家在这四个方面都有着本国的特色,中西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从饮食与建筑这两面来论述中西之间的差异。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 首先是饮食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讲究排场,西方人提倡简单、随意。中国人无论是举行酒店宴会还是家庭宴会都十分重视菜式,讲究排场,酒菜要丰盛,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这还不包括在主菜之前的冷盘,开胃菜,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的点心、主食和水果。食材越珍贵,菜肴越丰富,就越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也方可显示主人的身份。如果一桌菜全部被吃光,主人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一般准备的菜的量远远超过客人所能消耗的量,这大概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持家要检,待客要丰。”正是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得他们在请客吃饭时注重排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它是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而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也只不过是六道菜,并且只有其中两道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菜,其余的不过是陪衬。若是普通的请客吃饭,饭菜则更为简单普通。例如,在美国,朋友聚餐会采用一种称之为“potluck”的方法,即每个人带一两样食物到主人家,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西方人将吃饭看作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结交朋友的机会,这一观念使得他们更加关心宴会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也使得他们开动脑筋,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因此,西方人请客吃饭并不在意菜式是否丰盛,宴会的规模是否能彰显他们的身份。 其次是饮食内容上的差异——中国人追求美感,西方人则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为止已产生了诸多菜系与流派,每一种菜系都毫无例外地体现出了一个“精”字。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中反映出的是古人对食物的内在品质的追求,这种意识存在于每个时期的中国人的脑海中,中国人受其影响,将这种对精致的推崇发扬到整个饮食活动的过程中,从选料、烹饪、器皿乃至环境无一不突出强调这个“精”字与“美”字。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明显没有中国这么讲究,比如英国,菜式单一,烹饪方法与中国相比更是望尘莫及。但是西方人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讲究科学的搭配。比如说,他们喜欢吃未煮熟或是生的蔬菜,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最后是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喜爱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西方人则推崇走动自由。中国人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大家一起享用。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而在西方,较为流行的餐饮方式是自助餐,

【精选】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意象壮美立意深远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山阴一中:张玉明“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立意深远。笔者认为,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径。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

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诗词中的

描写音乐的优美句子

描写音乐的优美句子 描写音乐的优美句子 1、卡农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可以缓解压力。因为它的曲调规律,让人感觉很理性,但是理性的同时又有种感性的冲动。无论心情好,心情不好,都可以听卡农,无论何时,它都能让人平静! 2、音乐,让我在悲伤时感到一丝快乐,让我在感动时潸然落泪。音乐让我知道,人世间的各种欢乐,各种辛酸,各种痛楚;音乐让我知道,只要有音乐,我就不会孤独,不会寂寞。音乐,为我的生命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3、音乐,人类的灵魂,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4、“金色的风”由风声中飘扬的黑管开场,与横笛交叠出梦幻般的空间,四周不时响起的风铃声和远处隐约朦胧的弦乐,像夏季降下湖畔的晨雾,浑身清凉却又暖在心头。 5、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6、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7、请不必感到惊异,因为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听吧,当一首流行音乐在你耳中跳动时,音乐已化作一个个精灵激动着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感觉到了吗?血液正在燃烧;听到了吗?心跳正在加剧。当

你发觉自己不知不觉间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时,请不要感到惊奇,因为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8、音乐让我有很了大的收获。喝一杯白开水,听着唐磊的丁香花,那优美的旋律,将我陶醉,那不快不慢的歌词,既潮流又有些琅琅上口。 9、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现在,音乐一直伴随我左右,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快乐或痛苦,幸福或迷惘,激动或不安,都能在音乐中得到舒缓,使我原本落满尘埃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用音乐来了解生活,感受悲欢离合;用音乐来表达热情,诉说喜怒哀乐,我用音乐来感染旁人,让他们发现美好,感悟生命。 10、音乐带着难得的自信和微笑在旋律中绽放,伴着电子琴曲风,每一个音符都像生命在跳跃。音乐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心灵悸动。曾经的硝烟弥漫,过眼的春光烂漫,欢腾的青春畅想,都被它用干净的声线在清晨唤醒,快乐地行走在灿烂的阳光里。 11、“Neptune”感情丰富的钢琴,铺阵通往回忆的长廊,伴随薄脆清亮的钟琴音色,回荡在深远辽阔的音场中,彷佛海王星一般深邃和多愁善感,留下心中满满的感谢和追忆。 12、如果试过在宁静的夜里沉思,倾听这个世界在转了一天之后究竟想说些什么,那么你该会同意,其实真正的寂静,并非是全然无声的。夜晚的寂静,是由一种如泡沫般细腻、如薄纱般绵密的声响所编织成的。它随着空气存在,无色无味,比醇酒更迷人,比鲜花更芳香

崇高与优美的比较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 1.优美的概念、特点及本质特征 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2.崇高的概念、特点及本质特征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 在审美类型中,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客体企图以巨大的气势和力量压倒主体,主体在严峻冲突中更加激发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争,最终战胜与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的显现。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3.在审美实践中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风景秀丽的小丘,清澈见底的小溪,啾啾鸣叫的燕雀,风中摇曳的小花等等。而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一望无际的大海,耸入云霄的高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等等。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缓慢与疾速,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如《维纳斯》雕像恬静典雅,宁静安详,体现出一种静态的优美;《拉奥孔》雕像表现了父子三人被巨蟒紧缠,濒临死亡前那一瞬间的竭力挣扎,以静示动,寓动于静,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崇高美。 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如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 第四,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了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元代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小简练、构思巧妙,具有阴柔之美;而北宋苏轼的名作《念奴娇〃大江东去》,则抑扬顿错、气势磅礴,具有崇高之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