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

——基于本土的视角

姚俊

2012-7-18 16:13:28 来源:《学海》(南京)2011年6期作者简介:姚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13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政策学术研究中出现了过度操作化的政策倡导和评介西方学术成果的理论研究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背离了社会政策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判断,因此有必要对社会政策自身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拓展的过程进行回顾。其中,社会政策的学术特性是与其作为政策行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基于此,“中层理论”应当成为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理论取向。“嵌入性”和“实践”分析作为研究策略对于社会政策制度和行动维度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优势。

关键词:社会政策/制度/嵌入性/行动/实践

近年来,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政策逐渐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术语之一。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政策、如何定义社会政策,政府官员、研究者、新闻媒介乃至平民百姓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现状的造成一方面要归因于不同人群站在各自不同立场上使用社会政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政策自身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变迁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简言之,社会政策是一门不断与时俱进的学科。因此,时至今日在社会政策的专业研究领域,有关社会政策定义的研究仍然是个热门话题,正如英国社会政策的鼻祖——蒂特姆斯所说,界定社会政策是一件“令人伤透脑筋的事情”。尽管如此,并不是说社会政策是纷乱混沌的,事实上在德国社会政策学会的华格纳1891年第一次给出社

会政策定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社会政策已经逐步演变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社会科学。虽然人们在社会政策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上仍存争论,但大家都普遍认同社会政策所具有的两层含义:“一是指实际存在的一个政策类别,二是指对这个类别的政策的学术研究”①。在中国研究界,自199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社会政策之名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细察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研究中对社会政策的使用和讨论还仅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而忽视了社会政策研究的学术特性。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其学术研究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和可能的研究策略。

由单维走向多维:社会政策学术研究空间的拓展

如前所述,社会政策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华格纳最初给予社会政策的定义就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他说道“所谓社会政策就是要把分配过程中的各种弊害,采取立法及行政手段,以争取公平为目的而加以清除的国家政策”②。这个时候的社会政策是社会问题取向的,它所要解决的是当时德国尖锐的劳资矛盾,其结果是作为社会政策表现形式的社会保险法律、规范的出现,社会政策还停留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在学术研究上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在此之后,英国费边社的社会改良主义极大影响到了社会政策的发展,随着战后福利国家的建成,社会政策被理解为关注公民的基本需要、研究增进公共福利政策的有效执行,从而形成了社会政策的社会行政传统,并且带有明显的“行动取向”。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已经由单一的立法走向了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诉诸具体的社会服务行动,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贫困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度量③,“发现问题-采取行动”是最主要的逻辑。在学术研究层面上侧重于进行社会事实调查并在此基础

上进行政策倡导,描述是其基本特征。可以说社会行政阶段的社会政策研究只是形成了社会政策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解释。正如其他研究者所说,“社会行政传统集中于国家提供的公共福利,而缺乏分析社会问题产生或社会需要不能满足背后的结构性因素。社会行政传统缺乏一套理论,尤其是假设了社会政策或与国家行为本身的价值中立”④。

20世纪7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得福利国家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政策陷入了困境,社会政策中主张只研究如何增进公民福利及其有效执行的社会行政传统也走到了尽头,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从行动领域转向了制度、价值,开始重新思考有关福利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社会政策的行政边界与效率问题以及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等问题。随着研究者对福利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思,社会政策被认为还应当解决权力与地位等非经济资源的分配机制。这一转变使得贫困和社会排斥等社会政策传统领域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化了,简言之,在社会政策学科中,人的因素得到强调,作为社会政策深层建构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⑤。福利国家危机颠覆了国家福利模式的主导地位,研究者在社会政策行动方面提出了福利多元主义模式,即是由政府、市场、家庭、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政策行动(包括决策和实施)。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国家的批判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思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社会政策如何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关注的重点。如梅志力(J. Midgley)所提出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通过以上对社会政策发展过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政策作为一个学术领域随着社会关注的问题、社会需求以及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我们从社会政策学术研究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特征:首先,社会政策的学术特性是与其作为政策行动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研究从最初的描述为主到后来的解释以及提出批判,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对社会政策事实的一种理性态度,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社会政策是与时代共生的。其次,

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是不断吸纳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从社会行政阶段注重采纳管理学、法学和社会调查等学科的技术方法,到后福利国家阶段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反思和创新社会政策,社会政策已经成为综合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最广泛、最成熟的研究领域,也正是这种多学科的灵活性构成了社会政策研究的核心特征以及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和优势⑥。

制度与行动: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

尽管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展变化,但对某些核心问题的讨论却始终存在。这些核心问题包括: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社会政策的制度模式分析,社会政策的行动过程,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价,社会政策形成的理论解释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实福利政策结果的变化,西方社会政策研究近几十年来由描述转向更具批判性的分析,其中意识形态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和社会政策的模式是研究的重点。在中国,一方面相当多的研究关注于西方社会政策价值观的梳理和社会政策模式的评介,并且在社会政策研究中以理论和“纯学术”自居;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各类现实社会问题的描述和促进政府行动的政策倡导上,结果导致社会政策研究完全走向了“两极分化”,缺少既关心现实问题又体现理论关照的“中层理论”。针对以上缺陷,本研究提出中国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应当重点在制度与行动两个维度中,发展反映“中国经验”的中层理论。这一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是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现实的要求。在中国,社会政策长期以来从属于经济政策,只是到了2003年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政策才有了自己独立的价值,才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成长阶段⑦。在这一阶段中国实际上是在重建自己的社会政策体系,从价值目的到基本理念,从政策主体到服务对象都发

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所有这些转变都必须落实到制度建设和实施行动上来。如何科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社会政策已经成为中国未来迎接“社会政策时代”到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是发展中国社会政策理论模式的需要。现有社会政策研究成果大多是对西方福利国家描述和反思的理论总结,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而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是具有本土色彩的。在制度层面上明显具有类型学的特征,比如制度建立的起因更为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执政合法性;政策制度设计更具弹性,并且制度的地方主义色彩浓厚;政策制度的形成大多成为一个社会行政行为,缺乏政策实施对象的参与。在行动层面上的本土色彩更浓,比如制度制定和政策行动机构往往存在不同的行政利益诉求(不同的考核机制、执行机制等),这使得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在没有得到权力中心许可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政策变通,而且这种变通一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社会的承认。在政策实施到一定阶段之后,它有可能得到权力中心的认可而转变为正式的政策⑧。再次是避免与国际社会政策研究主题间的接轨带来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有关社会政策意识形态的争论是国际社会政策研究的核心话题,事实上中国社会政策在行动上还处于制度建设的起步阶段,虽然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社会政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但并没有必要陷入他们现有的研究窠臼,否则就很容易产生学术上的伪命题。最后,这也是强化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在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上要摆脱社会动员式行政模式,急需要在社会政策制定和行动系统方面的制度创新,这首先要求加强对制度和行动领域的学术研究。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认为进入研究范围的制度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符合“中层分析”的要求。中层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从一些概念和现象入手,推导出一系列理论问题,解释社会,指导人们行动。因此,进入中层分析的制度一方面不能过于宏大,比如对中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等;另一方面也不可过于偏向操作或社会行政层面,比如残疾人的社区康复等。二是制度要保持一定

的历时性。制度分析是以制度的产生、变迁为主线,研究制度变革和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从而比较制度的优劣,进行制度的创新,实现制度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⑨。这就要求进入分析视野的制度必须是有历时性发展过程的。三是制度的目标在于增进公民的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制度分析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而忽视了一些间接增进福利的制度研究(比如个人所得税制度、企业休假制度等);另外,一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制度(比如北方城市的供暖体制)也应纳入研究范围内。而对于行动的研究,当前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注重“应然”的社会政策行动内容,忽视“实然”的社会政策行动过程和结果。很多关于行动的研究成为制度研究的一种延伸,注重的是制度如何实施,具体就体现为各种针对社会问题的政策倡导和政策设计。这类研究看似具有研究性和理论性,但不具备分析性,往往因为国家制度的变化而失去价值;我们认为应当立足于已有制度化的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行动研究。其次,行动的分析缺乏事件性和过程性。试点和地方化推行是中国社会政策制度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由于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政策目标以及对政策内涵认知的不一致,各级地方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再界定和调整⑩。由此可见如果将社会政策在各地的实施看做是不同的社会事件的话,那么通过对这些社会事件的过程性分析,我们就可以还原一个社会政策行动的真实过程,这种分析必然会加深我们对社会政策目标、制度和价值的理解。再次,社会政策的行动研究没有注意和社会工作研究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社会政策行动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来完成,这也使得行动研究集中在政策倡导和组织层面上,如何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来弥补行政体系的不足,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质量和水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社会政策的行动不能仅满足于制度的操作化,还应当提升操作化的效能,这种目的的达到离不开对政策实施对象——人的关注,而这一点正是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

“嵌入性”与“实践”分析:社会政策的研究策略

上文提出着重从制度和行动两个维度来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政策,结合社会政策在这两个维度上表现出来的本土特色,我们提出两种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探讨这两种新的研究策略的基本逻辑框架、本土分析优势。

“嵌入性”的概念最早见于波兰尼对于人类经济史的分析,格兰诺维特通过引入网络分析方法将“嵌入性”研究进一步推进。他认为即使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行动也是嵌入在人或群体之间互动的社会网络之中的,在此基础上他所倡导的新经济社会学又将分析重心由经济行动转向了经济制度,实现了从“网络嵌入性”到“制度嵌入性”的转变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分析的复兴。除了强调经济制度的社会结构嵌入性之外,研究者提出还存在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三种嵌入性。总之,“嵌入性”的视角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分析为我们研究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策略,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时,必须要考虑其与更大的制度、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间的关系。实际上,这种分析策略也是与新制度主义中历史制度主义学派所强调的“制度的关联性特征”相一致的。对于社会政策研究而言,除了进行“制度嵌入性”分析之外,社会政策的行动也不能独立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政策的行动也是嵌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多重因素所建构的社会环境中,行动主体并不是按照政策制度的理想方案去行动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政策在制度和行动两个主要维度上,“嵌入性”分析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策略,而这种策略对于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本土性来说更具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准确理解和反思社会政策的制度内容。在中国,社会政策中各项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执政理念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管理机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于发展社会政策和福利的理念构成了其基本的制度环境。

除此之外,社会政策对经济政策的长期从属性,使其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服务的推动剂和稳定剂,国外社会政策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又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政策的经济属性。而嵌入性分析正最能有力地提供分析诸如这些制度环境的方法和技术。二是有利于探索合理的社会政策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反映的是对政策工具的取舍和选择,从嵌入性角度来看,政策工具如何嵌入政策共同体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决定性因素,嵌入的不同形式代表了政策共同体对政策工具的影响有所不同,或是支持或是抵制,最终导致公共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11)。也即是说在社会政策行动当中通过对行为主体所构成的社会关系这一共同体特征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能够嵌入其中的治理结构。

“实践”来自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其理论建构始于对社会科学中形形色色二元主义的批判,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场域”和“惯习”这两个全新概念来化解二元对立。佩尔伦(M. Peillon)将实践理论中的“场域—惯习”分析作为一种策略引入到社会福利分析当中,他认为福利场域一方面是“嵌入”在更宽的社会结构场域中的,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由不同行动者构成的场域,具有自己的实践逻辑和自主性;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正好为福利制度和行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12)。这也为我们分析社会政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我们可以将不同社会政策领域中的制度看作一个场域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探讨其制度与社会的结构化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制度在相似统治结构背景下的不同结构;我们还可以分析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行动者如何通过实践体现出不同的惯习,这些惯习又如何型塑着制度场域。实践理论的另一重要研究发现是强调时间性、紧迫性的实践逻辑,对于实践逻辑的这种特性,孙立平认为“过程—事件分析”是一种接近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途径,他提出过程实际上是进入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入手点,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逻辑是在事件性的过程中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出来,而机制则是逻辑发挥作用的方式,技术则是指实践状态中那些行动者在行动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策略(13)。在中国,社会政策行动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于政策

意图与政策结果之间通常存在一定差距,已有的研究要么忽视这种差距,要么单纯从制度层面上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这种分析往往无果而返,但我们如果将其纳入到“实践”分析之中,将某项社会政策的行动看做是一个事件性的过程,通过深度的个案研究,就能够洞悉不同行动主体的技术,掌握作为实践状态的社会政策行动中所隐藏的逻辑,而这种逻辑对认识社会政策的行动结果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认为实践分析策略对本土的社会政策研究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寻找社会政策研究中的真问题。如前所述,理论上与国际接轨容易产生伪问题,实践上注重对策陷入具体的政策倡导,是当前本土社会政策学术研究面临的两难境地。“场域—惯习分析”和“过程—事件分析”这两种实践分析手段都有助于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层理论,从而有力破解这种两难。其次,可以形成社会政策评估的另一条路径。发展评估社会政策的系统规范理论一直是社会政策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大多数研究都赞同通过搜集事实、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对社会政策项目进行评估。但这种评估往往将政策行动过程抽象为具体的数据,反而不能接近政策行动鲜活的本性,也不能反映行动者的具体状态,而“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则打开了一扇看待社会政策结果的全新大门。

结语

社会政策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相关研究的开展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正如文中多次提到的社会政策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基本特征不仅影响着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也制约着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这在近二十年来经历着巨大经济社会转型的中国表现得更加充分。伴随着中国即将迎来一个“社会政策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我们认为发展社会政策的“中层理论”是一条有效的路径,一

方面无论在制度还是行动层面上我们的社会政策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能照搬西方的现成模式是一项基本国情,理论研究势必要关照这一基本现实,因此,学术研究必然要连接现实的问题,比如社会政策的行动。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转型大时代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和机遇,形成社会政策的新理论解释模式既有必要也极有可能,因此,无论是在分析维度和研究策略上都要结合这一理论目标来展开。当然,在本研究中我们忽视了价值观这一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命题,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事实上,它始终是贯穿于社会政策的制度和行动当中的,通过研究策略将其纳入到分析层面不失是一种现实的处理办法。

注释:

①杨伟民:《社会政策研究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刘修如:《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第55页。

③Alcock Pete, Angus Erskine & Margaret May. 2003.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2n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p. 5.

④王卓祺、雅伦·获加:《西方社会政策概念转变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⑤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⑥黄晨熹:《社会政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⑦景天魁:《论中国社会政策成长的阶段》,《江淮论坛》2010年第4期。

⑧林梅:《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迁》,《学海》2002年第4期。

⑨黄建:《制度分析方法: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利器”》,《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

⑩林梅:《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行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郑石明:《嵌入式政策执行研究——政策工具与政策共同体》,《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2)米歇尔·佩尔伦:《布迪厄的场和福利社会学》,方卫华译,《国外社会学》2001年第5期。

(1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1)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

社会政策论文1

中法文化视角下的社会政策比较分析 【摘要】:社会政策作为解决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稳定器和解压阀,其具有的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功能受到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以及政策对象、政策工具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含其中的文化因素。中法作为欧亚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其文化内涵中都有重视家庭、保守、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主义。且都有久远的历史传承,对两国的文化视角下的社会政策比较分析能提供一种看待和制定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增强对社会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以理性地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 关键词:中法文化社会政策

1前言 社会政策的国别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各种国别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政策,也形成了各种社会政策模式,对中法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比较分析使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出两国间的差别,有利于我们对社会政策进行理性的制定和高效地执行。 2 社会政策与文化的含义,文化对政策的影响 社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方针。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个体组成的社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社会政策是一种解决各种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的行动对策,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的目标群体,都会受到文化的直接引导。社会文化在环境和自身发展需要时会发生变迁以使自身更具适应性,社会政策也要进行更新。 文化的独特性影响社会政策的理念选择、目标策略、方法和技巧以及监督控制等。文化和社会政策具有双向的相互作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文化和政策的积极有效的互动。 3 中法传统文化

知识管理系统: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

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

社会政策

名词解释: 社会政策:是直接足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弱势群体成员的基本需要,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增加国民的福祉为目标的公共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党、公司或其他组织为实现某种目标通过正式同意和选择而制度的各种行动准则和行动路线,以及在这些准则和路线的指导下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公共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而选择和制定的各种政策,,包括各种行动准则和行动路线,以及在这些准则和路线的指导下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社会福利:政府或国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为国民提供的生活上的帮助,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达到幸福、快乐、富足和良好的生存状态。 需求: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现实的、可以指望得到满足的需要(关信平)指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以及从社会和文化方面对生存、幸福和满足的要求(杨伟民) 个人需求: 塔尔的共同需要理论: (1)定义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为所有人所具有的需要 (2)内容①物质条件②个人发展③情感变化④智力形成⑤人际关系和精神需求学者们一致认同人类的某些基本需要是社会必须满足的,属于一种“刚性”的需要。对“刚性”需要的满足是制定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基本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又表现出一定的弹性。 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研究社会政策投入和社会政策产出的数量及其对比关系,研究影响或制约社会政策运行效率的主客观因素,探讨提高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方法和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的社会政策资源的效用,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需求。 社会倾销:所谓“社会倾销”是指一个高工资的工业化国家进口相对低廉的外国产品,而这些产品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出口国没有提供合理的工资、利益及对工人其他方面的保护。(百度) 社会需求:指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由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而不是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单独或分布提出的需要。一般来说包括社会整合、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课件参考:1、社会整体的需要 2、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个体的某些需要应该被看作社会需要来对待 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资产社会政策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个新理论。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迈克尔·谢若登教授在《资产与穷人》一书中首次提出,“凡是广泛的和普遍的促进公民和家庭尤其是穷人获得不动产和金融资产以增进他们的福利的方案、规则、法规法律,都属于资产社会政策”。(知网) 思考题: 1.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社会保护、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联系 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只是用词不同,他们的发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 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经济持续发 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政策挑战转型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中国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阶段向低收入中等发达国家转变。在全 球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上,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兴起的 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 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 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21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 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 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21 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21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 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 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 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知识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安达信 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 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 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 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 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 与CKO 的职责 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 技术平台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Lotus Notes 和PC 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 、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 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围传播; ②语音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 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 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 ) ②网上安达信 所有员工都是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 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 ④ 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 ) 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 2 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在总部有25 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 商务咨询顾问 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 助工具。 ⑥ 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 ? 引入Lotus Notes 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 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

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一、运行机制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社会政策运行机制 所谓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 从广义上看,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是涵盖了社会政策行动所有阶段和环节的运行机制,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从狭义上看,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一般是指社会服务的传递机制。所谓服务传递机制,是指政府的社会政策资金如何转化为一定的服务方式而传递到受益者。政府确定了福利预算以后,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社会福利资金转化为一定的服务,然后传递给服务的受益者。从内容上看,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服务传递机制包括在服务传递过程中的组织安排、资金运行方式、资金使用和服务活动中的各种规范等方面。 (二)社会政策行动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规范社会政策行动中各个行动者的行为。 其次,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社会政策行动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最后,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兼顾公共服务方式与个人自由选择。 二、社会政策行动中的资金供应模式与服务传递模式 从其具体运行过程来看,大量的社会政策行动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资金供应——服务传递”的过程。因此,分析一个社会政策行动的运行机制也主要从其资金供应和服务传递的方式展开。 (一)社会政策行动的资金供应模式 在实际的社会政策过程中,影响资金供应量的基本因素主要有社会福利需要和可调动的财政资源。但在不同的社会政策体系中,政府对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反应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社会政策行动中资金供应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是需要导向型,二是预算约束型。在需要导向型模式下,社会福利主管部门倾向于按照社会对福利的实际需要来计划社会政策行动方案及其所需的财政支出,然后要求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相应的经费;而在预算约束型的模式下,则是政府财政部门事先在财政总支出的计划中给社会政策各个领域划分一定的数额,然后社33 会福利等部门在事先的预算总额内安排具体的行动及资金使用方案。 (二)社会政策行动的服务传递模式 从服务传递过程的角度看,社会政策行动中涉及服务受益者、服务机构和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这三个方面的角色分别是: 服务的受益者(如学生、病人、老人、残疾人等)是服务的需求方; 社会服务机构(如学校、医院、老人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是服务的提供方; 政府或民间资助者是服务项目的付费方。 这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社会服务机构向服务的需求方提供服务,以满足其需要,而这种服务所需的费用完全或部分由政府来支付。但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模式。 模式一:政府直接经营社会服务机构(付费方与服务供应方合一)。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组建公立学校、公共医院、国办养老院等服务机构,由这些机构直接向应该获得服务的人提供相关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一般根据需要来建设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并且给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人员及其他运行所需的经费,以使他们能够担当起为社会成员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任务。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政府养服务机构”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服务体系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服务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 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12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 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2001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 然而,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 ?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 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 整理,难以查找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实践报告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论文论文报告社会实践政策形势 第一篇: 一、调查名称: 关于农民环保意识的调查 二、调查201X年1 月20日201X 年1 月25 日 三、调查地点: XXX市XXX镇XXX村 四、调查对象: XX村村民 五、调查人数: XX人 我镇村民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有环保意识的我,觉得很有必要对我村村民的环保意识作番调查,以了解我村的环保之路还需走多远才能获得大家认可。在这次调查中,因为多调查对象都是我的家人或邻居,所以我决定采用以拉家常的方式来调查,我把本次调查主题定为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1、对垃圾的处理方式。

2、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3、对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的了解程度。经过六天的连续调查,本次的调查阶段结束了,得到的结果如下: 1、对垃圾的处理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74%的人对电池及不可降解的垃圾随意处理,16%的人选择挖坑埋掉,剩下10%的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可降解,也不知道电池这类垃圾不能乱扔。另值得的提出的是本村没有设置垃圾集中处理点,更没有人来收集这些垃圾去处理。全体村民表示如果有集中的处理点,他们愿意将垃圾带去集中处理点处理。 2、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结果显示:如果有科普知识下乡教授,70%的人不愿意学习,18%的人无所谓,XX%的人愿意学习。 3、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XX%的人表示了解很多环境保护知识,18%的人表示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知识,7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环境保护知识。 另我还对我村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发现用来输水以灌溉稻田的河道污秽不堪,其中还有农药瓶以及一些废弃的衣物。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的调查我了接到,我村的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 鉴于以上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农民的抵触情节。我们在本次活动中和村民们聊的话题不是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的大道理,也不是空喊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等口号; 相反,我们与他们聊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妙招,并赠送给他们有关环保的小窍门,比如说醋的妙用,盐的多种用途等生活中常用却鲜为人知的常识和技巧,而且我们当场演示,让他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报告(doc 12页)

知识管理理论与策略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组织要素已经日益商业化和标准化。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手段被提出来,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本文对知识的成长模式、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流程进行了探讨,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角度,对知识管理的显性策略和隐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排预测了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知识就已经存在,但知识管理却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正式的商业程序提出来,这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产品之间的差别缩小,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加快,那种可以使用几十年的知识和技能大大减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竞争程度大大增加;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越来越容易和廉价,国际互联网联系起世界的各个角落;企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再培训的任务日益繁重;商业活动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在经济体系和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质量、价格和功能等传统组织要素已经商业化和标准化。这迫使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各自的知识资源上,以便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常听到的关于人才匮乏、人才竞争、劳动力老龄化等词语,都是企业渴求知识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

环状的增强回路。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知识量与创新相互作用,产生滚雪球效应,使知识量加速扩大,创新速度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知识成长促进环路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量呈级数增长,逐步将人类推进到知识经济社会。但是如此发展下去,企业的知识量是否会无限加速发展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还有一个隐藏的知识成长抑制环路。如图1所示,当知识量日益增多的时候,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从而造成知识的利用效率降低,抑制甚至阻碍企业创新和知识量的增加。抑制环路对知识的成长起调节平衡作用。这一点在知识成长促进环路开始起作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知识量少,增加速度缓慢,无需复杂的管理。到了20世纪,经过长期的积累,人类的知识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之后,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社会,才开始体验到知识爆炸、知识过量给知识管理带来的问题。因此,在知识量与知识管理难度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延,使得这一效应颇具隐蔽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知识的成长将在抑制环路的作用下接近并达到成长极限。面对这样一种成长极限模式,努力推进促进环路将是徒劳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成长抑制环路。只有通过提高知识管理的水平,才可能打破现有知识成长的极限,向更高的极限发展。这也是知识管理一经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从知识成长模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增长的趋势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二、知识管理的功能及流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

社会政策论文

摘要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人即为成年人,因此我国采用的“未成年人”概念等同于联合国所界定的“儿童”。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收到外界的诱惑和伤害。保护未成年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目前,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 关键词: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延续社会的任务,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更寄托着人类的期望。“今日的儿童就是明日世界的公民,因而他们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关于未成年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尽管被寄予厚望并受到广泛关注,但因未成年人年龄较小、身心不成熟的特征,使其主体地位易遭到成年人的忽视。未成年人特有的天性和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和保护,但其特殊的需求和权益却往往得不到正确的保护。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环境上的不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人士和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误区和问题,“保护”有时异化成了“侵权”,保护主体事与愿违,严重违背了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没有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消极现象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因。 关于我国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重点研究和激烈探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之一。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阶段性评价究竟如何?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社会政策论文

姓名:朱盼玲 院系:社会学院 专业:社会学 学号:2010112851 课程:社会政策专题 浅谈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社会福利观念 摘要:意识形态是理解福利制度的思想基础,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福利观念也不相同,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福利制度的制定。本文旨在对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等几种主要的意识形态及其主张的福利观做综述。 关键词:意识形态;福利观;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必须对意识形态的内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不同学者的意见也各不相同,但都有着相似的地方。曼海姆在其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将意识形态看作是“思想方式”,并据此分析了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指的是由于情况真相不符合其利益,所以对某社会情景真相的掩饰或扭曲,包括有意识撒谎,半意识或无意识地掩饰,有心欺骗或自欺,这实际上体现了特殊集团的自我利益,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世界观或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信奉。 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是指:在十八世纪末的时候所创造,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还有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集团特有的文化体系,它既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信仰,又是政治权力操作的行动纲领。在理论上,信仰、理想是根本目的,政治、权力是最高手段;而现实中,政治成为信仰的化身,因而也成了目的本身,人们自觉为政治目标奋斗。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一社会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它表现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涉及价值观的主观判断。 二、几种典型的福利领域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影响福利国家的重要变量,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形成不同的福利目标,也会使福利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会影响到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福利领域的意识形态: (一)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18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生产力也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而这时资产阶级的利益更加巩固,无产阶级受的压迫越来越残酷,社会不平等严重加剧。于是,主张把少数资本家的利益变为社会大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也随之产生。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是在欧洲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政治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鼓励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取得领导权,主张社会平等,从而迫使各资本主义政府制定了一些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福利政策。 社会民主主义者是指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上属于改良主义,通过争取普选权、直接立法、社会福利政策来逐渐推行社会主义的主张。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同点在于都承认马克思指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张,不同点在于,社会民主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可以通过国家干预而得到缓解或解决。 (二)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希望对已经存在过的东西有所保存,它是在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看来,市场本身并不都能确保经济走向繁荣,当居民的储蓄存款不能通过金融市场的运作而被用于生产性投资,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的时候,就会产生失业,从而造成经济衰退、直至萧条,所以需要国家的干预和控制。自由主义发源于16世纪西方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其后的种种争论,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是:个人主义、普遍主义、私人财产权和自由市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万能的和有效的,经济危机会自动解除,一切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入。第一,崇尚私有化,反对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151 精品

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知识管理的实际工作可以概分为三种策略和六个重点,每种策略涵盖两个重点。第一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市场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来源的「寻找」与「整理」,其工具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第二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系统策略,其重点为知识内容的「储存」与「流通」,其工具为知识库(Knowledge Base)。第三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社会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价值的创新与利用,其工具为知识社群(K nowledge munity)。 市场化策略--知识地图的建立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就好像城市地图显示的街名、图书馆、车站、饭店、学校、机构等各项资源的地理位置,知识地图所以寻找的人组织有那些知识项目及其分布地点位置,以便员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来源。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有了良好的知识地图,无论所需要的知识多么冷僻,只要有个开头,就可以透过层层的推荐一路追踪下去找到知识的源头。这样的雪球效应,使员工在需要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太费时间而将就于便利但不完善的知识。组织也可以利用知识地图了解那些知识尚待补强或开发,那些知识应当扩散及推广等。 知识地图所需要的信息有的已经存在于组织中不同员工的脑袋里,但往往没有文件的记录,而且失之于片断与不完整。组织可以用问卷的形式把员工已经知道的索引搜集起来,重新整理。对于「以知识为网际网络基础」的企业而言,建构知识地图之前尚须做好知识的分类与整理。因为知识地图和组织架构图(organizational chart)不同。组织架构图以阶级排列员工从属及职位名称,但并不能显示具备重要知识的基层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魏亚萍魏亚丽 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 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这样社会上也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摘要] 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