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教学教材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教学教材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教学教材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教学教材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

第一课化石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时谁能生存下来

一、填空:

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二、简答题:

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存活,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死亡。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2、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答: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

一是气候变冷(草食性恐龙饥寒交迫死去,肉食性恐龙自然随之死去)

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震、火山喷发、大洪水)等因素导致

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

四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爆炸,恐龙灭绝。

第四课时月球上有什么

一、填空: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2、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其中最大的环形山的直径达(235千米).观察发现,环形山的形状很像火山口和陨星坑。

3、月球表面高低起伏,较高的地方是(高原),较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4、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的最低温度可降到(-183℃),因此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5、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6、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测定月球的年龄约有(50亿)年,比地球古老。

二、简答:

1、你认为月球上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可能是由小天体碰撞和火山爆炸形成的。

2、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答: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

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吗?

答:没有。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

4、月球上有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不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的空气和水等条件。

5、月球上有什么?

答:月球上有高原、有广阔的平原、有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第五课时观察月球

一、填空:

1、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

⑴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运动。但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什么变化。

⑵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西向东)移动。同时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2、月相变化与月球的运动规律:

⑴、月球(明亮和黑暗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29.5天。

⑵、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

⑶、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3、各时间段月相名称:

农历上半月时:农历初一初二,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叫(新月或朔月)。初三初四,月牙缺口(向东),圆弧(向西),是为(蛾眉月)。初七初八明暗各半的月亮是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为满月(或望月)。

进入农历下半月时,月亮出现的时间会每天变(晚),并且逐渐出现(缺口),缺口(向西)。在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时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称(残月)。

4、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在傍晚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的明亮部分(向西),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增多)。直至(满月)。

下半月在清晨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的明亮部分(向东),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变少)。直至(朔月)。

5、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月相的变化都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第六课时月相的成因

一、填空: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3、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4、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

5、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满月),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十五或十六)。

二、问答;

1、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也随着变化,这就是月相变化。

第七课登上月球

一、填空

1、(1609年)加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着月球后,人类就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测。

2、(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吧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人类便闯入太空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3、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枚)探测装置。

4、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5、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

6、我国已经启动了一个以(“嫦娥”)探月计划为起点的庆大的月球探测计划。

7、(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0年10月1日18时)嫦娥二号顺利发射,(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8、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有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任务时间15天。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二、问答:

宇航员登月球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乘着宇宙飞船,带上氧气、水、食品(特制的)、穿上既散热又保暖、能防辐射的宇航服,配备通信,科学考察所需要的各类仪器等。

第八课太阳

一、填空: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是地球的109倍(约139万千米),体积为(141亿亿)立方千米,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2、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

3、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其中主要为(氢)和(氦).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摄氏(1500万)度。

4、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观察用的(器材),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球)。

5、(太阳黑子)、(日珥)、(太阳风)、(耀斑)等通称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

二、简答:

1、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在太阳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巨大的漩涡气流产生的,由于气流的温度比太阳表面的正常温度低,所以看起来是黑的。

2、什么是日珥?日珥有什么特点?

答: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有的日珥向巨大的喷泉,有的像拱桥和怪石。

3、什么是“日冕”?

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外围形成的美丽光芒叫做“日冕”。

第九课太阳与动植物

一、1、太阳提供了生命的能量,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存。植物通过阳光获取能量进行光合作用,获得养料得以生存,动物主要靠吃植物或其它动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都是依靠太阳来完成,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会降低,那么植物就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生长发育、迁徙、洄游、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多数动物依靠植物得以生存,植物依靠阳光获取能量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就不会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二、简答

1、在植物的一生中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二种形式:光(光照)和热(温度),适宜的温度使种子发芽长叶,温度的高低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促使根吸收水份,同时植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春季发芽,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冬季休眠。光照使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自制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氧气。

2、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答: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就不能自己制造养料,并且不能产生氧气,那么植物会不断消耗氧气,直到氧气用完为此,最后植物只能走向灭绝。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将会降低,那么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

答:因为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迁徙、洄游、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如:鸟、兽、虫、鱼等的繁殖,以及鸟、鱼的迁徙、回游活动都受到日照长短的影响。

4、有人说,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照,没有光照植物无法生长,草食动物找不到食物无法生存,肉食动物没有草食动物作食物也无法生存,人类也不可能存在,因此,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也就不可能存在。

第十课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一、填表:

1、太阳照射温度的变化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与太阳有关系的物质变化主要有三种:岩石风化、水的循环、风的形成。

2、归纳太阳与地球上众多物质变化现象的关系,把这种关系表示在方框里。

二、简答:

1、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列举岩石的风化、水的循环、风的形成等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答:1、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岩石就不会发生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没有岩石的物理变化,就很难进行岩石的化学风化,没有岩石的化学风化就很难转化为生长植物的土壤。

2、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就没有自然界水的蒸发,没有水的蒸发就没有水的循环,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降水的发生……。

3、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空气就不会受热膨胀,空气不受热膨胀就不会比周围的空气轻,各个地方的空气都一样重,空气就不会流动,空气不流动就不会形成风。

第十一课太阳与人类

一、填空:

1、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

3、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能量转换)而来,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风能、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4、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能量转换)的形式实现的。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

二、问答:

1、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太阳的光和热而形成的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及时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也都是来源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来源于太阳,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和发展。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如果没有太阳,植物不会生长,动物也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促进水的循环与空气的流动,人类将没有水和风发电,无法使用电器……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3、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说明表示出来。(见课本)

第十二课太阳能热水器

一、填空:

1、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灶做饭)、(太阳能电池)、(白天看书)、晾晒衣物)、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2、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有(集热器)、(不锈钢蓄热保温水箱)、(定热热水箱)、(水位自控装置)、(热水自动供应装置)、(上下循环管)等几部分组成。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保温水箱)、(支架)三部分组成。

3、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主要与(选择的材料)、(颜色)和(摆放的方向)有关。要想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就应考虑选择(导热性能好)的金属作材料、材料的颜色以(黑色)为主、热水器的摆放以(正对太阳)为佳。另外还可以考虑集热管的(受热面积)要尽可能大。

二、问答:

1、太阳能与水能、风能等其他能量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即可以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2、说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答: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换成热能,利用冷水的比重大,热水的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是整个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的温度。

第十三课太阳系

一、填空:

②、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慧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

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③、水星:距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温度最高,没有卫星。

④、金星:第二近行星,自转最慢,一圈需243天,自转方向特殊:自东向西转,没有卫星,夜空

中除月亮外最亮的星星。金星上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00倍。

⑤、地球:距离太阳第三近行星,绕太阳一周约需365天,自转一圈需24小时,有一颗卫星—月亮。

⑥、火星:直径只有地球半径大,体积只有地球的15%,公转周期约两年一圈,自转一圈为24.6小

时,有两颗卫星,白天最高达28℃,夜间则降至-132℃。

⑦、木星:体积最大,相当于1300个地球那么大,卫星最多,有63个,自转速度最快,自转一圈

9.9小时。主要由气体和流质物组成。

⑧、土星:八大行星中体积居第二位,卫星个数也居第二位,有34颗。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光环

主要由岩石、尘埃、气体、冰块等组成。

⑨:天王星:体积在八大行星中居第三位,自转是躺着的。

⑩: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最长,60190天,相当于地球的165年。

⑾、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⑿、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有数十亿颗小行星。

⒀、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它的公转周期是76年。

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木星)最大,卫星数目最多有(63)颗;(水星)最小,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卫星。

2、(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矮行星,曾划规到大行星之列,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科学家发现

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里不是卫星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即(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并确认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列之外。

3、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行星排序: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

(火星)>(水星)

4、彗星是由(慧发)、(慧核)和(慧尾)组成。

二、问答:

1、什么是太阳系?

答: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2、什么是彗星?

答|: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

第十四课做太阳系

一、填空:

1、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特点是以(太阳)为中心,(行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

都围着太阳转,(卫星)围着行星转。

2、制作太阳系模型时,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

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按行星距离太阳系的远近(调整好)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二、问答:

做太阳系模型之前,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制作太阳系模型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合适的材料,②八颗行星的运动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③要了解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特点。弄清行星的位置、距离和大小,注意行星的体积和与太阳的距离之间的比例。

第十五课天上有条河

一、填空:

1、夜空中东起西北,西至西南,有一条明亮的光带,这条光带叫(银河),河中没有水,而是由许

多(星星)组成。

2、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期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

3、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中心温度约为(1.2)万光年。

4、从侧面观察,银河系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状)的晕所包围,它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12000)光年,,太阳位于远离银河系中心(33000)光年的位置上。

5、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路程,计算公式为(1光年等于300000×60×60×24×365.)=94608亿千米

6、银河系直径=94608亿千米×80000=7568640000亿千米

二、问答:

1、什么是银河系?银河系有多大?

答:银河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中心温度约为1.2万光年。

2、银河系是什么样子?

答:从银河系的上方往下看,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从侧面看,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

第十六课艰辛的探索

一、填空:

1、(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2、(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3、(2005年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

4、人类在长期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哥白尼)的日心说曾被查封;(布鲁诺)因探索宇宙神秘被处死刑;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解体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5、我国的航天大事记:13世纪我国发明了火药,14至15世纪发明了火箭,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杨利伟被送上太空绕地球飞行。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 号发射成功。2013年6月11日17时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二、问答:

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探索宇宙是艰辛而又十分危险的,但科学家们为进一步探究宇宙的奥秘,仍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第十七课人造卫星与飞船

一、填空:

1、晴朗的夜空,有时会看到一种移动的星星,它们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它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1、卫星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之类。

2、(科学卫星)是、使用各种探测仪器,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的卫星;(技术实验卫星)适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

3、应用卫星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一号)。

5、(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6、宇宙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可以空间和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员)和(物资)。

7、宇宙飞船上有许多特别设置的系统,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如(环境控制系统)、(报话通讯系统)、(仪表照明系统)、(逃逸救生系统)等等。

8、我知道的宇宙飞船有:“神舟”五号(中国),“阿波罗”号(美国),“联盟”号(俄罗斯),“猎户座”号(美国),“凡尔纳”号(欧洲空间局)……

二、问题

我国的人造卫星发展状况怎样?

答: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了多种类型的卫星,初步形成了几大卫星系列,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广泛用于通讯,电视转播等);“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应用于气象观测,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发挥作重要作用。);“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由基本形成。

第十八课运载火箭

一、填空:

1、当水、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种物体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2、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3、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4、火箭是靠(反冲作用)的力量飞上天空的。

5、中国的(“长二捆”)火箭和法国的(“阿丽亚娜”)号火箭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火箭。

二、问答

根据实验研究,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的?

答:实验证明,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造成反冲运动现象。火箭飞行时间喷出燃气形成反冲作用使火箭升空。

第十九课无限宇宙

一、填空:

1、宇宙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天文学家测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作单位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2、银河系的总质量相当于(1400亿)个太阳的质量。

3、哈勃望远镜是一种(太空)望远镜,全长(12.8)米,镜筒直径(4.27)米,重(11)吨。从哈勃望远镜中看到许多类似银河系的星云,它们是(河外星系)。

4、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

5

7、古代,人们只能凭借肉眼或用肉眼配合古代天文仪器来观测天体,所能观测到的主要是天体的(视位置)和(视运动),建立了(地心说)。现在,人类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到了更多的宇宙奥秘,建立了(无限宇宙)的概念。

8、人类观测太空天体的工具变化:肉眼——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无人探测器——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或空间站利用太空望远镜直接观测宇宙。

9、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现在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二、问答

1、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答:宇宙的时间无始无终;宇宙的空间无边无际;宇宙的物质无穷无尽。

2、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答: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空间俞深远,观察到的宇宙物质更多。例如:古时候,人们只能用肉眼看宇宙,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16世纪,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当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有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到100亿光年的星体。20世纪90年代美国把哈勃空间望远镜装上了航天飞机,使人类观察星空的视线越来越深远。

第二十课整理我们的科学课学习

一、填空

1、我们是按照从(家庭)(学校)(家乡和祖国)(地球和宇宙)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不断深化和扩展。

2、科学课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即(地球和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3、科学课中,我们学习过的科学方法和技能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和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4、我对科学探索的认识是要(观察和发现)(大胆质疑)(认真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得出科学结论)。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错)

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对)

3、月球上可以长植物。(错)

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错)

5、月亮能够自己发光。(错)

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对)

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对)

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对)

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错)

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错)

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错)

2、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对)

3、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错)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对)

5、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说明地球能够自己发光。(错)

6、太阳的能量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无处不在。(对)

7、太阳的能量对风的形成不起作用。(错)

8、目前知道的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对)

9、彗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错)

10、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错)

11、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对)

12、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是木星。(对)

1、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错)

2、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边沿。(对)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错)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对)

5、人造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错)

6、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对)

7、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错)

8、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小不点儿”。(对)

9、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错)

10、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错)

11、恒星会“眨眼睛”,行星不会“眨眼睛”。(对)

12、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对

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C月球能够发光D、月球表面很平坦

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C )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

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

A、先大后小

B、先小后大再变小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

4、月相的成因是(D)

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C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苏联人

D、中国人

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C )

A、月亮像一个盘子

B、月亮上有人C什么都看不到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月球比地球小B、月球比地球大

C、两个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行星

C、月球是矮行星

D、月球是流星

2、太阳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C )。A、太阳给植物取暖B、太阳给植物照明

C、太阳给植物光合作用

D、太阳给植物带来空气

3、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B )。

A、地球

B、太阳

C、动物

D、植物

4、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了( D )。A、地球能量B、月球能量

C、行星能量

D、太阳能量

5、水力发电的水能最终离不开(C )。A、地球B、动物C、太阳D、行星

6、观察太阳一定要做到( C )。

A、用望远镜

B、用放大镜

C、用黑色墨镜

D、用反光镜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银河”是由无数颗恒星组成的B、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中心C、宇宙中的星星是可以数清的D、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

2、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C )。A、平凡的过程B、顺利的过程

C、艰辛的过程

D、安全的过程

3、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B )。A、天然航天器B、人造航天器

C、太阳的卫星

D、都可以发光

4、火箭升空靠的是(D)。A、地球的引力B、空气的浮力

C、火箭的弹力

D、燃烧物质的反冲力

5、宇宙是由(C )组成的。

A、无数个太阳

B、无数个银河系

C、行星

D、无数颗星星和星际物质

6、我对银河的理解是(C )。

A、天上有一条河

B、天上有彩虹

C、无数的星星组成像河

D、太阳系的一部分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

A、太阳系比银河系小

B、太阳系比银河系大

C、银河系比宇宙大

D、太阳最亮

8、我国可以运载多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器是(B )。

A、神舟5号

B、神舟6号

C、长征火箭

D、宇宙飞船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 &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 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 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山多) 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青藏高原) 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 ()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

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科学第二单元(4——7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2、()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 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定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 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11、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 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49594复习课程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 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2课地球 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 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

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蛙(保护色)、 “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

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 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 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 1.不同种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 1 - 第三课时谁能生存下来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 ,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 ;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 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一、填空题。 1.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 2.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 (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在(水里游动)、袋鼠是(跳跃)前进、蜗牛用肉足在地上(蠕动)前进、狗用四条腿(奔跑)3.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本领,青蛙是(保护色)、竹节虫和尺蠖是(拟态)、黄鼬是(放臭屁)4.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乌龟、蛇、青蛙等动物是用(卵)来繁殖;猫、狗、牛、马、兔等动物是(胎生)5.菜青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鸡一生要经过(卵)、(幼鸡)、(成鸡)三个阶段)6.狗尾草一生经历(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五个阶段 二、简答题。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在松软、肥沃、阴暗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 2.青蛙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青蛙喜欢阴暗、有水的环境) 3.蚯蚓靠什么运动?(蚯 蚓靠刚毛在地上运动)4.野兔靠什么保护自己?(野兔靠奔跑来保护自己)5.用产卵繁 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6.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大约需要21天) 7、母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不停发出“咯咯”的叫声,四处张望。寻 找合适的产卵地方。8、母鸡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 么?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卵,因为卵只有在借助母体的温度后,才能孵化。 9、我发现鸡蛋壳:它很(脆);我怎么也捏不破。使用放大镜观察鸡蛋时,会发现蛋壳上有(小孔),我猜想是(气孔),用来(呼吸的)。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测试卷(鄂教版) (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土壤主要是由()、()、()、()、()等成分构成。 2.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3.植物“喝水”的过程中,()负责吸收水分,()负责运输水分。 4.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和()。 5.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 6.胚根会长成植物的(),胚芽会长出植物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4.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5.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6.向阳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向阴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 7.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 8.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9.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10.种子是有生命的。() 1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植物的根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D、向光性 2.植物的茎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上性 四、画一画:(共10分) 1.画一个剥开的蚕豆种子(2分),标出种子的胚根和胚芽(4分),说说胚根和胚芽的作用。(4分) 胚根和胚芽的作用: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及答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 一、填空。 1、我们周围水域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四条: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2、一般情况,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经过()年才能彻底分解。 3、我国一年要消耗()双方便筷,大约需要()立方米木材。 4、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最高的动物是()、最大的鸟是()。 5、只吃植物不吃肉的叫()动物、只吃肉不吃草的叫()动物、既吃植物又吃肉的叫()动物。麻雀属于()动物。 6、动物繁殖方式中,除哺乳动物是()的,其它动物一般都是()的。 7、2008年8月国家批准立项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用管道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主管道全长()米。 8、柳树能够用种子繁殖,但通常是用()繁殖。甘薯能够用()繁殖;马铃薯能够用()繁殖。 9、用茎繁殖植物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和()。 10、我们知道的动物,它们生活的环境是:鱼生活在(),蚯蚓喜欢()环境,猫一般是()出来活动。 11、老虎吃(),大熊猫爱吃(),小白兔爱吃(),猫爱

吃()和(),山羊和牛吃()。 12、下列植物是用什么繁殖的。水稻用()繁殖,油菜用()繁殖,土豆用()繁殖,红薯用()繁殖,莲藕用()繁殖,黄瓜用()繁殖。 二、选择。(填准确答案前的序号) 1、蝴蝶的一生要经过()个阶段。 A.2 B.3 C.4 D.5 2、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一次产卵最多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类 3、一般用蛋孵化小鸡需要()天左右。 A.10 B.20 C.30 D.40 4、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实行繁殖的方法叫(),直接把植物的茎 插入土壤中实行繁殖的方法叫()。 A. 压条 B. 分离 C. 扦插 D. 嫁接 5、下列不能增加水轮转动速度的因素是()。 A.轮叶增多 B.水流变大 C.水位增高 E.冲击轮叶边沿 F.冲击水轮轴 6、风车转动的速度与()无关。 A.风力大小 B.风轮大小 C.风级大小 D.风轮材料 7、荆门宝源集团生产的煤属于()。 A.无烟煤 B.褐煤 C.烟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