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基础营养学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1)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

(2)作为建筑材料,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无机盐。

(3)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无机盐、维生素

第一讲蛋白质

有些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有些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功能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还指出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一切重要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含有C、H、O、N 四种元素,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S,有些蛋白质还含有一些其它元素,如P、Fe、Cu、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都很接近,都在16%左右,因此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1克氮就相当于6.25克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分类

1 按化学组成分类

单纯蛋白质也称简单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按辅基不同,结合蛋白质分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磷蛋白和色蛋白等5 类。

2 按蛋白质形状分类

球状蛋白质(globular protein)和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 protein)3 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分类

1 完全蛋白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如乳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卵磷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玉米中的谷蛋白等。

2 半完全蛋白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氨基酸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等。

3 不完全蛋白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

二、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组织成分、活性物质和遗传物质。

满足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需要。蛋白质是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和重要组成部分都要有蛋白质参与。如肌肉、骨骼、酶、激素,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组蛋白、核蛋白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物质基础。

2 调节生理功能

运输氧和营养素,如血红蛋白、运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形成抗体,维持机体抵抗力。

调节水盐代谢和调节酸碱平衡。

3 供给能量。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组织蛋白的合成和修复,但是当机体能量不足时,首先供给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三、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 essential amino acids) :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每日由膳食提供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是指人体可以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来的氨基酸。

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 essential amino acids):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

氨基酸(semiessential amino acid)。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 丙氨酸Alanine(Ala)

亮氨酸Leucine(Leu) 精氨酸Arginine(Arg)

赖氨酸Lysine(Lys) 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

蛋氨酸Methionine(Met) 天门冬酰胺Asparagine(Asn)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

苏氨酸Threonine(Thr)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色氨酸Tryptophan(Trp) 甘氨酸Glycine(Gly)

缬氨酸Valine(Val) 脯氨酸Proline(Pro)

组氨酸Histidine(His) 丝氨酸Serine(Ser)

条件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Cysteine(Cys)

酪氨酸Tyrosine(Tyr) ──────────────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

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s)

蛋白质合成过程是遵循全有全无定律(All or none law),如果需要的氨基酸不能得到满足,蛋白质的合成就要停止,其它的氨基酸就不能被利用。因此氨基酸的利用取决于相对含量最低的氨基酸。

在体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限制了蛋白质合成速度,限制了其它氨基酸的利用,这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常见的限制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蛋白质互补

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的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强化食品就是根据蛋白质互补理论生产的。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

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计算方法是将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除以色氨酸含量,得到以色氨酸为1的一系列比值,这一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凡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的食物,其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则低。例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接近,从而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就较高,因此被称为优质蛋白质。其中鸡蛋蛋白质的氨基本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在比较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常作为参考蛋白质肽

天然存当多肽的分子量大到足够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时就称为蛋白质。

蛋白质与多肽的主要差别:分子量,空间结构

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

?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

?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毒性反应

消化过程

(一)胃中的消化作用

胃蛋白酶原胃酸、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多肽碎片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特异性差,产物主要为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二)小肠中的消化

——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1. 胰酶及其作用

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pH为7.0左右,包括内肽酶和外肽酶。

?内肽酶(endopeptidase)

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exopeptidase)

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

肠液中酶原的激活

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羧基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

酶原激活的意义

?可保护胰组织免受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

?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催化作用。

?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

2. 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主要是寡肽酶(oligopeptidase)的作用,例如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及二肽酶(dipeptidase)等。

蛋白质的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二肽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肽的吸收

?利用肠粘膜细胞上的二肽或三肽的转运体系

?此种转运也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吸收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时间顺序上先于游离的氨基酸)

蛋白质的代谢

蛋白质转换(protein turnover) 蛋白质处于不断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

五、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1蛋白质含量

食物中的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测得氮含量,乘以6.25得到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的含量,简称蛋白质含量。

干豆类20-40%, 鱼肉禽类14-20%,

蛋类14%, 谷类7-11%,

牛奶3%, 薯类1-2%。

2 蛋白质消化率

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可分为真消化率(net | true digestibility)和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

真消化率: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表观消化率: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与蛋白质的质没有关系, 主要受人体和食物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人体因素有全身状态、消化功能、精神情绪、饮食习惯和感官状态对该食物是否适应等。

食物方面受烹调加工方式的影响,如大豆整粒进食时,蛋白质的消化率为60%,加工成豆腐可提高至90%以上。

蛋白质消化率

乳类97-98%, 蛋类98%, 肉类92-94%,

豆腐90%, 米饭82%左右, 馒头79%,

马铃薯74%, 玉米窝头66%, 大豆60%。

动物蛋白质消化率高于植物蛋白质

3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

消化率= 吸收氮 ×100%

摄入氮

储留氮

指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是反映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程度的指标。公式为: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储留氮=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尿氮-尿内源氮)

在测定时可用动物或人体作为试验对象,将被测蛋白质作为膳食中唯一氮来源,要求蛋白质含量为热能的10%,蛋白质过多将降低生物价。如鸡蛋蛋白占总热能的比例为8,10,12,16%时,BV分别为91,94,84,和62。

现代营养学认为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相互比值。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比值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比值越接近,该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就越高。

表1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BV 蛋白质BV 蛋白质BV

─────────────────────

鸡蛋黄96 牛肉76 玉米60

全鸡蛋94 白菜76 花生59

牛奶90 猪肉74 绿豆58

鸡蛋白83 小麦67 小米57

鱼83 豆腐65 生黄豆57

大米77 熟黄豆64 高粱56

━━━━━━━━━━━━━━━━━━━━━

表2 几种混合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

混合百分比(%) 混合食物蛋白质

高粱 玉米 小米 黄豆 生物学价值

30 50 20 75

75 25 76

40 40 20 73

━━━━━━━━━━━━━━━━━━━━━

4 净蛋白质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

反映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吸收和利用的指标。

5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指摄入1克蛋白质使幼小动物体重增长的克数。

给蛋白质含量为10%的饲料喂养雄性刚断乳大鼠28天,以酪蛋白作为对照组,酪蛋白的PER 为2.5。

PER =动物体重增加克数/食用蛋白质克数

鸡蛋白蛋白为4.4, 全鸡蛋3.92, 鱼3.55, 牛心3.1,

牛奶3.09,大米3.0, 大豆2.32, 牛肉2.30, 木豆(pigeon pea)1.6, 木豆占大米的8.5%时3.24, 占大米的16%时2.2, 玉米1.2。

6 蛋白质化学分(氨基酸评分)

NPU=生物学价值×消化率=

储留氮 ×100%

摄入氮 = 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尿氮-尿内源氮) ×100% 摄入氮

(chemical score, CS, amino acid score, AAS)

现代营养学认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而与氨基酸的来源无关。

参考蛋白质多以FAO/WHO/UNU推荐的氨基酸模式(pattern)作为参考蛋白,在比较化学分时要注意所用的参考蛋白。化学分用小数表示。

七、蛋白质需要量的确定

1氮平衡:

优质蛋白质进行氮平衡约为0.45g/kg, FAO/ WHO/ UNU(1985)认为该数据是低估了蛋白质需要量,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平衡,需要增加到0.6g/kg。

2 膳食调查:

以生长发育良好的健康人的蛋白质摄入量作为生理需要量。70kg 的成人118g 蛋白质足以维持蛋白需要,约1.5g/kg。

3 净氮排出法:

根据必然损失氮,54mg/kg×6.25=338mg/kg

≈0.35g/kg,是最低需要量。

八、蛋白质供给量的制订

1 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FNB)制定供给量的步骤:

⑴首先确定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常用氮平衡法0.45g/kg 。

⑵考虑个体差异加1/3, 0.45+0.45/3=0.6g/kg

⑶考虑膳食蛋白质净利用率,以75%计,

0.6÷ 0.75=0.8g/kg

⑷折合成标准人群,72kg×0.8g/kg=58g

2 我国:

美国0.8g/kg 是按照蛋白质净利用率为75%定的,我国膳食以植物蛋白质为主,动物蛋白质摄入较少,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都比较低,因此定为1.2 g/kg,相当于NPU为50%,并要求1/3的蛋白质来自动物性蛋白。

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达到总蛋白质的40%以上,则蛋白质供给量可以减少。

九、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1 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通过膳食调查,最后可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首先看热能供给是否充分,如果热能供给充分,蛋白质摄入量占供给量≥80%为正常, <80%为不足, <70%为缺乏。一般要求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30%以上。

2 人体营养状况评价

身高,体重,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

除了人体测量以外,常用的生化指标有:

指标半衰期成人正常值不足中度缺乏重度缺乏

血清白蛋白20天35~50g/L 28~35 21~27 <21

血清运铁蛋白10天 2.0~4.0g/L 1.5~2.0 1~1.5 <1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2天150~350mg/L 100~150 50~100 <50

视黄醇结合蛋白12小时30~76mg/L25~30 20~25 <20

?蛋白质缺乏

?恶性营养缺乏病,明显特征是腹部突起和浮肿,血液中蛋白质分子数量少,维持组织与血液间液体的平衡功能障碍,大量液体积于腹腔。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必需氨基酸

2 限制氨基酸

3 蛋白质互补

4 氨基酸模式

5 氮平衡

6 必然损失氮

7 蛋白质消化率

8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9 净蛋白质利用率10 营养素需要量11营养素供给量

二、填空

1 在人体组成中,蛋白质约占________。

2 蛋白质的消化从_______开始,主要场所在_______ 。

3 蛋白质直接吸收入血,容易发生_______。

4 小肠粘膜细胞有3种主动运输系统来分别转运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氨基酸。

三、简答题

1 简述氨基酸在体内的归宿。

2 确定蛋白质需要量常用哪些方法?

3 如何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四、论述题

1 试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 试述氨基酸的分类。

3 试述蛋白质消化的酶类。

第二讲脂类

脂类的消化吸收

胃:脂肪酶甚少,几乎不能消化脂肪。

小肠:脂肪主要在小肠内被胰脂肪酶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小肠粘膜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以乳糜微粒形式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

经淋巴从胸导管进入血循环。

必需脂肪酸(EFA)

定义:

人体不可缺少但不能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种类:

亚油酸(C18:2)——ω-6系列

α-亚麻酸(C18:3)——ω-3系列

意义:

亚油酸(ω-6)花生四烯酸(20:4)α-亚麻酸(ω-3)EPA(20:5)

DHA(22:6)高EPA和DHA膳食者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

?食物来源:植物油类(棉油、豆油、玉米油)

?食物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

?主要以下列四点为标准:

?消化率:

?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最为重要的是亚油酸)

?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脂类的稳定性:(与UFA的多少和VitE含量有关)

?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

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

1.油脂本身具有香味或用作芳香

物质溶剂的作用;

2.油脂高温加热使原料产生香气

?食用油脂增加菜点营养的作用

?食用油脂作为传热介质的作用

?食用油脂的成形作用

?食用油脂的乳化和起酥作用

?食用油脂的增香作用?食用油脂的增色、护色作用

脂肪分类及功能

人体的脂肪: 男 15-20% 女20-25%,脂溶性。

中性脂肪 亦称甘油三酯或三酯酰甘油,是体内过剩能量

的一种储存形式,称为储存脂(stored fats),亦称动脂(varible fats)。

类脂(lipoids) 是组成细胞特定结构并赋于细胞特定生

理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含量相对稳定,亦称为定脂(fixed lipids)。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类。

甘油三酯的生理功能:

(1)体内的能量贮存形式: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体内脂肪,在运动或长时间饥饿时,体脂提供的能量更多。体内每1g脂肪可产生9 kcal热能。

体内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贮存脂肪,只要机体需要,可随时参与代谢。

(2) 皮下脂肪组织起隔热保温的作用,使体温能达到正常和恒定。

(3) 脂肪组织对器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可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力伤害。

(4) 内分泌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逐渐被人们重视。现在已发现的由脂肪组织所分泌的因子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参与机体的代谢、免疫、等生理过程

(5) 充足的脂肪可以保护蛋白质不被用作能源物质,使蛋白质有效地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6)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是细胞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所绝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值得强调的是:

机体不能利用脂肪给脑和神经细胞以及血细胞提供能量。

人在饥饿、供能不足时必须消耗肌肉组织中的糖元或蛋白质来供给能量和维持血糖。也是节食减肥的危害之一。

食物中甘油三酯在营养学上的特殊功能

1)增加饱腹感:脂肪由胃进入十二脂肠时,可刺激产生肠抑胃素,使肠蠕动受到抑制,胃的排空时间延长。

2)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达到美食和促进食欲的良好作用。

3)提供脂溶性维生素:食物脂肪中同时含有各类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E等。脂肪还可以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酸

1、脂肪酸分类

⑴按碳链长短分:

长链脂肪酸12个C以上

中链脂肪酸8-10个C

短链脂肪酸4-6个C

⑵按饱和程度分:

饱和脂肪酸SFA, S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M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P

⑶按空间结构分:

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

3、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

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有两类必需脂肪酸:

n-3系列,如亚麻酸,EPA、DHA。

n-6系列,如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

4、必需脂肪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1)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必需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原料,所以必需脂肪酸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直接相关。

(2)是合成类花生酸物质(eicosanoid) 的前体:如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前列环素(prostacyclin),血栓素(thromboxane),白三烯(leukotrienes)。奶中的前列腺素可以防止婴儿消化道损伤等。(3)与胆固醇代谢有关:体内大约70%的胆固醇以酯化形式存在。胆固醇与亚油酸形成亚油酸胆固醇酯,然后被转运和代谢。

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

(二)类脂(lipoids)

磷脂磷酸甘油酯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

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

神经鞘磷脂

糖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

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固醇类胆固醇,植物固醇

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也可以提供能量,磷脂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双重特性,有助于脂溶性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

磷脂作为乳化剂可以使体液中的脂肪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其吸收、转运和代谢。

磷脂的缺乏会造成细胞膜结构受损,出现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和通透性增加,皮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高引起水代谢紊乱,产生皮疹等

2、固醇类

固醇类是一类含有多氢菲结构的脂类化合物。

体内重要的固醇是胆固醇(Cholesterol),它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90%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之中。胆固醇还是人体内许多重要的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胆汁、性激素(如睾酮)、肾上腺素(如皮质醇)和维生素D等。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植物固醇(phytosterols),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二、脂肪的性质

硬度:<12C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呈液态,≥14C

的饱和脂肪酸为固态

植物油除了椰子油之外均为液体,食物中的脂肪随其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增高、碳链延长,其熔点也越高。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多,常温下所以呈固态,称为脂;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则较多,常温下呈液态,称油。

乳化:脂肪能被分散成小颗粒,悬浮于水中。

氢化:植物油是液体,经过氢化或部分氢化处理,使植物油成为半固体或固体状。氢化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一部分加氢成为单键,一部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顺式转变成反式。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可占总不饱和脂肪酸的40%。

氧化:酸败rancidification

加碘:碘价iodine value

羧基:皂化saponification

三、脂肪的消化、吸收、转运及代谢

1、脂肪的消化

胆汁酸盐(bile):

作用:是较强的乳化剂,可增加消化酶对脂类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分子形成大分子的复合物称为微胶粒(micelles), 这种粒子能够

溶解极性低的化合物。

中短链脂肪酸:相对极性较大,它不需要以微胶粒的形式达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蛋白质营养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

第三章鱼类营养学原理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 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那么在鱼类营养中,是不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越高就越好呢?为什么, 在众多饲料蛋白源,一般鱼类对鱼粉的消化利用率比其它蛋白源饲料高呢? (一):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蛋白质的平均元素含量: C 53%,H 7%,O 23%,N 16%,S+P <1% N平均含量为16%,这是概略养分分析法CP含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CP=蛋白质含N量÷16%=蛋白质含N量×6.2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并 在体内不断代谢与更新。 ①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可替代的,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营养 物质,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②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③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氮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 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含氮维生素:尼克酸 ④蛋白质是水生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为鱼类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和糖类:蛋白质的燃烧热 值为5.654卡/克,生理热价 4.4卡/克左右 ⑤参与机体免疫:抗体的成份绝大部分均为蛋白质 ⑥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DNA、RNA ⑦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 ⑧运输功能:血红素 ⑨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①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②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主动吸收 吸收的顺序: 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营养学名词解释

1.营养: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 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价值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4.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 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5.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它们转变成可溶的、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消化。 6.吸收:食物的消化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叫吸收。 7.被动转运: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8.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9.胞饮作用:指活细胞不靠通透性从外界摄取液态物质的现象。(指内吞细胞外液体。) 10.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指那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充足,相互比例适当,能够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优 质蛋白质: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则这种蛋白质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1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12.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 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1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 of protein: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 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蛋白质消化率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越高,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 1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 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17.n-6 PUFA: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9.内源性胆固醇:由肝脏合并随胆汁进入肠腔的胆固醇,一般为2至3g/d。 20.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类及木植素。 21.节约蛋白质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 的保护作用。 22.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23.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24.功能性多糖:是一类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25.食物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 强。 26.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27.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人体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夹菜、咀嚼等动作消耗 的热量外,因为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还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营养学家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热能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又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28.营养学标准人以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MJ(2400kcal)作为1。 29.微量元素: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 30.常量元素: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 0 . 01 %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素。 31.混溶钙池:在软组织和体液的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占人体内总钙量约1%。 32.食品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 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33.乳糖不耐受: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摄入乳糖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 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腹鸣、腹泻等症状称乳糖不耐受症。食用酸奶、低乳糖奶可以减缓乳糖不耐受症。 34.酸性食品:通常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品,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 质。 35.碱性食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36.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待测食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 之比,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37.公共营养,社区营养:通过营养监测、营养调查发现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营养科学理论应用于改善人群中营养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3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指为满足人群健康个体基本营养所需的能量和特定营养素的摄入量,它是在美国的推荐膳食 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39.EAR RNI AI UL RDA=推荐的日摄食量 EAR=平均需要量 RNI=推荐摄入量 AI=适宜摄入量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40.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知道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已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41.营养调查:是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测,体格检查,能量消耗观察,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营养调查是营养监测的基础。 42.营养监测:根据营养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营养调查和分析测定,掌握信息,为改善居民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讲:许阳 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院 概述 对餐饮从业人员来讲,只有掌握营养卫生知识才能够巧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让顾客感到饭菜既滋味鲜美、色泽诱人、又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营养素 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的能保障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和供给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 营养素的作用: 1、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调节生理机能; 3、供给能量。 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能量 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二、各种体力活动的消耗。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 量消耗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第二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点 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基本单位)8种: 借(缬氨酸)一两(异亮氨酸、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 蓝(赖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三、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肉、蛋、奶、大豆及制品; 2、半完全蛋白质:米、面等粮食;

3、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 问题: 我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什么蛋白质? 质量好不好? 四、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 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同时摄入两种或以上的蛋白质食品,使其中的必须氨基酸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要求:1、种属愈远愈好; 2、种类愈多愈好; 3、时间愈短愈好。 2、食品强化:补充不足的必须氨基酸。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含量单位:克/100克 六、蛋白质的来源及供给量 1、蛋白质的来源:一类是动物性原料,含量高,质量好;第二类是植物性原料,含有情况较复杂。 2、供给量:占人体热量的10—15%。必须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完全蛋白质。 第三节脂类 一、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磷脂、糖脂、 固醇类、脂蛋白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1、提供热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提高膳食的感官性状 三、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 1、消化吸收率 2、必须脂肪酸的含量(亚油酸)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A、D、E、K)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膳食中脂类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粮谷类、蔬菜、水果脂肪含量很少,不作为油脂的来源。坚果类食品含有较丰富的脂肪。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的营养 课题作用及非蛋白授课方式讲授学时二学时氮的利用 1. 概念: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 酸、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2. 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3.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4.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1)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2)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5.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1)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2)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能正确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能力目标用及代谢过程,学会在反刍家畜饲养中合理使用氨化物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营养作用、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反刍家畜

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教学难点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学法指导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语:蛋白质是动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必须经过复杂的消化过程,被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从而发挥其营养作用。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作用如何? (板书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在讲授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有 关内容,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常见的氨基酸有几种?氨基酸分为哪几大类? 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2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不同家畜禽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是否相同? 3.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常用畜禽饲料中限制性氨基酸有哪几种?) (一)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20 多种。根据氨基酸是否由饲料供给,通常将其分为必 要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供应,不同家畜禽数量、种类不同 2.非必需氨基酸:不必由饲料供给 3..限制性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供应,其缺乏时能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 用不同畜禽、不同日粮,其种类顺序和不同 (学生对上述问题分组回答,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点评,加深记忆) (二)短肽的营养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简单说明) 短肽吸收和氨基酸吸收这两种方式因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营养学基础总复习题参考答案(简)

营养学基础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营养——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况的动态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能提供机体维持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和构成机体的原材料。 3.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人体不能合成,为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必需 4.条件必需氨基酸——在某些生理条件下,人体合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 食物供 5.半必需氨基酸——可由其他氨基到转化而来,若由膳食中提供则可减少相应氨 基酸的供给 6.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 EAA 与参考蛋白的 EAA 构成比较,数量最感缺乏者称为 LAA 。 7.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 EAA 含量之间的构成比例 8.蛋白质互补作用——在饮食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 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使其模式 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 补作用 9.食物蛋白质消化率—— (食物氮 -粪氮 )/食物氮× 100% 10.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贮留量 /氮吸收量× 100 11.参考蛋白质——鸡蛋蛋白 / 母乳蛋白 EAA 相互比值与人体最接近,它们的生物价 最接近 100,即在体内将近 100%可被利用。通常将鸡蛋蛋白作为参考蛋白质。 12.完全蛋白——必需 AA 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与人体需要相近,既能保证健 康、又能促进儿童发育 13.半完全蛋白——所含必需 AA 种类齐全,但多少不均匀,比例偏离人体所需,以 其为唯一蛋白来源时,只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14.不完全蛋白——必需 AA 种类不齐全,为唯一来源时,不能维持生命 15.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泄氮 16.等平衡——摄入氮 =排泄氮 17.负平衡——摄入氮 <排泄氮 18.脂肪——中性脂肪—甘油三脂 19.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 肪酸 20.动脂——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量影响而变化很大的脂肪 21.定脂——磷脂、固醇类、鞘脂、糖脂等称为类脂,主要存在于细胞原生质和细 胞膜中,其储量不易受进食情况的影响 22.膳食纤维——为植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其不能在人类小肠消化和 吸收,可部分或完全在结肠内发酵 23.乳糖不耐受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肠黏膜刷状缘乳糖酶缺乏, 使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时发生的腹泻等一系列症 状和体征 1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食物(食品): 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 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营养素(nutrients)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 ≥28 24-27.9 18.5-23.9中国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超重正常

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 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 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

营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营养: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 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价值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4.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 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5.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它们转变成可溶的、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消化。 6.吸收:食物的消化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叫吸收。 7.被动转运: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8.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9.胞饮作用:指活细胞不靠通透性从外界摄取液态物质的现象。(指内吞细胞外液体。) 10.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指那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充足,相互比例适当,能够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则这种蛋白质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1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12.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 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1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 of protein: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 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蛋白质消化率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越高,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 15.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 :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 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17.n-6 PUFA :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 :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9.内源性胆固醇:由肝脏合并随胆汁进入肠腔的胆固醇,一般为2至3g/d。 20.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类及木植素。 21.节约蛋白质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 的保护作用。 22.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23.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24.功能性多糖:是一类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25.食物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 强。 26.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影响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分析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影响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 素分析 The Protein’s Nutritional Role and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Protein’s Nutritional Value in Feed (薛东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9级动科一班,泰安271000)摘要:蛋白质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从细菌到病毒这样简单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到脊椎动物及高级哺乳动物如人类,所有生物的体内均存在蛋白质。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并对影响饲料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蛋白质;营养作用;蛋白质营养价值;因素分析 引文 蛋白质参与生物体系的各种反应,有着广泛的营养作用,目前饲料中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很多,所以研究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影响饲料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因素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1蛋白质的简介 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和碘等元素。是氨基酸的聚合物,可分为纤维蛋白、球蛋白和结合蛋白,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比其他任何生物分子的量多得多,参与机体的许多反应,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2.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原料。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精液、皮肤、毛发、角等都已蛋白质为主要成分,起着传导、运输、支持、保护、运动、连接功能。张海华等(1)研究表明各组水貂的体长、皮长和干皮重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4.7g/kg干物质,可消化蛋白质水平为244.5g/kg 干物质时,能够满足冬毛生长期水貂正常生长的需要。 1.2.2蛋白质是机体功能物质的的主要成分。如胰蛋白酶、DNA聚合酶和连接酶具有催化功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甲状腺素运载蛋白等具有运输功能,免疫球蛋白、凝血酶、蛇毒和毒素等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等具有收缩功能。此外蛋白质对维持体内渗透压和水分代谢,也有重要作用。蛋白质还能与其他生物分子,如脂质、糖、血红素基团和金属离子共价或非共价结合为脂蛋白、糖蛋白、辅基等。蛋白质的部分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功能,近些年国内外酶解的方法对鱼蛋白进行深加工的报道较多。酶解后鱼蛋白产物多事多肽、小肽和氨基酸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与饲料蛋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组成,而功能能特性及生物活性与原料蛋白相比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李雪[2]等的研究表明草鱼鱼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受水解深度及蛋白酶种类影响,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水解度为10%的酶解产物抗氧化性较强,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能。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精)

基础营养学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1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 (2作为建筑材料,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无机盐。 (3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无机盐、维生素 第一讲蛋白质 有些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有些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功能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还指出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一切重要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含有C、H、O、N 四种元素,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S,有些蛋白质还含有一些其它元素,如P、Fe、Cu、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都很接近,都在16%左右,因此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1克氮就相当于6.25克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分类 1 按化学组成分类 单纯蛋白质也称简单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按辅基不同,结合蛋白质分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磷蛋白和色蛋白等5 类。 2 按蛋白质形状分类 球状蛋白质(globular protein和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 protein 3 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分类 1 完全蛋白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如乳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卵磷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玉米中的谷蛋白等。 2 半完全蛋白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氨基酸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等。

营养学名词解释

1. 绪论 营养不良:或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RDA: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足够维持不同性别和绝大部分人的健康。 DRIs:膳食参考摄入量,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四项。 EAR:平均需要量; RNI:推荐摄入量; AI:适宜摄入量;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 生理基础 消化:人体摄入的食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被机体细胞所利用,称为吸收。 3. 能量 能值:每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生理能值:食物中人体可利用的能值。 生理能值=(食物能值-代谢废物能值)*相应的消化吸收率基础代谢BM: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率BMR:指人体在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千克体重)的能量消耗。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在摄食过程中,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营养素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热量散发。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的现象叫做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4. 碳水化合物 可利用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有淀粉、可溶性糖类 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非血糖生成,有半纤维素和纤维素 血糖生成指数GI:在一定是时间内,人体使用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2h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 低聚糖: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链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膳食纤维: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 5. 脂类 必需脂肪酸:指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6. 蛋白质 氨基酸池: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氨基酸池。 必须的氮损失: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等,以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必需的氮损失。 氮平衡:指机体摄入氮与排出氮的关系。

营养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2.海产品和植物油类3.组氨酸4.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5.奶和奶制品6.计算法和测量法7.皮炎、腹泻、痴呆8.叶酸9.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10.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1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12.铁减少期、缺铁性贫血期13.干瘦型营养不良14.植物油 15.n-3系列 n-6系列16.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 二、单选题 1.B 2.A 3.D 4.B 5.A 6.C 7.A 8.D 9.B 10.C 11.D 三、多选题 1.ABDE 2.BC 3.ABCDE 4.BE 5.ACE 6.ACD 7.BC 8.ABCD 9.ADE 10.BCE 11.ABE 12.ACDE 13.ACDE 14.BCE 四、名词解释: 1.氮平衡:反应机体摄入氮(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 2.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3.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4.参考蛋白质:是指可用来测定其它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 5.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于处在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6.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7.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8.氨基酸评分:也叫蛋白质的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评分方法。该方法是用被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 9.必需脂肪酸(EFA):是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0.食物热效应: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这种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称食物热效应。 11.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的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 12.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 13.混溶钙池:人体中1%的钙,有一部分与柠檬酸螯合或与蛋白质结合;另一部分则以离子状态分布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将这部分钙称为混溶钙池。 14.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15.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用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量与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比值的100倍表示。生物价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16.膳食纤维:存在于食物中的各类纤维统称为膳食纤维。 17.优质蛋白:当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就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如动物性蛋白质中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均被称为优质蛋白。 18.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学习题集---简答题

第一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唾液有何作用? 答:湿润与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2、胃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答:胃通过蠕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以及分泌胃液来进行消化吸收。胃液包括胃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胃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维持酸性环境,杀死胃内微生物和使蛋白质变性以利于蛋白质水解;胃蛋白酶对食物蛋白质进行简单分解,主要作用于含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肽键;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其作用是润滑食物、保护胃粘膜。内因子的作用为保护维生素B12。 3、小肠内的消化液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答:小肠内的消化液包括胰液,胆汁和小肠液。胰液含大量的碳酸氢钠,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肠内消化酶的作用,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胆汁的作用主要是对脂肪乳化,以便于脂肪酶作用,对之脂类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小肠液的作用是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4、简述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答:消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中开始,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能水解各种水溶性蛋白质,产物为多肽。胰液中的蛋白酶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 第二章蛋白质 1、根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应可分为哪几类?并举例。 完全蛋白质:含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而且比例比较均衡,如酪蛋白、卵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缺乏一种或几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胶原蛋白、麦胶蛋白 半完全蛋白质: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但是比例不均衡,如谷物类蛋白 2、蛋白质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 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构成和修复更新组织;提供能量; 3、什么是氮平衡?有何意义? 氮平衡:比较摄入氮和排出氮之间数量的关系。 氮平衡是考察机体组织蛋白质分解与摄入蛋白质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蛋白质营养价值和需要量以及判断机体组织生长情况的重要参数之一。 4、如何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确定) 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以通过生物学评价法和化学评价法进行评价。生物评价法包括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化学评价法就是氨基酸评分,是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再分别与参考蛋白质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其中最不足的一种被定为该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 第三章脂类 1、脂类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 答:1、提供能量;2、构成机体组织;3、提供必需脂肪酸;4、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及溶剂;5、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2、必需脂肪酸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 答:1、是细胞和线粒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胆固醇的正常代谢需要EFA的参与;3、亚油酸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原料;4、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及妊娠等有关;5、保护皮肤免受射线的损害。 3、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有哪些?反式脂肪酸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答:反式脂肪酸的来源:1、反刍动物;2、油脂的氢化;3、油脂的精炼;4、食品加工和保藏。反式脂肪酸对人类的危害:1、方式脂肪酸会干扰体内正常脂肪代谢;2反式脂肪酸能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合成;3、反式脂肪酸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4、反式脂肪酸可被利用来合成人和婴儿组织,影响婴儿的身体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5、单不饱和反式脂肪酸对人类血脂有不良影响,增加换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妇女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 4、如何评价食品中脂类的营养价值? 答:1、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2、脂肪的消化率;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4、脂肪的稳定性。

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蛋白质是我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是由较大的复合分子组成的错综复杂的链珠状体。链子上的每一个“珠子”是由一组被称为氨基酸的更小的分子组成。氨基酸是由碳、氧、氮、氢等元素组成的,有些氨基酸还含有硫。 利用饮食中摄入的氨基酸,身体可以产生5万多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我们皮肤、毛发、指甲、细胞膜、肌肉和结缔组织的主要组成元素。胶原质是我们皮肤的主要成份,能防止外来物质的入侵。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决定哪些物质可以进出细胞。我们的肌肉,包含了整个人体65%的蛋白质,为我们的身体定型和提供力量。在结缔组织比如肌腱、韧带和软骨内的蛋白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骨架良好运作,另一方面构成人体内部器官,同时还可以保持内部器官的位置。血液中的蛋白质把氧带到各个细胞,并带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肌肉、结缔组织和血液中的蛋白质占据了人体内蛋白质的大部分。其他蛋白质,比如酶,可促进新陈代谢。此外。还有些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激素或者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整个人体中传递信息,同时调节整个新陈代谢的进程。 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制造和储存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在生长期,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大。即使是在非生长期,人体内每种蛋白质都是有其一定的存在期限的,必须及时得到补充。因此,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永无止境。 大部分食物含有蛋白质,其中有一些是相对较好的蛋白质来源。所谓的“完全蛋白质”,含有用来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完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是瘦肉、禽肉、鱼虾类、低脂奶制品、鸡蛋。 谷类和麦类食物是蛋白质的优良来源,但是因为这些蛋白质往往缺少一种或两种必需的氨基酸,它们便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很低,小麦中缺乏赖氨酸,相反,豆类中赖氨酸含量很高,但蛋氨酸的含量低。豆类中,黄豆所含的蛋白质是最完整的。

营养学基础试题(答案)

公共营养师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习题 一.填空题 1.维生素D缺乏症有(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手足痉挛症)。 2.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类)。 3.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组氨酸)是婴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4.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5.(奶和奶制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6.烟酸缺乏引起的“三D”症状包括(皮炎)、(腹泻)和(痴呆)。 7.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维生素是(叶酸)。 8.硫胺素缺乏引起的脚气病主要有(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二种类型。 9.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生长发育)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四方面。 10.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11.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有价值的脂肪酸有(n-3系列)和(n-6系列)两类不饱和脂肪酸。 12.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3.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七大类。 14.凡在人体内总重量小于(0. 01%)者,称为微量元素。 15.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一20%),每天约有(3%)蛋白质被更新。16.一个正常成年人即使一天不摄入蛋白质,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体外排出大约(20g)的蛋白质。 二、单项选择题 1.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A)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B.酪氨酸C.精氨酸D.丝氨酸 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B.负氮平衡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 3.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B) A.体力活动耗能B.基础代谢C.非体力活动耗能D.食物热效应耗能 4.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A) A.经常在户外晒太阳B.经常做理疗(热敷)C.多吃谷类食物D.多饮酒 5.具有激素性质的维生素是(B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C.维生素D D.烟酸(维生素PP) 6.维生素B2缺乏体征之一是(A) A.脂溢性皮炎B.周围神经炎C.腹泻D.牙龈疼痛出血

营养学基础习题

营养学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能量)、机体的(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功能调节所需的化学成分。 3、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类,加上水为六大类。 4、营养素根据需要或体内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6、平均需要量(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 )个体的需要。 7、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 )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9、(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生热营养素。 10、营养素按其能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和速度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分为(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 11、如今已确认的人体必须营养素有42种,其中包括:( 9 )种必需氨基酸;( 2)种必需脂肪酸;(1 )种碳水化合物;( 7 )种宏量元素;( 8)种微量元素;( 14)种维生素;加上水共42种。 12、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3、蛋白质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蛋白质是(酶)、(抗体)和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催化、运载、调节、收缩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 14、蛋白质提供机体需要的部分能量,是三大(产热营养素)之一。 1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6、有些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必须由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另外还有一些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17、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必须氨基酸)的组成。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包括种类、数量和相互间比例。 18、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19、人体所需蛋白质来源于多种食物,凡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的食物,其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则(低)。 20、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常指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主要是(质量);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消化率)和(利用率)。 21、氮平衡是(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 22、脂类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化合物,人类膳食中不能完全没有脂类,但脂类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某些肿瘤。 23、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24、脂肪酸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25、一般植物和鱼类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比畜、禽类脂肪含量(高)。 26、胆固醇还是体内合成维生素( D )的原料。 27、脂肪的消化率与它的(熔点)有关。 28、植物油则富含维生素( E ),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 29、一般成人脂肪提供能量占总热能的(20-30%)。 30、营养学上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31、(葡萄糖)是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最重要的单糖。 32、半乳糖是(乳糖)的分解产物,在人体中先转变为葡萄糖后才被吸收。 33、能被消化吸收的多糖包括(淀粉)、(糊精)、(糖原)。 34、(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主要的、最经济的供能营养素。 35、能量换算单位:1 Kcal =( 4.18 )KJ 1KJ=(0.239)Kcal 36、食物中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的能量为:1克碳水化合物( 4 )Kcal;1克脂肪( 9)Kcal;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