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馒头发霉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3课《馒头发霉了》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同上

二、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四、课时目标:同上

五、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1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苏教版科学六上《馒头发霉了》课后练习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3.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4、影响真菌生存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 5、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期就会长出(霉菌),他与蘑菇是同一类生物。 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温度)等条件。 7、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他们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导致食物腐败而不能食用。 二、判断题 (1)食品用真空包装,不易发霉。(√) (2)霉菌对人类有害无益。(×) (3)食品的潮湿程度越大,温度越高,越易发霉。(√) (4)观察发霉的橘子时,应将塑料袋打开。(×) (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真菌。(√)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有些真菌能使任何其他生物患病。 B、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真菌。 C、真菌正在逐渐进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发霉的大米清洗后食用对人体无害。 2、馒头发霉的条件是(D )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四、连线 有益真菌有害真菌 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食用蘑菇衣服上的真菌 五、问答题 设计实验研究食品发霉的原因。 1、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试验方法: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后放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几天后,第一块面包没有发霉;第二块面包发霉。实验结论:霉菌生长需要获取水分。 2、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温度的关系 试验方法:在两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5.doc

编号 小学科学学科导学预案 学校年级六年级备课人 课型新授课题馒头发霉了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C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且乐于探究的问题C本课的探究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发霉的现象开始,观察霉,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了解霉的功与过,加深学生对霉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用文字或图画记录霉的特点。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课件等。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教学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法学法1、情境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研究物体,除了直观观察外,还可以借助其他物质帮助我们更 好地观察。验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霉的形状及霉的生长。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4、讨论法:通过学生自己猜测、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基本环节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教育技术应用 课前导入活动一、导入新课 出示白板课件:霉的图片,生汇 报: 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 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 品? 跃跃欲试竞相答题 (图片导入,激情引趣) 白板课件第1-9页,出示霉的 图片。(作用:让学生直观感 受霉的存在。并说说在生活中 那些地方见过霉,为学习做好 铺垫。)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探讨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探究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馒头发霉了》教案

《馒头发霉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食品、物品发霉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真菌。 2.了解弗莱明和青霉素的相关知识。 3.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涉及对比实验,能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 行记录和分析,能善于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 霉菌的认识、特点及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 青霉素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实验、视频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霉的资料、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霉的相关知识及准备分组实验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讲述:(出示一发霉的馒头)前一天,老师把吃剩的馒头放在塑料袋中,可才一天的功夫,馒头就这样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二、新授 (一)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馒头上生的霉?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想不想看看? 2.学生分组观察馒头上生的霉。老师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发霉的馒头或煎饼,以供学生们分组观察。 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手

摸、捏,用放大镜观察等。 4.提出问题: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展示。 活动一: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预设1: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 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 毛茸茸的。 捏上去有点滑或粘。 ······ 2.小结 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毛茸茸的,捏上去有点滑或粘等等。 预设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品发霉? 学生举例。 炊饼桔子、苹果、香蕉等 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预设3: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大家认为馒头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三)霉菌的作用 霉菌都是有害的吗? 学生讨论 预设1:霉菌都是有害的,它使植物和食物变质。 预设2:也不都是,上节课我们的学的酵母菌就是有益的,还能做食品和生产药品呢? 教师总结:霉菌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益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 (四)认识青霉素和弗莱明 青霉素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消炎类药物,可以说青霉素的发现改变了现在的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习题——第2课时

《馒头发霉了》第2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 (1)我见过的霉的形状有()状、()状、()状等。颜色有()色、()色、()色、()色等。 (2)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所以常叫它()。 (3)食物发霉与()和()有关系。 (4)馒头在()和()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这种物质叫()。 (6)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了能杀死细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 (7)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等。 2.判断 (1)霉能够生长,说明它有生命力。() (2)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3)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二、选择题 1.食物容易在()的环境中发霉。 ⑴春季气候干燥⑵夏季温暖潮湿⑶冬季寒冷干燥 2.把食物放着冰箱里不易发霉,主要原因是() ⑴冰箱里温度低并且干燥 ⑵冰箱里温度低⑶冰箱能把霉杀死 3.防止衣服发霉最好的办法是() ⑴保持衣物干净⑵往衣柜里放上樟脑球⑶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 4.农民伯伯收打粮食后,总要晒干后入仓,这样做得好处是() ⑴防止生虫⑵防止发霉⑶减轻重量

三、简答题 1.霉有生命吗?怎样证明?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3.购买不易保存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保质期,过了保质期为什么不能吃? 4.你知道霉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霉菌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四、实践题 用学乐师生APP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2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馒头发霉了教案2 苏教版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知识与技能●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利用显微镜、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认识霉。认识霉的功与过。探究霉的生长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依据。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探究能力:教学材料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 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探索和调查 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

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指导学生阅读资料 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 3、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资料《霉的功与过》。 4、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1、大胆进行假设。(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2)各小组汇报 猜想结果。 2、设计实验方案。(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馒头发霉了 精品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