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研训中心王焰忠

各位教师:

大家好!

教科所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服务:一是研究我市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领导决策服务;二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三是指导教师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为教师成长服务。非常感谢市局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为大家服务的机会,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教师对我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一提到教科所,大家可能会认为那是一个搞理论研究的地方,我也不否认,因为我不拒绝理论。但我的观点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对问题的认识就会缺乏一定的高度;同样,理论如果不能指导实践,就是无用的理论。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呢?下面我以市局研训中心《课改专刊》第一期44—46页《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正确处理的四个个问题》为例来说明一下。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今天的交流,我想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第二部分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第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大家知道:吃苦耐劳、苦干实干是我市办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市教育多年来走在新乡市前列的致胜法宝。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对我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规律,实现苦干实干和巧干活干的有机结合。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结合呢?当然离不开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育人”早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此,在教科所的建议下,市局确立了“课题带动科研,科研促进发展”的我市教育内涵发展思路,其目的就是以课题为抓手,带动教育科研,用科育科研的力量,促进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在市局的号召下,不但许多学校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而且许多教师也自觉地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理论、查文献、找资料、搞研究,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制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在实践中解决掉。

二、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马克思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奴隶,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

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他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国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教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师”。我个人的认识是:一个教师,如果你不搞研究,没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即使你教学再优秀,成绩再突出,也只能说你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方教学比较“出名”,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三、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现象。

大家都是一线教师,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教育现象,从理论上说,对这些教育现象,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缺乏研究,一些教师对这些教育现象的认识并不到位。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学而时习之”快乐吗?大家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解释,就是:学习并且按照一定的时间经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我想请大家说真心话:学而时习之,到底快乐不快乐?如果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不要说经常让你复习了,就是今天晚上让你回去复习一次,你快乐吗?我们当然不能排除一少部分人可能感到快乐,但我敢断言,大部分人不但不快乐,反而还烦恼。其实,在这句话里,“习”是不能解释为“复习”的,是应该理解为“运

用”的,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并且能够经常运用它,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比如,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如果能经常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去,我们才会感到是快乐的。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学要有批判精神,具有批判精神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教师。

2.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大家知道,《狼》是蒲松龄写的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说,全文如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户遇狼)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户惧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户御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毙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叹狼)

结束课文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狼》是蒲松龄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既然是小说,就应当有主人公,那么谁是小说

的主人公呢?是狼还是屠户,还是两者都是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都德的《最后一课》、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课文。《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韩麦尔先生还是小弗郎士?还是两者都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还是卢进勇?还是两者都是?这就涉及到一个判断一篇小说主人公的标准问题:谁最能集中反映小说的主题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狼》一课主要是揭示狼的贪婪和狡猾,所以狼是小说的主人公,而屠户是个线索人物,没有他,就无法写出狼是如何贪婪和狡猾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表现法兰西人民高度的爱国情感,所以韩麦尔先生是小说的主人公,小弗郎士虽然在韩麦尔先生的影响下,由一个逃学的孩子变成一个爱上法语课、爱自己祖国的孩子,但他的变化是受了韩麦尔先生的感染,韩麦尔先生身上最能体现法兰西人民高度的爱国情感。《七根火柴》主要是表现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所以无名战士是小说的主人公,卢进勇同样是个线索人物,没有他,就无法引出无名战士,小说情节就无法展开。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人知识不如教人掌握知识的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3.“高度赞美”还是“高度概括”?一次下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课文最后一句话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教师提问:“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是对济南冬天的高度概括。”教师不置可否。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是对济南冬天的高度赞美。”教师马上

肯定了他的回答。下课后,我和这位教师交流:对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为何不置可否?他说:“备课时,我没那样考虑。”其实,如果从结构上分析,“高度概括”比“高度赞美”准确,因为文章先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接着依次写山、写水,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来总结全文,是明显的“总—分—总”结构。当然,如果从情感上分析,这句话在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的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虽然只是一节语文课的一个小细节,却告诉我们:课堂上有很多生成的东西,有生成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因势利导,教学相长。

4.我们不应该学习渔夫什么?一次下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诗,可以说家喻户晓。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很好: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不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先自主朗读,然后教师又提问朗读,中间还穿插着分角色朗读,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了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渔夫——诚实善良,金鱼——知恩图报,老太婆——贪得无厌,并且教师把这些内容工整地板书了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学过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不要做像老太婆一样贪得无厌的人,因为那样不会有好下场;有的说,要做像渔夫一样诚实善良的人;还有的说,幸福生活要通过劳动来创造,不能靠别人的恩赐等等。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也算是比较流畅的一节课了,但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应该学习渔夫什么?难道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明白,正是渔夫懦弱、逆来顺受、不觉醒的性格,造成了他被赶出皇宫、险遭毒打的悲惨结局吗?假如我们的教育都把学生培养成像渔夫一样的人,那么,我们的教育成功吗?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多向思维。

5.为什么不让学生正视阮恒害怕心理的存在?一次下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期间一个名叫阮恒的小男孩,为救她的朋友——一个小姑娘而勇敢献血的故事。故事的感人之处来自于孩子的天真、无知和善良,因为在阮恒的认识里,所谓“献血”,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小女孩的生命。这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阮恒的表情、动作去理解阮恒的形象。学生很快就做出了答案——阮恒勇敢、坚强、善良、有爱心,即使是阮恒“那颤抖的小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样的动作描写,师生的分析也是“这反映了阮恒犹豫、矛盾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从未涉及这么一个略含贬义却既真实又准确的词语——“害怕”。下课后,我和这位教师交流:为什么不让学生正视阮恒害怕心理的存在?这位教师说:“小学生应以正面教育为主,那样恐怕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我说:“在本课中,分析阮恒害怕心理的存在,不但不会影响他的形象,反而会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比如,阮恒举手的过程,是面对死亡但为了朋友而毅然作出选择的过程,面对死亡,谁不害怕?他在害怕的状态下

举手,恰恰反衬了他的勇敢、坚强。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才有可能拥有生成而灵动的课堂。

6.为什么不让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一次下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分数的简单计算》,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师的导入设计得很好,结合生活事例说哥弟俩吃西瓜,哥哥吃了八分之二,弟弟吃了八分之一,问一共吃了多少。中间的讲授也非常清楚,算减法时,还让学生先列出算式,并让学生说出七个八分之一减去两个八分之一等于五个八分之一的算理等等,最后得出了结论:不管是加是减,只有分母相同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该做练习了,教师在黑板上出了四道题: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多少,五分之一加五分之二等于多少,五分之四减五分之二等于多少,一减七分之二等于多少。挑学生上黑板做,其他学生在下面做,最后教师主持,师生共同纠正。下课后,和这位教师交流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评判对错时,能不能把主持权交给学生?或者说教师主持一部分,把另一部分交给学生?第二,当一个学生把一减七分之二等于七分之三时,教师换了一个学生上去改正,改成了七分之五,但我很想知道的是:第一个学生为什么把一减七分之二等于了七分之三?第二个学生为什么改成了七分之五?就是说能不能让做对和做错的同学分别上到黑板前面说说他们做题时的想法,展示一下他们思维的过程?教师顿悟。这就告诉我们:课堂展示,不但可以

展示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可以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

四、有利于教师科学把握教育规律。

我们知道教育是有规律的,违背教育规律就会走弯路,甚至受到规律的惩罚。许多教师以为天天都在搞教育,很了解教育的真谛,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研究,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并不清晰。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应关注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人类给教育下的定义)。既然教育是培养人的,那么,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性的完善。但可悲的是,长期以来,一提到教育,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我曾在一个高三的教室里看到这样一幅标语: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看后让人寒心。更有甚者,一个高三教室里还有这样的标语:生时何必贪睡,死后自会长眠。看后让人惊心。我还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某领导到一所学校视察,问校长:你们学校有没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校长这样回答:领导啊,我们哪敢片面追求升学率,我们是全面追求升学率呀!这虽然是个笑话,却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关注己远远超过了对人的关注。就语文教学来说,《课标》里指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同样,其他各科教学培养学科素养都是具体目标,培养人才是最高目标。

2.教师是什么?教师的首要素质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课堂教学片断吧。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礼堂里坐着上千名听课的教师,还有临时从附近借来的几十名学生,要读课文了,学生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这个学生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了。老师柔和地提醒他看清楚再念,他居然结巴起来。邻座的一个男生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这个同学读,但老师没有应充。老师耐心地鼓励胖男孩儿重新读,胖男孩儿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总算把这个句子念顺了。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走到那个发笑的学生身边,问他:“你想评价一下他的朗读吗?”那个男生站起来,口齿伶俐地说:“他急得满头大汗,才把一个句子念好了。”老师笑着说:“应该说,他为了念好一个句子,急得满头大汗——请你带个头,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他,好吗?”听了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你就可以回答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了。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这是我给教师下的定义)。既然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那么,教师的首要素质不是他对教材的熟悉,也不是他教学基本功的过硬,而是他的生命之爱,他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文情怀,换句话说,就是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相信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遇到过类似这位特级教师的情况,反思一下,我们和这位特级教师的差别在哪里?这位特级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既维护了弱者的尊严,又给了强者仁爱,同时也给了所有学生看世界的眼睛。

3.“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但我对这句话持怀疑态度。我的思考是:它对于鼓励教师的干劲和热情来说,可能是有益的,但它对于教师的健康成长来说,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苛求教师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可能会对教师的成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师还很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抵触情绪:“这个学生我教不会,你行,你来教吧!”即使有人为它辩解说这里的“教会”指的是学生的进步,而我也认为这句话太绝对,违背教育规律。因为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本身是科学,既是科学,就存在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既是科学,就必然存在我们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就必然存在我们目前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的逻辑移用到其他领域,比如医学,比如极限运动,这句话的谬误立刻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这样说是否更客观些:“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

4.“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吗?这句话我们也经常听到,但我不太赞成这样的提法。我的思考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客体,如果说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就处于被主导地位,把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放在一起说,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惑。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材、环境都是教学的客体。但教师是客体并不等同于只起非决定性作用,学生是主体也不并意味着都起决定性作用,他们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起决定性作用。在教学被组织阶段,教师起决定性作用,而学生起非决定性作用;在教学自组织阶段,教师起非决定性作用,而学生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确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且在于确定了双方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有效地改变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徘徊的局面,正确地阐明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地位与作用,清晰地界定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决定性作用。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学科的课标里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表述,课标的准确表述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5.你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吗?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多年,竟然说不出自己学校的校训,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对校训的理解是:校训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导、要求与号召,它应该具有训示性、导向性和激励性。但学校的校训一定要根据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彰显学校的个性,并逐步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一种内在追求。诸如“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之类的校训怕是适合所有学校的,如果我们学校的校训也是这些类似的词语,我们当然也说不出来了。在我去过的学校中,有一个学校的校训让我至今难忘,那就是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训——“比昨天更好”。大家觉得怎么样?这是我迄今为止参观过的学校中最难忘的一个校训。学生比昨天更好,教

师比昨天更好,校长比昨天更好,学校比昨天更好,一切都比昨天更好……还有一个是我在《人民教育》上看到的,2011年第1期的《人民教育》介绍了重庆市江南小学的校训——“走好每一步”。2008年7月,田琪就任江南小学校长,国际象棋一直是该校的一个特色项目,但要把特色项目上升为学校特色,还必须对其进行抽象、提升,从而把特色项目升华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田琪没有“唯我独尊”,而是发动全校老师一起参与、思考。田琪选择了一个星期天,开展全校教师演讲比赛,主题就是:把国际象棋定位为学校特色建设突破口之后,学校的整体特色内涵是什么?校训是什么?这次演讲让田琪非常感动。学校规定每个年级一个人主讲,但是,自始至终,演讲都不是主讲者的“独角戏”,而是他在台上讲,台下就有许多人互动,有的举着牌,把演讲人提出的口号、校训演示在上面,有的随声附和。大家就像是建设自己的家一样出谋划策。老师们提出的校训多姿多彩:“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做最好的自己”、“健康、快乐、博爱、勤奋”……不一而足。田琪作为参与者的一员,也走上讲台与老师们PK,提出自己的思考——“走好每一步”。结果,大家都认为这个寓意深刻,又简单明了,就确立为校训了。从此,“走好每一步”就上升为江南小学的核心价值观,指引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6.“质量、安全、健康”究竟谁是第一?分管教学的校长说质量第一,分管后勤的校长说安全第一,分管体音美的校长说健

康第一,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质量、安全、健康”究竟谁是第一呢?我的理解是:在学校教育中,安全、健康、质量,依次而行,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安全关乎生命,健康关乎幸福,质量关乎成功。生存第一,幸福第二,成功次之。也就是说:安全第一,健康第二,质量第三。比如,自然灾害来了,你还说上课的事吗?正上课时学生突然有病了,你还继续上课吗?

第二部分: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一、关于课题立项要求

见附件一:关于申报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的通知

二、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巴丁博士曾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中小学教育虽然领域广大,科研课题十分丰富,但要真正选择一个既有较高价值,又适合自己的研究实际,并能够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并不容易,因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它的创新性。那么,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呢?

1.从课题指南中选择课题。(见附件二: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指南)

2.从学校特色中选择课题。

3.从成功经验中选择课题。

4.从现实问题中选择课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从哪方面去选择课题,我们必须首先考虑自身的研究优势和整个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优势。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才会对研究产生兴趣,只有对研究产生了兴趣,才会给研究带来动力,只有给研究带来动力,才会使研究持续下去,只有使研究持续下去,才会使研究结出成果,只有使研究结出成果,才会体会到研究的快乐。

三、如何表述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问题。比如“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研究的范围是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问题是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这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四、如何制定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磨刀不误砍柴工”,制定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可以使教育科研建立在目标明确、任务清楚的基础上,使课题研究更加具体化、明朗化。那么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题的提出

2.课题研究的基础

3.课题研究的内容

4.课题研究的方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

6.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及成果形式

7.课题组成员分工

8.经费预算

下面是一个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见附件三:实施方案参考),我结合这个实施方案对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具体说明:

1.“课题的提出”主要是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即说明“为什么研究”。

2.“课题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叙说课题研究的条件、力量、优势等。即说明“凭什么研究”。

3.“课题研究的内容”一是必须明确而具体,二是必须与课题相吻合。即说明“研究什么”。(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

4.“课题研究的方法”常用的有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即说明“怎么研究”。

文献法顾名思义就是查阅文献,主要是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常用于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

观察法就是我们说的“科学观察”,它与“日常观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目的性、计划性强,并且要有观察记录。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期间,留下了对所教过的3700名学生的观察材料,并对其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大量教育著作的诞生都建立在这种有严格计划性的、长期的科学观察的基础之上。

调查法常用的形式有调查表、问卷、访谈等。

实验法以前多用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一般是慎用的。需要确定自变量,测定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等。

个案研究法常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比如,后进生的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等。

行动研究法就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法是把教育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比较普及性的研究方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5.“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工作量确定课题研究的周期,原则上为一至三年。

6.“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及成果形式”: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目标;成果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都属于研究报告。

7.“课题组成员分工”:课题负责人一般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其他成员的分工由负责人根据他们的特长而定。

8.“经费预算”:任何科研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教育科研当然也不例外。

五、如何填写立项书?

只要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好了,填写立项书就成了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了。(见附件四: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书)

六、如何实施课题研究?

一般来说,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的各个成员就要按照计划分工开始实施研究工作,为撰写结题报告作准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2.制定阶段性研究计划。

3.有目的地展开研究,比如制作问卷、拟定访谈提纲、设计教案等。

4.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主要是研究过程中的调查记录、观察记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5.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和数据,实现感性材料向理性思考的提升。

6.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

七、关于课题结项要求

见附件五:关于参加新乡市第二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八、如何撰写结题报告?

大家知道,撰写结题报告是表述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

1.课题的提出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课题研究的内容

4.课题研究的方法

5.课题研究的过程

6.课题研究的成果及结论

7.研究后的思考

8.参考文献

下面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课题的结题报告(见附件六:结题报告参考),我还结合这个结题报告对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具体说明:

1.“课题的提出”主要还是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但要求比方案详细、具体。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就是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3.“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求比方案详细、具体。

4.“课题研究的方法”也是要求比方案详细、具体。

5.“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原来的课题研究的步骤,同样是要求比方案详细、具体。

6.“课题研究的成果及结论”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

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内容写得如何了。一般说来,这部分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个结题报告的60%以上。

许多教师这部分内容写不好,或者觉得写不出那么多的内容,主要是对成果的认识有偏颇。一提到成果,教师们往往想到的是教师论文的发表和获奖、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和获得的荣誉等,这些是不是成果?是成果,也需要写进成果,但仅仅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的研究成果中学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和推广价值。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往往体现在我们通过研究所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方法。提出一个观点是成果,得出一个结论是成果,解释一种现象是成果,说明一种过程是成果,甚至指出一种注意也是成果,说明一种效果更是成果。

7.“研究后的思考”主要是叙说研究的体会和感受,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知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研究课题往往不会取得完美无缺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曲折、产生种种困惑,在总结成果、回顾成绩的同时,也会看到客观存在的种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曲折、困惑和不足,以便更清晰地看到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和空间,激发起进一步研究的欲望和动力。它标志着一个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成熟。

8.“参考文献”要求列出研究过程中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淮安市新渡中心小学蔡巧红 一、课题研究概述 什么是课题?很多理论书籍中都有阐述。但我认为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是否可以这样来界定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须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总之,我认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

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强化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是指国家、省、市、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的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课题。俗称“规划课题”。有人把规划课题研究称为“专业研究”,“正规、正式研究”。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①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与度的问题,这些课题都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 ②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 三、为什么要做课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学校与个人两方面的发展来考虑。 学校发展的需要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 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 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

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以前,一提起“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办法做,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这两年,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在有很多教师已经不满足参与,而是希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但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介于这种认识,现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我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师怎样进行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阶段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1、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小学教师要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变“教书匠”为“研究型”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教科研素养”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身的需要 创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同样,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

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向校长已经为大家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难看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展。 二、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正确把握教育科研在学校的定位 1、学校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现实,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如何做课题

《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理论知识的匮乏,为了改变自己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我认真阅读了李冲峰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觉得豁然开朗。 《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冲峰教授编著,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在这九个步骤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研究能力的,是如何恰当选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和如何撰写结题报告这三个环节。 一、如何恰当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立论要充分、合理。研究者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所选的课题要以事实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没有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课题盲目性很大,研究成果也经不起推敲。 (2)价值性原则:理论价值(学术价值):是指课题对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3)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表述准确。研究者要将所研究的课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定的课题要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不着边际。要小题大做。尤其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更应该选定明确而具体的课题,避免课题过大难以驾驭,无法达到教育研究应有的深度。 (4)创新性原则: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定的课题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是未被完全解决的,也可以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对一些问题的定论。研究者要清楚一个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创新。 (5)前瞻性原则:有创见、有新意,属科研前沿、学术空白。所选课题及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服务。 (6)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者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时间、经费、设备、技术支持等主客观条件都是选择课题时要考虑的因素。 (7)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内容提要: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 下面从选题、开题、结题三个环节谈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如何选题 选题,是课题探究的第一步。选题水平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选题过程本身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一环。中小学教师要有效地开展科研,必须首先学会如何选题。 (一)选题原则 1.价值性原则 选题的价值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要具备一定评定标准的理论学术价值或实践应用价值。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探索活动,这就要求作为科研起点的选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完善教育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丰富、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选题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否则将经不起推敲,徒有立论,而毫无意义可言。 3.创新性原则 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是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它是新颖的。 4.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科研过程的各种必要条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修养、研究能力、科研品格、兴趣爱好等;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保证课题顺利开展的资料、设备、时问、人员、经费和必要的行政支持与研究时机等。 (二)选题路径 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源泉。中小学教师天天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撰写人:张杰 一、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 *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校领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 研究性学习,在研究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 按规律办事,从苦教到巧教 * 发展教育教学理论 * 教育创新 * 培育优秀教师和教育改革家 *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 *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专家的本土化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概念和特点 * 概念:在已有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小学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 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就是寻找规律、探索未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属于比较典型的应用研究。 * 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 以微观研究为主 * 群体性研究 * 教育研究的客观性与现实性 * 客观性:真实、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可证实或证伪 * 现实性:在时间上是现在而不是过去或未来。 三、教育科研与写论文的关系 * 区别:科研是从发现问题到求解的系统的探索过程;写论文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联系: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呈现方式之一,不搞科研或者课题研究也可以写论文。 * 已发表教师论文的类型 * 教育教学中的感想、体会;总结归纳工作经验;教材的某章节教学探讨;某一类学生的调查;高考中考考题分析;迎考复习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教材、教法的经验介绍。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类型 * 教研活动

* 以学科组为中心研究课标、教材,集体备课,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想法,以年级组为中心分析学生、班风、班集体和组织学习等。有代表性的如小课题研究 * 专题研究 * 以研究学校、年级或班集近期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主,开展调查,提出解决方案,采取措施,直至解决问题。 * 课题研究 * 以课题申请者关注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进行以理论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五、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 基本概念:运用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程序,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认识活动。 * 与一般课题研究的区别: * 都是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无本质区别; * 相对于教育管理部门立项的课题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 研究方法多为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等。 六、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开展教育科研的条件 * 个人条件 * 时间:看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总结思考的时间; * 持续性:有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毅力; * 反思能力:思维的逻辑性与概括力; * 积累:知识与经验,久病成医。 * 环境条件 * 研究与学习型组织 * 激励机制 * 研究条件 * 经费、文献资料、网络、基本设施等。 七、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 * 从班主任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课题 * 从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课题 *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 * 学生与教师 * 从合作课题中确定个人承担的子课题 * 从成功经验中找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 从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发现问题 * 从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课题 八、申报的小课题举例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提纲 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1、必要性。 2、可能性。 3、特质性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应关注的问题 1、要重视过程 2、要重注应用性 3、要遵循的原则 三、如何申报立项科研课题 四、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怎样选题 1、选题的基础原则 2、选题的一般步骤: 3、选题的具体方法 4、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1、课题名称的确定 2、目的的论证 3、背景论证。 4、基础论证 <三>内容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结构的科学树 <四>步骤设计 <五>方法设计 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座谈会、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 实验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模拟法、案例法。 <六>成果设计 讨论稿、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研讨课、实验观摩、 实验小结、论文、研究报告、个案分析、电脑光盘 <七>文档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记录调查记录实验记录 五、怎样设计实施方案和计划。 1、实验题目。 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 3、实验目的与操作。 4、实验的指导思想; 5、实验对象; 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 7、实验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 六、怎样搜集整理资料 1、资料分类 2、搜集资料的原则 3、搜集资料的方法 4、材料记录要求 5、材料的加工整理 6、分析材料常用方法 七、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建议 1、方向性 2、科学性 3、过程性 4、合作性 5、推广性 八、怎样申报结题

教师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王一枝 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1、必要性。教育要创新,观念要创新,知识要创新,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创新的能力呢?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就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2、可能性。 教师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局外人,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景的最佳人选。 总之,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丰富的研究机会,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 3、特质性 我们倡导的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具体来说,有一个目的、两种需要、三股力量、四条原则。 <1>、一个目的 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理论,二是来自实际。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必需要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两种需要 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亟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再根据自己的思路汇综而成。 <3>、三种力量 课题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1、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 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

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进行课题 以前,一提起“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办法做,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这两年,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在有很多教师已经不满足参与,而是希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但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介于这种认识,现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我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师怎样进行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阶段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1、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教师要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变“教书匠”为“研究型”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教科研素养”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身的需要 创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同样,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向校长已经为大家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难看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展。 二、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正确把握教育科研在学校的定位 1、学校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现实,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校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教学研究(不是学术性的研究),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 学校教育科研有以下特点: (1)问题即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 (2)教学即研究。在研究状态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 开展小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引子: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 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专家才能做 繁忙:整天忙于教学、批改,根本没时间搞科研 无奈:有很高的科研热情,但苦于找不到课题 头痛:不知从何下手,缺乏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 思考一:教育科研对我们究竟有何用?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不是专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研究者。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做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报告评比之后就成了封存的历史,更不是在轰轰烈烈科研结束之后又可悲地回到“习俗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来。 研究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问题,对教师而言,不断的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试图去改变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传统的教学常规适合新课程吗?)思考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如何诠释?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每日三省自身,写教育日记千字。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幽默的文字道出了教育科研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成长的秘密——写教育随笔。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张德胜 一.什么是课题? 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和专家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很大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课题。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教师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与方法,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二.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益处。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上的问题、学生表现上的问题、学校教育上的问题等。 第三,养成严谨工作作风的需要。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四,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教师如何进行校级小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进行校级小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很流行的词:教师科研。何为教师科研?从字面上理解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实验。但他的意义不仅限于此,而在于强调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教师的工作是充满智慧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的实践者,所以进行研究不是几个能手、个别骨干的事,而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面对的事。面对问题,能帮助我们的只有去作研究。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善于研究,把遇到的问题,做出的点点滴滴地尝试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课题进行探究。因而,依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开展校级课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适当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校级小课题研究的意义。为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使教育科研在质量立校上真正发挥其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 三、什么是小课题。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四、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

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数学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小学英语口语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小学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六年级学生自习课堂自主学习研究”。 五、小课题研究流程与注意事项。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 (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六、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课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搜集材料,观察试验,研究推理等,寻求解释的方法,探求解决的途径,最后达向未知彼岸的过程。比如,我们发现,在上学路上,某个路口经常堵车,心中自然会发生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道路,为什么这里会堵车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去现场观察,看看这个路口什么日子、什么时间堵车,堵车跟哪些具体

浅谈生物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浅谈生物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徐业义(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213001) 小课题研究这个名词对于不少教师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事实上我们每个教师都进行过小课题研究。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发现自己一道题讲得不是太好,学生听后仍不太明白,通过反思,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改进方法后再进行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小课题研究。广州市名教师曲天立提出的“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就是对小课题研究的高度概括。进行小课题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便可作为小课题研究的课题。问题可以来自学生,可以来自同伴,当然也可以来自自己。 如果我们注意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你会发现有很多是很有思考性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或者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比如说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为什么两者所用的硫酸铜的浓度不同?如果用相同的浓度又会怎么样呢?再比如说用甲基绿可以染DNA呈绿色,为什么课本中只有细胞核中呈绿色,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内的DNA就不能被染上色而呈绿色呢? 同伴想到的问题或者是从同伴的学生处得来的问题,同样有许多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如在教研活动中,常常会有老师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常会有讨论而没有结果的情况,有些也是可以进一步去研究的。如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提出他在进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教学时,想到“问题探讨”的演示实验中漏斗内的蔗糖浓度在很高的情况下可使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甚至从顶端流出蔗糖溶液,造成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而最终不再外流,如果在顶端扎上一个半透膜,那么顶端只有水流(渗)出,而蔗糖不会外流,这样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降低,不就一直有水从顶端流(渗)出了吗?这样不就成了“永动机”了吗?问题的推理有理有据,一时找不出问题所在,但知道它一定存在漏洞,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

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 发布日期:2010-04-15 浏览次数:1507 ■赵兴民,姜志坚(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101) 摘要:随着“教师即研究者”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必需的一环。中小学教师应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注意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区别,掌握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及注意事项,恰当选取科研课题,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小课题研究促进自身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小课题;选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4289(2009)09-0022-03 “教师即研究者”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界公认的一种理念并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

深入,教育研究重心下移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成为研究者更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但是“做课题累,做研究苦”几乎成了一线教师的普遍声音;把研究当任务,敷衍了事,这是部分一线教师的常见行为。虽然许多教师内心极不情愿干这种苦差事,但搞个课题,评优晋级时可以加分,提拔重用时是重要依据,因此许多教师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所以造成“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的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1]。现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小型课题研究。这种小课题研究以实用性、操作性强而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一、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区别 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它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其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2]。具体来说,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有如下区别: (一)研究目标与选题对象不同 大课题研究多是为了解决某一学校、地区甚至是全国性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对很多教师而言,都是个难题。 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因为疲于教学而没有精力;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找不到方法和门道,甚至连选题思路都没有;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不能坚持下来。 但是做课题,做研究,对于老师而言,却甚为必要,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今天,小编向你推荐一位一线老师的经验之谈,让他告诉你怎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做课题研究不是这样的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

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

中职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中职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一、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的概念 小课题研究,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 2.小课题的特点 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特点。实、小、活、快 (二)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 往小处说,就是“解困、去弊、求善”,让自己工作的更舒心愉快。 往大处说,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怎样做小课题研究 (一)、小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内容 1、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研究目标 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3、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研究假设。 4、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后进生”);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5、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6、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 (2)、如何进行研究。 7、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 8、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9、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0、经费预算情况。 (二)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1.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申报立项。 (1)发现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小课题。 (2)读书、查找资料,分析研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方案,填写小课题申报立项书。 2.研究阶段——进行研究,积累资料。 (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2)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反复实践和改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求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3)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自己的做法和产生的结果;并且收集阅读借鉴的文章、研究成员的阅读思考及其他相关的研究活动材料。 3.总结阶段——梳理资料,提炼成果。需完成的工作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