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危机管理六阶段步骤

危机管理六阶段步骤

危机管理六阶段步骤
危机管理六阶段步骤

危机管理六阶段步骤

在商业活动中,危机就像普通的感冒病毒一样,种类繁多,防不胜防。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

在亲眼目睹了强生公司的“泰诺事件”、百事可乐的“注射器事件”、英特尔的“奔腾芯片事件”等危机之后,我将危机管理总结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危机的避免

将危机预防作为危机管理的第一阶段并不奇怪,令人奇怪的是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

要预防危机,首先要将所有可能会对商业活动造成麻烦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的后果,并且估计预防所需的花费。这样做可能很费事,因为公司内数以千计的雇员中的任何一人,都可能因为失误或疏忽将整个公司拖入危机,但却很管用。

其次,谨慎和保密对于防范某些商业危机至关重要,比如由于在敏感的谈判中泄密而引起的危机。 1993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与通用电气宇航公司(General Electric Aerospace)通过多轮磋商终于达成了30亿美元的收购案,这一秘密消息在高度紧张的日子中被保持了27天,结果却在预定宣布前两小时泄露给了媒体,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想保守秘密,就必须尽量使接触到它的人减到最少,并且只限于那些完全可以信赖且行事谨慎的人;应当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都签署一份保密协议;要尽可能快地完成谈判;最后,在谈判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加入一些不确定因素(工程师们称之为“噪音”),这会使窃密者真假难辨。即使做了这些,也应当有所准备,因为任何秘密都可能会泄露。

第二阶段:危机管理的准备

大多数管理者满脑子考虑的都是当前的市场压力,很少会有精力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这就引出了危机管理的第二阶段:未雨绸缪。

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比如行动计划、通讯计划、消防演练及建立重要关系等。大多数航空公司都有准备就绪的危机处理队伍,还有专用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以及详细的应急方案。今天,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备用的计算机系统,以防自然或其他灾害打乱他们的首要系统。

另外在为危机做准备时,留心那些细微的地方,即所谓的第二层的问题,将是非常有益的。危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忽略它们任一方面的代价都将是高昂的。例如,在1992年安德鲁飓风过后,电话公司发现,它们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短缺的不是电线杆、电线或开关,而是日间托儿中心。许多电话公司的野外工作人员都有孩子,需要日间托儿服务。当飓风将托儿中心摧毁之后,必须有人在家照看孩子,这就导致

在最需要的时候工作人员反而减少了。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是通过招募一些退休人员开办临时托儿中心,从而将父母们解脱出来,投入到电话网络的恢复工作中去。

第三阶段:危机的确认

这个阶段危机管理的问题,是感觉真的会变成现实,公众的感觉往往是引起危机的根源。以发生在1994年年底的英特尔公司奔腾芯片的痛苦事件为例,引发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英

特尔将一个公共关系问题当成一个技术问题来处理了。随之而来的媒体报道简直是毁灭性的,不久之后,英特尔在其收益中损失了4.75亿美元。更可笑的是,当公司愿意更换芯片时,很少有用户肯接受。估计仅有大约1%到3%的个人用户更换了芯片。可见,人们并不真的要更换芯片,他们只要知道他们有权利换就行了。

这个阶段的危机管理通常是最富有挑战性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寻找危机发生的信息时,管理人员最好听听公司中各种人的看法,并与自己的看法相互印证。

第四阶段:危机的控制

这个阶段的危机管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工作的优先次序。

首先,让一群职员专职从事危机的控制工作,让其他人继续公司的正常经营工作,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也就是说,在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危机管理小组与一位胜任的高级经营人员领导的经营管理小组之间,应当建立一座"防火墙"。

其次,应当指定一人作为公司的发言人,所有面向公众的发言都由他主讲。这个教训源自另一个法则:如果有足够多的管理层相互重叠,那就肯定会发生灾难。

第三,及时向公司自己的组织成员,包括客户、拥有者、雇员、供应商以及所在的社区通报信息,而不要让他们从公众媒体上得到有关公司的消息。管理层即使在面临着必须对新闻记者做出反应的巨大压力时,也不能忽视这些对公司消息特别关心的人群。事实上人们感兴趣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管理层对事情的态度。

最后危机管理小组中应当有一位唱反调的人,这个人必须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明确地说出自己意见的人。

总之要想取得长远利益,公司在控制危机时就应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公司的短期利益。

第五阶段:危机的解决

在这个阶段,速度是关键。危机不等人。三年前,连锁超市雄狮食品(Food Lion)突然间受到公众瞩目,原因是美国某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指控它出售变质肉制品。结果公司股价暴跌。但是,雄狮食品公司迅速采取行动,他们邀请公众参观店堂,在肉制品制作区竖起玻璃墙供公众监督,改善照明条件,给工人换新制服,增加员工的培训,并大幅打折,通过这些措施将客户重新吸引回来。最终,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它的检测结果是"优秀"。此后,销售额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这一案例相似,当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引起脑瘤的指控出现时,手机制造商们迅速请独立专家直接向公众解释实际情况,公众的担心很快就消除了。当百事可乐的软饮料罐中发现了注射器时,公司采取了类似的策略,迅速向公众演示,这些异物只可能是由购买者放进去的,结果,公众的喧闹很快便平息了。

第六阶段:从危机中获利

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实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如果一个公司在危机管理的前五个阶段处理得完美无缺(也就是说,没有莫名其妙地将危机搞得更糟)的话,第六个阶段就可以提供一个至少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混乱的机会。

将群情激愤的危机成功地化解的经典案例,是强生公司对“泰诺”事件的处理。当被氰化物污染的"泰诺"胶囊引发一系列死亡事件后,当时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公众的安全和恢复公司最畅销产品的信誉。通过整页的广告和电视宣传,公司将3100万个胶囊从全国各商店的货架上和家庭药柜中全部收回,然后重新设计了包装,并在三个月内将市场占有率恢复到危机前的95%。这个奇迹的取得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的,但若不这样做而引起名誉受损,再去恢复名誉所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从商业角度看,“泰诺”危机的结果是强生公司再一次证明了它对其客户的关心以及它对道德标准的坚持。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悲剧过后,公司的声誉却明显得到了提高。

其实,公众对商业企业的预期并不高,以至于公司在做一件本应当做的事时却会受到热情洋溢的称赞。

总之,要尽一切努力避免使你的企业陷入危机;但一旦遇到危机,就要接受它、管理它,并努力将你的视野放长远一些。我自己对危机管理的最基本的经验,可以用6个字概括:说真话、赶快说。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政府现代管理体系构建的新内容。该课程以《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导论》为基础,是一门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追踪当今公共管理前沿水平的课程。 该课程结合当今中外社会发展的最新实践,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社会背景和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 2003 年 SARS 事件以来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及分析辨别能力,对将来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和公共管理职业的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战略》课程简介该课程着眼于优化经管法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加学生科学评估和管理无形资产的能力。由于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创新基金设立、财政政策制定,以及企业或机构的改制、重组、投资、参股、转让、上市、抵押、质押、破产、清算、诉讼、纳税、保险、管理、租赁等经济活动,都需要考虑无形资产要素;而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成为整个资产管理链条中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焦点。因此,开设本课程对于财政、金融、会计、税收、法学、审计、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商业经营方法等无形资产评估和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知识结构完善作用,同时也具有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促进就业的实际意义。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形资产概念认知与理解、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与技巧、无形资产管理策略等。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及投影展示等。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 概要 1,危机——是一种“情势”,而非一个事件,据此归纳出危机的特征,并以“人”和内外环境为尺度,对危机类型进行划分。 2,危机管理的界定——提出它是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的四维一体的管理系统,进而确定了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 3,树立危机观。 第一节危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诸多学者对危机定义的共同要素:不确定性;紧迫性;威胁性;潜在损害性 据威廉斯的概念办公室原则,本书定义——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Q1危机是一种事件,还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形势/情境/状态。 A:事件,还是状态,这是一个涉及危机定位的根本性问题。危机往往由特定事件引发,其表现形式也主要是威胁性事件,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危机本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动作规则和发展秩序由常态异化、裂变为威胁体系的过程。危机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威胁性事件,而是一种涉及内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 相应的,危机管理也不单纯是事件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定义为状态的意义:更准确反映危机的本质,有利认识,理解。 明确危机管理的方向 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对应机制,形成战略性危机发展观 Q2危机的诱因是什么 A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观念/战略/战术)+导火线 Q3危机为何一旦爆发便迅速蔓延(危机特质之一) A危机还有特殊传播性。大众媒介的渗透性。危机的非常态事关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性(成为媒体报道、传播的核心关注点)。再加上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对其的高度敏感。 必然性和偶然性 渐进性和突发性(量变到质变,分潜伏/爆发/处理/解决四阶段的生命周期) 建设性和破坏性(警钟、疫苗/时势造英雄;有形损害/无形损害) 紧迫性、公共性(控制论)——其中传播的快、广、变异快/杂/多谣言等仨特点。 按X轴——外部/内部原因;Y轴——人为/非人为原因——为划分标准(即有四个范畴),其中四个原因综合作用的危机为最复杂、威胁性,破坏性最大的类型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提纲(上网)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提纲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选修学生用) 任课教师:强恩芳 一、课程性质: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本课程主要涉及到危机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公众信任理论、危机管理理论、行政伦理理论等基本理论层面,也涉及到经济危机应对、社会危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群体事件应对等操作层面,属交叉研究领域。本课程是政治与行政学院设立的一门院选修课程,供对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应急管理等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二、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及方法,同时借助于实际的案例分析,引导并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相关学科关注领域,丰富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今后在危机管理方向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主要有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政策、危机管理政策的研究方法、危机管理四阶段、危机管理与组织管理、政府应急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 四、教学时数:34课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并对重要问题组织课堂讨论。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出勤10%+课堂参与15%+作业15%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七、教材:见课件。 八、一般参考书目: 张成福、唐钧、谢一帆著,《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张小明主编,《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丁文喜著,《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11月。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危机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6月。 九、各讲要点、要求、思考题和参考书: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2019年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管理》试题

2019年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66分版)考试中途请不要离开,即使您关闭浏览器或电脑,系统也将持续计时。 (一)单选题:每题1分,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天津爆炸案出现没有总指挥的状况,该如何解决。 A.警察局长总指挥 B.事故公司领导负责 C.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选任 D.武警交通队长担任 2.公众质疑:有的人同在一个城市可以买豪车,有的人开普通车,而有的人没有车;孩子 想出国就出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网上炫富等等。而却有很多人现在家庭的生活还难以为继,遇到重大疾病就感觉到很困难、生活很艰巨。这些现象使得总书记提出()。 A.全力扶贫 B.政府作为 C.全力合作 D.经济发展 3.“表哥”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这位官员被调查了,调查他并不是他在处理这场危机应对的情况怎么样,反而是由于现场一个表情引发了一场审判,最终这位官员还被判了刑,很多人开玩笑叫一场微笑引发的审判。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政府信任面临的()挑战与特点。 A.集体性的行动(抗争) B.公众终止与政府积极的互动 C.集体性的行动(诉求) D.政府官员容易成为焦点 4.产生政府信任危机的舆论因素包含()。 A.媒体导向 B.心理挫伤 C.公共直接利益 D.公共间接利益 5.在张家村拟建一座核电站,该项目引起了周围民众的恐慌,该种恐慌在本讲中被称为哪种症状() A.恐核症 B.恐水症 C.急性焦虑症 D.慢性焦虑症 6.根据本讲,()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A.技术水平 B.措施手段 C.领导作用 D.制度设计

7.本讲提到,现在基尼系数过高,贫富差距较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社会集体焦虑,通过哪种措施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 A.调节分配制度 B.城乡医保同筹制度 C.廉租房制度 D.提前退休制度 8.本讲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或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了解的就是()。 A.不确定性 B.目标 C.风险 D.消极影响 9.本讲认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要鼓励引导个部门和企业把工作重心放在()上。A.政府引导 B.科普宣教工作 C.处置工作 D.隐患排查治理 10.到今天为止使用互联网网民的人数规模已接近()亿。 11.在经历了一次危机之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怀疑,不仅有怀疑也有批评,甚至还有其他衍生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去考虑()。 A.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究竟面临哪些挑战 B.立即着手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C.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公众给予的怀疑和批评给予立即回复 D.对公众的怀疑和批评避而不谈 12.根据本讲,我国2017年颁布并实施的()对突发事件做了界定。 A.《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 B.《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的通知》 C.《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3.本讲认为,隐患排查工作,首先要加强(),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等同于安全生产事故一并看待。 A.风险管理 B.风险与隐患清单 C.科普宣教工作

危机(公共安全)管理课程大纲

《危机(公共安全)管理》课程大纲 讲师:朱文川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对危机(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介绍和展开,它包括危机(公共安全)理的主体、职能、层级、决策、资源、绩效评估、战略管理、电子技术以及危机(公共安全) 管理发展的前景等主要内容。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危机(公共安全)管理课程》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专业核心课程,是MPA(MBA)课程体系中的最主要专业基础课,为学员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危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实际管理的背景知识,而且引发学生对MPA 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该课程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的危机(公共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政府实际危机(公共安全)管理过程,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和对学员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 2、 案例教学 (二)、对学员能力培养的要求 1、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讨论 2、 学生必须完成核心内容测试(课堂)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 危机(公共安全)管理概论 第二讲 风险社会:理论、表现及对策 一、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二、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的表现与特征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第三讲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分类、特点、原因分析及应对机制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分类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三、有关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几种分析工具 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机制 第四讲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 二、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三、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四、现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措施与经验教训 第五讲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步骤、指导原则及策略技巧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步骤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指导原则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策略技巧 第六讲 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二、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三、公共关系的类型 四、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第七讲 企业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意识和原则 二、危机管理思维 三、危机管理策略 第八讲 媒体沟通 一、媒体沟通的五大原则 二、与媒体沟通的途径及方式 三、危机(公共安全)管理的沟通要点 五、其他 附1:多媒体课件 略 2:案例 略

第八章 危机管理

第三节危机管理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危机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风险经济。所以,危机管理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并成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的新领域,成为公共关系实务拓展的新天地。这种极富挑战性的管理工作,也是公共关系得以确立的一个支点与价值所在。一、危机及其管理的涵义与阶段 1.危机的涵义危机指危及企业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危机会直接影响企业生

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会破坏组织及产品的形象,甚至使组织陷入困境,难以生存。所以,也把危机称为组织经营过程中的一段不稳定的时间和不稳定的状态。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是一段不稳定的时间、不稳定的状态,其全 1 程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仔细审视每一阶段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1)危机潜伏期。指危机发生前阶段。在这个阶段,某些导致日后危机爆发的因素已悄悄形成。

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及时发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快速的补救,“病源”将不断扩展,直至引发危机。潜伏期是危机可以挽回或减轻的时期。 (2)危机爆发期。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潜伏、积累到这一阶段,就失去了挽回的机会。接下来会因一个突发事件而使危机完全明朗化,全线爆发。如果把潜伏着的危机比做埋在土里的炸弹,那么,突发事件就是引爆炸弹的导火索。如果,在危机爆发之前,组织有所准备,对危机的控制及其调查、处理就会更加迅速。反之,将非常被动。(3)危机影响期。又称后遗症期。危机爆

发之后,任何单位都会迅速地、竭尽全力地对其进行控制。但调查、取证、查出责任人(揭发内幕)之后,索赔案件将不断增多。又因信息的不断扩散,组织形象必将受 2 到严重的损坏。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只得自我分析、自我检讨,想方设法收拾残局,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尽量挽回损失。这是一段必经的影响期。影响期的长短,和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果断与否、正确与否、得力与否等密切相关。(4)危机解决期。也称危机平息期。这是危机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尾声阶段。这个阶段危机的高峰和持续现象已得到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公共危机概述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和着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地威胁到了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等引发的,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公众带来灾难性影响,严重威胁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按公共危机发展的速度(罗森塔尔) 1、龙卷风型:来得快,去得也快、危害性大。 2、腹泻型:逐渐发展酝酿的,但是爆发后会很快结束。 3、长投影型:危机爆发的非常突然,但是后续的影响深远,通常在事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够平息。 4、文火型:危机开始的缓慢,逐渐升级,甚至看似没有爆发的过程,但是结束也缓慢。(二)按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 1、经济危机: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其实这是一种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危机。 2、政治危机: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为,由于发生了某种对国家构成威胁的非同寻常的事件,比如说:战争、内战、大规模的抗议等等。 3、社会危机:主要是指源自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像社会利益结构的失衡、社会群体之间对立感的增强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危机。 4、生产危机:主要是由于技术因素、防护因素、质量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所引发的。 5、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过程。 (三)按公共危机后果的严重程度 1、一般危机事件(IV):表示危机的影响是局限在基层范围,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 2、较大危机事件(III):这类危机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是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者波及

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

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危机公关特点 意外性: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 聚焦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大火借了东风一样。 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紧迫性: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 [编辑]危机公关的流程和内容 从危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危机的终极爆发往往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因此,对危机管理的审视应该放到对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加以研究的大背景中。一般而言,问题的发展演变方式都是可以预期的。它往往是从一个趋势或事件开始,接下来的变化脉络十分清晰。 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 ● 起源阶段——潜在问题 ● 干预和扩大阶段——问题在抬头 ● 成型阶段——当前问题和危机问题

● 解决阶段——休眠问题 根据问题发展的这一周期,危机公关主要包含以下流程和内容 ● 问题管理。对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监控和评估。 ● 危机规划与预防。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建立危机管理机构。 ● 危机应对。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管理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 ● 善后事宜。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评估危机预案的效果,做出调整和修订 此外还要强调指出,危机公关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是否得到企业高管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否有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管理项目与危机公关项目;以及危机沟通系统是否高效通畅。在这里,国内外竞争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问题管理和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工具支持。 危机公关的“三明主义”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机。当危机出现时,企业相关人员不可在危机中乱了阵脚,要平心静气,组合运用“三明主义”的公关原则,来一步步化解危机,或进一步转“危”为“机”。 其一,态度“明确”,公司对待危机的态度要明确,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表明,不能采用任何手段来逃避危机事实。这是企业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例如,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在《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中居然称:“我们虽然多次要求百胜的相关供应商确保其产品不含‘苏丹红一号’成分,并获得了他们的书面保证。但是非常遗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还是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成分。”这是什么样态度?暧昧?狡辩?这明摆着是要把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商,以求转移媒体和消费者的视线。媒体和消费者能够满意这样的话语吗?显然不会。这样做终究是无济于事,肯德基的管理方首先应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肖鹏军版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教学大纲肖鹏军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 建议最低学分: 建议开设时间: 二、课程性质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是以《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管理导论》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也是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公共管理最新发展,即非常规管理的专业课程,有助于提高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追踪当今公共管理前沿水平的课程。 三、课程目的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政府现代管理体系构建中的新内容。本课程通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结合当今中外社会发展的最新实践,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 2003 年 SARS 事件以来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当今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应发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问题分析辨别能力,对将来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和公共管理职业的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内容上通过危机与危机管理等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入手,讲授危机与风险的异同与识别、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大致分类、主要特点与重要影响;当今危机管理研究综述与最新发展趋势;公共危机与环境、公共危机处理与公共关系、公共危机与媒体应对;危机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国际经验与借鉴;政府危机处理的目标、特点、难点、预案制定、处理程序、处理机制与信息策略;政府危机管理的政治责任、组织架构、制度分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领导力等;转型期中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及其影响;中国政府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时间序列、组织行为、决策过程、体系与机构等的建构等。 五、教学时数 32 学时 六、教学方式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公共危机管理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前者注重对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阐释,后者侧重对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介绍,特别是应急管理方面的分析。本课程以任课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理论性、述评性和研究性的内容由老师讲授为主,同时把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大量运用最新、最典型的丰富案例分析来阐释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注重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生活中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案例由老师提供相关典型案例,设计一个选课学生都可以登陆下载讲课资料的公共邮箱和网络学堂,选课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对所布置需要探讨的案例同时附上所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每个小组的主讲同学上台发表小组集体讨论的观点及其理由,有条件的同学在事先做好 PPT课件,运用 PPT 演示以达到最佳效果,每位同学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之后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同学针对这些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质疑或不同观点,被质疑的同学要做出回答。

第一专题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关于教材 ●关于课堂要求 除了不可抗力,出勤需满13次; 请假须有假条; 有纲要式笔记; ●关于成绩评定 平时60%+ 期末40%; 平时成绩= 出勤+发言+作业+笔记+其他; 旷课扣3分/次,事假扣2分/次,公假不扣); 旷课满3次,取消平时成绩; 迟到3次等于1次旷课。 参考文献 陈丽华《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 胡税根《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江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与启示》 马怀德《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 余潇枫《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 唐钧《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 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 薛澜《危机管理》 薛克勋《中国大中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 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 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 丁俊杰《网络舆情与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 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高鹏程《危机学》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

1. 近一年来国内外的突发危机事件 7.23动车事故,并引发“地震”; 黑龙江矿难; 飓风艾琳致美国230万人撤离,死亡8人,纽约市首次停运地铁,7000架次航班被取消,抢购应急物资,10万国民警卫队候命, 2010年上海静安区民宅大火,死亡50多人; 2011年6月11日蓬莱渤海湾海域溢油事件; 危机无处不在。 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危机管理》: 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 ※认识危机,治理危机,对于人类安全和幸福,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重要而必须。 2. 报警和求救电话知多少? 在异地怎样拨打案发地报警电话?投币和磁卡电话是否需要先投币或插卡? 3.因为突发事件而下台的官员

第一专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危机” 【美国际政治学家】·赫尔曼:危机是某种特定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而且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决策视角 【荷兰危机管理研究专家】罗森塔尔: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只是宏观层面的危机,即国家面临的危机。——决策视角 【美】劳伦斯?巴顿: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涵盖企业危机,事件以上危机定义的不足: 首先,危机,究竟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事件,还是特定的局势、情境、形势?或者两者都包括? 本课观点:既可以是一种局势、形势,也可是事件。如,暴雨中的城市安全存在危险,即尚未发生的危机,是形势。如信任危机,伊春空难机场领导与警察微笑合影招致网友怒骂。 大地震即大事件,事件本身即危机。 其次,罗森塔尔的定义被认为是危机定义的经典,但是,这只是一个宏观角度的定义,其实在微观层面也存在危机,如一般危机如德云社的组织信任危机、企业危机,即危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既可能是国家、政府和整个社会,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区域等。这一基本规定性在以上定义中未加明确。 一般危机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 再次,危机对于特定主体的影响并不仅表现在做出决策上。危机对特定主体的非理性与理性状态、意志、行为和后果都有深刻影响。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 精品

民主制公共行政:官僚制公共行政的替代范式?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 陈小宝 本书的主要内容 “从事公共行政实践的人们所运用的种种知识是改善还是损害了人类的福利?”1奥斯特罗姆教授在本书的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公共行政学研究和实践的根本问题。“如果根据运用于公共行政实践的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之结果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就不得不断定这样的知识引起了社会病症。”2也就是说,“我们的学说中包含着很坏的药”。3而如何构建一种崭新的公共行政研究基础,以治愈当前公共行政中出现的思想危机是本书的根本宗旨所在。为此,奥斯特罗姆教授“详细地探讨了美国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危机,反思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主流,探讨了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对公共治理问题的研究,概括了《联邦党人文集》和托克维尔对于民主制行政的分析,认为公共行政学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民主制行政研究,公共行政的实践也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的基础上引入民主制行政的实践。”4具体而言: 首先,在第一章“信心危机”中,奥斯特罗姆教授指出,美国的公共行政存在一种信心危机,也就是瓦尔多所说的身份危机,出现这种身份危机的原因在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即所谓的官僚制行政理论——笔者注)所内含的范式的不足”5,而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在传统行政理论和西蒙德组织理论之间进行选择来解决”6,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替代性的理论范式,即民主制行政理论。 接下来第二章,奥斯特罗姆教授通过对威尔逊、韦伯、古力克、西蒙等人有关公共行政的思想和理论的阐述对美国公共行政的主流思想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他认为,威尔逊的理 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2页。 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25

第5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正在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风险社会中,危机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演进路线与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管理者在紧迫的时间内、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迅速地作出决策,并有效地加以应对。公共危机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而,综合性成为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可分为减缓或预防、准备、响应以及恢复四个阶段,它们是一个闭合的流程。在危机管理中,机制建设问题至关重要。从总体上说,危机管理机制按照危机演进的时间顺序可分为三类:事前的前置机制、事中的应对机制和事后的延展机制。具体而言,前置机制包括预测预警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应对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处置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延展机制包括恢复重建机制和调查评估机制。 重点问题 ·公共危机的概念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节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人类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频发的历史时期;其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转变了被动地应对风险与灾害的局面,开始积极地预测风险、化解风险,主动地应对、处置灾难,探索进行有效应对的途径。因而,危机管理既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时代课题,又表现出人类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积极行动的进取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奔涌而来,风险社会的特征迅速凸显,各种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秩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高、危害的程度大、影响的范围广。同时,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矛盾积聚、道德滑坡等所导致的各类挑战公共安全的公共危机事件迅速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在国际与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共危机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公共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公共危机的发生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冲击。它需要政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社会所蕴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及时地加以应对,以遏制、消除公共危机的后果。在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都需要加入到危机管理过程中来,与政府一道去应对危机。而且,在危机预警等方面,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公共危机管理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公共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在一切公共产品中,公共危机管理是最能体现出其公共性的一项管理活动。 危机事件是风险社会中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后来,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又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贝克所讲的风险社会是后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各种自然与人为的事故和灾难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核事故、传染病、恐怖主义袭击等。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中,社会风险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扩散性与影响的全球性。贝克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影响和后果具有扩散性,会超越民族国家的地理疆界。他说,在风险社会里,“占据中心舞台的是现代化的风险和后果,它们表现为对于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的不可抗拒的威胁。不像l9世纪

应对公共危机管理卷一

一、单选题 1.面对危机过程中,如何减轻损失和损害的情况下更好地维护公共部门的邢象,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以推动政府工作的深λ和完善,甚至政府公众的诚信?这个契机是⊙B.政府信任修复 2、根据本讲,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切实消除隐患。 ⊙A.安全生产专项整 3、()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D.制度设计 4、本来在以前的一个时代,公众可能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现在进入市场化经济,到处都需要花钱,买房需要花钱、孩子看病需要花钱,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他对政府说:“一开始我不需要花钱的,现在你看,我入不歎出,我经济压力比较大。”那么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更容易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1要来自于()因素。 B.间接因素 5.公众质疑:有的人同在一个城市可以买豪车,有的人开普通的车,而有的人没有车;孩子想出国就出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网上炫富等等。而却有很多人现在家庭的生活还难以为继,遇到重大疾病就感觉到很困难,生活很艰巨。这些现象使得总书记提出()。 ⊙A.全力扶贫 6、本讲认为下列()属于中石化青岛输油管泄露爆炸事故企业层面的原因。⊙℃.隐患排查不彻底,未能发现泄漏处管线腐蚀点 7、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切入点是() ⊙D.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8.在张家村拟建一座核电站,该项目引起了周围民众的恐慌,该种恐慌在本讲中被称为哪种症状?() 恐核症 9.产生政府信任危机的舆论因素包含(C媒体导向) 10、本讲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或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了解的就是(C风险) 11、天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公众心理恐慌是由于现场存放着哪些物品(氰化钠等危化品) 12、本讲提到(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3、蝴蝶效应是哪个国家的气象学家在1963年提出来的?(美国) 14、到今天为止使用互联网网民的人数规模已接近(7)亿 15、在经历了一次危机之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怀疑,不仅有怀疑也有批评,甚至还

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 公共危机的概念:由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是一种比危机更为特殊的危机状态。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效率性原则2.协同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4.依法对应原则5.科学性原则6.适度性原则 基本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群体心理狂热理论、转型期社会过渡理论 三个最基本的直观假设:1.危机是人为的,往往由事件或人物所导引;2.通过适当的危机管理,危机的影响是可以降低的;3.危机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 危机管理的阶段,有PPRR四阶段理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4R模型:缩减、预备、反应、恢复。 四阶段理论模型: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 五阶段理论模型:信号侦测、探测和预防、控制损害、恢复、学习 三阶段理论模型: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含义: 广义:指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甚至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中所形成的关系模式。 狭义:指国家和政府机关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采用或形成的关于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指政府为完成法定的应对公共危机的任务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功能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行政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1.组织结构:是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基础和载体 2.职责分工:体现着政府进行危机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作用 3.运行机制:决定着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原则:1.以人为本、以防为主;2.权责明确、依法行政; 3.指挥统一、运转协调; 4.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功能:1.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组织保证2.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 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同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特点:1.党和政府主导2.专家参与 3.社会协同 问题:主要表现为部门化管理,没有形成同一的指挥体制,不同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中央与地方管理职能没有完全理顺,责任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民间组织体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发挥不够;专家咨询作用发挥不够喝咨询组织不健全。 1.法律法规发面不健全 2.跨地区、行业、部门的公共危机管理的联动体制不顺畅 3.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行政管理读书笔记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读书笔记 书名:《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作者:张立荣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为了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撰写,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把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制度研究与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古和外国(主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外政治制度的形成历史和文化背景、结构内容和基本特点、功能作用和运作机制、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等,揭示人类社会共同的政治发展规律,以期启发人们的思考,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服务,为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张立荣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 主要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变革与创新研究,中国山区乡政村治研究,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改革事业整体推进背景下政府组织治理制度创新研究等,并编撰了)《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等专着。 第三部分: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内阁制政府制度起源于英国,也称作议会制政府制度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一些国家由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一般而言,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强调议会至上,在这种制度下,议会处于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内阁和监督内阁的权力。(2)内阁组成独特,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数党联盟组成,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数党联盟即为执政党。(3)内阁总揽行政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答案

兰州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2013年 干部在职自学科目《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学习辅导 第一单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总论 重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难点:如何切实增强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 一、简答题: 1.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答案: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个要件(特点):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遵循的普遍性、规律性原则有哪些? 答案:一是要坚持依靠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二是要坚持统一指挥、整体作战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的原则。要严格区别对待群体事件中的组织策划者与一般群众。四是要坚持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的原则。五是要坚持快速反应、依法果断处置的原则。 3、简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 答案:①预测预警: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②应急处置: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协调、应急结束等环节;③恢复重建: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环节;④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4.简述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答案:一是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三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四是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5.简述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答案:1.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和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制度。2.严格信息报告制度。 3.规范应急处置程序。 4.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 5.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6.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7.建设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 8.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和统计分析。 6.简述国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 1.突发事件预案是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合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2.应急管理的预案必须充分考虑同类事件和对事件进行分级,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应急资源; 3.演练并不断完善预案是发挥预案作用的保障; 4.相关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预案 二、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试述如何切实增强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 一是正视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