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复习课程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复习课程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复习课程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复习课程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介绍二十种常见鱼病

一、车轮虫、斜管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而引起的鳃病。这些原虫对幼鱼和成鱼都可感染,在鱼种阶段最普遍,严重时成“跑马病”。虫体常成群地聚集在鳃丝边缘或鳃丝缝隙里,使鳃丝腐烂,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池水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可杀死鳃上车轮虫。

2.最好第二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二、小瓜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成虫为球形,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圆形,大核香肠形或马蹄形。病鱼的体表有许多被小瓜虫侵袭而形成的白色小脓泡,故又称白点病。寄生处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而死亡。对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鱼危害最为严重。

(二)防治方法

1.放养时用亚甲基兰10ppm浸泡10—30分钟。

2.用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三、指环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指环虫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鳃病。病鱼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苍白,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20克洗浴10—30分钟。

2.用90%晶体敌百虫0.2~0.5ppm全池遍洒,对杀灭指环虫也有很好效果。

3.最好是用指环净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杀虫后第三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

四、中华鳋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大中华鳋和鲢中华鳋寄生而引起的鳃病。大中华鳋寄生在草鱼鳃上,鲢中华鳋寄生在鲢鱼鳃上。雌虫用大钩钩住鱼的鳃丝,像挂着许多小蛆(因此又称鳃蛆病),它破坏鳃组织,并分泌一种酶,刺激鳃组织增生,使鳃丝末端肿胀发白、变形,严重时,整个鳃丝肿大发白,甚至溃烂。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浸洗鱼种20~30分钟,杀灭鱼体上的中华鳋幼虫。

2.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虫菌强杀、敌百虫辛硫磷粉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五、锚头鳋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寄生在鲢、鳙鱼体表的多态锚头鳋,寄生在草鱼鳞片下的鲩锚头鳋,寄生在鲤、鲫、金鱼、乌鳢等鱼体的鲤锚头鳋。锚头鳋体大、细长,呈圆筒形,肉眼可见。锚头鳋把头钻人鱼体吸取营养,使鱼消瘦。被钻人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如遇低温往往有水霉菌侵入丛生。1条6~9厘米长的鱼种,如有3~5条锚头鳋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二)防治方法

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虫菌强杀、敌百虫辛硫磷粉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六、鱼鲺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种鱼鲺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日本鲺、大鲺和中华鲺等。虫体椭圆形,透明,肉眼可见。鱼鲺寄生到鱼体后,用口刺刺破鱼的表皮,并用大颚撕破表皮,吸食鱼的血液,造成许多伤口,使组织溃烂,病鱼呈现极度不安。能造成病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虫菌强杀、敌百虫辛硫磷粉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七、孢子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鲢碘泡虫寄生在鱼的脑腔中引起鱼“疯狂病”。鲢碘泡虫的孢子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前宽而后稍狭,前端有2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无光,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似疯狂状,故又名疯狂病。主要感染鲢鱼。其它孢子虫的孢囊寄生在鱼体表、鳃丝、鳃盖等部位,引起发炎甚至溃烂。鲫鱼最易发此病。

(二)防治方法

用孢虫净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八、绦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等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主要危害草鱼种,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干口病”。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形成胃囊状扩张,破肠后,即可见到白色带状虫体聚集在一起。

(二)防治方法

1.用90%晶体敌百虫或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杀灭剑水鳋,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内服肠虫速灭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九、低氧综合症

(一)病因病症

低氧综合症是由于氮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超高而溶氧偏低,水质变坏发黑、发臭或“转水”,鱼表现为减食或停食,夜晚甚至大白天“老泛头”,躲避增氧机,先是少数鱼在池边抽搐而死,继而大批死亡,造成“泛池”。

(二)防治方法

1.改变养殖模式。改传统的畜禽粪便养鱼、化肥养鱼为生物肥养鱼和“80:20养鱼”模式。

2.调节水质。平常采用开增氧机、加新水排底水;施生石灰、底安、净水宝、精博神菌等方法控制好水质,能够有效预防低氧综合症的发生。

3.及时治疗。一但发生“老泛头”要及时检测水质,针对不同情况施用固粒氧、水仙、硝氨净、益菌多、解毒救星、维C应激灵等解救。

十、肝胆综合症

(一)病因病症

肝胆综合症是因为鱼长期生活在水质差、高密度、营养不平衡、药物刺激大的水环境中造成的,表现为肝脏肿大颜色变淡且呈红、黄、白、绿多色花肝,组织易碎或局部硬化,胆囊肿大颜色变淡易破,胆汁常常溢出。常诱发烂鳃病等造成大批死亡。

(三)防治方法

1.解毒调节水质(同低氧综合症);

2.降低密度;

3.停喂精料,改喂青料;

4.内服肝胃乐加三黄粉加多维加健鱼乐,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一、草鱼出血病

(一)病原病症

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剥开皮肤,轻者肌肉呈点状充血,重者全身肌肉充血,鳃丝失血苍白。

(二)防治方法

1.用出血平加维生素C拌料投喂,连喂3—5天,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外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亩一米水深用25公斤。

3.外用浓戊二醛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4.外用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5.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二、肠炎病

(一)病原病症

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鱼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黏液,病鱼不吃食,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是草、青鱼的主要鱼病之一,往往与烂鳃、赤皮病并发,称为草鱼“老三病”。

(一)防治方法

1.立即将食台移位,停喂不洁或变质的饲料,降低投饲量。

2.用鱼病康加鱼血止拌料投喂,连喂3—5天,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3.外二氧化氯、溴氯海英、强氯精、氯杀灵等任何一种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三、烂鳃病

(一)病原病症

由鱼害黏球菌引起的鱼病。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的发病期多在4—5月。

(二)防治方法

1.用鱼病康加鱼血止或鱼康散拌料投喂,连喂3—5天,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3.外用聚维酮碘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4.外用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四、赤皮病

(一)病原病症

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的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此病是草、青鱼种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

(二)防治方法

1.用鱼病康或健鱼乐加鱼血止再加多维拌料投喂,连喂3—5天,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

嘱。

3.外用浓戊二醛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十五、白头白嘴病

(一)病原病症

由一种黏球菌引起。病鱼自吻端至眼前的头部前端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稍有絮状物黏附其上。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常停留在下

风处近岸边,不久死亡。青鱼、草鱼、鲢、鳙、鲤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均能发病,是常见的严重鱼病。

(二)防治方法

1.立即分塘。

2.外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亩一米水深用25公斤。

3.外用聚维酮碘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4.外用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5.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六、打印病

(一)病原病症

由点状产气单胞菌中的点状亚种引起。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周围的鳞片埋人已腐烂的表皮内形成鲜明轮廓。

(二)防治方法

1.外用漂白粉全池遍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

嘱。

3.外用浓戊二醛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七、溃烂病

(一)病原病症

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中的一些细菌引起。发病早期,体表病灶部位充血,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病灶烂成血红色斑块状并凹陷,严重时可烂及骨骼。主要危害罗非鱼、大口鲶、斑鳢、乌鳢和鲤等,尤其在高密度养殖、饲养管理不善、水质差、鱼体受伤等情况下更易发生此病。往往与肝胆综合症并发。

(二)防治方法

1.在发病早期,将病鱼转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

2.分池或换水。

3.内服健鱼乐加肝胃乐加多维加三黄粉,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4.外用百毒清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八、竖鳞病

(一)病原病症

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引起。病鱼体表用手摸有粗糙感,鱼体鳞片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金鱼、鲤鱼均有此病发生。

(二)防治方法

1.鱼体受伤是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牵捕、搬运、放养等操作时,要严防鱼体受伤。

2.外用百毒清、二氧化氯、溴氯海英、强氯精、氯杀灵等任何一种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十九、暴发性出血病

(一)病原病症

由嗜水气单胞菌为主的多种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鱼早期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球、鳍基和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进而严重充血,有的有肠炎症状,有的表现为竖鳞症状,有的表现为烂鳃症状,也有的因急性传染而表现病症不明显而突发性死亡。此病多数由寄生虫病或水质恶化引发。

(二)防治方法

1.由水质恶化引发的,先检测水质,然后对症选用不同的改水药物。

2. 由寄生虫引发的,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敌百虫辛硫磷粉等杀虫。

3.第二天用本克、浓戊二醛、苯扎溴铵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二十、水霉病

(一)病原病症

由真菌水霉科中的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此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病鱼最初感染水霉菌时,肉眼看不出什么病症,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向外生长,呈灰白色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最终死亡。

(二)防治方法

1.在牵捕、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放养时用亚甲基兰10ppm浸泡10—30分钟。

3.外用菌霉沙星,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常见鱼病防治

常见鱼病防治 1.白点病 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根据小瓜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缓慢地升高到28℃,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也可选用O.05— 0.07%的红汞药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洗5—10分钟。 2.肤霉病 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选用O.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病鱼浸洗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药才可痊愈。 3.烂鳃病 其病原体是粘球菌。患病个体鳃部溃烂并附有较多粘液,严重时鳃丝溃烂形成一个个圆洞,病鱼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选用3—4片土霉菌,溶于100千克水的水族箱中,低浓度浸泡,多次用药后可痊愈。 4.烂鳍病 其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菌侵染所致。病鱼各鳍腐烂,皮肤干涩无光泽。有时,也可能是鱼体相互撕咬,鱼鳍破损又遭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 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或选用土霉素5—8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0分钟。 5、肠炎 其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它是由于鱼吃了不洁食物,或摄食过饱消化不良等引起。病鱼静卧缸底,投饵不食,粪便呈乳白色,肛门红肿。防治方法:可选用2片呋喃唑酮,溶于80 x 50 x 40厘米的水族箱中,多次用药后可康复。也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6、眼球凸出症 病鱼两眼外凸,眼球周围红肿发炎,多是由于水中细菌感染所致。有时病鱼6艮球有白色絮状菌丝侵染,如不及时治疗,眼球失明或脱落。本病发病率较低,但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可用2—3片土霉素,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 分钟。也可用0.02克孔雀石绿,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5分钟,多次用药后可痊愈。

夏季常见鱼病防治

夏季常见鱼病防治 高温高湿的夏季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变坏,高温、水质、饲料等因素往往引起鱼病发生,必须及早防治,正确诊断,才能保证鱼类旺食速长,高产高效。 分类防治 细菌性鱼病 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治疗这“三病”,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发病初期每50公斤鱼用药1小包即可控制。 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细菌性烂鳃病:亩用生石灰15—20公斤,全池泼洒,即可得到有效防治。 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种和鱼苗,用呋喃唑酮—均匀泼洒全池,或按每50公斤鱼体重5—10克投喂口服,效果理想。

病毒性鱼病 由病毒引起的鱼病,草鱼危害最严重,有效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免疫注射疫苗。 水质性鱼病 水质性鱼病是因不良水质引起的鱼病,其主要症状是泛池,治疗方法: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者泼洒化学增氧剂“鱼浮灵”或“过氧化钙”进行急救。 在正确诊断出鱼病之后,确定用药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药物在混合使用时要谨慎。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2、对症下药,不要胡乱用药; 3、药物要充分溶解之后才能使用; 4、轮换用药,综合预防,避免单一用药; 5、注意药物质量,药物变质失效,不能使用。用药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浓度。 内外预防

预防体外鱼病每天捞尽食场中的饲料残渣,定期清除水中漂浮的青草和霉变的饲料,保持水质、食场清洁及饲料新鲜。同时,用竹秆或草辫做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食场框,每边挂一只竹篓,篓口露出水面,篓内装入100克漂白粉,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以消毒食场。也可用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0克装入布袋,每月挂3天,每天换药1次,可有效预防草鱼中华鳋病、鱼种的寄生虫性鳃病和皮肤病。此外,用新鲜青松毛15—20公斤,分成4—6把,在食物框架上浸挂一周取出,预防锚头鳋效果也很好。 预防体内鱼病在饲料中拌药投喂预防。草鱼、青鱼的肠胃病,可用大蒜预防,每100公斤鱼用大蒜0.5公斤,与200克食盐一起捣碎,拌在面粉糊中,同饲料一起连喂4天。也可用磺胺胍5克或干地锦草250克同饵料一起连喂6天进行预防。每100公斤鱼用地锦草、庆大霉素药粉1公斤拌饵料,连续投喂4天,可有效防治烂鳃病。每100公斤鱼用4%碘液30毫升或碘酒60毫升制成药饵投喂4天,可防治青鱼球虫病。 特殊性鱼病的防治

观赏鱼33种常见病及治疗

观赏鱼33种常见病及治疗 一、锚头虫(锚头鳋)(一)、感染的迹象。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二)、感染详述。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一次卵化出的幼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三)、推荐的治疗方法。锚头虫深深地刺穿到鱼身体组织里之后,使自己牢牢地贴在鱼身上。人们可以逐个地把成年的虫子摘下来,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对鱼有潜在的危害。使用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虫子从一条条鱼身上除掉。现在有水族箱处理剂能杀死成虫。也池塘里,重复使用抗原生动物处理剂能杀死幼虫。使用敌百虫也可以杀死成虫。二、黑斑病(皮居新穴吸虫,也被认为是皮居茎双穴吸虫和其他品种)(一)、感染的迹象。黑色或褐色的小斑点,达2毫米宽,出现在身上和鳍上,有时也出现在眼睛上和嘴上。(二)、感染详述。斑点是含有幼虫期的肠吸虫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虫,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虫期也被称为皮居船形吸虫。成年期的虫子生活在水鸟的肠内,水鸟是吃了藏匿着幼虫的鱼而受到侵扰的。在水鸟的内脏里,包裹着每一个幼虫的膜散开,虫子在几周之后发育成熟。成虫产的卵在鸟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发育成片自由游动的幼虫,幼虫寄生于水螺身上。几周之后,寄生虫离开水螺并开始了寄一开合适的鱼类寄主的又一个周期。当寄生虫达到大约1毫米宽时,每个虫子身体上生出一层黑膜,在皮肤下形成独特的斑点。轻微的黑斑病传染对鱼没有什么伤害,因为生活周期,环境条件复杂,是不会使黑斑病从一条鱼上传染到另一条鱼身上的。(三)、推荐的治疗方法。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能杀死寄生虫,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虫的生长周期,通过确保水鸟不*近池塘或水族箱,并且没有被寄生虫寄生的螺出现的方法。三、血鞭毛虫—昏睡病(隐鞭虫,现在也包括锥桨虫和锥体虫)(一)、感染的迹象。传染上隐鞭虫的鱼无精打彩并且游动不正常,鱼变得消瘦,眼睛凹陷,鱼鳃发白(说明缺少红血球)。受到严重侵害的鱼死亡。锥体虫看来是相对不致病的,并且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症状。(二)、感染详述。隐鞭虫和锥体虫都是具有茸毛状鞭毛的单细胞生物体(原生动物),因此得学名“鞭毛虫”,它们作为寄生虫生活在血液里。有危害的隐鞭毛虫有两根鞭毛,而完全没有危害的锥体虫只有一根鞭毛。要在血液涂片上看到这种寄生虫,需要用到少300倍的显微镜。两种寄生虫都是经第二寄主—水蛭传播的。鞭毛虫无害地生活在水蛭的肠内,水蛭叮咬时将其传到鱼身上。(三)推荐的治疗方法。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观赏鱼身上血鞭毛虫的化学处理剂。由于只有受水蛭侵袭的鱼受传染,因此只需要取出受传染的鱼并且除掉水蛭。但是在水族箱里这样做相当容易,而在受到传染的池塘里解决这个问题要困难的多。四、斜管虫(斜管虫)(一)、感染的迹象。受侵害的鱼在硬物体上摩擦,合拢鳍。皮肤上覆盖着发白的蓝色不透明体,尤其是在关部和背鳍之间。如果鳃部受到侵害,呼吸的频率显著加快。在感染的晚期,皮肤表面肿胀然后脱落。(二)、感染详述。斜管虫是纤毛虫,一种单细胞的、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生物体,不均匀地覆盖着茸毛,茸毛推动虫体在水中前进。使用中等倍数显微镜能看到斜管虫,但是必须迅速采到标本,因为斜管虫在鱼死后两小时之内就离开了鱼体。这种寄生虫首先侵袭受了伤的鱼,但是在拥挤的环境条件里传染到健康的鱼。斜管虫病使鱼变得非常弱,严重的病例能对鳃造成长久的损伤。斜管虫*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bf14610062.html,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玉军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的发生率和危害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 危害 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反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破坏鱼体组织如体表、鳃、肠道等,引起细菌感染;二是吸收鱼体营养,影响鱼体生长;三是破坏鳃丝,影响鱼类呼吸功能,造成死亡;四是影响商品价值。总之,鱼体寄生虫病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导致鱼体消瘦、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而且鱼品质也极差,影响商品价格,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特别是鱼苗死亡率高)。因此,对鱼体寄生虫不可忽视,应根据寄生虫繁殖周期(生活史)定期杀灭防治。 2 预防 2.1 强化饲养管理 2.1.1 饲料清洁病原体往往粘附在饲料中进入池塘,因此投喂的饲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毒、杀虫(特别是投喂草及农、副产品的渔塘)。最好投喂颗粒饲料。 2.1.2 食场药物杀灭残渣剩饵往往成为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因此要经常对食场进行药物杀灭寄生虫。 2.2 改善水体环境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分解较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2.3 切断传播途径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40417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王丽坤、高俊峰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集约养殖的发展,鱼类寄生虫疾病频繁暴发,对水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学者对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许多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防治措施,对我国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将对目前已研究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本文可为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产业;鱼;寄生虫疾病 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水产业增加迅猛,养殖鱼类的业户越来越多。鱼病的发病机率和危害性也逐渐增大,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寄生虫疾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寄生虫可以引起鱼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严重时挤压器官、萎缩变形、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甚至造成死亡。为了减少渔业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做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开展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现就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相关阐述,希望为增进鱼类寄生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和保障我国渔业的繁荣发展,并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鱼类寄生虫按其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体内部器官、血液、肠道和其他组织中,如各种绦虫、线虫、艾美虫、血吸虫等;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的体表、鳃、鳍等处,如指环虫、锚头鲺等,这类寄生虫容易蔓延,传染性较快。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的病原和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 1. 绦虫病 1.1 病原:主要有鲤蠢绦虫属、舌形绦虫、头槽绦虫属和双线绦虫属等。绦虫白色,在鱼上寄生的绦虫一般长3-10厘米,宽约半毫米,呈夹带状,能看出环形节片。虫体一般为带状、背腹扁平,极少数为圆筒状,可分为头节、颈和体节三部分。鱼类属于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1.2 病症: 1.2.1 鲤蠢绦虫属寄生在鲤鱼、鲫鱼肠道内,造成鱼肠道阻塞、发炎,甚至贫血死亡。 1.2.2 舌形绦虫为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虫体肥厚,无头节和体节的区分。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细镖水溞,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终末宿主是鸥鸟。主要危害一龄鲫鱼和夏片。发生此病的水域上空多是鸥鸟比较密集。舌形绦虫的病鱼体瘦而腹部膨大,严重时,游动无力,鱼体失去平衡能力,侧游或负面朝上,浮于水面。剖开病鱼腹部,可见体腔内充塞虫体,虫体数目较少时,虫体肥厚,虫数多时,虫体细长。鱼内脏遭到虫体挤压萎缩,严重时,肝、肾等内脏破损,病鱼死亡。 1.2.3 头槽绦虫为扁带状,有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头槽绦虫引起淡水鱼的肠道寄生虫疾病。病鱼口常张开,但食欲下降,严重的腹部膨大,失去平衡能力,腹部朝上或者侧游,剖检可见体腔中充满带状的虫体,其内脏受到虫体挤压而变形萎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中)

说明:此页内容来源于,仅供学习,严禁传播 肤孢虫病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已发现的肤孢虫有3种,即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和一种未定名的肤孢虫,孢子椭圆形或近圆形,外包一层透明膜,细胞质中有一大而发亮的圆形折光体,孢核圆形,有颗粒状的孢质结构。孢囊有的呈香肠形,有的呈带形或盘曲成一团的线形。在草、鲤鱼等体表寄生的肤孢虫,为盘卷成团的线状孢囊,全身都有分布,数量可多达数百个,鱼体发黑消瘦,被寄生处的皮肤发炎、溃烂;严重感染的夏花草鱼,往往会引起死亡。斑鳢上的广东肤孢虫孢囊呈带形,被寄生处在椭圆形凹陷,孢囊周围的鳃组织充血。 防治方法: 1、对病鱼要隔离,对发生鱼病的鱼塘要进行消毒,杀灭孢子等; 2、每50千克鱼饵拌磺胺噻唑5克,药饵可防伤口溃烂; 3、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 痘疮病 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2龄鲤鱼、红鲤鱼,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0℃-15℃时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 2、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红霉素全池遍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鲮鱼碘泡虫病 鲮鱼碘泡虫病是由野鲤碘泡虫、佛山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佛山碘泡虫的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为椭圆形。而野鲤碘泡虫的孢子为长卵形。受碘泡虫侵害的鲮鱼种,体表出现肉眼可见的小量乳白色瘤状胞囊,使鱼体消瘦,无力游动直至死亡。越冬鲮鱼种体表往往有许多点状胞囊,虽不会使鱼种致死,但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此病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取下体表胞囊,在显微镜下压成薄片观察,可发碛大量碘泡虫孢子。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最常见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病。车轮虫的身体侧面观像碟子状。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相对的面叫反口面,向中间凹入,构成吸附在寄主身上的胞器,叫附着盘。从反口面看,可以看到一个像齿轮状的结构,叫齿环。在齿环外围有许多辐线状的辐线环,在辐线环周围边缘长着一圈长短一律的纤毛。 车轮虫的种类很多,卵形车轮虫、眉溪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等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上;而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

水产禁用药物的危害

水产禁用药物的危害与替代 我国水产渔药生产一直落后于人药和兽药的生产,多数产品的质量、药效、安全性、残留性均未能做到严格把关和严格控制。今年水产食品安全再次拉响了警报,使广大消费者谈鱼色变,严重影响了水产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养殖户对使用违禁药物危害认识还不到位,导致许多禁用药物禁而不止。现将一些常见禁用药物的相关知识作一简要介绍,以引导养殖者安全用药、健康养殖,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 1.孔雀石绿:孔雀石绿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1933年起其作为驱虫剂、杀虫剂、防腐剂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该药倒入水中,能溶解泥土中的锌而导致水生生物中毒,并具有高毒素、高残留等副作用。鉴于其危害性,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替代物:目前国内渔药生产厂家推出了一些替代品,如霉平(附1),苦参地肤子散(附2), 卫可(杜邦)(附3)还可使用一些含碘的消毒剂;养殖过程中进行综合预防,严防鱼体受伤;改良发病池水质,并用消毒剂消毒水体。对小瓜虫可以用植物产品纤灭(附4),杀虫膏(附5)将养殖水体中的虫体抑制或杀灭,使其不能寄生于鱼体。 2.氯霉素(盐、酯及制剂)氯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在水产上能有效防治烂鳃、赤皮病。但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性障碍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抑制肝药酶,影响其它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使药效延长,或使毒性增强,目前已被较多国家禁用。 替代物:外用泼洒可用渔经强氯精30%(附6)或二氧化氯10%(附7)、碘制剂(附8)、浓戊二醛溶液(附9)替代,内服可用10%氟苯尼考粉(附10)、10%盐酸多西环素(附11)、诺氟沙星粉(附12)等制剂。或用中西药组装的套餐(附13)等。 3、呋喃唑酮(痢特灵) 该药内服后难吸收,肠道内药物浓度高,血液浓度低且迅速被破坏,难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不宜用于全身性感染,只宜用于肠道感染和原虫病,故水产上用于治疗鱼的肠炎病。呋喃唑酮的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中)[1]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 说明:此页内容来源于 https://www.docsj.com/doc/bf14610062.html,/UploadFile/,仅供学习,严 禁传播 肤孢虫病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已发现的肤孢虫有3种,即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和一种未定名的肤孢虫,孢子椭圆形或近圆形,外包一层透明膜,细胞质中有一大而发亮的圆形折光体,孢核圆形,有颗粒状的孢质结构。孢囊有的呈香肠形,有的呈带形或盘曲成一团的线形。在草、鲤鱼等体表寄生的肤孢虫,为盘卷成团的线状孢囊,全身都有分布,数量可多达数百个,鱼体发黑消 瘦,被寄生处的皮肤发炎、溃烂;严 重感染的夏花草鱼,往往会引起死亡。 斑鳢上的广东肤孢虫孢囊呈带形,被 寄生处在椭圆形凹陷,孢囊周围的鳃 组织充血。 防治方法: 1、对病鱼要隔离,对发生鱼病的鱼塘要进行消毒,杀灭孢子等; 2、每50千克鱼饵拌磺胺噻唑5克,药饵可防伤口溃烂; 3、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 痘疮病 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 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2 龄鲤鱼、红鲤鱼,一般流行季节在秋 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0℃-15℃ 时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 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 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1、将病鱼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遍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鲮鱼碘泡虫病 鲮鱼碘泡虫病是由野鲤碘泡 虫、佛山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 佛山碘泡虫的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 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 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 孢子为椭圆形。而野鲤碘泡虫的孢子 为长卵形。受碘泡虫侵害的鲮鱼种,体表出现肉眼可见的小量乳白色瘤状胞囊,使鱼体消瘦,无力游动直至死亡。越冬鲮鱼种体表往往有许多点状胞囊,虽不会使鱼种致死,但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此病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取下体表胞囊,在显微镜下压成薄片观察,可发碛大量碘泡虫孢子。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最常见 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病。车轮虫的 身体侧面观像碟子状。身体隆起的一 面叫口面,相对的面叫反口面,向中 间凹入,构成吸附在寄主身上的胞器, 叫附着盘。从反口面看,可以看到一 个像齿轮状的结构,叫齿环。在齿环 外围有许多辐线状的辐线环,在辐线 环周围边缘长着一圈长短一律的纤毛。 车轮虫的种类很多,卵形车轮虫、眉溪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等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上;而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等主要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鳍上;车轮虫主要危害幼鱼。当鱼体大量感染车轮虫时,由于车轮虫的骚扰,不能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剥取鱼的组织为营养,破坏鳃组织,严重影响鱼的呼吸,使鱼致死。 每年5-8月,鱼苗饲养成夏花鱼种的池塘,常发生车轮病,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此病一般在面积小、水浅、放养密度大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尤其是经常用稻草或粪肥直接沤水饲养鱼苗、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比较脏,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

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

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 2008-07-18 15:53 (一)高锰酸钾 俗称灰锰氧,为紫色细长结晶,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有力的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即释放氧,而将有机物氧化,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本品杀菌力强,能破坏机体组织而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但其作用亦极易受有机物所减弱。鱼病防治上多用药浴法。 以10ppm浓度浸洗病鱼1-1.5小时,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ppm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注意事项:①本品的水溶液极易分解而失效,因此应现配现用;②应放置在有色瓶中密闭保存,本品在阳光下易氧化失效。 (二)硫酸铜 又名蓝矾、胆矾。为蓝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对病原体有较强的杀伤力和收敛伤口的作用。其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并使寄生虫的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死寄生虫的作用,特别是对原虫有较强的杀伤力。 1.常用方法 1)全池泼洒常用浓度为0.7ppm,可防治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原生动物病,也可杀死青泥苔、水网藻、蓝绿藻等。如与硫酸亚铁以5:2比例配合,可提高渗透压,以0.7ppm的浓度(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可杀死复口吸虫、甲壳类等。 2)鱼体浸洗单独使用为8ppm,作用同上。8ppm硫酸铜和10ppm的漂白粉混合液,在水温15℃左右,浸洗20-30分钟,可以防治烂鳃病、赤皮病和原虫类等病。 3)挂袋可单用也可与硫酸亚铁以5:2的比例合用在食场挂袋,但当天的总剂量不能超过0.7ppm。

2.注意事项 1)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故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用药量时,务必准确;同时溶解药物的水温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2)同一池塘反复使用硫酸铜,会使池底铜离子的积累增加,从而抑制饵料生物的生长,同时还对鱼体肝、肾、肠道有一定毒害,影响鱼体摄食和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三)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为淡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潮湿空气中,或水溶液放置过久都易被氧化分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碱或盐,使溶液呈酸性,不能再供药用。本品不具毒杀作用,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以提高药物渗透能力而增强药效。 (四)敌自由 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毒杀剂,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工业品为白色块状固体,含有效成分90%左右,能溶于水,对虫体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并表现有一定的渗透活性。其杀虫活性归因于它的代谢转化产物敌敌畏,即敌百虫在虫体内转化成为毒力更大的敌敌畏。敌敌畏是胆碱酯抑制剂,使胆碱酯酶的活性受抑,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致使虫体神经末梢部分释放出来的乙酰胆碱不能迅速被水解,产生蓄积,引起组织功能改变,出现神经失常、中毒而死亡。目前敌百虫的剂型有多种,水产上用的较多的是90%晶体敌百虫。 1.用法用量 1)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单独使用,0.2-0.5ppm的浓度,可杀死单殖吸虫,甲壳类和水蜈蚣、蚌虾和鱼鲺等。敌百虫可与硫酸亚铁和面碱合用加强其药效。与硫酸亚铁合用以4:1的比例配合,剂量为 0.2-0.3ppm,与面碱合用(1:0.6)剂量为0.2ppm浓度,作用同前。 2)浸洗以5-10ppm浓度浸洗鱼体,作用同全池泼洒。 3)内服法以1~3%的浓度拌入饵料投喂,可驱除绦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 4)敌百虫、漂白粉、食盐合用可治疗孢子虫病、据陈锦富(1992)介绍:三种药物的比例为,敌百虫3克,

禁用的鱼药大全

1、地虫硫磷(大风雷); 2、六六六; 3、林丹(丙体六六六); 4、毒杀芬(氯化莰烯); 5、滴滴涕(DDT); 6、甘汞; 7、硝酸亚汞; 8、醋酸汞; 9、呋喃丹(克百威、大扶农); 10、杀虫脒(克死螨); 11、双甲脒(二甲苯胺脒); 12、氟氯氰菊酯(氟氰菊酯); 13、五氯酚钠; 14、孔雀石绿(碱性氯); 15、锥虫胂胺; 16、酒石酸锑钾; 17、磺胺噻唑; 18、磺胺脒(磺胺胍); 19、呋喃西林(呋喃新); 20、呋喃唑酮(痢特灵); 21、呋喃那斯; 22、氯霉素; 23、红霉素; 24、杆菌肽锌; 25、泰乐菌素; 26、环丙沙星; 27、阿伏帕星; 28、喹乙醇; 29、速达肥; 30、乙稀雌酚; 31、甲基睾丸酮。 以下列出几种禁药的危害: 林丹、毒杀芬――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后者也用为清塘剂。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有生物富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 甲基睾丸酮、己烯雌酚――属于激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类造成危害。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己烯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使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损害肝脏和肾脏;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孔雀石绿――致癌、致畸、致突变,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生物中毒。 锥虫砷胺――杀虫剂。由于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毒性,国外已被禁用。 五氯酚钠――它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常用于杀螺剂。它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粘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杀虫脒和双甲脒――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类药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 氯霉素――该药对人类的造血系统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该药已在国外较多国家禁用。 呋喃唑酮――呋喃唑酮残留会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病。目前已被欧盟等国家禁用。 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国外已经在水产养殖上禁用这类药物。 对于这些知识,许多养殖户和经销商不甚了解,容易造成违规使用的现象,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大家必须认清禁用渔药的危害及其相关知识,提高警惕,严格把关,坚决杜绝禁用渔药的使用,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长期利益,广大养殖户应慎而对之。

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一、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 (1)0.2 %~ 0.3 %碘溶液(碘2 ~ 3 克、碘化钾4 ~ 6 克、蒸馏水1 000 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0 . 1 %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隔日1 次。 (2)灭滴灵每千克体重60 毫克,每日1 次口服,连服3 次。或按每千克体重10 毫克配成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 (1)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 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

观赏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观赏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最近看了《观赏鱼疾病及防治》([英]内维尔.卡林顿博士)一书,此书只是一本小册子,但书中论述相当专业,看后受益良多,尤其是对新鱼、饵料入缸前的检疫、消毒有了新的认识。现把书中〈常见的寄生虫和疾病〉一节内容传上,供各位参考。由于现今观赏鱼治疗药物的商品化已有相当程度,所以书中只是详细论述了疾病病因及症状,而涉及的具体治疗药剂不多。还有可惜的是书中的病变示范图谱无法贴上。 一、锚头虫。(锚头鳋) (一)、感染的迹象。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 (二)、感染详述。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一次卵化出的幼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锚头虫深深地刺穿到鱼身体组织里之后,使自己牢牢地贴在鱼身上。人们可以逐个地把成年的虫子摘下来,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对鱼有潜在的危害。使用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虫子从一条条鱼身上除掉。现在有水族箱处理剂能杀死成虫。也池塘里,重复使用抗原生动物处理剂能杀死幼虫。使用敌百虫也可以杀死成虫。 二、黑斑病。(皮居新穴吸虫,也被认为是皮居茎双穴吸虫和其他品种) (一)、感染的迹象。黑色或褐色的小斑点,达2毫米宽,出现在身上和鳍上,有时也出现在眼睛上和嘴上。 (二)、感染详述。斑点是含有幼虫期的肠吸虫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虫,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虫期也被称为皮居船形吸虫。成年期的虫子生活在水鸟的肠内,水鸟是吃了藏匿着幼虫的鱼而受到侵扰的。在水鸟的内脏里,包裹着每一个幼虫的膜散开,虫子在几周之后发育成熟。成虫产的卵在鸟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发育成片自由游动的幼虫,幼虫寄生于水螺身上。几周之后,寄生虫离开水螺并开始了寄一开合适的鱼类寄主的又一个周期。当寄生虫达到大约1毫米宽时,每个虫子身体上生出一层黑膜,在皮肤下形成独特的斑点。轻微的黑斑病传染对鱼没有什么伤害,因为生活周期,环境条件复杂,是不会使黑斑病从一条鱼上传染到另一条鱼身上的。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能杀死寄生虫,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虫的生长周期,通过确保水鸟不靠近池塘或水族箱,并且没有被寄生虫寄生的螺出现的方法。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介绍二十种常见鱼病 一、车轮虫、斜管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而引起的鳃病。这些原虫对幼鱼和成鱼都可感染,在鱼种阶段最普遍,严重时成“跑马病”。虫体常成群地聚集在鳃丝边缘或鳃丝缝隙里,使鳃丝腐烂,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池水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可杀死鳃上车轮虫。 2.最好第二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二、小瓜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成虫为球形,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圆形,大核香肠形或马蹄形。病鱼的体表有许多被小瓜虫侵袭而形成的白色小脓泡,故又称白点病。寄生处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而死亡。对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鱼危害最为严重。 (二)防治方法 1.放养时用亚甲基兰10ppm浸泡10—30分钟。 2.用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三、指环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指环虫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鳃病。病鱼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苍白,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20克洗浴10—30分钟。 2.用90%晶体敌百虫0.2~0.5ppm全池遍洒,对杀灭指环虫也有很好效果。

七、孢子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鲢碘泡虫寄生在鱼的脑腔中引起鱼“疯狂病”。鲢碘泡虫的孢子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前宽而后稍狭,前端有2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无光,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似疯狂状,故又名疯狂病。主要感染鲢鱼。其它孢子虫的孢囊寄生在鱼体表、鳃丝、鳃盖等部位,引起发炎甚至溃烂。鲫鱼最易发此病。 (二)防治方法 用孢虫净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八、绦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等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主要危害草鱼种,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干口病”。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形成胃囊状扩张,破肠后,即可见到白色带状虫体聚集在一起。 (二)防治方法 1.用90%晶体敌百虫或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杀灭剑水鳋,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2.内服肠虫速灭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九、低氧综合症 (一)病因病症 低氧综合症是由于氮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超高而溶氧偏低,水质变坏发黑、发臭或“转水”,鱼表现为减食或停食,夜晚甚至大白天“老泛头”,躲避增氧机,先是少数鱼在池边抽搐而死,继而大批死亡,造成“泛池”。 (一)防治方法 1.改变养殖模式。改传统的畜禽粪便养鱼、化肥养鱼为生物肥养鱼和“80:20养鱼”模式。 2.调节水质。平常采用开增氧机、加新水排底水;施生石灰、底安、净水宝、精博神菌等方法控制好水质,能够有效预防低氧综合症的发生。 3.及时治疗。一但发生“老泛头”要及时检测水质,针对不同情况施用固粒氧、水仙、硝氨净、益菌多、解毒救星、维C应激灵等解救。 十、肝胆综合症

夏季鱼常见病防治

夏季鱼常见病防治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夏季常见鱼病防治 高温高湿的夏季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变坏,高温、水质、饲料等因素往往引起鱼病发生,必须及早防治,正确诊断,才能保证鱼类旺食速长,高产高效。 分类防治 细菌性鱼病 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治疗这“三病”,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发病初期每50公斤鱼用药1小包即可控制。 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细菌性烂鳃病:亩用生石灰15—20公斤,全池泼洒,即可得到有效防治。 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种和鱼苗,用呋喃唑酮—均匀泼洒全池,或按每50公斤鱼体重5—10克投喂口服,效果理想。 病毒性鱼病

由病毒引起的鱼病,草鱼危害最严重,有效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免疫注射疫苗。 水质性鱼病 水质性鱼病是因不良水质引起的鱼病,其主要症状是泛池,治疗方法: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者泼洒化学增氧剂“鱼浮灵”或“过氧化钙”进行急救。 在正确诊断出鱼病之后,确定用药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药物在混合使用时要谨慎。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2、对症下药,不要胡乱用药; 3、药物要充分溶解之后才能使用; 4、轮换用药,综合预防,避免单一用药; 5、注意药物质量,药物变质失效,不能使用。用药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浓度。 内外预防 预防体外鱼病每天捞尽食场中的饲料残渣,定期清除水中漂浮的青草和霉变的饲料,保持水质、食场清洁及饲料新鲜。同时,用竹秆或草辫做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食场框,每边挂一只竹篓,篓口露出水面,篓内装入100克漂白粉,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以消毒食场。也可用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

寄生虫试题及答案

A.人是xx弓形虫的终宿主 B.中华按蚊是xx丝虫的中间宿主 C.野猪是xx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感染期的定义是() A.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寄生虫的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丝虫病 B.疟疾 C.旋毛虫病 D.血吸虫病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A.丝虫B.弓形虫C.蛔虫D.疟原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A. 1个B. 2个C. 4个D. 8个 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人 B.犬 C.猪 D.xx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xxxx地鞭毛虫 C.弓形虫 D.xx利什曼原虫 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 C.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蛔虫 B.猪带绦虫 C.鞭虫 D.血吸虫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A.河流少B.无传染源 C.人群抵抗力强 D.无钉螺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xx体 D.xx孢xx 12.在人体肝胆管xx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旋毛虫 C.华支睾吸虫 D.钩虫 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脑 B.肺 C.眼 D.肝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海群生 B.丙硫咪唑 C.吡喹酮 D.甲硝唑 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A.喝溪水,吃溪蟹、淡水鱼 B.吃淡水虾、荸荠,喝生水 C.喝溪水,吃海蟹、川卷螺 D.吃溪蟹和蝲蛄,喝溪水

这几种鱼类常见寄生虫

这几种鱼类常见寄生虫,你了解吗? 陈琦,湖北武穴市江堤路四海渔需店技术员(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程辉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鱼类寄生虫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都是条件致病性。有的寄生虫具有专一性,只能寄生在特定寄主(鱼类)上,但一种鱼却能被多种寄生虫寄生。鱼类被寄生虫寄生之后,常常引起自身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身体发炎贫血等并进而导致死亡。对于寄生虫防治,主要是切断传染源,保持水质底质良好,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做好各阶段的消毒工作等。切记,不要等到寄生虫病发严重了才开始杀虫,因为杀虫不仅风险大而且对鱼的生长繁育都有很大影响,一些杀虫药也容易杀死水里的部分浮游生物引起水体失衡而使水质变差,因此对于寄生虫病要以预防为主,以养水保健为主。 1车轮虫 车轮虫属纤毛门,缘毛目,车轮虫科。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为口面,相对凹入的一面为后面或称反口面。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有时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游泳。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叫车轮虫。车轮虫一年四季均可检查到,流行于4-7月,但以夏、秋为流行盛季,其适宜水温20-28℃,常寄生鱼的鳃上和鳍条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生活在优良环境的健康鱼体上车轮虫即便存在也是数量很少;但在环境不良时,例如水体小、放养密度过大等,或鱼体受伤及发生其他疾病,身体衰弱时,则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成为病害。在显微镜下看到少量虫体影响不大不能盲目就杀虫,因为少量虫体附着在鳃上是常见的。镜检时4×10倍显微镜视野下超过10个以上即可确认发病。 预防:放苗前注意检查,放养密度不能过大,减少鱼体机械损伤,提高鱼体免疫力,保持水质良好。 治疗: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者使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市面上专杀车轮虫的特效药,鳜鱼杀车轮虫用药要谨慎。 大口黑鲈车轮虫侧面大口黑鲈车轮虫正面 2鳃霉 鳃霉菌侵入鱼体鳃部从而引起鱼类发病,即为鳃霉病。鳃霉病是鱼的一种常见病,此病常发生在有机质含量很高水质较差的水体,常在5-10月发生,6-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率可达70%-80%,死亡率可达90%上,危害严重。注意鳃霉和鳃黑色素细胞的区别:鳃霉在10×40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分枝状菌丝体,呈灰色;而黑色素细胞则无菌丝结构,呈现黑色。 预防:经常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恶化,定期全池遍洒25ppm生石灰。 治疗:用霉菌净或禽用红霉素全称泼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