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2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是在

(分数:2.00)

A.清末“新政”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末“新政”的内容,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1906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并下令正式废除科举制度。A选项正确。洋务运动并未涉及科举制度的问题;戊戌变法只是讨论,并未真正废除;辛亥革命时期,科举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3.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包括“预备仿行宪政”的改革措施。清政府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2.00)

A.为了镇压辛亥革命

B.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D.想逐步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C选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在“新政”破产以后爆发的,故A不选;B选项,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封建反动统治,虽然一些改革措施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但其主观上并不想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因而也不选。D选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因而并不想逐步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4.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

(分数:2.00)

A.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B.封建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和农民

D.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在国外更多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D选项正确。

5.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分数:2.00)

A.中华革命党

B.中国国民党

C.同盟会√

D.兴中会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了革命纲领,并且是全国性的(是否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系统和党的领导人,这是一个政党应该具备的条件)。C选项正确。1894年的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但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党;中华革

命党是1914年成立的,并于1919年被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主要是反对袁世凯及其封建军阀统治。故都不选。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分数:2.00)

A.《资政新篇》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颁布的法典,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C选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颁布的君主立宪方案,《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炮制的。

7.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指

(分数:2.00)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合众政府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是兴中会的纲领之一,故B错误。D选项正确。

8.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属于理解兼识记的试题,难度较小。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革命派通过与改良派的论战,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选项A正确。CD选项也是论战的主要内容,但不是焦点。D选项是戊戌维新运动过程中,洋务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之一。

9.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促使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临时约法》的颁布

C.清帝下诏退位√

D.中华民国的成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选项C正确。

10.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最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在试题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和C项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就是错误的。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实行“新政”,重

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缓和同列强的矛盾,因此当时列强并不反对清政府实行“新政”;“新政”也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得到了推行,当时清政府发布了数十道关于“新政”的上谕,推行了诸如编练新军、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各项“新政”措施。B项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正确,但这不是导致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因为致使清政府覆亡的辛亥革命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而爆发的,换言之,清政府的灭亡是由于“新政”没有能够避免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人民因捐税增加而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只是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之一。选项D正确。

11.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要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

A.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B.社会各阶层推翻君主制度的共同要求

C.资产阶级想要开辟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

D.资产阶级认识到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试题,难度较大。C选项正确。因为政治是为了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A项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机成熟言之过早,时机的成熟要到辛亥革命时,而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了。B项中“各阶层”提法不正确,因为封建地主阶级并不想推翻清王朝。D项是此后逐渐达到的认识。因为孙中山在1894年开始,就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的统治,而清政府完全沦落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1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者的相似因素是

(分数:2.00)

A.发展资本主

B.救亡图存√

C.强调变革

D.反帝反封建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于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的民族救亡运动;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都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都对思想解放、民族觉醒有积极作用。故选项B正确。考生要注意本题还可以从多选题角度考查。

13.“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毛泽东这个观点所指向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分数:2.00)

A.没有彻底地提出反帝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理解兼识记的试题,难度适中。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所以革命失败了。选项B正确。

1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都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分数:2.00)

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过于强大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的。选项B正确。

15.1915年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

(分数:2.00)

A.“善后大借款”

B.“西原借款”

C.“二十一条”√

D.“庚子赔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二十一条”是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的;“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4月袁世凯与列强签订的;“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的借款;“庚子赔款”是《辛丑条约》的规定。C选项正确。

16.1915年12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分数:2.00)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护法运动发生在1917一1918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B选项正确。

17.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分数:2.00)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爆发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护法运动的失败√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D选项正确。

18.辛亥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分数:2.00)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C.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D.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是根本原因;ACD选项都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B选项正确。

19.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存在的局限性,毛泽东曾经用“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来形容。这一“老毛病”指的是

(分数:2.00)

A.软弱性√

B.斗争性

C.革命性

D.不彻底性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而其软弱性导致其妥协、动摇和不彻底。革命性和斗争性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好的一面,不能称之为“毛病”。同时,毛泽东在1935年12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故A选项正确。考生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

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这些弱点、错误的根源。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2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1.恩格斯曾说过:“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其背景的。”1911年中国发生的辛亥革命也不例外,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

(分数:2.00)

A.当时的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B.武昌首义的胜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C.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宪政”破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CD选项正确。B选项就是狭义的辛亥革命(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而不是背景和条件,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22.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于1901.年9月7日,以英、法、美、俄(沙俄)、日为典型代表的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这些危害是

(分数:2.00)

A.列强攫取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B.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之中的内容,是一道识记性试题,有一定难度。其难度主要体现在,此题综合了第一章和第三章中所有关于《辛丑条约》的内容,并将《马关条约》的内容作为干扰项。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通过这一规定,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还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10亿两之巨,这就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辛丑条约》中,帝国主义列强还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他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同时,慈禧在条约签订前,甚至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也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ACD选项正确。B选项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所带来的危害,故不选。本题还可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或“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朝廷’”或“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角度加以考查。

2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含义是

(分数:2.00)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B.核定全国地价,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

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D选项是民生主义所包括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的含义,是正确选项。B选项是民生主义,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的“平均地权”;C选项是民权主义的内容“创立民国”的含义。

24.三民主义学说,虽然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

A.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B.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C.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民族

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

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它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他们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

给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的可乘之机。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

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民生主义虽然提出“平均地权”,但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地主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

理论武器。因为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

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D选项正确。AB选项分别是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的局

限性。

25.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

(分数:2.00)

A.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

B.表达了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上的要求√

C.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的共同愿望√

D.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选项D是共产党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选项ABC正确。

26.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分数:2.00)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选项B恰恰相反,

孙中山坚持了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选项ACD正确。

27.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

(分数:2.00)

A.资产阶级没有进步性

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中国√

C.自身软弱的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D.帝国主义根本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相对于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具有很大的进步性。选项BCD正确。

28.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开来。代表人物主要有

(分数:2.00)

A.康有为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选项康有为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余三者都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派。BCD选项正确。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

A.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B.改变社会状况想采用的手段不同√

C.对待封建政体的观点不同√

D.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完全相同√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大。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无论革命派还是维新派,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都没敢直接提出反帝的口号,都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认可。A选项错误。革命派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和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维新派主张以和平的方式推动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良。B选项是不同点。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主张在保持皇权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即对待封建政体的观点不同。C 选项是不同点。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但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而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在这一点上,革命派比维新派进步了。D选项不完全相同。因而,本题BCD选项正确。还要注意,二者对是否发展资本主义的态度相同。同时,二者最终失败的原因具有相近之处,即,在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

30.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的问题是

(分数:2.00)

A.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属于理解兼识记的试题,难度较小。选项A是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论战的内容围绕着三民主义的三项内容进行。BCD选项正确。

31.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表现在

(分数:2.00)

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B.没有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口号

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

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属于以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选项AD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选项BC是南京临时政府的缺点,不能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选项AD正确。

32.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之间的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

A.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B.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C.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D.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BCD选项正确。A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论战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三是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没有将如何对待帝国主义作为论战的主题。同时,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到辛亥革失败以后,孙中山才逐渐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3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

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B.具有封建性

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选项B不是革命派的缺点,而是洋务运动的缺点;其余三项都是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ACD选项正确。

34.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其反动性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

A.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并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

B.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C.在对待南京临时政府上,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迫使革命派让步

D.在文化思想方面,推行尊孔复古思想√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识记兼理解的试题,难度适中。ABD选项正确。C选项,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迫使革命派让步,发生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前所采用的手段,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35.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分数:2.00)

A.没能提出明确革命纲领

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BCD选项正确。A选项的错误在于,辛亥革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3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

(分数:2.00)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D.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属于识记兼理解的试题,难度适中。四个选项均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7.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主要是

(分数:2.00)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属于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C选项错误。选项AD正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