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及麻醉知情同意书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尊敬的患者亲属:

您好!您的家人_________,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_____________,根据病情,通过其他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约束性保护治疗等,住院期间可能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适应症包括(不限于):严重抑郁,强烈自杀、自伤行为;极度兴奋冲动伤人者;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禁忌症:MECT治疗无绝对禁忌,相对禁忌症包括大脑占位性病变及其它增加颅内压的病变;最近的颅内出血;心脏功能不稳定的心脏病;出血或不稳定的心脏病;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型;视网膜脱落;嗜铬细胞瘤;导致麻醉危险的疾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麻醉状态下,一定量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从而控制精神症状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必须就该治疗进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向家属告知:一.麻醉意外,麻醉一般是安全的,但由于个体差异,故可能会出现各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

1)使用静脉诱导麻醉药可能出现中毒、过敏、高敏、神经毒性等反应,导致休克、呼吸心跳停止;2)麻醉前禁食、术中使用阿托品等,但不能完全避免发生呕吐、反流、误吸导致窒息死亡;3)对肌肉松弛剂,造成ECT后肌张力恢复延长;4)因个体差异,极少数病人可能在规定剂量麻药后,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种意外;5)麻醉过程中,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心律失常、神经反射性血压动力学改变;6)如果您拒绝全麻,患者无法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二.无抽搐电休克ECT意外及副反应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头疼、恶心、呕吐,一般不作特殊处理,重则对症处理;2)近记忆减退,一般多在停止治疗数周至数月内恢复;3)呼吸暂停延长;4)个别病人对肌肉松弛剂的不敏感,可能会造成骨折、关节脱位等意外;5)受个体差异影响,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医生事先无可预知的不良后果。

请您确认:医师向我解释过本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利弊,我知道我有权拒绝此治疗,也知道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经慎重考虑,我________(同意、不同意)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相关的麻醉,并授权医生:为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医生有权按照医学常规进行紧急救治。

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身份证号码:时间:年月日时分

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时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敬启者:您好! 有关醒脉通ECT机器有以下几个问题和您探讨一下: ①ECT治疗电缆所接的不锈钢电极,如接触不好,测量电阻时会显示比较高的阻值。我们一般要求在2000Ω以下,这样可以保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电压,不会造成过量输出。(虽然机器只要小于3000Ω就可以进行治疗,但这时可能输出电压会偏高,因为机器是根据所测电阻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以保证恒流900MA。) ②测电阻时,仪器自动收集病人的脑电波信号作为发作时的参考对照信号,所以监控电缆接病人的电极一定要接触好。有时天热,皮肤上油脂汗水较多,所以要用酒精先擦干净,等干后,再在一次性电极上涂点导电胶,再贴在病人的额上,要注意耳朵后面乳突位置的电极一定要贴好,如这二个电极没有贴好,则脑电图分析就没有,你按了治疗按钮后,声化脑电图的声音也不会对头,打印纸上也没有正常的发作图形,另外在按下电阻测试按钮后,在“RERDY”没有出现以前,最好不要去碰病人,包括医生护士,因为这时碰病人会造成干扰信号,机器采集进去的信号就比真实的信号要大,到结束时分析发作计算量就不准,同时一定要注意等“RERDY”显示后,才能按治疗按钮进行治疗,从按下电阻测试按钮,显示出一个2000Ω左右的阻值后,当松开电阻测试按钮后,会显示”BASELINE”一般大约8~10秒就会显示“READY”,但如一次性电极没贴好,或有干扰,则可能会延长好多,有时会达几十秒,这样治疗结束后的分析报告就可能没有具体数据。 ③打印纸顶部发作基线取决于采样时的信号,如采样时有干扰则发作基线就可能不太好(有人为的断开)。当然关键是病人的发作波,只要发作波的幅度大于采样时的信号,肯定会有基线。另外就是治疗结束后一定要等发作基线没有后大约3~4秒,才能按打印机的停止按钮,因为从打印机上看,病人的发作已结束,但机器内部还要做计算分析,所以有一段延迟的时间,大约是3~4秒,如发作基线一断,我们就按打印机停止按钮,机器来不及进行计算,则分析报告上会没有具体数据。(声音比发作线提前变调,所以以发作线为标准。) ④病人脑电波发作强度不够,有几个可能:1. 能量不够大;2. 病人长期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有关;3. 有些长期的慢性病人对ECT不敏感;4. 收集电极没贴好或本身质量不好(建议换进口电极试一下)。 ⑤当病人脑电发作波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化脑电图声音开始变为单调),我们医护人员尽量不要去碰病人的身体,麻醉师也不要给病人加压施氧,否则会造成一个干扰,引起抑制指数降低(PSI)。 ⑥机器内部预设6个治疗模式,根据不同的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如病人的心肺功能不好,可以选择“DGX”。在这个模式下的最大能量100%的情况下,从第一个脉冲开始,到最后一个脉冲结束,时间只有4秒。优点就是刺激时间短,缺点是波宽较宽,是1毫秒,病人还是会有近期的认知损伤。而年龄较小的病人就可以选择“LOWEST”,这个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波宽窄,只有0.25毫秒,不会对病人的脑细胞造成损伤。所以特别适合年轻人。而“2XDOSE”则比较折中,因它的波宽是0.5毫秒,比DGX好,比LOWEST差一点。但它可以输出200%的能量,最适合年龄偏大,病程较长的病人。 ⑦不同的治疗模式。只会改变病人的发作时间。(我们认为发作时间大于20s比较好)而不影响病人的发作强度。强度只限④所说到的有关。所以判断发作好不好。主要以病人的发作时间为准(EEG.Endpoint)而发作强度(Average Seizure Energy Index)一般要求≧5000,但④所说到的会影响它的数值。 而抑制指数(Positional Suppression Index)要求是≧80%,但人为的干扰会降低抑制指数。所以发作强度和抑制指数只供医生参考,因为人为因素太多。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麻烦您看操作说明书,上面有介绍,就是语法不太通顺,可能要看几遍。谢谢! 上海申旭仪器有限公司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材料修订稿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材料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一、管理制度 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 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 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5、消毒隔离制度 6、查对制度 7、科室安全制度 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 三、设施配备 四、患者筛选 五、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 规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及质控点(试行) (2) 电休克治疗术前准备 (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MECT的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制定以下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一)医生 1、完善术前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肺部、心脏、神经系统体检等。 病史询问: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药品过敏史。 辅助检查: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视情况完成胸部摄片检查。 药物调整: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调整药物(见附件)。 2、术前讨论 科室讨论:一、二、三医师必须参加术前讨论,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讨论内容包括MECT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麻醉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躯体状况、注意事项。 扩大讨论:患者躯体疾病等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记录:经管医师认真做好术前讨论记录(具体见附件)。 3、告知 经管医师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内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估等,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

理,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针对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如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医嘱及交班 治疗前一天,医生向护理交班,做好术前准备(具体内容见护理术前准备)。治疗当天医生应在晨会上就接受治疗患者交班。 (二)护理 病区值班护士: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每次治疗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首次治疗患者需测体重。术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三)MECT治疗室 数据统计:每天下午统计次日接受治疗的病人数。 术前访视病人:治疗师与麻醉师在每天下午到各病区访视病人,包括次日即将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已经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并参与特殊病人的术前讨论。 备注: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须在门诊病历中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及相关告知书。 (四)病人交接 1、待治疗区:设置专人护理,针对兴奋躁动病人,可保护性约束于治疗床上。根据目前我院待治疗区硬件及人员配备不够完善现状,原则上控制待治疗病人数,由接诊人员按次序到病区一对一(一位病人需至少一名工作人员)接待治疗病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研究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护理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是在电休克治疗前用静脉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通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对大脑分析后,释放出与大脑电波相一致的微电波,抑制大脑的异常活动,控制精神症状,同时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血氧含量,以营养脑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1]。此治疗因抽搐明显减轻,无恐惧感,适应症广,起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并发症少,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现将MECT治疗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对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6月130例住院患者MECT治疗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其中:男26例,女104例,年龄16~68a。诊断:精神分裂症88例,抑郁症9例,复发性抑郁症2例,双相情感性障碍9例,强迫症4例,分裂情感性障碍2例,焦虑症2例,神经症2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脑萎缩所致精神障碍1例,躁狂发作5例,复发性躁狂症3例,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例。治疗次数为5~20次/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2例,初中48例,小学14例,文盲6例。2治疗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MECT治疗不了解,担心疗效不佳,害怕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等不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状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耐心细致介绍此项治疗目的、过程、效果、疗程及优越性,以消除对MECT治疗的紧张、恐惧心理,特别要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必要时可安排与已作过MECT 1 / 3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02-03T10:28:36.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樊媛[导读] 电疗中护理①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除去假牙,松解颈部衣领和裤带 樊媛(山西太原精神病医院山西太原 030045)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329-02 电休克治疗又称电痉孪治疗,是用一定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孪发作,以达到治精神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该治疗方法患者身体发生的变化和反应比较剧烈,病人对治疗恐惧,引起记忆障凝,较易复发,故不主张使用。 无抽搐电休克是改良的电休克的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法,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已被多数国家作为标准的电休克治疗。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共有359人进行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中严重抑疹症39例,躁狂症39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258例,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22例,药源性锥体外系反症1例。除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无类著疗效外,其余均取得头著疗效。 2 治疗方法 2.1 静注阿托品1mg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与防止通电时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造成心搏骤停。 2.2 静注2.5%硫喷妥钠9~14ml(约5mg/kg),静注速度前6ml约为3ml/分(较快),以后2ml/分(较慢),至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病人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 2.3 硫喷妥钠静注至7.5~10ml(约为全量2/3)时给氧气吸入。 2.4 0.9%氯化钠2ml静注,防止硫喷妥纳与氯化琥珀酰胆验混合发生沉淀,然后用氯化琥珀酰胆验1ml(50mg)以注射用水稀释到3ml快速静注(10秒钟注完)。注射药后1分钟即可见自脸面口角到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终板去极化),然后全身肌肉松驰,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立即通电,此时可观察到面肌、额肌反射性收缩,轻微足趾反射,约10秒钟后出现手、足指轻微抽动约持续30秒钟为一次有效动作。 2.5 停止吸氧。 2.6 当脸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结束时用活瓣气囊供氧并作加压人工呼吸,约5秒钟自主呼吸可完全恢复。 2.7 治疗隔日一次,每周3次,急性病人可每日一次后改隔日一次。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为6~12次。 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准备工作及医嘱 3.1 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病人需一份完整的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血常规、血糖、心电图、脑电图等)。 3.2 医嘱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填写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申请单。②预约时间。③治疗前6小时禁食。④在同意书上签字。⑤停用精神病药物。⑥术前排尿,去除所有珠宝首饰及假牙,去除指甲油。 4 护理 4.1 电疗前护理①禁食。执行医嘱后,将病人集中在一个病室并于午夜零点以后禁食、水,治疗在上午进行,并有一名护士看护。治疗开始时间是8:00时,此项禁食、水工作难度很大,是护理关键。吃饭进食是一种生理上的本能,而无抽搐治疗又必须禁食,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而对失去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来说,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这时必须耐心地说服病人,但对较兴奋的病人可进行采取保护的方法,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如未做到禁饮、食应停止当日治疗。②在治疗前1小时做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术前半小时称体重。 4.2 电疗中护理①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除去假牙,松解颈部衣领和裤带。②打开静脉通路,按顺序静脉给药。剂量应由参加医生决定。护士穿刺技术一定要过硬,严防药液外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治疗中护士要严格查封制度,口头吩咐增减药量,护士一定要全神贯注高度集中严防意外情况发生。③经静脉给药,通电治疗,继之立即将病人颈下垫起颈后仰,疏通病人气道,行活瓣气囊加压人工呼吸,伴有氧气吸入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拔出静脉注射针头后,将病人用治疗车送入空气流通的病室,并由指定护士进行疗后监护。 4.3 电疗后观察与护理①防止坠床和摔伤。病人在意识障凝过程中容易坠床,倾跌致伤,加之用肌肉松弛剂,使肌无力下容易摔伤,故应加强保护一段时间。②意识恢复后,要给病人预备的饮食,护士必须观察进食进行。对食欲差的病人,一定观察并保证午、晚两餐全量摄入。③观察注射部位,如出现紫斑情况,要遵医嘱给予一定的药物外敷。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07.

最新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一、管理制度 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 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 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5、消毒隔离制度 6、查对制度 7、科室安全制度 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 三、设施配备 四、患者筛选 五、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 岗位责任制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技术参数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技术参数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单位重度抑郁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 (二)基本要求: 1、具有监测与打印: 2、具有2路记录脑电图,1路记录肌电图,1路记录心电图,图表记录仪的打印速度可调。 3、可以提供持续的脑电图监测;机器储存功能:自带储存。包含RS232端口; 4、刺激模式要求:单个旋钮控制,一键式操作。 5、输出波型:双向矩形脉冲输出功率≥200J,配备工作站和相匹配软件系统菜单提供三个输出能量参数设定,同时输出能量用四个参数调节(电流、频率、脉冲宽度、持续时间),脑电EEG EEG扫描复位:自动迅速来回显示,心电ECG ECG 扫描复位:自动迅速来回显示肌电OMS OMS扫描复位:自动迅速来回显示 6、参数要求; 6-1、具有双通道记录功能 6-2、ECT输出能量可调节。电流500--800mA、频率20-120Hz、脉冲宽度0.3-2毫秒、刺激时间0.5-8秒。 6-3、脑电EEG具有扫描自动复位、EEG输入阻抗大于2.4M欧姆、具有逆转ECT脉冲保护 6-4心电ECG具有扫描自动复位,通道增益1000X、噪声≤30mVP-pmax. 6-5、肌电OMS具有影响体积扫描图,频率响应0.5--6Hz(-3db)7、具有视觉电阻显示器、具有数字信号提供实时精确的信号记录治疗过程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差异(具有8个监测通道、实时显示患者的治疗信息) 7、具有视觉电阻显示器、具有数字信号提供实时精确的信号记录治疗过程要充分考虑换者的体质差异(具有8个监测通道、实时显示患者的治疗信息) (二)技术参数: ※1.功率:≥200J 2.测试:开机时检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

目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及质控点(试行) (2) 电休克治疗术前准备 ..................................... . (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MEC啲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现制定以下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一)医生 1、完善术前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肺部、心脏、神经系统体检等。 病史询问: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药品过敏史。辅助检 查: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视情况完成胸部摄片检查。 药物调整: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调整药物(见附件)。 2、术前讨论 科室讨论:一、二、三医师必须参加术前讨论,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讨论内容包括MECT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麻醉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躯体状况、注意事项。 扩大讨论:患者躯体疾病等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记录:经管医师认真做好术前讨论记录(具体见附件)。 3、告知 经管医师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内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估等,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药物使

用知情同意书。针对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如治疗前 6 小时内禁饮食, 4 小时内禁饮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医嘱及交班治疗前一天,医生向护理交班,做好术前准备(具体内容见护理术前准备)。治疗当天医生应在晨会上就接受治疗患者交班。 (二)护理 病区值班护士:治疗前 6 小时内禁饮食, 4 小时内禁饮。每次治疗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首次治疗患者需测体重。术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三)MECT台疗室数据统计:每天下午统计次日接受治疗的病人数。 术前访视病人:治疗师与麻醉师在每天下午到各病区访视病人,包括 次日即将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已经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并参与特殊病人的术前讨论。 备注:门诊MEC■病人接诊医生须在门诊病历中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及相关告知书。 (四)病人交接 1、待治疗区:设置专人护理,针对兴奋躁动病人,可保护性约束于治疗床上。根据目前我院待治疗区硬件及人员配备不够完善现状,原则上控制待治疗病人数,由接诊人员按次序到病区一对一(一位病人需至少一名工作人员)接待治疗病人。 2、接送患者时要与病区值班护士办理交接手续。 二、术中 1、治疗前排空大、小便,取下活动假牙、发卡,解开衣带、领扣。治疗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摘要】目的: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休克(MECT) 治疗精神障碍不良反应,掌握其 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本文通过我院198例(1136人次)患者治疗过程观察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的表现,探讨护理经验。结果:198例患者治疗后临 床痊愈55例,显著进步93例,进步5例,无效5例。呼吸恢复时间延长(> 6min)21例,循环虚脱8例,记忆力障碍153例,呼吸道分泌物85例,全身肌 肉酸痛98例,头痛头晕93例,急性谵妄3例。结论:目前MECT是当代最先进 的治疗重性精神病的方法,被世界很多国家精神病医院采用,收到了较好的治疗 效果[1]。早期识别和预防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和躯体护理,可降低MECT治 疗的风险。 【关键词】 MECT;不良反应;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85-02 MECT治疗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是在诱导麻醉(应用麻醉剂如丙泊酚) 状态下,给患者适量的肌肉松弛剂(司可林),通过适量电流刺激,使患者大脑 呈癫痫样放电,而四肢呈松弛性肌颤搐发作,从而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整个过 程不发生抽搐,安全,副作用小,现正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5年7月份开 展此项治疗以来,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不良反应也日渐显现。总结如下: 2MECT治疗不良反应 结果见表1: 表1 MECT治疗不良反应观察表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7月份至2011年5月份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198例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91例、男107例,平均年龄(28.9±7.9)岁。(1)均参照CCMD_3诊断标准[2]精神 分裂症103例,躁狂症36例,抑郁症37例,神经症19例,木僵3例。(2)排除其他躯体 疾病。(3)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1.2 方法 保持治疗室安静,光线充足。备齐所有治疗用物及药品,检查氧气、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患者取仰卧位,四肢自然伸直。建立静脉通道,观察心电监 护仪数值在正常范围,静推阿托品05毫克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静推丙泊酚1.5—2.0mg/kg 至患者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再将琥珀胆碱50毫克稀释后快速静推后可见患者面口到胸部、四肢的肌束抽动。全身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置口腔保护器,予面罩加压 给氧。医生根据年龄、体重,按能量百分比进行脉冲电刺激治疗。当患者面部和四肢抽搐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停止供氧。治疗过程中须做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监测。 1.3 治疗前护理 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查,包括心电图等,以排除MECT治疗禁忌症。与家 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抗精神病药物适当减量。治疗前常规禁食水6~8小时,疗前一天洗净 头发,去除首饰、口红、指甲油,以免干扰测量血氧饱和度。此外,护士还应主动接触患者,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解释治疗 的必要性、安全性、效果、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以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 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前30分钟测TPRBP(T>38 B>100次/分 BP>140/90mg, 不宜做此治疗)首次治疗患者测体重。 3.2治疗中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系统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MEC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6周末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障碍疾病;疗效 精神障碍疾病是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导致情感、认知、行为和意志等活动发生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约为0.72‰~0.86‰,终生患病率可达15‰。患者主要表现出行为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自言自语、喜怒无常等症状,主要特征为环境和精神活动失调等,严重时可出现暴力、自残或自杀倾向,从而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工作[1]。本研究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治疗的100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应用MECT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治疗的200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中男70例,女30例,精神分裂症63例,双相情感障碍20例,抑郁症5例,其他12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0.26±7.53)岁。对照组中男65例,女35例,精神分裂症59例,双相情感障碍24例,抑郁症4例,其他13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1.93±6.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诊断,分别应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系统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MECT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静脉应用阿托品和依托咪酯,当睫毛反射消失后,再根据体重静脉推注氯化琥珀酰胆碱以松弛肌肉,肌颤结束后通电,面罩供氧,当肌束无收缩后插入口腔保护器,之后应用醒脉通多功能电休克治疗仪(Thymatron System IV型),设置刺激参数为80%MT,频率1 Hz, 1.5 min/串,10串/d,间隔时间0.5 min,前3天1次/d,之后隔日1次,总疗程6~12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的变化。 1. 3 疗效评价当患者症状明显好转,PANSS评分降幅>50%时为显效;当症状有所改善,PANSS评分降幅介于25%~49%时为有效;当症状无好转甚至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准备制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准备制度 (有条件医院适用) 1.主管医生确定拟行MECT病人 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拟行MECT患者,初步制定MECT治疗方案,通知MECT室医生访视患者。 2.MECT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主管医生需提供被治疗者的病情、详细的体格检查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完成血常规、生化常规、胆碱酯酶、心电图、胸片检查。 3.MECT室医生术前访视病人 (1)治疗室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判断是否适合做MECT治疗。 (2)签署知情同意书(MECT治疗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 (3)MECT室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和治疗风险评估,填写麻醉术前访视单和MECT术前讨论记录. 4.病区MECT术前准备 (1)主管医生制定MECT治疗方案,并提前一天发送MECT医嘱。 (2)患者治疗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治疗前30分钟测体温血压;督促病人排空大小便;首次治疗病人秤体重;检查口腔,取出活动义齿。 (3)术前MECT室医生根据情况对患者的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整。 5.患者转运至治疗室 (1)合作的患者有病区工作人员护送至MECT室(门诊患者由家属送至治疗室),与MECT室护士交接并签署交接单。 (2)不合作患者按照不合作患者的转运流程进行转运。 6.MECT室术前准备 (1)麻醉医师准备:常规麻醉器械的准备和检测、监护仪、急救器材的准备和麻醉预警的准备; (2)治疗医师准备:治疗仪的准备和检测,治疗预警的准备。 (3)治疗室护士准备:治疗护士对麻醉药品和急救药品的准备;复苏护士对复苏器材和监护仪的准备;巡回护士协助治疗护士准备药品;候诊护士准备当天治疗病人的病例文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

目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及质控点(试行) (2) 电休克治疗术前准备 (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MECT的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制定以下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一)医生 1、完善术前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肺部、心脏、神经系统体检等。 病史询问: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药品过敏史。 辅助检查: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视情况完成胸部摄片检查。 药物调整: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调整药物(见附件)。 2、术前讨论 科室讨论:一、二、三医师必须参加术前讨论,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讨论内容包括MECT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麻醉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躯体状况、注意事项。 扩大讨论:患者躯体疾病等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记录:经管医师认真做好术前讨论记录(具体见附件)。 3、告知 经管医师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内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估等,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针对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

如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医嘱及交班 治疗前一天,医生向护理交班,做好术前准备(具体内容见护理术前准备)。治疗当天医生应在晨会上就接受治疗患者交班。 (二)护理 病区值班护士: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每次治疗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首次治疗患者需测体重。术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三)MECT治疗室 数据统计:每天下午统计次日接受治疗的病人数。 术前访视病人:治疗师与麻醉师在每天下午到各病区访视病人,包括次日即将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已经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并参与特殊病人的术前讨论。 备注: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须在门诊病历中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及相关告知书。 (四)病人交接 1、待治疗区:设置专人护理,针对兴奋躁动病人,可保护性约束于治疗床上。根据目前我院待治疗区硬件及人员配备不够完善现状,原则上控制待治疗病人数,由接诊人员按次序到病区一对一(一位病人需至少一名工作人员)接待治疗病人。 2、接送患者时要与病区值班护士办理交接手续。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护理常规.doc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一)目的对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精神药物不能耐受者,达到快速治疗 的效果。 (二)注意事项 1.治疗前 (1)请配合护士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以便了解您的身体状 态是否适合接受治疗。 (2)因为治疗时需要打麻药,为了您的安全,所以请在治疗前6h 禁食、禁水。 (3)请配合护士取下活动益齿、发夹和各种饰品、解松衣扣及腰带,以便治 疗的顺利进行。 (4)临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2.治疗后 (1)请卧床休息,起床时动作应缓慢,下床活动时走路要慢,如觉不适 可与护士联系,护士会帮助您。 (2)为了您的安全,还需禁食至少 2 小时,等意识完全恢复后方可进食、进水。 (3)治疗后若有何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 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其并发症尤其是运动系统并发病少于传统电抽搐治疗。因此,它的适用范 围广,安全性高,已被临床广泛运用。 一、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适应证 (1)抑郁症,尤其重度抑郁症、有强烈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的患者。 (2)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如木僵、违拗、缄默、拒食。 (3)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紧张症状群。 (4)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精神障碍患者。 无明显禁忌证,仅因肌松剂可引起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故患有心血管及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慎用。 二、治疗方法 (1)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解松领口和裤带。 (2)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 0.5mg。按患者年龄、体重给予丙泊酚缓慢静脉推注,诱导患者入睡,待患者出现哈欠、角膜反射迟钝时,给予 0.25%琥珀胆碱(司可林)静脉注射,观察肌肉松弛程度。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 出现肌纤维震颤,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时,给患者戴上软泡沫小型牙垫, 并用简易呼吸器给患者持续加压给氧,即可通电治疗。观察口角、眼周、手 指、足趾的轻微抽动,持续 30~40s,为一次有效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取出牙垫,继续用简易呼吸器给氧直至患者自主呼吸 恢复为止,即可送休息室继续观察。 三、治疗过程的护理 治疗过程的护理与电抽搐治疗的不同之处有: (1)治疗前禁食、禁水时间一般为 6h。因治疗时给患者行基础麻醉,如果禁食、禁水时间短有可能引起患者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导致不良后果。 (2)治疗前要准备好软泡沫小型牙垫、麻醉用品及治疗仪。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材料修订稿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材料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一、管理制度 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 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 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5、消毒隔离制度 6、查对制度 7、科室安全制度 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 三、设施配备 四、患者筛选 五、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生理学影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生理学影响 1.对心血管生理和代谢的影响 (1)心率 ①心动过速: 麻醉药物,传统的硫贲妥钠可使心率加快,丙泊酚可使心率减慢;电刺激影响下丘脑的心率加快中枢,上胸髓后中单侧下行通路、脊旁神经结以及结后至心脏的纤维的功能释放,导致了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兴奋,出现了交感肾上腺素能性心动过速。痫样放电可以促使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的释放,发作的整过程均出现心率加快。 ②心动过缓 发作结束后脑电活动有一段时间的发作后抑制,此时心率也迅速减慢,可降至发作时的1/3—1/2,历经数分钟恢复到基础心率。 (2)血压 治疗过程中,血压始终与心率保持平行,先是麻醉药使血压轻度下降,电刺激后血压迅速上升且超过正常的30%—40%,诸多临床实验证明在治疗中出现的血压升高效应也是神经源性的,收缩压较舒张压明显,这一点高血压患者较正常血压的患者更加明显,男性比女性明显。 (3)心输出量 实验表明心输出量治疗时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心输出量=每搏出量×心率。当心率>160次/分时心输出量下降。 (4)心电图 心律失常及传导异常在抽搐发作后比发作中更易见到,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T波倒置、S-T段呈缺血性或非缺血性下移,是短时间、可逆性转归。 (5)心肌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96小时追踪观察,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可呈一过性升高,但其同功酶无明显变化。 2.对脑的生理和代谢的影响 ECT的定义:人为地给予大脑一个足以使有效数量神经元去极化的电刺激,诱发全皮层痫样放电,使大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改善脑内神经递质失平衡状态,以此来控制精神症状。

研究显示电流引发的癫痫持续状态与化学物质所引发的结果,并无明显的差别。现有的活体动物研究以及电流通路的理论都表明,电抽搐治疗时的电流强度在脑组织中极低。传统有抽搐电休克治疗不会造成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那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也就更不会造成损害了。 脑电图的影响:电刺激后出现8-12HZ的低幅脑电活动,随后迅速被流经大脑的高度同步的10-12HZ的多个尖峰波所取代,这一脑电时相和躯体抽搐发作相一致。这种规律的释放使抽搐扩展的速度逐步降低,也涉及到尖波的特性和痉挛运动相慢波的复杂性,在发作终止前,可使其降慢至1-3HZ的漫波,为时短暂,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水平EEG,这一时相的脑电慢波化我们称之为发作后抑制。 3.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1)血清催乳素(PRL) 有研究表明下丘脑结节漏斗部位多巴胺(DA)系统有一种对垂体PRL分泌有张力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因子,故而ECT 的DA能神经阻滞剂样作用使PRL升高。但以后的研究并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 (2)生长激素(GH) 多巴胺对生长激素的分泌是一种兴奋性调节,ECT前后GH的变化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总之,电休克治疗可以造成神经生化的多样性改变。目前在临床上还无法对这种变化有一个确切而清楚的认识。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中枢刺激因素又有中枢抑制效应。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一、简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进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反应。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优点:安全有效,能客观反映病人的治疗指标,扩大了治疗范围,避免了传统电休克的副作用,对认知功能损伤小,能为病人及家属接受,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诊治质量。 二、适应症 1、重度抑郁症自伤、拒食的病人 2、躁狂症极度兴奋冲动、伤人和毁物的病人 3、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4、药物不起作用的病人 5、其他非精神疾病临床疾病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和顽固性惊厥类疾病。 三、禁忌症: 1、不稳定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供血不足性心力衰竭以及瓣膜性心脏等。 2、高血压:血压增高时,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病人血管破裂的风

险增高。 3、脑肿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 4、近期脑梗的病人。 5、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踹、肺炎等。 6、身体状况在ASA(美国麻醉学会)4或5级麻醉风险(1级危险性最低,5级危险性最高) 四、实验室检查和注意事项 无抽搐ECT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要进行ECT的病人需要一份完整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另外,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安全应进行以下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的异常通常并不是为拒绝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使医生知道病人的躯体异常情况并在ECT前给予恰当的处理。): 1、血常规(全套血细胞计数); 2、尿常规; 3、血生化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 4、空腹血糖; 5、胸片; 6、心电图。 为保证无抽搐ECT治疗的安全,ECT前应注意下列事项: 1、从治疗前午夜起禁食; 2、(尽可能地)停用精神病药物、锂盐及止痉类药物;治疗前夜镇静剂最好减半。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一、简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进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反应。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优点:安全有效,能客观反映病人的治疗指标,扩大了治疗范围,避免了传统电休克的副作用,对认知功能损伤小,能为病人及家属接受,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诊治质量。 二、适应症 1、重度抑郁症自伤、拒食的病人 2、躁狂症极度兴奋冲动、伤人和毁物的病人 3、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4、药物不起作用的病人 5、其他非精神疾病临床疾病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和顽固性惊厥类疾病。 三、禁忌症: 1、不稳定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供血不足性心力衰竭以及瓣膜性心脏等。 2、高血压:血压增高时,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病人血管破裂的风险增高。 3、脑肿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

5、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踹、肺炎等。 6、身体状况在ASA(美国麻醉学会)4或5级麻醉风险(1级危险性最低,5级危险性最高) 四、实验室检查和注意事项 无抽搐ECT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要进行ECT的病人需要一份完整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另外,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安全应进行以下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的异常通常并不是为拒绝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使医生知道病人的躯体异常情况并在ECT前给予恰当的处理。): 1、血常规(全套血细胞计数); 2、尿常规; 3、血生化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 4、空腹血糖; 5、胸片; 6、心电图。 为保证无抽搐ECT治疗的安全,ECT前应注意下列事项: 1、从治疗前午夜起禁食; 2、(尽可能地)停用精神病药物、锂盐及止痉类药物;治疗前夜镇静剂最好减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