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作者:檀传宝 2012-09-19 来源:《中国德育》点击次数:1022 【摘要】“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时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这一模式反对灌输,要求解放教育对象;反对放任,要求提升教育对象;力图走一条“中庸”的教育道路,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关健词】灌输;欣赏型德育模式;核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一3010(2006)05一0047一05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因此,这一模式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在德育过程中提倡自由德育,反对灌输,力求在德育过程中实现对教育对象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一、反对灌输—“解放教育对象”

什么是“灌输”?从教育学角度看,可以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说明。[l,2〕从目的上说,所谓“灌输”是指那些试图

用某种方式封闭或禁锢学习者思想的做法;从内容上说,是指只提供单一、封闭和经不起(也不允许)批判和检验的教条的教育;从方法上说,是指一切采用强制和非理性的、完全无视教育对象存在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在我看来,德育“灌输”最为突出的特征应是方法上的强制或专制,所以本研究是在“强制灌输”的意义上使用“灌输”概念的。

在教育思想史上,灌输的主张比比皆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划时代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知识可以印在心灵上面,和它的具体形式可以印在纸上是一样的。”在他看来,教学的过程就像印刷机把符号印在纸张上一样,是一个相似的机械传授的过程—“代替纸张的,我们有心灵尚待印上知识符号的学生。代替活字的,我们有教科书和便利教学工作的其他工具。墨水由教师的声音来代替,因为把书上的知识送到听者的心灵的是教师的声音。印刷机就是学校的纪律,它使学生赶上工作,并且强迫他们来学习。”[3]所以他借用“印刷术”(ty-pography)这个术语将教学方法称为“教学术”(di-daehograghy)!

灌输之所以为许多人所认同,是因为它部分地反映了经验的事实—教育的确是人对人的影响。问题在于:它忽略了真实、有效的教育影响必须通过教育对象的“自主建构”才能完成这一事实。

我们之所以反对德育上的灌枪,最主要的理由是:它一不人道,二不科学。

说灌输的德育是“不人道”的教育,主要是因为它完全无视受教育者的存在、尊严和权利。灌输意味着教育对象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思想的白纸,可以任由教育机器印刷。灌精也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发展及其规律,孩子在进行道德学习时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可有可无,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学习生活的质量完全与教育无关。最为重要的是,灌输与尊重儿童权利和薄严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儿童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而且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汉姆柏格在解释《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时说:过去人们关心儿童的墓点是使脆弱的儿童免受伤害,人们还没有普遗认识到儿童是有自己的能力、观点和想法的,应该像所有人一样受到尊重。汉姆柏格对《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做了具体说明:(1)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任何涉及儿童的事情均以儿童利益为重,(2)薄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其意义不局限于儿童不被杀害或伤害,而指向提高儿童生存和发展的质t;(3)薄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任何涉及儿童的

事情,都必须认真听取儿童的意见;(4)无歧视原则—所有儿童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4]由此可见,把儿童视为在思想上与成人平等的人格主体予以尊重是当今世界的普遗要求。

说灌输的德育是“不科学”的教育,主要是因为它违背了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效益低下。德育的本质是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改变是无法通过强制的方式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方法暂时改变学生的行为,但我们无法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他内心的价值观。儿童在来到教师面前时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经验、思想和情感。每一个儿童的道德发展不仅有性别、个性、经验等方面的不同,而且有发展阶段的差异。当教育者无视教育对象的存在及其道德发展的实际而进行千篇一律的灌输时,就不仅是不尊重儿童的人格,而且是对品德发展和教育规律的蔑视,其结果必然是效益低下甚至是反教育的。

总而言之,用柯尔伯格的话说,就是“灌翰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授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当包含对可能出现的价值冲突做出审慎的抉择;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授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必然意味着落重儿童正在发展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推理与评价的能力."[5〕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反对灌输呢?

我们认为,要有效地反对灌输,第一,要给予学生“自由”的德育;第二,要给予学生自由的“德育”。前者意味着反对强制,后者意味着反对放任。在以往反对灌翰的许多理论中,人们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极端或激愤的思考虽然痛快,但由于会遭遇逻辑上的困境,其结果往往是“反对无效”。所以,我们认为,反对德育灌输只有通过真正“解放教育对象”才能完成。所谓“解放教育对象”,在德育领域最主要的是指:第一,教育方式上的解放,即彻底告别强制灌翰,让学生从异化的教育形式中解放出来,自由、愉快地习得道德价值与规范;第二,价值获得上的解放,即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人生的真谛有所领悟,使之从纯粹的动物性和自身的价值混乱中解放出来,通过自由的学习获得真正的道德智惫,从而收获社会生活中的更大自由、人生发展上的更大成就.

与灌输的德育相比,“自由”的德育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从目的上说,它力图解放学习者的思想,使之能够更加自主、愉悦地进行价值选择、批判和人格建设;从内容上说,它能够提供有充分证据、有教育价值、可以自由欣赏和批判的道德文化与智惫,从而能够鼓励学生以开放、自由的心态进行道德选择、品德建构;从方法上说,它要通过展现道德文化的智慧、道德人格的光辉、道德人生的美好,让教育对象自由和愉快地接受价值与规范教育。展现道德文化的智惫、道德人格的光

辉、道德人生的美好是“欣赏型德育模式”实现的关健环节之一。唯有如此,教育对象才可能在对道德文化和智慧的欣赏过程中“自由而愉快地”接受价值与规范的教育。

二、反对放任—“提升教育对象”

《现代汉语词典》对“放任”的解释是“听其自然,不加约束或干涉”。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放任是对灌输的自然反动,是对灌输本能、粗糙、抽象因而是虚幻的否定。它可以从伦理和教育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在伦理学上,放任的错误首先表现在对义务(或责任)与自由辩证关系的错误理解上。放任意味着道德主体只要“自由”而不要自由的条件—履行一定的义务或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表面上看,义务是自由的反面。伦理学家包尔生说:“就其起源上说,义务本质上是否定的:‘您勿’是风俗、法律、义务开初用来反对让自己的冲动走过头的那些人的公式。”[6]但是,“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①。“在义务中个人毋宁说是获得了解放”,“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7]即使是包尔生本人也认为,我们应当“把义务与爱好之间的冲突视作例外”,因为“义务或道德律的命令是一些表现

了一个集体的真正意志的性质和方向的公式”。[8]此外,德育中的“放任”往往还与“价值相对主义”有关。人们往往会强调文化、历史和经验对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即强调由于文化、历史、经验的不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普遍价值和价值共识的存在及其可能性。

从德育的角度看,所谓“放任”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让孩子为所欲为”。德育上的放任既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放任因为具有明显的缺陷,往往一出现就遭到强烈的质疑,因此在实际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典型的放任形态是“隐性”的放任。无论是“显性”的放任还是“隐性”的放任,其既可能源自价值选择上的完全的“价值相对主义”,也可能源自教育方法上的“儿童中心主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们可以以美国20世纪70年代最为流行的价值澄清理论(ValuesClarifieation)为例进行分析。价值澄清理论是一种“隐性放任”的德育理论,因为其原初的目的是加强价值观教育而不是“放任”孩子。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人们在经验中成长和学习,因此价值观始终与塑造和检验价值观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对于任何个体而言,价值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在一定环境中苦心经营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果。在经过生活的充分锻炼之后,我们会形成某种评价范式和行为倾

向,某些事物被视为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或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既然我们认为价值源于个人的经验,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不同的经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会随经验的积累和改变而发生变化。②

在价值澄清学派看来,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须经过三个大步骤:选择、珍视、行动;七个小步骤:自由的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据选择行动、重复。[9]

由于体现了美国人思想自由的核心价值,同时也符合尊重儿童权利、经验与选择的美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传统,价值澄清理论曾经在美国红极一时。但是不难看出,价值澄清理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在价值相对主义的前提之下回避了价值教育的具体内容,将德育的重点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习得转向了“有助于价值观获得”的澄清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和“过程主义”。如果我们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而德育只是帮助他们澄清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实际上只对孩子进行了(道德)思维的训练,而对儿童的品德成长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增益,因为一些错误的价值仍然可以通过7个步骤的检验而继续存在于儿童的精神结构之中—这当然是危险的。美国品德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可纳(ThomasLick-。na)教授在其名著《为品德而教育》一书中尖锐地指

出:价值澄清理论的问题在于,将一些琐碎的生活问题与重要的价值观混为一谈,把肤浅的道德相对主义四处扩散;把“您想做什么”与“您应做什么”混为一谈,忽略了价值标准存在的必要性;把儿童当作成人看待,忘记了儿童的价值观有一个需要成人帮助建立的过程。

[10]

价值澄清理论坚持的价值上的相对主义和教育上的过程主义、儿童中心主义给美国文化传统中本来就有的极端个人主义火上浇油,美国的社会道德和学校德育问题日益凸显。20世纪80年代有评论认为,“现在的状况也许已经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贪婪和欺诈被大家认为是极其平常的事情。”[11]大量出现的青少年问题使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并回归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12〕到了20世纪90年代,品德教育复兴,并逐步成为今日美国德育的主流。

我们在批判强制灌输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错误的。德育的最重要使命是使教育对象在道德上有所提升。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的教育对象:价值一方面具有相对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普遍性、基础性。价值多元不等于没有对错。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普遍价值、底线伦理的存在是我们进行最起码的对话和达成共识的前提。迄今为止,人类生活所积累、所尊重、所遵循的价值和规范不是绝对的教条,而是人类文明与智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已有的价值文明和

道德智慧,我们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成长与品德建构,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尊严、更高质量的人生和更伟大、更真实的社会进步。“欣赏型德育模式”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本原意义上的德育。这种德育不仅追求学生对于人生智慧的真正领悟、人生境界的实质提升,而且力图实现目标过程的人性化。我们强调,这一过程应当是肯定的、积极的、愉悦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美丽的。

三、中间路线—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如前所述,“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走一条“中庸”的教育道路,让德育成为一种“乐教”、“诗教”的事业,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让德育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能够“诗意地安居”。

首先,德育过程作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表明,德育过程需要诗歌、绘画、音乐、多媒体等一切合适的艺术形式的有机参与。

德育之所以需要艺术或其他美的形式的参与,主要原因在于艺术和美具有技术意义和价值功能。艺术和美对于德育的技术意义首先在于其作为一种“添加剂”,可以使道德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令人愉悦。虽然不同年龄、性别和个性的儿童对于艺术和美的形式的偏好各不相

同,但只要安排合理,艺术形式的适当参与是有助于改造往往过于理性和枯燥的道德教育的。它不仅使我们在道德学习中更加轻松、愉悦,而且会让我们更易于体会、向往更美好的道德人生境界。

艺术和美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善的正面褒扬和对恶的批判上。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说:“伦理和审美这两极是相互适应的,即善适应美,恶适应丑。”[13]当然,这一适应是复杂或复合的,即“艺术美反映现实的善,它的审美评价是以欣赏的、赞赏的态度出现;艺术美反映现实的恶,它的审美评价是以夸张、变形的审美批判的态度出现。”[14]换言之,虽然艺术和美不仅反映善也表现丑与恶,但是其审美批判的态度却因此与道德批判具有内在的价值关联。

由于艺术和美复合地表现着对善的正面褒扬和对恶的批判,因此与一般意义上的德育相比,有艺术和美参与的德育往往更加丰富或者“生活化”—它不是简单、逻辑地演绎道德真理,而是复合、感性地呈现生活的真实,把生活的真理丰富地凸现出来,供道德学习主体自主地判断和选择—这一点恰恰是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与时代要求。

由于艺术和美具有技术意义和价值功能,所以毫无疑问,“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有诗歌、小说、音乐、绘画、影视、动画、Flash等所有为学生们喜爱,又能有机地与德育过程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参与!当然,这一选择仅仅是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

“一曲动听的歌”命题的起点和外在的意涵。德育过程的审美化改造还需要从外在层面走向内在和精神的层面。

其次,德育过程作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主要是一个隐喻,其实质在于“内在地借鉴审美精神”来改造德育过程本身。

关于“审美精神”的美学讨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关审美活动与道德生活相沟通的“自由”特质的讨论。列?斯托洛维奇指出,“自由”在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中具有不同的存在及内在的统一:“在道德方面,自由作为人成为独立、主动、创造的个性和在道德活动中表现真正人的本质的可能和能力,进入道德价值。而自由以其包罗万象的实质进人审美价值的内容之中,它作为以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为基础的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显示掌握的程度,以及人在这些现实中确证的程度(而存在)。这就是对社会生活现象审美价值的理解也导致认识他们道德价值的缘故。由于美,人们追求善,一直到详细地认识善并从审美上认清恶的丑陋面目而摒弃它。因此,真正伟大的艺术甚至不必给自身提出直接的道德劝善任务,而正是由于它的审美本质而在道德上对人们产生影响。”[15]

因此,“内在地借鉴审美精神”来改造德育过程实际上意味着道德教育必须从内容和过程上展现道德“自由”的境界和教育“自由”的气质。

道德教育要展现道德“自由”的境界。“自由的境界”包涵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人生的智慧;二是人格的自由。“人生的智慧”是指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中道德价值与规范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道德教育过程是人类道德文化智慧的一种生动呈现,当我们在享用人类道德智慧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观照、享用人生的自由境界。“人格自由”是人生智慧在道德人格上的具体体现。在人类生活中,一直存在着道德高尚的人。即使是普通的人,他们在某些场合、某些瞬间也会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此时此刻,他们是美好的,也是自由的,他们的身上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中国古人将这一光辉命名为“圣贤气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呈现这一光辉,让人生自由和美好的光芒照射在每一个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的人身上,让他们不仅“心向往之”,而且有足够的动力去追求最美丽和最自由的人生。

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也应当具有教育“自由”的气质。道德真理与伟大人格不应当以异己的形式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成为勉强他们、约束和压迫他们的力量。道德教育过程应当是生动的、自由的,应当是克服了黑格尔所说的“顽强的疏远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由于道德是以利他的形式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本身是以约束道德主体的形式而存在的,因此道德教育的形式非经审美化的改造无以实现上述目标。“欣赏型德育模式”的重要努力方向就是寻找、发掘、创造那些能够促进道德学习主体自主、自由地进行道德学习的教育形

式,使之通过“欣赏”道德自由而去自由地建构自己的道德人格。

人们往往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欣赏”概念与“赏识”概念相混同。两者在形式上确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质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赏识”的对象可以是美好的东西,也可以是仅仅正确、合乎规范但并非“自由”和具有美感的东西;而“欣赏”的对象则不仅要正确、合乎规范,而且必须具有“可欣赏性”。德育的“可欣赏性”不仅指向德育过程、德育主体外表的自由,而且指向道德与教育精神的优雅与崇高。

德育的“可欣赏性”可能存在于哪些方面呢?如前所述,德育过程要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和“一曲动听的歌”。“一幅美丽的画”意味着道德价值和规范经过处理可以变成被欣赏的文化产品,道德人格的光辉可以成为映照学生道德成长的美丽风景;而“一曲动听的歌”则重点说明德育过程中的教育智慧本身具有艺术性和可欣赏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愉快地生活和沉浸于美好的学习生活过程之中。这两个侧面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内容的“自由”境界的呈现和道德教育“自由”的气质的展示。试想,在“一曲动听的歌”的旋律中欣赏“一幅美丽的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道德教育形式与境界!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十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欣

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 (AEA010O15)的研究成果,也是作者即将出版的《让德育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节选(有修改)。]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3一154.

②以上参见LouisE.Raths、MerrillHarmin、SidneyB.Simon.ValuesandTeaehing仁M〕.Coluobus,Ohio:CharlesE.MerrillPublishingCo一966.27一28.材料为原文内容节选翻译,顺序上有所调整。

参考文献:

[1〕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42一55.

[2〕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31一133.

[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2一233.

[4]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中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6(8):76一79.

[5〕PowerC,https://www.docsj.com/doc/a817169147.html,ingaHiddenCurrieulumforMoralEdueation 〔J〕.TheEdueationDigest,1987,(May):12.

〔6〕[8〕仁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宝、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98、298.

〔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一167一165.

[9〕LouisER,MerrillH,SidneyB.Simon,ValuesandTeaehing 〔M〕.Columbus,Ohio:Harle,E.MerrillPublishingCo,1966.28一29.

[10」[11]https://www.docsj.com/doc/a817169147.html,eationforCharaeter:HowOurSehoolCanTeae hRespeetandResponsibility[M].NewYork:BantamBooks,199一11

一12、12.

[12]MarvinWBerkowitz.EstherF.Schaeffer,Melin-daCBier.Charaeteredueationintheunitedstates[J〕.Edu-e ationInTheNorth,NewSeries,2001(9):53.

[13〕[15]〔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李泽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7、9&

[14]韩望喜.善与美的人性[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292.

让德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欣赏性德育模式

让德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无论教育界还是整个社会,大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关心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如何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已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国家重点课题,是檀传宝教授在对我国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以德育美学观为理论基础的实验研究,该研究有可能为提高我国德育的成效起到一定的作用.基于此,记者就"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有关问题与檀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记者:檀教授,"欣赏型德育模式"这一提法令人耳目一新.我想,您是希望通过"欣赏"而不是"灌输"去实施德育.您最初是如何考虑这样一个命题的为什么要建构一种"欣赏型德育模式" 檀传宝:首先,为了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异化现象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趣味"的丢失,没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育,但是我们至少会认同的是,教育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取向,教育中人和人的意义的遗失等等肯定与超越性的缺乏,必要的趣味,境界等等审美要素的缺乏有关.因此教育"质量化"的应有之义之一应当是教育的审美化.欣赏型德育模式不过是这一审美化抉择在德育实践上的具体构想.如果说过去的德育相对简单,对规范,约束强调较多,那么逐步走向小康水平的社会在教育上是否到了一种不仅强调道德规范的简单授受,而且也开始追求道德教育的自由与个性境界的时候了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实际上是学校德育更高境界的一种设计. 其次,解决实际德育问题与困惑 在一些人看来,道德规范就是人生的绝对真理,道德教育就是要将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交给年轻一代.这种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念使得道德教育成为一个纯粹"规训"他人的道德灌输过程.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从来就没有道德上的金科玉律,道德法则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道德教育的过程不过是特定个体在教师的关照之下自由选择价值标准的过程.这样两种决然不同的理念造就了两类基本的德育模式,我们可以大体上分别称之为德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德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孰优孰劣很难下绝对的结论.比较起来,似乎是现代德育模式更好,而且现代德育也的确"战胜"了传统德育.从文化的角度言,东方社会与东方德育迄今为止实际上仍然主要偏于"传统"模式,道德教育上的强制与灌输的痕迹十分明显.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在寻找一条"中间路线"——既传统又现代,既绝对又相对,既强调基本价值的引导又不妨害道德学习主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的综合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其实就是希望解决这样一个两难问题.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 "我个人认为:价值引导只是真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条件,而非德育过程发生变革的本质.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道德学习主体在教育工作者创设的特定价值情境中不断主动和自主地改造自己的品德心理图式,不断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 记者:您的解释让我们感到"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都非常重大,那么您能解释一下您的这一教育模式的深层次的教育思考或者假设吗 檀传宝:就我个人而言,"欣赏型德育模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德育过程是对学习主体道德自主建构的帮助过程.德育过程从实质上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迄今为止,德育界实际上主要信奉的是一种品德"转化"理论,即认为德育过程就是一种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化过程——教师由外而内向学生灌输价值观念,培养成人社会所

德育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的方法 1.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的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把坚持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 然而,透过今天青少年做人的状况,我们却无法乐观。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像附着于“太阳”身上的“黑斑”,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些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

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 2、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类似于夏斐、刘玲、陶鑫、周源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走极端的结果。所以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O日 中堡龟查宣堡 ◎四川宜宾学院任红亮 一 ,绿色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德育"是现在中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和 改革的主流和新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提炼出来 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生态德育"是融合绿色所 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的德 育观念,它倡导和谐,人文,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社 会精神,倡导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植物及一切生 命体之间的共存共荣.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体现德育工作的人 文思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 都在极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绿色环境氛围, 努力构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会一体化的生 态型德育格局. 二,在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德育的重要意义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人 类正在深刻而严肃地反思.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共识.中小学校 作为传承文明,联系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 全球问题的客观要求,如何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 有生态理念和绿色思维的新型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

生态型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人,由于以自然界的"征服 者"自居,和谐的绿色思维习惯和行为不可能成为社 会的主流.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培养理性生态人,开展绿色思维与绿色习惯教育,是对生态与人类关系认识的理性升华,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课题,该内容深入 到中小学德育课堂,将为中小学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中小学德育重点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展 开的,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的思维 习惯中缺乏环保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中的"自然,和谐"思想是一个薄弱环节,绿色德育更几乎为零.生 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和l谐发展,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发展.然而,一个f国家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其前提条l件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习惯,必- 须具备"一切生命平等"的理念.今天的中小学生就 I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是经济建设l的中坚力量,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他们是否具有绿色的,理性的生态理念与习惯,将直l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l彻实施,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繁荣.因l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J三,绿色生态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l近几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地,尝试性开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鸡西教育局专家报告会有感 密山市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文阁 2013年3月9日鸡西市教育局举办了专家报告会,聆听了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陆教授对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形式的剖析,和德育教育重要性紧迫感。体会颇深。 科教兴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素质教育,而发展教育的希望在少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教育的根本不是成绩,人的成长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突出了德的重要性。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可见“德”的培养,更应该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得好: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同时对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道理,会做人。 但是,我国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或即便开设也被当做“副”科对待,代课老师不予重视,敷衍学生。其他代课老师也常以讲题、补课为由任意占用思想品德课,使本该重要的一门课程完全缺失。而有些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有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毕竟时间有限,内容上也不足以完成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却忽视品德的培养。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尽快改变,素质教育不能空喊口号。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学生分数论成败,学生以成绩排名次,教师以分数订优劣。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独立性、思考性、自主性,更别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感染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观点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美育在立德树人、“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能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阐明了促进艺术—德育一体化之于实现立德树人战略任务的重要价值,进一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揭示当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围绕“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提出一系列建议。 学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教育在人的培养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当前,“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具体而言,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更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理论上,艺术教育在审美性和道德性之间徘徊;实践中,艺术教育具有功利化和技艺化倾向,艺术教育(尤其是农村艺术教育)课程开课不足、师资短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纠结: 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背离 历史上,唯美主义宣扬艺术与道德无涉、“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的观点,认为德育的目的、精密的思考、深刻的思想跟艺术作品毫不相干,艺术的目的是追求审美价值,美与内容无涉,艺术是自足的本体,不应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约束。正如王尔德说:“艺术除了表现自身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命一样,而且完全按照自己的路线向前发展。在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只表现它自己。在现实教育过程中,这种唯美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导致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背离,而艺术的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对立,势必将伦理道德从艺术视域中驱离,从而使艺术失去美的内涵与灵魂。一件艺术作品即使审美价值再高,如果有悖于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也称不上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艺术教育如果完全流变为追求纯形式美、装饰美的话,将无法满足人的内在审美需要。人既是生物人,更是社会人,宽泛、朦胧的纯粹美与形式美无法展示人们渴望了解的相关时代、生活、生命及人生的丰富意义。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审美需要借助认知、联想等心理活动,这就不可能不涉及道德领域。将艺术的审美性与道德性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艺术与德育关系的曲解。 因此,艺术的道德性并不抹杀艺术的审美性,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并不是非此即彼、互相矛盾的关系,真正的艺术是审美性与道德性相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异化: 功利化和技艺化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艺术教育越来越陷入功利化、技艺化倾向。艺术教育功利化是指忽视美育的育人价值,仅着眼于名利,或为艺术领域培养、输送专门人才。技艺化即指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专业主义、轻视或忽视育人功能现象。 从整体上看,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并没有显示出美育的特点,而是一味地模仿专业艺术教育,知识与技能化取向十分明显,有的甚至把艺术教学等同于艺术知识技能教学,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成了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艺术审美体验几乎被枯燥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完全取代。大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存在着艺术教育非艺术化、艺术教育专业化、艺术教育成人化、艺术教育时装化、艺术教育尖子化、艺术教育庸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态度和立场。 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执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 (2)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 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 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2020江西教师考试备考:教育学知识之德育模式

2020江西教师考试备考:教育学知识之德育模式 1.欣赏型德育模式 欣赏型德育模式:是指一种希望内在地借鉴美学精神对德育活动的形式、过程、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实现“唤醒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双重教育使命的德育实践模式。对话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思想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模式。具体指教育者在对话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创设自由、平等、尊重、合作、互惠、真诚、和谐的教育环境,借助对话这一方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自我生活经验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和提升自身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因此,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德育过程中提倡自由德育,反对灌输,力求在德育过程中实现教育对象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自主建构之间、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以及蕴藏其中的内涵价值。 2.对话德育模式 从理论上说,对话道德教育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当代社会生存理念的关注,比如交往实践的观点、主体性的观点等。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该模式强调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及开放原则。应该说,对话性德育模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整体教育情景之中。在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 3.励志教育模式 三大步励志教育,是德育创新,是励志教育的一种模式。三大步励志教育,主要是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一天内实现德育的三个层面,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采用的

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是人才的摇篮,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为人才素质之基础,体为人才素质之条件,美为人才素质之重要内容,而德乃人才素质之灵魂。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集中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崭新而宽阔的历史舞台,同时也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德育的基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而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美好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龇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90后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德育是指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进入21世纪,我们教育的受众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我们教育的主体。90后中学生的德育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 1. 90后中学生德育内容中道德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缺失。 德育内容来自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应是现实的、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学生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生活着的人。 2. 90后中学生德育方式上自主建构与主体意识的缺失。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便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信念的建立,绝非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而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通过悟性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德育信念。中学生当前的德育主要是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德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极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刻板和不稳定。 3. 90后中学生德育过程中师生对话与自我顿悟的缺失。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然而,我国中学生德育是教师和学生不平等对话。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被动的。教育者忽视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忽视了学生理解与否。因此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交往、思想上的断层,造成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4. 90后中学生德育评价时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思潮的控制下,学校德育对\"人"的关注日趋弱化。"人的教育”从教育的\"中心\"退却为教育的\"边缘\",德育变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当我们面对学生们惨淡的德育,作为教师,为之心痛。仅凭学生的分数,怎能断言他的道德高低?正如尼采强调:\"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当我们称某些行为与思想为善或恶时,不应该考虑它们过去被称为什么。过去被称为恶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称为善,反之亦然。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完整word版)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中国有句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表明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负责,还要对学生心理道德发展负责。而单词“edu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动词“educare”,意为“鼓励,激励,是表现出色”。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尝试去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部潜能,这样他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更充实,更富有责任感。(《英语教学法教程》)在社会朝着多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上不成熟,容易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一、回顾历史发展 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占据着首要地位,古人善于根据年龄阶段及身心发展特点分年龄层次教学。朱熹按年龄把学生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之前接受“小学”教育,十五岁后接受“大学”教育。“小学”教育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家训和蒙学结合,同时“小学”的“理”要尽量浅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知行合一;同时也要符合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大学“阶段重视社会道德教化和个体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不同年龄层次的德育方法及其启示》) 20世纪5、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世界上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整,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度的灌输,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研究: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德育课题研究

《中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一、课题论证 1、选题意义 社会发展的需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 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学会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我们必须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2、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等。《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95年3月颁布的《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的应履行的义务”中指出: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等,都为这个课题提

供了理论和政策法规依据,也为其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娃娃抓起。 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途经。 二、目标内容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中学生守则》、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1、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校内外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文明习惯的现状为出发点,使学生懂得基本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争做文明学生、争当文明班集体”,推动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从培养文明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与诚信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浅谈教师德育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德育的重要性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下面,谈谈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 1、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主流是好的,但改革也不免泥沙俱下,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在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卷土重来;一些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西方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碟片、电影等各种途径对我国公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 2、学校管理出现盲区,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存在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造成管理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二是不能坚持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少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各校购置的师德师风举报箱,有的锁都锈死了,劳命伤财,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对违纪教师姑息迁就。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教师,不及时批评教育,不严格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进行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四是师德评议弄虚作假。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3、教职工忽视了学习、反思、修身。有些教师鼠目寸光,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滑坡,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法规的人和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心理失衡。由于缺乏学习,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整天心术不正,恨天怨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当了大官,发了横财,盖了洋楼,就按奈不住教师职业的清贫、寂寞,心理上出现了严重扭曲和失衡,价值观和事业观被抛得九霄云外。 二是小视小节。有的教师存在说得多、做得少,计划多、落实少,讲客观困难多、谈主观原因少,讲宏观问题多、谈具体细节少等现象。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打麻将等等,都是生活小节,不损形象,无伤大雅。这样必然会导致少部分教师仪表不整,举止不文明,出言不逊或肮脏,与为人师表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工作不敬业。有的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商”,搞第二职业时全身心投入,干教育工作时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有的教师学新教材、新教法、新课程标准一再畏缩,学歪门邪道跃跃欲试;有的老师知识贫乏,教法陈旧,教学成绩年年倒数,误人子弟。四是法律意识淡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林州市采桑镇三中秦晓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德育对于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这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所在。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按照无产阶级的利益调节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抵制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侵蚀,立志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他们肩负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民族的希望。目前有些学校学生思想觉悟低,拉帮结派的有之;打架斗殴乃至伤人致命的有之;小偷小摸、拦路抢劫的有之;谈情说爱、出双入对闹出桃色新闻的有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致使同学之间不团结的有之等等。种种现象令人瞠目,试问对这些学生若不及时教育他们,拨乱反正,能胜任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吗?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宏图伟业吗?答案显而易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竭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他们的德育信念是责无旁贷的。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处之“习”,应指“教化”而言。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人生三部曲: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不管何级)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三时期中,童年虽短,却是人生之基石。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那么,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河中,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起补救、输送、升华的作用。 其实,人的德性是可分三个等级的。不是说吗?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此类人无优无劣,平淡出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且是人类主体,令人担忧;一种是凡事总是损人利已,唯我独尊,见利忘义之流,人数虽少,害处极大。除此而外,即能养成较好行为习惯的人,能以天下为已任,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是也。英雄、劳模、“青天”、“雷锋”之类优秀人物均出于此。无论何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从其孩童时期的心性行为上找到直接或间接的因素来源。因此,作为人生中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补救、输送、升华的措施,这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思想。 首先是补救。对那些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是医院,教师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对那些没有家教失误,特别是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学校德育的职能主要是输送和升华。家教如溪流,优劣如清浊,学校教育如江河。我们就应集泉纳溪,江流成河,以保证他们融入集体,循着正途奔向人生的海洋,避免其流进沼泽,误入歧途。当然,升华寓于整个输送过程之中,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生活中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生命价值和品格 素质的特殊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肩膀, 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继承者。没有道德,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因此, 要做好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可以说,优点是无限的,人民是生活的利益,国家是和谐发展的希望。 一是青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和学校教育几乎是一体化的,道德教育 是如此明智。很多人都觉得,今天的青少年是一代被毁,一代人不堪重负。美德和人才的优点是重而轻,市场上有这样的词:美德是真的,美 德是劣质产品,美德是浪费,人才是危险品。如果追溯到早在北宋时期, 司马光就给出了最精辟的结论:人才,德国首都也;德国人,才华横溢的 帅哥;自古以来,国家的混乱,家庭的失败,只有于德不够。 近年来,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忽视了 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即使在最好的教学时代也能过早地品味生活的苦涩。卡住。在遭受失去脚和痛苦的同时,它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可以看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质量不仅与个人未来的成长有关,而且间

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素质,甚至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延续。 二是学校生活的道德教育 不言而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年轻人的道德理解,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学生心灵的深处,培养良好人性和社会道德的种子,规范行为,使学生成为有利于他人,造福社会的人。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道德教育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不会丢失。就整体环境而言,整个校园应该表现出和谐,温馨,快乐和振奋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景观。例如,在娱乐室的墙壁上,添加了各民族的图片和与歌曲一起跳舞的学生,增添了团结友谊的校园氛围,渗透了民族平等的人文理念,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让它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相处,互相帮助。 在走廊墙上突出显示神舟空间形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也可以促进空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学生的心中传播爱国主义。敦促探索知识,并渴望成为一个成年人并为国家服务。门徒在图书馆以书法装饰的形式刻。当学生感受到传统书法的魅力时,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行为准则和行间方式所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逐渐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接近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甚至学习单词和计数的简单事物也可以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在教学

(可行性报告)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鉴于一个词的多层面的意思同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起使用的不切实际性,在这里我们就将德育局限在道德教育的范围。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 据王希尧教授主编的《教育学》中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见地,提取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定义。学校的德育,是在学校环境条件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念,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发展理性完美的人格的教育。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等的创生能力。学校德育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同时,适应现实,并且注重对于德育对象品德与人格的具体塑造。 在我国,学校德育较之于家庭、社会等而言,普遍被认为是德育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良好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可以自动长成一个人形(正如任何野兽类似它的同类一样),但是,若非先把德行和虔信等灌输到他身上,他是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的。这种不走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去实现。”青少年时期,也是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打基础和定向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品质、世界观等也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这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影响个体,甚至延展到一生的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德育,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发现问题,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将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灌输思想道德伦理理论、意识等方面,起着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西方很多国家,例如美国等,将家庭、社会作为德育的主要场所,现象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