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以经常出现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例:包括鼻部、咽部、喉部及扁桃体等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90%为病毒感染,而一旦出现咳嗽、有痰、嗓子疼、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则多为细菌感染,由此可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与仅仅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多少是不全面的,首先明确了发病病原和部位,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早期治疗,达到较好功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药物的治疗却不相同。因此,正确的鉴别对保证合理用药极为重要。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如果容易群体传染,多是病毒。细菌很少这样。因为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溅等方式传播。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和脓痰的形成原因很有关系。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比较急,并且症状不稳定,而细菌感染则开始轻后来重。这也是和病毒和细菌的机理和大小有关系。因为细菌个体大,所以开始进入比较缓慢,但是感染了,则后果严重。

5、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因此,如果临床不做血像检查,就难以确定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白细胞的多少是判断两者的区别之一。这和白细胞在人体内的作用有关。要知道原因则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7、锌元素能促进胸腺能正常分泌T淋巴细胞,提高体液免疫的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硒元素能刺激抗体的生成,从而也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常用补锌产品,如蛋白锌、酵母锌。

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7、锌元素能促进胸腺能正常分泌T淋巴细胞,提高体液免疫的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硒元素能刺激抗体的生成,从而也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常用补锌产品,如蛋白锌、酵母锌。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https://www.docsj.com/doc/a35007649.html, 欧洲呼吸学会 诊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 www bronchoscopy cn https://www.docsj.com/doc/a35007649.html, 张杰

简要介绍2005年12月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 病协会(ESCMID)共同颁布了“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包括了3种最常见的社区成 人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慢塞肺疾病急重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既往CAP指南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临床证据不 充分,且仅限于CAP,较少提及AECOPD的诊治。2005年 ERS与ESCMID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回顾分析了近4000 篇 文献,共同修订了这个指南,并在这个指南中首次推荐了 AECOPD的诊治方案。

国内解读的文章 何权赢: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 的启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6~657。 曹彬,蔡柏蔷: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 指南》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 指南》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0):717~720。 张静萍陈佰义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 张静萍,陈佰义: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 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 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1030~1034。

解读内容门诊处的相关问题 LRTI处理的相关问题 LRT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LRTI在门诊的治疗 住院LRTI处理的相关问题 CAP AECOPD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LRTI的预防 非疫苗接种预防LRTI 疫苗接种预防LRTI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cold)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

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2T10:30:45.23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作者:潘雷 [导读]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湖北省宜昌市惠民医院 443000 摘要:目的:研究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132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6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利巴韦林,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致热样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炎琥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若未进行及时诊治则可能会出现咽后壁脓肿、支气管肺炎、中耳炎、扁桃体脓肿等病症。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效药物。本文主要对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66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6至63岁,平均年龄为(46.2±2.1)岁;对照组66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7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3岁±2.3)岁。 1.2方法 治疗阶段,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退热、补液、加强临床治疗等常规的治疗手段。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炎琥宁治疗,炎琥宁粉针剂0.24g/d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0.5g/d静脉滴注[1]。出现感染问题的患者口服适量抗生素,发热患者及时进行物理降温。临床研究过程中,不采用其他药效不明确的药物,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d。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致热样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研究,观察2组患者的退热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调查显示,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中,超过80%以上是因为病毒性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换季原因,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出现病毒感染的问题。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现是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等,症状和普通的感冒类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分为咽炎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两种类型,咽炎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现是扁桃淋巴增殖并伴有少许分泌物、咽部红肿、下颌淋巴结肿大等[2]。而普通感冒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则多表现为流涕、鼻塞、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咽痛等,一般不需要入院治疗,3d~7d即可自愈。 作为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用药物,炎琥宁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临床上多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穿心莲内酯对于因病毒引起的头晕、发热等症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增强机体抗病毒性、镇静的效果。 为了对炎琥宁的不良反应有充分地了解,本文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采用炎琥宁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要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说明炎琥宁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方法、病程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幼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炎琥宁药剂的时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成人。而在给药方法上面,炎琥宁药剂分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两种,有部分患者

内科学(第七版)呼吸系统疾病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 管炎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问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人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定义与分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 (一)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上呼吸道感染常用药物种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a35007649.html, 上呼吸道感染常用药物种类 作者:袁玉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43-01 “上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也就是普通感冒,是鼻腔、喉部和咽部等发生的急性炎症的总称。上感在广义上指包括普通感冒、喉炎、病毒性咽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组成的疾病;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具有自限性的特征,但存在较高的发生率。 每年成人可发生2~4次,而儿童则会每年发生6~8次。该病不受时间限制,在冬春季节相对较多。 其中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占70%~80%,而由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占20%~30%。另外如淋雨、受凉、过度疲劳、气候突变等会降低呼吸道或局部防御能力的各种因素也会为从外界入侵或原已在上呼吸道存在的细菌或病毒的繁殖加快,促使该病发生。免疫功能低下、老幼体弱、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都是易感人群。 1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1)普通感冒。发病比较急,起初表现为咽痒、咽干或烧灼感,起病数小时或同时会伴随鼻塞、打喷嚏、鼻涕清水样等症状,会出现咽痛现象,还可能会因耳咽管炎对影响到听力,也可能有声嘶、流泪、少量咳嗽、呼吸不畅、味觉迟钝等情况。通常不表现出发热或全身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度头痛、畏寒或低热情况。 (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主要表现为咽部有灼热感及发痒,没有持久性疼痛,也没有突出表现。声嘶、咳嗽时疼痛、讲话困难等都属于其临床表现症状,常伴随着发热、咳嗽或咽炎等现象。 (3)疱疹性咽颊炎,一般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大约持续一周。通常在夏季发作的情况较多,儿童较常见。 2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區别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内在存在一定联系,人体上呼吸道抵抗力会在感冒后明显下降,因此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下面四个方面是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就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得总称。广义得上感不就是一个疾病诊断,而就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得上感又称普通感冒,就是最常见得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常见病因: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得或从外界侵入得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 常见症状:主要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多发群体:老、幼、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得患者。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她,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得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得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腺病毒等感染时可有发热与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与触痛,可闻及喉部得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修订)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诊疗常规(修订) 中医院儿科本病简称上感,是指由鼻、副鼻窦、咽和喉所构成的上呼吸道 的感染性疾病。一般病势不重,但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风湿病等合并症,也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性发作等。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病毒性与细菌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四型。 中医属“伤风”、“感冒”范畴。该病发生是由于六淫及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但以风邪为主,又随四时之气杂合为病,有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时行感冒等。其中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致病因素取决于人的卫气强弱,如果将息失宜,过度疲劳,腠理疏懈,卫气不固,或素体阳虚者,易为外邪所客,内外因相互影响而发病。风邪入侵的途径为肺系卫表,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而时行感冒,因其感受时邪较重,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1 临床主症 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咽痛声嘶、呼吸不畅、咳嗽、便秘或腹泻等。 2 诊断要点 2.1查体见鼻腔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等。 2.2血象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

象。 2.3 X线检查胸部X线透视正常或肺纹理增强。 2.4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检测,视需要用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类型。 2.5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对选择有效抗生素有意义。 3 治疗 3.1中医 3.1.1内服药物(1)风寒感冒:鼻寒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痰多稀薄,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各12g,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10g,甘草6g)。(2)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或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涕浊,咳痰黄稠,口干欲饮,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辛凉解表,清热祛风。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板蓝根各30g,连翘15g,牛蒡子、荆芥、竹叶、甘草各10g,薄荷6g,豆豉8g,桔梗12g)。(3)暴湿感冒:身热、微恶风,汗出,肢体酸痛,头重胀,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胸闷泛恶,小便短赤,大便质稀,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味(香蕾、蕾香、佩兰、厚朴、扁豆花各12g,金银花、连翘各15g、薏苡仁、六一散各30g)。(4)体虚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汗出,气短,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主方:参苏

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简介

中文标题】 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简介 【发布者】 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协会(ESCMID )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 【出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29卷第10期 【中文正文】 2005年12月《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发表了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协会(ESCMID )共同颁布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简称《指南》〔1〕)。该《指南》包括3种最常见的社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以及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第1次将AECOPD作为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写进《指南》中。现将《指南》重点介绍如下。 一、门诊LRTI处理的相关问题 (一)LRT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当患者因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气短、胸痛)来看病时,临床医生要考虑到3个问题:(1)出现这些症状是由感染性因素还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如哮喘,COPD、心力衰竭、心肌梗死)?(2)如果是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的哪部分发生感染?是急性支气管炎还是肺炎?(3)感染的可能病原体是什么?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1.何时须考虑到吸人性肺炎?当吞咽困难患者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首先要想到吸人性肺炎,这种患者就诊时,胸部X线检查是必要的。 2.何时要想到心力衰竭?年龄>65岁的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心尖异常搏动,和(或)心肌梗死病史时,要考虑到心力衰竭。 3.何时须考虑到肺栓塞?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时要想到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或肺栓塞病史;过去4周内有卧床史;恶性肿瘤。 4.何时要想到COPD?有下列至少2种症状时要想到COPD;喘息、呼气时间延长、吸烟史、过敏症状。建议这类患者行肺功能检查明确有无COPD。 5.如何鉴别肺炎与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当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时要想到肺炎: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发热>4 d。如果怀疑肺炎,一定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证实。 6.在门诊是否需要明确病原学?通常不推荐。因为在门诊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非常困难,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通常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见治疗篇),而不是基于病原学。当然,门诊医生应该熟知当地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流行病学。 (二)LRTI的治疗 大多数LRTI是自限性的,病程通常1-3周。当然,某些患者确实需要抗生素治疗,而且门诊医生应该告诉每一个患者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预后。 1.急性咳嗽是否需要治疗?通常,咳嗽是人体保护反应,帮助清除气道的炎性分泌物。但是,严重咳嗽影响人的工作和休息。因此,对于无痰、症状较重的咳嗽,可以选择美沙酚甚至可待因镇咳。但是,化痰剂、抗组胺药、支气管扩张剂对急性LRTI患者都没有确定的疗效,因此不推荐使用。 2.LRTI患者抗生素治疗的指征:怀疑或确定肺炎、部分AECOPD、年龄>75岁伴发热、心力衰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 3.AECOPD抗生素治疗的指征:AECOPD患者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时,需要抗生素治疗:呼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8O%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O%-30 %的上感为细菌引起,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粘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

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豁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愕、愕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

上呼吸道感染指南

深秋,警惕呼吸道疾病 2004年09月06日09:55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秋意渐浓,孩子和大人都感到神清气爽。而进入深秋以后,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均易首先侵犯呼吸道,宝宝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开始上升。父母们应对呼吸道疾病有所了解。 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哮喘等。 推荐阅读--急性喉炎、气管炎、支 气管炎儿童哮喘新疗法(图) 小儿感冒用药诀窍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为“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 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感冒的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唾液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就有可能通过呼吸被传染,感冒也可由玩具、衣物等间接传染给宝宝。宝宝得了感冒,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如喉炎、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

家庭护理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他的护理就越重要: 宝宝的病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在饮食方面,宝宝感冒后要多喝水或稀释过的果汁,吃适量的水果,饮食宜喂食流质或较软的食物。感冒后,宝宝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都会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减少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父母还要细心地清洗宝宝的眼鼻分泌物,随时观察他病情的变化。暂时不要给宝宝洗澡,而是改为晚上用热水给宝宝洗手洗脚。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等病情好转后才能活动,以免感冒复发或引起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 深秋气温变化较大,爸爸妈妈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室温要保持稳定,空气要新鲜流通,但要避免穿堂风。有个小诀窍可以测试宝宝穿衣是否适度:经常摸宝宝的脊背和手,如果宝宝的小手温暖而脊背无汗,说明他的衣着恰到好处。 要保证宝宝有良好的睡眠,感冒流行的季节,宝宝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病人。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或用其他方法适度隔离,并且给房间消毒,方法是: 关闭门窗,用食醋每立方空间2~5毫升,加水1~2倍,加热至全部汽化,每日1次,连续数日。 提醒 ▲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如麻疹、支气管肺炎、中毒型菌痢等,这些疾病的早期都有高热、寒战和上呼吸道不适症状,类似于感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它们特有的表现。所以,当孩子有感冒症状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和突然变化,发现与感冒不相符合的表现时,要及早送宝宝去医院检查。 ▲因为多数感冒属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但是切忌盲目乱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宝宝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在鼻痂上涂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后,才用棉签轻轻蘸出,以防感染。 食疗小验方 下面几种食疗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在流感盛行的季节,不妨经常给孩子服用: 1、葱白大蒜饮:葱白250克,大蒜125克。将葱白和大蒜一起切碎,加水l000克煮汤,每日服用2次,每次1小茶杯,可以预防流感。 2、大葱生姜汤:大葱1根,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 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

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细菌性与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下面四个方面是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区别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如患者已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原则】 1.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培养,有条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检测试验(RADT)作为辅助病原诊断。 3.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细菌为目的,疗程需10天。 【病原治疗】 1.青霉素为首选,可选用青霉素G,也可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V,或口服阿莫西林,疗程均为10天。某些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预计难以完成10天疗程者,可予苄星青霉素单剂肌注。 2.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3.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但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此外,磺胺类药不易清除咽部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耐药者多见,这两类药物均不宜选用。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合并轻度中耳炎表现,不需用抗生素,但如表现为急起的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发热、鼓膜进行性充血和膨隆,或已有鼓膜穿孔伴流液时,则需考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可予以抗菌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最为常见,三者约占病原菌的近80%;少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 【治疗原则】 1.抗菌治疗应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2.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 3.中耳有渗液时需采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治疗】 1.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多见时,也可选 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 2.其他可选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一代、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青霉素过敏患者除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外,确有用药指征时可慎用头孢菌素类。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累及上颌窦者为多见。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两者约占病原菌的50%以上;卡他莫拉菌在成人和儿童中各约占病原菌的10%和20%;尚有少数为厌氧菌、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治疗原则】 1.初始治疗宜选用能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抗菌药物。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后,必要时再加以调整。 2.局部用血管收缩药,以利于鼻窦内脓液引流。 3.疗程10~14天,以减少复发。 【病原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用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相同。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本病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 【治疗原则】 1.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探讨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探讨 发表时间:2011-11-24T14:07:54.1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邵惠训 [导读] 儿童最易发。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 邵惠训 (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100012)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056-05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冠状病毒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博卡病毒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儿童最易发。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有3成到4成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不明,很可能也是由病毒引发,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将来还会陆续发现新的呼吸道病毒和新的呼吸道传染病。 1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1.1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 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鼻病毒是主因。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紧随其后,引起继发感染,使疾病加重。表现为鼻炎、咽炎和喉炎。临床症状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干、咽痛、低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等。局部卡他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轻。原有慢性病人或体弱人群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和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心肌炎、肾炎和风湿热等。普通感冒一般预后良好,发病5~7天后痊愈。 1.2 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 表现为气管炎、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头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气喘和紫绀等。重者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胸透或X光胸部摄片可见肺部阴影。本病发病率高,人群对呼吸道病毒普遍易感。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和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此病。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病后仅对同种、同型病毒具有免疫力。因病毒种类、型别繁多,同一病人可多次发病。发病的诱因是受凉、淋雨和劳累等。全身或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原来存在于呼吸道黏膜上的病毒或外来病毒侵入呼吸道而感染。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2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 2.1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 1956年Morris首次从上呼吸道感染的黑猩猩鼻咽分泌物分离到病毒,1957年Chanock从肺炎患儿咽拭子分离到病毒。hRS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肺炎病毒属。是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有2个血清型9个亚型。病毒直径为120~200nm,在细胞培养中能形成细胞融合病变。hRSV基因组编码两个表面糖蛋白:粘附蛋白(attachment protein,G)和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病毒通过G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F蛋白介导细胞与病毒囊膜融合,抗G或抗F抗体能中和病毒感染性。 hRSV在世界各地的人群和动物中有广泛分布和传播,是婴幼儿,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下呼道感染(喘息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毒病原。对早产儿危害更大。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污染的手指将病毒接种到鼻黏膜和眼结膜也可引起感染。患儿感染病毒后,除发热、气促、痉挛性咳嗽外,最显著的症状是喘息,重症患儿鼻翼煽动、嗜睡、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死亡。有吸气性三凹征。病情易出现反复,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也能引起肺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皮肤损害。hRSV与hPIV在人体内共存[1]。胸部听诊可闻到干湿罗音。可用人羊膜、Hela、Hep-2和KB等细胞分离病毒,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技术(DIF)或ELISA检测病毒抗原、IgG和IgM抗体。可通过氧气面罩气雾吸入利巴韦林1.1g/d,或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n)雾化治疗。也可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2.2 流行性感冒甲型与乙型病毒(influenza virus A & B,IV) 1933年英国学者Smith首次用雪貂分离出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I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囊膜、纤突,核衣壳螺旋对称。病毒直径为80~120nm。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PB2基因编码PB2聚合酶,PB1基因编码PB1聚合酶,PA基因编码PA聚合酶,HA基因编码血凝素(HA),NA基因编码神经氨酸酶(NA),M基因编码基质蛋白M1、M2,NS基因编码非结构蛋白NS1、NS2。3个聚合酶构成聚合酶复合体(ribonucleoprotein,RNP),有NP包裹,构成核衣壳。病毒囊膜与M1相连,M2插入M1,构成离子通道。病毒表面具有HA和NA抗原。HA有16个亚型,NA有9个亚型。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抗原很容易变异,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是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 近百年来,甲型流感病毒经历了A0、A1、A2、A3和新A五次大变异。病毒一次次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一次次灾难。包括人类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禽类流感病毒具有庞大基因库,人类流感病毒新亚型大多由禽类流感病毒变异和基因重组而成。由于鸟类长距离迁徙,能将流感病毒新亚型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仅引起地区性流行。 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病情严重。流感常沿着交通线传播,先集体后散居,先城市后农村。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人群对新亚型病毒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流感暴发流行与大气污染和气候剧烈变化有关,流感流行有周期性。在人类历史上,流感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病原体为H1N1,称为西班牙流感。是由一种特殊的严重致死性病毒引起,主要袭击青壮年[2]。最早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兵营,随后传播到西班牙,病毒的毒力逐步增强。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由人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成[3、4],含有人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全球半数人群受到感染,夺去了4000万人生命。最近研究报道,这一瘟疫可能导致一亿人死亡。以当时全球人口20亿计,死亡人数占总人口5%,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瘟疫。 1997年香港发生了H5N1人禽流感暴发流行,并在全球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003年12月开始,在亚洲广袤地区发生了禽流感H5N1流行。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中H5和H7两种亚型大部分具有高度致病性和致死性。即使是低致病性的H5和H7,在鸡群中传播几个月后,会变异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侵袭人类后,多数伴有严重肺炎,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病情险恶,病死率很高。全球的养禽事业也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在禽流感流行期间,世界各地捕杀了大量家禽。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全球蔓延传播。甲型H1N1流感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由猪流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