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经典常谈读书笔记

经典常谈读书笔记

经典常谈读书笔记

【篇一:读《经典常谈》有感】

读《经典常谈》有感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

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

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

《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

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

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

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

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

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

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

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

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

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

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篇二: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通过《经典常谈》、《乡土中国》、《美的历程》谈传统文化

小时候读过《大学》、《中庸》,知道国学是很值得学习的,但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我的确没有阅读欲望,因为很难懂,又没有趣味性。《经典常谈》就不一样了,首先作者很有分量,而且《经典常谈》是大师为大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该书主要是介绍

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

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

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它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

把中国经典娓娓道来,是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指南。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

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

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

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

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

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

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

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

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

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

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

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

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

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

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

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

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

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

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

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

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

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

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

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

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

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

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

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

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

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

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

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

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美的历程》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表现之一。它们不光是中

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形象展现,而且还继续引导、影响着中国人

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其既有人类审美活动的共性特征,又有民

族的

个性差异,是参与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审美

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与内心关照等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丰

富的活力与依据。

结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和存在之根。因为它,我们繁衍

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也因为它,我们在近代中国落后了一百多年。所以,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能够使我们安身立命的本根性

的东西传承下来,同时又如何把其中存在严重时代局限性的东西进

行改造,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读书笔记】

读《朱自清讲国学》笔记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大师讲国学的系列丛书,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吕思勉版本的书很是畅销,凭着对朱自清本能的崇敬

我选择了朱自清注的《朱自清讲国学》一书细览。

开篇季羡林的代总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发人深省。文中从

知识传承的途径方面强调“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

以戏谑的笔触回应“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点。最后季老从传承中华

优秀的传统跟化的角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该序冥冥也在暗示

着对诵读经典、明经典的鼓励。该书分三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国文漫谈。其中朱自清用平实的笔端对经典进行整理,使得令

人望而生畏的经典为现世人所乐于接受。该书的观点认为“经典包括

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特别是经、子,文字学,《说文解字》等书”。第一辑——经典常谈分别讲解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

等十三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旁征博引,足见著者学识之渊博,

如周易第二篇中许多成熟的见解援引《易〃系辞》《左传》《股古

论语》《易传探原》中的观点,对周易的缘起、剖解、发展做了新

颖详实的论述。在第二辑中作者分为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分

别加以详解,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诗言志之

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从诗歌的创作意图及现

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方面阐发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问人生活中

的重要意义。其中“赋诗言志”写到:以《左传》和《国语》记载最详,著者在考察了《左传〃襄

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为春秋时人赋诗多

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

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

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

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

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著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

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关

于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

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

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

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

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

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著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

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

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

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

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等才能够得上国学的尊称。尽

管争议一直存在,但国学歧视并不仅限于此,它应该是能够得到认

同的。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在那儿摇头晃脑就是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吗?!或者满口之乎者也就是有学问吗?!抑或是我们会些琴棋书

画就可以骄傲名自居吗?!我认为,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历史,它只

是客观的远去的存在,所谓的复古不过是要达到追求古典的意境与

诗意罢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不过是辉煌的记忆罢了,现实生活

是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作为文化传承的

新生代,熟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责无旁贷的。其次,研究

者必不可少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勤恳的学习习惯。国学抑或是我

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集合结晶,单纯的囿于某方面的专业

知识是无法解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他必须辅以较强的学习和

合作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后,关于国学的传承性问题。国学首先是

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产物。因为时间和时代的差异,使得国学与当代有着极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好似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先天局限。然而现在许多国学的传

授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期待心理,故意以现代的思想去曲解古人并

无限地进行引申和阐发,于是国学成了所谓的专家的侃大山的笑谈。我们并不排斥引申和阐发,毕竟一切当下的解读,都难免引申的嫌疑,而且也只有引申才能够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很多的国学

阐释,已经脱离了国学原典,讲者并没有接触原典。他们讲授的和

接受的国学思想根本与国学无涉。这样的阐释,尽管风

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只有将对于国学的向往转为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担负起某种传承的

责任。引用书中一句话:大家读大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