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汉代农具的发展程度及其历史意义

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是标志着我们民族成熟的里程牌,无论是从疆域国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还是从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为后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农业来说,汉代的精耕细作技术和农业工具都已经相当成熟,很多一直延续使用到了近现代。而农具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精耕细作等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离不开农具的飞速发展。本文拟对汉代农具的发展程度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中国农具起源概述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之一。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自己栽培作物、饲养家禽,从此进入了原始农业时代。他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农具的发展和演进也反映了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

原始农业时代,农业生产的产量很低,采集、狩猎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先民们最初是沿用采集、狩猎的工具,后来渐渐用木棒、石块、兽骨和蚌壳等材质陆续创造出了一些最原始的农具:他们用石斧或砍斫器砍倒树木,放火烧掉;再用尖木棒松土,播种;收获时,用石刀、蚌镰来掐穗。这样的石斧、石刀、砍斫器、尖木棒、石镰等就是最早的农具。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的农具已初具形态,他们先是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制成了复合工具。如:在松土用的尖木棒下部绑上短横木,以便足踏,用于翻地,称为“耒”,耒可以说是原始农业生产中较原始的成形的耕地工具;之后他们又将耒齿由单齿变成双齿,最后又变成板状刀,即为古书中所提到的耜,板状刀称为耜冠,安装其上的木棒或木柄称为耜柄,类似今天的锨。耒耜的出现,为以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耜耕农业进一步发展,当时的人们用大型的磨光石斧,劈荆斩棘,垦荒辟地;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宽延长,钻孔加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地工具;此外还改进了双齿木耒和骨耜。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它的出现更有利于深翻土地。在中耕和收获工具方面,这个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石锄、蚌锄、镰刀最早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拿镰刀来说,它是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或蚌刀的基础上,将石刃不断加长,穿孔不断加多,并装上横柄。

夏商周一直到春秋前期的奴隶社会,这一阶段农具的发展十分缓慢。虽然商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的发达,但由于青铜在当时是贵重金属,人们主要用它来铸造兵器和礼器,且由于青铜本身的质地问题,很少用作农具,主要用于农具制造的还是原先的木、石、骨、贝等材质。但纵观整个奴隶社会可以发现农具构造上还是有了缓慢的改进,如: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耕地工具,原来只有由人操作的耒耜,到商代开始出现了犁,犁正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它解决了牵引力的问题,改人力为牛拉,比耒耜进步的多。但是商周时期正是奴隶制高度发展的阶段,奴隶被看作是能说话的牲口,使用奴隶相对来说更方便、便宜一些,所以牛耕并不普遍,耒耜仍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到春秋中叶,牛耕才渐渐多起来,用牛耕田是耕作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由耒耜发展到犁也是农具上的一大进步。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了人工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生铁冶铸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炼钢技术的相继发明,冶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铁器农具也随之迅速推广。铁料质优价廉,尤其适合制作工具,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铁的出现,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随着铁器的推广,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铁农具本身也有了高度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农具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比以前有了发展。从初耕的钁、铲、枷,中耕的锄,到收获用的镰、犁铧、耙等都已具备,形成了一套深耕细作的配套农具。同时,这个阶段的农具设计已很精巧:铁钁头多呈长条形,厚重而坚实,与现在的铁钁已很相似;五齿铁耙是当时常见的翻地、平地工具,肩部略呈半圆形,耙体高度适宜,齿疏而锐,这种形制一直为后代沿用。随着农具的改进,灌溉工具也有初步发展:桔槔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它是利用底端系石、顶端挂桶的杠杆来提水,这种提水法使“挈水若抽,速如淡汤”,与过去那种抱瓷而出灌的灌田法有天壤之别。

二、汉代农具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前代所不能及的。特别是它的冶铁业和农业发展尤其突出,这二者为整个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朝初年,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冶铁业的发展是事物发展中密切相联的两个方面。汉初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冶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恢复并有较快发展。冶铁业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农具制造)的发展,农业又为手工业、商业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整个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

汉代的冶铁业非常发达,西汉政府曾在全国设立49处“铁官”管理冶铁生产。由于冶铁和炼钢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既提高了铁器的质量,也降低了铁器的成本,因而汉代的铁农具就非常普及。《盐铁论·水早》指出“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论·农耕》又指出“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可见铁农具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汉书·杜诗传》曾记载杜诗任河南南阳太守时“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利用水力鼓动冶铁风箱吹风助燃,既省劳力,又增高炉温,大大提高冶铁的效率。铁农具产量大增,使用也就更加广泛了。从考古资料看,除西南边陲个别地区还在使用青铜器外,全国绝大部地区青铜农具已被铁农具所淘汰,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还在使用青铜农具,到了汉代也已绝迹了。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成为汉代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

虽然铁制农具已成为农民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但它仍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但由于木器极易腐朽,难以长久保存下来,因而很少有实物出土。在西汉的盐铁会议上,贤良就曾提出时“贫民或木耕手耨(音:nòu,锄草)”。贤良意在表达盐铁官营之弊,但其所言“贫民或木耕”,应该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事实上,两汉时期出土的起土农具中也确有木器。南方一些地方,木石器农具的广泛使用甚至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秦汉时期的锸,多数在木锸上套铁口,叫“锸金”、“鐅”、“鐅金”,犁铧也多是木犁套铧冠(多数为V形,故有人或称之为V形器)。锄头、斧头也有套铁口的。这表明当时铁的供应仍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且由于两汉的铁器官营专卖政策,虽对铁器的推广起了重大作用,但官营的铁器价格昂贵、质量较差、购买不便等弊端也影响铁农具的大规模使用,所以木制起土农具并未完全退出生产领域。

汉代农具适应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具体要求,配套齐全,专业化工具有了大的

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在全国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有犁铧(huá)、钁(jué)、锸(chā)、耙、耧(lóu)车、锄、铲、镰等,另有木、石质的耕、臼、礁、磨等,云南、广西等地尚有少量铜农具出土。传统农业中所能见到的一整套农具,在汉代都已基本出现,下面依据生产的环节对汉代农具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介绍。

(一)翻耕农具。用于翻耕、松动土壤和开沟起土。常见的有耒(lěi)、耜(sì)、锸、钁、犁、等,是汉代铁农具中的大类。

1.耒

耒是最古老的农具。最早的木耒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棍,可以用来挖松土地,后来发展为双尖,提高了工效,使用较为普遍,直到汉代仍然是重要的起土工具。汉代的著作中经常提到耒:如《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盐铁论·刺权》:“……是以耕者释耒而不勤。”《盐铁论·未通》:“民蹠耒而耕,负担而行……”《盐铁论·国疾》:“秉耒抱臿,躬耕身织者寡。”等等,说明耒到汉代仍在使用。出土文物中有许多耒的形象,使我们得知汉代木耒的具体形状。如河南省灵宝县东汉墓出土的执耒陶俑,其木耒的形制就非常清楚。陕西省勉县老道寺东汉墓也出土过执耒陶俑,所执木耒形状也与灵宝出土的相同。南方各省的汉墓中也有木耒出土,如湖南省长沙市西汉墓中曾出土过8件木质耒的模型,是木俑手中的执物,湖北省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也出过一件持耒木俑,所执的是是双尖耒。湖北江陵纪南城82号井中曾出土过一件完整木耒,耒尖上套有铁刃,时代属战国。看来汉代的木耒也会套有铁刃,由此可知一些銎(音:qiōng,斧头上装柄的孔,现泛指农器上的孔)宽5厘米左右的汉代铁锄和铁锚,实际上就是耒的套刃。

(上图分别为耒、耜和耒的套刃)

2.耜

耜是从单尖耒来发展而来的,刃部为扁平的板状,是用整块木头砍斫而成。

木耜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主要整地农具,一直延用到汉代,铁农具普及之后,还未完全绝迹。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西汉墓中就出土过两件木耜模型,1975年在长沙另一座西汉中期的墓中出土了一件实物,出于盗洞内,说明是取土用具。山东武梁祠石刻中也有木耜的图象。

(上图为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木耜实物)

3.锸

木耜挖土时刃部易于磨损,加上一个金属套刃就坚固耐用,也更加锐利,这就是锸。锸是翻土开沟的重要工具,也是汉代最常用的铲土农具,凹字形弧刃或尖首铁口锸是汉代锸的主要形式。但云南等地出土的成都铁官所属的作坊生产的凹字形铁鐅,前端附有舌状突刃,形制较为独特。

考古发掘中锸常与钁、锄、铲、镰等共出,出土数量居各类小型农具之首。刃端加上的金属套刃叫做“鐅”。《说文》:“鐅,河内谓臿头金也。”安装鐅的木板叫“木叶”(见《释名》)。锸是汉代最重要的起土工具,不但农业生产中使用它,在兴修水利工程中也靠它,汉代的民谣就唱道:“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汉书·沟恤志》)。

在考古发现中几乎所有的锸都是鐅,木质部分均腐朽,不易认识全貌,只能根据陶俑中的模型来窥其全貌,持锸俑在四川、重庆多有发现,如四川牧马山发

现东汉时期腰挂小刀、左手持箕、右手持锸俑。但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的填土中出土了一件西汉镶嵌有凹字形弧刃的带柄木锸,整体似划船木桨,保存非常完整,是件实用的工具,锸柄和锸叶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材制成的,终于使我们得以看清汉代锸的真实面貌。该锸全长140.5厘米,木叶左肩较右肩略矮并向外突出,是为了便于踏脚踩入土中。看来汉代农民在用锸翻土时是右手握柄上方,左手执柄下部,左脚踏木叶左肩,然后用力起土。

全国各地都有汉代铁锸(主要是鐅)出土,南方长江流域各省也都有出土。实际上,直到今天也还在南方一些农村中使用。另外,战国时期流行的一字形或长方形平刃铁口锸在北方地区仍有出土。以上为研究汉代锸的构造提供了具体形象的资料。

(左图:江西省修水县出土的西汉铁锸右图:四川省木里县出土东汉铁锸)

(上图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铁锸)

4.钁

钁也是汉代的重要起土工具。汉代的著作中也经常提到钁。如《说文》:“钁,大锄也。”《淮南子·精神训》:“今夫徭者,揭钁臿……。”《淮南子·兵略训》:“奋儋(担) 钁……”等。钁的装柄方法与下面提到的凹口锄相同。但钁身狭长厚重,侧视为等腰三角形,正面为长条形,顶部中空成为方形銎,套入木叶,再横装柄,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木俑手中所执的模型,所持为木质钁,但在刃部涂黑,表示铁质农具,正是它的具体形象。

钁主要用以开荒掘地,在北方各省出土较多,尤其以河南等地发现最多,1958年河南临汝夏店西汉冶铁遗址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小铁钁300余件,辽宁抚顺发现西汉初期铁钁60余件,四川广汉东汉墓还出土一件手持木柄凹字形铁口钁的残陶俑,南方只在福建、湖北有所出土。在北方还经常出土一种带孔的长条形铁钁可直接装柄使用(如河南省泥池县出土的铁镬),但南方尚未有发现。此外还有二齿、三齿的铁钁也只见于北方。此外,《释名·释道》还说:“齐鲁间谓四齿杷为钁。”但出土物种未见汉代四齿钁。福建崇安汉城曾出土五齿铁农具,颇为厚重,似为五齿钁。它们的用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镐头、铁鎝之类。

(上图为河南省泥池县出土的汉代铁镬)

5.犁

农事始于耕田,我国以牛、犁耕田出现于春秋时期,到汉代牛耕已非常普及,这从各地出土的大量铁犁铧和牛耕图可得以到证明。即使是史称“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区,远至福建、广西、四川、广东等地也有铁犁或牛耕模型出土,这是汉代农业生产力空前发达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但牛耕仍然没有完全取代耒耕,古书中凡是言及耕作时,提到的农具多是耒、锸等,很少提到犁。铁犁自西汉中期以后出土数量大增,出土地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又以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出土为多,边远的贵州、云南、福建、广西、宁夏、新疆等地也有出土。山东、安徽、河北、甘肃等地都发现东汉时期的巨形铁铧。除了铁犁铧实物,犁具模型、铸范和图像也多有发现。

汉代的犁铧前端常套上“V”形铁铧冠,磨损坏了可以及时更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耕作技术需要,汉代的犁铧大小不一,小的长宽20厘米左右,大的长宽可达40厘米以上,需要几条牛才能拉得动,主要用来开沟起土。

铁犁的附件——犁镜是西汉新出现的农具,又称鐴土、犁耳、壁土,是安装在铁犁背上起窜垡、翻土作用的重要部件,由于长期与土磨擦,光亮鉴人,故叫作犁镜。不过犁镜的发现尚不普遍,主要出现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甘肃、宁夏等地也有发现,有的单独出土,有的套在铁犁铧上。考古发现的汉代犁镜有菱形、板瓦形、方形(或长方形)缺角和马鞍形等。前三种犁壁用于单面翻土,而马鞍形犁壁则可向两侧翻土(可能和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有关,用以开沟起垄,为代田法服务)。由于其突出的翻土功能,现在山西地方称犁镜为“翻地虎”。犁镜不但能够按照需要翻土,而且还有松土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杀虫又可以把下面的土翻上夹曝晒,它的发明也是农业生产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与犁相关是耕垦动力的使用问题,有用二牛牵引的,也有用一牛牵引的,有合用牛、马的,还有单用马耕田的。汉画像材料及模型明器中较典型的是二牛抬杠式,或用一牛一马,与《汉书·食货志》“用耦犁, 二牛三人”的说法似乎相吻合,惟于三人不知如何安排。所以,耦耕或《汉书》所说的耦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耕作方式。

再就是两汉犁具的结构;从黄河流域出土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代的耕犁已经出现了犁底、犁辕、犁衡、犁梢、犁箭、犁评等部件,作为畜力犁的主体构件已经具备。从牛耕图的资料看,西部地区的犁床和犁梢区分明显,是典型的框形

犁,对后世影响较大。东方的耕犁犁床和犁梢不明显分开,而是用一根弯曲的木头制成的。从农耕画像材料分析,汉代的犁具以简单的框形结构为主。江苏睢宁双沟、山东滕县黄家岭画像石牛耕图在犁箭与犁衡交叉处刻画的活动木楔,被认为是后世犁评的萌芽。

(上图为汉代铁犁的复原图)

(二)整地农具。整地农具或称耙平器。整地之目的在于碎土块、平高低、除杂草、掩肥料,以便播种和作物生长。汉代整地的农器主要是铁耙和耱两种。

1.耙

耙主要是用于碎土、起土的工具,《释名》对其作用解释为“播也,除以播除物也,亦言拨也,拨使聚也”。即用于犁过的田地上,以平土除草,劈碎土块,清除杂物使土地平整的工具。西汉的铁耙一般横向装柄,功用如钁,常见二齿、

三齿、四齿、五齿或九齿,仍是一种用人操作的手耙。这种工具的出现则是与耧车的发明相适应的。耧车出现以前的耕种方法为缦田,播种时撒播或点播种子,不分行列,土地是否平整,杂物是否除净对播种无关紧要。耧车出现后对整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只有在较为平整和无杂物的土地上才能均匀、顺利的播种,所以当耧出现后也相应地出现了耙。耙在汉代以前没有发现过,可能也是汉代出现的新农具,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福建等地有发现,也有人将其归人钁类,称多齿钁。巩县铁生沟冶铁遗址出土的小件农具中,有双齿耙(报告称双齿钁)8件,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双齿、三齿耙,福建崇安汉城出土五齿耙。耙的大量使用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反映。

(上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双齿、三齿耙)

2.耰

战国时期用来击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农具是耰(yōu),文献常见耕耰连言,说明耰是与耕紧密相联的工序。耰是一种带长柄的大木棰,汉代继续使用,新疆民丰尼雅曾发现耰的实物图,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了持耰俑。

3.耱

山东省图书馆藏滕县黄家岭汉画像石与江苏泅洪重岗出土汉画像石耕作图中, 出现了耱(mò)形象,这些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耱地资料。耱,《齐民要术》称“耢”,是破碎土块和平整土地的农具,无齿。或以为画像上牛后拖带的新式农具耱地器是一根中间安有长木辕的圆形粗木棍,用来将已翻耕的土块耱碎。耱耕地场面见于甘肃省嘉峪关、高台骆驼城魏晋墓壁画。

(三)播种农具。

耧车是汉代的一大发明,称为耧犁,即《释名·释器》之“耩”,是我国最早的条播器。它由耧斗和耧足组成,由人或牲畜牵引,对提高当时的播种质量和速度,起过重要的作用。耧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抛弃缦田这种粗放的耕作方法,而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它的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用耧播种可以做到出苗均匀,行列整齐,便于除草,培土等田间管理工作,作物产量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崔寔《政论》中说“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所谓三犁共一牛,即三脚耧。山西平陆枣园村新莽时期墓中发现一幅耧播图,用一牛挽三脚耧车,一播三行。耧足或耧铧是耧车上的关键部件,辽宁辽阳、陕西富平、北京清河等地发现西汉铁耧足,河南、河北等地发现汉代耧足范。

耧足出土数量不及同时代的他种农具,可能汉代耧播尚不普及。现在虽然多

有耧车的成功复制,但有关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

(四)中耕农具。中耕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目的在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出土的汉代中耕农具有铁锄和铁铲,多种中耕工具的出现标志着汉代的田间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虽然形制不同,但都能起着除草松土、培土助苗的作用。

1.锄

锄同锸、铲不同,锸、铲是直装木柄,插地起土的农具,锄则是横装木柄,由上向下掘入地里,向后翻土的农具。锸、铲使用时是边起土人边往后退,用锄挖土则是边挖边向前进。

汉代的锄大约有三种样式:六角形和凹字形弧刃或侈刃锄,前者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样式,从西汉开始,适于垄间中耕的弧刃锄大量出土。巩县铁生沟出土12件铁锄,其中六角形锄只有1件。弧刃铁锄类锸而圆刃外侈,装木叶使用。广州汉墓出土西汉早、中期铁锄7件,形如“凹”字形,刃两边外撇口。凹口锄,如四川省成都市青杠坡出土一件东汉陶俑残片,陶俑手中所执的就是凹口锄,它是将凹口铁刃(与锸样式近似)套在“木叶”上,然后在木叶上凿孔装柄,主要是用来挖土用的。这种锄的铁套刃与锸的区别在于两侧刃角外撇,刃呈弧形,过去考古报告中有些定名为锸的器物,实际上应该是锄。

六角形锄盛行于战国到西汉,北方出土的很多,南方在湖南长沙的战国墓中也有出土。汉代的六角形锄,目前只在湖北、江西出土过几件,似乎在南方没有普遍使用。这类锄主要是中耕锄草农具。《释名》“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站着使用的,有较长的木柄,这种锄多用来在早地作业中除草、松土,兼作起垄工具,在南方水田中当然可以用来挖沟、修田埂或平整田地,但一般不适合于水田中耕,故南方出土的较少。

全铁曲柄半圆形锄西汉时即已出现,湖北枣阳、河南洛阳等地有发现到,这种曲柄弯锄同现代传统农具基本相同,装柄方法也完全一样。曲柄锄,如湖北省枣阳县出土的铁薅锄,也是安上长柄用以除草松土,主要是在早地上使用,不是水田的中耕农具。另外,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东汉树叶形及异形铜锄。

(左图为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西汉铁锄右图为湖北枣阳出土的西汉铁薅锄)2.铲

汉代始有“铲”字,《说文》对铲字未加解释。与锸不同,是整个挖土部件都是金属制成,直接套在木柄上的(即没有“木叶”部份)。汉代的铲全是铁制的(云南地区例外,有铜铲出土)。铲是装有短柄,执之前推以铲地除草,汉代铲继承了战国铲的形制,同时出现了带挺短铁柄的铲。铲普遍发现于全国各地,陕西、河南两地出土汉代铁铲最多,陕西长武一次出土12件,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出土铲25件。

从四川出土的执铲陶俑看,铲和耒、耜、锸等都是起土农具。根据四川的陶俑所执的铲和人身的比例测算,其高度和宽度当和今天的铁锹大小一样。但至今所有出土的汉代的铁铲中未见有这样大的,也不见有这种形状的铁铲出土。四川陶俑所执的铲(挖土部件)形状是上大下小(即肩宽且平,刃尖收缩呈弧形)。但各地所出的铁铲均相反,即肩为弧形,刃端平且直,宽于肩,体积也小得多。陈文华怀疑,陶俑所执的铲可能全系木制的,也就是木耜(它在水田中仍然是很适用的)。否则为什么四川各地至今还未见有这种形制的铁铲出土呢?至于其他各地出土的铁铲,除了少数宽度在十几厘米者,可能是用来起土外,其他较小型的(宽度在几厘米以内)都是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即商周时期的“钱”(钱是商周时期除草的小铲子)。

(左图为江西省修水县出土的西汉铁铲右图为铁铲复原图)

(五)收获、加工农具。

1.镰

铁镰是汉代的主要收割工具,呈新月形,一般呈微内弧长条形,单刃有齿,基部夹装在木柄中,长度20厘米左右,宽2.5-3厘米, 厚约0.3厘米左右。新出现了带銎装柄式的镰,除少数仍为铸造外,多为熟铁锻制,尤其锻銎镰占很大比重。汉代铁镰出土的数量不如钁、锸、锄、铲,但分布地区很广,陕西、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吉林、新疆、四川等地皆有出土。南方地区除云南还在使用铜铚外,其他地区,都有汉代铁镰出土图。在四川、湖北等地还出土一种大型铁镰,双刃、无齿,基部卷成圆銎图。这种镰在汉代叫做“ ”。《说文》“ ,两刃,木柄,可以刈草。”可知这种农具不是割稻穗用的,而是用来砍削稻稭或野草,我们在四川出土的“渔猎、收获画象砖”和“播种画象砖”中都可以看到汉代农夫挥动 镰砍削稻稭的情景。

(左图为湖北博物馆藏西汉铁 镰右图为广西平乐县银山岭出土西汉铁镰)2.铚

铚(zhi)的发现不如镰多。铚的使用方法不像装柄的铁镰,用时抓在手上直取禾穗,目前对于这种与所收割作物类型、耕作技术等有很大关系的工具,尚缺乏地域性的认识和研究。

3.铡刀

铡刀也是收获用具之一,可能出现于西汉,但目前仅见东汉实物。山东营县博物馆藏东汉铡刀,刀及橔全铁制,形制同现代铡刀而小。四川成都跃进村东汉墓发现持铡刀童子俑,牧马山东汉晚期崖墓中也出现手持铡刀的陶俑。铡刀可以铡下禾穗,也可以铡碎饲料,现在我们还无法了解汉代铡刀的用途主要在哪一方面。

4.杵臼、碓、石磨

(上图为四川省绵阳市出土东汉踏碓画象砖)

杵臼、碓(duì)、石磨都是汉代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实物及模型皆有出土。杵臼是汉代农村中主要的粮食加工农具,山东嘉祥武梁祠画象石“杵臼画象石”和江苏泗洪出土的“东汉杵臼、砻磨画象石”中都有舂杵粮食的图象。四川、湖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江苏各省都有杵臼实物和模型出土,足见长江流域使用杵臼已十分普遍,实际上,直至今天,在南方山区也一直还在使用石臼。

除了杵臼外,汉代还发明了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以提高工效的加工机械——碓,碓由臼发展而来。汉代有践碓(踏碓)、畜力碓和水力碓,践碓最为普及,多见于碓房图像和模型明器中,汉代碓、磨模型常相伴出土,东汉时期的践碓俑也多有发现。桓谭《桓子新论》中说“及后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说明踏碓应发明于西汉,至迟在东汉时期传播到长江流域。北方的汉墓中常有陶碓模型出土,使用已很普遍。目前只在四川和湖北的东汉墓中出土有陶碓模型图及踏碓舂米画象砖。尤其是四川绵阳县等地出土的画象砖,生动地反映了踏碓的操作情况图。这种踏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南方农村中长期使用,至今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中,几乎每家都有一具踏碓。

(上图为东汉杵臼、砻磨画象石)

(左图为东汉杵臼画象石右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的汉代水碓模型)《桓子新论》又说:“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可见汉代也出现了利用畜力做动力的畜力碓和利用流水做动力的水碓。特别是水碓,非常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至今在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广东等省山区还在使用。水碓的石臼埋在地上时呈倾斜状态,碓米时臼中的粮食会自动翻转,不用人工管理。晚上将糙米倒入臼中,开动水闸,启动水碓即可离开,第二天清早即可取回精米(当然和糠混在一起),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自动化粮食加工机械,尽管目前全国尚未见有水碓的实物或模型出土,但相信江南地区使用水碓的历史仍然可以上溯到汉代的。

石磨至迟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石磨及其模型发现较多,磨齿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磨和碓的工作性质不同,也和古代的石磨盘不同,后二者是间歇工作,而磨则是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它是“最先应用机器原理”的劳动工具,它可以将麦子磨成面粉,将大豆磨成豆浆,将稻米加工成米粉,从而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粒食”发展成为“面食”,同时导致小麦和大豆成为人们非常欢迎的粮食作物,大大促进了这两种作物种植的扩展,其功绩是很大的。

满城汉墓1号墓北耳室发现了大型石磨旁有马骨遗骸,表明是用马作动力的石转磨。它是当时王府中使用的实物,可以代表西汉时期石磨的真正水平。上扇磨通高18厘米,径54厘米。上下磨齿均为圆窝状。磨放在铜漏斗上。漏斗口径94.5厘米、下部漏孔径29厘米。漏斗内壁有四个支爪以安放木架承托石磨。漏斗再安放在木支架上(出土时木架均腐朽),可见汉代石磨的制作和使用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石磨也与此相似,其磨齿都作点窝状,这是早期石磨的特征,晚期的石磨磨齿则刻成放射线条状。目前对石磨研究比较系统全面的是李发林先生,他将战国至隋唐时期的石磨按齿纹变化分为四型十二式,型式最多的为两汉,其中西汉有四型六式,东汉四型十一式,齿纹从凹坑到辐射纹再到分区斜线,反映了石转磨的发展演变。

石磨多出在北方, 这和黄河流域是小麦主要产区有关。但长江流域(如江苏扬州、江都、南京和湖北的随县、鄂城、云梦等地)也有东汉时期的石磨或陶磨模型出土图,说明石磨可能是在东汉时期才普及到南方的。如今在中国广大农村中, 石磨仍然在为人们服务, 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5.飏扇和连枷

稻米经过杵臼或水碓舂捣之后,需要将精米和糠麸分开(稻谷在脱粒后,也需要将秕谷和稻叶等扬弃),这道工序过去是靠手工簸扬的,效率较低。扬场工具风车(飏扇)专用来扬弃谷物中糠瘪杂物以清理籽粒,是一种用手摇带有叶片的转轮,将粮食中的杂草,泥土吹净的粮食加工机械,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河南济源泗涧沟两座汉墓及洛阳东关东汉墓网发现一套与陶礁共出的陶风车模型。

风扇车固然可以用来扬扇旱地作物的糠秕,但却尤其适合在稻田生产中使用,因此至今在中国江南广大农村中,它依然和脱粒机、辗米机在一起并肩三作。虽然至今在南方汉代考古中仍不见有风扇车的模型和图象出土,我们还是相信至迟在东汉它就已经传到江南地区了。

连枷是用木条或竹条以皮革系之而编成长板状,安装于带有环轴的长柄上,靠连枷起落而扑打粮食的一种加工工具,至今仍有使用。

(六)汲水、灌溉农具。

轳辘是一种井用的提水工具。井上设架,架装滑轮,上缠绳索,一头挂桶,一头手拉,转动滑轮将水从井中提上来。这种轳辘,河南洛阳汉墓出土有轳辘的模型,甘肃酒泉嘉峪关出土的汉画像砖上有轳辘图。

翻车是一种提水工具,是一种在河里泼水的水车,亦称龙骨车,《后汉书·张让传》中已有汉献帝时毕岚“作翻车”的记载,《三国志·杜夔传》裴松之注中也讲到马钧作翻车。

汲水和灌溉的用具除了轳辘、水斗、水槽、管道等,较多地利用桔槔,桔槔图在汉画像石上发现较多。带有井架的井,架的上方往往缚一滑轮。汉代在溉田技术上较之战国时期的“抱瓮出灌”有了较大的发展。

汉代农具的名称问题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如有的报告将钁称为锸、为锄,有的报告称锄为锸。黄展岳拟定了三条农具的定名原则,即推定用途、约定成俗、适当附加类型符号,并讨论了铧、钁、锄和锸的定名问题。定名应以用途为主要依据,弄清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包括装柄方法,对照文献记载,参考现代传统农具的名称。汉代农具专门化程度较高,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所以工具名称关系到对汉代农业生产的认识。根据器形分析用途是研究工作的开始,不容忽视。

我国传统农业所必需的一整套工具在汉代都已齐备了,而且它们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一直影响至今。阂宗殿对两汉农具统计分析后指出,汉代农具在种类和结构上有一定发展,在提高功效、促进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我国传统农具此时已走上制造和使用机械农具、配套农具的道路。这基本代表了学术界对汉代农具的定位。

各地工具的类型、特点虽不尽一致,但相似点是主要的,研究各地常用农具的构成,可以透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作物的构成和种植技术等。

三、汉代农具的历史地位

两汉农具不论对促进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是对农具的进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提高了工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记载,两汉时代创造的农具,工效都相当高,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例如耧,据东汉崔寔在《政论》中说,用耧播种,具有“日种一顷”的效果。这是因为用耧播种,一次可播三行,而且开沟、下种覆土都同

时进行,因而节省了时间和劳力。三国时,皇甫隆任敦煌太守,由于当地百姓“不晓楼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后来,皇甫隆教民用耧播,结果,“所省庸力过半, 得谷加五”,即劳力减少一半,产量反增加了50%。具体说明了耧播的作用。

再如碓,桓谭在《新论》中说:“迎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用脚踏碓比用杵臼效率提高率十倍。“用驴赢牛马,及役水而春,其利乃且百倍。”使用畜力或水力,其效率可高到百倍。孔融在《肉刑论》中也说“水碓之巧, 胜于研木掘地”。说明用碓,特别是水碓舂米,其效率是相当高的。

又如翻车,据《三国志·魏志·方技杜夔传》裴松之注说,翻车“灌水自覆,更人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比当时的一般灌溉,效率也要提高百倍。

可惜其他农具,历史没有关于它效率的记载,但就凭这几条记载,就可看出汉代农具工效之高,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了。汉代农业之所以能飞速的发展,汉代农具的创造与改良进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配套成龙,形成系列

在生产环节上,从耕、种到收割、加工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农具,就是在某一个生产环节也开始配套,例如在提水灌溉方面:浅井使用桔槔,深井使用轳辘,利用河水使用翻车;在加工方面:脱粒用枷,脱壳用枷,清洁用飏扇,粉碎用磨、碾、碓等,都有彼此配合的农具。这是汉代农具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果将汉代农具和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相对照,王祯《农书》中的主要农具在汉代都已经有了。因此,汉代农具可以称得上是为我国传统农具起了莫基的作用。

(三)开始了向机械农具的发展

汉代以前,农具都比较简单,到汉代开始利用机械原理来制造较复杂的农具。例如利用杠杆原理制造桔槔和水碓(桔槔战国时已有),利用轮、轴的作用制造轳辘、连枷、飏扇,磨、碾、砻等,利用齿轮制造翻车,从而制造了一批省力、高效的新农具,为我国农具的制造和改良,使用简单机械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汉代以前,我国虽然已经用铁,但在农具上普遍使用,则是在汉代。当时,铁器已被人们视为“民之大用”,而且铁的种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已从战国时期的白口生铁、锻铸铁,发展到两汉时期的灰口铁、球墨铸铁、铸铁脱碳钢、炒钢和百炼钢,为制造不同用途的农具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动力方面亦是如此,战国时期创造的牛耕技术,到两汉时期更加普及,畜力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不仅如此,农用动力还从利用人力、畜力等生物能,发展到利用水力为代表的自然能,出现了“役水而舂”的水力农具。这是我国农用动力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两汉时期,是我国农具获得飞速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不论在材料上、动力上,还是在种类上、结构上,两汉农具都有突破性的发展,在我国农具发展史上,写下了十分辉煌的篇章。尤其西汉是我国农具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许多非常重要的发明创造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并且很多一直在我国农村代代流传、长期使用。统一的西汉帝国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巩固了封建生产关系,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昌盛。

整个汉代的农业机械的成就是巨大的,它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工具已进入成熟时期。这些农业机械的发明要求比西欧领先一千多年,像耦犁、耧车、飏扇等在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后,对西方的农业革命曾起了重大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成就。但我们也不应骄傲,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国的农业科技水

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工具亟须更新换代之际,我们在追溯祖先创造灵光的同时,更应汲取他们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为农具的现代化、农业的科技化献策献力。

附图:(摘自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辑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图一:起土、碎土农具

图二:犁

图三:播种、中耕农具

图四: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图五:粮食加工用具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 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 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大”的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我们应该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 我是前者。 芒福德对于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的东西比较的有意思。 比如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芒福德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而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最初的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概述: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农具是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 《管子·禁藏》记载到:“缮农具,当器械。” 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何如吴淞江上住,门横钓车屋农具。”《明史·太祖纪三》:“八月癸丑,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传统农具是历史上发明创制,承袭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泛称。传统农具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点。古代传说最先出现的农具是耒耜。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播种用农具是西汉的耧犁,耧犁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图一:纺纱机图二:铁锹 一.农具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理论研究:从2005年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研究的数量逐年递增,经过近些年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无论实际保护工作,还是理论研究,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趋势。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基因传承、保护和开发方法等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一).学术界就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了各种会议: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会议,对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次会议专家学者的发言对农具类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强调农具是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修建的古代农用工具,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设施和能源,以求创造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环境,具有深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农具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理论研究热点侧重于“保护”上。对于2010年在湖南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深入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为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夯实了基础。 (三).专家学者对农具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著作了各种文献书籍。如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农业:文化与遗产保护》、张力军,胡泽学——《国说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_基于1923年卜凯盐山县150农家调查》、《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等。 二.保护及利用的实践活动: (一)、国家与农业部相继建立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其中包括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这些农业劳动工具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内有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从馆藏数千件农具藏品中精选出的350件,按照耕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灌溉、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 广义的文化)。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B 母系氏族有关)。 3、西周确定“礼”的目的是( D 使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长期听命于周天子)。 4、甲骨文产生于( B 商周文化)。 5、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D 精神文化)。 6、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主导思想是(C 法家)的思想。 7、佛教的创始人是(C 释迦牟尼)。 8.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创举,因此,中国史书上称之为(C凿空之行) 9.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B《农政全书》) 10、《红楼梦》中,能够集中反映作者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人物是(D 薛宝钗)。 二、【多项选择题】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 12、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B重阳节C 元宵节)。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 农具[B] 陶器[C] 绘画[D] 典籍)。 14、明末清初,因为都有高深的学识、都参加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都提出了先进的思想论点儿被称为“明末三先生”的三个人是(A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15、世界文明古国包括有(B古希腊C 古代埃及)。 三、【判断题】 16、“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 T ) 17、姓氏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 T ) 18、礼制的经济基础制度是“井田制”。(T ) 19、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 T ) 20、秦统一车轨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国联系紧密。( T ) 21、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T ) 22、为选拔人才,汉朝从汉武帝开始采用了“察举”制度。(F )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皇帝从“拓跋”改姓“元”,属于少数民族改汉姓. ( T ) 24、《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完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 注释的。( T ) 25、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两大类。(T ) 26、就文化意义而言,明清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一种家长制宗法社会结构体系. (T ) 27、石榴和葡萄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水果。( T ) 28、宋代理学家所辨析的“天理”与“人欲”和文学家所面对的“政治”与“人生”是一个问题。 ( T ) 29、元明清时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要比唐宋以前简单得多. ( F ) 30、清代的“乾嘉学风”,标志着理学文化重新崛起并占领政治舞台 . ( F )

传统农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具,农具一直贯穿着整个农业发展的过程。自古代种植起源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一件件传统农具慢慢地被创造出来,形成辉煌灿烂的农耕农具文化。从远古农业的发掘研究看,我国传统农具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创造任何一种新农具都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太科学到符合科学,无不倾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今天展示给大家看的是在江海大地上耕耘劳作了成百上千的南通农具模型,有的是你们爷爷奶奶们用过的,有的是你们爸爸妈妈们看过的,有的是你们既没有用过,也没有看过的。为了展示南通前辈们创造的农耕文明,让大家领略江海大地的农家风情,我们特别举办南通科技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为了保证所有同学都能看得见,记的清,懂方法,学原理,我们特别聘请这套模型的制作师张师傅进行操作表演,请大家按照我们的讲解,依次进行参观学习。 1.风车。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石磨。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下盘固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3.木犁。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因主部件为木材,故称木犁或土犁,以别于后来铁制的双铧犁等。犁是由中国最古老的木制耕地工具——耒耜演变而来的。《易经〃系辞》中有文字介绍:“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褥之利,以教天下”,说明耒耜创始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南通地处长江中下游,滨江临海,自古人们就十分重视农业。在海安青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等农具,成为远古人类从事渔猎和农业的重要工具。虽然在青墩出土文物中未发现犁,但从地域和种植的植物来看,我们南通使用的就是曲辕犁。 4.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5.连枷。脱粒工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6.纺车。手摇的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工具。 7.草鞋耙。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草用的工具。 8. 轧籽机。轧出棉花籽的工具。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庆阳农耕文化的起源 庆阳地区史前,氏族部落繁多,曾经是皇帝部落生息繁衍的地方《史记》云:“皇帝崩、葬桥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皇帝陵在宁州城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

山”。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在今正宁五顷原乡,坐落在五顷原和二顷原之间。传说皇帝曾于华池狩猎,在庆城与岐伯论医,于崆峒问道广成子。皇帝是上古时代从游牧生产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说的皇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又说涿鹿之后“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售虫蛾”。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皇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由此可见,当时庆阳属于游牧地区。夏、商、周三代,方国林立。据文献记载,在三代迄至秦汉,这里向来为戎狄与汉民族交替活动(或杂居)之地(连登岗,1998)周先祖不窋立邦国于北豳。据《史记·周本纪》:“不窋失官,奔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韦昭注:“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豳,豳接西戎,北接狄也。”豳地即戎狄居住的地方,当是畜牧地区。唐《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则今庆阳县于其时正是游牧地区。后公刘迁豳,即今宁县城西之庙嘴坪,故称公刘邑。据《史记》所述,这里也本是戎狄之间,应是游牧地区。经公刘的利用改造,始由畜牧地区转成为农业地区。《诗·公刘》对公刘在豳经营农业过程的描述也显示出这里原来皆是一片草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传统农具

锄头:用于旱地作物生长期间松土、锄草、间苗、保墒。 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木犁: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因主部件为木材,故称木犁或土犁,以 别于后来铁制的双铧犁等。 水车:利用带刮板的链带(条)或系汲筒的水轮,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一种提水工具。 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或电力带动旋转。 木轮手推车:用于农村窄道上运输的人力车。 打谷板:打谷子用的农具。 石臼: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舂米杵: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把东西放在 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压米粉的动作叫舂。 石磨: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下盘固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的周 围出干粉、水糊。 簸箕:净粮工具。 竹筛:净粮工具,也可用于晾晒。 蓑衣:蓑衣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雨披。用于雨天挡雨。 畚箕:用柳条、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也可作簸箕用。盛粮食等上下颠动,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器具

碾子: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斗笠: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 独轮车:俗称“手推车”。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扮桶:打稻用的方形木桶,上大下小。 风车: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质,下方的 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镰刀:用于收割麦、稻等谷物和豆类。 板车: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非机动车辆。 箩筐:用竹篾编制的圆形篾制品,中空,主要用于从地里收粮食回家或晾晒粮食时所用到 的盛装粮食的篾箕。 鱼篓:一种盛鱼或捕鱼的篓 渔网:是一种网鱼的工具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一、有关城市的起源及本质 在城市起源方面,芒福德的观点别有趣味。主要有两方面:(1)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2)“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他认为,城市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是“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在质上的飞跃。 总之,芒福德阐述的城市起源中有以下三个内涵:①城市的出现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②城市的真正出现和繁荣是一种应运而生:当新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③城市生下来就是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二、有关大都市 在芒福德看来,村庄、城市、大城市是三个不同质的人口聚居地。他认为,城市和大城市是性质差异的,正如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一样,即“大城市”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 芒福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于大城市,来源于一种对于速度、数量、扩张的迷恋。并且来源于资本主义所希望的垄断经济。同时,官僚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工商企业内的官僚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正是对于大城市产生了需要。“垄断组织、信贷金融、金钱威望—这些都是大都市这个金字塔的三大因素……贪财、贪欲和骄傲自大是大都市制度的主要激发剂。” 而且,在他看来,大都市是一切罪恶之源,是贪婪的资本主义的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利益协作完成的一种没有某一个具体主谋者的通判阴谋,大城市将所有的资源吸纳其中而榨干了所有的其余地域的机会,将所有的其余地域归为凋零。大城市是一种强势的生命体,他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他掠夺了弱小的村镇的生存权。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大都市和小城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他们不是同类,大都市不是扩大化的小城镇。其次,大都市的侵略性使其具备了极大的积极性和极强的活力,因此它能够对周边区域甚至更大的地区产生极大的辐射力。 芒福德不喜欢毫无秩序,对一种能够从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的东西才会让他感到安心和欣慰,所以他不喜欢几乎无法控制的大城市。他还不喜欢过分的超过了

民间传统造物考察报告—传统农具及生活用品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传统造物考察报告 专业工业设计 班别(2)班 姓名张光伟 时间 2014-3-28

思考传统造物文化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农具及生活用具考察 我国古代有许多诸如“和谐”、“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倡导“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人的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此即为“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也以“天人合一”、“情景合一”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曲辕犁 曲辕犁是古代一种耕作工具,又称江东犁。曲辕犁不仅设计巧妙,而且给人一种柔美之感。犁辕以流畅的曲线呈现,给人一种审美情趣。通过张奶奶的口述,我了解到早期的曲辕犁以木材为主,而此曲辕犁主要以铁质材料为主,其制成工艺主要靠螺丝固定的方式将各部件组合在一起。虽然铁质曲辕犁在使用材料上与木质曲辕犁不同,但其形状、结构及功能都没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犁鏆(guan)头, 可翻土 犁评

二、槽犁 槽犁不同于曲辕犁,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呈锥形的槽齿,20根槽齿在槽棒芯上整齐排列,给人一种庄重之感。槽犁主要通过榫接的方式将各个木头部件结合,不仅牢固,而且木头是人类在历史上最长用的材料,使人倍感亲切。人的双手只需扶在槽把手上,便可通过畜力的方式在田地里轻松耕作。

三、石滚和滚架 呈圆台形的石滚乍眼看去,会觉得非常笨重。其实不然,当它与滚架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会变得非常灵活。通过石滚与麦谷之间的相互摩擦与挤压,麦粒会很容易脱落出来。将轭头与滚架绑在一起,便可让牛带动石滚在麦地上来回滚压麦子了。 石 滚 和 滚 架

轭头并不是可以单独使用的农具,它需要与其他农具(一般是犁)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辅助作用。拉车或农具时为了能让牛好使劲,在其脖子上套上轭头,下面用绳子栓紧,牛使劲时,用肩推轭头,再由绳索把里传到农具上去,这样就人力的作用, 使人能轻松方便地在田地里工作。 六、木钻子 木钻子在以前很常用,因为它是木工手中很重要的一件钻孔利器。它并不只局限于钻木 头,它也可修理锅、碗。盆等器物。它包括钻头,钻身,手拉柄,连绳四大部分。

统考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含解析人教版.doc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必备知识·夯基固源] 主干知识历史认知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1页 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两汉:西汉发明了犁壁,赵过发明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犁耕技术日渐完善。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并定型。 3.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井田制,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实际上是奴隶社会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1)确立: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 (3)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1.官营手工业 (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表现 ①冶金业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最普遍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外,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贮物和烧煮食物。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大致如下。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料还是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有青铜生产,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此外还有一种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装有长木柄的木质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这个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还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长期沿用。 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农具的发展无论在动力的利用、机具的改进、种类的增加、使用的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只有30多种;而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农具达105种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具,且附以精致插图。这时还出现了绳套和挂钩。绳套是把“一条杠”分解为两条绳索,可使牛耕的牵引力加大;挂钩是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这样,利用绳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缩短,回转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于水田、平地,且可用于丘陵山区。这时期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改进犁,可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

传统农具——钵儿

传统农具——钵儿 四月份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农民们都多多少少地种上了些玉米、瓜果。但是,我发现,现在用“钵儿”来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这个传统农具却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其中蕴藏着农民们的无限智慧,于是,我班就想将“钵儿”运用到我们的田园活动中来。 当我将收集到的“钵儿”带到活动室,发现了的孩子们就立马围了过来:“老师,你拿的是什么呀?”从孩子们的反应中,我知道了,孩子们基本都没见过这个农具,对其无任何了解,同时,由于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探索兴趣的特点,使得他们都想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以上认识,我班分三步开展此次的田园活动。 首先,收集孩子们对“钵”的各种疑问,如它的名称叫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么操作这个工具等等。老师就将这些问题分门别类,有的问题由孩子们自己去调查了解,有的问题就设计专门的活动,自主探索。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种植园体验活动——种植玉米种子。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保育员的劳动,了解“钵儿”的操作方法。孩子们看了,觉得特别神奇,都争抢着要试一试,于是,我就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来亲自动手尝试。但是由于幼儿身高和力量、以及操作方法不熟练的原因,孩子们在尝试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协助,即便如此,孩子们的兴趣仍然很高涨,制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种子的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泥土推动活塞、活塞再推动泥土的工作过程,感受

到农具“钵”的神奇。接下来的播种、盖大棚,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最后,我将“钵儿”和“玉米种子的家”带回了活动室,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农具“钵”的构造和“玉米种子的家”的外形,了解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钵”蕴藏着的科学奥秘。 通过围绕“钵”开展的一系列田园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传统农具的独特魅力,知道这是农民们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得服饰文化标志得有( 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得有( 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得成就有【CDE 】 A.渔业得布局 B.盐业得兴办 C.水利得兴修 D.运河得开凿 E.土地得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得原因包括【AB 】 A.战争 B.宗教 C.农耕 D.渔猎 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得有【ABCDE 】 A.求子礼俗 B.催生礼 C.洗三 D.满月礼 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得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得有 【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 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得语言有【ACDE 】 A.北朝得鲜卑语 B.隋代得高丽语 C.唐代得西夏语 D.辽代得契丹语 E.近代得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得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得物质与精神存在得总与。 32地理环境 答:它就是人类存在与文化创造得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得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她们得条件.进行她们得文明建构,展开她们得文化历程。故此,文化得总体特征得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得一个重要层面,就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得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得有组织得规范体系.它既就是物质文化得反映形式,又就是精神文化得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就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得楚国文人创造得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得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得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得新阶段,对中国文学得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得缩略,这就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得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得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与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得目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得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得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得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得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2019届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4.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 B.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7.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

《走进传统农具》报道

2016年4月12日,吴兴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果现场展评活动在湖师附小余家漾校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校六位学生表现大方自然,既展示了真实、清晰的活动过程,又体现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对自己产生的帮助和影响,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王晓红校长的带领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此次参加展评的主题是《走进传统农具》,学生在几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研究。同学们围绕“传统农具”这个主题,提出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确立了“传统农具知多少”、“传统农具我会用”、“传统农具我会用”、“传统农具模型大比拼”、“传统农具成果展”几个研究板块。同学们在这项实践活动中,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方法,通过上网调查、采访咨询,观察实体、动手实验,了解了传统农具的分类,体验了传统农具的用法,还亲自制作了传统农具的模型,从中感受到了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吴兴一小《走进传统农具》实践活动,凭着展示学生的精彩演绎、活动内容的创意设计以及活动过程的扎实开展,在全区十几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走进传统农具》综合实践活动是由杨小华、吴宇辉、卢云飞老师指导, 为开拓学生视野、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感受家乡变化的朴素情感,紫梅小学11月28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秋游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六位学生表现大方自然,既展示了真实、清晰的活动过程,又体现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对自己产生的帮助和影响,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景晨霞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此次参加展评的主题是《自行车的研究》,学生在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五周的研究。同学们围绕“自行车”这个主题,提出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确立了“自行车发展史的研究”、“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原理的研究”、“公共自行车的研究”、“自行车交通法规的研究”、“自行车未来的研究”五个子课题。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活动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方法,通过上网调查、采访咨询,观察实体、动手实验,同学们了解了自行车的发展史、结构功能、运行原理、保养方法、自行车交通法规、自行车的未来等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整合了数学、科学、品社我校六位学生表现大方自然,既展示了真实、清晰的活动过程,又体现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对自己产生的帮助和影响,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景晨霞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此次参加展评的主题是《自行车的研究》,学生在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五周的研究。同学们围绕“自行车”这个主题,提出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确立了“自行车发展史的研究”、“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原理的研究”、“公共自行车的研究”、“自行车交通法规的研究”、“自行车未来的研究”五个子课题。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活动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方法,通过上网调查、采访咨询,观察实体、动手实验,同学们了解了自行车的发展史、结构功能、运行原理、保养方法、自行车交通法规、自行车的未来等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整合了数学、科学、品社 我校汇报展示的是《心有千千结》,活动中,我们立足学生,从兴趣、爱好、人文等具体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