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7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答案】D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2、【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实用至受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3、【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主要矛盾

4、【答案】A

【解析】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5、【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6、【答案】D

【解析】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7、【答案】D

【解析】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8、【答案】A

【解析】首先,理性认知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其次,感性认知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知;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9、【答案】C

【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10、【答案】A

【解析】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1、【答案】D

【解析】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

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补充形式

12、【答案】B

【解析】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免

A.使用文字符号

B.制造使用工具

C.具有自我意识

D.具有宗教信仰

13、【答案】B

【解析】

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14、【答案】A

【解析】

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15、【答案】B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1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16、【答案】B

【解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国家制度

D.文官制度

17、【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8、【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出现垄断)。

19.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

19、【答案】C

【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20.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20、【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21.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21、【答案】D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援助”的旗号实现对其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22.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

22、【答案】D

【解析】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欧文、傅里叶

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

23、【答案】A

【解析】

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消除两极分化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答案】C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5.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

25、【答案】B

【解析】在共产注意的高级阶段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

非选择题部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26、【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和兴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7.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27、【答案】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28.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28、【答案】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其他一般商品的区别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可以创造出能够弥补自身价值的价值(一般商品仅能弥补价值,而无法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剩余价值,这是劳动力这种商品区别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原因,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利润来源。

2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样的?

29、【答案】(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3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0、【答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依据工厂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失,从而

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所以,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1、【答案】1、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其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性的根本点在于,要科学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助于物质决定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说,其一,社会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其二,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实践的前提,因而也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其三,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②在任何工作、学习中,都必须以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为依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深入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③在任何时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32.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32、(1)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因而其根本方向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必定如此的必然趋势.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着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的目标努力

使之成为现实;(2)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只能是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而这些可能性本身却是无可选择的;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在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参与下的决定性,离开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离开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和主观努力,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决定性就无法得到体现. 这种社会发展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表现,(3)否认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历史观上的机械论和宿命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33.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和主要内容

33、【答案】经济全球话(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①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