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

↓↓

论文题目

科教

电视专题片评价研

聊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

研究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姓名

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分类号G728 单位代码

密级无研究生学号

摘要

社会的发展对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人们除了接受正规教育之外,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来实现终身学习。电视媒体以其覆盖面广、经济实惠、使用方便、老少皆宜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科教电视专题片是通过电视媒体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声画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具备极大优势,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科教电视节目形式。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给科教电视专题片的选题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但要保证其质量,促使科教电视专题片多出精品,必须要加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研究,以此来推动科教电视专题片评审、评选活动的进行。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切实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选题的起因、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与分析,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理论基础,从教育产品评价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电视传播理论和科教电视节目编制理论几个方面阐述了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参考和借鉴现有相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经过向专家征求修改意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最后通过专家意见统计加权法确定了权重,最后得出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科教电视专题片的模糊综合评价,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到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中来,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第六章总结与反思,总结了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反思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科教电视节目;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the public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cience and cul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day's society, people in addition to receiving formal education, the urgent need through a variety of media to achieve life-long learning. TV media because of its wide coverage, affordable, easy to use,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ages, and has become public access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most important channels.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television features through the television media to dissemin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of a way, it has the sound and picture combination of vivid, well-made featur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in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have a great advantage, making it a popular audience favorite form of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Television program manufacture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V program subject to provide wider space. But to ensure its quality, make TV specials and more high-quality goods, must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TV program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c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TV program. This research use of document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bservation on TV speci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science, establ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V program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V program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effective method.

This research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topic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TV specials and science research, defin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V specials and elements were analyzed. The third chapter theoretical basis, from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theory,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products, TV media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television programs compiled science theory expounded the TV special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 fourth chapter TV specials and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in the reference and the existing related evaluation 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V specials,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n pass to the framework for amendment opinions of exper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further modification, finally through expert advice statistical weighting method determines the weigh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ce of TV program. Chapter 5 TV special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ll introduce to the science of TV program evaluation, established the TV special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and reflect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reflect the deficiencie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is prospected.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TV program;Science and education special subject TV program;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选题的起因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4)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7)

第二章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与分析 (10)

2.1 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 (10)

2.2 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分析 (13)

2.3 科教电视专题片的构成要素分析 (16)

第三章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的理论基础 (20)

3.1 教育产品评价理论 (20)

3.2 教育传播理论 (21)

3.3 电视传播理论 (23)

3.4 科教电视节目编制理论 (25)

第四章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8)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8)

4.2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和过程 (30)

4.3 现有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 (32)

4.4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35)

4.5 专家意见征求与评价指标体系修订 (39)

4.6 权重的获得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

第五章科教电视专题片的模糊综合评价 (45)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45)

5.2 科教电视专题片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48)

第六章总结与反思 (50)

6.1 研究总结 (50)

6.2 反思与展望 (51)

参考文献 (52)

附录 (55)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的起因

目前,电视仍是覆盖面最广、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体,历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都表明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最主要的渠道,由此可见,电视对于我国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公众科学素质要求的提高,电视的科学教育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科教电视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产业化、市场化的推进,电视市场的竞争可谓是日趋激烈,面对来自电视市场内部频道、栏目之间的竞争和外部其他媒体的竞争,科教电视的发展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

科教电视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关键在科教电视节目的质量如何,因此对科教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应该受到科教电视专业人员的充分重视。为了增强科教电视的竞争力,提高科教电视节目的质量,促使科教电视节目多出精品,科教电视理论界应该加强科教电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应该加强科教电视节目质量评价的研究。目前各科教频道、教育电视台也认识到了科教电视节目评价在保证科教电视节目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对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大多和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评价一样,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收视率、满意度、专家领导评分和节目成本等几个宏观方面。专家领导评分主要凭借专家、领导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主观方面对科教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太过主观、笼统。目前,科教电视界从专业角度对科教电视节目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的还很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对科教电视节目质量评价研究的不足。

科教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表现形式上来分大体可以分为讲坛类、访谈类、戏剧类、专题纪录类、益智互动类和综合类等几种类型。因为每种类型的科教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不可能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的科教电视节目都适用。如果要对科教电视节目质量进行比较详细、科学、客观的评价,就要根据每类科教电视节目各自的特点和制作要求来制定评价指标,这

样的评价才会客观、科学,也才能更好的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科教电视专题片是科教电视节目中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一种表现类型,可以说,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表现形式是科教电视节目的基础,此种表现形式在各种类型的科教电视节目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科教电视专题片以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科学、准确的解说传递科教信息,它最能体现电视声画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特点,也最能发挥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最能反映出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制作水平。科教电视专题片是科教电视节目参与各类电视节目评选、评奖活动的主力军,很多评奖活动都专门设置此类节目的奖项,如全国及各省市组织的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奖、国际及国内科教影视评奖、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评奖以及一些科普作品评奖等都会有大量此类节目参加。在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评价、评奖或评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参考,仅凭专家个人主观评价很容易造成评价失察,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评价研究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并且通过研究而得出的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对于其他类型的科教电视节目评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目前,各教育电视台和科教频道对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还处于初级阶段,评价还很不科学,主要借鉴一般电视节目的评价指标,从收视率、观众满意度、专家领导打分和节目成本等几个方面来评价。然而,科教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用于社会教育以提高公众科学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手段,与一般电视节目的评价具有很大差别,它除了首先要重视传播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正确性之外,还应该保证这些知识、技术和方法的传递要符合教育原则和人类的认知规律。

本研究针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这一种最典型、最基础的科教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在对其特性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教育产品评价、教育传播理论、电视传播理论和科教电视节目编制理论等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借鉴现有的相关评价指标,经过对有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制定出全面、科学的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指标体系。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提供了依

据和参考。为了实现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尽量科学、客观,本研究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引入到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中来,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由此可见,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能够做到科学、全面、客观、准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1.2.2 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科教电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评价研究是理论研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科教电视专题片要想求得发展,必须要认清自身的现状和国内外一些优秀科教电视专题片的情况,这就需要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评价。通过对本身制作的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优秀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分析能看到它们的长处,从中学习,取长补短,以进一步提高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思想和艺术修养,促进编制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科教电视专题片的发展。

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有利于提高编导与制作人员理论认识的高度,在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编导制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能够促使科教电视专题片多出精品,从而促进科教电视专题片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编导与制作起到导向作用

评价是“指挥棒”,是科教电视专题片发展的导向,健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编导与制作指出正确的方向,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合理的评价体系,科教电视专题片不但不能逃出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会在新一轮的电视节目竞争中落败。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会对此类节目的制作起到导向的作用。各类教育电视台、电教馆以及影视制作公司每年都会制作许多科教电视专题片,但是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加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研究,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教电视专题片制作的水平。

3、为各种科教电视专题片评奖、评审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推动中国科教电视的发展,鼓励科教电视节目多出精品,有关部门、机构经常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类型的评奖活动,如全国及各省市组织的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奖、国际及国内科教影视评奖、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评奖以及一些科普作品评奖等都会有大量此类节目参加。除此之外,每部科教电视专题片制作完成之后,编导组成员及其相关专家、领导都会对其进行评审以检查其是否达

到预期目标。电视台在确定使用某个电视节目之前,也都会对其进行评审,这将决定着此节目能否通过电视台播出,能否实现其社会价值。评选往往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来完成,但对节目的评审,如果没有准确的评价指标作参考,很难保证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本研究针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进行研究,提出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为以后的科教电视专题片评奖、评审提供参考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可以发现,目前关于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的研究还很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视节目评价、电视节目评估以及电视教材评价等方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2009年)中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以“电视节目评价”为检索词,可以搜索到相关文章15篇,以“电视节目评估”为检索词可以搜索到相关文章14篇,以“电视教材评价”为检索词可以搜到相关文章10篇。通过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对电视节目评价、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视节目评价、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当前电视节目评价、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从电视理论界对电视节目评价研究的情况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电视节目评价在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增强电视节目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对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很不成熟。而对电视教材评价的研究,李运林、徐福荫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一书中,在整理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反映教学特性的教育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和反映电视手段特性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五个方面提出了电视教材评价的“五性”标准,这一标准得到了教育电视理论界广泛的认同,从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当前对教育电视节目、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还非常少,只不过是教育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及高校从事教育电视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了推动教育电视、科教电视的发展而进行的初步探讨。主要有辽宁教育电视台卢彬老师的“对教育电视节目质量评价的思考”,左明章、童保红主编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一书中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05级研究生吴

心源的“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另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研究方向四位研究生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对科教电视节目评价也有所涉及。

辽宁教育电视台卢彬老师在“对教育电视节目质量评价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教育电视台都在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各栏目都探索着建立有针对性的节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实用性、针对性、简单易懂、兼顾主、客观原则以及成本原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教育电视节目评价的原则。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电视台工作实践,提出了先将教育电视节目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根据各类教育电视节目自身特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再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

关于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是随着我国科教电视的发展,为了提高科教电视节目的质量,增强科教电视节目竞争力提出来的,也是刚刚起步。在左明章、童保红主编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一章中作者从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含义、评价的意义、评价的特性和评价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简要介绍了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方法。吴心源在“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文中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在对科教电视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征求专家的意见尝试着构建了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应该从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科普性、传播特性和技术性六个维度来进行。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还很不成熟,对于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目前还几乎没有,为了保证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质量,提高其制作水平,促进科教电视的发展,值得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3.2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于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远早于国内。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增强竞争能力,陆续开展了对电视节目进行质量评价的调查。①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电视节目评价研究与实践已经相对成熟,各种评价指标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相对完善。我国的电视节目评价正是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各种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国外,电视行业评估电视

①卢彬.对教育电视节目质量评价的思考[J].理论界,2005,(4):109-110.

节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对电视节目观众行为的定量评估;二是对电视节目观众偏好和反应的定性和定量评估;三是对电视节目内容本身的定性评估。

①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国外对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也主要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进行。对电视节目和受众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收视率调查来获取观众的收视行为,而对电视节目和受众的定性分析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欣赏指数、收视因子、情节或片段测试等多种方式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品质的评价,这样不仅获得了观众收视行为在量方面的评价信息,而且得到了在质方面的评价信息。除了对观众收视行为的定性评价之外,还涉及到对电视节目内容本身的定性评价。在西方国家,对节目内容的评价多由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来执行,节目内容评价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是对节目内容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其二是对节目内容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②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科教电影电视工作者也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科教片,如《宇宙与人》、《圆明园》等等,这些影片都得到了电影电视界的一致认可。虽然我国科教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多。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国内外在科教电视专题片制作上资金投入的悬殊,其二是因为我国远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重视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既应有过程中的评价,又应有过程后的评价,即应该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国内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总结性评价上,而在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评价时,形成性评价得到充分重视。形成性评价是在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收集来自于观众的反馈信息,使节目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它是找出节目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所在、修改计划、重新设计节目、评价节目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系从分析需要开始到节目制作完成,始终以反馈和改进为主要目标,收集有关节目的吸引力、受众的注意以及回忆、理解等方面的资料,强调对脚本、节目片段的评价。③

在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相对国内来说较多一些,不过更多的注重对节目播出之后对目标观众群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理论界往往重视对节目播出之后,

①[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道格拉斯·A.弗格森等著,谢新洲等译.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5.

②王兰柱.中国电视节目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29-132.

③陈力.电视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

影响节目收视效果的因素的研究。制作科教电视节目的目标就是在吸引到收视观众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将这一目标作为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依据,从而使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国外,对于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更注重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在内容上,悬疑解密为最佳,在制作上,十分强调拍摄的技巧和艺术性。这种评价目标和标准的明确性,对科教电视节目的编导和制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我国的科教电视节目正是在学习美国的这种创作理念和评价方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综上国内外研究概况来看,目前对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的较少,理论研究和实践需求不协调,虽然已有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一问题,但研究还不深入系统,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科教电视专题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为了充分认识科教电视专题片这一表现形式,本文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以及构成要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在教育产品评价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电视传播理论、科教电视节目编制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有相关评价标准,提出了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的几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为了实现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尽量的科学、客观,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到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中来,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4.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对象的界定。这一部分对本研究中所指的科教电视专题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明确了科教电视专题片与电视专题片、科教电视节目之间的关系,并对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二、阐述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教育产品评价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电视传播理论和科教电视节目编制理论等方面阐述了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遵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与借鉴,结合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初步建立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经过向相关专家征求修改意见,对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然后利用统计加权的方法获得权重,最终建立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科教电视专题片的评价方法。要使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尽量做得科学、准确,就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这一部分将模糊综合评价引入到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中来,建立了科教电视专题片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4.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针对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经过整理、分析,从而掌握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发现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它基本上可以分为确定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整理文献内容、得出结论四个步骤。文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寻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握该问题研究的理论渊源,发现事物的研究规律。

文献研究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从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到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相关评价标准的整理分析都通过文献研究法来完成。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掌握了国内外研究概况,为研究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2、观察法

观察法所指的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或其他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地观察,以获得准确客观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①

通过该方法,笔者对在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中获奖的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各种科教电影电视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奖的部分作品、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系列科教电视专题片《身边的奥秘》、《身边的科学》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以及部分科教电视栏目中的优秀科教电视专题片等进行了认真的观看、仔细的分析,这对科教电视专题片概念的界定和特性分析以及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的制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①张晓艳.基于CG技术的教育电视节目创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对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他们关于课题研究的观点、意见或其它方面的信息。这种方法是使研究更科学、客观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他能体现更多人的观点,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本研究中,在初步建立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之后,笔者设计了科教电视专题片评价指标体系修改意见征求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有关专家进行了修改意见征求,在确定了评价指标之后,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有关专家进行了指标加权意见的征求,这极大的提高了本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章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与分析

2.1 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界定

在做任何研究之前,必须要明确研究的对象,尤其是评价研究。评价研究一般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者。由此可见,评价研究首先必须要对评价对象做出明确的界定。对某一事物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并无对错之分,只不过是研究的视角不同而已。笔者认为对某一类事物的界定,关键在于发现此类事物的本质,找出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性。正是基于这一观点,笔者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目的和意义不在于和已有的概念进行争辩,只是为了明确研究的对象。

2.1.1 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首先是专题片。专题片是针对电视屏幕上大量存在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节目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主题内容的单一,只不过电视专题片制作和传播依靠的是电视媒体,它的制作要达到电视节目传播的要求,要和电影区别开来。高鑫在他所著的《电视专题片创作》一书中指出,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①刘文俊对电视专题片定义是:以电子手段产生的具有纪实性和欣赏性的深层主题报道叫做电视专题片。②这一定义,其实就是抓住了电视专题片的纪实性、欣赏性和深层主题报道的专向性三个特征。石长顺对电视专题片的定义是:专题片是采用无虚构的艺术手法,对事实进行系统分析报道的电视节目。③还有研究者认为,电视专题片是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以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为主要特征,在内容上对某一方面题材作全面、深入、详尽的反映,在形式上采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的电视节目。④

①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5.

②刘文俊.电视专题片探微[J].电视研究,1991,(5):20.

③石长顺.电视专题片定义初探[J].电视研究,1990,(5):15.

④刘景义,刘枫.电视专题节目定义再研究[J].记者摇篮,2003,(11):26.

通过对以上几种电视专题片的定义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电视专题片的本质特性在于以下几点:第一,电视专题片强调主题专一性,电视专题片是围绕某人、某事、某物进行深入、专门的报道,目的是使观众对该主题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详尽的了解,它不能表达多个主题内容,也不能涉及过多与主题内容无关的事物,这一点使它与综合节目区分开来。电视专题片中所呈现的所有的画面、所有的声音元素都应该是为说明某一主题内容服务的。第二,真实性,电视专题片采用纪实性创作手法,真实性是它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为了表达主题所拍摄的画面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所用到的历史影像资料也应该是历史情形的真实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只有使用真实的画面才会使节目更有说服力,也会使节目更有亲和力。电视专题片,只有保证了真实性才能取信于观众。第三,内容完整性,电视专题片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进行报道,目的是想让观众对某事或某物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所以在节目中必须把对表现主题内容有利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要使其内容完整,力争在观众收看完节目后能对节目中表现的主题内容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

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段是灵活多样的,电视专题片在形式上也可以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但是,在实际电视节目分类中,从节目表现形式来分的话,电视界一直把电视专题片看成是用能准确、形象表达主题的画面配合能够对画面起补充、提示、概括和强化作用的解说以及音响、音乐来表达某一主题内容的节目形式。本研究中所指的电视专题片就是这种通常电视界公认的节目形式,它最能表现电视声画结合特点,也是最基础的节目表现形式。它通过能说明主题内容的生动形象的图像画面配以科学、准确的旁白解说来传递节目信息,同时用图像与声音两种符号,以声画结合的方式同时作用于人的视听两种感官。

2.1.2 科教电视节目

科教电视节目是近几年才被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科教电视节目”就是以科学为内容,运用多样的电视传播手段,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节目。①这一定义已经在电视界和学术界得到公认,被广泛引用。它指出了科教电视节目必须要以科学为主题,当然,这里所说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随着国家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的重视,①左明章,童保红.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14.

从中央到地方开办了很多教育电视台,有很多综合台也建立了科教频道,这些教育电视台和科教频道创建了很多不同风格的科教栏目,这些栏目所播出的大部分节目都可归为科教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百科探秘》、《探索·发现》、《科技博览》,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上海教育电视台的《身边的科学》、《身边的奥秘》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科教电视节目。

科教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并且现在电视节目表现形式也在灵活运用中走向了融合,现在仅使用一种表现形式的电视节目已经非常少了,但基本上都是以某一种表现形式为主。我国现有的科教电视节目,从节目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讲坛类节目、访谈类节目、戏剧类节目、专题纪录类节目、益智互动类节目、综合类节目等几种类型。

讲坛类节目也可称为讲演型、讲座型或讲授型节目,这类电视节目俗称课堂搬家。这种表达形式的科教电视节目有主讲人(一般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演播室或学术报告厅里,通过自身的语言、形体动作、表情来分析问题、传授知识或观念等。这类节目完全靠内容和主讲人的演讲水平来吸引观众。访谈类节目是围绕一定的科学主题组织起来的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这种类型的节目一般有主持人和作为嘉宾的专家组成。如中央电视台的《历程》、《公众与科学》、《大家》等都属于此类节目。戏剧类节目又称表演型、小品型节目。这种表达形式的科教电视节目通过小品或人物表演把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变成形象化的事例、情节,将知识信息及主题思想设计在一定的剧情里,通过演员的表演表达科学内容、传递科技信息,适于表现情节性和故事性强的科教节目。专题纪录类节目是介绍和表现自然科学内容和人文、地理知识内容为主的专题纪录片,其特点是围绕一定的主题,为了向观众展示该主题的各方面内容,采用纪实的手法将最能够表现主题的场面、景物拍摄下来编辑成节目。这类节目强调以真实性取信于人,也是最能发挥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的一类节目,科教电视专题片就是一种典型的专题纪录类的科教电视节目。益智互动类节目一般是以知识竞赛、智力问答等方式,普通观众作为邀请嘉宾直接参与场内角逐、场外观众也可通过热线电话等实时参与的一类互动节目。综合类节目就是综合使用上述几种形式中两种形式以上的科教电视节目。

2.1.3 科教电视专题片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科教电视专题片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一类电视专题

片,同时它又是科教电视节目的一种。可以说,科教是它的内容,电视是它的传播媒体,专题片是它的表现形式。在本研究中,科教电视专题片是围绕某一科学主题展开的,通过能说明主题内容的画面配以旁白解说的形式来传递科学知识的一类科教电视节目。

科教电视专题片最大的特点是排除虚构,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它是在确定了所要表达的科学主题之后,主要是通过拍摄现实生活中真实现象或场面再配以对画面起补充、提示、概括和强化作用的解说来表达。科教电视专题片是最能表现电视记录和重现真实场面特点的一类科教电视节目,也最具有艺术性。它最能体现科教电视节目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同时,科教电视专题片这种表现科学内容,传播科学知识、技术的形式十分形象具体,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因此,科教电视专题片是最典型的科教电视节目。

2.2 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特性分析

科教电视专题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和抽象、概括的解说来传播科学信息,对受众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科教电视节目形式。科教电视节目和电视专题片是从不同的维度对电视节目分类而得到的两种电视节目形式,而科教电视专题片将这两种电视节目形式溶于一体,兼有二者的特点。本研究从科教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制作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特性。

2.2.1 内容方面

科教电视专题片是以某一科学主题为内容,以对该科学主题进行完整、全面、清楚地阐述为目标,以对观众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其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一类节目。因此,在内容方面,科教电视专题片具有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专一性与完整性统一两方面的特点。

1、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

科教电视专题片以科学为内容并以对观众进行教育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必须把科学性放在首位。科教电视专题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必须准确无误,所表达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必须正确。科教电视专题片中任何科学性的错误都不能容许,一旦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将会对

观众造成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为了保证科教电视专题片的科学性,制作过程中所拍摄的现实生活中的画面素材或所选择的历史资料应该是真实、并符合客观事实的;节目中用到的一些数据、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符合科学依据的。当然,科教电视专题片并不能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进行严肃、枯燥、呆板的知识灌输,为了吸引观众,让观众易于接受,它要求知识的传授应该通俗易懂,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其可视性。有时为了表现某一抽象的概念、科学原理或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所限而无法拍摄的画面时,还会用到动画、电视特技、电脑特效等。所有这些技术手段、艺术手段的运用都应该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

科教电视专题片在保证严格科学性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还应该注重其教育性。首先,科教电视专题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编导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明确通过该专题片要向观众介绍哪些科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以后的选材以及拍摄制作才会有方向。其次,科教电视专题片还应该尽量明确目标观众群,即此科教专题片是制作给哪一部分人看的,农民、青少年学生、或老年人等等。再次,科教电视专题片在内容的呈现以及素材的组织安排上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和人类的认识规律。

由此可见,科教电视专题片既强调科学性又注重教育性,要求科学性与教育性有机的统一,这既是科教电视专题片制作的要求,也是其在内容方面的特性。

2、专一性与完整性统一

科教电视专题片整片紧紧围绕一个科学主题展开,一片一题,一题一理,讲究主题专一性,科教电视专题片的专一性是相对于其它类型科教电视节目的综合性而言的,它要求主题和内容的高度集中和统一。一部科教电视专题片只有一个主题,它在整片中应该是十分鲜明的,该主题是整片的主心骨,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科教电视专题片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整片围绕某个主题,甚至该主题的某个视角来展开,全部素材的选择都要以充分准确的表达该主题为目的。因此,科教电视专题片具有主题专一、内容集中的特点。

科教电视专题片除了有内容紧紧围绕某一科学主题展开的特点之外,在内容方面,科教电视专题片要求对该科学主题做深入、全面的展示与阐述,具有全面、完整的特点。科教电视专题片制作的目的就是要将某一科学原理或科学技术详细的介绍给广大观众,观众在看完整片之后也应该能够对其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有

电视艺术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区别

电视艺术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区别 (陶桃广电二班2011092150) 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特有名称,一般是指介于电视纪录片和电视艺术片之间的以某一话题为拍摄对象的片子。报道类纪实型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见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应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的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早期的专题片只讲求真实,对艺术性不看重,现在的专题片越来越讲求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和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所谓“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而电视艺术片,主要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为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电视艺术片的类型很多,比如说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等。 相较于电视专题片来说,电视艺术片更注重艺术性,往往具有独特的屏幕造型,精美的画面语言,并且比专题片也更讲求在作品中注入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并且艺术片是以体现一种拍摄对象的精神内涵为目的,可以说是技术艺术与人文艺术的综合体现。从题材上来看,专题片的拍摄对象多是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某一话题,电视艺术片有时候会以这些话题为拍摄对象,往往又会超越这些话题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解读和展示。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者虽然可

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评价,但不能加入艺术想像的成分,但电视艺术片则没有这个局限。从传播的方式看,电视专题片需特定时段和特定的电视节目中播出。从创作主体上看,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者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分析对象,而电视艺术片才创作者更多运用形象思维、充满情感,描述对象。二者比较而言,电视专题片创作者重在“理”上,而电视艺术片的创作者更重在一个“情”上。这也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浅谈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几点体会

浅谈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因素;制作方法 电视节目的种类很多,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观众对电视专题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节目的品位、质量的鉴赏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整体构思是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基础 电视专题片包括:主题、素材、编导观点以及结构、风格影调、节奏、音乐音响的处理和解说词的写作等。构思是在编导对表现对象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对题材性质、素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大轮廓式的构想。专题片在确立了主体和立意之后也将根据素材的情况不断地进行丰富、完善、锤炼、提高,力求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涵深刻、具有充分的表现能力。 ?Φ缡幼ㄌ馄?编导来说,整体构思必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决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办事,弄巧成拙。一部专题片的优与劣,整体构思的案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要统领全片的创作,也是全片成败的关键。

二、后期编辑是进行再创作的关键 电视专题片的后期编辑工作是大量素材的拍摄、积累之后一项再创作过程。它不仅要求编辑要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而且还要有组织材料、开拓主题的能力和艺术的想象力,并且还要熟悉电视画面语言、蒙太奇的运用和有关的技术技巧。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画面语言靠镜头和镜头间的有机组接来形成自己的特有的艺术语言。所以后期编辑工作是把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付诸实施的关键环节,可以说它掌握着专题片的创作命脉,也是全片的艺术效果能否被体现出来的关键。 当大量素材堆积在你面前时,如何根据总体构思的要求,把大量素材合理的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有影响力的片子,这就是艺术再创作的开始。电视专题片的开头既是全片的重点,也是编辑时的难点,如何选择好编辑点,使被表现对象最有表现力,也是编好全片的关键。有的编导在编辑过程中,面对大量素材不舍得忍痛割爱,结果造成全片平淡无节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专题片的后期编辑工作,关系到一部片子的成败。镜头的组接看起来容易,但这里包含着创作人员艰苦的劳动。后期编辑的好与坏、庸与奇、畅与阻能直接反映出创作人员的素质,也是专题片创作的关键。 三、音乐、音响在专题片创作中的烘托作用

健康品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

健康品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 专题片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其中,新闻性专题片煽动性强,因为它是从新闻的角度来编辑内容的,没有做作、虚伪的成分,真实性是新闻性专题片的本色,只有真实才能让大伙儿信服;其次,专题片突出新闻性是以新闻的形式做广告,新闻的播放是合法的,可不能因违反广告法而受查处。 电视专题片的创意技巧 一、突出新闻性 专题片应由新闻部或专题部创意,一样不要找广告部,幸免广告味太浓,阻碍传播成效。新闻专题片禁止本企业职员或经理上镜头,尽量让企业外人士讲话,如此更显客观、更可信。 二、突出地点性 患者、专家最好是当地的,专门是专家,一定要请在全国或全省有一定阻碍力,又在当地工作,且与化妆品功效相关的专家。假如具备全国性学会职务称号,要注明职务称号,还应在字幕里加上当地所属单位。禁止在字幕和旁白中显现企业或产品顾咨询等与企业相关的字样。拍照专题片的导演、专家要熟悉产品,了解产品知识。选择典型专家、患者作为“演员”,成效会更真实。 三、突出全面性 所选患者的症状、年龄、性不与职业分布应有打算性,尽量从多层面来表现主题,

患者的语言表达要口语化,幸免“背文章”,力求生动自然、真切感人。 专题片表述的症状要多、要全面,以扩大销售群体。介绍功效时,最好将产品讲明书上的几大功效,全部表达在患者的表述中。 四、突出生动性 场面既要自然,又要有气概、生动,要有公益性咨询接待的场面、药店购买的场面、专家讲解的场面与患者评判的场面,以力保专题片的可信度。 五、突出煽动性 制作专题片,最好请当地有名气、有形象、有气质的专家或患者,要求语言表达有魅力,情形煽动要有力量。主持人的导演和表达,也要尽量增加专题片的煽动性。 六、突出鲜亮性 在专题片中,产品陈设要引人注目,产品包装要鲜艳、明亮,产品的陈设面不能太小。陈设展现与画面取景都应鲜亮突出。 七、强调对比性 专家讲,原先听不人讲如何有效,我不太相信,现在通过认真了解,确实有效。患者讲,服用前将信将疑,服用后症状迅速消逝,前后对比明显、强烈。 被访者的选择技巧

专题片策划书范文

专题片策划书范文 成都悦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作为一家专业的企业形象整合机构,公司凭借对中小企业形象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坚持大创意小成本,以整合营销的策划思想,以超强的能力整合政府、支撑部门以及省内外各类媒体的全方位,为客户提供从企业形象策划、企业公关活动执行、企业各类形象宣传片策划制作、企业形象画册策划制作等全方位顾问服务,以非凡创意和完美执行达到整合营销传播的最佳效果,协助广大中小型企业实施有效的企业形象营销,推动企业品牌成长,帮助客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专题片业务流程 (1)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业务员联系或电话、Email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涉及内容包括: 1、公司介绍 2、项目或产品描述稿件 3、风格内容等的意向 4、基本设计制作要求 (2)确定合作意向:双方以面谈、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针对项目内容和具体需求进行协商,产生合同主体及细节。 (3)双方认可后,签订“制作合同”。 (4)客户支付预付款50%以上,并提供广告所需产品、文字资料与图片素材等。 (5)签约后,双方进行制作会议沟通,制作方提出策划文案:就

专题片拍摄中的各个细节向客户呈报,并说明理由。(如需三维创意、制作脚本、导演阐述、布景方案、演员试镜、演员造型、道具、服装……等另行协商)有关专题片拍摄的所有细节部分供客户选择,最终一一确认,作为之后拍片的基础依据,直到最终确认。策划文案,签约后需客户签字认可。 (6)客户审核并确认拍摄方案后: 我方开始筹备拍摄工作。并同时进行剪辑制作等部分后期工作。在正式拍片之前,会向包括客户、摄制组相关人员在内的各个通常胶片制作是所有影视题材制作中要求高的。 一般胶片拍摄制作都会选择柯达35毫米胶片加ARRL435或535的电影摄影机,这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拍摄影视广告的主流以及顶级配置的基本组合。特别是电影高端广告的首眩另外胶片的全程操作是对制作公司的综合制片能力要求很高,成熟的影视制作公司都有与自己公司优势相结合的制片管理流程,只有这样在整个影视广告拍摄中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准确快捷,确广告片的万无一失。 基本流程: 1、客户填写制作前期创意简报与客户充分沟通和交流,创意确定,拟定广告创意文案和分镜头脚本。 2、文案撰写:创意文案和分镜头脚本确认后,我公司会同导演将创意的详细文案、关键画面说明提案给客户。并就广告片的长度、规格、交片日期、目的、任务、情节、创意点、气氛和禁忌等作必要的书面说明,以便客户理解该影片的创意背景、目标对象、创意原点

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的界分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界分 贾秀清 电视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提问者既有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有很多在一线从事电视节目创作的记者、编导、摄像和相关节目的管理人员。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成问题,似乎没有学术的深度,也似乎上升不到需要研究一番的高度,但当你被真的很认真地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关系到电视节目创作原则、创作规律、创作类型构成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才能体会到事情远远不像问题表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那么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要在两者之间画一条清晰地易于分辨的线是困难的。 在实践者那里,往往电视纪录片就是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专题片,一切来自约定俗成、经验使然,虽不易说清但大家似乎心中自有界分:电视纪录片就是那种注重生活原生态的纪实片,电视专题片就是比较传统的倚重解说表达、带有宣教腔的那种类型。但假如沿着这个思路再细说下去就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了:电视纪录片追求客观真实/电视专题片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的题材来自客观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难道电视专题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就不行吗?电视纪录片可以尽量不用解说或少用解说/难道解说“惜墨如金”的电视专题片佳构还少吗?比如形象电视专题片《美在广西》等。要么,也许两者的区别可 能在于一些创作元素的调度方式不同吧:电视纪录片讲究使用长镜头、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应该调整为人眼的平视角度、电视纪录片可以不使用音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总是唠家常似的低八度……,没错,电视纪录片的确可以这样做,但反过来将这些做法放在电视专题片那边就行不通吗?不然,你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出入,任何一种创作手法并不独属于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如此这般在具体的创作细节上寻找两者的界限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具体的创作细节是一个变数,它所具备的个性成分是不能替代普遍规律的。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很多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创作中情致的始终如一。

详解电视专题片制作的六个要点

一、要注意选取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所选取的人或事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雷锋、孔繁森等先进人物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改革中的先进典型,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更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需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采。这样的典型让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将这些典型人物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就会收到很好的社会收益。因此,地方电视台在创作专题片时就应注意选取这样的典型。 二、要注意解说词写作 电视解说词应叙事干净利落,语言晓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 解说词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而是画面及同期声的概括、评价、补充、延伸和深化,以传达画面及同其声没有传达或无法传达的信息。电视解说词像一根链条,把电视画面与同期声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写作电视解说词时应尽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来解释现象、阐明道理。在论述时应透彻、深刻、富有思辩色彩和哲理。解说词切忌空话。 三、要注意表现细节 电视专题片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含理的效果,如果一部电视专题片没有激情,通篇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不会吸引观

众的视线,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要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就需要注意表现细节。因为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注意表现背景 背景,又称为环境,是电视专题片的基本构成因素,也是电视专题片所反映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事件赖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据和基穿 一般来说,电视专题片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自然背景。在一部具体的电视专题片中,由于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主题等因素的不同,其所处理的背景也就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创意、题材、主题来选择不同的背景。济南凤美广告制作公司,致力于专业企业宣传片、电视专题片、企业广告制作。 五、要注意真实性 目前,县级台自己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多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然后确定题材主题,构思情节,安排同期声拍摄。电视专题片在表现或保留生活真实面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真实性不只是指外部形象的真实再现,还严格要求人物内心的真实和现实生活的真实。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它是形象真实和内在情感真实的完整统一。因此,在拍摄电视专题片时,一定避免一些人为的摆布和虚假的东西,

浅谈企业电视专题片拍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浅谈企业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方法 要制作出一部好的企业专题片来需要很多的条件,比如好的选题、精彩的拍摄、感人的细节、准确解说、优美配音、流畅的剪辑等等。下面我们从拍摄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为一部好的专题片获得素材。 (一)注重真实 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真实性是它的的本质特性。在专题片的拍摄中,拍摄者应根据事先确定的主线进行取舍,选择一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事件,抓住富有揭示意义和价值的镜头,对一些必要的事件进行深入地拍摄,用画面反映拍摄对象的内部世界,表现事物的独特个性。从拍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真实,即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 (二)注意细节 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细节所组成的。细节在述事、写人、描景、状情等各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现力。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应该调动电视的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细节,竭力渲染情绪,追索生活底蕴;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深沉含蓄的生活细节,来震撼观众的心灵。 拍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选择典型具有感染力的细节。所谓典型细节,就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的细节,典型细节一般有蕴藏力和折射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一经运用,就能使作品的内容更突出、更鲜明、更深刻。其次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细节刻画是专题片中纪实美的重要体现。一个细节能否运用,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考察,要选择那些能说明主题、深化主题的细节。 (三)重视过程及偶发事件 电视专题片中最重要,最生动的部分就是事件的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了魅力。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尤其事件类专题片对整个过程的展示就更加重要。济南凤美广告告诉您拍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拍摄的内容要十分熟悉,对拍摄什么,如何去拍摄,拍摄者在开机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向观众交代清楚你所要表现的东西,才能够让观众看得清、看得懂。 2.对过程的拍摄要打好提前量,拍过程的关键是要赶在事件发生的前面,而不要等事情发生过了再去拍。拍摄时要做到提前开机,延后关机,特殊情况不关机。

电视专题片制作的必备六大要素

电视专题片制作的必备六大要素 一、要有和谐的配乐 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配乐工序犹如锦上添花。专题片配乐要抓好片头、片尾、中间叙述、激情之处四个环节:片头是专题片的开始,往往是先出画面,不解说,要选择有气势的音乐,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片中。片头音乐很多,不同剧情的片头应选择不同的音乐。专题片的中间叙述部分应选择舒缓、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观众在配乐气氛中了解片中之事。随着专题片剧情的发展出现大喜、大悲、激动人心的场面,要选择合适的音乐配合观众抒发心中的情感。片尾音乐的选择要注意片中的要求,是把情绪提起来,还是把情绪压下去,必须选择合适。其次是长度也要合适,画面结束音乐也随之结束,也可以音乐随片尾字幕结束。音乐稍长3-5秒,且音乐由高到低达到完美的结束。 专题片音乐的选择是一件较难的事情,要全面了解专题片的内容及制作情况,又要从众多的音乐中筛选出适宜的音乐,配制中还要反复修改,优中选优,以求完美。一部高品位的电影或电视剧一般是根据剧情,由专业人员根据要求作曲,这些都不是非专业人员能完成的。 二、字幕配合要得当 电视专题片的字幕是制作程序的一部分,它是用字幕符号提醒观众引起注意、加深印象的手段。片中字幕一般有片头、片尾、大小题目、重点提示内容、工作人员名单、制作单位及制作时间等。字幕的多少应适宜,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字幕的制作中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根据内容选好字型,比较严肃的电视片字幕要选择庄重大方的宋体、黑体或正楷,如果是生动活泼内容的电视片字幕就应选择隶书或者美术体。总之,字幕要以清晰大方并与画面内容和谐为要求。二是根据内容选好字幕的色彩。字幕色彩不可千篇一律。如果是庄重、严肃的题目可以选择金黄色的宋体字,如中央新闻联播就选择了金黄色。如果是文艺类题材或反映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专题片,片中字幕可以根据需要选红色、蓝色或绿色或白色。如果是字幕叠加在画面上,还要看画面的颜色(色调)而定,尽量避免顺色,造成字幕不醒目,起不到加重提示的作用。所以,字幕在片中什么地方出现,用什么样的字体,选择什么颜色,用什么方式进入,定多长时间都是有要求的,都要在制片时加以研究。 三、特技手段要用活 在制作过程中,画面组接中可以穿插一些特技画面,以活跃画面内容。在没有非线性编辑机之前,特技制作比较麻烦,专题片中的画面间大部分是硬切,转场过渡都比较生硬,自有了非线编之后,特技制作就容易多了。画面之间、内容之间的转场可以采用淡入淡出或黑场转换的特技。一个问题的结束与另一个问题的开始之间,可以用卷页或拉帘式特技过渡。在具体操作中用什么方式过渡,应以感观舒适、画面优美为基本要求。 四、撰写一个好的角本 当某一单位确定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撰写电视脚本,因为电视脚本是电视专题片拍摄的依据。如果没有脚本就开机拍摄,容易造成工作的盲动性,多走弯路,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拍摄电视专题片,撰写脚本应该是工作的第一步。而电视专题片脚本的写作不同于写一般的文章。

专题片文案策划

文案策划 一、专题片名称: 解读甄嬛传背后的真实历史 二、主题定位: 历史解读专题片 三、片长设置 8分钟(依据最终的剧情要求及解说词而定) 四、整体定位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在这部热播剧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真实的历史。 《后宫甄嬛传》的历史背景由小说中虚构的大周帝国坐实到清朝年间,使得历史真实问题成为质疑的中心。大兴文字狱的严酷皇帝雍正,居然整天在后宫流连,谈情说爱。历史上记载的勤于江山社稷的雍正在这部电视剧了毫无体现。这种没有历史文化根基的后宫题材电视剧,提供的思想价值观也有问题。原本,后宫戏是一个可以深度挖掘的题材类型,通过嫔妃争宠、比拼心计可以发掘在这背后隐藏的特殊人群命运的悲惨以及人性的扭曲。她们从涉世未深的少女到工于心计的嫔妃,完全是封建制度的戕害使然。但实际上,这些本应好好表现的内容在电视剧中完全被屏蔽了,而后宫中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相互算计——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了。这使得今天充斥荧屏的后宫剧,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你死我活的阴谋、陷害、争斗,不见引人向善、向上的积极力量,更奢谈道德坚守和人文关怀。

在《甄嬛传》退热之后,通过本片给观众还原真实的历史。 五、专题定位 本片旨在《后宫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所展现的历史背景进行探讨和挖掘。通过对比手法,把电视剧的一些剧情片段和历史真实的图像资料进行整合和对比,把甄嬛传当中的历史归真。 六、准备工作 1、把电视剧《甄嬛传》当中有历史失真的地方进行截取保存。 2、搜集史书当中有关剧人物的真实资料及图片。 3、搜集紫禁城及圆明园等有关剧中人物住所的视频片段及图 片。 4、用flash动画来演绎一段真实的历史做材料。 七、专题片制作要求 画面要求 拍摄手法具有时代感,要求柔美而不失恢宏、角度新颖、可视性强。动感画面处理要求节奏干净、明快;场景要求柔美、流畅。动静相宜、波澜起伏,旷达中不失细腻,柔性中略带刚强。 背景音乐 在引用《甄嬛传》片段的时候用电视剧的主题曲或插曲,在画面是历史场景的时候用一些中国古典音乐,音乐可以明快轻盈,也可以略带诙谐。要求与本片画面内容相得益彰。 配音要求 中文解说(男声)要求平和而富有纵深感。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 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风格上分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二)人物片 人物片往往将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的对象,以表现一个主题,一种立意。在人物片中,解说与画面多呈互补状态——解说词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物的经历、背景、事件过程等,画面则对人物形象、人物活动、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给予形象化、直观性的展示。 人物片的解说词一般是叙述型,表达极为自然、流畅、语言亲切、自然,较平缓。人物片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多样。人物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也有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时而是叙述者,时而是人物自己的对话;也有的是对话形式;还有男女对播的。 解说者既是叙述者,又是节目中人物的代言人,因此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进入人物的视野来说话,另一方解说还要将叙述者的内心,化为主人公的心态,以他的口吻述说,表现他的内心感情,使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的今天,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完善自己,这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无味的叙事和亟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这就需要对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专题策划首先要精心选材。专题片可涉足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会议专题,历史题材,民生报道等等。而选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内涵价值,选材要让受众感觉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了受众一个心理切口,使其能动地介入到片中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互动,然后带着思索离开。 其次,策划还要从制片观念上进行调整。真实性是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制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色彩的说教,而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 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搞专题片的初衷不是把一个现成的或编导主观的结论强加给观众,而是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能动介入,尽管每个人领略和思考的东西不同,但结论是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反映生活地方式不同 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地“客观”地“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地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地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地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地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地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地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地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地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地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故而,电视专题片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地电视节目形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表现生活地手段不同 电视纪录片更多地属于“新闻”地范畴,所以纪实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新闻镜头纪录社会生活,它地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挖掘声、光、色、画面、剪辑、音响地内部艺术潜力.故而,电视纪录片具有较强地“新闻属性”.电视专题片,由于“表现”生活地需要,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根据特殊地创作需求,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地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故而,电视专题片具有较镪地“纪实属性”乃至于“艺术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时空处理不同 电视纪录片,在时空地处理上,一般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纪录“正在发生地生活”,甚至是未知最终生活去向地生活.所以,有人说,纪录片是:跟随、跟随、再跟随.也就是跟随正在发生中地事件.电视专题片,在时空地处理上,比较自由,它既可以表现现在时,也可表现过去时,甚至可以表现将来时.因为它不像纪录片那样,只是纪录生活,只要是对展现思想有好处,什么样地时空都可以运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镜头运用不同 电视纪录片,因为主要是纪录片现在进行时地生活,所以只能运用表现现在时地镜头,诸如跟拍、抓拍、偷拍、隐拍等.而电视专题片,不仅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地镜头,而且可以运用表现过去时地镜头,诸如追述镜头、摆拍镜头、补拍镜头,甚至“扮演”镜头.因为它还可以表现将来时空,当然可以运用将来时地镜头,诸如幻觉镜头、梦镜镜头,乃至于意识流地镜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结构形态不同 电视纪录片地结构,一般是以“时间”变化为依据地“纵向结构”;电视专题片,一般是以“空间”变化为依据地“横向”结构.前者,要纪录生活地流程,故而多以时间为序;后者,因为以思想阐释为主,故而是依据思想地需求而选材,材料与材料之间,都是断续地、不连贯地材料组合,故而采用地是以空间变化为依据地横向结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思维方式不同 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创作地以上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创作地思维不同,因为一切创作方式地变化,基础都在于不同地思维方式.简而言之,电视纪录片地基本思维方式是——展现生活.那么,纪录片地思想哪里呢?纪录片地思想是渗透在对生活地展现之中.电视专题片地基本思维方式是——揭示思想.那么,专题片地生活在哪能里呢?专题片地生活是被思想统帅着.一切生活画面都是为说明某种思想服务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所谓“专题片”与“纪录片”之争由来已久,可说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地理论话题.关于二者之间地异同探讨,学术界已出现了多种观点;当然,还有地人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地,在国外没有分开地说法,“专题片”之说只是中国独产地一个“怪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应当承认,在当下地创作实践、学术评奖以及学术研讨中,不仅“专题片”地存在、它与“纪录片”地并存早已是不争地事实,而且二者在创作和理论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差异.下面我

电视专题片宣传片制作流程浅谈

电视专题片宣传片制作流程浅谈 专题片通过声音、影像等资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轻松的环境之中就可以去真正了解一个行业的精神、文化和发展状况,是塑造、展现行业形象的最佳手段。 电视专题片宣传片制作流程一般分为: 1、脚本策划写作——> 2、素材拍摄——> 3、非线编辑——> 4、音乐音效合成——> 5、输出光盘 一、脚本策划写作: 根据客户要求及专题片内容,进行前期采访,收集素材,由制作人员说稿,探讨镜头的运用,出文案初稿,并送交客户审阅。 客户从内容上对文稿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参与审片人员要改定稿件,直至文案通过。避免中途改稿,致使做大量的重复工作。 二、素材拍摄 拍摄前应深入理解脚本,和脚本作者做好沟通,那些应该怎么拍?拍什么?采取什么手法拍摄?这就要有个选择 问题,准确的选择就是一种对脚本的再创作。根据这些准确选择,结合拍摄现场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从而升华其内涵,突出其主题,进而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专题片图像编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图像要完

整,要有起幅和落幅。 2、节奏要一致,不要空间跳跃混乱。不要追求与配音100%对位。 图像编辑步骤主要有 1、素材采集、整理 素材采集时素材名称一定要一目了然,分组采集,采集时音频、视频分开。分场景对素材整理打包,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编辑效率,还可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2、编辑 编辑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在不断的重复选镜头,确定编辑点,上下镜头连接等工作。 2.1 镜头的剪辑 素材采集完之后,编辑的第一步就是选镜头,选镜头需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素材本身的质量、美学质量及所表达的内容。 对于有些拍摄不到的镜头,我们可以用二、三维动画,FLASH动画来形象的表达,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形式,又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性。 2.2 镜头的长度 镜头的长短的取舍取决于很多方面,主要是所编节目的版块类型。娱乐性、宣传性的节目版块使用的镜头大多较短,对于合成后的节目我们要反复推敲以下几点:每个镜头的质量是否过关,与前后镜头的协调性,逻辑是否合理,转

电视风光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技巧浅谈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电视风光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技巧浅谈 2010-02-15 20:41 电视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生活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视诞生的那一天起,电视艺术就与电视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使电视艺术成为用技术武装起来的一种艺术形态。可以说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在一部电视片中,完美的艺术构思非常重要,但并非我们的每一个创意或构思都能简单地运用普通设备来实现,在很多时候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编导的艺术构思。总之,只有通过艺术创作与技术设备的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以下就电视风光艺术片《显陵—独特的明代帝王陵寝》(下称《显陵》)的拍摄和制作过程谈谈本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了解被摄对象,选好切入点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郊的纯德山,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母恭睿献皇帝和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为中国明代帝陵中的第十二座陵墓,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单体陵墓。明显陵于1999年被纳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古代建筑,我国于200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将明显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 在遍布全国的众多陵墓中,明清时代的帝陵有北京的明十三陵和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及南京的明孝陵等。与这些蜚声海内外的帝陵相比,明显陵并不出名,所以在当初确定了以明显陵为创作题材时,我深感其创作难度之大。如何用摄像机镜头来表现这并不为外界所熟悉,名气又不是那么大,而题材却又是被拍滥了的陵墓风格;如何用画面来描述明显陵与明代其他帝陵相同或绝不相同的独特风格,以达到介绍显陵、宣传显陵,促进显陵的申报成功呢?根据节目的受众针对性,我们决定从介绍明显陵独特的陵寝规制如手,重点放在表现显陵的历史真实性和其对其他明代帝陵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上。 二熟悉被摄体环境,根据选题需要选择摄录设备 在电视风光艺术片的摄制中,对技术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好的开始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在《显陵》的摄制过程中,我们从确定选题就开始介入到节目创作中。在脚本确定后,摄制组的编导、摄像、音响、后期制作及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勘察现场,明确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区分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分 贾秀清 电视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提问者既有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有很多在一线从事电视节目创作的记者、编导、摄像和相关节目的管理人员。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成问题, 似乎没有学术的深度,也似乎上升不到需要研究一番的高度,但当你被真的很认真地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关系到电视节目创作原则、创作规律、创作类型构成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才能体会到事情远远不像问题表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那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要在两者之间画一条清晰地易于分辨的线是困难的。 在实践者那里,往往电视纪录片就是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专题片,一切来自约定俗成、经验使然,虽不易说清但大家似乎心中自有界分:电视 纪录片就是那种注重生活原生态的纪实片,电视专题片就是比较传统的倚重解说表达、带有宣教腔的那种类型。但假如沿着这个思路再细说下去就有点剪不断理 还乱了:电视纪录片追求客观真实/电视专题片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的题 材来自客观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 拍摆拍/难道电视专题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就不行吗?电视纪录片可以 尽量不用解说或少用解说/难道解说“惜墨如金”的电视专题片佳构还少吗?比 如形象电视专题片《美在广西》等。要么,也许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于一些创作元 素的调度方式不同吧:电视纪录片讲究使用长镜头、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应该调整为人眼的平视角度、电视纪录片可以不使用音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总是唠家常似的低八度……,没错,电视纪录片的确可以这样做,但反过来将这些做法放在电视专题片那边就行不通吗?不然,你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出入,任何一种创作手法并不独属于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如此这般在具体的创作细节上寻找两者的界限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具体的创作细节是一个变数,它所具备的个性成分是不能替代普遍规律的。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很多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创作中情致的始终如一。 在理论者那里,曾经有过一些对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加以区别的思考, 但其提出的界定标准与实践界的诸多模棱两可的经验性话语大同小异:要么徘徊于两者在审美表象上的差异,要么踯躅于两者在个别创作元素具体把握方式上的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编缉技巧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编缉技巧 电视专题片的编辑工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不仅要求编辑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技巧,还必须具有娴熟的编辑技巧,这样才能围绕主题需要的范围,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主次调整、长短取舍、有序衔接,达到节目主题既一目了然,又步步深入;既节奏自如,又雅俗共赏。否则就会出现主次混乱、节奏模糊、不知所云的现象,导致编辑失败。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电视专题片制作的得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在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实用技巧,与大家共勉: 一、画面组接的技巧 画面蕴含丰富的信息。要编辑好一个电视专题片,必须充分理解每一个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把所有画面轻重分明、缓急有序的进行剪缉,使之达到再创作的目的。就电视画面的组接技巧而言,主要有四种方法:按客观时间的顺序组接、按事情进展的过程组接、按逻辑思维的规律组接、按观众心理的需求组接。 按客观时间的顺序组接就是按照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客观规律进行的组接,这样的节目让观众的视觉和思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像现实生活本身那样连贯流畅;按事情进展的过程组接对编辑纪实性的电视节目比较理想,如制作原平楼板寨乡西庄村的郭改然夫妇收养残疾儿童的电视节目,就是通过各种景别的运用,对郭改然夫妇偶遇弃儿、看到孩子啼哭心生怜悯、将孩子抱回了家、悉心照料孩子、在刺骨的河水里洗大堆的衣服、四面八方的援助让他们倍感社会有大爱、浙江大学生苏家铭在杭州成立“花儿基金会”、通过“爱心微博”募捐到21.8万元善款、在西庄村购置了“花房”、让孤残儿童像健全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推进,有条不紊地再现,达到催人泪下引人关注的效果;按逻辑思维组接不用展现明确的时间概念,不用展现完整的情节,只要求编辑人员用特殊的蒙太奇的手法,把存在有规律的、有内在联系的画面顺情顺势、巧妙搭连、合乎逻辑的组接起来;按观众心理的需求组接就是组合画面时,就迎合习惯、规律想像、提升模式发挥编辑手段,如《若钢轶事》,上一个画面记者正低头聚精会神的看,下一个画面就让观众看到记者是看若钢收藏的一个北宋到金的瓷器——斗笠碗,这样才能让观众感觉合理自然。 二、画面取舍的技巧 画面取舍的长短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如制作天牙山的风光片,就用长镜头来抒情、写意、展现、欣赏,用短镜头来加快节奏,增大展现的内容和信息量。一般描述比较大的场景,要配远景或全景,像车间,这些景别里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要给观众一定的时间看清楚。特别是像工人们操作的近景、零件的特写镜头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简单明了,长度可适当短一些。有时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就要求不论是运动的画面,近处的主体,光亮的部分,必须形成构图

美食专题片策划

美食专题片策划

专题片策划 一片名: 美食里的爱情传说 二选题背景: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美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再次掀起了热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特色美食追逐也成为了人们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美味的食物不仅用于果腹,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某一段记忆。而爱情就是一段充满了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奇妙旅程。爱情,美食是两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三选题特色: 在目前为止的所有美食专题片中,集中介绍有关爱情的美食,讲述美食中的爱情传说的几乎没有,新颖独特,集文化性,故事性,新鲜性,时新性于一身。 四选题目标: 以典故来丰富人们对美食文化的理解; 以美食来传递动人的感情; 让朴素的食物因为爱的内涵焕发光彩; 用美味的食物和美好的爱情向人们诠释生活的美好 五专题片风格: 专题片传递的内容,精神及用途,直接决定了其整体风格定位。本片主要讲美食,风格轻松,故事的讲述温和,同时传说丰富了内容,增加了食物的神秘感,不至于乏味,对于美食的展示,吸引眼球,为之振奋。 六受众定位: 主要针对恋人,夫妻 ;边缘受众是向往爱情,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各个年龄阶段的所有人。七制作手法: 解说,音乐,画面交相辉映,同期声恰当的运用 八人员配备: 播音一名,播报解说词; 记者一名,现场采访; 摄像两名,现场拍摄; 后期制作两名 九拍摄设备: 摄像机一台,相机两台,磁带两盘,以及各辅助设备若干 十拍摄资金: 十一具体内容: 1开头: 两个人谈恋爱通常是从吃饭开始的,虽然约会地点可能是公园或者电影院,不过恋人们总会提议“一起吃个饭吧”。不得不说,爱情与美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古至今,人们喜欢并且善于用美食来传递感情,寄托情怀。美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味道,更主要是承载了一段记忆,蕴含了一个动人的爱情传说。 (声音+画面+解说,主要包括人们吃饭的场景,尤其是情侣和夫妻在一起吃饭的场景,注重对人物神态的拍摄。同时也可搜集一些有关古代人们做美食,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时至今天。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的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和平庸而失去了大众的青睐。" 那么,纪录片足以打动人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些相关概念。首先,我们碰到的理论堡垒是"真实"。这可以说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命题。 一、 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真实"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它强调用"摹写"的方式使主客观达到统一的理论,其缺憾在于它忽视了观察者,忽视了观察者的观察视野对结果的影响,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的偏见",这种"合法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并不存在惟一具有真实意义的描述,真实需要多元的描述,事实与事实的关系是多元的。只要这种观察者的角度是存在的,是现实合理的,它就是有效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的话那也未必做得到。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他的一举一动是否在于他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有几分即兴表演的成分?

事物的出现、发展、结束是一个相对过程,必须有主客体同时介人才能成立。为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是我们选题、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标准。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 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

电视专题片创作实验 教学大纲

《电视专题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专题的发展、创作、作品的深入学习,特别是比较中外电视专题的创作,让学生了解电视专题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专题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掌握电视专题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把握电视专题创作的独特的创作方法。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电视专题作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分析电视文学专题、电视剧、电视纪实专题、电视文艺专题等各类电视专题的艺术特征、创作特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学生将其所学理论运用到电视专题创作的实践中去,推动电视艺术创作的飞速发展。 2.3教学方法 《电视专题片创作》主要阐述电视专题发展,电视专题中包括纪实专题、文艺专题及电视剧等作品的创作规律。新媒介技术和媒介融合为电视专题创作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代知识观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了支撑,"纠错式教学法"在电视专

题创作课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等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多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专题的发展、创作、作品的深入学习,特别是比较中外电视专题的创作,让学生了解电视专题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专题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掌握电视专题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把握电视专题创作的独特的创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知识点:电视专题创作导论、电视纪实专题创作、电视文艺专题创作、电视散文创作。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涵盖的知识体系 3.2 实验环节及实验内容知识点汇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