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1化石

人们就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得生物呢?通过研究古代得地层与古生物化石在漫长得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得作用,古代生物得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得东西,这些东西就就是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得年代。

化石就是怎样形成得?

植物化石: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织物被沉积得泥沙覆盖;被覆盖得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亿万年得高温高压作用,经过漫长得变化,形成了植物化石。

小鱼化石:1、在很久很久以前,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小鱼;2、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得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沙得覆盖,鱼得尸体不会腐烂;3、经过亿万年得变化,又长期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得作用,尸体上覆盖得泥沙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年,鱼尸体上面与下面得泥沙变成了坚硬得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得鱼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得东西,这就就是鱼化石。

您知道哪些化石?

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猛犸象化石;剑齿虎化石;中华龙鸟化石;翼龙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等。

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得牙齿,推测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1、具有锋利尖锐得牙齿得就是肉食性恐龙。

2、长着相对扁平、像勺子一样得牙齿得就是食草性恐龙。

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得外形,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得原貌。

您还知道哪些活着得古生物?

白鳍豚;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鸭嘴兽;银杉;

观察中华龙鸟化石及复原图您有什么发现?

中华龙鸟身上大块得羽毛较少,多数就是绒羽,它得翅膀上还有一对爪子。

2探究动物得发展史

5000多万年前得马与1000多万年前得马有什么差别?

体型越来越大,腿脚变长,背伸直了。

下图就是两种不同得古代马前肢得化石,它们有什么最明显得区别?

三趾得马前肢化石:有三根脚趾骨,中趾粗壮发达,其她两趾较细。

单趾得马前肢化石:只有一根趾骨,只剩下粗壮发达得中趾。

根据马得发展史填写表格:

现代马比它得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得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现代马只剩下发达得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3、谁能生存下来

为什么有得地雀能生存下来,有得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有得地雀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得外壳,有得地雀喙小而不坚固,不容易咬破种子得外壳,还容易损伤自己得喙,长此以往会被饿死。喙大得地雀可以适应环境可以存活,喙小得地雀不能适应环境不能存活。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1831年,她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环球旅行,历时5年,形成了“生物进化论”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现在得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颈长得长颈鹿适应变化得环境,容易存活,颈短得长颈鹿不适应变化得环境,容易死亡。在自然环境得选择作用下,一代代颈部长得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得长颈鹿得颈部这样长。

恐龙灭绝得猜想有哪些?

1、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食草恐龙为生得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灭亡。

2、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连接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得恐龙们应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得却又不能适应环境得改变,最后便全部死掉。

3、近地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她同一时期得生物都杀死了。

4、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月球上有什么

月球就是离我们最近得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得四十九分之一。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我们瞧到得月球表面比较明亮得地方就是高原,比较阴暗得地方就是广阔得平原。

月球表面最显著得特征就是星罗棋布得环形山,其中大得环形山直径达到235千米。观察发现,环形山得形状很像火山口与陨石坑。

月球表面得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得六分之一。

月球上没有空气与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度,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度。

月球上有众多得环形山,您认为这些环形山就是怎样形成得?

1、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形成;

2、月球本身火山爆发形成;

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得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来,这就是什么原因?

因为月球表面得引力小,只有地球得六分之一。

月球上也有像地球上这样得风雨雷电现象吗?

没有,因为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实际上就是大气与水循环运动得结果,而月球上没有空气与水,所以根本不会产生风雨雷电现象。

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得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

没有,生命生存所具备得自然条件,空气、水、适宜得温度等在月球上一个也没有。所以月球上不可能有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5观察月球

同一天晚上,月球始终在天空中同一个位置吗?就是怎样变化得,形状有变化吗?

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球得位置就是变化得,从东往西运动,有地球自转引起。同一天晚上

月球得形状不发生变化。

不同日期得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所处得位置有变化吗?

有变化,月球位置在由西向东移动,这就是由月球自西向东公转引起得。

不同日期月亮明暗部分得形状与方向有变化吗?

上半月由缺变圆,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圆变缺,明暗部分朝东。

观察月相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月里月球明亮部分就是怎样变化得?

上半月由缺变圆,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圆变缺,明暗部分朝东。

2、不同日期同一时间(比如上半月日落时,下半月日出时)瞧到月球在天空中得位置有什么变化?

月球位置在由西向东移动。

3、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相隔30天,这说明圆球围绕地球公转得周期就是30天,即一个月。

4、月球就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得?

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6月相得成因

月球就是地球得(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得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瞧到得月光就是月球反射得(太阳光)。

月相变化就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得过程中发生得。

当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瞧到得月相就是(新月),发生得时间就是(农历初一)。

当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我们瞧到得月相就是(满月),发生得时间就是(农历十五或十六)。

月相得变化就是怎样形成得?由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形成。

当月球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瞧到得月球就是什么样得?

瞧不到月球,一片漆黑。

当地球处在太阳与月球之间时,我们瞧到得月球有就是什么样得?

瞧到满月,又圆又亮。

月相得周期性变化可能就是怎样形成得?

月相变化就是月球不停得在绕地球公转得过程中发生得。

根据探究月相变化成因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在您得实验中,您用什么来代表地球?用什么来代表月球?用什么来代表太阳?

持球得学生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球,电灯代表太阳。

月相变化就是怎样形成得?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瞧到得月光就是月亮反射得太阳光。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日、地、月三个天体得位置不断变化,地球上得人们瞧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得部分也随着变化,这就就是月相变化。

7登上月球

(1609年)加利略用自制得望远镜对着月球后,人类就开始了对月球得科学探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吧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人类便闯入太空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枚)

探测装置。

美国得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得梦想。

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

我国已经启动了一个以(“嫦娥”)探月计划为起点得月球探测计划。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0年10月1日18时)嫦娥二号顺利发射,(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有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任务时间15天。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与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宇航员登月球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乘着宇宙飞船,带上氧气、水、食品(特制得)、穿上既散热又保暖、能防辐射得宇航服,配备通信,科学考察所需要得各类仪器等。

8太阳

太阳就是距离地球最近得(恒星),直径就是地球得109倍(约139万千米),体积为(141亿亿)立方千米,约就是地球体积得130万倍。

光得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

太阳就是个会发光发热得(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其中主要为(氢)与(氦)、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摄氏(1500万)度。

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观察用得(器材),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球)。

(太阳黑子)、(日珥)、(太阳风)、(耀斑)等通称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生物得生命活动影响很大。

什么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就是怎样产生得?

答:在太阳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黑色得斑点,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巨大得漩涡气流产生得,由于气流得温度比太阳表面得正常温度低,所以瞧起来就是黑得。什么就是日珥?日珥有什么特点?

答:日珥就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得气柱喷射现象。有得日珥向巨大得喷泉,有得像拱桥与怪石。

什么就是“日冕”?

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外围形成得美丽光芒叫做“日冕”。

观察太阳得方法:

1、用电焊护目镜片观察太阳;

2、在一盆清水中滴几滴墨汁,使其均匀散开,观察墨汁水中得太阳。

9太阳与动植物

太阳提供了生命得能量,所以地球上得生命才得以生存。植物通过阳光获取能量进行光合作用,获得养料得以生存,动物主要靠吃植物或其它动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由此可见一切生物得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植物得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都就是依靠太阳来完成,没有太阳地球上得温度会降低,那么植物就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地球上有日照长短与温度得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得生活、生长发育、迁徙、洄游、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之间都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得,大多数动物依靠植物得以生存,植物依靠阳光获取能量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就不会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得生命世界。

在植物一生得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

为植物生长提供光与热;如果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氧气与自生所有需要得养料。若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得温度会降低,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无法正常生长。

太阳对于动物得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呢?

太阳光照得长短与温度得变化影响着动物得生长发育;地球上有日照长短与温度得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这动物得生活与生长发育,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中得动物,借助自然环境得进化,形成了各种特有对日照长短与温度变化得适应性。

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得生命世界。您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因为植物通过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得以生存。而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吃动物来生存,同时动植物得生存还需要光与热。而这些生命得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10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太阳照射温度得变化可使物质得状态发生变化,与太阳有关系得物质变化主要有三种:岩石风化、水得循环、风得形成。

归纳太阳与地球上众多物质变化现象得关系

岩石得风化:岩石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最终破碎风化。

水得循环:液态得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汽,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落到地面。

风得形成: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形成空气对流。

物质得变化:

沙漠干燥:

树叶枯萎:

如果没有太阳,现有得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得变化?(列举岩石得风化、水得循环、风得形成等变化与太阳得关系。)

(1)、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岩石就不会发生热胀冷缩得风化作用。没有岩石得物理变化,就很难进行岩石得化学风化,没有岩石得化学风化就很难转化为生长植物得土壤。

(2)、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就没有自然界水得蒸发,没有水得蒸发就没有水得循环,没有水得循环就没有降水得发生。

(3)、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没有热量空气就不会受热膨胀,空气不受热膨胀就不会比周围得空气轻,各个地方得空气都一样重,空气就不会流动,空气不流动就不会形成风。

11太阳与人类

太阳对人类得各种影响就是以(能量转换)得形式实现得。

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得能量,除了(核能)以外,其它各种形式得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

太阳对人类得活动,生存与发展有哪些影响?

人们平常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得关系:

太阳得光与热而形成得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地球上得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

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得煤、石油、天然气也都就是来源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得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得光能与热能,这所有得正被人利用得各种能源其实都来源于太阳,正就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与发展。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得人类会怎样?

如果没有太阳,植物不会生长,动物也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

没有太阳得光与热促进水得循环与空气得流动,人类将没有水与风发电,无法使用电器。

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工业就无法生产,交通工具就无法行走。

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3、把太阳与人类活动得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得文字说明表示出来。(见课本)

12太阳能热水器

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灶做饭)、(太阳能电池)、(白天瞧书)、晾晒衣物)、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热水器中得水热得快主要与(选择得材料)、(颜色)与(摆放得方向)有关。要想热水器中得水热得快就应考虑选择(导热性能好)得金属作材料、材料得颜色以(黑色)为主、热水器得摆放以(正对太阳)为佳。另外还可以考虑集热管得(受热面积)要尽可能大。

太阳能与水能、风能等其她能量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就是一次性能源又就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即可以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说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怎样利用太阳能得?

答: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得太阳光线转换成热能,利用冷水得比重大,热水得比重小得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得自然循环,就是整个水得温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得温度。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温度计、小镜片、剪刀、黑纸、易拉罐等。

13太阳系

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得顺序给八大行星排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行星排序: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什么就是太阳系?

答: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得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得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什么就是彗星?

答: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得星,它们拖着长长得尾巴,瞧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

14做太阳系模型

太阳系各成员之间得分布特点就是以(太阳)为中心,(行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都围着太阳转,(卫星)围着行星转。

制作太阳系模型时,由于八颗行星都就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她平板做八颗行星得轨道平面,按行星距离太阳系得远近(调整好)行星轨道之间得距离。

二、问答:

做太阳系模型之前,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制作太阳系模型必须考虑三个方面得问题:

①合适得材料,

②八颗行星得运动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

③要了解太阳系各成员之间得分布特点。弄清行星得位置、距离与大小,注意行星得体积与与太阳得距离之间得比例。

15天上有条“河”

夏天夜空中有一条明亮得光带,这条光带叫(银河),银河就是由许多(星星)组成。

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期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就是其中典型得一颗。银河系就是由众多(恒星组成)得天体系统,它就是一个相当大得(漩涡)状星系,它得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12000)光年。

从侧面观察,银河系形如一个(扁平得盘子),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状)得晕所包围,太阳位于远离银河系中心(33000)光年得位置上。

光年就是计算(天体距离)得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得路程,计算公式为(1光年等于300000×60×60×24×365、)=94608亿千米

什么就是银河系?银河系有多大?

答:银河银河系就是由众多恒星组成得天体系统,它就是一个相当大得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中心直径约为1、2万光年。

银河系就是什么样子?

答:从银河系得上方往下瞧,银河系就是一个相当大得漩涡状星系,从侧面瞧,形如一个扁平得盘子。

16艰辛得探索

(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得新纪元。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得“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2005年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我国得航天大事记:13世纪我国发明了火药,14至15世纪发明了火箭,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杨利伟被送上太空绕地球飞行。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 号发射成功。2013年6月11日17时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得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人类在长期探索宇宙得过程中,也付出了艰辛得代价。(哥白尼)得日心说曾被查封;(布鲁诺)因探索宇宙神秘被处死刑;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

机返回降落时解体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人类对宇宙得探索经历就是怎样得?您最大得感受就是什么?

历程:对宇宙得探索就是艰辛而曲折得,从用肉眼到用望远镜,再到用火箭发射载人飞船。经历由失败到成功,由现象到规律,由少到多,由近到远得过程。

感受: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得劳动,取得了丰硕得成果,也付出了生命得代价。虽然探索宇宙就是艰辛而又十分危险得,但科学家们为进一步探究宇宙得奥秘,仍在进行着不懈得努力,我们要向她们学习,学习她们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得精神。

17人造卫星与飞船

晴朗得夜空,有时会瞧到一种移动得星星,它们就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它就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得(无人航天器)。

卫星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与(应用卫星)之类。

(科学卫星)就是、使用各种探测仪器,探测空间环境与观测天体得卫星;(技术实验卫星)适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得卫星;(应用卫星)就是直接为人类服务得卫星。

应用卫星得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东方红”一号),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得(“斯普特尼克”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得成功研制就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得壮举。它大大(扩展)了人类得活动范围,实现了人类(飞天)得梦想。

宇宙飞船最重要得用途之一就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可以空间与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员)与(物资)。

宇宙飞船上有许多特别设置得系统,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与生活得多种需要。如(环境控制系统)、(报话通讯系统)、(仪表照明系统)、(逃逸救生系统)等等。

我知道得宇宙飞船有:“神舟”五号(中国),“天宫”一号(中国)“阿波罗”号(美国),“联盟”号(俄罗斯),“猎户座”号(美国),“凡尔纳”号(欧洲空间局)……

我国得人造卫星发展状况怎样?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了多种类型得卫星,初步形成了几大卫星系列,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广泛用于通讯,电视转播等);“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应用于气象观测,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发挥作重要作用。);“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由基本形成。

18运载火箭

当水、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种物体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人造卫星与宇宙飞船都就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得。

运载火箭就是由(多级火箭)组成得航天运输工具。

火箭就是靠(反冲作用)得力量飞上天空得。

中国得(“长二捆”)火箭与法国得(“阿丽亚娜”)号火箭都就是世界上著名得火箭。

二、问答

根据实验研究,分析火箭就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得?

答:实验证明,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造成反冲运动现象。火箭飞行期间喷出燃气形成反冲作用使火箭升空。

19无限宇宙

宇宙就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得世界,天文学家测量宇宙得大小就是用(“光年”)

作单位得。人类对宇宙得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得过程。

银河系得总质量相当于(1400亿)个太阳得质量。

哈勃望远镜就是一种(太空)望远镜,全长(12、8)米,镜筒直径(4、27)米,重(11)吨。从哈勃望远镜中瞧到许多类似银河系得星云,它们就是(河外星系)。

银河系与所有观察到得数以百亿计得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得宇宙中,银河系也只就是一颗小(“沙粒”)。

、(宇宙

随着探测工具与技术得不断发展,人类观测到得宇宙空间俞深远,观察到得宇宙物质更多。

例如:古时候,人们只能用肉眼瞧宇宙,地球就就是宇宙得中心;

16世纪,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瞧到了月球上得环形山,瞧到了木星与它得卫星;

当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有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瞧到100亿光年得星体。

20世纪90年代美国把哈勃空间望远镜装上了航天飞机,使人类观察星空得视线越来越深远。

20整理我们得科学课学习

我们就是按照从(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与宇宙)得顺序使科学课得学习不断深化与扩展。

科学课得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即(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科学课中,我们学习过得科学方法与技能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

我对科学探索得认识就是要(观察与发现)(大胆质疑)(认真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

探究结合)(得出科学结论)。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 &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2课地球 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 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 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 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山多) 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青藏高原) 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 ()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

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科学第二单元(4——7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2、()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 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定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 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11、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 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课标教材内容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能力目标: 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二〇二〇年秋六年级六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题 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叫做()现象。 2.地球上的四大洋分别是()、()、()、()。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天,地球绕轴一周约为()小时。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5.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最低出现在()。 6、庞贝城毁灭的原因是()。 7.水有()、()、()三种状态变化。 8. 蛇、青蛙、狗熊靠()越冬,大雁、燕子靠()越冬。 二. 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属于变异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妈妈双眼皮,小丽也是双眼皮 2.在地图上,图例“”表示的是() A.公路 B.河流 C.铁路 3. 为了防治沙尘暴,应采取() A.植树 B.防护林C.科学放牧D.以上都是 4.做观察霜的实验,撒上盐的目的是() A.使搪瓷杯内的温度快速升高 B.使搪瓷杯内的温度快速降低 C.使搪瓷杯内的温度保存短期内不变 5.人类通过航海最先发现新大陆的是() A.意大利人哥伦布 B.葡萄牙人麦哲伦 C.中国人郑和 6.地球仪上有纬线和经线,其中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六年级科学试题第1 页共2页

六年级科学试题 第 2 页 共2页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赤道 7.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8. 河道中的卵石越到下游 。 ( ) A 、越大越圆 B 、越小越方 C 、越小越圆 D 、越大越方 9.与沙尘暴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丰富的沙尘源 B.强风的作用 C.积雪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时间约为( ) A.12小时 B .24小时 C.365天 六、简述题:(共12分) 1.造成黄河大量泥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做? 2.探探小组用实验研究酉水河河滩上的卵石形成原因。请你完成下面填空。 (1)卵石一般出现在 。 (2)在上图的河道上游,这些棱角分明的石块可能来自山体松动、 和 等。 (3)请将 “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补充完整。 ①实验材料: 、水、镊子、酒精灯、岩石 ②实验过程与现象:用 夹起一块岩石放在 上加热,当岩石烧到发红以后立即 放 入 浸 湿 。 这 样 反 复 几 次 ③实验结论:说明 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④河道上游的岩石, 由于流水的 和磨圆,高山上岩石的 和崩塌,过河道中游,在这个过程中,又因为流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精品文档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 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张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 蛙(保护色)、尺蠖(拟态、像枯叶蝶、竹节虫)、壁虎(断尾)、刺猬(把身体缩成一个刺球)、穿山甲(用“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 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1.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 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3.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21天时间,母鸡在孵卵前鸡冠发 红,总是在下蛋的鸡窝附近逗留,并发出轻轻的叫声。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 1 - 第三课时谁能生存下来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题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题 P4(2)答:文章描写了:晴朗时,有云时的海上日出。文章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3)答:“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我对它的理解是: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4)答:①这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有云时日出的样子。②这些词写出了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也洋溢着作者热爱阳光的喜悦之情。③这些字把太阳的威力表现的淋漓尽到,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加宽广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P7(2)答: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时,写了狂风暴雨;暴风雨之后,写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朝阳水珠、远山林舍。 (3)答:他写出了大自然的雄壮之美、柔和之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4)答:如同……小雨滴打在窗上,如同鼓点一般,滴滴沥沥,真好听!这样写可以让雨滴更活一些。宛如……枯萎的菊花宛如一个低垂的老人头。这样写可以把菊花写得更枯萎一些。犹如……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这样写可以把环境写得更加恶劣。 P11(1) 答:写了:①青海湖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 (2)答:因为结合第一题的答案①湛蓝的湖水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分析出青海湖的蓝与美和鸟鱼的家园,所以说青海湖 是“梦幻般的湖”。 (3)答:因为作者列举了其他湖泊的特点,使他们与青海湖的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青海湖的粗犷、自然的美,所以要写到这些著名的湖。 P12(2)答:这首诗分别写了欢快的黄莺,丛丛绿树映着的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的南朝数不清的寺庙等景色。 P22(1)答:课文写了“我”这些背课文的经历:“我”第一次背课文时的“轻松、流畅”;背《匆匆》一文时,“我”只顾欣赏课文而疏于用心背诵课文,受到妈妈谆谆教导和激励后攻克难背课文的体会;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桃花源记》并从中体会到诵读的方法和益处。 (2)答:我原来对“背课文”持不认真,不脚踏实地的态度;学习课文后我的新看法是:对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 (3)答:我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是:①书要多读,读得多了,书里面的意思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1.①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②遗传现象: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③变异现象: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①地球是人类居住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②在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每一个地区的人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是世界的面貌. ③我国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大地是一个平的大托盘,坚如磐石,恒久稳定,而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盖子罩在大地上. ④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他们提出了“地球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壳、蛋清就是天. ⑤1492年8月3日清晨,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征海洋.2个月零9天之后,他们看到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的一个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 ⑥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由约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他们向西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之后船队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了原出发地西班牙.历时三年,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⑦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3.①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②地轴:我们用手拨动地球仪,它便会绕一根倾斜的轴自转,地球在宇宙空间是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的,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③赤道:在地球仪上,有一根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这些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测试卷(鄂教版) (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土壤主要是由()、()、()、()、()等成分构成。 2.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3.植物“喝水”的过程中,()负责吸收水分,()负责运输水分。 4.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和()。 5.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 6.胚根会长成植物的(),胚芽会长出植物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4.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5.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6.向阳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向阴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 7.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 8.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9.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10.种子是有生命的。() 1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植物的根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D、向光性 2.植物的茎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上性 四、画一画:(共10分) 1.画一个剥开的蚕豆种子(2分),标出种子的胚根和胚芽(4分),说说胚根和胚芽的作用。(4分) 胚根和胚芽的作用: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要点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要点 1、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要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人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①由胎儿期开始到出生后1岁;②女孩约10-12岁,男孩约12-14岁。 2、10岁以前,男孩在身高、体重稍高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无论身高、体重等平均数都高于男孩,形成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2岁左右男孩开始发育,约14岁男孩身高、体重又超过女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叉。 3、(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2、地球 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历时(三年)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仪 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条纬线叫北回归线,在南半球,与北回归线对应的一条纬线叫南回归线。 在地球仪上,很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 4、地图 看地图要注意哪三要素?首先要知道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它所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其次,要判断方向:或根据经纬线定向;或根据指向标定向;或面对地图,定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最后,地图上附有图例,每个符号都代表具体的地理事物。知道了标志的作用,我们就能够通过读图来了解一个地方的状况了。 5、建立“地球档案”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6、昼夜交替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昼夜交替一次约为24小时。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7、谁先看到日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是自西向东。在我国是东边先看到日出,最后是西边地方。 (1)

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 上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地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5套免费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模拟①(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姓名:班级:分数: 卷首语:同学们,做做这份试卷,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很有一种成就感吧!相信你今后一定更喜欢科学,会把科学学得更好。祝你顺利做完试题,取得好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 2.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指示东西方向。 3.当北京时间是凌晨时间,伦敦是(),纽约是()。 4.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 5.人类为防治沙尘暴开始了植树、造防护林、科学放牲,保护草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4分,共20分) ()1.1492年8月3日清晨,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环绕地球航行。 ()2.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北京是傍晚时间,纽约是凌晨,雅典是正午。 ()4.地球的内部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很小。 ()5.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不会有任何益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地球表面面积约()亿平方千米。 A.5.3 B.5.2 C.5.1 2.北京时间是子夜时,夏威夷岛是()。 A.上午 B.傍晚 C.凌晨 3.沙尘暴天气是大风扬起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米的恶劣 天气。 A.100 B.1000 C.50 4.人们经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构成的山中。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5.夏季能看到的主要星座是()。 A.狮子座 B.天鹅座 C.飞马座 四、分类。(10分) 将下面的动物按照题目的要求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蛾②刺猬③狗④猫头鹰⑤老鼠 ⑥鸡⑦麻雀⑧蜜蜂⑨苍蝇⑩蝗虫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活动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15分) 说一说板块构造学说把地球分为哪六大板块?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题。(9+10=19分) 研究火山爆发的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装满红墨水的塑料瓶、钉子。 实验步骤:在一个塑料瓶盖上钻一个小洞,用薄纸将小洞糊住。用力挤压塑料瓶,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