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

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第八次校本培训时

间:2015-11-10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对话教学的保证,但

并非所有教学中的提问都是有效的。提问过程应分成3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答案,有效理答。在提出问题阶段,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适宜且有效的问题;在获取答案阶段,要合理使用候答时间并使课堂参与最大化;在有效理答阶段,要学会使用追问、转问、澄清等技巧。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才能不断精进。

一、提出有效的问题

(一)根据目的提出适宜的问题

第一,低层次还是高层次问题应由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思维水平来决定。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理解性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来回答。一般而言,学生们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高层次问题要求有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因而就要求学生有更加复杂和原创的思考。

第二,根据为获得正确答案而进行思维的方向可以将问题分为聚合式的和发散式的。在回答聚合式问题时,学生的思维从已有信息出发转向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有一个或一小组的正确答案。事实上问“谁、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以及对错、是非”都是聚合式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强化课堂上具体、重要的知识点。

发散式问题要求思维从明确的信息转向各不相同但又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

要求学生激活思维。在数学教学时很容易发现聚合式和发散式问题的区别。比如当向学生呈现6×9这个算术题时,聚合式的问题可能是“6×9等于几?”学生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问题。但是这个算术题可通过问“你可以用

多少种不同的方式来算出6×9的答案?”转化为发散式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可能会使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率、混合运算法则或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解答,如6×10-6×1,6个9相加等。他们必须从事实出发发散思维以产生答案,而不是仅仅如聚合式问题一样关注单一的正确答案。

第三,问题可能强调内容也可能强调加工。内容性问题是指直接关注所学知识和处理所学的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而且通常教师已在脑海中有了正确答案。教师所提的问题中80%都是内容性问题,它常与低层次的认知过程

相关。但由于它强调学习内容,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教师使用加工性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尽管此类问题也要处理课文内容,但它们不太强调答案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关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创造性或以复杂的方式来思考课文内容。这类问题的使用频率比内容性问题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联度也相对低一点,但它们的确能够提高学生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常加工性问题也是高层次和发散式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并注意将所提问题的类型、水平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匹配。大部分教师都依赖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较简单时,用低层次的问题就行了;但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时,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加工性的、高层次的和发散式的问题。

(二)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我们反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全然现场生成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学生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

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学生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教师完全依赖于课堂即兴问题就会很容易离题,过多的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在备课时包含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整合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散式、高层次、加工性问题比聚合式、低层次、内容式的问题更难提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师较少使用它们的原因。在课前准备一些此类问题,即使你不全用它们,也将有助于你注重发展学生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事先预设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你言简意赅的阐述问题。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学生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学生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学生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术语和等待学生处理的信息,不包括无关的词语或附带说明;这些问题是直接与课堂内容或课文主题相关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随心所欲的。

3.问题的启发性

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探求”或思考他们

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一类“紧随反应问

题”(closed-respond)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即使学生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学生有更

加深邃、精确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

发价值。此外,教师要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或自己直接回答问题。

4.问题的少量性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次问一大串问题。结果,教师自身也无法辨别学生的答案是对所有问题的回答还是每一个不同的答案都对应一个问题,而学生们则会对教师问了一个问题后又马上改变措词重新设问而感到惘然。这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那个最初问题的思考被打断了;第二,改变措词后的问题常与原来的问题大相径庭,从而使学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注意一次问少量的问题,有时一两个就够了。要尽量做到少而精,那些理解、记忆类问题,除去涉及为高认知水平问题做铺垫的记忆类知识外,大多数可略去不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思维,所以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一是因为多则易滥,出现“满堂问”,过多的问题使教学整体出现分散化倾向,冲淡了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淹没了教学重难点。二是因为问题一多,答问时间必然缩短,那么即使教师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学生深入思考,结果或者学生做出简单反应,或者教师代之回答,开启学生思维的目的不能达到。[5]

三、获取答案

(一)使用候答时间

在提出问题之后,许多教师都会急着让学生迅速回答,中间没有“候答时

间”(wait-time),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无法有效回答,一部分学生会由此失去信心,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效使用“候答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候答时间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问题前所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是提问与回答之间的暂停时间。除了在提问之后暂停外,在反馈学生的答案或叫第二个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也很重要。因此,候答时间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反应之间的暂停;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反馈之间的暂停。

姚利民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的候答时间方面做得不很理想。[3]142 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不超过1秒钟,而多数有效教师

在提问之后和对学生回答反馈之间的暂停,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有3到10秒钟。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6]

延长候答时间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尤其是新手教师。当他们无法肯定是否有人来回答问题时,5秒钟的暂停就像是永恒!当然,在试着去使用这些暂停时,会变得容易起来,并能给予所有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参与。

此外,由于候答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从而有探求答案的机会,特别是“学困生”,而学生也会问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来请教师解惑,这样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增加了,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也增加了。

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候答时间呢?我们建议教师们可以做这些事:第一,做些规定以防止学生把答案脱口而出。允许学生脱口而出将有碍于你对提问后暂停长度的控制,会减少候答时间,同时也让一部分学生逃避思考问题。第二,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在心理默数5个数,同时扫视全班,然后叫学生回答。第三,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能重复和增加问题,除非已经过去了几秒钟,否则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考,干扰他们的反应能力。第四,在学生还没有回答完之前,即使他们完全错误也不能打断他们。他们回答完之后,暂停,用几秒钟时间想一下他们的答案,允许其他学生对该回答做出判断,并考虑如何最好的反馈和进行下一步。第五,候答时间的使用与教学进度和任务相匹配,即教师必须将候答时间和所提问题的水平或难度相匹配。一般而言,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所要求的暂停比高层次、发散式、加工性问题来得短一些。

(二)扩大课堂参与

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活动是获取学生答案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堂参与的绝佳时机。有学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关。提问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教师监控学生的理

解和参与情况,衡量教学成功与否,所以教师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问题做出反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回答的平等机会。[7]

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问题及课堂的参与度。有效的提问应该是问

一个问题,暂停,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得出答案,然后选一个同学来回答,特别是没有自愿举手的学生。但是,多数教师还是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不公平作用和回答的不平等机会。

为了保证问题发挥平等的作用,让每个人都有课堂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用些

叫答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张小卡片上写下每个学生的名字,然后随机抽一张卡片来让学生参与,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交流并取得成功的机会,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为了维持他们对课堂的参与,要让所有学生都保持警觉,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叫到,变一下叫答模式以随机叫学生来回答下面的问题也不失为一

个好方法。

四、有效理答

在获取了学生的回答之后,就进入了提问的第三部分:理答。所谓理答是指教

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紧随学生的反应(follow-up students respond)。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8] 低效教师最常用的理答反应是“好的”,或者“嗯…嗯”。要取代这种常规性的无意义的反应,你必须试着去澄清、综合、扩充、修正、提升学生的反应并做出评价。[4]341-343 有效理答应参考如下做法:第一,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正确时,接受他的回答并共享,然后继续教学,不要过度表扬;第二,当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

自己回答是否正确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并且在继续教学之前,保证学生明白为什么正确;第三,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但回答错误时,要强化他最初的努力,然后用一些另外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要避免直接给学生正确答案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你可以对他的参与和努力表示肯定,但必须分清这个事实:你肯定的是他的课堂参与而不是他的回答是正确的;第四,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不要花过多的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9]

总体而言,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或缺乏自信的回答时可以用理答技巧。理答可以分4种类型:提供正确答案,追问,转问,澄清。提供正确答案仅在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而回答错误时才能使用。我们主要探讨以下3种有效理答方式。

(一)追问

追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很多时候,要说明原问题的重点或想引导学生取得正确或全面的答案时,教师要追加好几个问题。

追问也可用于提升学生回答的水平。通常,教师会问一些聚合式、内容性、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即使教师问一个高层次或发散式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也会用低层次的、聚合式的答案作答。此处可以使用追问以促进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探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一下他为何这样回答,让学生举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回答,让他们描述一下如果原问题的重点变了,那么他们的回答会怎么变化。

(二)转问

转问,即让另一学生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学生回答错误但又不需要追问时,教师可使用转问。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但是,转问对于那些很爱面子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甚至是侮辱,从而导致其自我概念、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和学业成绩的下降。所以教师要慎用转问。

(三)澄清

澄清,即用不同的术语重新陈述同一个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

常常是因为原问题的措词不当,学生难以理解。所有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的问一些表述不清的问题,这就必须借助澄清使原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或使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点,在使用澄清时应避免衍生出新的问题。提问时应避免使用澄清,因为这既是无效问题和低效教师的一个反映,也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想减少澄清的使用,就需要注重问题的预设性、清晰性、启发性和少量性。

相对而言,使用追问是一种更好的理答方式,能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答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增加有效教学的几率。当然教师还要学会用非言语方式进行理答,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点头都能起到鼓励的效果。

五、结语

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为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课堂交流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创生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可以说教师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提问能力,有效提问能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精进,而一个不会有效提问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位好教师。此外教师还要关注提问与后续教学行为的衔接,在随后的教学中应用或提及学生的答案,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对教学的贡献,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使整个课堂教学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校本培训记录

校本培训记录 培训 2017 年 3 培训 参 时间 月 19日 录播教室 地点 训 全体教师 培训 主讲人 俄旦加 者 学习文章 内容 学习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 情 有效。 2、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况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教学调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学调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要对“坏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 及 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以鼓励性评价。 记 录

培训2017 年 4培训时间月 8 日录播教室参 地点 训全体教师 培训 主讲人仁青卓玛者 学习理论 内容 学习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 情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师要善于说明学习的意义,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 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况2、教师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 3、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教师要适当变换数学作业的形式。5、教 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 效应。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在教学组织 及 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教学过程实现最 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记 录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一、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师德和教育教学观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入领会素质教育实质,把握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型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一般在每年暑期进行。 (教科局新课程的培训) 2.教师岗位全员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一般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组织的全员培训,如小学教师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培训。 3.教学常规培训:针对学科实际、学科特点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培训,如备、教、批、辅、考内容。(自治区教学常规要求的培训)。听、评课等教研活动。 4.基本功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三笔字、普通话等内容的基础上,我校加强了老师的钢笔字、粉笔字及双语教师的朗读培训。5.教育科研培训:应结合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科研方向和具体课题,培养科研能力。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应制定不同的培训规划,在满足教师的共同需要的同时,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针对小课题进行了培训,我校2013年申报了县级小课题“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堂清工作”。 6.新任教师实践培训:如师徒结对,青蓝工程。 7.心理方面的知识培训 心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这些

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必需的,掌握这些知识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润滑剂。 教师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能够调整自身心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能够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掌握学生学习心理,能够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 在校本培训中教师学习的教育理论应该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价值的原理,主要倾向于与课程和教学有关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等方面。除此之外,教育理论学习还应包括教师有计划地依靠其专业意识和自主性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一切学习与讨论,有经验的教师,倾向于以一种由他们的经验所强化了的批判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他们往往比处于职前培养阶段的师范生,更能判断所需要的理论及其学习的价值。理论学习往往难以短时间内见效,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的学习往往在校本培训中受到忽视,但是教师个人的自学行为是应该提倡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该以新的学习形式和教学形式为载体,促进教师的理论学习。 8、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和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被不断更新。教师必须尽快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把它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小学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 孔凡哲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0024)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第11期 [摘要] 针对当前以校为本的广泛开展,结合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阐述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校本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深化中小学课程实施、提高课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 校本,教研,培训,内容,中小学 当前,以校为本的各种临时性培训活动和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得到全国同行的普遍关注。以校为本的课程推进方式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起来。然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内容究竟包括哪些?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究竟应以哪些内容为主体?对于这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有关的报刊、著述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有关的深入探讨也是十分鲜见。本文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新课程的实际,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探讨中小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 一、校本研究的基本策略 一般地,校本研究包含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管理等四个类别,其实施的主渠道是校本行动研究。其中,校本教研的重要工作是探讨并形成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策略方案、学习资源、评价工具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而校本培训的重要工作在于形成教学案例,起到专业引领和促进反思的目的,进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地,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出现,而校本管理旨在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就目前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实际状况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校为本”,考虑到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普及新课程,而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已经实施高中新课程,一 个有效的策略就是,校本培训可以作为“临时性的、突击性的培训”,如对于那些即将进入新课程的年级、学校和地区的相应教师的培训,使用相对集中的校本培训、附以日常性的校本教研,比较适宜;校本教研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研活动的主体,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毋庸置疑,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内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密切相关、相互配合:校本培训侧重于解决那些临行性、应急性的问题,而校本教研则侧重于解决那些日常性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先由校本培训开头,由校本教 研具体落实和检验,即集中培训→专题分析讨论→自修反思→再讨论、再交流→下一轮活动。如,多媒体技 术(如实物投影仪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就需要集中式、突击性的1~2次校本培训活动;而对于“如 1作者简介:孔凡哲(1965-),男,汉族,山东济宁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助理(原东北师大教师资格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数学教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研制开发机制与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编号BHA030025;国家一般级).

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 (2)

专业培训主讲稿----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 主讲:XX 时间:2017年12月9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学生过好词汇过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英语词汇教学呢?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 一、词汇的呈现注重趣味性 初中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第一点便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单词的首次呈现如果有趣味性,学生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才能使单词的呈现具有趣味性呢?我们可以尝试下面集中方法。 1、利用实物、图画、模型等直观的呈现单词。直观的呈现多用于对名词的教学。利用实物等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直观感,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解“orange”一词时,可以准备几个橘子,告诉学生“This is an orange”,同时可以讲解“two oranges”。教师可以把所带的实物作为小奖品奖励给那些能快速记忆并运用单词的学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利用动作、表情等呈现单词。这个方法多用于动词和形容词的教学。有趣的动作演示,丰富的表情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在教这一类词汇时,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比赛,让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学生猜词的方法,从而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进行这一类词汇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时态教学。比如在教动词“dance、swim、sing”时,可以让学生到前面进行动作模仿,其他学生猜“What’s she/he doing?”,这样既有助于搞活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词汇的教学过程坚持实践性 趣味地呈现词汇只是走好了第一步。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实际,则注定词汇教学是失败的。那么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呢? 1、掌握《课程标准》中对词汇的要求。 在一个单元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生词,这是为了保持教学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时代

校本培训内容

2011年固镇中学校本培训内容 第5次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什么是校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关注的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它不会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种理论识见,而会主动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并提高学校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它不会囿于一般的笼统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会在这种决策和模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校的实际,探寻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对策。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校长和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有行动的目的、责任,能够体察实践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他们对学校实际问题有其他人难以替代也是不能替代的作用。他们积极、系统的反思,对学校各种方案、环境、行动等的深刻理解和洞察,是学校不断提升水平的关键。 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虽然在学校生活中,也会出现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人员参与的情况,但这种参与意图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一个群体,而是发展成一个共同体,与学校教师一道去解决学校业已存在的问题。 第6次学习内容: 什么是校本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第一、学校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有较详尽的发展规划,这是培训的前提。第二、培训的主体是教师自己,是

初中语文校本培训内容培训资料

初中作文教学讲义 主讲:XX 时间: 第一讲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知识要点: 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2、“题好一半文”。 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 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 一、巧用修辞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四川成都)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江苏南通)、《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山西长治),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层递《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江苏盐城)《读水千遍真有趣》(陕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6、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7、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错?对!》(江苏南京)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9、反问《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河北唐山)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一)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1.学科理论和知识 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力量站在讲台上,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教育的规律,而不是在迷惑和混沌中进行,简单地说,每个教师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教育理念是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背景和力量的源泉。理论的学习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基础。教师所担任的学科在不断发展,教师自身的知识也应随之不断更新,教师不能用陈旧的知识去教育每天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如饥似渴地接受新事物、获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教师掌握学科新的理论及信息十分必要。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最早是由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这种知识属于学科知识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学科内容和它的可教性方面的知识”,“它是特定的内容与教育学的混合物,是教师独特的领域,是他们专收理解的特殊形式”,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独特体现。舒尔曼和西尔克思(Shulman & Sykes)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内涵:理解学科的中心主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教给特定年级的学生,能对每一主题提出“什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概念、技能和态度?此主题中哪一部分是学生较难懂的?什么是学生最大的内在动机(兴趣)?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前概念或知识背景的学生,有哪些模拟、譬喻、举例、明喻(Simile)、示范、仿真、操作等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关于此主题明确的观念或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哪些

原有概念?”等问题。随后,舒尔曼于1987年重新定义学科教学知识,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这是一种使得教师与学科专家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总之,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有别于学科与教学知识领域的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亦强调此种知识是教师在面对特定单元与学生时,其学科知识的表征方式与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等内涵的知识。学科知识也是校本培训中应该具有的内容。 2.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推行,掌握教育改革的信息对于教师来说是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理念的变化,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习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等的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等,教师能够从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盲从,避免教条的、功利的行为。 这次课程改革,一改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赋予课程浓厚的时代色彩,同时也使课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则日益凸显出来。这些课程中新增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讲是一次挑战。例如:本次语文改革,对老教材中的选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选文时不仅强调了名家名篇,更强调了文质兼美,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课文比例大

小学校本培训内容

淡水古屋小学校本培训内容: 教师师德学习 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的确,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我们教师不但要提高师德修养,而且还要加强自身学习,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教育人、影响人、熏陶人,以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释疑、解惑、筑基。 一、优雅的师表形象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各项素质的动力,是教师形象的突出体现,也是办好一所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职业,而不倾注全部情感和心智,那么这样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绝对成不了教育专家。 爱生,是师德之灵魂。只有具有崇高责任感、事业心,具有高尚人格魅力,把教师当作毕生的事业的教师,才能穷尽毕生精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律己,能够使教师具有较好外部形象。作为一个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乃至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目前教育上普遍存在的师德失范热点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推销资料、有偿家教或者为家教班介绍学生,接受家长吃请、礼

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你只要沾上一点,就会给自己、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二、过硬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个教师没有能力,便不要去谈师德。师德就是具备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能力,便谈不上师德。一个医生即使是对你满面微笑,但没有医术,便不能说他有医德。同理,教师也得拥有能力才能谈师德。所以,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最重要的便是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业务素质。 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方面。但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作用。试想,在学生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取得教学的成功只有教师把强烈的感情带入课堂,真正进入角色,以情动人,既生动活泼,又循循善诱,师生间感情水乳交融,才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与教师开展讨论甚至争论,进行思维碰撞,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基本功的一个方面。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前提,学生很多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讲课讲稿

2017、9、13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备课的经验 活动记录1.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2.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2017、9、27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上课的经验 活动记录1.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2.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4.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5.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2017、10、18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考试的经验 活动记录1.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 3 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3.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

小学校本培训记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校本培训记录 2017、9、13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备课的经验 活动记录1. 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 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校本培训记录 2017、9、27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上课的经验 活动记录1.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2.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4.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5. 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校本培训记录

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温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时间9月12日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讲人朱健主要内容一、创新教育能力与创造型教师 录

温家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时间9月17日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讲人朱健 主要内容二、如何进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 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激励和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大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小到学校管理、培训教育,物质条件和实 践机会都是其中基本的因素,都对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形成与发 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下面仅从学校环境和继续教育培训 两个方面谈谈。 (一)优化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 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 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1.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一一创造型校长。任何一所 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环境,一校之长是关键所在,唯有具有创 新精神的创造型校长,才能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指导和支 持。何为创造型校长?其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 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具体而 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 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造性课题,善于 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 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 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 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 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 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 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 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 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 路。

学年度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内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10月14日培训地点:九湾小学培训主讲人:公俭培训人员:中心校全体教师 培训主题: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培训目的:丰富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容,并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有效教学及管理提供实践依据和应用理论基础。 培训容: 第一章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三、教学艺术的特点: 第二章教学幽默 一、幽默二、教学幽默三、教学幽默的特点:教育性、趣味性、含蓄性、启发性、美感性。四、教学幽默的功能五、教学幽默的原则六、教学幽默的法 第三章教学机智 一、教学机智的涵与性质二、教学突发事件的种类及应采取的相应手段

第四章课堂气氛 一、课堂气氛的涵二、评价课堂气氛的三个维度:秩序、参与、交流。三、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教学节奏 一、节奏与教学节奏二、教学节奏美的理论依据三、教学节奏美的教育价值四、教学节奏的优化过程 第六章教学情境 一、教学情境的涵二、教学情境的特点三、教学情境的类型划分四、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五、教学情境的创设法 第七章教学风格 一、风格与教学风格二、教学风格的类型三、教学风格的特点: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四、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五、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层次六、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七、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策略 第八章教学言语艺术 一、语言与言语二、教学言语艺术的涵三、教学言语艺术的特征四、教学言语艺术的形式五、教学言语艺术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教学非言语艺术 一、教学非言语艺术的概念二、教学非言语艺术的主要特征:示性、筛选性、差异性。三、教学非言语艺术的分类: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12月17日培训地点:九湾小学培训主讲人:公俭培训人员:中心校全体教师 培训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法 培训目的:为了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其效率,让教师明确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容:导论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价值追求 二、现实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及成因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思路第一章提高课堂教学讲授效率的策略与法一、讲授是基本的教学策略和法二、讲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三、提高讲授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法第二章提高课堂教学提问效率的策略与法一、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讲:培训时间:2017年5月21日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 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方 面入手: 情感方面: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 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 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 课内的具体措施有: 1开始阶段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的主要内容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的主要内容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制定校本研修计划? 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适应课改的形势,贯彻落实县教科局关于加强教研工作的意见,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我校特制定本计划。 二、研训目标 以促进第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和培训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三、研训活动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 四、研训活动时间

每周星期三下午 五、研训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研训活动、促进式研活动、学科整合式研活动、针对式研训活动等多种研训形式。 ①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自定个人研训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研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5节以上,教导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校长课达2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8篇,研究性论文1篇。 ②同伴互助 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研训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每学期召开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2—3次,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内容 (1)

培训内容:初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主讲:培训时间:2017年12月9日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学习和探索,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

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校本培训内容

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第八次校本培训时 间:2015-11-10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对话教学的保证,但 并非所有教学中的提问都是有效的。提问过程应分成3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答案,有效理答。在提出问题阶段,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适宜且有效的问题;在获取答案阶段,要合理使用候答时间并使课堂参与最大化;在有效理答阶段,要学会使用追问、转问、澄清等技巧。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才能不断精进。 一、提出有效的问题 (一)根据目的提出适宜的问题 第一,低层次还是高层次问题应由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思维水平来决定。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理解性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来回答。一般而言,学生们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高层次问题要求有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因而就要求学生有更加复杂和原创的思考。 第二,根据为获得正确答案而进行思维的方向可以将问题分为聚合式的和发散式的。在回答聚合式问题时,学生的思维从已有信息出发转向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有一个或一小组的正确答案。事实上问“谁、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以及对错、是非”都是聚合式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强化课堂上具体、重要的知识点。 发散式问题要求思维从明确的信息转向各不相同但又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 要求学生激活思维。在数学教学时很容易发现聚合式和发散式问题的区别。比如当向学生呈现6×9这个算术题时,聚合式的问题可能是“6×9等于几?”学生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问题。但是这个算术题可通过问“你可以用

多少种不同的方式来算出6×9的答案?”转化为发散式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可能会使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率、混合运算法则或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解答,如6×10-6×1,6个9相加等。他们必须从事实出发发散思维以产生答案,而不是仅仅如聚合式问题一样关注单一的正确答案。 第三,问题可能强调内容也可能强调加工。内容性问题是指直接关注所学知识和处理所学的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而且通常教师已在脑海中有了正确答案。教师所提的问题中80%都是内容性问题,它常与低层次的认知过程 相关。但由于它强调学习内容,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教师使用加工性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尽管此类问题也要处理课文内容,但它们不太强调答案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关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创造性或以复杂的方式来思考课文内容。这类问题的使用频率比内容性问题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联度也相对低一点,但它们的确能够提高学生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常加工性问题也是高层次和发散式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并注意将所提问题的类型、水平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匹配。大部分教师都依赖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较简单时,用低层次的问题就行了;但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时,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加工性的、高层次的和发散式的问题。 (二)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我们反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全然现场生成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学生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

校本培训课件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向义镇初级中学校官泽荣 2010年9月25日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对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数学教师创新教学的一种表现,使教师的教学能在一个更高平台上展开,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一重要理念,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数学教师进行了新的考验,对数学教材充了电,对数学课程开发点了睛。那么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呢? 一、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过去狭窄的教育内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第三、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动性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 发展。 第四、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获得教育意识、教育观念的一个提升,从而推动学习化社会的来 临。 二、什么是课程资源呢? 1、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一般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我们只探讨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2、课程资源的分类 第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第二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第三种划分方式是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标本、教学挂图、模型、投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辅资料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校外资源:主要是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学术团体、科技活动中心、社区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网络化资源:主要是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应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

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核心是提升教育智慧,增强人格魅力。以“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关注教师需求,促进教师进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科基地校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开放并承担片区教学联谊活动。 2、学科教学模式 构建学科教学模式,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模式改革是教学管理的突破口,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模式改革的原则实践性、实效性、普遍性。 3、“三制、三课” 学校“三制、三课”工作是教研工作的核心。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研修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注重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4、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的主线。骨干教师人人要有自己的独立课题,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与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5、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县域校本研修的新型模式。以信息技术教研室为依托,骨干教师要带动学科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交流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网络培训二级传导是校本研修的手段。骨干教师、学科辅导员积极参加并承担县域教研活动,做到信息不遗漏并能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实际有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6、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下校本科研的重要内容。本年度以语文学科教师及部分骨干教师为依托,继续研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校本教材,同时侧重学科延伸、身心健康、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内容的开发,从而促使学校课程不断完善。形成县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7、“三生”培养 “三生”培养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四名品牌”工程、控辍保学的有效机制。突出课题研究,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研究问题是关键,凝炼课题是策略,总结提升经验是宗旨。 8、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本年度重点抓好学生成长评价制度改革,向学生评价要“质量” ,创编符合实际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实行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 12年“跟随制” ,姜学生五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升学的必要依据。 ★校本研修的原则: 1、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坚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则 4、坚持骨干引领与整体提升的原则 5、坚持全体性、全面性原则 6、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研修的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