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复习题精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复习题精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复习题精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复习题精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复习题精选

1、营养: 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 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和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一、填空:

1、饲料的养分概括为:(1)蛋白质,(2)碳水化合物,(3)脂肪,(4)维生素,(5)矿物质(6)水,等六类。

2、饲料养分对动物机体的一般功能概括为:(1)(作为建造和维持动物体的构成物质),(2)(作为产热、役用和脂肪沉积的能量来源),(3)(调节动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或动物产品的形成),(4)(养分的附加功能:如产乳、产蛋)等。

3、养分的一般表示方法为:(1)(%)。(2)(PPm),(3)(mg/Kg)等。

二、判断正误:

1、饲料中的能值主要取决于其脂肪含量的高低,脂肪含量越多,则其能值越高。(√)

2、动物的饮水量等于采食干物质量。(×)

3、动物机体内的水分亦同饲料植物一样含量变化很大。(×)

4、动物性饲料本身不含CF(√)

四、单项选择:

1、调节动物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保证动物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为量营养物质称为(D)

A、氨化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绝干物质的指干物质状态在(D)

A、90%

B、98%

C、无水

D、100%

三、问答:

(一)饲料的概略养分

(二)动植物体在化学组成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2、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1)单胃动物: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2)反刍动物:前胃(瘤胃、网胃、瓣胃)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3)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哺乳单胃动物的消化

3、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微生物三种。物理性是磨碎、增加表面积和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是将营养物质的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微生物是将营养物质的结构降解,合成新物质。

第四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一、概念:

1、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

2、氨化物:饲料中所含的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总称。

4、代谢粪蛋白质:随粪排出的蛋白质并非全部来自消化的饲料蛋白质。其中包括肠道脱落粘膜及肠道分泌物、残存的消化液等,这部分蛋白质称代谢粪蛋白质。

7、必需氨基酸:在动物组织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通过饲料外源提供的氨基酸。

8、非必需氨基酸:在动物组织内合成,无须靠饲料直接提供即可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9、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10、氨基酸平衡;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在数量和比例上同动物特定需要量相符合,即供给与需要之间是平衡的,一般指与最佳生产水平的需要量相平衡。

二、填空:

1、构成动物机体的蛋白质其功能可概括为:(1)(体组织的结构物质)(2)(体组织的更新物质)、(3)(机体的调节物质)、(4)(机体的能源物质)。

2、饲料中的含氮物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

3、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概括为(胺类)、(酰胺素)、(尿酸)、(硝酸盐)、(生物碱)等。

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其次缺少的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6、日粮中蛋白质的品质好坏是指饲料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而言。

7、在动物饲料中过多的添加一种氨基酸会影响另一种氨基酸的效价,或者说会增加对一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我们称这一现象为(氨基酸的拮抗作用)。

三、判断正误:

1、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过程是一种饲料蛋白质的营养过程,它所吸收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蛋白质本身的氨基酸构成(×)

2、单胃动物的蛋白质的营养是一种饲料蛋白质的营养过程。(√)

4、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一般来说就不会出现氨基酸的拮抗作用。(√)

5、对单胃动物来说,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很重要,故过量添加氨基酸有利于单胃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6、饲料中氨基酸的可利用率是指氨基酸穿过肠壁被吸收的程度。(×)

7、反刍动物对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种类与数量要求较单胃动物严格,因为瘤胃微生物的活动条件要求较严格。(×)

8、所谓非必需氨基酸即对动物来说不必要的氨基酸。(×)

9、所谓必需氨基酸仅对单胃动物来说有意义,对反刍动物无实际意义。(√)

10、瘤胃氮素循环的唯一意义,就在于能使食入蛋白质尽量转化为菌体蛋白(×)

四、单项选择:

1、饲料中含氮物质总称:(B)

A、蛋白质

B、粗蛋白质

C、氨化物

D、非蛋白氮

2、单胃动物吸收利用蛋白质的形成是( C)

A、氮

B、氨

C、氨基酸

D、非蛋白氮

3、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是一种(B)的营养过程

A、氨基酸

B、饲料蛋白质

C、瘤胃微生物蛋白

D、氨化物

4、在动物组织内不能被合成或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饲料外源提供的氨基酸称之为(B)。

A、NEAA

B、必需氨基酸

C、限制性氨基酸

D、NPN

5、饲料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称为(B)。

A、必需氨基酸

B、外源性氨基酸

C、内源性氨基酸

D、限制氨基酸

6、动物体组织在组织蛋白酶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和糖类等非蛋白质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称为(C)

A、外源性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

C、内源性氨基酸

D、必需性氨基酸

7、动物在没有食入蛋白质日粮时由粪中排出的氮称为(A )

A、内源氮

B、外源氮

C、粪氮

D、尿氮

8、动物在没有食入蛋白质日粮时由尿中排出的氮称为(C)

A、外源氮

B、尿氮

C、内源尿氮

D、粪氮

9、若日粮必需氨基酸总量较多,但相互间比例与动物体需要不相适应,一种或几种氨基酸数量过多或过少则会出现氨基酸平衡失调、这种现象称为(A)

A、氨基酸失衡

B、氨基酸过量

C、氨基酸拮抗

D、氨基酸中毒

10、当日粮中添加过量的氨基酸而引起动物的中毒,这种现象称为(B)

A、氨基酸拮抗

B、氨基酸过量

C、氨基酸失衡

D、氨基酸协同

11、过多的添加一种氨基酸则影响另一种氨基酸的效价,即增加对另一种氨基酸的需要量。这种现象称为(C)

A、氨基酸失衡

B、氨基酸过量

C、氨基酸拮抗

D、氨基酸的限制作用

13、当营养物质被吸收(从胃肠中消失)说明这种营养物质(D)

A、可吸收

B、可利用

C、可代谢

D、可消化

14、一种营养物质既可被吸收,又可供作细胞合成的原料,表明这种营养物质(A)

A、可利用

B、可吸收

C、可代谢

D、可消化

15、将两种以上的含有不同必需氨基酸的饲料混合起来相互补充并提高了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B)

A、氨基酸的拮抗作用

B、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C、氨基酸的协同作用

D、氨基酸的限制作用

16、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的特点(C)

A、非蛋白氮的利用

B、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C、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营养

D、过瘤胃蛋白

17、未经瘤胃微生物酶降解的饲料蛋白质直接进入后部胃肠道,通常称这部分饲料蛋白质为(D)

A、微生物蛋白质

B、纯蛋白质

C、菌体蛋白质

D、过瘤胃蛋白质

19、在瘤胃中被发酵而分解的蛋白质称为(A)

A、瘤胃降解蛋白

B、微生物蛋白

C、饲料蛋白

D、纯蛋白

20、各种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称之为(B)

A、纯蛋白质

B、理想蛋白质

C、平衡蛋白质

D、可利用蛋白质

五、多项选择:

1、粗蛋白质(A、B、C、D)

A、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

B、包括纯蛋白质、氨化物

C、还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D、其含量以凯氏定氮法测得的氮含量乘以蛋白质的转换系数6.25

2、氨基酸是(A、B、C、D)

A、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

B、构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且其分子量形状不同

C、禽畜机体利用蛋白质的基本形式

D、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溶解性、物理形状和生物学机能各不相同

3、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A、C)

A、主要是消化道分泌的蛋白质消化酶对蛋白质的水解过程

B、主要是微生物酶的消化水解过程

C、微生物酶的消化过程是极其微弱的

D、以微生物的消化过程为主,消化道分泌的酶的消化为辅

5、必需氨基酸是指(A、B、C)

A、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B、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C、必须通过饲料外源提供的氨基酸

D、体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6、限制性氨基酸是指(A、B)。

A、饲料中缺乏的某一种氨基酸

B、饲料影响其他氨基酸利用的氨基酸

C、必需氨基酸

D、内源性氨基酸

7、通常将(A)称之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B)则称之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A、饲料中最缺少的

B、其次缺少的

C、动物最必需的

D、不太必需的

8、所谓氨基酸平衡(A)和(B)同(C)相符合。

A、各种必需氨基酸在数量上

B、比例上

C、动物特定需要量相符合

D、种类上

9、合理的必需氨基酸的利用要求(A)和(B)适当。

A、种类齐全

B、比例适当

C、与动物需要量相符

D、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齐全

13、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生理意义:(A、B、C、D)

A、是动物机体的结构物质

B、是更新组织的必需物质

C、是动物机体内的功能物质

D、可供作能源物质

六、问题;

(一)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二)瘤胃——肝脏的氮素循环。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一、概念;

1、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类不易溶解的物质。

2、无氮浸出物:是一类易溶解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等物质。

二、填空:

1、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概括为:(1)(形成动物体组织的必需物质),(2)(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3)(动物体的营养贮备物质),(3)(动物体的营养贮备物质),(4)(合成乳脂和乳糖的主要原料)等。

2、粗纤维为一组由:(1)(纤维素)、(2)(半纤维素)、(3)(木质素)、(4)(果胶)等组成的混合物。

4、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愈高,其本身的(消化率)愈低。

5、碳水化合物分为(1)(粗纤维)和(2)(无氮浸出物)两大类。

6、单胃动物的碳水化合物营养主要是依靠糖和淀粉酶解后的(葡萄糖)。

三、判断正误:

1、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形式主要是单糖(×)

2、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利于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3、饲料中木质素含量高,会影响饲料的消化率,故被称为非营养性物质(√)

4、单胃动物的饲粮中提高粗纤维含量,可提高其它饲料的消化率(×)

5、粗纤维对单胃动物来说,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四、单项选择:

1、粗纤维(D)

A、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B、不能作为营养物质

C、单胃动物不能利用

D、对动物来讲既有营养作用,也有妨碍营养的作用

2、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形式以(B)为主。

A、麦芽糖

B、葡萄糖

C、蔗糖

D、乳糖

3、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以(A)为主。

A 、挥发性脂肪酸形式B、葡萄糖形式C、粗纤维D、A、B

6、粗纤维中最难消化的成分是(D)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碳水化合物

D、木质素

五、多项选择:

1、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营养功能可概括为:(A、B、C、D)

A、形成动物体组织的必需物质

B、是动物体内的主要来源

C、可作为动物体营养贮备物质

D、是合成乳脂、乳糖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原料

2、粗纤维是一组:(A、B)。

A、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组成的混合物

B、是各种动物,尤其是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完全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物质

D、能被所有种类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3、粗纤维作为营养物质是因为:(A、B、C)

A、体积大,吸水量多,不易消化,可填充胃肠道,使动物食后有饱腹感

B、粗纤维在瘤胃和盲肠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各种挥发性脂肪酸,以作为反刍动物合成脂肪、葡萄糖及氧化恭能的原料

C、具有刺激消化道粘膜,促进胃肠道蠕动和粪便的排泄

D、含有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

5、单胃动物的碳水化合物营养(A)分解碳水化合物,以(C)的形式利用

A、主要依靠淀粉酶、乳糖酶、麦芽糖酶及蔗糖酶等作用

B、单糖

C、葡萄糖

D、蔗糖

6、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的消化道中主要以(A)形式被吸收利用,以(C)形式被吸收利用的数量很少。

A、挥发性脂肪酸

B、游离脂肪酸

C、单糖

D、淀粉

7、中性洗涤纤维即(A)不溶解于(C)

A 、NDF B、ADF C、中性洗涤剂即十二烷基硫酸钠D、酸性洗涤剂

8、酸性洗涤纤维即(B),不溶解于(D)

A、ADS

B、ADF

C、中性洗涤剂

D、酸性洗涤剂

9、碳水化合物是(A、B)

A、植物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并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类有机物质

B、包括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及粘多糖等

C、是一类含氮的有机物

D、是一类不溶性的化合物

10、粗纤维(A、B、C)

A、是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的一中碳水化合物

B、主要是作为结构物质而存在

C、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存在于动物体内

六、问答:

(二)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CH2O)n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

第六章脂肪营养

一、概念:

酸价:用以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皂化价: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氢化作用:由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的性质称为~

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

非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能合成,不需饲料供给的脂肪酸。

二、填空:

动物体所需的三种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脂肪的酸价反应了脂肪中含(游离脂肪酸)的多少;皂化价反映了结合脂肪酸(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多少)。氢化作用反映了脂肪酸的(饱和程度)。

单胃动物体脂肪易于鹿、牛、羊体脂肪而发生酸败,说明单胃动物的体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多,而鹿牛羊体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

由于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具有(氢化作用),故其体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

脂肪的营养功能可概括为:(1)(动物热能来源的重要原料),(2)(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原料),(3)(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4)(可为幼小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概括为:(1)(构成动物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2)(参与类脂代谢),(3)(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4)(与动物的精子形成有关)。

三、判断正误:

在植物性饲料中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被单胃动物采食吸收后,不经氢化即直接转变为体脂肪,故单胃动物体脂内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饱和脂肪酸(√)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使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的氢化作用(√)

对于幼龄反刍动物来说,供给必需脂肪酸尤为重要(√)

所谓非必需脂肪酸即动物体内不需要的脂肪酸(╳)

四、单项选择:

凡溶解于乙醚中的饲料有机物质通称为(B)

A、脂肪

B、粗脂肪

C、真脂肪

D、类脂肪

3、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氢反应,其中的双键变成单键,由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这种性质称为(B)

A、加成作用

B、氢化作用

C、皂化作用

D、酸败作用

4、脂肪酸败的实质是(B)

A、氢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饱和作用

5、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发生氧化作用,生成过氧化物,再继续分解产生低级的醛、酮、酸等化合物,同时放出令人不快的气味和味道,这种现象即为(C)

A、腐败

B、氧化

C、酸败

D、发霉

6、单胃动物对脂肪的消化是在(A)

A、小肠中通过胰脂肪酶的作用进行的

B、在胃中乳化

C、小肠中通过胆汁乳化

D、胰液乳化

7、饲料脂肪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可发生(D)

A、氧化作用

B、酸败作用

C、水解作用

D、氢化作用

8、动物脂肪的软硬取决于(A)

A、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

B、脂肪酸的氧化程度

C、脂肪酸与甘油的比例

D、采食饲料的性质

9、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由饲料供给的称为(B)

A、NEFA

B、必需脂肪酸

C、挥发性脂肪酸

D、游离脂肪酸

10、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解在(B)中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A、乙醚

B、脂肪

C、水

D、类脂

五、多项选择:

1、脂肪是(A、B)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

是一类含氮有机物D、是一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2、真脂肪即(D),它是由(C)构成的(A)故又称为(B)

A、类化合物

B、甘油三酯或三甘油酯

C、1分子甘油,3分子脂肪酸

D、中性脂肪

3、类脂肪是指(A、B)

A、含磷或含糖或含其他含氮物的脂肪

B、磷脂、糖脂、固醇及蜡质

C、甘油和脂肪酸构成酯

D、B、C、

4、脂肪的营养功能可概括为:(A、B、C、D、)

A、脂肪是动物热能来源的重要原料

B、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C、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D、可为幼小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

5、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A、B、C、D)

A、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B、与脂代谢有关

C、可作为体内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D、与动物的精子形成有关

6、必需脂肪酸包括(A、B、C)

A、亚油酸

B、亚麻酸

C、花生四烯酸

D、不饱和脂肪酸

8、反刍动物的体脂肪组成中(B)比例明显大于(C),这是由于瘤胃微生物的(D)作用的结果。

A、挥发性脂肪酸

B、饱和脂肪酸

C、不饱和脂肪酸

D、氢化

六、问答

(一)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的特点比较

(二)必需脂肪酸的营养功能:

(三)脂肪的营养功能:

第七章能量营养

概念:

1、饲料总能:单位饲料中的有机物质经完全氧化后释放出的能量,

即称为总能。

2、消化能:是已消化养分所含的总能量,亦即消化能=总能—粪能。

3、代谢能:消化能—(尿能+甲烷气能)。

4、饲料的净能:又称生产能,等于饲料的代谢能减去食后的体增热。

5、体增热:亦称特殊动力作用,即当动物采食后,动物体产热的增加量。

二、填空:

1、在饲料所含的养分中,作为有机营养物质并能产热的有:(1)(碳水化合物),(2)(蛋白质),(3)(脂肪)三类。

4、饲料的真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氮化物的能))。

5、代谢能=(消化能—(尿能+甲烷气能)。

6、为提高饲料的净能值,必须提高饲料的(代谢能值)和(降低饲料的食后体增热)。

7、影响净能值的主要因素有(代谢能值)和(体增热)。

8、影响代谢能值的主要有:(消化能值)、(尿能)、(可燃气体损失)等因素。

9、影响体增热的诸因素为:(动物种类)(饲料水平)、(生产性能)、(饲粮配合)、动物年龄)和(环境温度)等。

三、判断正误:

1、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相等于测热器中实测的值(√)

2、蛋白质在动物体内不能充分氧化,部分形成尿素等随尿排出体外,故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比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少一些。(√)

四、单项选择:

1、单位重量的饲料有几种物质彻底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称为饲料的(B)

A、消化能

B、总能

C、热姆

D、代谢能

2、消化能的代号即:(A)

A、DE

B、GE

C、ME

D、UE

3、代谢能的代号即:(B)

A、DE

B、ME

C、GE

D、FE

4、净能的代号即:(D)

A、GE

B、FE

C、DE

D、NE

9、动物利用净能来生产产品,这样的净能称为(B)

A、维持净能

B、生产净能

C、Nef

D、产脂净能

10、已被消化的养分所含的能量称为:(B)

A、ME

B、消化能

C、代谢能

D、生产能

11、可被动物吸收供代谢用的养分所含的能值称为:(B)。

A、FE

B、代谢能

C、NE

D、真代谢能

12、完全可供机体生命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或贮备在动物产品中的能量(C)。

A、代谢能

B、消化能

C、净能

D、生产能

五、多项选择

1、消化能是(A、B、D)

A、DE

B、已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

C、OE

D、等于总能—粪能

2、代谢能是(A、B、C)

A、等于消化能—(尿能+肠胃甲烷能)

B、ME

C、可被吸收供代谢用的养分所含的能值

D、DE

3、饲料的净能(A、B、C、D)

A、又称生产能

B、是完全可供机体生命过程所需要的能量。

C、或贮备在动物产品中的能量

D、NE

8、饲料的总能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A、B、C)

A、消化能

B、代谢能

C、净能

D、总消化养分

10、总能在体内转化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有:(A、B、C)

A、粪能、尿能

B、气体能

C、体增热

D、维持净能

六、问答:

(一)饲料的能值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第八章维生素营养

一、概念:

维生素:维生素—调节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保证动物健康所必需的有机物质,是一类微量营养物质。

二、填空:

1、维生素是(维持健康)和(促进生长)所不可缺少的有机物质。既不是动物的(能源物质),又不是(结构物质),但却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必须参加者,属于活化剂。

2、动物的维生素来源主要有:(1)(饲料中供给),(2)(动物消化道中微生物合成),(3)(动物体本身的某些器官能合成),前者称为(外源性维生素),后两者均称为(内源性维生素)。

3、维生素A生理功能概括为:(1)(维持正常视觉)(2)(维持黏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3)(调节有关养分的代谢)。

4、维生素D主要参与动物机体的(钙、磷)代谢,其活性形式为(1,25—2—羟钙化醇)。当维生素D缺乏时,动物会出现(佝偻病)、(软骨病)等临床症状。

5、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其中B族包括(B1)、(B2)(B3)(B4)(B5)(B6)(B7)(B11)(B12)等。

8、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四种。

三、判断正误:

1、维生素作为一种有机物质,它不但参与体内代谢,而且亦是构成机体的一类重要物质。(╳)

一般地,维生素在动物机体内部都有贮存,即使短期内缺乏或不足,也不会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

四、单项选择:

3、由动物消化道中微生物合成,及动物体本身的某些器官所合成的维生素称为(C)。

A、水溶性维生素

B、必需维生素

C、内源性维生素

D、复合维生素

4、维生素D调节体内的(A)

A、Ca、P代谢

B、多种酶的活性

C、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

D、矿物质代谢

6、VE和微量元素(B)协同保护体内。

A、Ca

B、Se

C、Co D Cu

10、维生素中唯一含有微量元素的是(C)

A、VC

B、VB1

C、B12

D、VE

五、多项选择:

1、维生素是(A、B)

A、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B、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

C、一类化学物质

D、一类具有营养作用的有机物质

2、维生素的特点:(A、B、C、D)

A、存在于天然饲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B、每种维生素都具有别种物质所不能起的特殊作用

C、动物日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所需的维生素都会引起特定的缺乏症,最严重时会导致动物死亡。

D、不是供给动物热源的物质,也不是合成体组织的原料,机体仅需微量就可满足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3、维生素包括:(A、B)两大类。

A、脂溶性维生素

B、水溶性维生素

C、维生素A

D、维生素C

4、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A、B、C)

A、维持正常视觉

B、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

C、调节有关养分代谢

D、促进动物生长

第九章矿物质营养

一、概念:

1、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0.01%以上的元素。包括:Ca、Mg、Na、K、P、S、Cl等

2、微量元素:占动物体重0.01%以下的元素,主要包括Fe、Cu、Zn、Mn、I、Co、Se等。

二、填空:

1、常量矿物质元素包括:(Ca)、(Mg)、(K)、(Na)、(P)、(S)、(Cl)等,微量元素主要包括(Fe)、(Cu)、(Zn)、(Mn)、(I)、(Co)、(Se)等

3、动物机体对矿物质的需要包括:(1)(主要由饲料来满足)(2)(一部分由水中补给)。

4、矿物质元素的功能概括为:(1)(用作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物质)(2)(用作动物体的调节剂),(3)(构成动物产品的成分)。

三、判断正误:

1、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

五、多项选择:

3、单胃动物由于(A)水解(B)的能力低,因此其利用率高。

A、消化道

B、植酸磷

C、胃

D、有效磷

4、反刍动物(A)细菌具有水解(C)的能力,因而对其利用率高。

A、瘤胃B肠道C、植酸磷D、有效磷

9、矿物质根据含量分为(A)与(B)两大类。

A、常量元素

B、微量元素

C、必需元素

D、非必需元素

10、矿物质根据生物学作用分为(B)与(D)两大类。

A、微量元素

B、必需元素

C、常量元素

D、非必需元素

饲料部分

国际饲料的编号方法

每个饲料有一个标准号,3节、6位数、8大类的编码系统

每类饲料可供999*16种饲料编号,8大类可供999*16*8种饲料编号

饲料分类原则

自然含水量DM中CF DM中CP

45 % 18 % 20%

国际饲料分类法的八大类别

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中国饲料分类法的亚类

⑴. 青绿饲料⑵. 树叶类⑶. 青贮饲料⑷. 根、块茎,瓜果类⑸. 干草类⑹. 农副产品类⑺. 谷类⑻. 糠麸类⑼. 豆类⑽. 饼粕类⑾. 糟渣类⑿. 草籽果实类⒀. 动物饲料类⒁. 矿物饲料类⒂. 维生素类⒃. 添加剂(17)油脂及其他

粗饲料: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干草调制方法

1、田间干燥法

2、草架干燥法

3、化学制剂干燥法

(一)自然干燥法

(二)人工干燥法

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变化

一、生物化学变化

晒制初期,刚刈割的青草其细胞并未死亡,活细胞必须要进行呼吸作用,其结果是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而减少,植物体内贮藏的部分无氮浸出物水解成单糖,作为能源而消耗掉,有少量蛋白质也被分解成氨基酸为主的氨化物。

当水分减少到40-50%,细胞失去恢复膨压的能力以后才逐渐趋于死亡,呼吸作用停止,细胞死亡以后,植物体内继续进行着氧化破坏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除植物本身的酶类以外,还有各种微生物的活动而产生的分解酶,在两者联合作用下,氨化物被进一步分解成氨而损失,糖类则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胡萝卜素受到体内氧化酶的破坏和阳光的漂白作用而损失。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青草水分较少到17%以下,酶类作用才停止。这一时期内,水分是通过死亡的植物体表面蒸发作用而减少的。

二、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在干草的晒制和保藏过程中,由于搂草、翻草、搬运、堆垛等一系列机械操作,不可避免的造成部分细致嫩叶的碾碎,脱落。叶片损失大于嫩枝损失,豆科草的茎杆较粗大,茎叶干燥不均匀,叶片损失比禾本科要严重的多。

因机械作用造成养分的损失量,除与植物种类有关,与晒草技术也有关。刈割后立即进行小堆干燥的,干物质损失最少。集成各种草垄干燥的干物质损失次之。而以平铺法晒草的干物

质损失最为严重。

三、阳光的照射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晒制干草主要是利用阳光与风力的作用,使青草的水分降低到足以安全贮藏的程度,阳光的直接照射结果,使植物体所含的胡萝卜素连同叶绿素均因光化学变化而破坏,同时,Vc几乎全部损失。相反,干草中的VitD含量,却因阳光的照射而显著的增加。

四、雨水的淋洗作用

晒草过程中如遇阴雨,因雨水淋洗,可造成干草营养物质的重大损失,而所损失的又是可溶解,易被家畜消化的养分,雨淋所造成的损失,远较机械损失大。

雨水淋洗对干草造成的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死亡以后,当青草刚刈割,细胞未死亡时,雨水淋洗只是延长了干燥的时间,增加植物细胞呼吸作用而造成损失。因生活着的细胞,依靠原生质膜的机能,可以阻止细胞内含物渗出细胞壁外,因而受雨水淋洗而致的损失不大。而当细胞死亡以后,即植物已凋萎到水分下降为50%以下时,原生质的渗透性提高,植物体内酶的活动将各种复杂的养分水解成较简单的可溶性养分,它们能自由地通过死亡的原生质膜而流失,而且这些营养物质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因叶片上的易溶性营养物质接近叶表面。由于淋湿作用引起的营养物质的损失,远比机械损失大得多。

干草品质鉴定

(一)草样的采集

要采好平均样品,所谓平均样品是从草垛各个部位(至少20处),每处抽样200-250g均匀混合而成。

(二)植物学组成的分析

植物种类不同,营养价值差异很大。按植物学组成,一般分为豆科、禾本科,其他可食草,不可食草和有害有毒植物五类。将草样仔细分类后,称其重量,并按下式求出各类草占样品重的百分数。

野干草中凡豆科草所占比例大的,属于成分优良;禾本科和其他可食草比例大的,属成分中等;含不可食草多的,属劣质干草;有毒有害植物在干草中如超过1%则不宜作饲料利用。(三)干草的颜色

按干草的绿色,可分为四类:

鲜绿色:表示青草刈割适时,调制过程未造雨淋和阳光强烈暴晒,贮藏过程未遇高温发酵,能较好地保存青草中的养分,属于优良干草。

淡绿色:表示干草的晒制与保藏基本合理,未遭受到雨淋,营养物质无重大损失,属良好干草。

黄褐色:表示青草收割过晚,晒制过程中遭受雨淋,贮藏期内曾经高温发酵,营养成分虽受严重损失,但尚未失去饲料价值,属次等干草。

暗褐色:表明干草的调制与保藏不合理,不仅受到雨淋,而已发霉变质,不宜在作饲用。(四)干草的含叶量

干草含叶的多少是干草营养价值高低的最明显指标,叶片所含的Pr,矿物质、Vit等都远远超过茎的含量,叶片的消化性也较高。

(五)干草的刈割期

干草的刈割期对品质的影响很大,禾本科草以抽穗期,豆科草以初花期刈割较适合,鉴定干草的刈割期是按优势的禾本科、豆科草来评定,凡是禾本科草的穗中只有花而无种子则属花期刈割者,如绝大多数穗有种子或只留下护颖,则刈割过晚,豆科草如在茎下部的2-3花序中仅见到花,则属花期刈割,如草屑中有大量种子则刈割过晚。

(六)干草的含水量

干草的含水量高低,是决定干草能否长期贮存不致变质的主要标志,按含水量高低,干草可

分为四类:干燥<15%,中等干燥15-17%,潮17-20%,湿>20%。

(七)总评

凡含水量在17%以下,毒草及害草不超过1%,混杂物及不可食草在一定范围以内,不加任何处理,即可用于喂养家畜或贮藏者,即为合格的干草(或等级干草)。

凡含水量高于17%,有相当数量的不可食草和混合物,需要经过适当处理或加工调制后,才能用于家畜或贮藏者,属可疑干草(或等外干草)

凡是已经严重变质,发霉,有害有毒植物超过1%以上,或杂质过多,已不使用作饲料或贮存者,属不合格干草。

对合格的干草,可按指标进一步评定其优劣。

粗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秸秆饲料的物理加工法

物理法包括:切短及粉碎、浸泡、蒸煮、膨化、打浆、碾青、照射、压粒等。

秸秆饲料的化学调制法

一、氨化处理法

(一)氨化方法:包括堆垛氨化法、袋装氨化法、窖氨化法、炉氨化法

(二)氨化时间:依气温而定。气温越高,氨化时间越短。反之,气温越低,氨化时间越长。用尿素进行氨化的时间要长5天左右,因尿素在释放出氨后方起氨化作用。

(三)氨化时注意事项

1、严格按规定操作进行。

2、氨化时需尽量避开闷热和霉雨季节。

3、要计算好氨的用量,并注意做好密封和排气工作。

4、操作时要防止氨水和液氨伤及人体。

5、氨化秸秆饲用前,一定要放净氨味,以免影响家畜采食。

二、氢氧化钠处理法

三、石灰液处理法

秸秆的生物调制法

曲种发酵、自然发酵、菌糠饲料、人工瘤胃发酵饲料

常规青贮原理

刚割下来的青贮料,附着各种微生物,好气性微生物居多,乳酸菌的数极少,如堆放时间过长,好气性腐败菌就会迅速繁殖,如及时贮入青贮设备,造成厌氧环境,促进乳酸菌正常活动,乳酸菌则大量繁殖,迅速增加,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料的养分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青贮的关键技术

1、厌氧

2、适宜的可溶性含糖量

3、适宜的含水量

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

一、青贮饲料作物的收割

二、切碎和装填

(一)切碎

1、目的:便于青贮时压实排除原料间隙中的空气,增加饲料密度,使植物细胞渗出汁液,渗出饲料表面,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发育,同时便于取用和家畜采食。

2、切碎程度:必须根据原料的粗细、软硬、含水量、饲喂家畜的种类和铡刀的工具等来决定。

牛、羊等反刍动物:切成2-3cm。

猪、禽等单胃动物:各种青贮原料应切的越短越好。

(二)装填

1、及时装填,避免在原料装满与密封之前的好气分解导致腐败变质。装填时间越短,青贮品质越好。

2、应逐层装入,立刻踩实,然后再继续装填。高水分原料填加粗干饲料时,应间层装填,即青-干-青-干,后分层混合青贮。

3、装填时应特别注意紧实,四角于靠壁的地方尤应注意。如此边装边踏实。

4、可用马车或拖拉机进行碾压,小型窖也可用畜力踏实。

5、青贮料紧实程度是青贮成败的关键之一,青贮紧实密度适当,发酵完成后饲料下沉不超过深度的10%。

三、密封和覆盖

原料装填完毕应立即密封和覆盖,其目的是隔绝空气继续与原料接触,防止雨水进入。

当原料装填到超过窖口平面60cm以上时,可于其上盖一层厚约20-30cm的切短秸秆或软草或铺盖塑料薄膜,然后盖上30-50cm,踩踏成馒头形,窖周围挖好排水沟,不能拖延封窗,否则温度上升,PH值增高,青贮品质差。

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指经过乳酸发酵后的青贮料,在开启窖后,由于酵母菌、霉菌及其他好氧性细菌大量生长而引起的腐败现象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感官鉴定法

鉴定指标有气味、颜色和质地。

气味: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具较浓的芳香酒酸味,不刺鼻,给人以舒适感,品质中等的,酸味较浓,稍有酒味或醋味,芳香味较弱。如果青贮饲料带有刺鼻臭味或霉烂味,手抓后,较长时间还有较难闻的气味留在手上,不易用水洗掉,那么该饲料已变质,不能饲用。

颜色:因原料而异。一般是越接近原料颜色,品质越好,品质优良的呈绿色或淡绿色,品质中等的呈黄色或暗绿色,品质低劣的呈褐色或黑色。

质地:优良的青贮饲料,在窖内压得紧实,拿到手中却较松散,质地柔软而略带湿润,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仍保持原来状态,甚至可清楚地看出其上的叶脉和绒毛。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茎叶结构不能保持原状,多粘成团,手感粘滑或干燥粗硬。品质中等的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历届考试试题复习资料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09至201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命题教师:罗宏 适用班级:200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专业 考试(考查) 年 月 日 共 页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 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 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记错误的记“%” 1?因为晶体的排列是长程有序的,所以其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 (% 2. 刃型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话 3. 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X ) 4?异类原子占据空位称为置换原子,不会引起晶格畸变。 (X 5. 电子化合物以金属键为主故有明显的金属特性。 (话 6. 冷拉后的钢条的硬度会增加。(话 7. 匀晶系是指二组元在液态、固态能完全互溶的系统。 (话 题号 -一- -二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评阅(统分”教师 得分 :题 * 冷 =要 密;

8.根据菲克定律,扩散驱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扩散总是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X

9. 细晶强化本质是晶粒越细,晶界越多,位错的塞积越严重,材料的强度也就 越高。(V ) 10. 体心立方的金属的致密度为 0.68。(V ) 、单一选择题:(10分,每空1分) (B) L+B — C+B (C ) L —A+B (D ) A+B^L 7. 对于冷变形小 的金属,再结晶核心形成的形核方式一般是( A ) (A ) 凸出形核亚 ( B )晶直接形核长大形核 (B ) 亚晶合并形核 (D )其他方式 8. 用圆形钢饼加工齿轮,下述哪种方法更为理想? ( C ) (A )由钢板切出圆饼(B )由合适的圆钢棒切下圆饼 (C ) 由较细的钢棒热镦成饼 (D )铸造成形的圆饼 1. 体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有(B ) 个原子。 2. 3. (A) 3 ( B) 2 (C) 6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可能造成 (A )晶内偏析 (C )集中缩孔 属于<100>晶向族的晶向是( (A) [011] (B) [110] (D) 1 (B) (D) (C) 晶间偏析 缩松 [001] (D) [101] 4.以下哪个工艺不是原子扩散理论的具体应用 (A )渗氮 (B )渗碳 (C )硅晶片掺杂 () (D )提拉单晶5.影响铸锭性能主要晶粒区是(C ) (A )表面细晶粒区 (B )中心等轴(C )柱状晶粒区 三个区影 响相同 6 ?属于包晶反应的是(A ) ( L 表示液相, A 、B 表示固相) (A) L+A — B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 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 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Ca P Mg Cu B、Ca Co Fe Mg C、Ca P Cl Mg D、P Cl Se Mg 8.营养性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氨基酸 D、益生素 9.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的利用率。() A、N B、P C、Ca D、Mg 10.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 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1.举例说明各种结合键的特点。 ⑴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金属受力变形时不会破坏金属键,良好的延展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 ⑵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熔点和硬度均较高。常温时良好的绝缘性,高温熔融状态时,呈现离子导电性。 ⑶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共用电子对,配位数比较小,结合牢固,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导电能力差。 ⑷范德瓦耳斯力: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结合较弱。 ⑸氢键: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2.在立方晶体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 0 2)、(1 1 -2)、(-2 1 -3),[1 1 0],[1 1 -1],[1 -2 0]和[-3 2 1]。

(213) (112) (102) [111] [110] [120] [321] 3. 写出六方晶系的{1 1 -20},{1 0 -1 2}晶面族和<2 -1 -1 0>,<-1 0 1 1>晶向族中各等价晶面及等价晶向的具体指数。 {1120}的等价晶面:(1120)(2110)(1210)(1120)(2110)(1210) {1012}的等价晶面: (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 2110<>的等价晶向:[2110][1210][1120][2110][1210][1120] 1011<>的等价晶向: [1011][1101][0111][0111][1101][1011][1011][1101][0111][0111][1101][1011] 4立方点阵的某一晶面(hkl )的面间距为M /,其中M 为一正整数,为 晶格常数。该晶面的面法线与a ,b ,c 轴的夹角分别为119.0、43.3和60.9度。请据此确定晶面指数。 h:k:l=cos α:cos β:cos γ l k h d a 2 22hk l ++= 5. Cu 具有FCC 结构,其密度为8.9g/cm 3,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6,求铜的原子半径。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与答案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多选题 (可以一个答案或多个答案)(共20 分,每题 2 分 ) 1、院前对外伤患者主要有哪些急救步骤? A、止血 B、消毒 C、包扎 D、固定 E、搬运 2、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为: A、压扎部位 B、放置衬垫 C、松紧度 D、时间 E、止痛 3、在心跳骤停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段为: A、1 分钟 B、3 分钟 C、4 分钟 D、8 分钟 E、10 分钟 4、有效胸外心脏按压要求(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 A、力度 B、速度 C、胸壁弹回 D、按压不中断 E、按压人可轮换 5、人工心脏按压时,按压/ 通气 (次数 )比例: A、 10/1 B、 15/1 C、30/1 D、15/2 E、30/2 6、导致昏厥的原因: A、心源性 B、脑源性 C、反射性 D、排尿性 E、其它原因 7、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有: A、呼吸系统病 B、心脏病 C、中毒 D、血液病 E、神经精神因素 8、气管异物判断 A、憋气咳嗽 B、大声呼叫 C、呼吸困难 D、缺氧症状 E、高热 9、烫伤与烧伤应急要点 A、隔断热源 B、清水冲洗伤口 C、涂抹牙膏 D、遮盖伤处 E、立即送医院 10、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为: A、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B、眼球活动 C、手足抽动 D、呻呤 E、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二、填空题 (共 20 分,每空 1 分)

1、外伤患者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 在 1/3 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骨,易被损伤。下般外伤大出血应扎在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1/3 交界处。 2、在烧伤患者的面积计算中,正常成人的单手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 3、成年人的血容量是毫升。 4、动脉出血颜色为,静脉出血颜色为。 5、常用的现场止血术指,, ,,。 6、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 压迫时间约 min。 7、烧伤深度的识别时,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 为浅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深达肌肉、骨质者仍按Ⅲ度计算。临床上 为表达方便,将度和度称为浅烧伤。 8、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8%,即 4000~ 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 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 %时,就有生命危险。 趾 )9、指压指 (趾 )动脉:适用于手指 (脚趾 )大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 的指 (趾)动脉,阻断血流。 (脚10、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 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 )、气性止血 带(如血压计袖带 )和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三、简答题 (共 30 分,每题 6 分 ) 1 如何打 120 电话 (打 120 电话需报告和注意哪些问题)? 答: 2、简述烫伤简单急救法。 答: 3、发现昏厥病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 I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单位位错;交滑移;滑移系;伪共晶;离异共晶;奥氏体;成分过冷答: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称为交滑移。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由于非平衡共晶体数量较少,通常共晶体中的a相依附于初生a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B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奥氏体:碳原子溶于丫-Fe形成的固溶体。 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柏氏矢量为a[110]的位错(A )分解为a/2[111]+a/2[l11]. (A)不能(B)能(C)可能 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B ) (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 3?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D ) (A)形核率(B)系统自由能增加 (C)能量守衡(D)过冷度 4?在TiO2中,当一部分Ti4+还原成Ti3+,为了平衡电荷就出现(A) (A)氧离子空位(B)钛离子空位(C)阳离子空位 5?在三元系浓度三角形中,凡成分位于( A )上的合金,它们含有另两个顶角所代表的两 组元含量相等。 (A)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中垂线 (B)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任一直线 (C)通过三角形顶角与对边成45°的直线 6?有效分配系数k 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B ) (A)1vk e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精彩试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1初水分2干物质3粗蛋白质4粗脂肪5无氮浸出物6粗纤维7粗灰分8酸性洗涤纤维9中性洗涤纤维10过瘤胃蛋白质11营养水平12理想蛋白质13必需氨基酸14非必需氨基酸15限制性氨基酸16氨基酸互补17氨基酸平衡18非蛋白氮19蛋白质生物学价值20蛋白质净利用率21代谢氮22风干样本23必需脂肪酸24能值25能量26总能27消化能28代谢能29净能30尿能31粪能32热增耗33微量元素34常量元素35饲料概略养分分析36表观消化率37源氮38氮平衡39奶牛能量单位40肉牛能量单位41TDN 42淀粉价43饲养试验44粗饲料45干草46青绿饲料47能量饲料48蛋白质饲料49抗营养因子50青贮饲料51半干青贮52饲料添加剂53综合法54析因法55代谢体重56基础代谢57维持58维持需要59短期优饲60孕期合成代谢61生长62肥育63生长转折点64母体效应65标准乳66乳脂校正乳67蛋白能量比68能量蛋白比69饲粮70日粮71全价日粮72配合饲料73添加剂预混料74浓缩饲料75精料补充料76饲养标准77饲料配方78能量浓度79有效能80蛋白质降解率 是非题: 1维生素在体既不构成体组织,也不提供能量。() 2通常对生长家畜而言,赖氨酸被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3通常蛋氨酸被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4反刍家畜不存在必需氨基酸问题,因为饲料蛋白(氨基酸)都在瘤胃中分解成氨。() 5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 6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特点是微生物蛋白质营养。() 7非必需氨基酸对动物无任何作用。() 8从营养角度考虑,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为动物所必需。() 9同一种饲料对不同家畜,其蛋白质消化率不同。() 10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就是指饲料中可消化粗蛋白的利用率。() 11反刍家畜淀粉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在小肠,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 12瘤胃分泌纤维素酶,因而瘤胃是反刍家畜消化纤维素的场所。() 13反刍家畜所需能量的60%以上来自挥发性脂肪酸。() 14猪采食饲料后,在胃中进行着淀粉的消化。()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 一判断题 1.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2. 范德华力既无方向性亦无饱和性,氢键有方向性但无饱和性。 3. 绝大多数金属均以金属键方式结合,它的基本特点是电子共有化。 4. 离子键这种结合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 5. 范德华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但不包括色散力。 二、简答题 原子间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晶体结构 一、填空 1.按晶体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晶体结构可分为7 空间点阵,14 晶系, 3 晶族。 2.晶胞是能代表晶体结构的最小单,描述晶胞的参数是 a ,b ,c ,α,β,γ。 3. 在立方,菱方,六方系中晶体之单位晶胞其三个轴方向中的两个会有相等的边长。 4. 方向族<111>的方向在铁的(101)平面上,方向族<110>的 方向在铁的(110)平面上。 5. 由hcp(六方最密堆积)到之同素异形的改变将不会产生体积的改变,而由体心最密堆积变成即会产生体积效应。 6. 晶体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为,在空间点阵中最基本的组元称之为。 7.某晶体属于立方晶系,一晶面截x轴于a/2、y轴于b/3、z轴于c/4,则该晶面的指标为 8. 硅酸盐材料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常见的硅酸盐结构有、、、。 9. 根据离子晶体结构规则-鲍林规则,配位多面体之间尽可能和 连接。

二判断题 1.在所有晶体中只要(hkl)⊥(uvw)二指数必然相等。 2. 若在晶格常数相同的条件下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原子半径都最小。 3. 所谓原子间的平衡距离或原子的平衡位置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合力最小的位置。 4.晶体物质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金属键。 5.若在晶格常数相同的条件下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原子半径都最小。 6. 在立方晶系中若将三轴系变为四轴系时,(hkIl)之间必存在I=-(h+k)的关系与X1,X2,X3,X4间夹角无关。 7.亚晶界就是小角度晶界,这种晶界全部是由位错堆积而形成的。 8.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晶体结构其致密度配位数间隙大小都是相同的,密排面上的堆垛顺序也是相同的。 9.柏氏矢量就是滑移矢量。 10.位错可定义为柏氏回路不闭合的一种缺陷,或说:柏氏矢量不为0的缺陷。 11.线缺陷通常指位错,层错和孪晶。 12实际金属中都存在着点缺陷,即使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也是如此。 三选择题 1.经过1/2,1/2,1/2之[102]方向,也经过。 (a) 1,.0,2, (b) 1/2,0,1, (c) –1,0,-2, (d) 0, 0,0, (e) 以上均不是 2. 含有位置0,0,1之(112)平面也包含位置。 (a)1,0,0, (b)0,0,1/2, (c)1,0,1/2。 3.固体中晶体与玻璃体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 (a)均匀性(b)周期性排列(c)各向异性(d)有对称性 4.晶体微观结构所特有的对称元素,除了滑移面外,还有 (a)回转轴(b)对称面(c)螺旋轴(d)回转-反映轴 5.按等径球体密堆积理论,最紧密的堆积形式是。 (a)bcc; (b)fcc; (c)hcp 6.在MgO离子化合物中,最可能取代化合物中Mg2+的正离子(已知各正离子半径 (nm)分别是:(Mg2+)0.066、(Ca2+)0.099、(Li+)0.066、(Fe2+)0.074)是_(c)____。 (a)Ca2+; (b)Li+; (c)Fe2+ 7.下对晶体与非晶体描述正确的是: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培训课件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扩张D血管通透性增加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B常规吸氧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A心功能衰竭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B )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E )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B ) A全身总血量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 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E在静脉内的血量 12、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D ) A血容量的变化B心排血量的变化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13、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E ) A 扩容 B 供热 C 供蛋白质D纠正脱水E降低血液粘稠度 14、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C )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5、皮试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查对姓名、床号、皮试的药物B 皮试前应评估病人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A C 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下1/3处 D 无自觉反应即可判断皮试阴性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9年6月

第1页(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级《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19年6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答案 1. 在形核-生长机制的液-固相变过程中,其形核过程有非均匀形核和均匀形核之分,其形核势垒有如下关系( )。 A.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B.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C.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D. 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上都有可能 2. 按热力学方法分类,相变可以分为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是在相变时两相自由焓相等,其一阶偏导数不相等,因此一级相变( )。 A. 有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B. 有相变潜热改变,并伴随有体积改变 C. 无相变潜热改变,但伴随有体积改变 D. 无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得分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3. 以下不是材料变形的是()。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粘性变形 D. 刚性变形 4. 在固溶度限度以内,固溶体是几相?() A. 2 B. 3 C. 1 D. 4 5. 下列不属于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 A. 肖特基缺陷 B. 弗伦克尔缺陷 C. 螺位错 D. 色心 6.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是()的过程。 A. 可逆与突变 B. 不可逆与渐变 C. 可逆与渐变 D. 不可逆与突变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界上原子与晶体内部的原子是不同的 B. 晶界上原子的堆积较晶体内部疏松 C. 晶界是原子、空位快速扩散的主要通道 D. 晶界易受腐蚀 8. 表面微裂纹是由于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产生,微裂纹同样会强烈地影响表面性质,对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微裂纹长度,断裂强度。() A. 越长;越低 B. 越长;越高 C. 越短;越低 D. 越长;不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上升 B.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下降 C.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上升 D.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下降 10. 下列材料中最难形成非晶态结构的是()。 A. 陶瓷 B. 金属 C. 玻璃 D. 聚合物 第2页(共11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库 试卷组成方法:共100分 1、名词解释10分(5Χ 2) 2、填空题20分(20Χ1) 3、单项选择题10分(10Χ2) 4、判断题10分(10Χ1) 5、问答题30分(3Χ10) 6、论述题20分(1Χ10) 一、解释名词(每词2分) 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总能 粪能 尿能消化生物学消化化学消化奶牛能量单位 肉牛能量单位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必需氨基 酸 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非蛋白含氮物瘤胃氮循环能量蛋白比 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 必需脂肪酸酸败氢化作用体增热 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生产需要消化率蛋白质饲 料添加剂 精料混合料日粮饲粮全价饲料青贮饲料 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标准乳乳脂率颗粒饲料基础代谢动物性饲料生长促进剂 二、填空(每空1分) 1、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六大类。 2、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粉渣中缺乏________ 维生素,饼粕中中缺乏________ 维生素。 4、青饲料含________ 低,含________ 丰富,________ 较全面。 5、棉仁饼粕因含________ 而有毒,在________ 日粮中应少用或不用。 6、常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矿物质饲料补钙。 7、猪日粮缺乏锌、铁、碘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钴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夏季青绿饲料有效保存的方法之一,是确保家畜常年均衡供应饲料的有效措施。 10、制作饲料配方时要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原则。 11、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________,禽用________,牛用________ 。 12、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________营养。 13、净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当鸡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________,氨基酸水平应________。 15、体总产热=代谢能—________。 16、在猪、鸡微量元素预预混物中应含有微量元素铁、____ 、、____ 、碘、硒等。 17、.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三大有机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8、单胃成年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仔猪还需要________ 、________;除上述10种外,雏鸡还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9、按干物质计,奶牛的日采食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 ,其中粗纤维含量约________ 。 20、必需脂肪酸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1、饲料分为八大类,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2、根据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个指标衡量奶牛总的营养需要。 23、棉仁饼粕因含而有毒,在、日粮中应少用或禁用。 24、米糠含少,含多,在日粮中应少用。 25、抗菌药物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可起到、等作用,这类添加剂主要被添加到类动物日粮中。 26、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除外,还有、等环境和管理因素。 27、饲料在牛的瘤胃中消化后,还可在、、等部位进行消化。 28、浓缩饲料由、、组成,加入后就成为全价饲料。 29、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形式主要包括、、三种。 30、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包括、。 31、蛋白质饲料包括、、、四种类型。 32、动物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对、、、的需要。 33、青饲料大,含全面,含丰富。 34、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由总能转化成代谢能,能量的损失包括、、三个方面。 35、写出五种常见蛋白质饲料、、、、 。

材料科学基础上复习题库

简答题 1?空间点阵与晶体点阵有何区别?晶体点阵也称晶体结构,是指原子的具体排列;而空间点阵则是忽略了原子的体积,而把它们抽象为纯几何点。 2?金属的3种常见晶体结构中,不能作为一种空间点阵的是哪种结构?密排六方结构。 3?原子半径与晶体结构有关。当晶体结构的配位数降低时原子半径如何变化?原子半径发生 收缩。这是因为原子要尽量保持自己所占的体积不变或少变,原子所占体积2人=原子的体积(4/3 n3r间隙体积),当晶体结构的配位数减小时,即发生间隙体积的增加,若要维持上述方程的平衡,则原子半径必然发生收缩。 4?在晶体中插入柱状半原子面时能否形成位错环?不能。因为位错环是通过环内晶体发生滑 移、环外晶体不滑移才能形成。 5?计算位错运动受力的表达式为,其中是指什么?外力在滑移面的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6?位错受力后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于位错线,在运动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作相对滑动的方向 应是什么方向?始终是柏氏矢量方向。 7. 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如何形成?位错的交割。 8?界面能最低的界面是什么界面?共格界面。 9?小角度晶界都是由刃型位错排成墙而构成的”这种说法对吗?否,扭转晶界就由交叉的 同号螺型位错构成 10.为什么只有置换固熔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而间隙固熔体则不能?这是因为形成固熔体时,熔质原子的熔入会使熔剂结构产生点阵畸变,从而使体系能量升高。熔质与熔剂原子尺寸相差越大,点阵畸变的程度也越大,则畸变能越高,结构的稳定性越低,熔解度越小。一般来说,间隙固熔体中熔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较大,故不能无限互溶,只能有 限熔解。 综合题 1. 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123) ( 0 -1 -2) (421)晶面及卜102]卜211][346]晶向。 2. 写出立方晶体中晶向族<100>, <110>, <111>等所包括的等价晶向。 3. 写出立方晶体中晶面族{100}, {110}, {111}, {112}等所包括的等价晶面。 4. 总结3种典型的晶体结构的晶体学特征。 5. 在立方晶系中画出以[001]为晶带轴的所有晶面。 6. 面心立方晶体的(100),(110),(111)等晶面的面间距和面密度,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面。 7. Ni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r =0.1243求Ni的晶格常数和密度。 8. Mo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其晶格常数a=0.3147nm,试求Mo的原子半径r。 9. 在Fe中形成1mol空位的能量为104. 67kJ,试计算从20C升温至850C时空位数目增加多少倍? 10. 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 1) a/2[10-1]+a/6卜121]宀a/3[11-1] 2) a[100]宀a/2[101]+a/2[10-1] 3) a/3[112]+a/2[111] 宀a/6{1]1 4) a[100] a/2[111]+a/2[1-1-1] 11. 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b=a/2[-101]的单位位错及b=a/6[12-1]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 产生位错反应。 1) 问此反应能否进行?为什么? 2) 写出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并说明合成位错的类型。 12. 已知柏氏矢量b=0.25nm,如果对称倾侧晶界的取向差=1及10°求晶界上位错之间的距 离。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13. ①计算fee和bee晶体中四面体间隙及八面体间隙的大小(用原子半径尺表示),并注明间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7.5分,共30分) 1.基本生命支持的ABCD,有(A). A.开放气道维持呼吸维持循环电击除颤B.电击除颤维持呼吸维持循环开放气道C.开放气道维持循环维持呼吸电击除颤D.开放气道电击除颤维持循环维持呼吸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C). A.猝然发生B.有休克表现C.两个都是 3.过敏相关的症状: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有(D). A皮肤粘膜表现循环衰竭表现B呼吸道梗阻症状其它症状C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D皮肤粘膜表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循环衰竭表现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 4.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是(D). A沟通问题B服务态度C技术精湛 D沟通问题服务态度技术精湛胆大心细要自信自我保护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3分,共30分) 1中毒救治中注意事项中,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时,发生(3)人以上成批中毒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及有关领导报告,涉及法律问题应向有关公安部门汇报。 2中毒救治中,凡经充分而积极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明确消失,神志完全消失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显示无电生理活动(即呈一直线状态)时,方可考虑(终止)抢救。3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是什么方法(压迫包扎法).4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是什么方法(加垫屈肢法). 5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是什么方法(填塞法). 6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是什么方法(止血带法). 7(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8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9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10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11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空间点阵:表示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抽象质点。 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或基团数目。 对称:物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空间性质复原;这种操作称为对称操作。 超结构:长程有序固溶体的通称 固溶体:一种元素进入到另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形成的结晶,其结构一般保持和母相一致。 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正吸附:材料表面原子处于结合键不饱和状态,以吸附介质中原子或晶体内部溶质原子达到平衡状态,当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表面浓度大于在其在晶体内部的浓度时称为正吸附; 晶界能:晶界上原子从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脱离出来,引起晶界附近区域内晶格发生畸变,与晶内相比,界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升高,升高部分的能量为晶界能; 小角度晶界:多晶体材料中,每个晶粒之间的位向不同,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界面,若相邻晶粒之间的位向差在10°~2°之间,称为小角度晶界; 晶界偏聚: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晶界或相界上的富集,也称内吸附,有因为尺寸因素造成的平衡偏聚和空位造成的非平衡偏聚。 肖脱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原子进入空隙形而形成的一对由空位和间隙原子组成的缺陷。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柏氏矢量:用来表征晶体中位错区中原子的畸变程度和畸变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 派—纳力:位错滑动时需要克服的周围原子的阻力。 过冷:凝固过程开始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金属本身的能量起伏获得成核驱动力的形核过程。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由外界提供的用于补偿表面自由能和体积自由能差值的能量。 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型相变,通过切变方式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另一种结构,转变过程中,表面有浮凸,新旧相之间保持严格的位向关系。或者: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空间点阵:是表示晶体结构中质点周期性重复规律得几何图形. 2. 同素异构:是指某些元素在t和p变化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得特征. 3. 固溶体:当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他组分(溶质)而形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其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组元的晶体结构时,这种相就称固溶体。 4. 电子浓度:固溶体中价电子数目e 与原子数目之比。 5.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间隙形成的固溶体 6. 晶胞: 能完全反映晶格特征得最小几何单元 7. 清洁表面:是指不存在任何吸附、催化反应、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得表面,这种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内相同,但周期结构可以不同于体内。 8. 润湿:是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置换另一种流体的过程。 9. 表面改性:是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通过各种表面处理来改变固体表面得结构和性质以适应各种预期要求。 10. 晶界:凡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的晶体相互接触,其接触面称为晶界。 11. 相平衡:一个多相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当每一相的生成速度与它的消失速度相等时,宏观上没有任何物质在相间传递,系统中每一个相的数量均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时系统便达到了相平衡。 12. 临界晶胚半径rk :新相可以长大而不消失的最小晶胚半径. 13.枝晶偏析: 固溶体非平衡凝固时不同时刻结晶的固相成分不同导致树枝晶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或树枝晶晶轴含高熔点组元较多,晶枝间低熔点组元较多的现象). 14. 扩散: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得热运动而产生得物质迁移现象。扩散的宏观表现为物质的定向输送。 15. 反应扩散: 在扩散中由于成分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而伴随着新相的形成(或称有相变发生)的扩散过程称为“反应扩散”,也称为“相变扩散。 16. 泰曼温度:反应开始温度远低于反应物熔点或系统低共熔温度,通常相当于一种反应物开始呈现显著扩散作用的温度,此温度称为泰曼温度或烧结温度。 18. 相变:随自由能变化而发生的相的结构变化。 19. 什么是相律:表示材料系统相平衡得热力学表达式,具体表示系统自由能、组元数和相数之间得关系。 20. 二次再结晶:指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得过程,又称晶粒异常长大和晶粒不连续生长。 21. 均匀成核:组成一定,熔体均匀一相,在结晶温度下析晶,发生在整个熔体内部,析出物质组成与熔体一致。 22. 固溶强化:溶质原子加入到溶剂原子中形成固溶体,固溶体在 23. 相: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4. 过冷度: 实际开始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 25. 固态相变:固态物质在温度、压力、电场等改变时,从一种组织结构转变成另一种组织结构。 26. 稳定分相:分相线和液相线相交(分相区在液相线上), 分相后两相均为热力学的稳定相。 27. 马氏体相变:一个晶体在外加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晶体的一个分立体积的剪切作用以极迅速的速率而进行的相变。 28. 无扩散型固态相变:在相变过程中并不要求长程扩散,只需要原子作一些微量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几种强化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强化机制: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 细晶强化:是由于晶粒减小,晶粒数量增多,尺寸减小,增大了位错连续滑移的阻力导致的强化;同时由于滑移分散,也使塑性增大。 弥散强化:又称时效强化。是由于细小弥散的第二相阻碍位错运动产生的强化。包括切过机制和绕过机制。(2 分) 复相强化:由于第二相的相对含量与基体处于同数量级是产生的强化机制。其强化程度取决于第二相的数量、尺寸、分布、形态等,且如果第二相强度低于基体则不一定能够起到强化作用。(2 分) 固溶强化:固溶体材料随溶质含量提高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包括弹性交互作用、电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 几种概念 1、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2、交滑移:螺型位错在两个相交的滑移面上运动,螺位错在一个滑移面上运动遇有障碍,会转动到另一滑移面上继续滑移,滑移方向不变。 3、屈服现象:低碳钢在上屈服点开始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上屈服点之后开始应力降落,在下屈服点发生连续变形而应力并不升高,即出现水平台(吕德斯带)原因:柯氏气团的存在、破坏和重新形成,位错的增殖。 4、应变时效:低碳钢经过少量的预变形可以不出现明显的屈服点,但是在变形后在室温下放置一段较长时间或在低温经过短时间加热,在进行拉伸试验,则屈服点又重复出现,且屈服应力提高。 5、形变织构:随塑性变形量增加,变形多晶体某一晶体学取向趋于一致的现象。滑移和孪晶的区别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 伪共晶: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全部变成共晶组织,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合。 扩散驱动力:化学位梯度是扩散的根本驱动力。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格1 分) 1. 相律是在完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相数、组元数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f=C-P+2 2. 二元系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相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解。 3?晶体的空间点阵分属于7大晶系,其中正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特点为a=b M c,a = B =Y =90°,请列举除立方和正方晶系外其他任意三种晶系的名称三斜、单斜、六方、菱方、正交(任选三种)。 4. 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三部分。 5.在常温和低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滑移的方式进行的。此外还有孪生和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