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朱弘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严格意义是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传统货币,而发行者把与传统货币的相等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在消费持有的电子设备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社会正逐步向信息社会迈进。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早开始了电子货币的研究、试验。随后英、德等欧洲国家也相继研发电子货币。而20世纪末,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银行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将支付过程的“现金流动”、“票据流动”等进一步转变成计算机中的“数据流动”。资金在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转帐和划拨正在以以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方式进行。之后全球的电子商务开始迅速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因此,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全新形式的“货币”应运而生。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史,Internet的在全球的普及,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美、日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普及信用卡的应用,人均拥有数张银行卡,银行卡的结算交易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发展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货币的运用基本普及到个人企业与政府机构,完成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而进入信息化阶段,为信息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占得了先机。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在带来诸如方便、快捷和实现低成本交易等巨大好处,以及促成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风险也伴随电子货币悄然而至。

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难以确定。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仅仅在l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及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货币有所涉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了储值卡属于银行卡,却没有明确规定非银行是否可以发行储值卡。《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提供了法律保障,却没有涉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等相关问题。发行主体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对电子货币监管的失控。

我国的电子货币的安全认证的标准不统一。电子货币不同于纸质货币,纸币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防伪,而电子货币依赖于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当电子货币的编码和关键技术数据被掌握时,伪造起来很容易,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降低了电子货币的流通效率。这就要求对电子货币安全技术系统的认定具有相配套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但是我国已有的网上银行所采用的安全认证方式各不相同,国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同时对于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而言,电子货币业务尚处于监管真空,其业务没有实行准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主体吸存了社会公众大量的预付资金,这种“先接收付款,后提供商品”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的情形,引发信用风险。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电子货币的使用环境,也为了保障电子货币继续高速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对电子货币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防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对电子货币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952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率先发行银行信用卡,标志着一种新型商品交换中介的出现。

电子货币和纸币一样是一种货币符号,是一种以电信号形式出现的银行存款.它伴随着银行电子化而产生,是货币银行学与计算机科学高度结合的产物.电子货币自诞生日起就以结算简便、调拨迅速、节约纸张、方便用户、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的显

著优点而受到国际金融界的瞩目.自六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的金融机构纷纷为其银行电子化的目标投入巨款并已取得卓越的成效,其中货币材料电子化就是其努力追寻的目标之一.目前,用电子取代金属、纸张做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材料不仅已部分地成为现实,而且已代表了未来货币形态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对电子货币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电子货币起步较晚。如果以银行发行信用卡作为中国电子货币诞生的标志来衡量,也只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事情。由于国情的缘故和信用概念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市场基础,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被推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生存竞争意识才迫使中国的银行界开始思考电子货币的发展策略。

1993年我国政府组织实施了“金卡工程”,它是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启动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旨在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加速金融商贸现代化建设。截至2009年4月,全国的银行卡累计发行量已达到18亿张,银行卡特约商户118万家,POS 185万台,ATM 17万台,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及房地产交易,银行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5%。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在带来诸如方便、快捷和实现低成本交易等巨大好处,以及促成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风险也伴随电子货币悄然而至。

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仅仅在l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及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货币有所涉及。因此为了完善电子货币规范化运作而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电子货币参与机构的权利、义务等势在必行。

电子货币在法律上的缺失,也使得电子货币业务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容易出现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形,形成一些业务领域的规则和管理的真空,导致各种纠纷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在网络金融立法相对落后和模糊的条件下,利用电子货币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定经济合同就会面临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交易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以笔者杜宇国内外相关电子货币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与认知,提出一套适合于中国银行电子货币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建议,并对已存在的电子货币的风险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一)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论述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电子货币的一些定义与研究理论,引出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通过对电子货币等相关概念的文献查询与研究,进行一个比较合理的概念定义,为建立指标模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产品与其存在风险进行评估。将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遇到的电子货币风险问题进行分类与筛选,根据问题的不同,研究银行会如何有效的管理或者防范电子货币的风险。

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如何防范电子货币风险提出建议。

第五部分是参考文献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针对现阶段电子货币发展迅速,其存在的风险性也让人不可忽视的前提下,如何在电子货币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并且通过相关理论以及个别案例的分析,提出自己对于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看法和具体可行的措施。另外本文的研究难点在于及时通过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观察法收集了足够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本文还是比较偏向于理论化,对于调查时得到的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还需进一步考量。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中国银行电子货币使用时面对的风险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资料,整合运用,运用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评估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且对已发生的问题,找出并发现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本文运用了管理学,经济学理论,才用了文献阅读法,问卷分析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银行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方法与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存在问题,提出针对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五、预期研究成果

本论文是一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论文,通过对现阶段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的管理方法、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以切实可行的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意见和措施。

六、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还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危险。能否有效防范电子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是电子支付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1、电子支付的基本风险 支付电子化的同时,既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主体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及电子支付本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系统中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电子支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经济波动的风险 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2)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电脑系统停机等因素对不同行业造成的损失各不相同。其中,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大。发达国家零售和金融业的经营服务已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各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外部支持风险。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性,又出于对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金融机构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如聘请金融机构之外的专家来支持或直接操作各种网上业务活动。这种做法适应了电子支付发展的要求,但也使自身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之中,外部的技术支持者可能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足够能力,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困难而终止提供服务,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在所有的系统风险中,最具有技术性的系统风险是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当各种网上业务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大力推举各自的方案,系统兼容性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选择错误将不利于系统与网络的有效连接,还会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蒙受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3)交易风险 电子支付主要是服务于电子商务的需要,而电子商务在网络上的交易由于交易制度设计的缺陷、技术路线设计的缺陷、技术安全缺陷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易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电子商务活动及其相关电子支付独有的风险,它不仅可能局限于交易各方、支付的各方,而且可能导致整个支付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2、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 银行的业务风险由来已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曾经组织各国监管机构较系统地归纳出几种常见风险,如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在传统业务中,这些风险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操作风险中,可能是信贷员没有对借款人进行认真细致的资信调查,或者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3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1公司治理机制仍不完善 目前,中国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已在内部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公司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3.1.1.1存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内部人”控制,是指经理班子通过对公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外部人利益现象。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在中国银行公司治理中,作为“内部人”的总行高管层,“非职业经理人”身份和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他们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决定了他们虽然控制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但绝不会轻易利用权力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但大量的事实证明,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较大比重集中在一线,而不良贷款的形成并非源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而在于银行员工被利诱、拉拢和收买。银行案件多集中在基层机构的事实,也似乎证明了“内部人”控制发生了“层级性位移”,同时,也说明大型银行公司治理中多层级“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严重的。 3.1.1.2监事会尚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属于平行式二元模式(不同于的传统的二元模式?),董事会与监事会均由股东大会产生,其法律地位平等,董事会只对股东大会负责无需对监事会负责,而监事会只有监督权并无决策权,更不能任免董事会成员,或否决董事会决策;另一方面,监事会成员都来自于股东和内部员工,而这些人在行政上受制

于董事会或管理层,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3.1.1.3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 科学激励机制的基础在于建立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中国银行还尚未建立有效地董事、监事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董事会和监事会尚未对其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从而难以对董事和监事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董事会也未普遍建立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经营层成员绩效进行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仅对每年高级经营层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认定,对高级经营层年度奖金的确定和发放也主要以任务完成情况为主,缺乏系统的立足长远发展的考核。 3.1.2缺乏明确合理的操作风险容忍度 所谓操作风险的容忍度,是指银行依据本行的风险偏好确定的可接受的操作风险敞口(暴露)。目前,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的风险容忍度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3.1.2.1容忍度尚不明确 近年来,中国银行为了控制操作风险,普遍加强了操作风险管理、积极开展案件治理工作,但各银行的操作风险容忍度还不够明确,己确定了“适中”的风险偏好,但还未能依据此确定具体的风险容忍度,部分银行简单的把案件防控目标作为操作风险的容忍度。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风险容忍度应由董事会确定,并在全行逐级分解落实,容忍度应当逐步量化。容忍度不明晰的原因,一方面是操作风险的量化工作正在起步,损失数据收集正在开展或不能据以形成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但主要原因是银行董事会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仍不够充分。 3.1.2.2容忍度过于严格

【关于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的论文发表】电子商务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关于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的论文发表】电子商务论文可以发 表哪些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由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服务功能和领域较为全面,因而受到广受关注并发展迅速;但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交易服务平台的同时,却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危险因素。 电子商务风险论文参考样本篇1 浅谈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电子商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是崭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市场前景良好,但因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激烈,且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电商企业的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研究电商企业财务风险,找到其风险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加强电商企业在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由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服务功能和领域较为全面,因而受到广受关注并发展迅速;但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交易服务平台的同时,却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危险因素。 不少电商企业由于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甚至破产倒闭。 增强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研究分析电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不足,并采取对应措施,防范和规避各种财务风险成才能让电商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风险在任何商业活动都存在,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这些风险亟待解决。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子商务风险防范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子商务风险防范论文发表 电子商务风险防范论文发表篇1 浅谈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及防范 [摘要] 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除了网络和交易两方面外,还来自物理环境、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外来侵入、内部管理等方面。 其风险的防范也应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来进行。 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防范的办法。 [关键词] 电子商务系统风险防范 关于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与防范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话题,但绝大多数是从网络和交易两方面,且总是从技术角度进行讨论,然而,电子商务产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只有网络和交易两方面,其防范也不仅只是技术手段,下面就此展开讨论。 一、物理环境的风险及防范 电子商务系统的物理环境风险是指系统的外部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包括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两方面: 意外事故如设备被盗,突然的断电、温度、湿度、电磁场的变化等、操作人员因玩笑、打闹的误动作而导致的设备损毁的风险;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力造成的

巴塞尔委员会合规文件解读与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合规”文件解读与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 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并纳入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后,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金融界在吸取大量银行案件的教训后,日益强调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以强化对银行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管理。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以下简称“《文件》”)高级文件,指导并敦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遵循有效的合规政策和程序,在发现有违规情况发生时,银行管理层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一、巴塞尔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解读 (一)合规管理的含义 合规风险,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文件》的界定,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管理则是指确保银行在开展业务经营活动时遵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内部职能。 (二)合规管理的职能 根据《文件》第7条原则规定,合规职责主要包括: 1、建议 合规部门应该就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向高级管理层提出建议,包括随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该领域的发展情况。 2、指导与教育 合规部门应该协助高级管理层,就合规问题对员工进行教育,并成为银行员工咨询有关合规问题的内部联络部门。同时就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恰当执行,通过政策、程序以及诸如合规手册、内部行为准则和各项操作指引等其他文件,为员工制定书面指引。 3、合规风险的识别、量化和评估 (1)合规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识别、书面说明和评估与银行经营活动相关的合规风险,包括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或者这种客户关系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产生的合规风险等。 (2)合规部门还应考虑各种量化合规风险的方法,并运用这些计量方法加强合规风险的评估。运行指标可借助技术工具,通过收集或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例如,消费者投诉的增长数、异常的交易或支付活动等)的方式来设计。 (3)合规部门应该评估银行各项合规程序和指引的适当性,立即深入调查任何己识别的缺陷,如有必要,可系统地提出修改建议。 4、监测、测试和报告 合规部门应该通过实施充分和有代表性的合规测试对合规进行监测和测试,

电子货币的风险

摘要 目前我国发展电子货币存在着法律、安全、信用、洗钱及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风险。为保障电子货币安全、健康发展,我们应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安全控防范信用风险、洗钱风险等多方面加强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和规范。 关键词:电子货币;风险;监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子货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一系列风险也悄然而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子货币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问题的研究,以此来保证我国电子货币乃至金融体系安全、健康地运 作和发展。

目录 1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1) 2我国发展电子货币面临的风险 (2) 2.1法律风险 (2) 2.2安全风险 (2) 2.3信用风险 (3) 2.4洗钱风险 (3) 2.5削弱货币政策效果风险 (3) 3防范电子货币风险的对策 (4) 3.1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法规体系 (5) 3.2加强电子货币的安全控制 (5) 3.3防范电子货币的信用风险 (5) 3.4加强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防范 (6) 3.5加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1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和公共网络(如Internet、移动电话等),以“储值”产品形式或预付机制进行支付的货币。 按照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和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是目前我国最为规范的电子货币。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是其主要的发行机构,例如具有透支信用功能的信用卡和一般存款支取转账功能的借记卡就是典型代表。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最大的特点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并将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主要有磁卡、IC卡等,通常由电信公司、公交公司以及学校等机构发行。其主要特征是要求客户预先储值,即发行机构预先收取客户现金,然后发行等值的、可在客户消费结算时从中扣减金额的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与传统的货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发行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电信公司、大型商户和各类俱乐部等均可成为发行主体,同时电子货币的总量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其数量规模基本由市场决定。 第二,形式多样性。电子货币是一种电子符号或电子指令,不再以实物、贵金属或纸币的形式出现,其存在形式随处理的媒体(磁盘、电磁波或光波、电脉冲)而不断变化。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借记卡、贷记卡、磁卡和智能卡等为媒体。 第三,技术先进性。电子货币采用先进的密码技术、生物统计识别装置、智能卡技术等,并且进行多层加密,提供支付过程的全部安全保障,克服了纸币易伪造、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面临安全问题的缺陷。 第四,结算方式特殊性。电子货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现金或货币无纸化、电子化和数字化后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不仅安全、快捷,而且避免了使用传统货币时缴款等待、找零等麻烦以及需要面对面交易等缺点。有的电子货币只允许一次换手,即只能使用一次就返回发行机构。

电子商务安全风险及对策

电子商务安全风险及对策浅析

————————————————————————————————作者:————————————————————————————————日期:

电子商务安全风险及对策浅析 学生:余静娴 指导教师:阳国华 摘要:随着近年来,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日益融合,网络在全球迅速普及,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本文认为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支付交易、信息及数据泄露、篡改、伪造和诈骗等安全问题,阐述了电子商务安全体系及安全技术和对策浅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运用;安全体系;防火墙 前言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实现,即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实现传统的商务活动。其优点:电子商务可以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利润率;可以扩大商品销路,建立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渠道,为客户提供不间断的产品信息查询和订单处理等服务。但是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安全的电子支付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而不安全的电子支付不能真正实现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网络及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存在普遍的窃取信息现象,不利于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我们从两个典型案例说起: 案例一:淘宝“错价门”。互联网上从来不乏标价1元的商品。近日,淘宝网上大量商品标价1元,引发网民争先恐后哄抢,但是之后许多订单被淘宝网取消。随后,淘宝网发布公告称,此次事件为第三方软件“团购宝”交易异常所致。部分网民和商户询问“团购宝”客服得到自动回复称:“服务器可能被攻击,已联系技术紧急处理。 案例一简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支付宝或者网银被盗现象频频发生,给用户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失,这些现象对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提出了警示。然而,监管不力导致消费者权益难以保护。公安机关和电信管理机关、电子商务管理机关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暴露的安全问题,严格执法、积极介入,彻查一些严重影响互联网电子商务安全的恶性事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案例二:黑客攻击电子商务网站。国外几年前就曾经发生过电子商务网站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本指引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本指引所称合规管理部门,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 第四条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五条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合规是商业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并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确定合规的基调,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在全行推行诚信和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合规和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七条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监管,检查和评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合规管理职责

电子货币的风险与研究

电子货币的风险与研究 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学号:0008 姓名:范宇 摘要 伴随着科技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电子货币是信息文明条件下一种新的货币形式。现实中,我们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例如:QQ币,校内豆,以及各种网络游戏需要买道具都需要相应的电子货币。无一例外,我们要想获得这些虚拟的货币,必然要用真实的货币去购买,形式多种多样,淘宝支付、电话卡充值,用现金去指定的点去购买点卡等等。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其特征: 1.电子(Electronic Money)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从字面上看就是采用电子形式的货币,它不具有实体性,而是电子载体所包含的信息,其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 2.电子货币的特征:①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②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③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④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⑤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二、电子货币优缺点 通过和传统货币的对比,可发现电子货币具传统货币无可比拟的几个优点: 1.在面对大量货币的传送时,电子货币通过网络通讯即可实现,而传统货币要实现这一点则需大费周折,还需要保安人员押送,无形中增大了运行成本。 2.使用电子货币不需要面对面交易,所以你和商家即使离得很远,也没关系。 3.使用电子货币可透支,可以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这是传统货币所不具备的。 4.电子货币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资金运行的效率,降低结算成本,能利用网络迅速完成款项的收支及资金的调拨,显著地提高了资金运营的效率,而传统的货币结算主要依靠的是银行与客户面对面的进行人工操作,复杂费时。 5.电子货币的普及将加快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电子货币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跨越时空的限制,使国际贸易变得非常简单。 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电子货币的风险: 1.发行风险。对一个国家的财政、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产生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它涉及到国家货币总量的控制及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存在很大的发行利润空间,并且对发行者的资格限制、技术限制较低,在鼓励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会有大量的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如何控制电子货币发行者及其行为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2.运行风险。电子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产品,必须借助于有形的网络设备和无形的计算机运行程序才能实现流通。而开放网络的设备和程序极其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

银行合规管理心得体会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合规经营理念 -----------“大学习、大检查、大讨论”心得体会根据分行开展“大学习、大检查、大讨论”内控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在分行相关部门的宣传、组织和动员下,我认真、深入地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了合规操作的观念,并且明晰了岗位的责任以及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人认真学习《关于在全行开展依法合规专题教育活动和落实省行案件防范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经营对我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经营,案件高发的危害性,使我更加认析到当前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我深知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的保证,更是金融企自我发展自我保护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才能确保我行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下面是我在学习相关内控制度及管理办法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一方面,统一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形势的发展要 1

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同时,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业务健康有效发展。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个人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银行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内控管理,更新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引言: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完全实现对外开放。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完善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已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合规指银行遵循法律、条例、准则、相关的自律组织标准和行为的守则的活动。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合规”而可能遭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的内部控制活动,它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 因银行业经营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银行案件的教训后,银行业合规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合规管理作为专门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银行的合规与合规管理部门》指导性文件,对银行的合规管理提供了框架性指导,以敦促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起有效的合规政策和程序,推进银行机构的稳健经营。 合规建设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是指银行主动识别合规风险,持续修订合规管理制度,采取惩戒措施,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持续管理合规风险的动态过程。加强合规建设,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未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更没有将合规风险管理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合规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一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金融企业各级机构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有些营业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银行合规经营风险。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商业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关注较少。三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约束。我国银行业在合规风险管理上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忽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似乎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引发合规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七张承惠 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政策研究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影响千百万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银行业内外部的制度缺陷而产生了独特的风险生成机制、因为银行业将承受金融开放的首要冲击。 一、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无须讳言,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来源,笔者将这些风险分成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内源型风险 内源型风险主要由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造成。这类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总量控制失衡、流动性要求难以满足、资产结构中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决策失误和贷后管理缺乏、人情贷款和关系贷款、高息揽储恶性竞争、机构重叠分散、银行及分支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造成对恶意贷款人的交叉贷款审查控制不力、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承兑汇票、银行有关人员以权谋私违规操作、搞账外经营和违规自办实业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后,随着全国上下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和中央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各商业银行通过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审贷分离制度、统一授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信贷风险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源型风险的控制机制。 (二)外源型风险 外源型风险由银行业外部各类因素造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信用风险。由于社会信用基础薄弱,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因企业不讲信誉而形成的风险,如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披露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供水份大的报表;借款人还款意愿差,有的甚至在借款时就不打算还款,一些银行反映按期履约比例仅为1/3;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借改制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约占50%,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全部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互联网络系统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推广极大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也给众多的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然而,电子商务发展所依托的平台——互联网络充满了较大而且复杂的安全风险。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内部风险。因此,在电子商务运行的环境、提供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的同时,应该将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的风险问题以及对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方法充分的考虑。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状况;风险;管理;对策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1997年,我国开始发展电子商务,较世界的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是较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迅猛,其交易额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另外,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令世界注目,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市场。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正进入一个务实发展的时期。随着国内外众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网站精心经营和运作、国内联网用户和上机时间的持续上升以及国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软硬件平台 特别是有关法律规范的出台,中国电子商务正迎来一个蒸蒸日上的未来。

二、我国的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 1.客户面临的风险 客户面临的风险是指客户一方的私有信息被盗用或破坏的可能性。例如:客户的账号及密码、信用卡信息、客户计算机系统及数据等。被盗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欺骗性网址。 (2)从销售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那里盗取客户的信息。在电子商务中,客户在进行商务活动时要提供给销售商和网络服务提供的私有信息(如信用卡号等)。如果黑客入侵了销售商的服务器,客户的私有信息就可能被盗取。 (3)从文件中盗取客户的信息。当用户的计算机被非法访问或侵入时,文件的被盗就会导致用户信息的被盗。 (4)直接骗取。直接骗取是指黑客假扮系统管理员等,通过E-mail或电话与客户联系,谎称网络有故障,要求得到客户的密码。黑客知道密码后就很容易访问客户机器上的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进一步对它们进行破坏、修改等。 2.销售商面临的风险 在电子商务中,销售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方面,即假客户、被封锁服务和数据被窃。 (1)假客户,指一些人假扮客户来订购产品或服务。例如,用假信用卡号来骗取免费服务和免费产品,或者要求送货而没有人来支付。(2)数据被窃。黑客可以随时、随地作案,而且很难被追踪到。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是近年来为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逐渐重视的一项重要风险管理活动,它不仅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更能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从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实践出发,提出了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1 合规与合规风险 1.1 合规 “合规”一词来源于英文“compliance”,其本义是遵从、服从。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颁布生效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所谓“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同时,银监会在《指引》第三条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1.2 合规风险 《指引》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咨询文件中认为,银行的合规风险是指因违反法律或监管要求而受到制裁、遭受金融损失以及因未能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或相关标准而给银行信誉带来的损失。 2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取得初步成功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成为国内银行的自主要求,加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下发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合规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中国银行总行于2002年将其原来的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并增加了合规职能,并设立了首席合规官;中国建设银行于2003年在其法律事务部增设了合规处,专门负责反洗钱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审查等。2005年8月

电子货币的风险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电子货币的风险研究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特别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电子货币随着日渐发达的电子商务业务而广泛应用起来,电子货币作为支持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具有与传统流通的货币不同之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风险以及必要的研究与规范的问题,而电子货币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息息相关,密切联系,解决电子货币的各方面的风险问题必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电子货币的发展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讨论,分析电子货币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几个隐患,进而对不同的电子货币风险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通过本文以期达到使个人对电子货币的应用安全化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商务风险安全 Abstract Electronic money along with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busines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widely applied, the electronic currency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support of the network economy, it is difference with traditional currency circulation,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different risks and the necessary research and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 closely linked to solve the problem, will risk all aspects of electronic curren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 一、巴塞尔委员会划分了八大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 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的一种可能性。1.相似概念:信贷风险(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狭义上的信用风险。 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范围,信用风险包含信贷风险,还包括其他表内、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风险等等。(二)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相似概念:操作性风险:仅包括由人员因素,亦即由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高、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但我们不能将操作性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亏损的风 险。 市场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涉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因此,市场风险往往又被为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一般不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市场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与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过去的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的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国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 括法律的内在缺陷、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法律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遭受诉讼的可能性。主要关注商业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能力。 (六)国家风险: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 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凡是跨国境的信贷,不论其接受信贷的对象为该国政府、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国家风险,因而国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国家风险包括主权风险和非主权风险。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随着全球数字信息化和金融电子化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货币”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悄然出现,缓慢但异常坚定地扩大其影响,人们对其兴趣也有了越来越浓厚。这种“货币”就是被媒介称为革命性未来支付手段的电子货币。在网络技术进步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两驾马车共同推动下,电子货币正在动摇着现实货币的支配性地位。 关键词:电子货币;风险防范 一.电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1.电子货币是信息革命的产物 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服从于货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迄今为止,货币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实际上,从早期的朴素商品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银行账户上的记录数据,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价值实体到价值符号的演变。同时,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电子货币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同时网络和电子货币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并且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不仅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复杂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的限制,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无论所购商品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之,网络和电于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济事务。所有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余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和效率。因此,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货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2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金融电子化建设是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的“金卡工程”的重点。自实施“金卡工程”以来,电子货币正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截止2003年,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和IC卡等电子货币18.69亿张,其中各类银行卡5.69亿张,各类IC卡13亿张,全国人均持卡近1.5张。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已经初步建立。然而与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和人们接受电子货币的热情相比,人们实际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则稍逊一筹,显得较为清淡。 造成这一强烈反差的原因是大多数人仍然在传统的支付结算习惯和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新型方式间徘徊,对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对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采取较为保守的观望态度,一般只在小额交易中如:公交车费、家庭水电燃气费等方面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享受电子货币的好处——省却缴款等待、找零麻烦等;而大额交易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支付结算,以回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目前处于从属地位的电子货币,在我国也将会随着开展电子商务的客观需要,以及人们数字信息化观念的转变和持卡消费意识的提高而得到较大地发展。 二.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

中国银行的各类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的各类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内银行虽然都陆续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也投入不少资金搭建了专业的风险管理平台,然而,这些体系与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如何?是否真正能经得起经济波动的严峻考验?对各种金融风险的反应是否足够明锐?这一切都有待实践的考验与印证。而在今年年中标准普尔发布的“银行业国家风险评估排行榜”上,中国内地的排名明明落伍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这表明国内银行目前的信贷和风险管理系统尚不健康,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差。 那么,欲平缓绕过这“四大暗礁”,银行究竟需要练就怎样的一身驾驭风险的真功夫?又需要拥有怎样的一整套识别风险、善用风险进行盈利与创新的真本领?日前,记者为解答上述问题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 规划力: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迫在眉睫目前,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究竟处在何种阶段上?与国外优秀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上到底存在哪些缺失与不够?真正达成全面风险管理,银行都需要具备哪些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果不认清这些问题,就匆匆上马风险管理系统或进行风险工具的选择,显然是不太明智的做法。为此,国内银行很有必要对自身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国际银行会议”上,毕广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达飞分析了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处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足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合规性要求。第二阶段,以风险管理来控制各类业务风险,加强业务管理。第三阶段,将风险管理从后台拉到前台,利用风险管理来进行业务创新。“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尚处于第一阶段,正围绕着满足监管机构发出的风险控制指引而展开大量基础性工作。真正能将风险管理利用到体系框架上,再推展到金融创新上去的银行少之又少。”高达飞表示,“由于处于例外的发展阶段,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也有两种例外的做法。一种是窄而深的风格,对某一项业务条线或品种,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一种是宽而广的风格,就是做一个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规划。 两种方法各有可取之处,应采取何种方法须视银行的详尽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