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综述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综述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综述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综述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

摘要:本文对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纳米材料的分类和纳米技术应用状况作了介绍,并基于晶体生长的各个过程的方面的考虑, 综述了成分、结构和尺寸等几方面合成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重点论述了各种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影响。通过在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天然高分子以及金属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合成制备过程中的形貌控制和表征来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纳米材料晶核晶种形貌控制无机纳米材料

1.前言:

纳米技术作为2l 世纪的主导科学技术,将会像20世纪70年代微米技术在世纪交的信息革命中起的关键作用一样,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新的工业革命。近年来,纳米技术正向各个学科领域全面渗透,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1,2]。纳米技术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学科包括有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物理学和化学、纳米力学和纳米测量学等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潜力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1 世纪将会是一个纳米技术的世纪。这个由纳米技术主导的世纪会在不久的将来带给人类新的信息时代、新的生命科学时代、新的医学时代、新的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时代。目前,纳米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正在我国兴起,为使我国在这场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中能够赶上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潮流,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正不断涉入纳米技术的不同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纳米微观形貌的研究一直是当今材料研究领域的热门,获得具有规准、均一的纳米晶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磁学性能并能满足实际技术应用一直是材料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3]。同时通过研究形貌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作为一个模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量子效应的演变规律。从90年代末至今,科技工作者们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制备尺寸可控、单分散好纳米晶,研究纳米微观形貌的演变、控制演变过程、研究相关成核生长机理也相继开展起来。

2.纳米材料的分类以及特点

2.1. 纳米材料的分类[3]

根据三维空间中未被纳米尺度约束的自由度计,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零维的纳米粉末(颗粒和原子团簇) (见图1)、一维的纳米纤维(管) (见图2)、二维的纳米膜,三维的纳米块体等。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三类产品的基础,纳米块体材料是基于其他低维材料所构成的致密或非致密固体。

图1零维的纳米材料粒子(图中为PbS纳米粒子)

图2一维纳米阵列

纳米材料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2. 纳米材料的特点[4]

2.2.1小尺寸效应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 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 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 那么光、声、电、磁、热力学等特性会表现出新的小尺寸效应。利用等离子共振频移随颗粒尺寸的变化的性

质, 可以通过改变颗粒尺寸来控制吸收边的位移, 制成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材料, 用于电磁波的屏蔽、隐形飞机等。

2.2.2.表面与界面效应

此效率是指纳米材料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少而大幅度地增加。使其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加。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的晶体场环境、结合能与内部的原子不同, 存在许多悬空键, 具有不饱和性质, 因而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 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电化学活性。

2.2.

3.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小到某一值时, 金属的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 对于纳米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的能级和能隙变宽, 此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此效应使纳米材料的催化、光、热、磁、电和超导等特性与宏观特性显著的不同。21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贯穿能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一些宏观量如磁化强度、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例如超细微颗粒的磁化强度和量子相干器中的磁通量等也具有量子隧道效应, 此现象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它的研究确立了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 是未来微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力学、磁学、电学(超导)、化学(电化学)、催化性能、耐蚀以及特殊的机械性能: 耐磨、减震、巨弹性模量效应等, 引起了凝聚态物理界、化学界及材料科学界的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作为一种崭新的材料, 展示出诱人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3.纳米材料的制备

纳米材料按其形态可分为粉粒、块体及薄膜(多层膜)材料, 其制备方法有:

3.1.物理方法

物理界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制备纳米材料多采用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有离子溅射,分子束外延技术,高能机械球磨法,物理蒸镀以及激光蒸发?凝聚技术等。物理方法已为成熟的工艺,在制备纳米粉粒、多层膜时,可有效地控制颗粒尺寸及调制波长(K )的大小,但是这些以高真空乃至超高真空技术为基础的方法,设备昂贵,工艺过程复杂,制作时间长,成本高,不宜于大面积工件的镀覆等缺点,因而近年来。出现了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5]。

3.2.电化学方法(电沉积法)[5,6]

采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克服物理方法的上述缺点, 具有以下特点:1、所采用的设备简单, 易于操作,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而生产成本低。2、电沉积可在大面积和复杂形状的零件上(单晶基底上)获得良好的外延生长层。3、在常温下进行电沉积,可以避免高温下材料内部引入的热应力,可以避免层间的热扩散,可获得组成一定的、单一成分。4、金属的电沉积速度快,可以明显地缩短制作时间。5、电沉积过程的主要推动力是阴极过电位,因而可以自由地控制膜层的厚度,从几个原子层到几万个原子层厚度,整个电沉积过程易于计算机监控。对于大多数过渡族金属均可在水溶液中电还原,对于A l、Ga 等则可在非水溶液中电沉积出来。因此,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适用范围较广。文献报道,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有纯金属、合金、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及块状材料。例如:在N i2 P 纳米涂层材料的研究中, 通过对纳米结构的控制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涂层, 发现符合Hall2Petch 关系的晶粒临界尺寸为8 nm。又如,纳米N i2 Mo 合金复合镀层对氢气析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4.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进展

目前,对纳米晶体(nc)热学性能的研究较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纳米晶体不稳定,在较低温度下就会生长。所以,对纳米晶体来说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热稳定性都显得很重要。研究纳米晶体材料晶粒长大的困难在于难以准确确定其晶粒尺寸,一般确定晶粒尺寸的方法是直接由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由X射线衍射峰宽化值来估计[7]。实验发现,由惰性气体冷凝方法制得的纯金属纳米晶体容易长大,其热稳定温度都非常低。最近的实验发现,对于nc-Pd和nc-Ni当温度高于500~600 K时就极不稳定了。另有报道[8],平均粒径约10 nm 的nc-Au在900 K温度下烧结1 h 后,发现仅有微小的变化。近几年,对纳米晶体热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方面,不同的制备条件以及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晶体的热稳定性的差别很大,所以各研究者得到了不尽相同的结果.。计算机模拟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局部区域晶粒的生长方式、生长机理上面, 如Dorel等人[9]和Haslam等人[10]模拟了纳米晶粒位向旋转对晶粒生长的贡献。

魏明志,肖时芳等人从晶界的角度出发, 结合原子键对分析技术(CNA)、能量分析技术以及径向分布函数等方法模拟研究了V纳米晶体的热稳定性。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模拟方法,原子相互作用势函数采用分析型嵌入原子多体势AEAM。随着纳米晶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减

小,晶粒中晶界原子的比率不断增加,他们CNA 键对分析技术,把整个晶体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晶粒内部原子, 另一部分为晶界原子。图3是晶粒尺寸为3.54 nm 的V 纳米晶体的截面图,其中黑色的为晶粒内原子,灰色的为晶界原子。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其RDF 曲线在峰值附近出现宽化现象。这正是因为晶粒减小,无序的晶界原子增加,从而降低了整个纳米晶体的结构有序度。

图 3 样品 3.54 nm 的初始位形(灰色圆圈是晶界原子)

5.纳米材料热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5.1. 纳米材料热力学函数

5.1.1. 热容

1996 年,Bai 等[11]在低温下测定了纳米铁随粒度变化的比热,发现与正常的多晶铁相比,纳米铁出现了反常的比热行为,低温下的电子比热系数减小50 % 1998 年,Zhang 等研究了粒度和温度对纳米粒子热容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预测热容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过剩的热容并不正比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当比表面远小于其物质的特征表面积时,过剩热容可以认为与粒度无关2002 年,Eroshenko等把多相纳米体系的热容定义为体相和表面相的热容之和,因为表面热容为负值,所以随着粒径的减小和界面面积的扩大,将导致多相纳米体系总的热容的减小他们还建立了多相纳米体系热容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体系热容随界面的扩大而降低。刘洋[12]通过建立比热容尺寸依赖模型进行分析,在相同的温度下,纳米晶体的比热容随晶体尺寸的减小升高;而相同尺寸的纳米晶体,比热容也随温度的减小降低2005 年Revaz 等利用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了用于测定材料比热容和其他量热信息的量热装置,这种装置基于硅-氮膜基,特别适用于厚度在100 400nm 薄层试

样的研究,可以获得1. 7 525K温度范围内纳米薄膜材料的热容和热传导性等热力学信息他们研究小组于1994 年首次报道了利用Si 机械微量热计来测定薄膜试样(Au Cu Al)热容的方法。

5.1.2. 其他热力学函数

对于纳米材料其他热力学函数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热容、熵、焓、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都与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有关,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是纳米材料热力学函数的改变值,通过热容数据所获得的熵、焓、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是相对于298. 15K的数值。除理想的纳米晶体可按一定的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外,实际的不同尺寸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材料,相对于0K 的热力学函数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

5.2. 纳米粒子的反应热力学[13]

2002 年,Tutschka 等利用维里理论,导出了多分散体系的Helmholtz 函数表达式薛永强[14]在经典热力学和表面化学的基础上,在体系的吉布斯函数中引入表面积变量,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粒度对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和平衡常数影响的关系式;利用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锌分别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测定出不同粒径、不同温度时每个组分反应的平衡浓度,从而计算出平衡常数,进而得到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通过不同温度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可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 和标准摩尔反应熵?rSΘm ;通过不同粒度反应物反应的实验,得到粒度对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平衡常数的影响规律Polak 等设计了纳米限域体系中化学反应平衡态的模型,指出:在密闭体系中合成纳米结构的材料时,条件的波动和化学计量数密切相关,并且在小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决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Xue[15]提出了分散电池和分散差电池的新概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利用电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与电动势的关系并借助于表面化学势,导出了电极电势和电动势与组成电极纳米微粒粒度间的热力学关系式,讨论了粒度对分散电池电动势电化学平衡常数、摩尔反应熵、摩尔反应焓、摩尔反应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散电池的电极电势电动势平衡常数、摩尔反应熵、摩尔反应焓、摩尔反应热不仅与温度、压力、电极材料和成分、电解质及其浓度有关,而且还与电池(电极)的分散度有关如果该电池中的分散相为电池(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则随着该分散相分散度的增加,电动势(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增大,而摩尔反应熵摩尔反应焓和摩尔反应热减小;如果该电池中的分散相为电池(电极) 反应的产物,则分散度的影响正好相反。

对纳米材料生长热力学的研究,微量热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优越性。其作为一种有效的

方法已经大量用于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发现不同种细菌的热谱曲线具有不同的富有特征性的模式,与细菌生长的各个阶段能很好地吻合,且这种热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这种技术也被用来研究纳米材料的生长热力学。美国科学院院士Navrotsky 课题组用Calvet 型微量热计研究了TiO2等纳米材料生长过程的热力学人们利用滴定微量热技术研究了纳

米材料的生长及自组装过程的热效应我们组利用RD4962000系统对纳米材料原位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非平衡态下纳米材料生长的热动力学特征及其规律。结合电镜对材料的表征,发现不同的热谱曲线对应了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目标纳米材料。

6.总结

纳米材料作为跨世纪的新型材料,将用于下一代的微电子器件及纳米电子器件,使未来的电脑、电视、卫星、机器人等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速度更快能耗更低,利用纳米科技已成功研制出各种纳米器件,将为现代医学带来快速高效的基因组测序、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药物、导弹技术、可靠人工组织和器官复明复聪器件等方面的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纳米材料因其具有强的吸附性能,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方面也将会起到重要作用[16]。

纳米材料动力学和热力学对于研究功能性纳米材料以及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纳米材料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然还存在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热力学函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17];而且对纳米材料热力学的研究仍然很不系统,由目前来看对纳米材料热力学的研究都只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纳米材料特定方面的热力学性质,没有或者很少能形成普适的系统理论来指导对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决定了纳米材料热力学研究的重要性。

对纳米材料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工程,但毫无疑问,会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将为指导材料合成和应用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绿色化学和对材料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纳米材料热力学势必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东生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无机材料学报, 1995,10 (1) : 1~6

[2] 李新勇李树本纳米半导体研究进展化学进展11996,8 (3) : 231~239

[3] 马向东纳米材料的进展及展望V ol . 26 No. 2 Apr. 2004

[4] 吴俊王龙彪纳米材料的进展第21卷第6 期(总129 期)

[5] 黄清安王银平等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多层膜的述评电镀与涂饰11998, 17 (1) : 48~51

[6] 游阳明张国庆电沉积制备纳米迭层薄膜材料电镀与精饰11995, 17 (4) : 20~23

[7] Natter H, L?ffler M S, Krill C E, et al. Crystallite growth of nanocrystalline transition metals

studied in situ by high Temperature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cripta Mater, 2001, 44: 2321—2325

[8] Inami T, Okuda S, Maeta H, et al. Thermal sta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gold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Mater Trans JIM, 1998, 39: 1029—1032

[9] Moldovan D, Yamakov V, Wolf D, et al. Scaling behavior of grain-rotation-induced grain

growth. Phys Rev L, 2002, 89: 206101/1—4

[10] Haslam A J, Phillpot S R, Wolf D, et al. Mechanisms of grain growth in nanocrystalline fcc

metals by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1, 318: 293—312

[11] Bai H Y,Lou J L,Jin D,et al. J. Appl. Phys. ,1996,79 (1): 361 364

[12] 刘洋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 of Jilin University),2008

[13] 冯端师昌绪刘国治材料科学导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97—722

[14] 薛永强( Xue Y Q) .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octoralDissertation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

[15] Xue Y Q,Luan C H Jounr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99,217(1): 107—110

[16] 肖纪美对纳米晶体材料的思考材料科学与工程总第7 5期Sep . 2 0 0 1

[17] 徐慧李新梅纳米晶体热学性质的理论研究电子元件与材料V ol.21 No.10 Oct. 2002

碳纳米材料综述

碳纳米材料综述 课程: 纳米材料 日期:2015 年12月

碳纳米材料综述 摘要:纳米材料是一种处于纳米量级的新一代材料,具有多种奇异的特性,展现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物理化学性能,这使得纳米技术迅速地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前世界最热门的科学研究热点。物理学家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电磁性质,化学家是因为它的化学活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材料学家所感兴趣的是它的硬度、强度和弹性。毫无疑问,基于纳米材料的纳米科技必将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纳米材料的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碳纳米材料是最热的科学研究材料之一。 我们知道,碳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sp、sp2、sp3等多种轨道杂化特性。因此,以碳为基础的纳米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常见的石墨和金刚石,还包括近几年比较热门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线、富勒烯和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 关键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 1.前言 从人类认识世界的精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模糊时代(工业革命之前)、毫米时代(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微米和纳米时代(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自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Gleiter提出“纳米晶体材料’,的概念,随后采用人工制备首次获得纳米晶体,并对其各种物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来,纳米材料己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在纳米数量级(通常指1—100 nm)的极细颗粒组成的固体材料。从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通常分为零维材料(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纤维),二维材料(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与多层膜),以及基于上述低维材料所构成的固体。从狭义上讲,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它构成的纳米固体(体材料与微粒膜)。纳米材料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是交叉学科跨世纪的战略科技领域[1]。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是纳米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从1985年富勒烯(Fullerene)的出现到1991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s)的发现,碳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多的成果。2004 年Geim研究组的报道使得石墨烯(Graphene)成为碳纳米材料新一轮的研究热点,其出现充实了碳纳米材料家族,石墨烯具有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蜂巢状二维结构,由于它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可以将其视为形成其它各种维度的石墨相关结构碳材料的基本建筑块,石墨烯既可翘曲形成零维的富勒烯及卷曲形成一维的碳纳米管,亦可面对面堆积形成石墨,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导热和机械性能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在储氢材料、超级电容器、高效催化剂及纳米生物传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2.常见的碳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综述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综述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摘要: 自组装技术是制备纳米结构的几种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本文对最近几年自组装技术在纳米科技领域中的一些重大突破和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组装单层膜、纳米尺度的表面改性、超分子材料、分子电子学与光子晶体。 关键词: 自组装; 纳米技术; 材料;超分子材料 1 引言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在0. 1~100 nm 尺度空间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高技术学科。它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物理、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 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扫描隧道显微技术、核分析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技术作为21 世纪新的推动力,将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活、以至于人们的思维产生深远的影响[1 ] 。 自组装是在无人为干涉条件下,组元自发地组织成一定形状与结构的过程[2 ] 。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表征及性质测试,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物理学家与材料科学家的兴趣,已经成为目前一个非常活跃并正飞速发展的研究领域[3 ] 。它一般是利用非共价作用将组元(如分子、纳米晶体等) 组织起来,这些非共价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等[1 ,4 ] 。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条件,有序的纳米

结构材料能够通过简单地自组装过程而形成,也就是说,这种结构能够在没有外界干涉的状态下,通过它们自身的组装而产生。因此,自组装是制备纳米结构的几种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2 ] ,它已成为纳米科技一个重要的核心理论和技术。纳米材料因其尺寸上的微观性,从而表现出特殊的光、电、磁及界面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涂料 [5 ]、催化剂[6-7] 、电化学[8] 、光化学[ 9]及材料科学[10-12 ](如光电子器件)。 2 自组装单层膜 分子与生物分子膜正在被广泛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自组装单层膜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它是分子通过化学键相互作用,自发吸附在固/ 液或固/ 气界面,形成热力学稳定和能量最低的有序膜。在适当的条件下,自组装单层膜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分子和衬底来制备,常用的衬底有Au (111) 、Pt(111) 、Ag 、Al 、Si 、云母、玻璃等。 目前,研究最多的自组装单层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3 ] :由脂肪酸自组装的单层膜; 由有机硅及其衍生物自组装的单层膜;烷烃硫醇在金表面自组装的单层膜。它们的原理很简单,一个烷烃长链分子 (带有10~20 个亚甲基单元) ,其头部基团吸附到所用的衬底上,如硫醇(S —H) 头部基团和Au (111) 衬底已被证明可以进行完美的结合,它代表了一种控制表面性质的模式。硫醇分子在溶液中很容易吸附到金衬底上,形成一密集的单层,尾部基团从表面伸向外部,通过应用带有不同尾基的硫醇分子,化学样品的表面功能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节。自组装单层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子传输的研究、生物

纳米材料-碳酸钙的形貌控制研究

纳米材料-碳酸钙的形貌控制研究 谷丽1*,魏凯娜1,闫皙1 1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050018 *Email:gabb120@https://www.docsj.com/doc/7f2998409.html, 摘要: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建材、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医药等行业。不同行业对碳酸钙的晶形有不同的需求:生产油墨需立方形或球形;橡胶行业需针形或链状;电子、陶瓷行业需要高纯、微细、球形;造纸行业需要片状、纺锤状的碳酸钙。因而不同形态的碳酸钙制备技术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竞相开发的热点。我课题组通过利用间歇鼓泡碳化法,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添加晶形控制剂等方法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的纳米球形、立方、纺锤形的碳酸钙,并通过中试放大试验的改进,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成果,所得产品由日本日立公司S-4800型扫描电镜表征,如下图所示: 关键词:碳酸钙;形貌;控制 参考文献 [1] 曾蕾,贺全国,吴朝辉.表面改性及应用进展, 2009,39(4):1-6 [2] S. JAIN, H. GOOSSENS, F. PICCHIONI, et al. Polymer, 2005, 46(17): 6 666–6 681 Nanometer material-the research of calcium carbonate morphology Gu Li 1*, Wei 1, Yan 1, 1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phamarc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hua East Road 70 , Shijiazhuang, 050018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different crystal morphology of calcium carbonate has become the hot field of many countries. Our research group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mittent bubbling carbonation method, changing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such as adding crystal-growing controlling agent , a good dispersion of nanometer spherical, cubic, spindle calcium carbonate have been prepared.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pilot test,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achieved an ideal result. Fig.1 SEM image of spherical morphology Fig. 3SEM image of spindle morphology Fig. 2 SEM image of cubic morphology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进展综述教案资料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进展综述 一.前言 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结构材料 ,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 (1-100 nm) ,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是尺寸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的介观体系。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因此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殊磁性可以说是属于纳米磁性。 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作战所用的指南针是人类首次对磁性材料的应用。而今纳米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磁流体力学,原子核磁学,机体物理学,磁化学,

天文学,磁波电子学等方面。随着雷达、微波通信、电子对抗和环保等军用、民用科学技术的,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 ,磁性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磁性材料也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诸多的利益。 本次综述,主要针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两个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其次,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分类。------再次,重点介绍磁性纳米材料是怎么制备的。其制备方法一般分为三大类:1.由上到下,即由大到小,将块材破碎成纳米粒子,或将大面积刻蚀成纳米图形等。2.由下到上,即由小到大,将原子,分子按需要生长成纳米颗粒,纳米丝,纳米膜或纳米粒子复合物 3. 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等。第四、介绍磁性纳米材来噢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将全文主题扼要总结,并且找出研究的优缺点和差距,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主题 1、纳米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磁性材料是应用广泛、品类繁多、与时俱进的一类功能材料,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人们对物质磁性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天然的磁石(磁铁矿Fe3O4),,据传说,那是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迷雾漫天,伸手不见五指,黄帝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备了能指示方向的原始型的指南器,遂大获全胜.古代取其名为慈石,所谓“慈石吸铁,母子相恋”十分形象地表征磁性物体间的互作用。人们对物质磁性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前半叶开始发展起来的。1788年,库仑(Coulomb)把他的二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推广到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上。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Oersted)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同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mpere)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认为物质磁性起源于分子电流。

NaGdF4_Yb3+,H03+与GdF3_Yb3+,H03+纳米材料的合成、形貌控制与发光性质 - 副本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NaGdF4:Yb3+,H03+与GdF3:Yb3+,H03+纳米材料的合成、形貌控制与发 光性质 作者:曹健, 张霞, 郝振东, 张家骅, CAO Jian, ZHANGXia, HAO Zhen-dong, ZHANG Jia-hua 作者单位:曹健,CAO Jian(中国科学院激发态重点实验室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张霞,郝振东,张家骅,ZHANGXia,HAO Zhen-dong,ZHANG Jia-hua(中国科学院 激发态重点实验室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刊名: 发光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年,卷(期):2011,32(12)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9条) 1.Joubert M F Photon avalanche upconversion in rare earth laser materials[外文期刊] 1999(02) 2.Bleembergen N Solid state infrared quantum counters 1959(03) 3.Chivian J S;Case W E;Eden D D The photon avalanche:A new phenomenon in Pr3+-based infrared quantum counters 1979(02) 4.Downing E;Hesselink L;Ralston J A three-color,solid-state,three-dimensional display[外文期刊] 1996(5279) 5.Wang L;Yan R;Huo Z Fluorescence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biosensor based on upconversion-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外文期刊] 2005(37) 6.Chen Z;Chen H;Hu H Versatile synthesis strategy for carboxylic acid-functionalized upconverting nanophosphors as biological labels[外文期刊] 2008(10) 7.Buissette V;Huignard A;Gacoin T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VO4:Ln (Ln =Nd,Yb,and Yb-Er) nanoparticles 2003(10) 8.Du Y P;ZhangY W;Sun L D Luminescent monodisperse nanocrystals of lanthanide oxyfluorides synthesized from trifluoroacetate precursors in high-boiling solvents[外文期刊] 2008(02) 9.Kr(a)mer K W;Biner D;Frei G Hexagonal sodium yttrium fluoride based green and blue emitting upconversion phosphors[外文期刊] 2004(07) 引证文献(2条) 1.辛艳辉.袁合才.李佼佼稀土掺杂NaGdF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强近红外上转换特性[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3) 2.韩松.宋博.刘磊.贺超.杨魁胜CdWO4∶Yb3+,Ho3+纳米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发光学报 2013(9)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7f2998409.html,/Periodical_fgxb201112006.aspx

三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综述

三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综述 摘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甚多。目前,制备纳米材料中最基本的原则有二:一是将大块固体分裂成纳米微粒;二是由单个基本微粒聚集,并控制聚集微粒的生长,使其维持在纳米尺寸。本文主要介绍纳米材料分类和性能,同时介绍了一些三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水热法、溶剂热法和微乳液法。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阵列;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 1.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随之也从宏观转移到了微观,也就是说从宏观的块体材料转移到了微观的纳米材料。所谓纳米材料,是材料尺寸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如果按照维度的数量来划分,纳米材料的的种类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零维,指在空间中三维都处在纳米尺度,如量子点,尺度在纳米级的颗粒等;(2)—维,指在空间中两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还有一个处于宏观尺度的结构,例如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3)二维,是指在空间中只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其它两个维度具有宏观尺度的材料,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如多层膜结构、一维超晶格结构等;(4)三维,即在空间中三维都属于宏观尺度的纳米材料,如纳米花、纳米球等各种形貌[1]。 当物质进入纳米级别,其在催化、光、电和热力学等方面都出现特异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纳米效应”。纳米材料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3大效应:(1)小尺寸效应——其光吸收、电磁、化学活性、催化等性质发生很大变化;(2)表面效应——在催化、吸附等方面具有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3)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例如纳米微粒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特的宏观物理特性,如高强度和高韧性,高热膨胀系数、高比热容和低熔点,异常的导电率和磁化率,极强的吸波性,高扩散性,以及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等[2]。 纳米科学发展前期,人们更多关注于一维纳米材料,并研究其基本性能。随着纳米科学快速发展,当今研究热点开始转向以微纳结构和纳米结构器件为方向的对纳米阵列组装体系的研究。以特定尺寸和形貌的一维纳米材料为基本单元,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在两维或三维空间内构筑纳米体系,可得到包括纳米阵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DOC)

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 1 概述 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1-100 nm),或由纳米尺度结构单元构成的材料。随着纳米材料尺寸的降低,其表面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宏观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效应,从而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材料的尺度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质交界的过渡域,是介于微观原子或分子和宏观物质间的过渡亚稳态物质,它有着与传统固体材料显著不同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1],表现出奇异的光学、磁学、电学、力学和化学特性。 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1.1.1 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并且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的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使得能隙变宽的现象,称为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能级间距大于磁能、热能、静电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量子尺寸效应会导致纳米颗粒光、电、磁、热及超导电性能与宏观性能显著不同。量子尺寸效应是未来光电子、微电子器件的基础。 1.1.2 小尺寸效应 当纳米材料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外部物理量的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小,从而导致其光、电、磁、声、热、力学等物质特性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如熔点降低;磁有序向磁无序态,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声子谱发生

改变等,这种现象称为小尺寸效应。纳米材料的这些小尺寸效应为实用技术开拓了新领域。 1.1.3 表面效应 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化而急剧增大后引起的材料性质上的变化。随着材料尺寸的减小,比表面积和表面原子所占的原子比例将会显著增加。例如,当颗粒的粒径为10 nm时,表面原子数为晶粒原子总数的20%,而当粒径为l nm时,表面原子百分数增大到99%。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原子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以降低表面能,故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能引起纳米粒子表面输运和构型的变化,也会引起电子能级和电子自旋构象的变化,从而对纳米材料的电学、光学、光化学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等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利用有机材料对纳米材料表面的修饰和改性,可以得到超亲水和超疏水等性能可调的纳米材料,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民用工业。 1.1.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物理中把微观粒子具有的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宏观量,如超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以及电荷等也具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垒而发生变化。故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对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研究对基础及应用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与量子尺寸效应一起都将会是未来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基础。此外,纳米粒子还具有其它的一些特殊性质,如库伦阻塞与量子隧穿及介电限域效应等。 1.2 纳米材料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2.1 电学性能 电学性能发生奇异的变化,是由于电子在纳米材料中的传输过程受到空间维度的约束而呈现出量子限域效应。纳米材料晶界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晶界部分

纳米材料综述要点

纳米材料综述 一、基本定义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 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 1、纳米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1×10-9米,即1米的十亿分之一,单位符 号为 nm。 2、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在单个原子、分子层次上对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结构形态进行 精确的观测、识别和控制的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研究物质的特性和 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 术。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 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纳米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即在召开“Nano 1”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各种纳米粉体的制备手段,合成纳米块体(包括薄膜,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对象一般局限于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 (1990年~1994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是设计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复合(0-0复合, ?纳米微粒与常规块体复合(0-3复合, ?纳米复合薄膜(0-2复合。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纳米组装体系研究。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 以及纳米丝、管等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的研究。 3、纳米材料 材料基本构成单元的尺寸在纳米范围即1~100纳米或者由他们形成的材料就称为纳米 材料。纳米材料和宏观材料迥然不同,它具有奇特的光学、电学、磁学、热学和力学等方面的性质。

图1 纳米颗粒材料SEM图 二、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由于纳米材料是由相当于分子尺寸甚至是原子尺寸的微小单元组成,也正因为这样,纳米材料具有了一些区别于相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其他物质材料特殊的物理或是化学特性例如:其力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热学特性等,这些特性在当前飞速发展的各个科技领域内得到了应用。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可以说纳米材料特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发展。 1、力学性质 高韧、高硬、高强是结构材料开发应用的经典主题。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强度与粒径成反比。纳米材料的位错密度很低,位错滑移和增殖符合Frank-Reed模型,其临界位错圈的直径比纳米晶粒粒径还要大,增殖后位错塞积的平均间距一般比晶粒大,所以纳米材料中位错滑移和增殖不会发生,这就是纳米晶强化效应。金属陶瓷作为刀具材料已有50多年历史,由于金属陶瓷的混合烧结和晶粒粗大的原因其力学强度一直难以有大的提高。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2、热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变弱的结果。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Cr-Cr2O3颗粒膜对太阳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有效地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 3、电学性质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器件。2001年用碳纳米管制成的纳米晶体管,表现出很好的晶体三极管放大特性。并根据低温下碳纳米管的三极管放大特性,成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研究进展

[Review] https://www.docsj.com/doc/7f2998409.html, doi:10.3866/PKU.WHXB 201209145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 Acta Phys.-Chim.Sin.2012,28(10),2436-2446 October Received:August 30,2012;Revised:September 10,2012;Published on Web:September 14,2012.?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sxu@https://www.docsj.com/doc/7f2998409.html,;Tel:+86-10-62760360.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121091,21133001,61176004),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2007CB936201,2011CB808702),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op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 Laboratory,China (9140C150304110C1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21091,21133001,61176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7CB936201,2011CB808702)和国家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150304110C1502)资助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研究进展 焦淑红1 徐东升1,2,*许荔芬1张晓光2 (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北京100871; 2 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因其丰富的形貌、独特的性能、广泛的应用成为材料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调控金 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貌对于调变其性能、拓展其应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易控、方法灵活多变,因此成为调控金属氧化物形貌的常用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方面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在电化学过程中晶体生长机制和形貌调控的规律,为实现功能材料的定向合成奠定了基础.关键词: ZnO;金属氧化物;形貌调控;电沉积;纳米管;多级结构 中图分类号: O646 Recent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JIAO Shu-Hong 1 XU Dong-Sheng 1,2,* XU Li-Fen 1 ZHANG Xiao-Guang 2 (1Bei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Sciences,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Unstable and Stable Specie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P .R.China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op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 Laboratory,Sanhe 065201,Hebei Province,P .R.China ) Abstract: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focus on the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because of their extensive structures,unique properties,and wide applications.The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is of interest for tuning their performance and expanding their range of applications.Electrochemical methods have become a common way of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ies of metal oxides,owing to their simple operation,ease of control,and flexible modes.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our research in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crystal growth mechanism and the morphology control of different metal oxides during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rocess,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orientatio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Key Words:ZnO;Metal oxide;Morphological control; Electrodeposition; Nanotub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2436

纳米材料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 姓名:赵开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0804 学号: 080105097 2011年05月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论题为《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碳纳米管是一维碳基纳米材料,其径向尺寸为纳米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碳纳米管具有尺寸小、机械强度高、比表面大、电导率高、界面效应强等力学,电磁学特点。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力学、电磁学、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众多学者对碳纳米管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就碳纳米管的性质及其功能等方面结合最新碳纳米管的应用做一些简要介绍。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关于碳纳米管相关研究的文献期刊。

碳纳米管(CNT)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是由六元碳环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纳米级中空管,其中每个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发生完全键合。碳纳米管是由一层或多层石墨按照一定方式卷曲而成的具有管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由单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SWNT),多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多壁碳纳米管(MWNT)。自从1991年日本科学家l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其以优异的力学、热学以及光电特性受到了化学、物理、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广关注。 一、碳纳米管的性质 碳纳米管的分类 研究碳纳米管的性质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类。(1)按照石墨层数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2)按照手性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手性管和非手性管。其中非手性管又可分为扶手椅型管和锯齿型管。(3)按照导电性能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导体管和半导体管。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无缝管状结构和管身良好的石墨化程度赋予了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是钢的100倍,而质量只有钢的1/ 6,并且延伸率可达到20 %,其长度和直径之比可达100~1000,远远超出一般材料的长径比,因而被称为“超强纤维”。碳纳米管具有如此优良的力学性能是一种绝好的纤维材料。它具有碳纤维的固有性质,强度及韧性均远优于其他纤维材料[1]。单壁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在1012Pa范围内,在轴向施加压力或弯曲碳纳米管时,当外力大于欧拉强度极限或弯曲强度,它不会断裂而是先发生大角度弯曲然后打卷形成麻花状物体,但是当外力释放后碳纳米管仍可以恢复原状。 碳纳米管的电磁性能

纳米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纳米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在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10年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国力增强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例如,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400g的磁性纳米棒阵列的量子磁盘,成本低廉、发光频段可调的高效纳米阵列激光器,价格低廉高能量转化的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热电转化元件,用作轨道炮道轨的耐烧蚀高强高韧纳米复合材料等的问世,充分显示了它在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正像美国科学家估计的“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很可能给予各个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应用将对如何调整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布局、设计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及改造传统产业注入高科技含量提供新的机遇。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由于纳米结构单

元的尺度(1~100urn)与物质中的许多特征长度,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相当,从而导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体,从而把人们探索自然、创造知识的能力延伸到介于宏观和微观物体之间的中间领域。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为构筑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也将极大丰富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内涵。世纪之交高韧性纳米陶瓷、超强纳米金属等仍然是纳米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结构设计,异质、异相和不同性质的纳米基元(零维纳米微粒、一维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丝)的组合。纳米尺度基元的表面修饰改性等形成了当今纳米材料研究新热点,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按自己的意愿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利用新物性、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纳米结构原理性器件以及纳米复合传统材料改性正孕育着新的突破。1研究形状和趋势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带动纳米产业的发展。世纪之交世界先进国家都从未来发展战略高度重新布局纳米材料研究,在千年交替的关键时刻,迎接新的挑战,抓紧纳米材料和柏米结构的立项,迅速组织科技人员围绕国家制定的目标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纳米材料诞生州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进入90年代,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实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摘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性质,近年来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日趋成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物态一般可归纳为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目前,各国科学家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纳米材料将推动21世纪的信息技术、医学、环境、自动化技术及能源科学的发展, 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纳米材料,制备,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 近年来,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纳米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此,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制备的各种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目前纳米材料制备采用的方法按物态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一、气相法 气相法是将高温的蒸汽在冷阱中冷凝或在衬底上沉积和生长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气相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热源获得气源,如电阻加热法,高频感应电流加热法,混合等离子加热法,通电加热蒸发法。 1、物理气相沉积(PVD) 在PVD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产生,其主要过程是固体材料的蒸发和蒸发蒸气的冷凝或沉积。采用PVD可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粉体。PVD可分为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粉体。PVD可分为蒸气-冷凝法和溅射法。 1.1蒸气-冷凝法 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Ar、He等惰性气体中加热物质(如金属等),使其蒸发汽化, 然后在气体介质中冷凝后形成5-100 nm的纳米微粒。通过在纯净的惰性气体中的蒸发和冷凝过程获得较干净的纳米粉体。此方法制备的颗粒表面清洁,颗粒度整齐,生长条件易于控制,但是粒径分布范围狭窄。 1.2溅射法 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气(40~250Pa),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kv。由于两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离子形成,在电场的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使靶材原产从其表面蒸发出来形成超微粒子.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用溅射法制备纳米微粒有许多优点:可制备多种纳米金属,包括高熔

金属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金属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Platinum Nanoparticles 【摘要】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是金属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难题。铂黑是化工领域重要的催化剂。铂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优于铂黑,其性质与形貌、粒径和结构密切相关。近年来,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所得到的多数铂纳米颗粒形貌不单一,大小不均匀。 为此,本论文采用多醇还原法制备形貌、粒径及二级结构可控的铂纳米颗粒,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铂纳米颗粒形貌粒径的影响,并对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晶种两步生长法制得具有链状二级结构的铂纳米颗粒。 以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以乙二醇和三缩四乙二醇为混合溶剂及还原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微波加热制备铂纳米晶种,然后在油浴中进一步生长成链状二级结构的铂纳米颗粒,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链状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颗粒呈链状分布是由于PVP的支架剂功能。 采用微波辐照加热法,以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以乙二醇和三缩四乙二醇混合溶液为溶剂及还原剂,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协同稳定剂,在适量KOH存在下微波加热100秒,制备出“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 考察了反应参数对“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控制合成的影响;以γ-Al2O3为载体,初步探讨了γ-Al2O3负载的“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以氯铂酸钾(K2PtCl6)作为前驱体,利用PVP和CTAB作为形貌控制剂,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及还原剂,在一定量NaNO3存在下制备出分布较均匀的自组装铂纳米颗粒。探讨了铂纳米颗粒自组装体的形成机理,认为PVP长链包围在CTAB的一端,形成链-球状软模板,将氯铂酸钾包围其中,当Pt(IV)被还原后因PVP链的桥联作用使得分散的铂纳米颗粒相互靠近,有序聚集成自组装体。 【Abstract】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 nanomaterials. Platinum black is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chemical industry.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platinum black, but its intrinsic properties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its siz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recent yeas, though the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has made a much progress, few of uniform platinum 。。。。 【关键词】铂;纳米颗粒;形貌;微波;自组装体;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透射电子显微镜; 【Key words】Platinum;Nanoparticles;Morphology;Microwave;Self-assembly;Ethylene glycol;Teraethylene glycol;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Polyvinylpyrrolidone;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网络出版投稿人】中南民族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S2期 【DOI】CNKI:CDMD:2.2009.22679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