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第一课:

第三课:

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目的:1、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检查食物中的淀粉、脂肪。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热爱科学的品质。

实验器材:馒头、花生、萝卜、滴管、小烧杯、碘酒

实验步骤:1、将碘酒滴到馒头上,观看馒头有什么变化;

2、将碘酒滴到萝卜上,观看萝卜有什么变化;

3、将花生米压碎,擦在纸上,看纸上留下什么。实验结果:1、馒头颜色变蓝,萝卜没有变化,说明馒头中含有

淀粉,萝卜中不含淀粉;

2、纸上留下油迹。

实验结论:馒头含有淀粉,花生含有脂肪,萝卜不含有淀粉和脂肪。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实验名称解释能量的转换

实验准备肉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步骤

一、.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二、加热水

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实验结论: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第七课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

1)介绍月相盒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第八课

实验名称:模拟月相的变化

实验目的:1、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塑料球黑墨水蜡烛

实验过程

1把塑料球的一半用黑墨水涂黑

2 在地面上画上直径一米和0.5米的两个同心圆,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月球的公转轨道。其中一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圆心上。

3 一名同学手举塑料球站在图中标出的四个位置上,站在中央的同学观察白半球的外形。

4 如果这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外侧继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注:只能让塑料球的一面面向圆心的同学。

提示:也就是说,月球始终只以一面朝向地球的,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实验结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二、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现象: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三、实验课题:滑轮组 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 实验现象: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实验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四、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第一课: 实验内容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结论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二课: 实验内容改变生态瓶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第三课: 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目的:1、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检查食物中的淀粉、脂肪。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热爱科学的品质。 实验器材:馒头、花生、萝卜、滴管、小烧杯、碘酒 实验步骤:1、将碘酒滴到馒头上,观看馒头有什么变化; 2、将碘酒滴到萝卜上,观看萝卜有什么变化; 3、将花生米压碎,擦在纸上,看纸上留下什么。实验结果:1、馒头颜色变蓝,萝卜没有变化,说明馒头中含有 淀粉,萝卜中不含淀粉; 2、纸上留下油迹。 实验结论:馒头含有淀粉,花生含有脂肪,萝卜不含有淀粉和脂肪。 第四课 实验内容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实验目的 火山、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实验1、馒头发霉的原因 (第3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材料:馒头、塑料袋、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2、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4号馒头发霉时间最晚,发霉面积最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实验2、蜡烛的变化 (第5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 实验步骤: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 5、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 1、切割蜡烛时,蜡烛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 2、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3、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等。 实验结论: 1、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实验3 食盐的变化 (第6课食盐和水泥)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6、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4、操作方法: 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报纸和白纸各一张、两本字典、垫圈 4、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材料(白纸和报纸) 5、不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桥墩的距离、桥墩的高度、垫圈的大小 6、实验过程: ①用两本字典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颗垫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颗垫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垫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2、实验 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有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两种类型。 2、知道什么是模拟实验,什么是对比实验,感受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的价值。 3、知道并重视对比实验中的公平原则,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 教学重点:能够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学会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 教学准备:一些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的实验材料。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第62页到6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连续13个月,实验了1600多种矿物与金属,进行了两次2000多次实验,终于解决了电灯的灯丝材料问题。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暴风雨和雷电中进行实验,终于弄清了雷电的本质,并引下了雷电中的电荷……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学生汇报交流,举出自己知道的科学家实验的例子。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实验的种类。 4、板书课题:2、实验 二、认识模拟实验 1、教师谈话:在科学研究中,有的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候就要人为的创造一定的条件或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就是模拟实验。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几年的科学学习中,曾经做过哪些模拟实验? 2、学生回顾几年的科学学习过程,说一说我们做过的模拟实验: 模拟雨的形成、模拟风的形成、模拟昼夜的形成、模拟火山大爆发、模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等等。 3、教师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模拟实验的作用:在空间技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实验工作都是首先在实验室内做模拟实验,取得初步结果之后,再通过发射人造卫星完成进一步的实验。由此可见,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三)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先看到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然后看到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四)实验名称:地震的模拟实验 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五)探究问题: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材料:酒精灯、容器、水、小石块、镊子、火柴。 方法: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六)探究的问题:流水的搬运作用 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方法:1.用本条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2.将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5.往水杯中加水,观察现象。 现象:沙子和泥土不断被水流带走。 结论:流水有搬运作用。 (七)实验名称:蜡烛变化的实验。 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滴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三)实验器材: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五实验名称: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认真观察,知道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实验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三、实验步骤: 1、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切片的中心处在 通光孔的中心位置。 2、左眼看目镜,调节显微镜至看到的细胞切片清晰。 3、把看到的图像在纸上用笔画下来。 四、实验结论: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五、注意事项: 调节准焦螺旋时,切忌用力过猛或调节幅度过大所导致的显微镜损坏、细胞切片损坏。 2、斜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 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二、实验器材: 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论: 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 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 3、杠杆的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三、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四、实验结论: 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 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五、注意事项: 把杠杆尺组装好后,首先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4、滑轮的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论: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7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2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4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9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 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 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 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内容 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定滑轮不能省力。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定滑轮不能省力。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六年级科学科学实验上册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名称:模拟细菌的繁殖 ?实验目的:使学生感悟到细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会计算细菌繁殖的数量。?实验材料:8个透明杯子,无数颗豆子。 ?实验步骤: ?1、将8个同样的透明杯子按1—8编号。 ?2、在1号杯中放入一颗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3、在2号杯中放入两颗豆子,代表第一代分裂后的第二代细菌 ?4、以此类推,在其他各个杯中应放入多少颗豆子? ?实验现象:3号杯子放4个、4号杯子放8个、5号杯子放16个、6号杯子放32个、7号杯子放64个、8号杯子放128个 ?实验结论:细菌成倍地增长,繁殖相当迅速。 ?二、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实验目的:植物能量来源于何处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子或湿毛巾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里,即淀粉里含有能量 ?三、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实验目的:让学生感悟到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省能源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 ?1、把线路连接起来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3、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实验现象: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灯泡较暗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灯泡较暗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四、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实验材料: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步骤: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精心整理1.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现象: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 实验结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叫微生物。 画图。 实验现象:洋葱表皮细胞的格子扁长,格子内有一颗很小的黑点,人体表皮细胞的格子短粗,格子里的核比较大。 实验结论:不同的生物,它们的细胞形状、结构也不相同。 5.实验名称:比较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的不同现象 实验材料:地球仪、自制小帆船 实验过程:1.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小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 4.将船放在平面上模拟航行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验结论:地球是圆的。 6.实验名称:制作地表模型 实验材料:橡皮泥、小刀、铅笔、白纸、水彩笔、刻度尺、小竹签 实验过程:1、用铅笔绘出陆地、海洋、湖泊、高山等地形范围;2、用橡皮泥、小刀等工具、制作地表不同高度的地貌。 实验现象: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实验结论: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7.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托盘?锥形瓶?饭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烧杯 10.实验名称:流水搬运的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展示现象,并描述结果。 实验现象:往水杯中加水,沙子和泥土会被水冲走,并且水盆里有沙子和泥土。 实验结论: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11.实验名称: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结果: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现象: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 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 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doc

大徐小学六年级下册实验科学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实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逻辑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实验教学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开辟科学教学园地,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进实验教学。 附实验安排表

实验安排: 时间实验内容 3.4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3.14 观察美丽的晶体3.25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3.28 生物细胞的观察4.8 混合沙和豆子4.11 观察白糖的变化 4.29 产生了什么气体 5.6 观察铁锈 5.16 防止减缓铁生锈5.23 模拟月相变化5.27 造“环形山” 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5.30 填埋垃圾模拟实验6.6 演示分组实验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 电视机屏幕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 片、矿物晶体 √洋葱、小 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 √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 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 √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 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 尺等 √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 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 实验步骤: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 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标: 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 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 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步骤: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六、实验名称: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2、在研究杠杆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和足量钩码。因为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志,我们可以先确定(杠杆尺左边)一个点为阻力点,并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这时杠杆尺将失去平衡;再选择杠杆尺右边一个点作为动力点试挂钩码使杠杆尺恢复平衡。改变阻力点或阻力点出悬挂的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4、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时省力。 5、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轴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轮轴的(轴)上用力时费力。 6、在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不同轮(这些轮直径最好与轴的直径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实验时,先将轮和轴组合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改变轮大小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实 验 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实验一:放大镜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目标】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实验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的变化 实验材料: 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变化。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三、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 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 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实验现象: 水中,轻微生锈;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生锈;空气中,轻微生锈; 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 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 铁在空气和水同时存在、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四、实验名称:牛奶的变化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 实验目的: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原理:观察法 实验器材: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 步骤: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 2、画出轮廓图; 3、找出小草的相同点; 4、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 5、找出大树的相同点; 6、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现象:1能够观察到小草的相同点;2能够观察到大树的相同点;3能够比较出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论:1、小草的相同点: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 2、大树的相同点: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 实验目的:验证鸟喙的形状与功能特点是否相符 实验原理:模拟实验法 实验器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颗粒、兔子娃娃 实验步骤:1、准备好器材; 2、按书13页表格要求,逐一进行实验; 3、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表格中;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同形状的工具可以拾取不同的物品。可是如果进行交换拾取,有的就非常困难,有的根本不能进行拾取。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工具能够方便的拾取不同的物品,如果工具的形状与拾取的物品不符合,则拾取很困难甚至根本不能进行。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实验原理:利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观察如细菌一样微小的物体,得到微观物体最直接的认识 实验器材:显微镜、细菌玻片等 实验步骤:1、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五年级学过,进一步熟悉); 2、把细菌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学习使用。 实验现象:1、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细菌;2、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形态。 实验结论:细菌是生物的一种,只不过由于它太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因此在生活中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细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1、实验名称:制作酸奶 实验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原理:借用细菌制作酸奶 实验器材:新鲜酸奶1杯、鲜牛奶2袋(每袋约250毫升)、带盖的杯子或瓶子4个(约150毫升)、金属小勺1把、竹筷1根、温度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