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经营管理方面有那些风险和危机

经营管理方面有那些风险和危机

经营管理方面有那些风险和危机
经营管理方面有那些风险和危机

经营管理方面有那些风险和危机

建筑行业担负着2009年以及未来几年间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责任,前景大好,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同时面临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诸多风险。为全面提升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更好地维护建筑业企业的合法权益,规避经营风险,针对目前建筑市场建材价格异动,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建筑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建筑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主要有以下:

总体形势方面

具体到工程项目上来说,由于次贷危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使房地产等受到相当的冲击,在建和已签约工程项目受到直接影响,考虑到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自身也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投资方势必对项目的选取慎之又慎,进而导致市场进一步的萎缩。并且建筑业所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来自于内部,海外市场的动荡对于建筑行业整体来说也有着较大的冲击力度。因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要在完成其促进经济增长任务的同时,又要保障自身的稳定,任务可谓相当之重。如何能在有限的市场内争取到更多项目,是接下来一年里首要思考的问题,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均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内部问题:

为了拓宽激烈竞争下的有限市场,各类建筑企业势必都会提升自身硬件设施以吸引投资方,这个对于贵建集团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企业相关机制有待健全。金融危机的震荡对于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如果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不根据企业的定价结构将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转嫁出去,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以上金融风险,随时有可能使工程项目和企业本身招致重大损失。

当前建筑业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风险依次为投标报价风险、垫资风险、合同管理风险等几方面。

去年下半年后,在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建筑业的增长开始放缓,建筑市场资本流入量减少,进口商品成本增加,市场需求量下降。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从体制上来看,这次危机引发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谁来约束决策者,谁来保证企业承受最小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利润最大化,我认为风险管理独立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要重视的。

投标报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过投标文件符合鉴定的投标人能否中标,报价过高或过低都直接关乎企业利润。要在萎靡的市场下争取项目,投标报价成为了一道关键的“门槛”。如果对招标文件分析不透,盲目投标,很可能就会给垫资施工带来巨大风险。

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下,无论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房地产项目、民营投资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几乎都涉到“垫资施工”,施工企业承接这类工程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又至此金融危机时刻,在目前

市场条件下还不可能简单拒绝“垫资”项目,因此,如何才能规避它的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建筑市场是发包方的市场,建筑公司作为承包方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建筑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各种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也正是由于客观存在和不确定性,施工公司要加强合同管理、增强风险意识。

由于收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较强的资金压力,很多施工项目可能会要求更多的垫资等问题,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业务收缩,甚至可能面临工程款拖后,应收帐款增大等压力。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上涨,并有加速的趋势,一旦不能很好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利润的增长速度可能会下滑。另一方面,加息也使得施工公司的财务费用大幅上涨,增加财务负担。

外部问题:

金融的后退客观上斩断了房地产的资金链条,最明显的特点是房价一路狂降,房地产业受到重创!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打击使得施工企业可经营的范围少了,很容易出现很多施工企业抢一个项目而争得你死我活的局面。与建筑业的总体市场比较,我们的施工企业缺乏竞争力,无法进入高端市场。

应如何面对这些风险和危机

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

导和调控经营风险管理。因此,客观分析市场,建立科学的市场分析、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合理化解风险,并不断探索预防、控制、转移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企业在管理或者是在决定如何规避风险时,必须要识别风险,然后去量化这个风险。对于经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规避投标风险企业成本是价格的主要部分,是投标报价的底线,开发商是资金的龙头。在当前条件下,高报价并不总是意味着高利润,过高报价会导致企业不能中标,更谈不上实现预期的利润。

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对标前的调查,对拟投标项目风险要充分进行分析,要审慎报价,价格上留有余地,才有一定抗风险的能力。要对建设单位资信特别是首度合作的建设单位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包括开发项目的真实性和建设单位的注册情况(注册资金的额度是对外承担责任能力的基础)、项目资金的来源以及到位情况、既往经营业绩、履约能力以及社会信誉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查。为了提高中标率,使投标报价在评安评审时达到无懈可击,投标人从编制投标文件到评委评标过程中都应认真对待。

垫资施工须注意要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把好签约质量关。争取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保证,这个条款虽然在目前条件下还比较难以争取,但是并非不可能,而一但争取到该条款对施工企业垫资款的回收是极其有利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在项目部,项目不挣钱,企业就没有效益,这就要求无论是公司还是项目部,都要保持“现金流”不中断,一旦“现金流”的源头变成了荒漠,企业“资

金链”中断也就为时不远了

在市场低靡,贷款紧缩导致资金不足时,开发商的眼光会投向施工企业。签订合同时不少开发商要求施工企业提供履约担保,帮助开发商解决部分资金缺口,履约过程中要防止垫资款演变为拖欠款。要提防担保陷阱,其中风险最大的又要数现金形式的履约保证金。

合同管理对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承担风险过多、于己不利的合同宁可不签。施工合同具有可行性,可再进行实质性谈判。另一方面是合同价款的约定。如果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必须把风险范围约定清楚。如建筑规模扩大,装饰水平提高,主要材料价格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等因素,不包括在风险范围以内,在合同约定中必须注明;应当把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约定清楚。主要材料价格变动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时,采用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方法等。通过合同谈判,使发包方和承包方清楚地认识到各自在施工合同中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对工程风险通过合同条款在合同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建筑业企业要强化资金管理,加大债权清收力度,有效化解企业的债权债务风险。首先,强化工程结算管理。一是要力争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实施期间和工程竣工后的结算时限的有利条款。对于建设方有意拖延和无正当理由拒付工程款,要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来主张债权,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时效监控,及时预报潜在的问题和可能风险。对由于被拖欠工程款形成的企业应收账款,要认真测算其管理成本、机

会成本、坏账损失成本以及融资遇到困难导致的潜在风险和危机,防止发生资金链断裂。对已经发生的拖欠应允许将拖欠款置换业主的生产要素,如业主的产品、机电设备、库存材料、房地产、第三方债务的追索权等。以以股抵款、以债抵款、以物抵债等方式进行债务清理,将损失减到最少。

当采取了避险的手段,并不是说做了就算了,而是经常还要进行评估、跟进,比较避险的表现,到底我这样做对不对、有没有达到我的目标、有没有帮我回避风险、市场有没有逆转,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的。

为了更好的拓展外部市场,公司要建立信用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企业要重合同、守信用,守信受益、失信受罚,促使业主和承包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同时,在完善业主对承包方考察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承包方对业主的考察制度,并利用信用保证和利益制约手段建立一种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建设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能力,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规范工程经营管理中各方主体的行为,形成有效的调控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一种连带责任链,保证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正当权益,促进招投标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健康、有序地运行。

经营工作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展开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大力开展合作经营,分包施工、配合施工,而且还能有效保证规模效应及良好的收益。同时通过适时地掌握国家的新政策、新动向,与技术进步相联系,提高专

业化水平,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配合经营工作,企业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转移风险,可通过搞好主业,不断加速专业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并实体化实施,积极向其他领域延伸、渗透,发展经营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2009年经营工作是任重道远的,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我们的形势是严峻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危机之中蕴涵着机遇,只要做好各种风险的规避事项,新的一年对于我们,挑战与机遇并存。

物业服务企业经营风险及规避方式

物业服务企业经营风险及规避方式 万科于2009年5月8日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万科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物业公司,万科物业系统的员工数达到13173人,占万科总员工数的约80%;万科物业的员工数量结构比例与其对万科的销售、利润贡献严重不对称。2008年万科物业管理总收入约2.53亿元,仅占万科全年营收的0.6%,2008年万科物业实现的毛利仅851万元,与万科全年净利润40.3亿元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投入较大,风险更大。因为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还在倍增。虽然是一个保本微利的行业,它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巨大的经营风险,如何控制经营风险,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讲,是亟需探研的一个课题。 一、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的风险种类及特征 每个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是有风险的,物业服务企业也不会例外。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大的,对于物业服务企业而言,风险远远超过其它行业。了解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 1、一般企业的经营风险 1.1创业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在企业创业的初始时期容易发生。这种经营风险的发生,来的最早,让创业者防不胜防;二是它有相当的隐蔽性,创业者不易觉察或无暇顾及;三是它是企业其它经营风险的根源。很多企业创立之初,重视市场,重视产品研究,而不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忽视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对市场的潜在需求研究不透彻;对市场变化趋势没有预见性;对宏观行业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经营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没有建立必要的财务帐目;设备和技术选择不当;低估所需资金,忽视税务。 1.2现金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损益表上利润的期末余额巨大,但实际上企业现金表中的期末数额却小到几乎为零甚至是负数。经营者以为,帐面上的利润就是现金,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这是因为物业服务费欠费虽然也计入收益,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收到现金。另一方面,我们拖欠外判单位的应付帐款也没有及时支付出去。这种误解往往使企业的现金状况发生假象,经营者因而在企业扩张或新项目上马时忽视了对现金供需的平衡核算。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从日常经营活动看,只有提供足够的现金,企业才能正常运转。没有充足的现金,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因而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信用等级,最终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甚至资不抵债,走向破产。现金风险主要表现在:业主只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感兴趣,而忽视了指标掩盖下的问题;

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主体鱼龙复杂,不讲诚信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缺少防范意识,对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了解甚少,导致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一、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导致上当受骗 目前,有些公司是国有企业独家投资或者合资开办的,但大多数商贸公司是公民个人开办的。一些不法商人,在申办公司时,伪造资本证明资料,骗得注册,或者借用他人资金注册后又予抽逃,属于典型的“空壳”公司。这类公司没有正式、真实的帐册,开办者往往把公司的有效资产落到自己或者亲属的名下,债务由公司承担,个人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一些企业对合作公司的资信情况缺乏细致、深入的调查了解,投入资金或者供给货物后,便被不法商人占有、转移或者挥霍,无法收回。就是起诉到法院,由于股东虚假注册、抽逃资本和非法占有公司资产的证据难于收集,也无法追究股东的责任。如有两家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煤炭合同,一公司出资50万元,另一公司负责经营,利润共享,实际上是借贷关系。负责经营的公司是王某用其父母的身份证,以其父母的名义开办的,其任经理。王某开办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向亲友筹借的,验资后即抽回偿还了借款。出资公司50万元到帐后,王某用20万元偿还了债务,其他款项因欠税被税务部门扣划。其提出要想继续运作,必须追加投资,使出资公司骑虎难下。 二、法律关系不清,对经营活动把握不准,风险增大 法律关系不清,错定合同性质和名称,导致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应承担的责任无法确定。如,某集体企业与一民营公司做买卖,集体企业出资40万元,由对方购买煤炭,提供储煤场地和工具,集体企业负责销售煤炭,利润三七分成,属于合作经营合同。而在操作中,集体企业却与民营公司签订了煤炭购销合同和场地使用合同。在合同履行中,该民营公司擅自在煤炭中掺入沙石,强行销售煤炭,集体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无论从买卖合同,还是从场地租赁合同,对方均无违约之处,无法追究对方责任。如果以合作经营签订合同,则对方存在严重违约,依法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三、乐观签约,缺乏风险评估及保护措施,一旦形成纠纷,损失难免 在经营中,缺乏对经营项目风险评估,好多项目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资产、经营、信誉情况进行评估,没有对发生纠纷解决途径、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效果上的考量。签订合同时,没有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或者约定了不利于己方的解决方式。大多数合同没有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虽然对方提供了担保,但因未依法办理登记手续而归于无效。 四、盲目联营,陷入联营陷阱 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是各方招商引资的对象,面对复杂的情况,稍有不慎,一旦投入资金,便会陷入矛盾和纠纷之中。如,某公司用600万元购买某商城的房屋,并以此为投资,与该商城联营设立公司,经营装饰材料市场。由于联营前,没有认真调查商城对市场房屋是否享有所有权,也没有将房屋产权办到联营公司名下,导致在以后的经营中纠纷不断,市场的投资人、施工单位通过诉讼手段取得了对市场房屋的租赁收费权,致使联营公司无房可管,无费可收,造成该公司600万元投资被架空。 五、对合同履行重视不够,导致后续工作被动 有的企业对合同的履行不够重视,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责任不清,应收帐款得不到及时收回。如某建筑企业为某大学城建设校舍,部分校舍已投入使用,拖欠工程款上千万元。由于建设方拖欠设计院、勘探等部门费用,这些部门拒绝向建筑企业提供有关资料,致使无法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方以建筑企业不提供竣工验收报告为由,拖延对工程的验收和决算。工程没有决算,就无法确定建设方欠款确切的数额,作为施工方的建筑企业就无法主张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梳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梳理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进行梳理,归纳主流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8-0040-02 1 引言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型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现实选择。美国世通公司与安然公司丑闻事件、日本住友巨亏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中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相继发生后,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日益重视企业的全面风险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表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与防范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重视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据普华永道2004年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进行的调查结果看,接近四分之三的企业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航油巨亏事件发生后,我国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重视。国资委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拟将风险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 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主流理论框架 国际上主流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美国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我国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澳新标准等。 2.1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它于2004年9月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目前美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参照性标准。该框架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各方通用的共同语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南。它通过风险组合观点,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风险与风险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并从业务单元层面和公司内部各个实体层面决定风险组合。该框架包含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和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并考虑了一个组织内部所有层面的活动(公司层面、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公司等业务单元和子公司)。 2.2 澳新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澳新标准是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发布,澳新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逻辑和系统的方法,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基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协商、沟通与评价等,穿插于公司各个业务活动、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使得公司能够达到损失最小化和机遇最大化。 2.3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借鉴了美国COSO内控框架、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萨班斯法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发表的国家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英国风险管理标准、英国公司治理法典、新加坡上市公司治理法规等,又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法规等现有规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类风险及机遇的识别风险及机遇的评估 执行情况 型类别 法规 要求 外 部 因 素 相关 方要 求 外 相关部 方要因 求素外部因素及相 风险和机遇 关方描述 风险:公司是否通过了ISO9001-2016 的质 量体系、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的检 法律、法规内 查,公司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充分收集 评估,并转化为公司制度执行,符合新法 容的变化 规要求 机遇:公司产品机构调整,给公司带来潜 在的客户 风险:公司现有的制度,是否符合新行业 行业标准的变标准的要求 化机遇:行业生产环境变化,给公司带来潜 在的客户 风险: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如公司 监管部门的监执行不规范,可能存在被查处的风险 管力度机遇:行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给公司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 风险:原材料市场不稳定,希望签订的年 供应商的要求 度合同和保底价格,带来的采购和资金风 险 机遇:原材料可能会降低 风险:客户对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以及对供 应周期和售后服务的期望值提升,给公司生 客户的需求产、质量和售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机遇: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管理水平的提 升,会给公司带来潜在的发展机遇 发生可能性 ×严重性 4×3=12 4×3=12 4×4=12 2×3=6 4×4=16 风险及机遇应对措施 等级 1.主要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加 强相关产品销售区域所在地 法律法规的收集评价 一般 2.销售部门加大市场开拓 1.主要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加 强法律法规的收集评价 一般 2.销售部门加大市场开拓 1.各级部门严格按照公司的 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 高 2.职能部门加大公司内部制 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对公司影响较大的玉米做好 一般 年度采购计划 1.品管部加强与客户进行质量 标准制定的沟通,统一双方的 高标准和检测方法 2.生产部门做好生产计划的 安排,保证生产计划的执行 执行部门时限 品管部、办公 全年 室、、生产部 销售部全年 品管部、办公室、 全年 生产部 销售部全年 生产车间、仓库、 全年 品管部 品管部、办公室、 全年 生产部 总经理室、原料 全年 部 品管部、销售部全年 生产部全年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日期: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 (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 (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1、强化风险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的决策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由单个人或集体做出的,个人的阅历、决断力、分析甄别能力等诸多主观方面因素,以及信息不充分和其它不可预知的客观因素都要对决策风险产生影响,为此控制决策风险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领导力,强化决策者的风险意识。领导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各级领导者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领导者的能力包括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增强了领导者的领导力,才能使他们在关键的发展战略上,在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过程中,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超常规决策,使企业获得转机。发展领导力并不是发展几个高级领者的领导力,中层干部、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都有发展领导力的空间,如果每个领导者都发挥自己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企业就培养出了一个经理者阶层,拥有了一支优秀的队伍,掌握了降低决策风险的主动。 作为决策责任人,领导者自身应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要充分了解决策涉及的政策、规定、法律条例和相关的信息,要对决策范围各要素的能力、规模心中有数,这是减小决策风险的基础。香港首富李嘉诚强调“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领导者要充分考虑决策的社会、法律、文化背景,在保证决策可执行性的基础上,还要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执行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着重关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这是防范决策风险的重要保证。通过章程、内部决策制度明确董事会、总经理及部门负责人的分级决策权限,建立严格的董事会决策程序和制度,明确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资企业三级决策管理层级,实现适当分权,有效地监督,增加

企业管理风险与对策探讨

企业管理风险与对策探讨 一、引言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政策变化或国际环境变化形成的宏观环境的影响,还有来自于企业内部自身的微观环境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遵循了短板理论中你的短板就成了竞争对手打击的对象,从而造成自身竞争力的下降,所以现代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对企业的全方位的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而提出几点完善的对策,这对于促进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风险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在因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而形成的股份制或者承包制,也有的中小企业是有私人或者集体组成,但是依然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从而在管理模式

上有很多不能够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地方。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管理高度不够,除此之外,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形成根源从内在的角度上来说还有下面几点。第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还相对欠缺,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在很多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问题,这些实际上都是对企业的管理造成巨大的风险。第二不少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的执行和遵守相关的企业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人情关系,这就导致管理上的不公平,而不公平往往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并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和员工在发展上的统一性,这也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上缺少主动性,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事情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用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换一层意思就是懒惰思想,因为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如果不能够主动求变,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难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徇私舞弊的问题,甚至出现收受贿络的问题,比如收取供应商的贿赂,对来料质量的

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及其管理

内容摘要: 随着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的增多,文化因素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日趋重要。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企业经营活动,在探讨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文化风险的成因、根源及管理策略。 关键词:文化风险并购文化审慎管理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否重视跨文化管理正在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关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义来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跨文化管理产生以前,关于文化及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仅限于文化人类学家。在企业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环

境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但在国内经营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加以考虑,管理学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文化与经营管理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以来,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霍夫斯泰德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和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群体本身无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类型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他对40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二)特龙彭纳斯的理论 上世纪90年代特龙彭纳斯对工商管理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企业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随着修建市场的片面开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的放慢,修建施工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如何增加和化解风险是企业管理者必需深化研讨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只要结实树立风险认识,客观剖析存在风险,逐渐完善风险机制,不时增强风险防备,才干使企业完成可继续开展。 对策一:增强客户关系管理,深化项目调查,防备和化解运营风险施工企业要不时创新运营理念,要看法到分包商、供给商是施工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他们能与施工企业共同抵挡市场风险。详细来讲,施工企业应对分包商、供给商的实力和信誉停止调查,树立诚信协作同伴数据库。在与分包商和资料供给商签署合同时,应力争列入领取分包工程款或货款的限制条款,使分包商和供给商充沛理解工程的资金情况,最好以建立单位资金领取顺序为前提或按相反比例付款,以此逃避分包商或供给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努力营建施工企业与分包商、供给商互动共进的气氛,创始“双赢”的场面。 工程项目本身的好坏也是关系到施工企业风险的重要要素。要控制这种风险,就必需对项目的筹划定位、所处地段、市场环境停止评价,对相关证件能否完全,土地款能否已付,工程资金能否到位等停止调查。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假如业主的信誉和实力普通,而项目自身评价较好时,风险控制绝对文曹胜红袁永福比拟容易,即便业主违约,施工企业可以接盘运作,挽回损失。 对策二:树立风险认识,增强外部管理,防备和化解管理风险首先,施工企业的指导班子要树立民主迷信的运营决策机制,严重投资事项经班子个人研讨决议,董事长或总经理对本单位的运营风险担任。工程招招标是施工企业的重点任务,要充沛思索项目的可行性、能够性和牢靠性。建立项目能否曾经正式同意,资金来源能否牢靠,要根据企业的接受才能和市场行隋合理报价。比方,关于有些资金到位率低、盈利程度不高、风险较大的外埠工程项目应予保持。 其次,要树立合同评审制度,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合同签署前,企业法律参谋要介入,对合同的风险性停止评价,避免合同中不利条款的呈现,把合同的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工程开工时要组织大家停止合同交底,明白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在发作合同条件变化时,要及时搜集会议纪要、工程图片、变卦告诉等重要材料,为合同争议预备证据,也为工程索赔打下根底。 第三,对本钱风险的控制。一方面在施工进程中对由造价部门提供的预算,工程管理部门与项目部协商确定的项目目的本钱,以及项目施行的实践本钱停止比照剖析,找出差别并制定对策,无效控制项目本钱。另一方面经过量价别离,对项目部考核资料量的耗费和设计变卦与索赔状况,资料价钱由企业一致管理并承当相应责任。 第四,经济担保要慎之又慎。施工企业普通不要为建立单位提供经济担保,也不要为相关企业提供任何方式的经济担保。近几年一些施工企业被莫明其妙地送上法庭,许多都与担保有关。关于确需为业主提供担保的,应对业主的资信情况严厉审查,详细理解业主目前的经济情况,商定好保证方式,并且力图让业主提供反担保或第三人保证。 对策三:强化效益认识,增强资金管理,防备和化解财务风险一、标准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实在可行的外部财务管理方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存款和担保规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标准结算纪律,集中开户,一致管理。二、财务部门

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主体鱼龙复杂,不讲诚信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缺少防范意识,对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了解甚少,导致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一、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导致上当受骗 目前,有些公司是国有企业独家投资或者合资开办的,但大多数商贸公司是公民个人开办的。一些不法商人,在申办公司时,伪造资本证明资料,骗得注册,或者借用他人资金注册后又予抽逃,属于典型的“空壳”公司。这类公司没有正式、真实的帐册,开办者往往把公司的有效资产落到自己或者亲属的名下,债务由公司承担,个人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一些企业对合作公司的资信情况缺乏细致、深入的调查了解,投入资金或者供给货物后,便被不法商人占有、转移或者挥霍,无法收回。就是起诉到法院,由于股东虚假注册、抽逃资本和非法占有公司资产的证据难于收集,也无法追究股东的责任。如有两家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煤炭合同,一公司出资50万元,另一公司负责经营,利润共享,实际上是借贷关系。负责经营的公司是王某用其父母的身份证,以其父母的名义开办的,其任经理。王某开办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向亲友筹借的,验资后即抽回偿还了借款。出资公司50万元到帐后,王某用20万元偿还了债务,其他款项因欠税被税务部门扣划。其提出要想继续运作,必须追加投资,使出资公司骑虎难下。 二、法律关系不清,对经营活动把握不准,风险增大 法律关系不清,错定合同性质和名称,导致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应承担的责任无法确定。如,某集体企业与一民营公司做买卖,集体企业出资40万元,由对方购买煤炭,提供储煤场地和工具,集体企业负责销售煤炭,利润三七分成,属于合作经营合同。而在操作中,集体企业却与民营公司签订了煤炭购销合同和场地使用合同。在合同履行中,该民营公司擅自在煤炭中掺入沙石,强行销售煤炭,集体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无论从买卖合同,还是从场地租赁合同,对方均无违约之处,无法追究对方责任。如果以合作经营签订合同,则对方存在严重违约,依法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三、乐观签约,缺乏风险评估及保护措施,一旦形成纠纷,损失难免 在经营中,缺乏对经营项目风险评估,好多项目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资产、经营、信誉情况进行评估,没有对发生纠纷解决途径、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效果上的考量。签订合同时,没有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或者约定了不利于己方的解决方式。大多数合同没有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虽然对方提供了担保,但因未依法办理登记手续而归于无效。 四、盲目联营,陷入联营陷阱 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是各方招商引资的对象,面对复杂的情况,稍有不慎,一旦投入资金,便会陷入矛盾和纠纷之中。如,某公司用600万元购买某商城的房屋,并以此为投资,与该商城联营设立公司,经营装饰材料市场。由于联营前,没有认真调查商城对市场房屋是否享有所有权,也没有将房屋产权办到联营公司名下,导致在以后的经营中纠纷不断,市场的投资人、施工单位通过诉讼手段取得了对市场房屋的租赁收费权,致使联营公司无房可管,无费可收,造成该公司600万元投资被架空。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企业资产和负债存在的风险研究 【第一章】公司资产和负债风险管理探究绪论 【第二章】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3.1 3.2】资产规模风险与结构风险 【3.3 3.4】资产质量风险与计价风险 【3.5 3.6】表外资产风险与资产的战略风险 【第四章】企业负债风险分析 【第五章】企业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负债与资产风险防控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 章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2.1 企业风险概述 风险的概念是由西方经济学家在19 世纪提出的,认为风险是伴随着企业的经营产生的,经营者承担了风险才获取相应的收入,收入是风险的报酬。20 世纪初期IIA 强调风险的损失观,风险对目标的实现是有阻碍性的,指出衡量风险的标准与后果,随后的学者研究逐步改变这一观念,认为风险具有两面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不仅包括未来结果的不利方面而且包括有利方面,2002 年IRM、AIRMIC

以及ALARM 共同发布了风险管理标准,强调风险的两面性,将其定义为各种后果可能性的结合,同时关注风险的有利与不利方面,充分利用风险带来的机会.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风险,应对风险机会大大增加,随着人们对风险认识观念的改变,逐步意识到充分利用风险的有利方面能给企业带来机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质的改变。人们对风险观念的改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早对风险的认识是激进的,强调风险的罪恶与对之厌恶,只能被动的接受;第二阶段:现代社会对风险的认识是可预测的、可度量的负面影响,设法去避免风险的发生;第三阶段: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将风险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认为风险是可管理、可操纵的,是一系列可能发生的结果,人们可以主动接受风险并接受专业建议,充分利用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机会,规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2 企业风险的分类 根对风险依据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根据风险的内容、企业的盈利性和风险的来源来进行划分,本文主要从风险来源来具体分析企业风险,外部风险主要从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等方面来进行风险分析,内部风险主要从企业战略、财务状况、运营状况等来进行风险分析。 2.2.1 外部风险 1、政治风险是指政府或政府官员等的行为而对未来产生的不

公司运营中常见的 大法律风险及防范

公司运营中常见的6大法律风险及防范 【导读】:企业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存在法律风险,我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知道法律风险,而且要知道其发生的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更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有效地应对风险的发生。 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6类风险: 一、公司治理中的法律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家族式企业在监督上的不力,规章制度对权力的设立不明确,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二、劳动人事法律风险。 最为常见的是职工工伤,劳资关系处理不当引发风险。还有就是企业为节约成本,缩短培养过程,迅速上项目,常常采用“挖墙脚”引进高级人才,这可能遭遇被挖企业的索赔和专利商标等侵权指控。反过来,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无端流失,被挖墙角,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也是一大风险。 三、企业融资中的法律风险。 企业经营中出现资金不足,常见的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股东追加投资,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等。比如:对于银行贷款,一不小心可能陷入“高利转贷”,“违规发放贷款”“贷款诈骗”等金融诈骗黑洞。 对于民间借贷,可能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法律风险;如果股东追加投资或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会遇到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调整,利益分配的约定等问题。 如果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法律风险评估与防范要求更高,否则鸡飞蛋打人财两空,教训是惨重的。

如果发行公司债券和股票,国家有严格的规则和制度,对法律风险的控制要求极高,必须法律、财经等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辅导,否则会落入“擅自发行 公司股票债券罪”的泥坑。 四、签订履行经济合同中的法律风险。 一般来说,主要是经济合同违约纠纷,大多数经营者只注意到了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及索赔问题,而忽视了前合同义务及后合同义务,因此导致纠纷的不在少数。第二,企业家从传统观念上习惯于熟人圈子的交易行为,有的口头上达成所谓的“君子协定”,时间一久,由于个人信用发生变化,或个人对当时的约定细节理解认知不同,从而引发风险。 最后,我们特别要注意一个市场准入制度的存在,很多交易行为必须首先审查交易对象的主体合格性,和一个没有交易资格的人去做生意,其结果和风险可想而知。 五、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企业无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比如从来没有专利检索和商标待查制度,使得企业在面对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时处于被动,比如我们的百布优品牌中的儿童版系列版本,封面设计就涉嫌侵犯“喜洋洋与灰太郎”剧本的在先权利,建议我们设计部门要在外观设计上做一些实质性的变动,不能图省事而引发风险。 六、行政管理法律风险。 由于公司内对行政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上的漏洞引发违规问题,被有关执法机关(比如:环卫,工商,税务,劳动监察,消防等部门)进行处罚。这种引起风险很划不来。 以上法律风险是企业常见的风险,我们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 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容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 即内部控制,从这一概念来说,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1组成部分重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中,其中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这五个要素是重合的。 1.2最终目标相同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都包括: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报告目标。 1.6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作用是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最终目标也是控制风险。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发展,风险管理拓展了内部控

制内涵,内部控制发展成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因此,我们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体化,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处理。 [1] 问题与误区编辑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中的误区或问题 还 一种常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可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既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一种管理过程,更是一种自律行为。 2.2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相互独立的 虽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有很多重合之处,如要素很多相

同、方法很多相似,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运用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发展阶段、行业特性、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要求来执行。比如,某企业生产医疗设备或药品,因为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问题,而且政府管制非常严格,风险管理的迫切性相对较强,此时企业以风险管理来主导内部控制比较合适;如果某企业是为了使自己的财 系,只有理论说教,缺少实际行动。 2.5制度执行不力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再先进的制度也不起作用。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力度的因素很多,其中,

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100条问答(精华版)

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100条 各位企业家: 您好!为了帮助企业获得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预防和降低企业经营与治理中的法律风险,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崔彦军律师就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各类法律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希望对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到帮助作用,供您参考。 这些法律风险提示包括“劳动用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企业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知识产权、外贸出口”等几个方面,还相应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针对性措施,以提高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的能力,力争使企业做到“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良好状态,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 ------------------------------------------------------------------------------ 机构: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崔彦军律师 地址:杭州市文二路391号西湖国际大厦A座20层 电话: 网址: 内容目录 一、人力资源之劳动合同法篇 二、建设工程篇

三、企业日常治理篇 (一)合同类 (二)管理类 (三)其它 四、企业知识产权篇 五、公司内部治理篇 六、人力资源管理篇 七、知识产权管理篇 八、业务管理篇 (一)合同管理篇 (二)业务执行篇 (三)涉外业务篇 一、人力资源之劳动合同法篇 风险提示1:劳动者与其它用人单位建立双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实践中,如遇到劳动者同时与其它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想解除劳动合同,是以“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还是以“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为 由解除劳动合同? 建议:从举证角度考虑,前者举证难度远远高于后者“严重影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易于举证,实践中用人单位很难提供相应的书面证据证明“严重影响”。因此,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可限期要

组织架构控制主要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组织架构控制主要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和 控制措施 一、组织架构控制:主要风险;设计环节 ;运行环节 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 (大 )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 (大 ) 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 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一 )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 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 以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二 )组织架构设计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企业 组织架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特点及内外部条件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具体形态如何不同,总的要求还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企业的组织架构,保证企业稳定、高效地进行经营活动。 1.企业各级的职责 2.组织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 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 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3.组织架构设计的要求 (1)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 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2)避免业务重复或职能重叠。 业务重复或职能重叠会导致企业有限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下降,设计组织架构应避免出现 这样的问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将企业管理层次保持在合理水平。 (3)明确岗位职责。 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各具体职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编制岗 (职) 位说明书,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 程图、岗 (职 ) 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 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4)不相容职务分离。 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企业应当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不相容职务分离基于的假设是两个人无意识同犯一个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一个人舞弊的可 能性要大于两个人,而且两个人共同舞弊的成本也高于一个人舞弊,可以有效的降低舞弊风险。组织架构中的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 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三 )组织架构运行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全面梳理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 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1)在梳理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 资格和履职情况,以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运行效果。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在梳理内部机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等。 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 2.对子公司的监控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论文全文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 蔡则明吉林大学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企业都处在多变的环境中, 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突显出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报告的可靠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都将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并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讨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风险管理新趋势对我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启示。本文总结了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并讨论了完善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启示 一、企业风险管理简介 (一)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社会各部门积极主动认识管理风险,以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根据战略决策的要求,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管理与处理,为使风险损失、可能性、发生频率降到适当低的水平的系统管理过程。企业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现代企业主要针对投资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防范[1]。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 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 1.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会计信息可以在会计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对于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可以立即予以发现并及时反馈到企业各级管理机构,便于采取措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 2.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风险控制系统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够相互协调和制约,通过业务处理的授权,使企业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范围和职权,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风险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