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分镜头转场技巧

分镜头转场技巧

转场是一种形式,然而它有其内在的视觉——心理依据,是叙事内容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层次和结构的需要。转换时要注意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

*转场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来连接两个场面;无技巧转场则是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落,此时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

场面转换在影视作品中可以有两重意思,依照蒙太奇派观点,镜头之间是对列组接的关系,而一组段落镜头组成的场面之间也是对列组接的蒙太奇关系。场面的转换首先是蒙太奇镜头段落的转换。除此以外,场面的转换还可以指叙事结构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发展的阶段性转换。在文字语言中,如果说蒙太奇段落组成的场面是一句话的话,那么情节段落就是一个自然段。情节的段落是由若干组段落镜头组成的场面。

场面、段落的转换有其依据,它们的划分也有其依据。

第一书场面转换、划分的依据

一、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

场面的转换是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就像写文章一样,一句话写完,自然要有句号,一段内容暂告结束,自然要另起一段。电视片也是同样,段落的划分和转换,是为了使内容的条理性更强,层次的发展更清晰。

对观众来说,场面的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是心理的隔断性和视觉的连续性。所谓心理的隔断性,就是要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知道上一段内容到这里告一段落了,下面该开始另一段内容了,这样才不至于使观众看不出头绪。特别是纪录片,它很少有事件、人物的贯穿,很少能给观众非常具体的空间概念,也很少能用情节因素来做段落的划分,如果不能使观众较明确地感到内容的割断,就很容易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的错误。所谓视觉的连续性,就是利用造型因素和转场手法,使人在视觉上感到场面与场面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顺畅。

与组的转换时,要强调视觉的连贯性而缩小心理的隔断性。因为,上下内容之间有较直接的联系,这时就像文章中的“句号”,虽然上下两组镜头的内容有差别,但没有明显的意义上的隔离,这时就应利用后期的相似性,内容的逻辑性,动作的连贯性来减弱内容的断裂感。而在叙事段落间的转换或者较明显的意义的差别的蒙太奇段落的转换时,则应在加强心理隔断性的同时,减弱视觉的连续性,也就是形成“另起一段”的效果,利用定格、突变、两极镜头等方法,造成明显的段落感。

二、场面划分的依据

一组镜头的段落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中完成的,因此时间和地点就是场

面划分的很好
依据,当然有时候在同一时空中也可能有好几组镜头段落,也就有好几个场面。而情节段落则是按情节发展的结构的启承转合等内在节奏来划分的。

下面讲一下几种划分的依据。

1.时间的转换

电视节目中的拍摄场面,如果在时间上发生转移,有明显的省略或中断,我们就可依据时间的中断来划分场面。蒙太奇组接中的时间与真实的时间是不同的,它往往是对真实时间的一种压缩。屏幕上的时间有限,而生活中的时间很冗长,因此必须省略,在镜头语言的叙述中,时间的转换一般是很快的,这其间转换的时间中断处,就可以是场面的转换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分镜头脚本中每个场景关于时间的因素,如日景、夜景、几月几日、春天、冬天等。

2.空间的转换

叙事的场景中,经常要作空间转换,一般每组镜头段落都是在不同的空间里拍摄的,如脚本里内景、外景、居室、沙滩等,故事片中的布景也随场面的不同而随时更换。因此空间的变更就可以作为场面的划分处,如果空间变了,还不作场面的划分,又不用某种方式暗示观众,就可能会引起混乱。

的转换

一部电视片的情节结构由内在线索发展成的,一般来说都有开始、发展、转折、高潮、结束的过程。这些情节的每一个阶段,就形成一个个情节的段落,无论是倒叙、顺叙、插叙、闪回、联想,都跑不了有一个情节发展中的阶段性的转折,我们可以依据这点来做情节段落的划分。

如果说上面一点讲的情节发展是一种叙事的内在节奏的,那么电视片里还有一种剪辑上的外在节奏,为了叙事上内在节奏的要求,也为了观众欣赏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电视片的剪接上要安排外在节奏的变换。它可以用剪接率,主体的运动速度,镜头的运动速度等因素来表现,它是与内在的叙事节奏统一或呼应的,它往往可以用作段落的划分总之,场面和段落是电视片基本的结构形式,片子里内容的结构层次上依据段落来表现。因此段落的划分首先是叙述内在逻辑上的要求,同时它也是叙述外在节奏上的要求。作品中描述的事件在情节上的起伏、动作上的跳跃和对接,高潮的形成和解决,也需场面和段落的划分来勾勒叙述的外在形式,使得节目在形式上安排与其内在情节的高涨低落、发展停顿相辅相成、互为呼应,以增强叙述的感染力。

场面之间,段落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结,因此在转场的意图和手法上要有种既分割又连续的不同作用。段落是由若干的场面组成的,因此每个段落的转换处,也肯定是一个场面的转换处。然而场面

和段落的转换在目的上是不一
样的,场面的转换只是为了告诉观众空间的变换,让观众能看得出头绪,跟得上叙述,并不是要在心理和视觉上给以隔断。而段落的转换则不同,它是与叙述中情节的发展直接联系的,可以说是情节线的外化,因此段落的划分是有内涵在里面的靡砸脊壑谒孀徘榻谛鹗鲋薪谧嗟谋浠蝗ジ惺埽兄置魅返男睦砩系陌凳尽S?此我们应该清楚,场面间的转换应该是一种倒重于内在连贯式的转场。而段落之间的转场则侧重于一种分离切断。

知道了不同的目的,就可以寻求适当的转场方法了。

第二书转场的方法

转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依据手法不同分为二类:一是用特技手段作转场,一是用镜头自然过渡作转场,前者叫技巧转场,而后者又叫无技巧转场。

一、技巧转场的方法

利用特技的技巧使两个场面连在一起,它的特点是,既容易造成视觉的连贯,又容易造成段落的分割。电视有电子特技的优势,大大增加了特技的形式,先进的电子特技机利用计算机数码,可编出几百种特拉式样。现在特技不只用来做段落间的转换,在镜头的组接和后期表现方面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它。场面转换常用的技巧手法有以下几种:

1.“谈出”、“淡入”或称“渐隐”、“渐显”

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光度逐渐减到零点,后期由明转暗逐渐隐去,下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点逐渐到正常的强度,后期由暗转明,逐渐显现,这样的转场过程,前一部分就是“淡出”,后一部分就是“淡入”。

淡出、淡入后期长度的值,一般各为2秒(共5秒)。但它们在实际运用时的长度是由影片的情节、情绪和节奏的要求来决定的。舞台剧有的场合需要“幕徐徐下”,有时则需要“幕急落”。“淡出”、“淡入”也有快慢、长短之分,这都要看剧情的需要如何。有些场合不仅可以慢慢地“淡出”、“淡入”,甚至还可能在中间加上一段黑后期,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缓淡”。过多使用会使影片结构松散、拖沓,不够凝练,使观众产生厌倦,因此要慎用。一般用于大段落间的划分,给人间歇感,宜于自然段落的划分。

2.“化”又称“叠化”、“溶”

第二个镜头出现于银幕,仿佛是从前一镜头之后逐渐显露出来的;即在前一镜头逐渐模糊、淡去的消失的过程中,后一镜头同时逐渐清晰。依照这种过程所占的时间长短,“化”有快化、慢化之分。

“化”的用途:第一,用于时间的转换,表示时间的消逝;

第二,用于表现梦幻、想象、回忆等插叙
、回叙场合,俗称“化出”、“化入”;第三,表现景物变幻莫测、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第四,在两个后期用切换连接不顺畅的情况下,“化”可以保证镜头转换的顺畅,但这是消极的用法。

“化”表现时间过程的转场只表示时间的省略,因此化的次数则代表时间过程,一个过程一次化,表现回忆梦境等倒叙时,每个过程得用两次,即化出化入,以求得两个后期在形状上的相似,不至于生硬。

3.划像

前一后期从一个方向退出后期,第二个后期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划出,根据退出后期的方向不同,又可分为横划、竖划、对角线划等等。划像,一般用在两个内容意义差别较大的段落转换时。

4.圈出圈人

前一段落结束时用圈、框等图把前一个段落圈出来并用圈入开始第二个段落。

5.定格

第一段的结尾后期作静态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一个后期,这比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6.空后期转场

当情绪发展到高潮的顶点以后,需要一个更长的间歇,使观众能够回味作品的情节和意境,或者得以喘息,能稍微缓和一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用“谈出”、“淡入"或者用。缓淡”等处理手法是不能奏效的,需要安插一段具有一定长度的“空后期”来结束这一段落。意大利电影《向阳花》中,男主角安东尼和女主角乔万娜在海滩上热恋、接吻一场,把人物放在分别作为前景和背景的两只小船中间,两人卧倒后,剩下了两只小船的空后期,然后接上蓝天白云、大海杨波两个空后期,喻示了主人翁的一往情深,从而很圆满地结束了这一段。空镜头空后期转场是用镜头情绪的长度来获得表现效果增加节目艺术感染力的。

7.翻页

第一个后期像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后期随之显露出来。

8.正负像互换

来自于照相上的一种模拟特技。电影中靠洗印处理,而电视上靠色彩分离的技术,有种木刻的效果。适用于人物专题片。负像是种异常现象,而且有种阴险颠倒黑白之感,可以用于丑化暴君,也可以用于一个人的不同时代处境。如《紫禁城》中当慈禧由宫女变成太后时,就用了负像。

9.变焦点

利用变焦点来使形象模糊,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焦点突出形象上。达到不变换镜头就可改变构图和景物的目的。在这种技巧中,往往是两个主体在一前一后,在景深中互为陪衬,达到前虚后实或前实后虚的效果。它也可以使整个后期由实而虚或由虚而实,从而达到转场的目的。

技巧的转场,一般

适合于用在较大的转换上,它
比较容易形成明显的段落层次在组与组之间的场面转换,则多采用直接切换的方法。 二、无技巧转场的方法

无技巧转场,它不用技巧手段来“承上启下”,而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进程。近年来,故事片基本摈弃了技巧的转场手法,时空的转换、段落的过渡都用直接切换来实现。这是因为,故事片有明显的情节线索,有由情节限定的相对空间稳定性。但在电视节目中,情况却不尽然。由于节目形式的发展,演播室和外景越来越多地结合在一起,在片子中主持人和记者也越来越多地和报道内分开,两种屏幕形象同时出现。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技巧手法把两种形象自然地区分开。虽然,技巧转场在电视节目中很重要,但无技巧的转仍然是一种简便经济、经常使用的转换手法。

无技巧的转场方法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和适当的造型因素,使之具有视觉的连贯性。但在大段落的转换时,又要顾及到心理的隔断性,表达出间歇、停顿和转折的意思。切不可段落不明、层次不清。这种用切换直接转场所以能成立,首先因为影视艺术在时空上有充分自由,屏幕后期可 以由这一段跳到另一段,中间可以留一段空白,像删节号,而这空白无需说明观众自己能得出他的理解。因此无技巧转场的功能很大,这些功能使它省略了许多过场戏,缩短了段落间的间隔,加紧了作品的内在结构,扩充了作品容量。无技巧转场的段落转换处后期必须有可靠的过渡因素,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直接切换。 .后期的合理过渡因素

1.后期的合理过渡因素

(1)相似性。两个相连镜头在主体上或者后期结构上有形式上的相似,如数量相等或上下两个镜头包含同样或相似的主体。

(2)逻辑性。上下两段两个连接镜头在发展的情节上有逻辑关系,如因果对应,承上启下等等。

(3)比喻性。上下两段相连两镜头变化的后期内容有强烈对比作用,后一镜头对前一镜头有比拟、隐喻、象征等作用。

(4)过渡性。运用后期主体的运动,或摄影机的运动来使摄影场地、拍摄空间作转移,也可借助台词或音乐、音响来处理段落转移

以上四个因素,使得无技巧后期转场呈现出流畅性。但是所有转场都存在分割性和连贯性两因素,无技巧连贯转场时,合理的转场因素是矛盾之主导方面,次要方面是不能忽视转场时镜头间的分割作用,以示区别两个段落。我们在考虑段落间转换之合理因素之余,也要考虑两个段落相连的两个

镜头的某些特征,使观众从后期本身的造型能
够很快识别场面时间已转换。 .后期内容的特征

2.后期内容的特征

(1)主体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前景、后景变化造成环境地点气氛之改变。

(2)同一主体在前后两个镜头当中,位置发生变化。

(3)前后两镜头在内容上有因果、对应、并列关系,但主体可根本不同,可显示是两段落。

(4)同一主体在前后两镜头中运动状态不一,如静止变成运动或相反;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用剪辑让欢笑最大化

当你看喜剧片的时候是不是会不自觉的发小笑?是不是有时笑的时间特别长?哈哈

这不仅仅是编剧,导演,演员的设计功劳,同样也有一部分归功于剪辑师!良好的剪辑可以让喜剧的笑料最大化!好了,不多说,进入正题! 先看这样几个简单镜头。

1劳拉和哈里沿街奔驰的全身镜头,跑了15秒左右后,哈里滑倒,跌到人行道上

2在人行道上香蕉皮的特写镜头,过了一会儿,哈里的脚入画,他的脚踏到香蕉皮上滑倒了。

那么在什么地方剪辑香蕉皮的特写呢?......显然用流畅剪辑的方法是不起作用的,如果纯粹从流畅剪辑的观点来考察,这两个镜头中,香蕉皮特写最适当的剪辑处似乎应该是脚进入画面的地方,并使这一镜头继续下去。在滑倒一半时立即接回到哈里跌倒在人行道上的中景镜头

这两处剪辑都显得十分流畅,当哈里跌倒的时候观众也会笑起来,但绝对不是哄堂大笑。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遵循一个十分古老的喜剧格言:“告诉观众你要做什么,做完之后,再告诉他们你已经做完了。”

看下,如果上面的场景这么剪辑 1 劳拉与哈里沿街奔跑的中景

2 人行道上香蕉皮的特写(你告诉观众下面要发生什么,他们就开始笑了)

3 劳拉与哈里继续跑的中景(观众会笑的更厉害了)在哈里最后倒在人行道上之前,奔跑的镜头应该继续几秒钟,(这样观众就更有机会捧腹大笑,已经告诉观众将要发生什么,并且己经决定了,怎样告诉他们才好呢?)

4 特写镜头,劳拉做出一个无可奈何的滑稽姿势。(观众会重新笑起来)

好了 以上这个方法我介绍完了,总体说起来呢,就是把你要做的告诉观众,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笑。

(当你想给别人讲笑话的时候是不是自己还没有讲就想笑?哈我想道理应该是相似的吧。

剪辑点的选择

剪辑点,视频剪辑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也就是在什么时候进行镜头的切换。我不能概括这么大的问题,但或许以下的文字可以对你的实际剪辑中会有帮助。一般来说,剪辑点分为

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我们重点解释画面剪辑点。一般画面剪辑点分
为1动作剪辑点 2情绪剪辑点 3节奏剪辑点。 我们只谈论动作剪辑点。

大家在剪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用不同景别的镜头来表现一个动作的情况,因为这样会让镜头语言更多样一些。但是流畅的画面组接在剪辑的时候是有技巧的。 视频剪辑中最常遇到的莫过于:起坐;起卧;拥抱;握手;脱帽;穿衣;抽烟;开关门窗;走路;跑步等等。《透明人》开场的奔跑的小白鼠的视频剪辑非常流畅,其秘密在于:剪辑点前后的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切” 仔细看的话应该可以看出中间总有1帧或者2帧在过渡!可以看做是2帧的叠化也可看做是2帧的渐隐渐显。从第一帧用起 就是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流畅的动作其实中间都会有相对的停顿。也就是说在逐帧观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几帧画面是相对静止的,这个地方通常就是我们要选择的剪辑点。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静止的帧(1-2帧)我们留在上一个镜头中,下一个镜头(一般是不同景别)从开始动。

好的,我已经把精髓说了出来,下面说说不精髓但很关键的 呵呵。 脱帽|戴帽 会在手接触帽子的时候静止 开关门窗会在手接触门窗的时候静止 握手会在握手上下起伏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静止 走路会在脚踏地和最高点静止(注意左右脚一致) ok 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剪辑办法可以按照上面的精髓来做 呵呵。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例外。 就是我前面扯的 情绪剪辑点和节奏剪辑点。 当人愤怒的时候 当我们要求节奏加快的时候 那么 就把下个镜头的画面少用几帧就ok了。(例如开窗第一个镜头是手接触门窗时候结束下个镜头接门窗已经开了一部分了。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传说中的情绪剪辑点和节奏剪辑点,我想这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这些都要靠剪辑师的经验和艺术修养来完成,看概念是没用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