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

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保护膜/胶带,都有它自己的不同粘性,有些大,有些小,佳隆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这些我们是怎么测试的呢?

保持力:

自由端负重时的抗相对滑动能力;另一端粘贴在制定的表面。淘材网。

测试条件:粘贴面积:25*70MM(1750平方毫米);滚压:2kg,3次,300mm/min;负重:1KG;测试环境:23+-2度65+-5%相对湿度和10/300度实验室烘箱;加强物:聚酯薄膜

抗拉强度:

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及速率下,压敏胶粘带拉断时所需要的切力。

测试条件:在立即的情况下,测试环境:23+-2度65+-5%相对湿度;试验速率:300mm/min

初粘力-滚球试验(GB/T4852-84):

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暂时接触时,胶粘

带对物体的粘附。

测试条件:23+-2度65+-5%相对湿度

剥离力强度(90度):

将一条胶带从标准的测试板以指定速率及90度角度剥下所需要的力。

测试环境:23+-1度50+-5%相对湿度;滚压:4KG,5次,10M/min;加强物:聚合物薄膜;剥离速率:300mm/min

剥离力强度(180度):

将一条胶带从标准的测试板以指定速率及180度角度剥下所需要的力。

测试环境:23+-2度65+-5%相对湿度;滚压:2KG,3次,300MM/min;加强物:聚合物薄膜;剥离速率:300mm/min

以上是佳隆胶带的保持力、抗拉强度、初粘力、剥离力的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ASTM D 3359 涂层附着力粘胶带法测试

Designation:D3359–0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y Tape Test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D3359;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This standard has been approved for use by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1.Scope 1.1These test methods cover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the adhesion of coating?lms to metallic substrates by applying and removing pressure-sensitive tape over cuts made in the?lm. 1.2Test Method A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use at job sites while Test Method B is more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laboratory. Also,Test Method B is not considered suitable for?lms thicker than5mils(125μm). N OTE1—Subject to agreement between the purchaser and the seller, Test Method B can be used for thicker?lms if wider spaced cuts are employed. 1.3These test methods are use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 adhesion of a coating to a substrate is at a generally adequate level.They do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higher levels of adhesion for which more sophisticate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re required. N OTE2—It should be recognized that differences in adherability of the coating surface can affec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coatings having the same inherent adhesion. 1.4In multicoat systems adhesion failure may occur be-tween coats so that the adhesion of the coating system to the substrate is not determined. 1.5The values stated in SI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The values given in parentheses are for information only. 1.6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the safety concern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Referenced Documents 2.1ASTM Standards: D609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of Cold-Rolled Steel Panels for Testing Paint,Varnish,Conversion Coatings,and Related Coating Products2 D823Practices for Producing Films of Uniform Thickness of Paint,Varnish,and Related Products on Test Panels2 D1000Test Method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Coated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Applica-tions3 D1730Practices for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and Aluminum-Alloy Surfaces for Painting4 D2092Guide for Preparation of Zinc-Coated(Galvanized) Steel Surfaces for Painting5 D2370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atings2 D3330Test Method for Peel Adhesion of Pressure-Sensitive Tape6 D3924Speci?cation for Standard Environment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Paint,Varnish,Lacquer,and Related Materials2 D4060Test Method for Abrasion Resistanc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the Taber Abraser2 3.Summary of Test Methods 3.1Test Method A—An X-cut is made through the?lm to the substrate,pressure-sensitive tape is applied over the cut and then removed,and adhesion is assessed qualitatively on the0 to5scale. 3.2Test Method B—A lattice pattern with either six or eleven cuts in each direction is made in the?lm to the substrate,pressure-sensitive tape is applied over the lattice and then removed,and adhesion is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with descriptions and illustrations. 4.Signi?cance and Use 4.1If a coating is to ful?ll its function of protecting or decorating a substrate,it must adhere to it for the expected service life.Because the substrate and its surface preparation (or lack of it)have a drastic effect on the adhesion of coatings, a method to evaluate adhesion of a coating to different substrates or surface treatments,or of different coatings to the 1These test method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D01on Paint and Related Coatings,Materials,and Applications and are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D01.23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pplied Paint Films.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Aug.10,2002.Published October2002.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3359–https://www.docsj.com/doc/606500502.html,st previous edition D3359–97. 2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6.01. 3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10.01. 4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2.05. 5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6.02. 6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15.09. 1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Copyright ASTM International Reproduc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ASTM Licensee=daimlerchyrsler account/5957216001 Not for Resale, 12/09/2005 00:34:54 MST No reproduction or networking permitted without license from IH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粘性能测试

一.初粘力,初粘性能测试(滚球法,FINAT环形法,V轨道滚球法) 二.保持力,持粘性测试方法(常温保持,恒温保持,恒温恒湿保持) 三.剥离力,剥离强度测试方法(180°剥离90°剥离) 四.离型力,离型强度测试方法 五.剪切力,拉伸剪切强度测试(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六.解卷力,低速解卷强度测试方法 七.不干胶,胶黏测试项目总汇 胶粘制品主要是在基材上涂覆一层粘着剂,使之可以粘住物品表面,可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粘结性能是表征胶粘制品粘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初始粘力大小是否合适,保持时间是否达标,剥离强度是否适中,都是企业在产品出厂前进行质量监督检测的重要指标 一.初粘力测试(初粘性能测试) 初粘性测试是表征胶黏剂粘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国内外测试初粘性有三种, 一种是滚球法另外两种是环形法和V斜坡V型道轨滚球法。 滚球法 ,通过钢球和测试试样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标签等产品对钢球的附着力作用来测试试样初粘性。将一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 FINAT环形初粘法 环形初粘力测试方法来检测胶粘制品的初粘性,利用一种拉力测试仪来检测初粘性力值的大小,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更直观,较之国内的斜面滚球法,数据更具有科学性,更接近实际应用 实验设备:剥离力实验机、环形初粘夹具, 试样制备:截取宽度25mm,长度至少175mm 的试样五条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测试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 小时。 测试步骤:1. 在测试前移除胶带背材,胶面向外,握住胶条两末端将它组成环形。环形末端10mm 夹入剥离试验机(环形初粘夹具)上夹具,环形垂直向下。(注意:夹具不要直接接触胶面)。2.(环形初粘夹具)的下夹具上的玻璃擦拭干净,剥离实验机以300mm/min 速度工作使环形与玻璃板接触,当完全接触后(接触面积25mmx25mm),立即反向以300mm/min 速度分离。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反向分离滞后时间尽可能短,记录完全分离环形与玻璃板的最大力值。 测试结果:1. 环形初粘用N 表示,取五条胶带的平均值(忽略首峰)2. 如果力值大于纸张强度,结果应取撕裂前的最大值,并附上PT(纸张撕裂) 3. 如果胶有转移,应用AT 表示,并用百分数表明转移程度。 V型道轨滚球粘性测试方法 斜坡V型道轨滚球法,并与斜坡平面滚球法进行比较,指出了V型道轨滚球法的优点。关键词初粘性,V型道轨滚球法l前言测试压敏胶粘带初粘性的常见标准有GB4852—84《压敏胶粘带初粘性测试方法》等斜坡平面滚球法。这种方法所采用的滚球是直径为‘八。~1英时的32种钢球,国内难以购买,且其尺寸不符合国家计量标准化的要求,若换算为SI制单位,则无论直径,还是质量均为无穷小数,既不便于制造,又无直观概念,难以推广;此外,GB4852规定,每次测试时必须用聚酯薄膜复贴助跑段和调节倾斜角度,既麻烦,又会因复贴不引起阻力不等而造成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国内压敏胶生产厂家较少采用此法。我们在编制《ATN铝箔胶粘带)企业标准时,参考美国PSTC标准,采用了新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初粘力及剥离力的测试方法

初粘力的测试方法初粘测试仪——滚球斜坡停止试验法(即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GB-T2794 1, 测试设备: 初粘测试仪. 2, 钢球: 直径为0.759-25.4mm( 1-32#) , 作为测试用钢球. 3, 测试条件: 试验室温度(23?à 2) degrees Centigrade, 相对温度(65?à 5 ) %. 4, 试样:①试样宽度为100mm, 长度约200mm 的样品,要求胶面干净,无折皱,无拉伸变形②取样的不允许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样品胶面。 5, 测试步骤: 准备工作: . ①将擦去防锈油的钢球,放入盛有清洗剂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After taking out, 用干净的无尘布擦拭干净. ②用胶粘带把试样上下两端固定在倾斜板( 倾斜度30. )上,必要时,也可以用胶粘带沿测试段两侧边缘加以固定,使试样平整地贴合在板上。 测试: 用镊子把钢球夹入放球器内,调节放球器的前后位置,使钢球中心位于助滚段起始线上,在正式测试前,一个试样允许作多次测试,但应调节放球器的左右位置,使钢球每次滚动的轨迹不重合.

预选最大钢球: 打开放球器,观察滚下的钢球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 停止移动逾Above 5s), 从大到小,取不同球号的钢球进行适当次数的测试,直至找到测试段粘住的最大球号的钢球. 取上述最大球号钢球和球号与之衔接的大小两个球,在同一试样上各进行一次测试,以确认最大球号的钢球. 6,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以钢球球号表示,钢球号码越大,Show that the viscidity is the higher at the beginning. 备注: 初粘力是粘胶浸润性能和硬度的一个主要指标. 图一: 初粘测试仪. Ball pu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倾斜板180。剥离力测试法标准为GB2792-1998 1, 测试设备: 180 度剥离测试仪2、取样

ASTM-D3359-09-标准试验方法-胶带法测量附着力

Designation: D 3359 – 02 名称: D 3359-0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y Tape Test1 ASTM D3359-09 标准试验方法胶带法测量附着力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 fixed designation D 3359; 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 in the case of revision, 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 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 A superscript epsilon (e) 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这个标准是D 3359确定了以后发行的。数字代表名称最初通过的时间,或者修订情况,和最新版本。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重新审批时间。上标代表最新版本的变化或重新审批。 This standard has been approved for use by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该标准已经被国防机构部门批准使用。 1. Scope 范围 1.1 These test methods cover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the adhesion of coating films to metallic substrates by applying and removing pressure-sensitive tape over cuts made in the film. 本标准提出的试验方法是规定通过在漆膜切割区施加和撕离压敏胶带的方式,对漆膜与金属底材之间的附着力进行评定的程序 1.2 Test Method A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use at job sites while Test Method B is more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laboratory. Also, Test Method B is not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films thicker than 5 mils (125μm). 试验方法A主要是供工作场所用,而试验方法B更适合实验室使用。试验方法B被视为不适合厚度超过 5毫英寸(125微米)的漆膜。 NOTE 1—Subject to agreement between the purchaser and the seller,Test Method B can be used for thicker films if wider spaced cuts are employed. 注 1-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如果切割间距较宽,漆膜较厚时可采用试验方法B。

胶带保持力和胶黏剂类产品粘力保持力测试试验方法以及使用

胶带保持力和胶黏剂类产品粘力保持力测试试验方法以及 使用仪器 1 概述 本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851-1998之规定制造,适用于压敏胶粘带等产品进行持粘性测试试验。 1.1 工作原理:把贴有试样的试验板垂直吊挂在试验架上,下端挂规定重量的砝码,用一定时间后试样粘脱的位移量或试样完全脱离所需的时间来测定胶粘带抵抗拉脱的能力。 1.2 仪器结构:主要由计时机构、试验板、加载板、砝码、机架及标准压辊等部分构成。 1.3 技术指标:砝码—1000±10g(含加载板重量) 试验板—60(L)*40(B)*1.5(D)mm(与加载板相同) 压辊荷重:2000±50g 橡胶硬度:80°±5°(邵尔硬度) 计时器—99小时59分钟60秒 工位—6工位 净重—12.5kg 电源—220V 50Hz 外形尺寸—600(L)*240(B)*400(H)mm 2操作方法 2.1水平放置仪器,打开电源开关,并将砝码放置在吊架下方槽内。

2.2不使用的工位可按“关闭”键停止使用,重新计时可按“开启/清零”键。 2.3 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3~5 圈胶粘带后,以约300 mm/min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每隔200mm左右,在胶粘带中部裁取宽25 mm,长约100 mm的试样。除非另有规定,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2.4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经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清洗以后,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2.5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按图2规定的尺寸,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压辊以约300 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滚压。注意滚压时,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施加于试样上。滚压的次数可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如无规定,则往复滚压三次。 2.6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应在温度 23℃±2℃,相对湿度 65%±5%的条件下放置20 min。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轻轻用销子连接加载板和砝码。整个试验架置于已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箱内。记录测试起始时间。 2.7 到达规定时间后,卸去重物。用带分度的放大镜测出试样下滑的位移量,精确至0.1mm;或者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时间数大于等于1h的,以min为单位,小于1h的以s为单位。 3 试验结果处理 试验结果以一组试样的位移量或脱落时间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胶带法测试涂层结合力

用胶带测试测量附着力的标准方法 ASTM D 3359 方法A. (划X法),油漆的干膜厚度大于5 Mils (127 u) 方法B. (划方格法),油漆的干膜厚度为2—5 Mils(50--127 u)时,划6线方格(线距2mm)。 油漆的干膜厚度为0—2Mils(0--50 u)时,划11线方格(线距1mm)。METHOD A(方法A) - X-CUT TAPE TEST(划X法胶带测试) 5A No peeling or removal无剥落或涂层去除 4A Trace peeling or removal along incisions 沿着切口有剥落或涂层去除的痕迹 3A Jagged removal along incisions up to 1/16 in. (1.6mm) on either Side 每一边沿着切口有长达1.6毫米(1/16英寸)的锯齿状去除 2A Jagged removal along most of incisions up to 1/8 in. (3.2mm) on either side 每一边沿着绝大多数切口有长达3.2毫米(1/8英寸)的锯齿状去除 1A Removal from most of the area of the X under the tape 胶带下X形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有涂层去除 0A Removal beyond the area of the X X形区域下涂层(全部)去除 METHOD B(方法B)- CROSS CUT TAPE TEST(划方格法胶带测试)

5B The edges of the cuts are completely smooth; none of the squares of the lattice is detached.切口边缘完全光滑;没有一个四方格子出现剥落。 4B Small flakes of the coating are detached at intersections; less than 5% of the area is affected. 交叉点处有少量涂层的剥落,但受影响面积不到5%。3B Small flakes of the coating are detached along edges and at intersections of cuts. The area affected is 5 to 15% of the lattice. 沿切口边缘和切口的交叉点处,有少量涂层剥落,受影响面积为5- 15%的 格子。 2B The coating has flaked along the edges and on parts of the squares. The area affected is 15 to 35% of the lattice. 沿切口边缘和四方格子内,涂层有剥落,受影响面积为15- 35%的格子。 1B The coating has flaked along the edges of cuts in large ribbons and whole squares have detached. The area affected is 35 to 65% of the lattice. 沿切口边缘,涂层有长条状剥落,且整个四方格子也有剥落。受影响面积为 35- 65%的格子。 0B Flaking and detachment worse than Grade 1. 剥落和剥离状况比1B更糟。以下摘自技术服务培训模块六(其图片指导为剖面图) 测试方法的目标是为了尽早发现层间结合力问题,以尽量防止可能会在以后产生更大的问题。 1.测试的进行–何地与何时--分段阶段 当涂料系统已施工完毕且涂层已完全硬干,就应进行结合力测试。每个分段进行两处测试。一处在通风良好处,如分段的边缘;一处在通风受到限制,很少有空气流动的区域。 除非系统是单道涂层加预涂的施工,否则不得在有预涂的部位进行测试。 2.整舱涂装 待整个系统施工完毕,你应在上部或底部区域进行测试。同样,如可能,你也应选择有良好通风和不良通风的区域进行。应在修补和最终检验以前进行测试,以便有机会对测试所损坏的区域进行修补。 所检测的点数取决于舱室的尺寸。应根据常识进行。作为指导,你可以每500 m2测一点,但在大于2000 m2的舱室,你可以少检测几点。 3. 检测设备-- 需要的唯一设备是带刀刃的锋利小刀。 4.测试方法 。 (i) 在涂层上划一个30? - 45?

试验温度对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分析

试验温度对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分析

摘要:试验温度是影响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分析了试验温度对包材阻湿性的影响,并介绍了试验原理、设备C39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参数及适用范围、试验过程等内容,为企业监控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提供参考。关键词:水蒸气透过率、阻湿性、温度、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包装材料、红外传感器法 1、意义 水蒸气透过率是评价包装材料阻湿性的指标,是影响包装材料对所包装产品保护功能的重要因素,是防止产品出现受潮、发霉、结块等问题的重要屏障。影响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因素较多,如包装材质、厚度、材料内部结构及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等,一般来说,含铝箔、PVDC、镀铝膜、镀氧化物膜等材料包装的水蒸气透过率较低,同种材质包装厚度较厚者、结晶度、取向程度较高者其阻湿性较高,另外,包装材料不同的使用或存储环境同样会影响其水蒸气透过率,因此对于已经成型的包装材料来说,可通过对存储及流通环境的控制,使包装材料的阻湿性满足产品的保质要求。本文测试了不同试验温度下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并分析材料的阻湿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试验依据 包装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方法有杯式法、电解传感器法、湿度传感器法、红外传感器法等,本次试验依据红外传感器法测试样品,所依据的标准为GB/T 26253-2010《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 3、试验样品 本文以某企业生产的塑料薄膜为试验样品,分别测试其在25℃、90%RH与38℃、90%RH条件下的水蒸气透过率。 4、试验设备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试验设备为C39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该设备由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FTM1-FINAT测试方法NO.1 180°剥离力测试(剥离速度300mmmin)

FTM1-FINAT测试方法NO.1 180°剥离力测试(剥离速度 300mmmin) 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于测试自粘性压敏材料的永久粘合力或可剥离性。 定义:剥离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压敏材料从标准测试板上以一定角度、一定速度剥离时所需的力。 分别在压敏材料和标准测试板贴合20min及24h后进行测试,称后者 为永久剥离力。 测试仪器:拉力测试仪或类似仪器,其夹具能以180°剥离玻璃压敏材料,剥离速度300mm/min,精度+2%。 测试板用玻璃制成。 一只标准FINAT测试压辊。 测试样品:应是从有代表性的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测试条宽25mm,沿仪器方向至少长175mm.切口应干净、平直。每种材料至少应取3条进行 测试。 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测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h。 测试步骤:从测试条上移除背材,胶面向下,用轻微指压将胶条贴于清洁的测试板上。用FINAT测试压辊以大约10mm/s的速度每方向各压2次,使 胶面与测试板表面紧密接触。 在测试条贴合于测试板以后,放置20min再测试。重复上述步骤,将 另一测试条贴合于另一测试板上,放置24h再测试。 将测试条与测试板固定在仪器的合适位置使得剥离角度为180°,设置 夹具分离速度为30mm/min。在测试条中部每10mm读取数据,至少 读取5个数据。对所读取数据取平均值。 测试结果:剥离力用N/25mm表示,对各测试条取平均值。贴合时间为20min 或24h。 破坏类型 CP 洁净试板-试板上无污痕。 PS 试板污染-测试区域有色变,但无胶残留。 CF 内聚破坏-胶膜在测试过程中撕裂,胶残留在试板和基材上。 AT 胶转移-胶膜干净地从基材转移到试板上。用百分数描述胶转 移程度。

充氮包装重点关注性能解析

充氮包装重点关注性能解析 摘要:随着包装技术的进步,充氮包装已在食品、药品等产品包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能否保持包装中的氮气浓度是决定充氮包装保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性的分析了用于充氮包装的软塑包装材料应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从而为企业筛选充氮用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充氮包装、软塑包装材料、氮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密封性能、热封强度、柔韧性 伴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食品、药品等产品的种类日新月异,产品的研发方向趋向少添加、绿色、无公害化发展,流通的地域也越来越广,这就对产品的包装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以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及货架期内保持质量完好。 充氮包装是以氮气替换包装中气体的一种包装技术。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且与产品成分间无相互作用,将产品置于氮气氛围中可降低与产品接触的氧气浓度,可抑制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酶的活性和鲜活商品的呼吸强度,达到防毒、防腐和保鲜的目的。此外,充氮包装还具有防止产品被挤压变形、破碎等作用,可保持产品外观完好。然而,若要充分发挥上述功能,所用包装材料则应具有良好的性能,使包装内部的氮气浓度保持较高水平。为此,本文针对性分析了充氮包装材料应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 图1 充氮包装食品 氮气透过量 氮气透过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渗透过单位面积材料的氮气量,该指标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包装内部的氮气向外渗透的快慢,若所用包装材料的氮气透过量较高,包装内部的氮气散失较快,则在产品的存储及货架期内,包装易发生瘪袋,故而较低的氮气透过量是充氮包装材料应具有的基本性能。 目前,包装材料氮气透过量的测试方法主要为压差法,所依据的标准为GB/T 1038-2000

《剥离力测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让实验室的操作者能规范的使用仪器,保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范围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单、双面压敏胶粘带与不锈钢板180°剥离强度的测定,也适应于其它材料,如PVC、ABS、PE等。 3.引用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GB/T 2792-1998 4.定义 剥离强度 peel strength 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载荷。用k N/m 表示。 5.测试时机 5.1 每个供应商每月纸类和非纸类各随机抽测1次; 5.2 客户对粘性有特殊要求的; 5.3 材料出现粘性异常的。 6.试验装置 6.1 压辊 6.1.1 压辊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含橡胶层)约70mm,宽度约45mm的钢轮。 6.1.2 包覆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80°±5°,厚度约6mm。 6.1.3 压辊的质量为2000g±50g。 6.2 试验机 本试验机采用卧式结构,用高精度齿轮减速电子调速电动机拖动负载夹头,加载性能平稳。整机由拖动电机、主机壳、微电脑控制器、微型打印机等组成,测力单元采用高精度力值传感器和以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的数字控制系统构成。 6.3 试样 6.3.1 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mm±1mm和25mm±1mm两种,长度约为200mm。 6.3.2 试验板 试验板长度为125mm±1mm,宽度为50 mm±1mm,厚度为1.5 mm-2.0 mm。 6.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清洗剂为乙醇、汽油、异丙醇、甲苯、环已烷等适用的试剂或没有残留物

的工业级以上的溶剂。 擦拭材料为无尘布、无纺布、脱脂纱布、漂布等擦拭时没有短纤维掉落或拉断的柔软的织物,并且不含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7.试验条件 7.1 除非另有规定,实验室的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为45%R.H-65%R.H; 7.2 试样裁取后,连同试验板在实验室环境下放置2H后,方可进行正式测试。 8.作业内容 8.1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然后再用干净的无尘布将其擦 干,保持工作面的整洁,清洗后不能用手或其它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8.2 在制备试样前,先撕去外面的3-5层的胶粘带,然后再取长约200mm以上 的胶粘带(胶粘带的粘合面不能接触手或其它物质)。并把胶粘带与清洗后的试验板粘接。然后用压辊在自重下以约300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来回 滚压三次(试样与试验板粘合处不允许有汽泡的存在)。 8.3 试验制备后,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20-40min后进行试验。 8.4 将试样自由端对折180°,并从试验板上剥开粘合面25mm。把试样自由端 和试验板分别装进剥离机的左右夹头中进行180°的剥离测试,并将测得的F1、F2值来取其平均值得出该样的180°剥离力。 8.5 实验操作流程如下:上电—-预热(10分钟)---按“设置”键—-按“F0、 F1、F2…设置宽度、速度、打印等—-按“退出”键退出设置状态—-按“剥 离”选择实验项目—-按“点动”键、或“回位”键、“停止”键调整夹持 距离—-装夹试样—-按“运行”键启动实验—-试样断裂自动停机(或手动 停机)可选择打印(或不打印)---按“回位”键—-按“停止”键—-重复 上述过程,进行下一次实验—-关机。 9.试验结果 9.1 取值范围 按剥开后试样长度的20-80mm之间的距离计算。 9.2 读数法计算 在剥离的取值范围内,每隔20mm读一个数,共读四个数,求其平均值。每一组试样的个数均要不少于3个,试验结果以剥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9.3 测试结果由测试人员负责填入《材料剥离试验测试报告》中,测试后的样 品处理(留样或报废)则依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10.应用表单 10.1 原材料剥离力测试报告(24530230) 附表

M胶带附着力测试

M胶带附着力测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3M附着力测试胶带 原装思高(Scotch)高级透明工业胶带 型号:500#,600#,610#,810# 规格:18mm * 15m 1/2 IN(12mm) * 1296 IN(32.9m) 3/4 IN(19mm) * 1296 IN(32.9m) 测试胶带用途:广泛应用于丝印、彩印、喷印等工艺中,检验其油墨附着性,是标准测试手段。如:印刷线路板,塑料制品丝印,喷印,电子产品丝印、喷印。 测试胶特点:粘性稳定、贴强度大,国际标准测试胶带;透明度高,日久不变黄;独立纸盒包装、方便保存、办公用规格、易于使用。 3M 600 和610都是用来测量附着力比较常用的胶带,与810的区别在于其粘力的大小,记忆中810比600和610的粘力都小。 测试方法简单的说就是: 用刀在产品上面划格子(面积大小1mm*1mm),格子的数量与产品的面积有关,能多划尽量多划,划完格子后用胶带紧紧的粘贴在产品表面,过大约2-5分钟后以一定的角度(60,90,180都可以)迅速把胶带剥离产品。 判断附着力有以下6个等级,一般的要求是3B: 5B 切割线条边缘非常光滑,方网格无任何脱落 4B 在切割线条交叉点有细粉脱落,受影响面少于5% ?

3B 在切割线条的边缘和交叉点,有细粉脱落,受影响的网格在5%?-15%? 2B 在切割线条的边缘和方格内,有薄片脱落,受影响的网格在15%?-35%? 1B 在切割线条的边缘有带状土层脱落和整个方格脱落,受影响的网格在35%?-65%? 0B 比1B更严重的涂层脱落

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83.180 G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792 2014 代替G B/T2792 1998 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p e e l a d h e s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f o r a d h e s i v e t a p e s (I S O29862:2007,S e l f a d h e s i v e t a p e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p e e l a d h e s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MO D) 2014-07-08发布2014-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代替G B/T2792 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与G B/T2792 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删除了引用标准J B/T7499 1994‘耐水砂纸“(见1998版的第2章); 修改了 剥离强度 术语的定义(见3.1,1998版的第3章); 增加了 样件 术语(见3.2); 增加了 表面平均粗糙度 术语(见3.3); 修改了清洗剂的种类(见5.2.2,1998版的5.3.1); 增加了试样的裁取方法(见5.3.1); 修改了标准试验钢板的要求(见5.3.3,1998版的5.2); 修改了压辊的尺寸和质量(见5.3.4.1,1998版的4.1.1和4.1.3); 修改了试验室的标准试验条件(见5.4.1,1998版的6.2); 修改了试样的标准尺寸(见5.4.2,1998版的5.1); 增加了钢板的清洗方法(见5.5.2.1); 修改了压辊次数(见5.5.3.1,1998版的7.3); 修改了试样的制样时间和试验前的滞留时间(见5.5.3.1,1998版的7.4); 增加了胶粘带与自身背膜的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见第6章); 增加了胶粘带与防粘材料的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见第8章); 增加了低温下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见附录A); 增加了胶粘带90?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见附录B)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29862:2007‘粘胶带抗剥离粘附性能的测定“三 本标准与I S O29862: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一些调整,附录C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 S O29862: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三 本标准与I S O29862:200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D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三 本标准还对I S O29862:2007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本标准; 剥离强度的单位 N/10mm 改为 N/c m 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85)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二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二联冠(中山)胶粘制品有限公司二永大(中山)有限公司二广州宏昌胶粘带厂二无锡市万力粘合材料有限公司二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二上海晶华粘胶制品发展有限公司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卫星二陈维斌二王灿二张建庆二罗吉尔二陈华昌二杨春强二刘小丽二许宁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2792 1981二G B/T2792 1998三

ASTMD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 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 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 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

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 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 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 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 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 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 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 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 衬里面朝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 A 进行测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