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 (1分)霉是一种________,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2. (4分)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1分)青霉分泌出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________。

4. (1分)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_。

5. (4分)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

6. (4分)利用细菌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分)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8. (2分)霉有()种颜色。

A . 1

B . 2

C . 多

三、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9. (2分)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

发霉的条件。

10. (2分)利用一些霉可以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1. (2分)食用霉变的花生不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12. (2分)观察完毕,需要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13. (2分)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4. (2分)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霉有生命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8-1、

三、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1、

苏教版科学六上《馒头发霉了》课后练习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3.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4、影响真菌生存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 5、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期就会长出(霉菌),他与蘑菇是同一类生物。 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温度)等条件。 7、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他们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导致食物腐败而不能食用。 二、判断题 (1)食品用真空包装,不易发霉。(√) (2)霉菌对人类有害无益。(×) (3)食品的潮湿程度越大,温度越高,越易发霉。(√) (4)观察发霉的橘子时,应将塑料袋打开。(×) (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真菌。(√)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有些真菌能使任何其他生物患病。 B、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真菌。 C、真菌正在逐渐进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发霉的大米清洗后食用对人体无害。 2、馒头发霉的条件是(D )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四、连线 有益真菌有害真菌 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食用蘑菇衣服上的真菌 五、问答题 设计实验研究食品发霉的原因。 1、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试验方法: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后放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几天后,第一块面包没有发霉;第二块面包发霉。实验结论:霉菌生长需要获取水分。 2、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温度的关系 试验方法:在两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1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习题、练习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馒头发霉了》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 (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2)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3)霉有()种颜色。 (4)我见过的霉的形状有()状、()状、()状等。颜色有()色、()色、()色、()色等。 (5)英国细菌学家()发现了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2.判断 (1)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3)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二、综合题 1.选择题 (1)食物容易在()的环境中发霉。 A、春季气候干燥 B、夏季温暖潮湿 C、冬季寒冷干燥 (2)霉有()种颜色。 A、1 B、2 C、多

(3)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 B、虫 C、水 2.简答题 (1)霉菌有生命吗?如何证明? (2)你知道霉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霉菌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1.(1)青霉素(2)温暖,潮湿(3)多(4)绒毛,蛛网,棉絮,青绿,黄,黑,白(5)弗莱明,青霉素2.×√× √ 二、综合题 1.B C A 2.(1)霉有生命,因为它能够生长。(2)有益的作用①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②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③还利用其它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危害: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三、提高题1.略《馒头发霉了》 第2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 (1)我见过的霉的形状有()状、()状、()状等。颜色有()色、()色、()色、()色等。 (2)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要借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

3.馒头发霉了 【教育方针】 1.能利用显微镜调查物品上的霉菌。 2.能够用图或文字表明显微镜下霉菌的特色。 3.能够规划有控制变量的探求性试验,研讨物体发霉的条件。 【教育要点】 探求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简单发霉。 【教育难点】 规划有控制变量的探求性试验。 【教育预备】 教师资料:课件。 学生资料:一次性手套、镊子、培养皿、放大镜、显微镜,发霉的食物和新鲜食物。 【教育时刻】 1课时 【教育过程规划】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我这有一块馒头,它怎么了?(长毛了) 在科学上,这种现象咱们称作发霉了。 2.今日咱们就来讨论这个论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霉菌 (一)开始调查 1.这块馒头还能吃吗? 2.对,发霉的食物有可能会危害人的健康。所以,咱们在调查时,要带上手套,用镊子夹取,不要容易品味。(教师演示)明白吗? 3.请同学们仔细调查,比较发霉的食物与新鲜的食物有哪些不同?

4.学生调查。 5.说一说你的发现。 (二)详尽调查 1.放大镜调查 A.其实,食物发霉是霉菌在作祟。由于霉菌,新鲜的食物与发霉食物有了这么多不同。那么霉菌到底什么样呢,咱们借助放大镜再次调查,这次要仔细调查霉菌,用精确的语言描绘你看到的。 B.学生调查。 C.放大镜下的霉菌是什么样的? D.看来霉菌有很多种,形状各异。 2.显微镜调查 (1)同学们调查得很详尽,但还是有看得不够逼真。由于霉菌实在太小了。不过,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看得就可清楚了。想看吗? (2)教师在课前现已把霉菌切片做好并放到了显微镜下。同学们只要仔细调查就好。(3)咱们来看用显微镜调查的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调查要求:1.不要随意调整显微镜,光线暗时只能调整最下面的反光镜。2.调查霉菌时要闭上另一只眼睛。 (4)小组调查、汇报。 (5)教师收集了一些显微镜下的霉菌,咱们一同赏识一下。(课件出示视频) 3.同学们经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逐步、具体的调查了霉菌。那么你以为霉菌有生命吗?说出理由。怎样才能证明?(学生提出想法) 4.对,咱们来培养一些霉菌。 三、规划试验 1.你以为食物的发霉与什么有关?举例说明理由哟。 2.说出你的猜测。(时刻、水分、温度、空气) 3.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咱们要用试验来验证。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一课一练1.3《馒头发霉了》习题-青岛版(无答案)

1.3《馒头发霉了》习题 一、判断题 1、霉是一种微生物。() 2、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 3、霉菌都是有害的。() 二、多项选择题 1、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A、不需要任何“食物” B、需要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 C、从动植物身上吸 取“食物” 2、()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A、冷藏 B、擦酒精 C、高温煮沸 D、阳光曝晒 E、勤用肥皂洗手 F、捂住鼻子打喷嚏 3、()能防止物品发霉。 A、真空包装 B、套上塑料袋 C、低温冷冻 D、用纸包裹 E、放干燥剂 F、洒水 4、()是影响香蕉腐烂速度的主要因素。 A、温度 B、细菌的数量 C、二氧化碳的多少 D、灰尘 E、水 5、食物发霉的条件有()。 A、干燥 B、潮湿 C、温暖 D、寒冷

三、简答题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防止家中的物品发霉。 第二课时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题 1、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2、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3、北京烤鸭使用真空包装是为了让烤鸭容易发霉。() 三、选择题 1、霉有()种颜色。 A、1 B、2 C、多 2.在加工食品中经常会看到一小包干燥剂,它的作用是()。 A、吸收水分,防止食品发霉 B、杀死细菌,防止食品腐败 C、放出水分,防止食品发霉 四、实验题 回忆“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实验过程,填空: 我的猜想:食物在 _、、 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5.doc

编号 小学科学学科导学预案 学校年级六年级备课人 课型新授课题馒头发霉了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C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且乐于探究的问题C本课的探究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发霉的现象开始,观察霉,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了解霉的功与过,加深学生对霉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用文字或图画记录霉的特点。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课件等。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教学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法学法1、情境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研究物体,除了直观观察外,还可以借助其他物质帮助我们更 好地观察。验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霉的形状及霉的生长。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4、讨论法:通过学生自己猜测、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基本环节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教育技术应用 课前导入活动一、导入新课 出示白板课件:霉的图片,生汇 报: 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 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 品? 跃跃欲试竞相答题 (图片导入,激情引趣) 白板课件第1-9页,出示霉的 图片。(作用:让学生直观感 受霉的存在。并说说在生活中 那些地方见过霉,为学习做好 铺垫。)

《馒头发霉了》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育理论指导: 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论中提倡的科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为指导来设计教学,可以说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探究研讨、动手操作等等。当然也没有排斥教师言语的讲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础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情分析: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乐于探究的问题。本课的探究活动从

日常生活中发霉的现象开始,,观察霉,了解霉的功与过,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加深学生对霉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的食物、放大镜、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馒头发霉了》教案

《馒头发霉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食品、物品发霉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真菌。 2.了解弗莱明和青霉素的相关知识。 3.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涉及对比实验,能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 行记录和分析,能善于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 霉菌的认识、特点及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 青霉素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实验、视频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霉的资料、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霉的相关知识及准备分组实验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讲述:(出示一发霉的馒头)前一天,老师把吃剩的馒头放在塑料袋中,可才一天的功夫,馒头就这样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二、新授 (一)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馒头上生的霉?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想不想看看? 2.学生分组观察馒头上生的霉。老师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发霉的馒头或煎饼,以供学生们分组观察。 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手

摸、捏,用放大镜观察等。 4.提出问题: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展示。 活动一: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预设1: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 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 毛茸茸的。 捏上去有点滑或粘。 ······ 2.小结 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毛茸茸的,捏上去有点滑或粘等等。 预设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品发霉? 学生举例。 炊饼桔子、苹果、香蕉等 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预设3: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大家认为馒头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容易发霉。 (三)霉菌的作用 霉菌都是有害的吗? 学生讨论 预设1:霉菌都是有害的,它使植物和食物变质。 预设2:也不都是,上节课我们的学的酵母菌就是有益的,还能做食品和生产药品呢? 教师总结:霉菌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益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 (四)认识青霉素和弗莱明 青霉素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消炎类药物,可以说青霉素的发现改变了现在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 (1分)霉是一种________,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2. (4分)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1分)青霉分泌出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________。 4. (1分)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_。 5. (4分)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 6. (4分)利用细菌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分)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8. (2分)霉有()种颜色。 A . 1 B . 2 C . 多 三、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9. (2分)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

发霉的条件。 10. (2分)利用一些霉可以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1. (2分)食用霉变的花生不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12. (2分)观察完毕,需要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13. (2分)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4. (2分)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霉有生命吗?为什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探讨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探究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欲望 在科学实验中勇于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馒头、橘子等),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完成导学案课前探究表格部分。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

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指导学生阅读资料 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 3.学生阅读教材资料——《霉的功与过》。 4.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1.大胆进行假设。 (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2.设计实验方案。 (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根据导学案课内探究的表格设计几个对比实验。(2)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要求把设计意图写下来。 (3)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 3.小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3.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4、影响真菌生存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 5、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期就会长出(霉菌),他与蘑菇是同一类生物。 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温度)等条件。 7、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他们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导致食物腐败而不能食用。 二、判断题 (1)食品用真空包装,不易发霉。(√) (2)霉菌对人类有害无益。(×) (3)食品的潮湿程度越大,温度越高,越易发霉。(√) (4)观察发霉的橘子时,应将塑料袋打开。(×) (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真菌。(√)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有些真菌能使任何其他生物患病。 B、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真菌。 C、真菌正在逐渐进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发霉的大米清洗后食用对人体无害。 2、馒头发霉的条件是(D )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四、连线 有益真菌有害真菌 酵母菌水果上的真菌食用蘑菇衣服上的真菌 五、问答题 设计实验研究食品发霉的原因。 1、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试验方法: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后放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几天后,第一块面包没有发霉;第二块面包发霉。实验结论:霉菌生长需要获取水分。 2、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温度的关系 试验方法:在两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青岛版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

3.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出物品上的霉的颜色和形状。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体思路;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 3.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兴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每组:分别装在两个透明的塑料袋里发霉的馒头和橘子、新鲜馒头。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与发霉有关的文字资料和课件,手套、镊子、塑料袋、小刀、线、滴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两个小任务,谁还记得? 2.学生回顾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们把馒头和橘子分别装在两个透明的塑料袋里,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它们的变化),带来了吗? 3.教师引领:(教师随机从一名学生手中拿出一个馒头)看,你有什么发现?总结一下你们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的实验来汇报交流这个话题。(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观察霉菌的样子。 (1)大家带来的食物都发了霉,那么霉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来观察一下?你想怎样观察? 预设1:学生自由回答,说出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 (2)学生分组交流霉的颜色、形状、种类、气味等。教师巡视指导,发放记录表(一)。 同时老师出示课件①,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物品上的霉,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2.你发现霉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分小组汇报情况,说出观察到的霉。 (2)教师展示课件②(坏了的馒头、发霉桔子和霉菌图片),及时引导总结。 我们通过观察交流,对霉有了初步认识:霉也是有生命的,叫做霉菌,它是真菌的一种,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要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主要由菌丝组成。我们还知道了霉的种类、颜色、样子、气味,霉无处不在。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霉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 3.看来通过观察,同学们都很有收获,这些霉菌形态各异。那么霉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3、馒头发霉了

课题3、馒头发霉了课时安排1课时 目标科学探究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3、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科学知识 1、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2、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教学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实验材料: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仪、镊子。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霉。 1、谈话:你们见到过食品和衣服上发霉长 毛这种现象吗? 出示课题(板书:霉),请学生说一说,自己 带来了哪些有霉的物体,是什么样的。 2.组织学生研究物品上的霉。 学生认 真听教师提 出的问题, 思考后回答 一、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霉的颜色和形态以 及学生事先收集的有关霉菌的资料,师生进行 交流。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 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学生详细介 绍用眼睛看 到的霉的样 子、颜色 认识霉的 形态,了解 霉也是一

学习新课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 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 或用文字记录。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二、组织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的产生条 件。 1、师:你们带来的食物是怎样发霉的呢? 你能总结出食物发霉也就是霉产生的条件吗? 2、总结:霉的形成和温度(温暖寒冷)、湿 度(潮湿干燥)、光(光线的明暗)这三个因素关系。 三、霉的形成与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有关呢,还 是与其中两个或是三个都有关系呢?我们怎样 才能知道呢? 1、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把设计意图写下 来; 2、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四、食物和物品发霉往往对我们是有害的,怎 样才能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呢?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并 回答。 学生分组进 行实验探 究。 师生进行交 流。 种生命 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 下明确: 1、霉的生 物类别及 基本特征; 2、霉的分 布; 3、霉与人 类的关系。 作业 设计 自主研究一种霉菌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1、对霉的认识 2、食物发霉的条件 3、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习题——第2课时

《馒头发霉了》第2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 (1)我见过的霉的形状有()状、()状、()状等。颜色有()色、()色、()色、()色等。 (2)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所以常叫它()。 (3)食物发霉与()和()有关系。 (4)馒头在()和()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这种物质叫()。 (6)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了能杀死细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 (7)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等。 2.判断 (1)霉能够生长,说明它有生命力。() (2)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3)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二、选择题 1.食物容易在()的环境中发霉。 ⑴春季气候干燥⑵夏季温暖潮湿⑶冬季寒冷干燥 2.把食物放着冰箱里不易发霉,主要原因是() ⑴冰箱里温度低并且干燥 ⑵冰箱里温度低⑶冰箱能把霉杀死 3.防止衣服发霉最好的办法是() ⑴保持衣物干净⑵往衣柜里放上樟脑球⑶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 4.农民伯伯收打粮食后,总要晒干后入仓,这样做得好处是() ⑴防止生虫⑵防止发霉⑶减轻重量

三、简答题 1.霉有生命吗?怎样证明?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3.购买不易保存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保质期,过了保质期为什么不能吃? 4.你知道霉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霉菌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四、实践题 用学乐师生APP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2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馒头发霉了教案2 苏教版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知识与技能●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利用显微镜、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认识霉。认识霉的功与过。探究霉的生长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依据。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探究能力:教学材料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 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探索和调查 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

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指导学生阅读资料 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 3、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资料《霉的功与过》。 4、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1、大胆进行假设。(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2)各小组汇报 猜想结果。 2、设计实验方案。(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馒头发霉了 精品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馒头发霉了》案例分析

《馒头发霉了》案例分析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么样子的?如果条件许可将发霉物体带来。关于霉的有关资料如: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体,谁能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霉,物体发霉的样子,和环境,为进一步认识霉奠定基础。) (二)学生交流: 生1,我家的馒头发霉了,馒头上有黑色的毛, 生2,我家的面包发霉了,面包上有绿色的点。师:有几个?面积

大吗? 生2,刚开始小,不多,放了几天就更多了,而切多了黑色的毛。师:从这一点你能联想到什么?(霉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生3,我家的橘子发霉了,橘子上有绿色的毛,还有白色的点,而且橘子坏了,发软。师:从这一点你又能联想到什么?(霉可以使食物腐烂、变质、) 生4,出示发霉的大米。大米发霉有黑毛。 生5,出示发霉的柚子。柚子上面有白毛的丝状物。 课堂特别活跃,在学生发言时我有意识的记录了物品的名称,霉的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获得霉的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生谈体会:初步认识霉 师:从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们获得了关于霉的哪些知识? (一石激起前层浪,同学们又活跃起来了) 生1,我知道了霉有多种颜色。 生2,我知道了霉的颜色有白、黄、黑 生3,我知道了霉的样子,有的长的长长的丝,有的像棉花一样。生4,我知道了发霉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有的物品会发霉。有的不会发霉,只有具备了条件下会发霉, 生5,我知道了霉的害处会使食物腐烂。 生6,我知道了不仅馒头发霉,其他食物也发霉。 生7,我知道了霉无处不在。 生8,我知道了霉有很多种,因为颜色不同。

3 馒头发霉了

3、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 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你在哪里见过霉?什么物体容易发霉?(学生自由发言) 2、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观察霉的形态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双手。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二)猜测馒头发霉的原因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对霉的种类和形态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会发霉? (1)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三)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对比实验 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2)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修改,得到比较合理的、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霉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长。 答案:温暖潮湿 解析:解答: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生长环境。 2、防止发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解析:解答: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分析:本题考查防止发霉的方法。 3、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_________导致的疾病。 答案:细菌 解析:解答: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分析:本题考查抗生素的作用。 4、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 答案:青霉素 解析:解答:青霉菌是英国的弗莱明发现的。青霉菌分泌出来的物质称为青霉素。 分析:本题考查青霉素。 5、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 解析:解答: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分析:本题考查霉菌的作用。 6、利用细菌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解析:解答:细菌不一定的有害的,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功用。 7、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_________。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

《馒头发霉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利用显微镜下观察霉的基础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功过和防霉措施。 二、学情分析: 学生见过发霉的物品,但对发霉的条件不清楚,也没有认真的探究过霉的功与过和防霉措施。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

作与交流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难点知道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五、教学准备: 1.教师自制一套多媒体课件《馒头发霉了》 2.学生分组观察器材:发霉的馒头、显微镜、放大镜、镊子、盖玻片、载玻片、培养皿、牙签。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毛豆腐图片,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课件展示腐乳的图片那再看看这个呢,认识吗? 3.讲述:腐乳的原料是豆腐干类的“白坯”。给白坯接种品种合适 的霉菌,放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不久上面就长出了白毛——霉菌 们大量繁殖起来啦。这些白毛看起来可能有些可怕,实际上却大可 不必担心,因为这些菌种对人没有任何危害,它们的作用只不过是 分解白坯中的蛋白质、产生氨基酸和一些B族维生素。对长了毛的白坯进行搓毛处理,最后再盐渍,就制成了腐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