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政治必修一复习精简版

第一单元

1、商品

①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用于交换(以物换物或以钱换物,并处于流通领域中)、劳动产品

②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③两种属性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P.s. 任何商品都具有这两种属性,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有商品的两种属性,而只能互相让渡,即生产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P.s. 凡是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的,就是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

2、货币

①货币也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能成为货币的只有贵金银(金银纪念币是货币,但纪念钞不是货币,纪念钞在流通时与一般的纸币一样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时手段的价值符号)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p.s.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是给钱出去

不同点: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的收付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但支付手段一般是提前或延期支付,如赊账、支付利息、地租、债务、税款工资等,双方是收付行为不是同时进行的,具有时间差p.s.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的整个过程

P.s.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想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商品流通的启示。

3、纸币

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②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过程中为了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价值符号,它不能等同于货币本身,纸币只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还可以代替货币指向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纸币不能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③纸币本身的价值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所以纸币的面值多少,并不是指制造纸币的这张纸价值多少,而是指纸币能代替多少货币去和对应的商品相交换。

④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样式,但不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⑤纸币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即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就发行多少纸币去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多,表现是全面(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持续(长时间)的物价上涨,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上调银行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②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少,表现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下调银行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扩张性的财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5、外汇

①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做生意、旅游、购物时要使用的用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

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其中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属于银行信用卡,可以投资,

是信用凭证。

6、汇率

①如何判断一种货币升贬值:如果用100单位的A币可以兑换成比之前更多的B币,则A币升值,反之贬值。

②规律:谁升值,谁的汇率就升;谁贬值,谁的汇率的就低。

③一国纸币升值的影响:本国的国际购买力上升,有利于本国进口、有利于本国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学习培训;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可能引起股市或房地产泡沫,就业压力大

④一国纸币贬值的影响:本国的国家购买力下降,有利于本国出口、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学习培训。

7、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直接因素是供求状况;决定因素、根本因素的是商品的价值

8、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①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在一个行业内,每个生产商各自生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个行业内上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在一个行业内每个生产商各自在单位时间内上产的商品数量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在一个行业内在单位时间内上产的商品数量的平均水平

P.s. 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⑤四者相互关系:

a、单位与“个别”无关,总量与“社会无关”(单位指单位价值量,即一个商品价值多少;总量指价值总量=单位价值量×生产数量)

P.s.商品的单位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单位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⑥生产者只有当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才能处于有利地位,所以生产者必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9、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价格下降时,增加对其购买。(买落不买涨)

②不同种类的商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须的需求弹性(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③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反之亦然(同方向变动)

④互为互补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亦然(反方向变动)。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促使企业及时调节生产规模。当价格上升使扩大生产规模,当价格下降是缩小生产规模。

②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降价的空间,扩大市场份额。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只有保证自己的商品质量,才能卖出去获得收入。

④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10、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其消费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对于未来收入如果有比较乐观的预期,人们的消费水平就高,否则就会节制当前消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社会的收入差距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则提高;

②物价总体水平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则减少消费量,否则就增加消费量。

(2)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其实心里这些不同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消费行为。

(3)从根本上来说,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状况,生产决定消费。

?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1)生产决定消费。因此提高消费水平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人们收入差距。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总体水平。因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消费水平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消费。

?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前者的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适用于大部分的生活用品;中者的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适用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吃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购买大宗的商品或服务;后者适用于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无力购买或不想购买的商品。

(2)按消费对象不同划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购买的对象是有形的商品,后者一般是用钱买服务。

(3)按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前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中者是满足自身德智体美各方面提升的需要;后者是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是高档的消费和服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会从生存资料消费发展到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成为恩格尔系数。根据恩格尔系数只能判断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平的高低和消费结构的完善程度,不能看出收入的多少。

?消费心理

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和态度见《随堂》P18-P19表格

(1)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不超前、也不之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以“5R”为要求。(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倡不浪费,是一种消费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应该发扬光大。

第二单元

?生产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对象(商品)必须得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如:古代帝皇没有iphone5可以使用)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如:同样是传递信息的方式,古代用鸽子,现在可以用Iphone)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如:以前的电话是有线电话,现在是无线的宽屏触摸手机iphone)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产品生产出来后会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如:iphone生产出来人人都想去买想拥有)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商品上产出来被消费掉,其生产过程才算完成。

(2)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消费者觉得iphone4的500万像素摄像头不够清晰,苹果公司在iphone4S进行改进,装上800万像素摄像头)(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以iphone为代表的触屏手机这一消费热点出现,会带动与之相关的职能手机系统IT行业、手机装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

?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

生产(决定作用)、分配(桥梁纽带)、交换(桥梁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原因:生产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②意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巩固基础、缩小差距、增强国力、显示优越性。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人才。③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不适应的部分,并完善各项基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p.s.国有经济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支配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体

P.s.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一是就全国而言,工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1)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区别:个体经济是自家人生产自家人经营,没有雇佣劳动;而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外资经济包括外国投资者开设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者开设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或合作的外资部分。

?为什么要实行、怎样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为什么:是由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怎么做: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比较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不一样:公有制是主体、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2)在市场竞争、法律中地位:二者都是平等的。

3、企业

?企业的地位

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制企业(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P.s.只有公司制的企业才能成为企业法人,公司和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公司

当一个企业选择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时,这个企业就是公司。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下手)、监督机构(监事会)P.s.公司制和股份制的区别:公司制强调一个企业的结构组织形式,而股份制强调的是企业的资本如何组织和分配;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而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同点和区别

(1)相同点

有限(有限责任)、合股

(2)区别

①股东人数:有限责任公司为50个一下;股份有限公司为2人以上200人一下

②注册资本额度:有限责任公司为3万以上;股份有限公司为500万以上

③资本的构成单位:有限责任公司以资本本身为单位;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以一个个相等的股份为基本单位(如A、B、C、D四人各人出资170万、130万、210万、90万,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假设他们协商好以10万为一个股份,则A拥有17个股份;B拥有13个股份;C拥有21个股份;D 拥有9个股份)

④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⑤表决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份有限公司为一票一股制

⑥公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不必向社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向社会公开(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这是公司成功经营的航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公司成功经营的决定性因素。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这是公司成功经营的无形资本。

?企业在竞争中的结果

(1)企业兼并: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企业(意义:扩大优势企业规模、以优带劣、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企业联合:优势企业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意义: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企业破产: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破产结算(意义:增强风险意识、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4、劳动者

?为什么要就业(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就业的意义)见二统复习提纲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见二统复习提纲

?我国的就业形势:总量大、素质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

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重要依据);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5、投资理财

(1)方式

(1)储蓄(便捷的投资)

①种类: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的流动性(资产能否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强,活期储蓄的风险体现在通货膨胀是纸币贬值,定期储蓄的风险体现为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和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②机构:各种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存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是结算业务)、邮政储蓄机构

P.s.1.储蓄的对象只能是居民个人

P.s.2.央行利率上调,居民的实际收益不一定增加(当利率上调幅度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或通胀程度时,居民实际收益增加,否则居民实际收益减少。)

P.s.3.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央行拟定,不得擅自更改。

(2)股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①含义:股份凭证,一旦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就成为了其股东,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所有权,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有权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和红利)。

②特征:不返还性(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额)、流通性(资产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转让)、风险性、收益性(收益来源一是股息和红利;二是股票买卖带来的差价)

(3)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债务凭证,到期要还本付息

②分类:国债(政府债券、金边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风险性、收益性: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流通性: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4)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不能说成“避免”风险)

①分类:人身保险(以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②与社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包括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费用一半自己出一半企业出;商业保险具有自愿性,费用全部自己出。

?投资原则

注意风险性和收益性、分散多元投资、量力而为、合法投资

第三单元

?个人收入分配

?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然要求是还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前提;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实行范围:公有制经济

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

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所有分配方式的主体

意义: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实行范围:非公有制经济

常见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知识、技术、信息、房屋、土地、管理

意义: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法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

P.s.国有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国有企业是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而国家控股企业只是国家占大部分股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既包括公有制部分又包括非公有制部分,所以混合所有制企业既有按劳分配又有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公平

(1)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允许社会成员间有差距,但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2)为什么要坚持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3)在我国何如注重(体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两个比重、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④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

(4)效率与公平

①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B、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的实现必须立足于生产力发展、经济效率提高和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之上,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B、效率与公平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生产(把蛋糕做大做好);公平强调分配(把蛋糕切好)。

②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兼顾好二者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国家收入分配(财政)

(1)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再分配过程

(2)财政的实现过程:财政预算(年度收支计划)、财政决算(计划实施的结果)

(3)财政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财政的作用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针对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不足,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建设、供给资源)

?通过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A经济增长滞缓居民、企业的收入少(没钱)不利于消费、投资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通货紧缩国家在财政收入方面应该减少税收和国债发行;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B经济发展过热时居民、企业收入较多(有钱)投资消费过于旺盛长时间下去会导致通货膨胀国家在财政收入方面应该增加税收和国债发行;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

?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来源:

①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是国家财政最重要的来源

②利润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

③债务收入:在国内外发行国债或者像金融机构借款

④其他收入(费):各种收费、罚款、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部分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决定性因素)

②分配政策(国家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最终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过少,会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收入增加。所以,国

家应该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范围: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偿还各种债务)

?财政收支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赤字或略有盈余:≤3%),这是国家财政最好的状态

②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

③财政赤字(收入小于支出)

?税收

(1)税收的特征: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纳税人依法纳税和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这两个方面);无偿性(无条件征税和纳税,国家不用直接给予纳税人任何报酬);固定性(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的固定,随着经济发展,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做出修改)

(2)税收的种类: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开发和利用特定自然资源而加纳的税);财产税(拥有或支配财产而缴纳的税,如买卖房屋的契约税);行为税(进行某些特定行为而缴纳的税,如印花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

(1)我国最大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加工货物、修理修配劳务或进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税率:17%(大部分商品);优点: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促进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稳步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

增税对象:个人所得额;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居住满一年的人,其境内外所得都得在中国纳税)、非居民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或居住不满一年的人,其境内所得必须在中国纳税);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优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为什么要纳税或征税

①从税收的性质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集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③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看,每个公民在享受税收带来的服务时,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4)违反税法的行为

①偷税:用欺骗、隐瞒的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伪造、变造、隐匿、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消费时不要发票要优惠)②欠税: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③骗税:骗取税收优惠(出口退税、税收减免,如虚报出口货物价格、数量、虚报自然灾害)④抗税:以暴力、威胁手段拒绝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5)如何做到依法纳税

①依法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②增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税收征管和使用、批评检举违反税法的行为。③自觉索要消费发票,增强维权意识。

第四单元

(1)资源配置

(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

①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种机制的作用下会产生三种资源配置结

果:资源流入、资源流出和资源由弱势企业流向优势企业。(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商家获利会扩大生产,此时意味着资源流入;当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形成激烈的竞争,某些企业转行意味着资源流出,某些企业竞争不过导致破产或被兼并意味着资源由弱势企业流向优势企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③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

④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配置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枪支弹药、麻醉品、危险品不能由市场调节)。B、市场调节存在固有弊端(自发性——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导致不正当行为;盲目性——人云亦云,盲目投资;滞后性——市场反应的信息与生产活动存在时间差)

⑤市场秩序

A、必要性(为什么):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作为保障,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B、市场规则:形式——法律法规、行业法规、市场道德规范;原则——资源、公平、平等、诚实守信;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

C、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则;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根本措施),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个人和企业应该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⑥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诚信的经济、法制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自己配置资源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P.s.1.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P.s.2.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P.s.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加有力、有效而已。

(3)我国的宏观调控

①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一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决定的。

②什么是宏观调控:国家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家收支平衡。

③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A、经济手段

包括:经济政策(最常用的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等)和经济计划(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如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

B、法律手段

包括:经济立法(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司法(国家司法机——公、检、法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规范的行为的活动)

C、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如:工商、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取缔非法生产活动、发放牌照等行为)

?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1)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总体上的小康。

(2)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

(1)时间:2020年

(2)具体要求:经济方面: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方面:人民富裕程度片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政治方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文化方面:具有更加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社会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国际作用方面:对外更加开放、更加与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3)经济建设新要求(新目标):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完善人民生活(就业更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建立、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P.s.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贫困地区、群体的小康难以实现)的发展过程。

P.s.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4、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目前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①第一要义: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核心: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对关系要协调;可持续强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在经济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一路三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农的长效机制)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进出口)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不利影响: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会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p.s.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共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6、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作用:组织谈判、制定规则、解决纠纷

?最重要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对外一致)和国民待遇(对内对外都一致)

?我国入世的时间:2001年12月11日

?我国入世的影响:

(1)积极影响:A、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消极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提高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济)

(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基本战略(基本决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性。

(3)创新对外资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P.s.发展对外经济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基本战略(对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立足点)。

P.s.“引进来”

A、是什么:从国外引进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人才

B、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资金不足。

C、怎么做: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走出去”

A、是什么: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形式与外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B、为什么:“走出去”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C、怎么做: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完整版)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全套)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 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 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 (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不变) 比较大)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 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扩大生产) (消费水平会提高) (不能等同) 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6.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17.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 (前者对,后者错)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 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 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 7. 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 (股份有限公司) 9. 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 10. 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11. 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 (只来自个人) 12. 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是商业银行) 13. 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债券) 14. 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 15. 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前者正确,后者错) 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3.非劳动收入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和按技术分配两种) 4.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 分配只体现效率。 (两者都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 5.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效率是物质前提,公平是保证) 6.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 7. 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一般等价物) 观念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归纳语文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归纳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未必)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

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与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5、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7、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9、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应该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15、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16、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年满18岁才能享有选举权) 17、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18、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9、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20、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应该是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21、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22、等额选举就是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最新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最新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21.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22.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23.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2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5.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6.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27.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8.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

〈〈经济生活》易混xx知识点归纳整理 1. 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学生兄弟。(为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为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 5.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为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为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 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 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为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 9.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为(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 力) 10. 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为

(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 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为 (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职能。) 12.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为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3. 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币就是外汇。(为 14. 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寸 15.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为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 冏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冏品价格的上涨。(为 (还要结合供应量,如果供不应求,才会引起价格上涨。) 17. 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8.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为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9. 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为 (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 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走越近,你的政治怎样复习呢?小编提醒大家易错、易混淆点一定要着重学习,不然丢分就真的很惨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3、货币的易错观点 (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全套)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一般等价物)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的货币) 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 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 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 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价值量不变) 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比较大) 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扩大生产) 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消费水平会提高) 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不能等同) 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1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17.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前者对,后者错)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 7.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股份) 9.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 10.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11.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只来自个人) 12.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商业银行) 13.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债券) 14.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 15.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围之,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前者正确,后者错) 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 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2、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13、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15、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1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17、“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

经济生活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无关) 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目的——)

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22.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2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27.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2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3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31.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3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33.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34.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35.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3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7.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38.消费决定生产。 3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必修一至四)新人教版

易错易混知识(选择肢) 经济生活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无关) 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目的——) 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22.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2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27.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2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2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3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31.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3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33.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34.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35.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3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7.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38.消费决定生产。 3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根本标志——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2.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4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以经济和法律为主)4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45.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46.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坚持以人为本。(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47.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4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49.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2、我国国家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5 3.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4、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6、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 7.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8.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9.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10.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1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 12.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13.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14.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P44合理——公平、公正;合法——遵循法定程序) 15.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民主决策原则:依照法律程序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政治必修一复习精简版 第一单元 1、商品 ①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用于交换(以物换物或以钱换物,并处于流通领域中)、劳动产品 ②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③两种属性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P.s. 任何商品都具有这两种属性,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有商品的两种属性,而只能互相让渡,即生产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P.s. 凡是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的,就是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 2、货币 ①货币也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能成为货币的只有贵金银(金银纪念币是货币,但纪念钞不是货币,纪念钞在流通时与一般的纸币一样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时手段的价值符号)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p.s.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是给钱出去 不同点: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的收付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但支付手段一般是提前或延期支付,如赊账、支付利息、地租、债务、税款工资等,双方是收付行为不是同时进行的,具有时间差 p.s.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的整个过程P.s.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想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商品流通的启示。 3、纸币 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②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过程中为了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价值符号,它不能等同于货币本身,纸币只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还可以代替货币指向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纸币不能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③纸币本身的价值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所以纸币的面值多少,并不是指制造纸币的这张纸价值多少,而是指纸币能代替多少货币去和对应的商品相交换。 ④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样式,但不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⑤纸币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即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就发行多少纸币去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多,表现是全面(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持续(长时间)的物价上涨,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上调银行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②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少,表现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下调银行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扩张性的财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5、外汇 ①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做生意、旅游、购物时要使用的用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 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其中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属于银行信用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观点错误。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也是立法机关。(观点错误。国务院作为最局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3、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观点错误。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观点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5、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观点错误。人大和其它国家 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6、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观点 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 表大会。(观点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 关。)9、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10、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观点错误。省、直辖市人大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全国人大才具有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11、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观点错误。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国家机关;政协不是国家机关,而是政治协商机 构。) 1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政府职能。 (观点错误。注意:中国共产党不是政府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13、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点错误。注意: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