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

(仅供参考,请勿外传)

说明:★号表示该题为综合论述题。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P1-5)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

答: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极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研究和反杜林主义斗争中的发展。(P15-16)

答:在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恩格斯一方面认真研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另一方面,又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1833—1921)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展开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1、恩格斯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及他对世界统一性的理解。

2、恩格斯从理论与历史两个方面对辩证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关于辩证法的规律,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3、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法及其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关系。

三、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P20-26)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如何理解这个绝对规律呢?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同时,激烈竞争的压力也驱使资本家不能不这样做。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既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性质,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受这个规律所支配;又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会加深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走向灭亡。

五、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P39-41)

答:(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2)空想社会主义的三大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六、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41-43)

答: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1)提出了“两个必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抓住这个根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

(2)提出了“两个决不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3)“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同“两个必然”的思想是统一的。“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七、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P47-49)

答:(1)恩格斯在《起源》中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阐明了人类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2)恩格斯在《终结》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比较详尽的阐述。

(3)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中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及其性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还深刻地论证了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的卓越思想。

八、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P53-56)

答: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根据列宁的分析,帝国主义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九、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P59-60)

答:(1)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依据:第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并取得胜利。(2)“一国首先胜利论”理论的意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极大地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本国统治阶级的主动进攻精神,给他们指出了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它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十、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P90-94)

答: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飞跃和升华。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指的是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的社会主义思想。

列宁通过总结五年多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一年多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1)进行农业合作化。(2)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3)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4)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十一、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P97-98)

答: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呢?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了比较全面的回答:第一,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第二,革命领导权不同,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第四,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十二、新民主主义社会。(P103-104)

答: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毛泽东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十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P108-110)

答: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十四、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什么领导?(P121)

答: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是通过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行动口号和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

十五、党的作风建设。(P132-133)

答:(1)毛泽东总结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毛泽东提出的党风建设的重点: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

十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134-136)

答:(1)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3)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4)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5)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十七、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P138-140)

答:(1)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包括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个别的细致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其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全体人民,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调动他们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团结奋斗。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四是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六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2)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正确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民主原则。

十八、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是什么?辨证统一关系如何?(P154-155)

答:三大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十九、实事求是。(P154-158)

答:(1)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中最有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第二,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第三,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二十、群众路线。(P169-173)

答:(1)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和贯彻的路线。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二十一、独立自主。(P174-176)

答:独立自主,内涵丰富,一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二十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82-184)

答: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内容丰富,主要是:①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⑤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⑥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

⑦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⑧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十三、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P88-190)

答:(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或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科学认识作出的贡献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定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十四、社会主义的本质。(P190)

答:(1)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地位;第二,社会主义本质还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容,十分重要;第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3)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第一,在理论上,这一理论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二,在实践上,这一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P195)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一是指我国社会的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九个方面(见195页)

二十六、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97)

答:(1)1987年,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四,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二十七、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P216)

答:党的十五大作出面向21世纪对外开放的新的战略部署。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途径、形式和方法:(1)对外贸易。(2)引进技术。(3)利用外资。(4)创办经济特区(5)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十八、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P219-221)

答:(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既要坚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又要不断完善这些制度。第二,既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第三,既要积极,又要稳妥。(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途径:是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第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不可分的;第二,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党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第四,加强法制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二十九、“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基本内容。(P232)

答:“一国两制”构想的概念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基本内容是:(1)“一个国家”。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两制并存。即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作贡献。(3)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4)高度自治。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5)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三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255-256)

答:(1)在生产关系领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日益加强。(2)发达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上层建筑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新问题。

三十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P261-263)

答:(1)执政后党面临着自身建设的新考验。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首先是党执政后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其次是党的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2)执政党必须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好自身建设,必须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其一,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其二,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多种考验的总概括。解决好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新的探索。

三十二、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287-288)

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还在于要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第一,进一步树立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观念,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动摇,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第三,敏锐把握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第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十三、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291-292)

答: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做到:第一,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第二,始终着眼于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第三,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三十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P292-293)

答: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在理论上是一个整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三十五、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P301-302)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回答了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一是着眼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内容。二是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同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联系在一起。三是从执政党的角度,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同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联系起来加以认识。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四是提出了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思路。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

三十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P324)

答:(1)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正确地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第一,发展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稳定。第二,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发展。第三,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社会的稳定。(2)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统一。在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时,应该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十七、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P328-330)

答: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1)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实行祖国的完全统一。(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十八、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P333-338)

答:全面推进执政党的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4)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5)加强党的制度建设。(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十九、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49-350)

答:1、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4)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是:第一,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发展以各具时代特点的思想内涵;第二,在发展的总体布局上,坚持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发展的布局;第三,在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坚持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不断深化和推进阶段性的发展;第四,在发展的路径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立足点,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举措;第五,在发展的实践原则上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体现务求实效的特点;第六,在发展的价值评价上,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标准,不断深化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第七,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关系上,准确把握时代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3、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抓住“五个统筹”这一关键。

四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P353-355)

答: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条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六条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1]

马克思主义含义及组成部分:狭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包括后人对他的发展。是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历史条件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次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再次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唯物主义历史观几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格斯论述物质、运动、时空的客观性与关系:运动定义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界定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务物质、运动与时空三者不能分割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法定义和三大规律: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辩证法界定: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三种基本形态:1、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朴素的古代辩证法;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合理的辩证法”主客观辩证法:恩格斯提出,客观辩证法指整个客观世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指在人们的思维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即辩证的思维。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货币及五种职能: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绝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

结构力学复习公式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的求法 (1)刚片法:体系看作由刚片组成,铰结、刚结、链杆为约束。 刚片数 m ; 约束数: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数 b 。 W = 3m - 2h - 3g -b (2)节点法:体系由结点组成,链杆为约束。 结点数 j ; 约束数:链杆(含支杆)数 b 。 W = 2j – b (3)组合算法 约束对象:刚片数 m ,结点数 j 约束条件: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含支杆)数 b W = (3m + 2j)-(3+2h+ b) 比较可得:三铰拱与简支梁的竖向支反力完全相同。注意到水平支反力式中的分子就是简支 梁上截面C的弯矩,则水平支反力可写作: 综上所述,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任一截面上的弯矩、剪力荷轴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4.4.1 各种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虚设单位荷载P=1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 :实际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

图乘法 位移公式: 4.5.2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 常见图形的形心和面积(图4.10)。 图4.10 以上图形的抛物线均为标准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处的切线都是与基线平行4.5.3 应用图乘法时的几个具体问题 (2) 如果有一个图形为折线,则应分段考虑(图4.12)

图4.12 (3) 如果图形比较复杂,应根据弯矩图的叠加原理将图形分解为几个简单图形,分项计算后再进行叠加图4.13 图4.13 (图4.13b中A1与y1的乘积为负值;图4.13c中抛物线为非标准曲线)。例5:试求出图4.16刚架结点B 的水平位移和转角,EI 为常数

图4.16 解: (1)虚设单位荷载,作实际状态和虚设单位荷载的弯矩图(图4.17a、b、c) 图4.17 (2)代入公式,图乘。 B 点竖向位移: B 点转角位移: 力法的基本概念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年,建党周年,胡主席的“七一”讲话总结了建党以来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并深刻剖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七一”讲话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原理?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中所指出,“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一位公民,在一个国家、市镇、学校、教会、商行、工会、俱乐部、政党、公民社团以及许多其他组织的治理部门中,处处都会碰到政治。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政治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延伸的概念。就范围而言,从几个人组成的小型团体,到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自治团体,再到国家、地区或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组织和活动,几乎无不带有政治性质,“家庭政治”、“办公室政治”、“政府政治”、“非政府政治”、“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概念的使用,正表明了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普遍存在。 今天,我们学习的政治学原理,不是学习那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所谓“政治理论”教条,也不是讲官场上跟

风站队舞权弄术的技巧,而是要探讨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 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属于公共事务的,纳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公共权力(政府)部门采用法律的、行政的、政策的多重手段去解决。属于私人事务,由私人自己或私人之间去自行解决。一个秩序良好的政治社会,必需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诸国家权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社会自治?在什么情况下,又需要实现个人自由? 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界定国家权威的基础和来源,国家权威的结构和实现形式;需要安排政府内部结构;需要界定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需要确立社会自治的原则和社会行为的规范;需要确定个人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保障自由权利的机制。 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权威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学习政治学原理,就是要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 现代欧洲的制度是不同力量(王党分子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妥协换来的;现代美国的制度是已经掌权的政治精英精心“设

结构力学重点公式

刚度法 频率方程D=|k11-w 2m 1 k12 | |k21 k22-w 2m 2| =(k11-w 2m1)(k22-w 2m2)-k12k21=0 (w 2)2-(2 22111m k m k +)w 2+2121122211m m k k k k -=0 第一振型21 11y y = - 1 *1*11112m w w k k - 第二振型22 12y y = - 1 *2*21112 m w w k k - 柔度法 频率方程D=|б11m 1-w w *1 б 12 m 2 | |б 21 m 1 22m 2- w w *1| =(б11m 1- w w *1)(22m 2-w w *1)-б12m 2б21m 1=0 主振型2111Y Y =-w *w 1 -б11m1б12m2 22 11Y Y =- w *w 1 -б11m1б12m2 W = бc w g =l l l w EIg ***3 Y 2max =y 02 +(w v 0 )2 V 0=w* 0*0max max*y y Y Y - 柔度系数 б=L 3/48EI 自振频率 w = бG g 荷载频率 θ=2πn /60 阻尼比ζ=(1/20π)*ln 10+Yk Yk 动力系数β=1/ w w w ***4)*w *1(θθζζ平方θθ+- 最大弯矩 Mmax =(G*βFp)*l*0.25 最大正应力 σmax =(G+βFp)*l /4Wz 最大竖向位移 Ymax =(G+βFp)δ 刚度法 频率方程D=|k11-w 2m 1 k12 | |k21 k22-w 2m 2| =(k11-w 2m1)(k22-w 2m2)-k12k21=0 (w 2)2-(2 22111m k m k +)w 2+2 121122211m m k k k k -=0 第一振型21 11y y = - 1 *1*11112m w w k k - 第二振型22 12y y = - 1 *2*21112 m w w k k - 柔度法 频率方程D=|б11m 1-w w *1 б 12 m 2 | |б 21 m 1 22m 2- w w *1| =(б11m 1- w w *1) (22m 2-w w *1)-б12m 2б21m 1=0 主振型21 11Y Y =- w *w 1 -б11m1б12m2 22 11Y Y =- w *w 1 -б11m1б12m2 W = бc w g =l l l w EIg ***3 Y 2max =y 02 +(w v 0)2 V 0=w* 0*0max max*y y Y Y - 柔度系数 б=L 3/48EI 自振频率 w = б G g 荷载频率 θ=2πn /60 阻尼比ζ=(1/20π)*ln 10 +Yk Yk 动力系数β=1/ w w w ***4)*w *1(θθζζ平方θθ+- 最大弯矩 Mmax =(G*βFp)*l*0.25 最大正应力 σmax =(G+βFp)*l /4Wz 最大竖向位移 Ymax =(G+βFp)δ

政治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指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16、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结构力学知识点复习过程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为结构。 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 结构力学中所有的计算方法都应考虑以下三方面条件: ①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②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③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或称为本构方程)。 结点分为:铰结点、刚结点。 铰结点: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刚结点: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 支座按其受力特质分为: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 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化,对组成各杆件的材料一般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的外力。 狭义荷载:结构的自重、加于结构的水压力和土压力。 广义荷载: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材料收缩。 根据荷载作用时间的久暂,可以分为:恒载、活载。 根据荷载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静力荷载、动力荷载。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在几何构造分析中,不考虑这种由于材料的应变所产生的变形。 杆件体系可分为两类: 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不能改变的。 几何可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自由度:一个体系自由度的个数,等于这个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个数。 一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横纵坐标)。 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横纵坐标及转角)。 凡是自由度的个数大于零的体系都是几何可变体系。 一个支杆(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 一个单铰(只连接两个刚片的铰)相当于两个约束。可以减少两个自由度。一个单刚结(刚性结合)相当于三个约束,可以减少三个自由度。 如果在一个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而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因而减少,则此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增加了约束,计算自由度会减少。因为w=s-n . 瞬变体系:本来是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称为瞬变体系。 实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并且两根链杆能在其中一个刚片上交于一点,所构成的铰就叫实铰。 瞬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两根链杆在两刚片间没有交于一点,而是在两根链杆的延长线上交于一点,从瞬时微小运动来看,这就是瞬铰了。两根链杆所起的约束作用等效于在链杆交点处上面放了一个单铰的约束作用。通常所起作用为转动。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合力,称为轴力。轴力以拉力为正。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合力称为剪力。剪力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者为正。 截面上应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称为弯矩。在水平杆件中,当弯矩使杆件下部受拉时,弯矩为正。 作轴力图和剪力图要注明正负号。作弯矩图时,规定弯矩图的纵坐标应画在受拉纤维一边,不注明正负号。 通常在桁架的内力计算中,采用下列假定: ①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②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③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根据几何构造的特点,静定平面桁架可分为三类: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复杂桁架。 在单杆的前提下,当结点无荷载作用时,单杆的内力必为零。此单杆称为零杆。 由链杆和梁式杆组成的结构,称为组合结构。 链杆只受轴力作用;梁式杆除受轴力作用外,还受弯矩和剪力作用。 三铰拱受力特点: 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没有水平反力,而拱则有推力。 ②由于推力的存在,三铰拱截面上的弯矩比简支梁的弯矩小。弯矩的降低,使拱能更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作用。 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截面内没有轴力,而拱的截面内轴力较大,且一般为压力。 合理拱轴线:在固定荷载作用下使拱处于无弯矩、无剪力、而只有轴力作用的轴线。 合理轴线:通常指具有不同高跨比的一组抛物线。 影响线 内力影响线:表示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内力变化规律的图形。无论在剪力、弯矩、支座反力的影响线图中都需要标上正负号。影响线是研究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和计算内力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基本工具。 荷载:特定单位移动荷载P=1 固定、任意荷载最不利位置:如果荷载移动到某个位置,使某量Z达到最大值,则此荷载位置称为最不利位置。 影响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确定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定出荷载最不利位置判断的一般原则是:应当把数量大、排列密的荷载放在影响线竖距较大的部位。 计算结构的位移目的有两个: ①一个目的是验算结构的刚度,即验算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的位移限值。 ②另一个目的是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下基础。 产生位移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荷载作用②温度变化和材料胀缩③支座沉降和制造误差 一组力可以用一个符号P表示,相应的位移也可用一个符号Δ表示,这种夸大了的力和位移分别称为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①杆段应是等截面直杆段。②两个图形中至少应有一个是直线,标距y0 应取自直线图中。 互等定理包括四个普遍定理:①功的互等定理②位移互等定理 ③反力互等定理④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3、对称结构就是指: ①结构的几何形式和支承情况对某轴对称。 ②杆件截面和材料性质也对此轴对称。(因而杆件的截面刚度EI对此轴对称) 4、对称荷载: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彼此重合(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同) 反对称荷载:反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正好相反(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超静定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荷载作用时,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也可以产生内力。 超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也可以产生内力。 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但不能产生内力。 力法:多余未知力静定结构变形协调(位移相等) 位移法:结构独立结点位移(角、线位移)超静定单杆(是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2、系数EAi /Li是使杆端产生单位位移时所需施加的杆端力,称为杆件的刚度系数。 体系的自由度指的是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最少坐标数目。 拱的基本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支座反力。 .静定结构的特性:(1)静定结构的全部约束反力与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得。(2)温度变化、支座位移不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3)当一个平衡力系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几何不变的杆上时,静定结构只在该力系作用的杆段内产生内力。(4).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为几何不变的杆 段上的某一荷载,若用在该段上的一个等效 力系来代替,则结构仅在该段上的内力发生 变化,其余部分内力不变。 1.平面杆件结构分类? 梁、刚架、拱、桁架、组合结构。 2.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俩刚片规则。 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该铰链中心的链杆或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并且没有多余约束。 3.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三刚片规则。 三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或六根链杆两两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4.从几何组成分析上来看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几何特征)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有几个多余约束,即为几次超静定。 5.静定学角度分析说明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 只需要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就能计算出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不能只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6.如何区别拱和曲梁 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产生水平推力的结构,称为拱;杆轴为曲线,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推力产生,称为曲梁。 7.合理拱轴的条件? 在已知荷载作用下,如所选择的三铰拱轴线能使所有截面上的弯矩均等于零,则此拱轴线为合理拱轴线。 仅供学习与参考

结构力学的知识点

双筋计算方法: 一As与As' 1、截面计算 1)假设a s=65mm,a s'=35mm,求得h0=h-a s 2)验算是否需要双筋。Mu= f cd bh02§b(1-0.5§b) 3)取§=§b,求As'=【M- f cd bh02§(1-0.5§)】/【f sd'(h0- a s')】 4)求As=【f cd bx+f sd'As'】/ f sd 其中x=§b h0 下面选钢筋,钢筋层净距,钢筋间净距(大于30mm和直径d),保护层厚度,再计算a s和a s' 二、已知As',求As 5)假设a s,求得h0=h-a s 6)求受压区高度x= h0-√h02-2【M- f sd'As'(h0- a s')】/f cd b 7)当x﹤§b h0且x﹤2 a s'时,As=M/【f sd(h0- a s')】 当x≤§b h0且x≥2 a s'时,As=【f cd bx+f sd'As'】/ f sd 8)选择受拉钢筋直径的数量,布置截面钢筋(同上) 2、截面复核 1)检查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规要求 2)将As=?As'=?h0=?f cd f sd' f sd 若带入x=【f sd As- f sd'As'】/f cd b ≤§b h0 ﹤2 a s' 用Mu= f sd As(h0- a s')计算正截面承载力 若2 a s'≤x≤§b h0,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 Mu= f cd bx(h0-x/2)+ f sd'As'(h0- a s')

一、As与As'均未知 1、截面设计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 ξ1=0.27+2.7 e0/ h0 ξ2=1.15-0.01l0/h η=1+1/【1400(e0/ h0)】(l0/h)2ξ1ξ2 2)令§=§b,求As'=【Ne s- f cd bh02§b(1-0.5§b)】/ f sd'(h0- a s') ≥ρmin bh (ρmin=0.2%)取σs= f sd 求As=【f cd bh0§b+ f sd'As'-N】/ f sd≥ρmin bh 二、已知As',求As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2)计算受压区高度x= h0-√h02-2【Ne s - f sd'As'(h0- a s')】/f cd b 当2 a s'﹤x≤§b h0时,取σs= f sd 求As=【f cd bx+ f sd'As'-N】/ f sd 当x≤§b h0 x≤2 a s'时,As=Ne s'/ f sd(h0- a s') 3)选钢筋,看配筋率是否符合ρ+ρ'≥0.5%,纵筋最小净距(一般为30mm),重取a s= a s'=?,计算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最小截面宽度b min 2、截面复核 1)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1.十八届四中全会 (1)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 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 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讲师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5)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1)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2)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计算简图:在计算结构之前,往往需要对实际结构加以简化,表现其主要特点,略去其次要因素,用一个简化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杆件的简化:常以其轴线代表 B 、支座和节点简化: ①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 ②铰节点、刚节点、组合节点。 C 、体系简化:常简化为集中荷载及线分布荷载 D 、体系简化:将空间结果简化为平面结构 2、结构分类: A 、按几何特征划分:梁、拱、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悬索结构。 B 、按内力是否静定划分: ①静定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 ②超静定结构:只靠平衡条件还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还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才能确定。 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体系种类 A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形状和位置均能保持不变;通常根据结构有无多余联系,又划分为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和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在很小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机械运动,不能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常具体划分为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 2、自由度:体系运动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方程式数目或者说是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3、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成为联系(或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可因加入的联系而减少,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成为一个联系 ①一个链杆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成为一个联系。②一个单铰为两个联系。 4、计算自由度:)2(3r h m W +-=,m 为刚片数,h 为单铰束,r 为链杆数。 A 、W>0,表明缺少足够联系,结构为几何可变; B 、W=0,没有多余联系; C 、W<0,有多余联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仍不确定。 5、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A 、三刚片规则: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B 、二元体规则:在一个刚片上增加一个二元体,仍未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C 、两刚片原则: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6、虚铰:连接两个刚片的两根链杆的作用相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虚铰在无穷远处的体系分析可见结构力学P20,自行了解。 7、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为特征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三、静定梁与静定钢架 1、内力图绘制: A 、内力图通常是用平行于杆轴线方向的坐标表示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

政治理论(概念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目部分)

政治理论 (概念解释、辨析题、简答题部分) 一、概念解释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 3、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可见它的内容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反映着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剩余价值 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6、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7、实践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8、人民内部矛盾 同“敌我矛盾”相对。一般来说,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知识分子之间,农民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9、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它反映事物的表面的个别属性。 12、理性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解释概念 1、邓小平理论 2、唯物史观 3、剩余价值 4、社会主义本质 5、阶级 6、毛泽东思想 7、辩证法 8、市场经济 9、革命 10、群众路线 11、马克思主义 12、唯物主义 13、剥削 14、国家 15、群众观点 16、哲学的党性 17、庸俗唯物主义 18、绝对精神 19、现代西方哲学 20、科学实验方法 21、机械决定论 22、否定 23、社会存在 24、客观真理 25、哲学 26、认识 27、物质 28、社会意识 29、发展 30、真理 31、社会基本矛盾 32、意识 33、矛盾 34、静止 35、二元论 36、机械唯物主义 37、人 二、辨析 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3、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辅助工具

4、矛盾学说的精髓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5、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6、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7、哲学是世界观 8、物质=物体 9、矛盾即对立 10、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11、人类历史是由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发展的过程 12、“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14、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7、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学说的精髓。 18、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 三、简答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内容及其意义。 3、简述改革、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 4、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简述商品的两重性极其根源。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意义。 8、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及其理由。 9、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10、剩余价值形成的原因。 1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12、简述矛盾学说的精髓及意义。 13、简述辩正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14、简述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 1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16、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17、简述可能性的复杂性 18、简述自然界运动的守恒性 19、简述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20、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1、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内容。 22、简述质与量的辩正关系。 23、简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因。 2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内容。 25、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27、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政治理论(新全)

一.宪法制度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称为五四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有严重错误。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实行的。 一、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也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社会主义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务。 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参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6、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 11、受教育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 (一)宪法解释制度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宪法修改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修改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三)宪法实施监督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所作的解释。 二.执政党制度

结构力学

第一讲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及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内容提要】 平面体系的基本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 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一)几何组成分析 按机械运动和几何学的观点,对结构或体系的组成形式进行分析。 (二)刚片 结构由杆(构)件组成,在几何分析时,不考虑杆件微小应变的影响,即每根杆件当做刚片。 (三)几何不变体系 体系的形状(或构成结构各杆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称为几何不变体系,如图6-1-1 (四)几何可变体系 体系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改变的结构,如图6-1-2。 图6-1-1 图6-1-2 (五)自由度 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运动参数数目。如一个刚片在平面内具有3个自由度。(六)约束

减少体系独立运动参数(自由度)的装置。 1.外部约束 指体系与基础之间的约束,如链杆(或称活动铰),支座(固定铰、定向铰、固定支座)。2.内部约束 指体系内部各杆间的联系,如铰接点,刚接点,链杆。 规则一:一根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规则二:一个单铰(只连接2个刚片)相当于两个约束。 推论:一个连接n 个刚片的铰(复铰)相当于(n- 1)个单铰。 规则三:一个单刚性结点相当于三个约束。 推论:一个连接个刚片的复刚性结点相当于( n- 1)个单刚性结点。 3.必要约束 如果在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体系减少一个自由度,则此约束为必要约束。 4.多余约束 如果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对体系的独立运动参数无影响,则此约束称为多余约束。(七)等效作用 1.虚铰 两根链杆的交叉点或其延长线的交点称为(单)虚铰,其作用与实铰相同。 平行链杆的交点在无限远处。 2.等效刚片 一个内部几何不变的体系,可用一个刚片来代替。 3.等效链杆。 两端为铰的非直线形杆,可用一连接两铰的直线链杆代 二、几何组成分析 (一)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基本规则

政治学主要理论

政治学主要理论 第一课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为什么:○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核心。○3民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我国的民主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民主制度尚不够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B.怎么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4.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载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我国的对内对外国家职能: 对内:○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3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对外:第一,抵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6.人大、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7.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么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有如下优越性:第一,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一国两制的地位、含义、内容、意义(怎样对待台湾问题) 地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最新结构力学复习公式

1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W 的求法 2 (1)刚片法:体系看作由刚片组成,铰结、刚结、链杆为约束。 3 刚片数 m ; 4 约束数: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数 b 。5 W = 6 3m - 2h - 3g -b 7 (2)节点法:体系由结点组成,链杆为约束。 8 结点数 j ; 9 约束数:链杆(含支杆)数 b 。 10 W = 2j 11 – b 12 (3)组合算法 13 约束对象:刚片数 m ,结点数 j 14 约束条件: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含支杆)数 b 15 W = (3m + 2j)16 -(3+2h+ b) 17 比较可得:三铰拱与简支梁的竖向支反力完全相同。注意到水平支反力式中18 的分子就是简支梁上截面C的弯矩,则水平支反力可写作:

19 20 综上所述,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任一截面上的弯矩、剪力荷轴力的计21 算公式如下: 22 23 4.4.1 各种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24 25 :虚设单位荷载P=1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 26 :实际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 27 28 29 30 图乘法 31 位移公式: 32 4.5.2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 33 常见图形的形心和面积(图4.10)。 34

35 36 图4.10 37 以上图形的抛物线均为标准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处的切线都是与基线平行38 4.5.3 应用图乘法时的几个具体问题 39 (2) 如果有一个图形为折线,则应分段考虑(图4.12) 40 41 图4.12 42 43 (3) 如果图形比较复杂,应根据弯矩图的叠加原理将图形分解为几个简单图44 形,分项计算后再进行叠加图4.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