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企业管理战略)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文献综述(国外)

(企业管理战略)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文献综述(国外)

(企业管理战略)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文献综述(国外)
(企业管理战略)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文献综述(国外)

“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文献综述(国外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了企业进入和开拓别国市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跨国直接投资,企业能够利用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节省产品运输成本、绕过贸易壁垒等,增强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跨国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目前,国外学者关于跨国直接投资(FD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研究比较多,相关的研究从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对跨国直接投资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就研究方法而言,这些研究中较多地采用了计量分析的方法,同时也有一些学者采用了比较分析等其他分析方法。

本文试图对“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迄今为止的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综述。对于诸多学者的各方面研究,本文以其研究的最终结论(观点)入手进行逻辑上的分类,从“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消极作用”“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同时具有正负两面作用且其正负作用难以权衡”“跨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尚不明确(或跨国直接投资作用的发挥对其他因素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这四个互斥的集合加上“跨国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建设”共五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整合。

一.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企业在东道国投资之后,随着其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活动的开展,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居于主流地位的观点。跨国直接投资不仅在总体上对当地经济的增长有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将跨国企业拥有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溢出到东道国的企业,同时还有在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文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以及其他方面这三个二级标题对持这一观点的文献进行分类。

(一)、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不少学者利用包括计量分析在内的各种研究方法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的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普遍认为跨国直接投资可

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的贡献。

Chenetal (1995),Harrold(1995),Lardy(1995),Pomfret(1997),Pan(1998)等人对中国的研究;Sengupta 和Espana(1994)对韩国的研究;Yue(1999)对东南亚的研究;Dowling(1997)对亚洲高经济绩效地区的研究和Greenaway(1998)对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研究都得出了跨国直接投资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结论。

Whalley&Xin(2006)和Yao(2006)运用两阶段增长核算分解方法,分别验证了跨国直接投资流入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作用。

Blomstrom 、Kokko(1998) 和Acs et al(2006)认为跨国直接投资通过提供就业、资本流入以及对本土企业产生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Blomstrom(1986)、Rivera-Batiz & Rivera-Batiz(1991)、Aitken & Harrison(1992)、Haddad & Harrison(1993)、Nevin & Siotis(1996)、Blomstrom & Kokko (1998)研究后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与经济转型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Dunning(1993)认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从外国市场向国内转移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

Shujie Yao采用28省面板数据,Pedroni (1999)运用单位根检验,Arellano and Bond’s (1998)采用动态数据估计方法构造了三个关于产出、出口和跨国直接投资的相关方程,验证了出口与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表现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显著而积极的贡献。

Shujie Yao(2001)运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的技术即GMM方法证明出口推动、跨国直接投资与平稳的外汇市场是对外开放的三个重要因素,为产出高速持续增长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Shujie Yao和Kailei Wei(2007)通过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得出了跨国直接投资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和跨国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知识有利于推动一国生产力的发展两个方面的结论。(二)、跨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跨国直接投资在为东道国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渠道,跨国企业能够将自身拥有的这些优势溢出到东道国的企业,促进当地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

Romer(1986)、Sala-I-Martin(1996)研究发现跨国直接投资带来明显的的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

Hymei(1960)、Findley (1978)、Borenzstein(1995)认为跨国直接投资不仅扩大了资本的积累量和贸易量的增长,并且通过技术转移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Romer(1993)认为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思想鸿沟。他认为外商投资会减少对较穷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商业知识。根据这个观点,跨国直接投资会提高所有公司的生产率,而不只是接收外国资本。因此,通过跨国直接投资可能对整个经济有实质性的溢出效应。

Magnus Blomstrom、Denise Konan、Robert E. Lipsey(2000)认为跨国直接投资会通过增加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技术,从而显著地提高生产率。

Blomstrom(1986)的研究发现墨西哥的外资比重较大的部门有更快的生产率增长。

Smarzynska(2002)验证了立陶宛1996-2000年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之间的横向关联与纵向关联。他试图找出企业产量与同行业及下游行业外企介入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存在横向溢出效应,但下游行业外企与企业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Aitken and Harrison(1999)运用委内瑞拉1976-1989年的面板数据测试了外企进入对全要素产量增长的影响,得出国内企业在拥有大量外资份额的行业有较高的产量。他们还得出,跨国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作用于与跨国公司相关的国内企业。

通过运用英联邦制造业在1973-1992的数据,Haskel等人发现,本土企业总要素产值与外国分公司在公司所在行业活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中外国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就会使本土企业总要素产值提高0.5个百分点。但是,与普遍观念相反的是,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溢出效应最主要对落后本土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非技术密集型)有利,而不是在市场中占主导的企业。

Kui-yin Cheung和Ping Lin(2002) 认为跨国直接投资通过逆序工程、技术工人转移、示范效应,和供求关系等溢出渠道影响东道国的创新活动。跨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最明显的是在次要的创新(尤其是外设计专利) 上。相对于沿海和

中心城市而言,西部城市的跨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更强,因为西部的跨国直接投资在空间上更加集中。跨国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在中国各省还是溢出效应占主要地位。

M. Blomstrom、H. Persson(1983) 研究发现墨西哥一个产业中国内的私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该产业中的外国子公司的出现是相关的,外国企业对东道国的企业有溢出效应。

Simeon Djankov、Bernard Hoekman(2000)通过捷克和斯洛伐克在1992-1996年间公司层次的数据研究表明外资对投资接受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积极影响。

Andrea Fosfuri,Massimo Motta,Tooma Ronde(1998)通过建立跨国公司的雇员流动带来技术的溢出效应的模型,说明了当地企业可以通过雇佣跨国公司的经理而获得技术溢出效应。

Garrick Blalock(2001) 运用印度尼西亚1988-1996年制造业的数据集,测试了跨国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生产力提高的影响,发现供应商可以从跨国企业那里得到技术的溢出。这个结果表明垂直供应链是跨国直接投资技术转让的一个渠道。

Brian Aitken, Gordon H. Hansonb’d, Ann E. Harrison (1997) 应用墨西哥制造业的截面数据,找到了跨国公司行为溢出效应的证据,但对于一般的出口行为,却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

(三)、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其他影响

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溢出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外,跨国直接投资对于区域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Yih-chyi Chuang和Pi-fum HSU(2004)研究表明,总体上看,由于先进国家的开放贸易向国内企业提供了学习和获得新技术的渠道,跨国直接投资增加了国内企业的产值。所以中国的经验为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

Martin和Ottaviano (2001) 建立了一个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模型,所以交易(包括交通成本)可能会导致更高增长与产业集聚。

Porter (1990) 认为“产业集聚”是理解经济增长与思考发展政策的重要理念。集聚的产生以“马歇尔外部性”(表示企业能得益于区域内相关与相同产业其它

企业的生产与创新活动)为前提。

在OECD 国家,Choi (2004) 认为双边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下降。

Magnus Blomstr?m和Ari Kokko(1997)认为跨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东道国的生产率和出口的增长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Liu et al. (2002) 通过研究证明,在经济增长、出口、进口与跨国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相关关系。他们认为,在对外开放政策下,经济发展、出口与跨国直接投资相互促进。Shan (2002)运用向量自回归法和中国季度数据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D Karthik(2005) 研究发现跨国直接投资对印度的出口表现没有显著地影响而对印度的国内投资有双向的影响;在印度,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新加坡,跨国直接投资挤出了国内的投资在巴基斯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土耳其,跨国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没有显著的影响;在孟加拉,韩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跨国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积极的影响。

Walter Elberfeld, Georg G?otzy 和Frank St?ahlerz证明了内资的和跨国的公司可以共生;仅有内资或仅有跨国的公司可以具有活力;垂直跨国直接投资将会显著地降低价格,而只有在自由市场准入的情况下总福利将会明显的上升。二.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跨国直接投资在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的同时,由于跨国企业的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等众多方面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与大多数的学者不同,国外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这些观点主要是从跨国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扭曲区域经济结构、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扭曲资源配置方面进行论述的。

Kokko(1994)通过对墨西哥1970年制造业的调查,研究了溢出效应怎样影响跨国公司技术以及东道国企业与外企分公司的技术差距。研究表明,产量与外资份额的巨大差距共同造成了溢出效应的明显障碍,于是外国分公司经常将本土竞争者挤出市场。在技术、产品与产业结构与本土企业完全不同的地区,这些巨大差距可能会激发跨国公司实施“飞地”战略。

William Miberg (1990)对跨国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具有净收益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分析,根据实证分析,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引导型的发展缺少成功案例的支持,相反,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通常拖延了经济的发展,以低下的人力资本和环境标准作为吸引外资的手段通常是无效的。

Chyau Tuan、Linda Fung-Yee Ng(2001)认为由于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性,地区差异与不平等会持续存在。

Robert C. Feenstra、Gordon H. Hanson (1995) 通过研究认为墨西哥工资不平等的上升与与国外的资本流入有关。

Boyd and Smith(1992)认为跨国直接投资在贸易、价格、金融和其他方面的扭曲会不利于资源配置并降低增长率。

三.跨国直接投资具有正负两面作用,其正负作用难以权衡由于跨国直接投资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不少国外学者认为两个方面的作用都是存在的,但是总体作用的大小(这涉及到对跨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难以权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基于对过去跨国直接投资相关文献与发展,研究了跨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损害了产品生产效率。

Chung Chen, Lawrence Chang, Yimin Zhang (1994)认为跨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的总量有积极作用,跨国投资促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制造企业的出现,他还有另外三个作用:①、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速②、收入分配的不均③、意识形态信奉程度的降低。

Robert E. Lipsey(2002)的研究表明了一下的观点:①、跨国公司导致发达国家更多地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更多地生产劳动密集型,尤其是非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但由于瑞典和日本例外,故这一点不能认为是普遍现象;

②、外资企业的工资高于国内企业;③、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可能决定于东道国的政策、环境和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④、生产力的影响和引进新的产品都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⑤外资为东道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并削弱国内企业的垄断地位。

Nigel Pain, Katharine Wakelin(1997) 证明了对外投资对母国的出口绩效的较

小程度的消极影响,被对内投资对东道国的出口绩效的相对积极的影响抵消了。

Tamim Bayoumi, Gabrielle Lipworth(1997) 认为①日本在国外的投资导致了日本贸易结构的变化,从1994年到1996年中的贸易结构反映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的增长和制成品在进口份额——尤其是来自日本国外子公司的逆向进口的增加;②日本国外生产的转换刺激了从海外子公司的进口,特别是制成品在总进口中的份额增加了;③跨国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跨国直接投资流动对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跨国直接投资的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④很难确定跨国直接投资是否会导致总出口在长期中的增加或减少,但是跨国直接投资对出口结构的影响是更加清晰的——资本品的出口增加和消费品出口的减少。

Robert Lensink, Oliver Morrissey(2001)采用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技术建立了一个包含跨国投资和波动性因素在内的标准模型,得出结论:跨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面效应而跨国直接投资的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却有负面影响。四.跨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尚不明确

虽然众多的国外学者对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明确的结论,或是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或是两种作用都存在。但是有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对一些区域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量研究并没有发现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

Aitken和Harrison(1999)通过委内瑞拉的1979年到1989年数据的研究没有找到外国公司对本地的公司的积极的技术溢出的证据。他们没有发现委内瑞拉的跨国公司与本地公司之间显著的后向关联。他们得出外国投资对本地上游企业产量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消极的。外国公司大部份依靠进口性投入以及少量的本地投入,因此本地供应商可能不能从潜在的规模经济中获益。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个结果可能会受所选取样本的影响,包括该地企业还没能与外商企业建立贸易联系。

Dimelis and Louri试图通过测试与本土企业的产量相当的外企的影响而找出产量溢出效应。他们选取三个典型变量:外企在一个行业销售额、就业、资本中所占份额进行研究后发现,虽然希腊制造业企业发展与总的外企的溢出效应之间是正相关且显著的,但是与选取的上述变量却是无关的。

Blomstrom, Kokko and Zejan研究了墨西哥与乌拉圭制造业,发现在外企分公司产量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的行业,没有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该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大量的可能会对本土企业产生积极溢出效应的因素。

Haddad and Harrison通过对1985-1989年摩洛哥制造业溢出效应的分析,发现外企进入并没有对本土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技术溢出效应并不会发生在任何行业,Haddad and Harrison (1993)的研究发现在其他国家没有增长促进的溢出效应

Lichtenberg & 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1996)发现1970–1990这一时期,在经合组织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并没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然而对同一时期,Hejazi & Safarian(1999)发现了美国对经合组织国的直接投资有显著的R&D溢出效应。

Jonathan E. Haskel, Sonia C. Pereira, and Matthew J. Slaughter (2002)运用英国1973-1992的面板数据,根据一个较大范围的观测,估测出国内企业的TFP和与外资相联系的领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这意味着跨国直接投资的正溢出效应,但并没有一般性地找出这一正效应。

Zhaoyong Zhang(2002)通过使用中国1984-1997的省际数据研究,认为在跨国直接投资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相关,这意味着跨国直接投资密度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的变化,反之亦然。并发现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外资导致的固定资产的增加。但跨国直接投资对劳动力生产率有一定影响,但不十分显著,因此,跨国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转移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尚不明确。

Dongsheng Zhou、Shaomin Lib 和David K. Tse(2001)跨国直接投资在地区水平上与在产业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各地区的国内企业吸引了更多的跨国直接投资或者有着跨国直接投资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的更长的历史,然而国内的公司在产业水平上拥有更多的跨国直接投资或者有着跨国直接投资创造出较低的生产力的更长的历史。

Sourafel Girma、David Greenaway 和Katharine Wakelin(1999)认为外国公司拥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对国内公司的溢出效应往往导致政府对外国公司提供金融方面的激励,外国公司确实比国内的公司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高的工资。他们没有发现产业间(intra‐industry)溢出效应的明显的证据。然而,生产率较低的公

司、和外国公司的竞争不激烈的领域从外国企业获得的溢出较少。

Brian J. Aitken, Ann E. Harrison(1999)应用委内瑞拉工厂的截面数据,发现外资参股对工厂的产出有积极的联系,但是这种关系只是在小企业是显著的。外国投资对国内的企业的生产率有消极的影响。考虑这两个相互抵消的影响,外资的净影响是非常小的。

Ping Lin and Kamal Saggi(2002)认为外资作用的发挥和自我保护有关,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国内产业后向关联的程度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影响。一方面,这样的进入降低了后向关联的程度,因为一个典型当地公司的产出水平由于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导致的保护而收缩(竞争效应)。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也在本地采购中间产品并且增加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需求效应)。结果是跨国公司对当地经济的后相关联程度的净影响决定于跨国公司和当地竞争者之间技术不对称。当跨国公司对当地的公司只有中等程度的技术优势时,它的进入增加后向关联的程度和当地供应商的利润率。然而,当跨国公司对当地的企业的优势很大时,它的进入只有反面的影响。

Lipey and Sjoholm(1999)归纳,在某些国家,研究者发现了在某些产业有积极的溢出效应的证据,但是国家和产业的特殊的因素似乎很重要以致于结果并不支持跨国直接投资导致对整个经济的实质性的溢出效应。

Arena、Reinhart和Vazquez (2006) 为了比较外资与国有银行行为,研究了从1989至2001年跨二十个亚洲与拉丁美洲国家的银行行为,并未发展显著证据证明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东道国信贷市场的稳定。

五.影响跨国直接投资作用的发挥的因素

跨国企业在一定的区域投资的时候,要能够正地发展和成长壮大,不能只靠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必须与当地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运作起来。有一些学者认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作用是否发挥或发挥程度对诸如区域的劳动力结构、金融市场、外贸开放度、汇率、地理位置、文化等许多因素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这些都是跨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Borensztein, De Gregorio 和Lee (1998)认为当一个国家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能够从跨国直接投资溢出进行吸收时,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Borensztein et al. (1998) 运用经合组织国对69个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发现跨国直接投资仅仅对达到一定人力资本国的人均收入有积极的影响。对单一国家,如印尼(Sjoholm(1997))、墨西哥(Blomstrom & Persson(1983); Kokko, 1994)、美国(Branstetter, 2000、Chung,2001)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对地方产出有积极影响,而对摩洛哥(Haddad &Harrison(1993))、委内瑞拉( Aitken&Harrison(1999))研究,并没有发现跨国公司对地方企业产出有积极的影响。

Magnus Blomstrom, Ari Kokko(2003)认为国际投资的促进作用仅仅在外资企业中被体现,并且在总体上不对国家福利产生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上的金融推动作用,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是自发的结果。

Blomstrom, Lipsey 和Zejan (1994)没有发现教育是关键的证据,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足够富裕的时候,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

Alfaro et al. (2003) 发现当一个国家有足够发达的金融市场时,跨国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Balasubramanyam, Salisu 和Sapsford(1996)认为贸易开放对于跨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是最关键的。

Nuno Crespo, Maria Paula Fontoura(1999)认为①国内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区域的发达程度是获得跨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利益的前提;②跨国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溢出效应决定于与跨国直接投资进入模式、跨国公司、投资接受国经济、部门和企业相联系的大量因素,这些因素经常在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导致难以产生全面的影响;③跨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国内企业的生产力加速在国家水平的融合,也会造成每一个国家内的不平等。

Huang(2001, 2003) 认为传统的观点——快速增长的市场和大量的劳动力在主流分析中被认为是跨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错误的;他认为中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更应该由制度基础来解释,他主要的论点是中国大量吸收跨国直接投资不是中国经济强大的象征而是中国基础的薄弱。

Zhang(2000) 以美国和香港的跨国直接投资都投向了中国的大市场为例,证实了市场规模和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之间的积极关系。

Liu et al. (1997), Dees (1998)和Wei and Liu(2001)提供证据显示了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和相对大量的出口额在外国公司的投资决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Liu et al. (1997), Dees (1998) 和Wei,Liu (2001) 研究了汇率和跨国直接投资内流的关系,东道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外国公司购买东道国的资产并利用东道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的优势。因此,贬值对跨国直接投资内流有积极影响。

Wei (1995.2000), Liu et al. (1997) and Wei and Liu (2001) 讨论了地理距离对跨国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东道国和母国地理位置的接近减少了信息和管理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监督和运输成本,也减少了跨国公司面临的风险。距离变量的相关系数在Wei (1995,2000)的决定因素检验中数显著的,但是在Liu et al. (1997)和Wei and Liu(2001)的检验中不显著。他们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是因为在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数据样本。

对跨国直接投资流动有积极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有成人识字率(Wei,1995)、外国投资公司在专利注册方面的改变(Dees,1998)、语言上的联系(Wei,2000)、借款成本和进口(Wei 和Liu, 2001)

对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动消极影响有:腐败和调整的负担(Wei,2000)、国家风险和文化的差异(Wei 和Liu, 2001)

Wei et al. (1999) 、Wei 和Liu (2001) 研究发现用GDP增长衡量的区域市场增长对吸引合同的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在统计数据上显著。

Zhao and Zhu (2000) 发现一个城市的市场规模明显带来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但是对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却没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Sun et al. (2002) 把全部样本分成了两个子样本,1986-91和1992-98,发现在1991年前GDP对跨国直接投资没有显著的作用,但是从那时开始两者有了积极的关系。他们认为这反映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动机自1991从出口导向转向了占有市场。

Gong (1995), Head and Ries (1996), Chen (1997), Wei et al. (1999), Berthelemy and Demurger (2000), Cheng and Kwan (2000), and Kevin Zhang (2001a) 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证明了集中化对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有积极的影响。

Lu and Zhang (1995) 基于95家在中国的新加坡公司在1990到1993年的调

查认为新加坡的跨国直接投资主要由公司的具体竞争优势决定。

Hou(2002) 指出台湾人在中国的投资繁荣是中国比较优势加上海峡两岸文化和语言的相似性以及台湾经济结构转变创造的因素。

Rong (1999) 支持日本跨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独特模式是因为两国的历史经历和爱与恨的政治关系这一论点。

Linda S. Goldberg (2007)总结前人研究发现,金融行业外国直接投资应该可以带来更快地经济增长,但这一结论的成立是建立在信息完善、技术进步以及更好的风险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

Raymond MacDermott(2006)考察了像北美自由贸易区一类的区域贸易协定与跨国直接投资的关系,并通过一个重力场模型对经合组织自1982年至199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贸易一体化有利于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六.跨国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建设

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在国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进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建设。目前,这个领域的理论建设还很不完善,需要更多的学者的智慧去完成这个领域的理论建设。

John Dunning 认为企业国外投资是因为O(ownership)L(locational) I(international) 优势。所有权优势指跨国公司与对手竞争的能力,位置优势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而不在其他国家投资的意愿相关。最后,国际优势指的是跨国公司内化O和L 优势的能力。

Terutomo Ozawa(1992) 定义了TNC-assited发展动力模式,将国际直接投资促进制度进步和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理论概念化。

Arellano and Bond (1998)将平板协整检验、动态平板数据仪器法用于克服在回归模型中产生的内生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

关于出口与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三个理论解释:工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性增长理论。工来组织理论表明了出口与跨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与外生影响。它研究了跨国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技术转移与扩散和它们在市场结构与竞争中的影响(Caves(1974), 1996; Hymer(1976); Globerman(1979); Dunning(1993); Blomstrom and Sjoholm(1999))。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跨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以及在出口中如何选择以及跨国直

接投资进入模式(Brainard, (1993) ; Ethier and Markusen, (1996) ; Barbosa et al.(2004); Janicki and Wunnava, (2004))。内生性增长理论认为出口与跨国直接投资是资本增长、技术改变与溢出效应增长的重要来源(Grossman and Helpman, (1995) ; Jensen, (2002))。

Robert E. Lipsey(2006)在研究对内的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的过程中经常是用基于收支平衡表的流量和存量方法。

七.结论

国外学者对于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很多的方面的研究。在积极的作用方面,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是跨过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外贸结构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消极作用方面,跨国直接投资有着挤出本土企业、扭曲区域经济结构、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扭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也有观点认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都是存在的,但是总体作用的大小难以权衡;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跨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确;最后,在跨国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建设方面,国外的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 Eric Neumayer, Indra De Soysa. Trade Opennes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hild Labor [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1): 43-63

[2] Maria Carkovic, Ross Levine.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celerate Economic Growth? [A] . In: Does FDI Promote Development? 195-220

[3] Magnus Blomstrom, Stenen Globerman, Ari Kokko. The Determinants of Host Countr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J]. 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 1999, 76

[4] Carlo Altomont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5] Robert E. Lipsey. Home and Host Country Effects of FDI [J].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2, 9293

[6] Karoly Fazekas.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on Regional Labour Markets in Hungary[J]. SOCO Project Paper, 2000, 77c

[7] Magnus Blomstr?m, Ari Kokko. Regional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997, 6019

[8] Magnus Blomstr?m, Denise Konan, Robert E. Lipsey. FDI in Restructuring the Japanese Economy[J].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0, 7693

[9] Mei W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gional Market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Panel Study on China[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7, 15(1), 125-151

[10] Robert E. Lipsey. Measuring the Impacts of FDI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J].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6, 12808

[11] Kuiyin Cheung, Ping Lin.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Dat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 25-44

[12] Robert C. Feenstra, Gordon H. Hans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 Evidence from Mexico’s Maquil adoras[J].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995, 5122

[13] Jennifer Tobin, Susan Rose-Ackerma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mpact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J]. 2004

[14] Brian J. Aitken, Ann E. Harrison.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3), 605-618

[15] Ping Lin, Kamal Saggi.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backward linkage : a critical survey and a simple model

[16] Sourafel Girma, David Greenaway, Katharine Wakelin. Who Benefit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K?

[17] Terutomo Ozaw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992,1(1)

[18] Chung Chen, Lawrence Chang, Yimin Zhang.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post-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19] William Milber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Balancing Costs and Benefits [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ssues for the 1990s, Vol. XI

[20] Jonathan E. Haskel, Sonia C. Pereira, Matthew J. Slaughter. Does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oost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J]. NBER Working Paper 2002, 8724

[21] Magnus Blomstr?m, Ari Kokko. The Economic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entives [J]. NBER Working Paper, 2003, 9489

[22] Zhao Yong Zhang.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FDI to the Chinese Economy [J].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2, 27(2)

[23] Leonard K. Cheng, Yum K. Kwan.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24] Kyoji Fuka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 Key to Japan’s Revital ization

[25] Dirk De Clercq, Jolanda Hessels, Andre Van Stel. Knowledge Spillovers Through FDI and Trade and Entrepreneurs’ Export Orient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26] Huay Huay Lee. Technology Transfer,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ASEAN Region [J].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06, 11(4):394–410

[27]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First Look. SERUC Working Paper, 2007 Email:diclo@https://www.docsj.com/doc/4d10392588.html,

[28] Shujie Yao. On Economic Growth, FDI and Exports in China [J]. Applied Economics, 2006, 38:339–351

[29] Yih-chyi Chuang, Pi-fum Hsu. FDI, Trade, and Spillover Eff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J]. Applied Economics, 2004, 36:1103–1115

[30] Chyau Tuan, Linda Fung-Yee Ng. The Place of FDI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mergence of the Globalized Delta Economies [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7

[31] Andres Rodrguez-Clare. Cluster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ial policy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 82: 43-57

[32]PhilipMcCann, TomokazuArita, Ian R. Gordon. Industrial clusters, transactions costs and 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MNE location behaviour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2, 11: 647-663

[33]Simona Iammarino, Philip McCann. The structure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ransactions,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spillovers[J]. ResearchPolicy, 2006, 35: 1018-1036

[34] Linda S. Goldberg. Financial Sector FDI and Host Countries: New and Old Lessons [J]. FRBNY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6, 3: 1-17

[35] Nigel Pain, Katharine Wakelin.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1997

[36] Tamim Bayoumi, Gabrielle Lipworth.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Trade[J]. Finance & Development, 1997, 34(3): 11-13

[37] Yingqi Wei, V.N. Balasubramanya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ix Country Cases Studies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4

[38] M. Blomstrom, H. Perss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in an Underdeveloped Economy: Evidence from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Idustry[J]. World Development, 1983, 11: 493-501

[39] Simeon Djankov, Bernard Hoekma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zech Enterprises[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0, 14(1): 49-64

[40] Nuno Crespo, Maria Paula Fontoura. Determinant Factors of FDI Spillovers – What Do We Really Know?

[41] Walter Elberfeld, Georg G?otzy, Frank St?ahlerz . Vertic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welfare [J]. Topics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42] Perrin, Frédérique Sachwa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everaging the Role of Multinationals [M].

[43]Brian Aitken, Gordon H. Hansonb., Ann E. Harrison. Spillover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ort behavior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3 (1997) 103-132

[44]D Karthik. Impact of FDI in Emerging Markets with a focus on India [J].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03rd February, 2005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库存,在供应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具有存储、应变等作用。是供应商的结束和公司生产的开始,也是供应的节点,合理的解决库存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为解决这些公司生产经营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库存管理。李波、洪涛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说到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减少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库存是每个公司都能遇到的管理问题,它对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及公司的利润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个公司来说,物资库存工作能否顺利地进行,对于降低公司产品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大型公司,都会面临物资的采购和库存工作,如果处理得当,就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将会导致物资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严重的还会使公司停工停产。公司对其物资管理供应体制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目的就是规范公司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储备,一方面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公司整体的竞争能力。 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具有这些表现为:低效的产品挑选、落后的沟通方式、昂贵的库存成本、不科学的采购成本、不合理的库存结构、过高的质量控制成本、过长的采购周期。由于库存的不合理,公司生产过程不够流畅、停工现象时有发生、工人积极性逐渐下降、销售机会容易错失。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收益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公司的库存储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将来的市场竞争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单级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后来供应链管理理论横空出世,多级库存控制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1915年福特哈里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最低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订货批量,提出了经济订货模型也就是非常著名的EOQ模型。这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问题的不断研究,发现了很多存储管理问题也依次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库存理论。一开始的库存理论模型仅仅是对单个公司的库存最优化。分别建立了不允许缺货,生产时间短;生产需要时间, 不允许缺货;允许缺货,生产时间短;市场占据时间,允许缺货;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会计电算化-文献综述

会计电算化-文献综述 尼古拉斯·科雷亚(Nicholas Correia)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他著作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研究》一部会计史学方面的名著。这部著作以大量的论文和书籍中所包含的会计史知识为基础,通过对会计历史中所有重大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以较详实的资料向读者介绍了有关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本书中,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20世纪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上,以其特有的视角深入剖析各种观点的本质,并从中提炼吸收了有用的成分。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Chatfield Michael)在《会计思想史》中,提到了大量分散的会计史知识,通过对会计历史中所有重大发展阶段重大问题的讨论,以较翔实的资料向读者提供了有关会计思想发展的一般观点。 齐军在《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提出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一观点,已成为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推动会计工作和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闻春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及培养措施探讨》中提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为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以机代账的单位将逐渐增加。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和变革,也会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代网络技术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车俐在《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工作的认识》文章中提到出了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情况,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入手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与方向阐述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企业会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图解析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影响,目的就是为了给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中小企业给予帮助,使它们能够正确的应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工具,使它们能够认识到在使用会计电算化后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帮助它们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魏毅在《企业会计电算化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探讨》一文中提到,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及时重视或解决,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或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必将会促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最大程度的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吕盛华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一书中阐述,会计电算化是指会计从业人员通过使用相应的会计运算软件来进行账目处理,从而取代传统的纯手工作业。会计电算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会计处理的准确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 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一)库存管理策略 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2012年,孙莹等人,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需求方构成的联合库存管理,并将缺货成本纳入库存成本中,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将节约的成本视为剩余收益,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后续研究将针对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供应链联合库存模式下的成本问题,需要寻求其他的合作博弈的方法解决收益分摊的问题。2013年王小斌考虑到需求为模糊变量的情况下,在对两级的供应链,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VMCI)方式,这种方式对零售商有利,但未必对供应商有利,最后设计了基于数量柔性和转移支付的激励契约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协调。2013年,彭建强对流行的JIT库存管理策略、VMI库存管理策略、JMI库存管理策略、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前三种方法关注于库存的局部优化,最后一种策略是基于供应链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而提出的包括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和分布式库存管理。 2011年,贾涛等人研究了部分延期付款条件下的联合库存决策,将利用供

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1 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存货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 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 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佳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加强存货控制和管理,会使濒临绝境的企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反之,则会使充满活力的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 越残酷。企业的竞争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逐渐转变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而存货管理又是企业内部管理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2 存货管理概述 2. 1 存货及存货管理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 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按存放地点不同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和在制存货; 按取得来源不同分为自制的存货、 外购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取得的存货、接受捐赠的存货、委托加工的存 货、债务人抵债形成的存货及盘盈的存货等。 存货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降低存货成本, 增加获利能力, 对存货进行决策、规划、控制等工作的总称。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 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大量存货置留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2]。存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的营运效率。存货管理包括:(1存货的决策管理,主要是对储备存货的进货决策。 (2 存货的规划管理, 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的前提下, 制定出一个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占用额较小的限额并分别责任到各相关部门,实行考核和奖惩,即是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 (3存货的控制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2015春季MBA2班 任彦乐 学号:1550301221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本文分析的是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集合体。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对企业的道义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是企业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动态整合,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道德责任、慈善责任的综合。随着企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影响能力的增强,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高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日益受到“赚取工人血汗钱”的指责,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开始在各国被提起,到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CSR 运动,跨国公司纷纷开始要求其供应商接受有关劳工标准和CSR的审查。这股声势浩大的CSR浪潮,要求企业在营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一种需要付诸实践的法律制度。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渊源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1.社会责任(Society Responsibility SR),它没有一个标准而且统一的定义。美国的一些学者通常认为:企业社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决策者采取保护与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琼斯福.马可圭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他责任;而我认为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在追求利润和经营的过程中对这个社会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或者义务来回馈给国家和人民,也是一种需要国家规范的法律制度,还是一种企业寻求长久发展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企业必须承担保护环境,对公众不造成不利影响,有助于规范社会风气等措施。即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国家的利益,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 2.企业社会责任性质:正是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组织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组织是存在于社会组织当中,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也正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要对国家屐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更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企业建立和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对这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社会整体环境更适合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发生,企业应承担自己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1.从法律角度可分为:法定和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 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性条文规定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比如,企业所缴纳的税金,企业的产品质量等。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国家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外的,企业愿意自主承担的社会义务。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 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922年.奎因坦斯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布利斯所写的一部管理会汁方面的著作《通过会汁进行经营管理》也问世了。这个时期管理会汁的特点是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基本点是在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巾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关于管理会计的属性,最早在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处理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 198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为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汇总、分析、编制、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在管理中被用于内部的计划、评价和控制,并保证合理地、负责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以上两个定义强调了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服务。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O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当时在一些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未及时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其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影响了他的实际应用。2008年陈建梅在《财务管理》中提出我国的管理会计是世纪年代初, 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07年潘飞,王悦,沈红波在《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二期中提出: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 1982年第二期《会计研究》中,余绪缨提出“对象问题是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一门学科的对象, 是其特定领域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是贯穿于该学科的始终的。从这个认识出发, 应如实地把现金流动( cash flow) 看作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 1983 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体现余先生上述观点的《管理会计》教材。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20世纪90年代之前,余先生的《管理会计》教材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许多人是通过该教材才了解、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知识, 从而对管理会计感兴趣。可以说, 该教材不仅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与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标志着余先生已经完成了对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工作, 开始进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学科阶段。 1986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展示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广义管理会计的概念,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也从企业管理当局扩大到了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 1987 年,美国管理大师卡普兰教授在其著作《相关性的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指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改梁易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花大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4d10392588.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库存控制方法文献综述

库存控制方法的文献综述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1552 学号: 姓名: 摘要: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总结了一系列物流库存控制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库存量、控制方法 一、前言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二、正文 目前,在库存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另一种是现代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有定量订购与定期订购方法、ABC库存控制方法和经济订货批量等。对于现代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有MRP与MRPn库存控制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及时生产(JIT)库存控制方法等。 (一)、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即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量发出订单,经过订货期、交货周期,库存量继续下降,到达安全库存量时,收到订货,库存水平回升。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见图1)。图1 定量定货法原理 其中:Q——批量或订货量,T——周转期,S——安全库存 1. 订货点的确定 通常订货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需求率和订货交货周期这两个因素。在需求为固定、均匀和订货交货期不变的情况下,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 = 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 / 365 + 安全库存量(1)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关键词: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简介: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内容: 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1,(08):81-82. [2]徐璟。依托校企合作重构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好家长,2021,(51):48-49. [3]包纯玉,张新华。ERP时代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1,(10):90+92. [4]裴畅。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设工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1,

(20):78-79. [5]钟燕,唐金玉。浅谈中职班级的特色管理--寓企业财务哲学于班级管理中[J].现代职业教育,2021,(20):174-175. [6]谢小春。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68-69. [7]郭建立。浅议会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76. [8]严水荷。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28-30. [9]张巧英。论如何实现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54. [10]张燕。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31. [11]方乐。地市电大“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160-161. [12]徐筱朦。浅析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21,(34):121. [13]杨健文。管理会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236. [14]李乐言。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236. [15]何志明。基于DEA的高职专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1,(39):83-84. [16]何雪锋张鑫。“阿米巴”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N].财会信报,2021-09-04(B07)。[17]何雪锋张鑫。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的新助手[N].财会信报,2021-09-11(B07)。[18]高思源。经

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母爱时光孕婴房 [摘要]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流动性资产,特别是母爱时光孕婴房-属于销售母婴用品的线上与线下结合连锁行业网络,属于连锁零售超市行业,在目前线下实体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只有科学的进行库存管理,加快商品周转率与降低运营成本才能实现盈利。这就是说库存管理水平的强弱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商业企业的库存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可高达80%,因此,库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本文以母爱时光孕婴房为例分析了以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的ABC 分析原理、经济批量法、准时制库存原理及供应商管理库存原理为理论依据,并利用设施布置原理与方法及商品陈列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母爱时光孕婴房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商品订货分类不合理、对库存的控制手段选择过于简单、仓库区域布置不合理、品类设置不合理、商品陈列位置混乱、库存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1绪论 对于连锁加盟的母婴用品零售企业而言,拥有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十分重要。若要在整个产品市场上持续获取利润,其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而我国的零售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大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例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市场风险的规避做得不到位。其次,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存货核算不实,储存不合理,这些都是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再者,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的缺乏以及企业资源的有限,导致管理水平落后。在现如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必须要创新管理模式。 1.1国外文献综述Claus(2011)在《浅谈如何加强存货管理》中提出:存货保管过程中可能发生霉变、损坏和偷盗等各种潜在的损失。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对于较高的库存,一旦产品价格出现跳水,公司管理层将无法回避存货价值缩水的事实。因此,企业就需要有较强的市场预测能力,把握市场前景,合理安排存货的储存数量。AltmanEI(2012)在《零售企业财务应加强存货管理》中提出:零售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随时购入所需的原材料或商品,从发出采购指令到存货入库,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储存一定的存货,因此会占用一定的资金,避免因缺货造成相关损失。 1.2国内文献综述 王华明(2012)在《建立产销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提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是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存货对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确有直接影响。所以存货数量的确定、价值的计量,直接关系到资产计价和损益的确定。因此,企业必须要科学准确的核算存货。徐家尊(2012)在《零售企业存货管理策略研究》中提出:欧美零售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优势之下,及时地控制了他们的存货,但是在亚洲,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供应商不能及时获取这些消息,因此造成了这些供应商企业的存货数量不合理,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应该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互联网技术。

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姓名:聂岩松 学号:09335220 专业:物流管理 指导老师:周永祥 职称:讲师 二零一三年五月

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字:库存;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合作以及供应链实现集成管理的关键。库存管理技术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net)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和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供应链的这些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库存产生了很大影响。企业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应对供应链不确定因素,需要有一定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较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方面。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测评体系、并对国内外CSR维度进行比较,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提出企业在处理CSR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现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渊源 在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不过20余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我国第一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题的文章——《企业社会责任——访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发表在《瞭望》杂志1985年第三期,而第一本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此后,法学家刘俊海将企业社会责任首次引入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随后,我国学者相继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视角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全球性金融爆发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盛斌、胡博(2009)阐述了由金融危机到来引发的政府与企业一系列问题。在经济繁荣之时,政府力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当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是否应该任由企业倒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社会文化类型的国家势必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另外,做为金融危机导火索的商业银行,关于它的社会责任也是备受关注。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

任的贪婪性,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大灾难,并且致使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仍发展缓慢。 200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文中用了“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实践对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做了统计。其理论模型主要有四部分,分别设计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础,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整个模型围绕责任管理这一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三角形。 现阶段我国的学术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数量上升较快。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A8000标准认证的调查,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否存在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等。2.对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呈井喷之势。随着国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陡然增多,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环境污染的问题上来。自然而然,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对其是否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也引起了学者们更多的争议。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更是引发了学者们对自然灾害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的大量探讨。此后中国相继出版了一引些慈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专著,如《中国慈善蓝皮书》等,既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慈善与企业的相互影响机制。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外国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企业社会责任还处在萌芽时期,关于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本文从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管理会计的起源、管理会计在当前企业中的应用现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不足的原因、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的建议五个方面展开综述。 标签:管理会计企业作用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文件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价值创造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顺时应势,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的辅助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财务会计是“外部报告会计”,而管理会计是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编制与解释,传递一系列工作,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考核的一种管理活动。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大分支,它们既相互协调统一,又相互制约发展。据了解,在美国90%以上财务岗位是管理会计,而在中国恰恰相反,管理会计岗位不到10%,专家预言,未来十年中国传统会计岗位削减80%,管理会计岗位上升至2/3以上比例。管理会计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已经为它在企业中的应用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人才素质的普遍提高更是为中小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架起了桥梁。 一、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从实質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职能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中发挥作用,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xxx 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题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学本科 2006 级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指导教师(签字) xxx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 10 篇,其它不少于 12 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 2000 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文献综述的评阅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指导教师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xx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摘要:存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低的重要标志关键词:存货管理,存货问题,对策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原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方式不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管理效果上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市场经济的要求。原有的存货管理方式不但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在成本的控制上属于薄弱环节,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及限制。本课题希望能通过对一些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