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南财大财经应用写作课后习题答案13

西南财大财经应用写作课后习题答案13

西南财大财经应用写作课后习题答案13
西南财大财经应用写作课后习题答案13

第十三章经济纠纷诉讼文书

思考练习

1.简单说明经济纠纷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和答辩状的法律意义。

答:(1)起诉状的作用在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程序的发生,它是人民法院立案和审理的根据,也是被告应诉答辩的依据。

(2)上诉状是指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的书状。上诉引起二审程序的开始。

(3)申诉人书写申诉状虽不一定能引起再审程序,但却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经审查申诉有理,即可引起再审程序,原审裁判中的错误就可得到及时纠正。这样不仅使国家法律得到了正确的实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维护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司法机关的正确执法。

(4)答辩状是与起诉状、上诉状相对应的文书。答辩是一种应诉行为,也是被告或被上诉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是帮助被告或被上诉人取得诉讼胜利,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体现了当事人诉讼地位和权利平等的原则。同时也是被告或被上诉人向人民法院阐明意见和主张,使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情,促使其正确断案的重要途径。

2.详细说明上题所列各项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经济纠纷起诉状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标题。标题就是一件诉讼文书的题目,一般只需要写出文种的名称。

②文首。文首就是起诉状的开端,这部分要按固定格式分项交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③正文。正文内容主要包括:案由,比较复杂的起诉状往往在正文开始说明案由,而不是在标题下简单地用一个词或短语表示出来。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必须写得明确具体、不可含糊不清。必须写明对被告的具体要求,如解决什么问题、承担什么责任、赔偿多少损失等。涉及具体金额必须有正确的大小写,如有利息还应一并写明。事实和理由。事实和理由的写法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首先,事实和理由的写法必须与诉讼请求密切吻合;其次,既要有事实又要有法律依据的说明,对事实详细说明之后,要适当援引相关法律条文,指出对方行为的性质,应该依法承担什么责任等。

④结尾。结尾主要写明起诉状送递法院的完整名称、起诉人的姓名(盖章)、起诉时间、代理人姓名(印章)和附件等内容。

经济纠纷起诉状的写作注意事项

①合理地提出起诉请求。诉讼请求合理,不能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诉讼请求写作时要注意“四要四不要”:一要明确,不要含糊;二要具体,不要笼统;三要合理合法,不要无理要求;四要相对固定,不要任意变换。如要申请财产保全或者先行给付的,应作为独立的一项要求提出来,如在立案后才提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则应另写申请书。

②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起诉事实。起诉事实是人民法院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的依据,也是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前提,应当写明双方产生经济纠纷的时间、原因、经过、现状以及造成的后果。写作时,要围绕当事人之间争执的焦点,按时间顺序或者争议的焦点综合归纳来写。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特别是要把争执的焦点和各自的观点写清楚。还要写明被告应当承担的责任,如原告自己有一定的责任,也要提及。

③准确援引法律条款。在讲清楚事实之后,应概括分析纠纷的性质、危害、结果及责任,同时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款,以论证诉讼请求的合理合法。引用法律条文要全面、具体,应引用到条、款、项。

④格式正确规范。起诉状的格式应按照标题、文首、正文、结尾的顺序来写。就每个小项目而言,也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文首的原告身份事项中,原告如果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邮政编码;原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还应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职业、工作单位及其同原告的关系;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则应写明单位全称、住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电话。

在正文部分也必须先写诉讼请求再写事实和理由,前后的逻辑层次关系、因果关系等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需要严格遵守。

(2)经济纠纷上诉状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首部。首部内容包括:

标题:写“民事上诉状”。

当事人栏:按上诉人、被上诉人这个顺序列写他们的基本情况。

②正文。正文部分包括上诉请求、上诉事实和理由。

上诉请求。上诉请求要说明具体的请求目的,是要求撤销原审裁判,全部改变原审的处理决定,还是要求对原审裁判作部分变更。

上诉事实和理由。针对原审裁判,论证不服的理由,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原审认定事实错误的论证;第二,对原审确定性质不当的论证;第三,对原判适用实体法不当的论证;第四,对原审适用程序法不当,因而影响正确审判的论证。

③尾部及附项

这部分内容包括:

致送机关,可分三行写为:此致—××人民法院转报××中级(或高级)人民法院;也可直接写为:此致—××中级(或高级)人民法院。

右下方写:上诉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年、月、日。

附项写明:本上诉状副本×份;证物××(名称)××件;书证××(名称)××件。

(3)经济纠纷答辩状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①标题。写明“××答辩状”字样,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等;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其名称、所在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与职务,答辩缘由。

②正文。正文部分包括答辩的理由、答辩请求、证据。

③尾部。尾部包括致送人民法院名称,答辩人签名、盖章,答辩时间。如果委托律师代书答辩状,应在最后写上代书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

在附项中,应注明有关的人证、物证、书证等。

经济纠纷答辩状写作的注意事项

①充分做好答辩准备。写作之前,要全面熟悉对方诉状的内容,从事实、证据、法律适用、逻辑、诉讼程序等方面找出可答辩之处,尤其要抓住其要害问题,如纠纷的起因、争执的焦点、事实真相和关键性证据等,确定答辩重点。在明确答辩方向的基础上,可分主次先后设计出答辩提纲,并找出确定、充分的证据和过硬的法律依据。

②要尊重客观事实。各类诉讼案件的案情往往比较复杂,之所以诉诸法院,往往争议分歧也较大。因此,尊重纠纷的客观事实,如实地、全面地反映案情,是答辩人帮助法院分清是非曲直,依法断案的前提和基础。

③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被告或被上诉人在答辩状中,要特别注意对原告或上诉人在起诉状或上诉状中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及根据,明确写出自己承认哪些,否认哪些,否认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无理之处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理由、证据及具体要求。

④要紧扣争议的焦点来答辩。答辩状既然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来回答的辩驳,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在纠纷中的争议焦点,以事实和证据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反驳原告或上诉人关于实体权利的请求,而不能回避焦点,纠缠枝节,或面面俱到,赘述案情,不得要领。

⑤要很好地运用反驳的方法和立论的方法。

3.根据文中的起诉状试写上诉状和答辩状。

4.根据文中的起诉状和上诉状,试写申诉状和答辩状。略

5.试比较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的异同点。

大学物理课本答案习题 第十三章习题解答

习题十三 13-1 如题图13-1所示,两条平行长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共面,且导线框的一个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到两长直导线的距离分别为1r , 2r 。已知两导线中电流都为0sin I I t ω=,其中I 0和ω为常数,t 为 时间。导线框长为a ,宽为b ,求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无限长直电流激发的磁感应强度为02I B r μ= π。取坐标Ox 垂直于 直导线,坐标原点取在矩形导线框的左边框上,坐标正方向为水平向右。取回路的绕行正方向为顺时针。由场强的叠加原理可得x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00122() 2() I I B r x r x μμ= + π+π+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通过微分面积d d S a x =的磁通量为 00m 12d d d d 2()2()I I B S B S a x r x r x μμΦππ?? =?==+??++?? 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 00m 01 2d 2()2()b I I a x r x r x μμΦ??=+??π+π+???012012ln ln sin 2a r b r b I t r r μω?? ++=+ ?π?? 感生电动势 0m 12012d ln ln cos d 2i a r b r b I t t r r μωΦεω?? ++=- =-+ ?π?? 012012()()ln cos 2a r b r b I t r r μωω?? ++=- ??π?? 0i ε>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为顺时针;0i ε<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为逆时针。 13-2 如题图13-2所示,有一半径为r =10cm 的多匝圆形线圈,匝数N =100,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0.5T )。圆形线圈可绕通过圆心的轴O 1O 2转动,转速1 600r min n -=? 。求圆线圈自图示的初始位置转过 题图13-1 题图 13-2 解图13-1

大学物理13章习题集详细答案解析

习题13 13-3.如习题13-3图所示,把一块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板B 移近一块已带有正电荷Q 的金属板A ,平行放置。设两板面积都是S ,板间距为d ,忽略边缘效应,求:(1)板B 不接地时,两板间的电势差。(2)板B 接地时,两板间的电势差。 [解] (1)两带电平板导体相向面上电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而相背面上电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同,因此当板B 不接地,电荷分布为 因而板间电场强度为 S Q E 02ε= 电势差为 S Qd Ed U 0AB 2ε= = (2) 板B 接地时,在B 板上感应出负电荷,电荷分布为 故板间电场强度为 S Q E 0ε= 电势差为 S Qd Ed U 0AB ε= = B A -Q/2 Q/2 Q/2Q/2 A B -Q Q

13-4 两块靠近的平行金属板间原为真空。使两板分别带上面电荷密度为σ0的等量异号电荷,这时两板间电压为U0=300V。保持两板上电量不变,将板间空间一半如图习题13-4图所示充以相对电容率为εr=5的电介质,试求 (1)金属板间有电介质部分和无电介质部分的E,D和板上的自由电荷密度σ; (2)金属板间电压变为多少?电介质上下表面束缚电荷面密度多大? 13-5.如习题13-5图所示,三个无限长的同轴导体圆 柱面A、B和C,半径分别为R A、R B、R C。圆柱面B上带 电荷,A和C都接地。求B的表面上线电荷密度λ1和外表 I II

面上线电荷密度λ2之比值λ1/λ2。 [解] 由A 、C 接地 BC BA U U = 由高斯定理知 r E 01I 2πελ-= r E 02 II 2πελ= A B 0101I BA ln 2d 2d A B A B R R r r U R R R R πελπελ=-==? ?r E B C 020 2II BC ln 2d 2d C B C B R R r r U R R R R πελ πελ===? ?r E B C 02A B 01ln 2ln 2R R R R πελ πελ= 因此 A B B C 21ln :ln :R R R R =λλ 13-6.如习题13-6图所示,一厚度为d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板,单位面积上两表面带电量之和为σ。试求离左表面的距离为a 的点与离右表面的距离为b 的点之间的电势差。 [解] 导体板场强0=内E ,由高斯定理可得板外场强为 2εσ = E 故A 、B 两点间电势差为 ()a b x x x U b d a d a d a a a B A -= ++- =?=? ???++++0 00 AB 2d 2d 0d 2d εσ εσεσ l E 13-7.为了测量电介质材料的相对电容率,将一块厚为 1.5cm 的平板材料慢慢地插进一电容器的距离为2.0cm 的两平行板中间。在插入过程中,电容器的电荷保持不变。插入之 Ⅰ Ⅱ Ⅲ B A

第十三章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十三章 1 什么是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框架结构既要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又要承受水平风荷载,在地震区还要承受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的方向是单一的,但水平荷载的方向却是随机的。为了提高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特别是要提高框架结构的抗扭刚度,以满足《规范》所规定的位移角限值、位移比限值和周期比限值。框架结构师由梁板柱组成的空间结构,如果结构一个方向的抗侧力较弱时,会率先开裂和破坏,将导致结构丧失空间协调工作的能力,从而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2柱网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柱网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柱网布置应方便施工 3承重框架有哪些布置方案?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4如何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是什么?基本假定有哪些? 为方便常忽略结构纵向和横向之间的空间联系,忽略各构件的抗扭作用,将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分别按平面框架进行分析计算。通常,横向框架的间距,荷载和间距都相同,因此取出有代表性的一品中间横向框架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见书182页。 基本假定:1,没有水平位移。2,某楼层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楼层产生内力。 5.竖向荷载如何简化到框架梁上面的?什么是等效荷载?如何等效? 竖向荷载可以通过分层法简化到框架梁上 假定(1)没有水平位移 (2)某楼层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楼层柱产生内力。 分层法是利用叠加原理多层框架在多层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内力,可以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用的内力的叠加。 等效荷载:等效荷载是指为了简化问题,用新的荷载代替原来复杂的荷载,但要保证两种荷载给构件带来的效应是相同的。 6.风荷载是如何简化到框架梁上的? 风荷载对框架梁的作用一般都可以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上的水平力采用反弯点法或者D值法将风荷载简化到框架梁上,二者的简化条件不同,D值法是反弯点法的改进,先求出个柱的杆端弯矩,然后根据节点平衡条件求得梁端弯矩,进而求出梁端剪力。 7.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如何确定? 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可以通过材料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挠度和变形。 8.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哪些?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两种,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及楼面活荷载,一般为分布荷载,有时也有集中荷载。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荷载,一般均简化成作用于框架节点的水平作用集中力。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失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 (1)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认为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2)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它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关键性因素。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使得经济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非自愿失业。 (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通过论证工资和价格黏性进而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工资在短期内具有黏性,失业率并不会随劳动需求的变动做出充分调整。对存在工资黏性的解释主要有劳动工资合同论、隐含合同论、“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 (4)现代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其否认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如果政府用增加货币量来刺激就业,而雇员没有预见到实际收入下降时,就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但从长期看,不仅失业没有减少反而物价会持续上涨。 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物质和精神的负面影响;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带来产出损失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的信心从而加重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工资黏性的?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对于工资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解释: (1)劳动工资合同论。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工会的力量,往往可能签订较有利于雇员的工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附加工资随生活费上涨而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工资率并不随之削减的条款。 (2)隐含合同论。除正式合同外,雇主与雇员之间可能达成工资率相对固定、不随经济波动调整的默契。隐含合同意味着工资率将不随劳动市场供求的波动而变化。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可能支付给雇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作为回报,在经济高涨时,雇员也只能留在该企业,接受低于其他企业的工资率。 (3)“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较高失业率情形下企业不降低新雇员薪酬的现象。该理论认为,每个企业对新雇员(局外人)的培训通常是由在职雇员(局内人)来完成的。在职雇员担心这会影响他们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地位或者分量而不愿培训新雇员。如果企业支付新雇员的工资低,经培训掌握了技能的雇员就可能被出高薪的企业“挖走”。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向新、老雇员支付相同的报酬来解决这一矛盾。 (4)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雇员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地说,效率工资取决于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失业率水平。社会上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率先降低工资,这样做只会降低雇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最好的雇员可能会被其他企业吸引走。因此,效率工资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3.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参考答案】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的通缩膨胀;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凯恩

【精品】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 (CH2)4COOH2.CH3CH(CH3)C(CH3)2COOH3.CH3CHClCOOH 4.COOH 5.CH 2 =CHCH2COOH6.COOH 7. CH3COOCH38 . HOOC COOH9 . CH2COOH 10.(CH 3 CO)2O11. O CO CH312.HCON(CH 3 )2 13. COOH O2N O2N 14 . CO NH 3,5-二硝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酰亚胺

15. CH 3CHCHCOOH CH 3 OH 16. OH COOH 2-甲基-3-羟基丁 酸1-羟基-环己基甲酸 一、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草酸2,马来酸3,肉桂酸4,硬脂酸

5.α-甲基丙烯酸甲酯6,邻苯二甲酸酐7,乙酰苯胺8,过氧化苯甲酰胺 CH 2=C CH 3 COOCH 3 CO O NHCOCH 3 O O OO NH C O H 2NCOOC 2H 5 C C NH O O O H 2N C NH 2 NH CO O CO n CH 2 CH O C O CH 3 []n 三、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酸的所有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式,并指出那些容易生成酸酐: 解:有三种异构体:2-戊烯-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其中2-甲基-顺丁烯二酸易于生成酸酐。 C C H COOH COOH C C H COOH CH 3 HOOC CH 3 HOOC CH=CHCH 2COOH 2-戊烯 -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度: 1,醋酸,丙二酸,草酸,苯酚,甲酸

第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 题 2-1 一辆汽车1小时消耗汽油34.1升,已知汽油发热量为,汽油密度 。测得该车通过车轮出的功率为64kW ,试求汽车通过排气,水箱散热等各种途 径所放出的热量。 44000kJ/kg 30.75g/cm 提示和答案:汽车通过排气,水箱散热等散发热量为汽油总发热量与通过车轮出的功率之差,解得。 out 894900kJ/h Q =2?2 质量为1 275 kg 的汽车在以60 000 m /h 速度行驶时被踩刹车止动,速度降止20 000 m/h ,假定刹车过程中0.5kg 的刹车带和4kg 钢刹车鼓均匀加热,但与外界没有传热,已知刹车带和钢刹车鼓的比热容分别是1.1kJ/(kg·K)和0.46kJ/(kg·K),求刹车带和刹车鼓的温升。 提示和答案:汽车速度降低,动能转化为刹车带和刹车鼓的热力学能,。 2165.9C t t ?=o 2?3 1kg 氧气置于图2-14所示气缸内,缸壁能充分导热,且活塞与缸壁无磨擦。初始时氧气压力为0.5MPa ,温度为27℃,若气缸长度2,活塞质量为10kg 。试计算拔除钉后,活塞可能达到最大速度。 l 提示和答案: 气体输出的有用功转化为活塞动能,可逆过程对外界作功最大,故按可逆定温膨胀计算功,。 287.7m/s c =2?4 气体某一过程中吸收了50J 的热量,同时,热力学能增加84J ,问此过程是膨胀过程还是压缩过程?对外作功是多少J ? 提示和答案: 取气体为系统,据闭口系能量方程式 ,解得外界对气体作功34J 。 图 2-14 习题2-3附图 Q U W =Δ+2?5在冬季,工厂车间每一小时经过墙壁和玻璃等处损失热量,车间中各种机床的总功率是375kW ,且最终全部变成热能,另外,室内经常点着50盏100W 的电灯,若使该车间温度保持不变,问每小时需另外加入多少热量? 6310kJ × 提示和答案:车间内产生的热量等散失的热量车间保持温度不变, 解得 。 1632000kJ Q =补2?6 夏日,为避免阳光直射,密闭门窗,用电扇取凉,若假定房间内初温为28℃,压力为0.1,电扇的功率为0.06kW ,太阳直射传入的热量为0.1kW ,若室内有三人,每人每小时向环境散发的热量为418.7kJ ,通过墙壁向外散热1800,试求面积为,高度为 3.0m 的室内空气每小时温度的升高值,已知空气的热力学能与温度关系为 MPa kJ/h 215m

第13章习题与解答

第13章系统设计 13.1 本章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s)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提出的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方案转换成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物理(技术)方案。即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的系统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本章主要研究系统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化设计思想、模块与层次分解、系统详细设计和系统设计报告等内容。 13.1.1 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 一、系统设计概述(理解) 1、系统设计工作的目的 2、系统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系统总体设计(掌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二)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1、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内容 2、系统的结构化划分 (1)层次结构 (2)模块化结构 3、系统的结构化划分 (1)基本思想和原则 (2)子系统划分的一般原则 (三)模块与模块的关联(掌握) 1、模块、逻辑模块和物理模块 2、模块的关联、模块凝聚、模块耦合 (四)模块的层次分解(理解与掌握) 1、总体IPO图 2、HIPO图 (五)系统结构图设计(掌握) 三、系统详细设计 (一)代码设计(掌握与理解) 1、代码设计的原则和功能 2、常见的编码方式 3、代码的校验 (二)数据存储设计(掌握与理解) 1、数据存储设计

2、数据库设计 (三)输入、输出设计(掌握与理解) (四)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理解) 四、系统设计报告(掌握) 13.1.2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系统设计的定义、目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4.系统结构化的主要方法: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5.模块化原理、模块的层次分解 6.HIPO图、系统结构图设计 7.系统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8.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9.系统设计报告的撰写 13.2 教材习题与解答 13.2.1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模块2.模块凝聚3.模块耦合4.HIPO 5.IPO 6.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7.系统结构图8.过程结构图 二、简答题 1.系统设计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2.简述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3.什么是模块和模块结构? 4.模块之间的联系和耦合有哪几种形式? 5.代码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代码校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7.简述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单选题 1.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把系统分成若干层次,并定义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层次间的信息关系,然后再使用“()”的设计方法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 A. 自顶向下 B. 自底向上 C. 自左向右 D. 自内向外 2.通过编码,可以建立统一的经济信息语言,有利于提高通用化水平,使(),有利于采用集中化措施以节约人力,加快处理速度,也便于检索方法的统一。 A. 信息资源共享 B. 数据共享 C. 功能共享 D. 程序共享3.结构化系统设计与结构化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将系统逐层划分,分解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

工程热力学习题提示与答案 (12)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 12-1 设有一制冷装置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冷库温度为-5 ℃,环境温度为20 ℃,求制冷系数的数值。又若利用该机器作为热泵,由-5 ℃的环境取热而向20 ℃的室内供热,求其供热系数。 提示:略。 答案: , 。 10.72=ε11.72=ζ 12-2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空气冷却器中冷却水的温度为15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5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试求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及装置消耗的净功。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循环中各过程可逆,制冷系数1 1 1)(12??? ??????=?κκp p ε,制冷量q 2=c p 0ΔT ,循环净功ε q w 20=。 答案:ε=1.71;q 2=81.49 kJ/kg ;w 0=-47.6 kJ/kg 。 12-3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冷却器中冷却水温度为20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4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若装置的制冷量为150 kW ,试求带动制冷装置所需的功率、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装置中空气的流量以及膨胀机和压气机的功率。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1)(1 1)(12?=?κκp p ε,装置所耗功率ε Q P 2&=,制冷量q 2=c p 0ΔT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工质流量P Q Q +=2 1&&2 2q Q q m =,膨胀机功率P T =q m w s =q m c p 0ΔT ,压气机功率P c =q m (w c )s =q m c p 0ΔT 。 答案: P =72.9 8 kW ; 2 222.89 kW ,q =1 Q &m =8 159 kg/h ,P T =290.84 kW ,P T =218 kW ,P c =290.84 kW 。 12-4 按上题所述条件,若压气机绝热效率为0.8,膨胀机效率为0.85,试求装置消耗的功率及制冷系数。 提示: 膨胀机的压缩过程和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理想过程均为定熵过程。 压气机绝热效率:c c c )(w w ηs s ,=,膨胀机效率:s w w η)(T T T =,膨胀机压气机

第13章 带传动习题1答案

第13章带传动(第一次作业) 1. 带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带 组成,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 2. 带传动中,带中产生的应力有:_拉应力__、__弯曲应力__、_离应力__三种。 3. 带传动运转时应使带的__松边在上, _紧__边在下,目的是__增大包角___。 4. 主动轮的有效拉力与_____初拉力_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包角___有关。 5. 当A型V带的初步计算长度为1150时,其基准长度为_____1120_______。 6. 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___速度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_包角___有关。 7.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三角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增大,因而承载能力增大。 7. 已知V带的截面夹角是40度,带轮轮槽的?角应比40__小_,且轮径越小,?角越_小_。 8. 带传动中的初拉力F0是由于_安装时把带张紧__产生的拉力。运转时,即将进入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增大___到F1;而将进入从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_降低_____到F2。有效拉力为_____ F=F1-F2_______。 9.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紧边进入主动轮_处,其值为_σ1+ σb1+ σc___。带中的最小应力发生在松边处。10.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C传动。 A、平带 B、同步带 C、V带 D、多楔带 11. 带传动中,在相同的预紧力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____C______。 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12. 设计带传动时,胶带的标准长度是指带的C。 A、内周长 B、外周长 C、节线长 D、平均长度 13. 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C ________。 A. 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B. 结构简单,传动比准确,中心距便于调整 C.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传动平稳,吸震,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14. 如果功率一定,带传动放在_____A______好。 A.高速级 B.低速级 C. 两者均可 D.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5. 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__A_________。 A.工作平稳,无噪声 B.传动的重量轻 C.摩擦损失小,效率高 D.寿命较长 16. 和普通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ABD_____。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制造成本低 D.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习题提示及答案06章习题提示与答案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六章 热能的可用性及火用分析 6-1 汽车用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为1 440 W ·h 。现采用压缩空气来代替它。设空气压力 为6.5 MPa 、温度为25 ℃,而环境的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5 ℃,试求当压缩空气通过容积 变化而作出有用功时,为输出1 440 W · h 的最大有用功所需压缩空气的体积。 提示:蓄电池存储的电能均为可转换有用功的火用 ,用压缩空气可逆定温膨胀到与环境平衡时所作出的有用功替代蓄电池存储的电能,其有用功完全来源于压缩空气的火用 ,即W u =me x ,U 1。单位质量压缩空气火用 值()()()010010011,x s s T v v p u u e U ---+-=,空气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答案:V =0.25 m 3。 6-2 有一个刚性容器,其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为3.0 MPa ,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为25 ℃,环境压力为0.1 MPa 。打开放气阀放出一部分空气使容器内压力降低到1.0 MPa 。假设容器内剩余气体在放气时按可逆绝热过程变化,试求:(1) 放气前、后容器内空气比火用U e x,的值;(2) 空气由环境吸热而恢复到25 ℃时空气的比火用U e x,的值。 提示:放气过程中刚性容器中剩余气体经历了一个等熵过程,吸热过程为定容过程;空气可以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各状态下容器 中空气的比 火用()()()00000x s s T v v p u u e U ,---+-=。 答案:e x ,U 1=208.3 kJ/kg ,e x ,U 2=154.14 kJ/kg ,e x ,U 3=144.56 kJ/kg 。 6-3 有0.1 kg 温度为17 ℃、压力为0.1 MPa 的空气进入压气机中,经绝热压缩后其温度为207 ℃、压 力为0.4 MPa 。若室温为17 ℃,大气压力为0.1 MPa ,试求该压气机的轴功,进、出口处空气的比 火用 H e x,。 提示:工质为理想气体;压气机的轴功T c h w p ?=?=-021,s ,比 火用e x ,H =(h -h 0)-T 0(s -s 0)。 答案:21,s -w =-19.08 kJ ,e x,H 1=0 kJ/kg ,e x,H 2=159.4 kJ/kg 。 6-4 刚性绝热容器由隔板分成A 、B 两部分,各储有1 mol 空气,初态参数分别为p A =200 kPa ,T A =500 K ,p B =300 kPa ,T B =800 K 。现将隔板抽去,求混合引起的熵产及火用损失。设大气环境温度为300 K 。 提示:工质为理想气体;熵产B A iso g S S S S ?+?=?=?, 火用损失g 0L x,S T E ?=。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

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文案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13 -1 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分析与解 bca ,b1a 和b2a 均是外界压缩系统,由?=V p W d 知系统经这三个过程均作负功,因而(C)、(D)不对.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三个过程初末态内能变化相等,设为ΔE .对绝热过程bc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E =-W bca .另外,由图可知:|W b2a |>|W bca |>|W b1a |,则W b2a <W bca <W b1a .对b1a 过程:Q =ΔE +W b1a >ΔE +W bca =0 是吸热过程.而对b2a 过程:Q =ΔE +W b2a <ΔE +W bca =0 是放热过程.可见(A)不对,正确的是(B). 13 -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请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分析与解 由p -V 图可知,p A V A <p B V B ,即知T A <T B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 B >E 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13 -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 ) (A) 6J (B) 3 J (C) 5 J (D) 10 J 分析与解 当容器体积不变,即为等体过程时系统不作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有Q =ΔE .而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T R i M m E Δ2 Δ= ,可知欲使氢气和氦气升高相同温度,须传递的热量 ? ?? ? ?????? ??=e e e 222e 2H H H H H H H H /:i M m i M m Q Q .再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 RT ,初始时,氢气和氦气是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因而物质的量相同,则3/5/:e 2e 2H H H H ==i i Q Q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 -4 有人想像了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为 ( )

12章习题提示与答案——【精品资源汇】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7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 12-1 设有一制冷装置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冷库温度为-5 ℃,环境温度为20 ℃,求制冷系数的数值。又若利用该机器作为热泵,由-5 ℃的环境取热而向20 ℃的室内供热,求其供热系数。 提示:略。 答案: 10.72=ε, 11.72=ζ。 12-2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空气冷却器中冷却水的温度为15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5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试求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及装置消耗的净功。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循环中各过程可逆,制冷系数1 11)(12-??? ? ??= -κ κp p ε,制冷量q 2=c p 0ΔT ,循 环净功ε q w 20= 。 答案:ε=1.71;q 2=81.49 kJ/kg ;w 0=-47.6 kJ/kg 。 12-3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冷却器中冷却水温度为20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4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若装置的制冷量为150 kW ,试求带动制冷装置所需的功率、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装置中空气的流量以及膨胀机和压气机的功率。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1)( 11)(1 2-= -κ κp p ε,装置所耗功率ε Q P 2 =,制冷量q 2=c p 0ΔT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P Q Q +=2 1 ,工质流量2 2q Q q m =,膨胀机功率P T =q m w s =q m c p 0 ΔT ,压气机功率 P c =q m (w c )s =q m c p 0ΔT 。

(完整版)畜禽解剖生理第13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瞳孔: 2.眼房: 3.鼓膜: 第13章综合测试 1.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为( ) 、()和()三 层。 2.( ) 和()O 3.( )、()和( )。 4.( )和()。 5.眼的辅助结构包括:( ) 、() 、( 6.( ) 、() 和 ( 7.( ) 、() 和() 8.( ) 、() 和() 9.( ) 、() 和() 10( ) 和() 构成。 三、■选择题 ) 三部分。 三部分。卜列属于眼球内容的是 1.( )O 二、填空题 A. 眼肌B .晶状体C泪腺 2. A. 鼓膜B .鼓室C .骨迷路.咽鼓管 3. A. 角膜和鼓膜 B .角膜和巩膜.巩膜和脉络膜 4. A. 睫状体B .脉络膜 C .虹膜 四、判断题 1.眼睛的折光体由角膜、晶状体和房水组成。 三部分。 D .角膜和虹膜 2.眼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眼房内,主要由睫状体分泌产生。 3.眼的屈光系统由角膜、眼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四部分构成。

4. 泪腺分泌泪液,借眨眼运动分布于眼球和 结膜表面, 有润滑和清洁的作用。() 5. 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隔,随音波振动把声波刺激传导到内耳。 () 6 .中耳包括鼓室、鼓膜和咽鼓管三部分。 ( ) 五、简答题 1. 简述眼球的构造。 2. 眼的辅助结构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3. 简述耳的构造。 第13章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 虹膜中央有一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称为瞳孔。 2. 眼房是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 3. 鼓膜是构成外耳道的一片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坚韧而有弹性,外面被覆皮肤,内 面衬有黏膜。 视网膜 虹膜 支架眼球外肌 泪器 玻璃体 鼓膜 10 .骨迷路膜迷路 三、选择题 1. B 2. A 3 . B 4 . D 四、判断题 1. X 2 . / 3、 4. V 7 5 . X 6. X 五、简答题 二、填空题 1 .纤维膜血管膜 2 .角膜巩膜 3 .脉络膜睫状体 4.视部盲部 5. 眼睑第三眼睑 6. 晶状体 眼房水 7. 耳廓外耳道 8. 外耳 中耳 内 耳 9. 鼓室听小骨 咽鼓管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3章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4COOH 2.CH 3CH(CH 3)C(CH 3)2COOH 3.CH 3CHClCOOH 4. COOH 5. CH 2=CHCH 2COOH 6. COOH 7. CH 3 COOCH 3 8. HOOC COOH 9. CH 2COOH 10. (CH 3CO)2O 11. CO O CO CH 3 12. HCON(CH 3)2 13. COOH O 2N O 2N 14. CO NH CO 3,5-二硝基苯甲酸 邻苯二甲酰亚胺 15. CH 3CHCHCOOH CH 3 OH 16. OH COOH 2-甲基-3-羟基丁酸 1-羟基-环己基甲酸 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草酸 2,马来酸 3 ,肉桂酸 4,硬脂酸

HOOCCOOH C C H H COOH COOH CH=CHCOOH CH 3(CH 2)16COOH 5.α-甲基丙烯酸甲酯 6,邻苯二甲酸酐 7,乙酰苯胺 8,过氧化苯甲酰胺 CH 2=C CH 3COOCH 3 CO O CO NHCOCH 3 C O C O O O NH C O H 2NCOOC 2H 5 C C NH C NH O O H 2N C NH 2 NH CO O CO n CH 2 CH O C O CH 3[]n 三、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酸的所有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式,并指出那些容易生成酸酐: 解:有三种异构体:2-戊烯-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其中2-甲基-顺丁烯二酸易于生成酸酐。 C C H COOH COOH C C H COOH CH 3HOOC CH 3HOOC CH=CHCH 2 COOH 2-戊烯-1,5-二酸; 2-甲基-顺丁烯二酸; 2-甲基-反丁烯二酸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度: 1,醋酸, 丙二酸, 草酸, 苯酚, 甲酸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判断 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 小于1。() 3.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4.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5.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6.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7.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小于投资。() 8.投资乘数是大于1 的正数。() 9.税收乘数是大于1 的正数。() 10.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那么,总需求将小于总供给。 () 11 .若消费函数为C=,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加1美元收入中消费85美分。()12.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 13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匸S+(T—G)°() 二、单选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 MPC和MPS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美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 不变 2. 满足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点使经济稳定是因为()。 A.在这一点上政府停止干预 B.任何处于均衡外的经济将回到均衡点 C.人们为了有效地使用资源把所有储蓄用于投资 D.以上都正确 3.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 B. 1.25C. 4D. 5 4.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下降4美元 5.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决定于() A.总收入 B.总投资 C.总需求 D.总供给 6. 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那么,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均不对 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消费水平提高 D.国民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8.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不能确定 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那么增加100亿美元投资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亿美元。 A. 100 B. 200 C. 500 D. 800 1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那么增加100 亿美元的转移支付将导致国民收入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