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多边形 土方计算公式

多边形 土方计算公式

多边形 土方计算公式
多边形 土方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高度,用绝对值(m)代入。

图1—20(a)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全挖或全填)

B、三角形三个角点有挖有填时

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1—20b,

图1—20(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锥体部分为填方)

其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注意:四方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平均中断面的近似公式推导而得的,当方格中地形不平时,误差较大,但计算简单,宜于手工计算。三角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当三角形顺着等高线进行划分时,精确度较高,但计算繁杂,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③断面法

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或挖填深度较大,断面又不规则的地区,采用断面法比较方便。

方法:沿场地取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断面(可利用地形图定出或实地测量定出),将所取的每个断面(包括边坡断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和梯形,如图1—21,则面积:

图1—21 断面法

断面面积求出后,即可计算土方体积,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

F1、F2、……Fn 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 3……Ln,则所求土方体积为:

(5)边坡土方量计算

图1—22是场地边坡的平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为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形棱锥体(如图中①②③ ……)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如图中的④)

A、三角形棱锥体边坡体积

图1-22中①其体积为

式中:L1——边坡①的长度(m);

F1——边坡①的端面积(m2);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

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

如图中④其体积为

当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

L——边坡④的长度(m);

F3、F5、F0——边坡④的两端及中部横短面面积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土方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土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 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 (A+4)X( B+4 =S底+2L 外+16 式中:S 平整场地工程量;A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 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X挖土深度。 (2) ---------------------------------------------------------------------------- 、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X H) HX L。式中:V ------------------------------------ 基槽土方量; A ------ 槽底宽度;C ---------- 工作面宽度;H ---------- 基槽深度;L ----------- 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 X B+a X b+(A+a) X (B+b)+a X b]。式中:V ------ 基坑体积;A— 基坑上口长度;B -------- 基坑上口宽度;a ---------- 基坑底面长度;b ---------- 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X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X墙厚+L内X墙厚) 式中:底----- 底层建筑面积;L中------ 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 ------ 内墙净长线 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 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 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 (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 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 =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基础土方开挖最简单计算公式

基础土方开挖最简单计算公式 人工挖土要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项目计算。 (1)挖基槽(地沟) 基槽指条形基础下的地槽,地沟指管道地沟。 其工程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沟槽的断面积。其突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槽工程量内计算;沟槽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度计算。 基槽横断面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进行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 计算公式: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 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 (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 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 (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 =(a+2c+KH)×(b+2c+KH)×H+1/3K2H3 (3)k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我们将tana=K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K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一、二类土的放坡系数为0.5,三类土为0.33,四类土为0.25

精心整理土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大全

精心整理土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大全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 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 (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挖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和公式及常规土方计价规则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及公式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5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 则横断面面积: A =b h1+b h2 +b h3 +… +b hn =b ∑ hi

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如图4-6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 A = [∑(xi yi+1-xi+1yi ) ] 1/2 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 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 V=(A1+A2) 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 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 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7。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 V= (A1+A2) L (1+ )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土方挖掘计算公式

一、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中,挖沟槽、挖地坑、一般挖土方和平整场地的划分及工程量计算公式。 挖沟槽:指挖土宽度B≤3m,挖土长度L>3B; 挖地坑: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且基底面积S≤20m2的挖土; 一般挖土方: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基底面积S>20m2,挖土深度h>0.3m的挖土; 平整场地: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基底面积S>20m2,挖土深度h≤0.3m的挖土; ㈠、挖沟槽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1、基础下无垫层时,V=(B+2C+KH)×H×L 2、基础下有不支模板的垫层时,V=[(B+2C+Kh)×h+B1×(H-h)]×L 3、基础下有支模板的垫层时,V=[(B1+2C+Kh)×h+(B1+2C)(H-h)]×L ㈡、挖地坑和一般挖土方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1、基础下无垫层时,V=(A+2C+KH)(B+2C+KH)×H+1/3K2H3 2、基础下有不支模板的垫层时, V=[(A+2C+Kh)(B+2C+Kh)×h+1/3K2h3+A1×B1×(H-h)] 3、基础下有支模板垫层时V=(A1+2C+Kh) (B1+2C+Kh)×h+1/3K2h3+(A1+2C)(B1+2C)(H-h) 式中,B:基础底宽B1:垫层底宽C:工作面宽度 H室外地坪标高至槽底的深度 h室外地坪标高至垫层上表面的深度 K放坡系数:当I、II类土的挖土深度h≥1.2m时,才需要

放坡,坡度系数K=0.5; 当III类土的挖土深度h≥1.5m时,才需要放坡,坡度系数K=0.33; 当IV类土的挖土深度h≥2m时,才需要放坡,坡度系数K=0.25。 ㈢、平整场地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S平整场地=S1+L外×2+16 ㈣、基础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V=挖土的总体基-室外地坪标高以下埋设物体积 ㈤、室内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V=底层主墙间净面积×(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 ㈥、余土外运工程量计算公式: V=挖土总体积-填土总体积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汇总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条形基础V=L*(ah+kh2) a=垫层宽+工作面*2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四菱台的基坑: 上口长A、宽B 下口长a、宽b 深H V=[A*B+a*b+(A+a)*(B+b)]*H/6 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 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 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 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 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 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

挖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V=[A*B+a*b+(A+a)*(B+b)]*h/6; 上口:A,B 下口:a,b 土方:凡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坑底宽度在3m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为挖土方。 地槽:凡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地槽。 地坑:凡图示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建工程中挖土方,挖地坑公式为: V=[(A+kH1)*H1+A*H2]*L, 挖地槽公式为: V=A*B*H+(A+B)*k*H1*H1+4/3*k*k*H1*H1*H1, 其中:A--基槽(坑)的宽度;B--基坑的长度;H1--基槽(坑)的垫层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H2--基槽(坑)的垫层厚度;k--放坡系数;L--基槽的长度;有放坡,都从垫层上表面(顶面)开始放坡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篇 钢筋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2009-10-11 13:33: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工程造价资料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挖基础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础土方计算公式 人工挖土方 人工挖土要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项目计算。 1、挖基槽(地沟) 基槽指条形基础下的地槽,地沟指管道地沟。 其工程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沟槽的断面积。其突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槽工程量内计算;沟槽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度计算。 基槽横断面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进行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计算公式: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 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 (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 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 =(a+2c+KH)×(b+2c+KH)×H+1/3K2H3 ③k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我们将tana=K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K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一、二类土的放坡系数为0.5,三类土为0.33,四类土为0.25。

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分享 .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2.00 1:0.25 1:0.10 1:0.33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 放坡计算公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3)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4)挖土深度在~,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放坡系数及工作面宽度的确定 1.放坡不管是用人工或是机械开挖土方,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土壁坍塌都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如放坡、支挡板或打护坡桩。放坡是施工中较常用的一种措施。当土方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上口开挖宽度增大,将土壁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防止土壁坍塌,在土方工程中称为放坡。 (1)放坡起点。放坡起点,就是指某类别土壤边壁直立不加支撑开挖的最大深度。放坡起点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的放坡起点进行了综合取定,详见表5―2。 (2)放坡系数。将土壁做成一定坡度的边坡时,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高度H 与边坡宽度B之比来表示。故称K为坡度系数。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等在各种情况下的坡度系数进行了综合取定,供预算编制时使用。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1.基坑土方量计算 挖基坑多用于需全部大开挖的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土方工程。 (1) 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棱柱体(即上下底为两个平行的平面,所有的顶点都在两

个平行平面上的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V=(1÷6)H(A1+4A0+A2) (1) 式中V——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H——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底面积(m2); A0——基坑中截面((1÷2)H处)面积(m2)。 (2)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V=(1÷3)πH (R21+R1R2+R22) (2) 式中V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R1、R2——圆形基坑上、下底半径(m); π——3.14; H——基坑深度(m)。 2.基槽土方量计算 多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渠道、管沟等土方工程量。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其长度方向分段进行计算,各段土方量之和,即为总土方量。 如该段内基槽横截面形状、尺寸不变时,其土方量即为该段横截面面积乘以该段基槽长度,一般两边放坡按下式计算 V=H(B+mH)L (3) 式中V——两边放坡基槽该段土方量(体积)(m3); H——基槽深度(m); B——基槽槽底宽度(m); L——该段基槽长度(m);

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方放坡系数 m):土方放坡系数 (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23 ÷ (3R-h)球缺体积公式=πh3/3 4πR球体积公式:V=) 为高l为侧棱长,h(==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 直截面×l /3*h 〕+开根号(S1+S2S1*S2)〔棱台体积:V= :高h:下表面积;S2:上表面积;S1:体积;V注: 挖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 (1)挖方形或长方形地坑放坡工程量计算: 计算公式: 32 C+KH)×H+1/3KHC+KH)×(BV:(B1+22+2 式中:立方米);V=挖土方体积( );H=地坑深虔度米) (米B1=基础长度) (米B2==基础宽度) 米工作面宽度C=( 坡度系数K=32 =角锥体体积。 1/3KH (2)挖圆形地坑放坡算式:22+RlR2) +R2V=1/3πH(R1) 一挖土体积(立方米式中: V) 米~地坑深度H() R1一坑底半径(米) 十R2=R1KH(米一坑上口半径,R2 一坡度系数K

土方开挖面积体积公式

V坑=(a+2c+kh)*(b+2c+kh)*h+1/3k*k*h*h*h 其中,a、b为边长,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V槽=(a+2c+kh)*h*L 其中,a为基础底宽,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L为基槽长度,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 V=h[S1+S2+根号下(S1S2)]/3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土方量计算方法及算例讲解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及算例 姓名:冯鹏波 班级:装备0802 学号:200806080923

摘要: 土方量的计算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遇见,如道路设计,土地平整,矿场开采等,都需要精确地计算出其土方量。土方量计算是这些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但它的精度如何,误差有大却很难直接检核出来。本文列述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和一些算例。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关键字:土方量的计算方格网法断面法 DTM法

目录 第一章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 (4) 1.1 水准仪法 (4) 1.2 经纬仪法 (4) 1.3 全站仪法 (5) 第二章土方量计算方法 (6) 2.1 断面法 (6) 2.2 方格网法 (6) 2.3 DTM法(不规则三角网法) (10) 第三章土方量计算算例及方法比较 (14) 3.1 实例计算 (14) 3.2 比较分析 (17) 第四章全文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 在土地平整中通常需要确定地面高程、施工范围和计算土方量等,以便控制施工进度。土地平整测量外业常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测量仪器,内业计算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DTM 法等方法。采用不同的测量计算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见选择合适的测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平整结果,提高精度和速度,甚至可以减少纠纷。 土方量的误差主要是在外业中产生,即主要是由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和面积测量中误差m s 造成。在相同观测条件下,4个方格顶点高程测量精度是相同的,则平均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按如下计算: 2 m n m m h h h == (1-1) 此外方格面积测量的中误差(m S )主要是由距离误差(m D )造成,因此按如下公式计算: D D m 2m g ?= (1-2)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土方量的中误差(m v )按如下公式计算: 2h 22222h 22S 2m m h 162 1m S m h m S D D V +± =+±=)()( (1-3) 1.1水准仪法 用5m 塔尺将现场划分成若干个边长是五米的正方形方格,用水准仪测量每个方格定点的高程,按照40m 的设计高程用方格法计算土方量。 S3级微顷水准仪毎站水准测量高差(或高程)的精度为±2.4mm 。另外,水准仪测量的距离通常用皮尺丈量,其精度为±100mm ,因此计算出土方量中误差为±10.0m 3,相对中误差为1/25。 1.2经纬仪法 用经纬仪按照地形测量(比例尺为1:500)的要求,将现场测绘成地形图,在地形图上用方格法(边长为5m )手工计算土方量。 J6经纬仪测量的视距精度约为1/500,距离中误差为±200mm ,测量单点高程的精度为±60mm 3。经纬仪采集点位数据展绘在图纸上画上方格网,根据碎步点高程通过目估内插法确定方格顶点的高程。方格顶点的高程精度取决于碎步点的高程,也与测量员的站尺位置、数量、环境条件有关,其主要误差包括地形点高程测量误差、地面概括误差和平面位移误差。经纬仪测绘1:500 比例尺地形图后,对于坡度为15o的坡地,地面概括误差为±0.23m,平面位移误差为±0.17m 。由误差传播定律得出地形图上方格顶点高程中误差为±0.29m 。因此用土方量的中误差计算公式,可得出经纬仪测量计算土方量的中误差为±20.0m 3,相对中误差约为1/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