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

【类别】瓷器

【尺寸】口径:9.4cm 高:66.8cm 底径:21.3cm 重:12.94kg

青花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

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白釉底色纯净洁白,玉质感强烈;青花发色纯正,铜红色里点点苔绿,十分自然;海水纹线条老练流畅,层次丰富;龙的造型生动,见首不见尾,鳞纹尤显功力,起笔浓运笔淡,似有弹性由于工艺的成熟,青花和釉里红在瓷器上使用蓝色和红色交映,画面更完整,表现

力大大增强,主次分明,装饰性更强。

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一、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大瓷网(daciwang)小编: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它以含氧化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以简练的描绘花纹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l30O℃左右高温烧制而成。青花瓷呈色倾向青蓝色,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调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我国青花瓷器从唐而宋而元,从元而明清至今,已经有l300多年的历史了! 青花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度、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l27年)。到了元、明(公元l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上得以进一步提高。清代(公元l644一l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专门生产青花瓷器。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荣获国家金质奖章。l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3枚金质奖章,自此景德镇青花瓷扬名世界。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二、青花瓷艺术的色彩体系 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象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黑白体系。那么以青蓝颜色为主形成另一个蓝白体系世界的中国青花瓷艺术设计,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说到“青花”的由来,历史长河里有过这样一段关于青花色彩的小折子,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请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拟烧瓷器颜色,柴荣大笔一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烧将来”。皇帝的潇洒,却难为了烧瓷的大臣和窑工们。“这般颜色”想象的空间大着呢。但是,中国百姓高智商者毕竟不少,终归烧出了令主子满意的类似天青的青花瓷作品。所以,到了宋代人们就索性将青花叫作“天晴”、“天青”,这可能是对青花瓷艺术设计的色彩最早的记录。 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元代青花瓷流行的原因,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色和白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就有对青色与白色组合的喜爱。“青与白相次也”(《考工记·画缋之事》)。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机遇,一种促使青花瓷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瓦·康定斯基说:“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人类需要色彩对情感的调节,问题是色彩如何调节人的情感。”观赏一件民间青花瓷器,首先给我们强烈印象的是其青白相间的色彩,特别是那白釉中突现出的蓝色纹给人以一种幽雅、恬静、清闲的感觉,有如蓝天大海、青山绿水、青原绿洲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蓝色可谓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所以,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那

明青花赏析

明朝青花瓷赏析 青花瓷的生命力,在于它白地蓝花,靓丽雅致,Array每一幅青花纹样,都是一幅古人留下的中国水墨画。 此外,在青花瓷花鸟画纹饰中,不论是花卉、翎毛, 还是鱼虫、走兽之类,一幅幅幽倩素雅的青花瓷画, 无不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吉祥的象征。通过物象、谐 音、巧妙的组合,表达人们良好的意愿、吉祥的祝福、 美好的追求、心灵的期待。清代蒋士铨有诗云:“世 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说明青花瓷上的吉祥图案纹饰同样体现着中华民族 的博大智慧和传统的文明。 在古代青花瓷绘中,以植物花卉蔬果最为丰富。 不仅各种花卉直接作为画面主题入画,而且常以花卉作为人物画、山水画的背景或配景。由于所绘花卉佳果多有美好寓意,故使青花瓷格外生辉,成为上至官宦、下至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纹饰。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是百花争艳,元代是一个过渡,明代则形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最主要的产品。它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 青花瓷器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景德镇陶瓷的主流产品,由于绘画所用钴料和绘画题材、笔法不同,明代各时期青花瓷器往往各具特色,呈现一种千姿百态之状。例如明早期青花色泽浓艳凝重,以永乐宣德时期为代表。中期转为浅淡秀雅,以成化时期为代表。晚期青花又趋鲜艳且蓝中带紫,以嘉靖、隆庆时期为代表。末期则又改浓艳为清淡,以天启、崇祯时期为代表。终明一期,青花瓷虽各具千秋,但其鼎盛期非永乐、宣德莫属。 明早期—永乐、宣德青花 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色泽深厚透入釉骨,往往出现湮散现象和黑色斑点,显得浓艳幽雅,很像水墨画一般妙造自然、别有风趣,所以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称为青花典范。其精品也一向被列为青花之冠,时至今日扔珍同拱璧。 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瓷胎由于注意淘炼,胎质纯,含杂质少,胎质细腻,胎色洁白,胎体厚薄适度,灵巧凝重。永乐时期由于烧造温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绝无橘皮釉纹,有少部分器物釉面开片,以脱胎器名传于世。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现洁白色。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黄色,器物里外釉面较均匀。民窑器普遍有缩釉现象。 永乐青花的釉面青白程度较元代有所减弱,釉面青白为整个明代传统烧造方 法所致,因釉料中掺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烧,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现代瓷器的

元釉里红特点鉴定方法技巧

元釉里红特点鉴定方法技巧。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钴为着色剂,罩透明釉高温烧成便呈美丽的蓝色。而釉里红也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铜为呈色剂,装饰和烧成工艺和青花一样。这种将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便 称为青花釉里红。 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釉里红的呈色因烧成气氛的优劣而异,有的红的鲜艳,有的深沉发暗,成紫红色,有的浅淡发黄,有的发黑,成为釉里黑,只从花纹线条的边沿晕染地方隐隐看到一点红色。由于铜元素活跃,对烧成气氛特别敏感,因此比青花的钴蓝更容易浸漫晕散。有的图案略有浸漫但花纹清晰,浸润的红色起烘托作用,自元代景德镇窑创烧以来,明清皆有烧造。青花釉里红始烧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元代青花釉里红在创烧时期烧造水平并不高,呈色也不纯正。后来烧造水平提高,能够成功地烧造出青花釉里红,无论是青花的发色,还是釉里红的呈色均较为纯正。到元代末期,随着社会的动乱,经济衰退,瓷器的烧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又出现像最初的釉里红呈色不鲜艳,甚至发灰、发黑现象,青花 呈色也由明丽的靛青变为灰暗的色调。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极为稀少,在国内外传世的所谓的元代青花釉里红也存在着争议。目前比较可靠的是1965年在河北保定出土的一批元代窖藏青花器中,发现了极为精美的青花釉里红开光镂空花卉纹盖罐两件,一件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器为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砂底。此器采用镂空青花和釉里红装饰的方法。开光外用青花绘画纹饰,颈肩为缠枝牡丹纹,肩饰忍冬纹,并有下垂的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饰莲池纹,云头纹之间饰折枝牡丹纹。器腹四面有海棠形开光四个,开光内镂空浮雕牡丹、石榴、菊花、四季花卉纹。在镂空的部分以釉里红点缀花朵,青花饰叶。罐盖极为特别,蹲狮纽纹,盖面以青花饰变形莲瓣纹,下饰回纹。胎体较粗(在这样的大型器物上,胎体较粗是为了减少变形),釉面青亮,极为滋润。此器器型较大,制作精湛,镂雕精湛,无变形。青花和釉里红发色纯正,极为难得。此类工艺如此复杂、烧造技术如此精湛的器物目前世界仅有4件,其中两件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流散在国外,流散的两件均缺盖,故出土的两件元代青花釉里红大罐显得弥足珍贵。 1 元青花器形的特点怎样 ? 元青花的器形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继承前代的形制外,又独创了许多特有的器形,有些形制甚至后代已失传,直到新发现才能认知。常见的有:高颈大罐、兽耳衔环罐、魑龙耳罐、短颈矮体罐、八棱形盖罐、鼓形卧足盖罐、双耳罐、梅瓶、玉壶春瓶、六棱瓶、八棱瓶、花觚式瓶、四系扁瓶、盘口象耳瓶、方戟耳瓶、 S 耳瓶、葫芦式瓶、扁瓶、塔式盖瓶、蒜头瓶、连座梅瓶、连座长颈瓶、梨型小壶、方形扁壶、风头流扁壶、环体形执壶、曲柄执壶、扁体开光 S 形连片执壶、匜、高足杯、盏托、军持、高足碗、侈口碗、敛口碗、花口式碗、大海碗、侈口折沿大盘、折沿菱花口盘、折腰碗、船形水盂、笔架式水盂、鸳鸯水柱、佛像、观音、器座等等。 由于元代青花彩瓷一度是空白,许多都是新发现才认定的。因此,遇到一些特殊的器形,不要盲目否定,一定要综合看胎釉青料画工和修底制胎工艺,如果都对,就要把这种器形承认下来。如果确实不对,再否认器形,以免误判误杀,后悔晚矣。 2 、为什么说元青花的瓷胎使用二元配方?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

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及纹样特征

xx1,2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7;2.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关键词: 元代青花瓷;历史背景;伊斯兰文化;纹样特征 中图分类号: TQ1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3)07-0242-02 一、青花瓷概况 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是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青花瓷”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成书于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他记载了作者从1330年至1339年间数度到南洋诸国所看到的情况,其中在有关当时中国对外交易记述中就有多处列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白花瓷器”等名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荀子·劝学》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蓝色)也是其他民族普遍喜欢的颜色,如青色(蓝色)在蒙古族象征着兴旺、永恒、坚贞和忠诚,是最高贵、最神圣的颜色,蒙古人的地名、人名都喜欢用“青”(呼和)字,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就是“青城”的意思。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成熟青花瓷具有众多的优点,如色彩素雅大方、幽静明快、纹饰丰富、易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等。清代龚轼《景德镇陶格》中赞誉青花瓷的诗句“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被人们广为传诵。 据专家考证,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此时河南巩县窑附近地区已有原始青花制作,遗存的青花瓷器及考古发现残片可以佐证。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生产最为精致。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纹样特色,来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二、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史上的特殊时代,瓷器生产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特色。虽然元代以前,在唐代和宋代,已发现有青花瓷器的生产,但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到了元代才真正达到了烧制的成熟期。据记载,青花瓷并非为元朝皇室所使用。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收藏中没有元青花,在传统的瓷器收藏记录中也没有元青花,在早期的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领域更没有元青花的位置。 元代青花瓷是在l4世纪中及稍后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现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藏品主要集中于西亚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都是体形巨大,青花发色鲜艳、绘制精美的大型至正型青花。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馆,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作为欧、亚、非三州的交汇点,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土耳其王国的宫殿中收藏了数量惊人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数十件是大型元青花,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是一个元青花的宝库。早在l7世纪初,阿巴斯王将l600多件中国瓷奉献给神庙,这些盖上印章的

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二)常见古代瓷器器 型辨识——瓶类 品瓷中国2018-09-13 07:07:00 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 最近有不少朋友看我写的连载文章之后,迫不及待地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去“实习”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出意外,基本上都是一头雾水。我的建议,学古陶瓷,还是以领略历史文化为主,不要收藏,多走走博物馆,多看看书。潘家园和其他收藏一样,是一个铜臭味极浓、尔诈我虞的场所,走走看看无所谓,出手需慎之又慎。接下来,我将用几集的篇幅,讲讲器型的简单辨识,包括瓶、尊、炉、壶、盘、盆、碗、罐、洗、枕、其他生活器皿和其他专用冥器等,使大家在走走看看的过程中,不至于特别陌生。 第一部分,讲讲瓶类。这也是在现存的古代瓷器中,保有量最多、最常见的。 瓶——盛酒、陈设、祭祀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穿带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多管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转心瓶,等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有专家说是汲水器,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见下图。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仰韶尖底瓶 马家窑尖底瓶

《青花瓷之美》阅读含答案

《青花瓷之美》阅读答案 ①中国青花瓷除了众所周知的流光溢彩的外观造型美之外,还有二美可以一说。 ②其一是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青花瓷画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但又不拘泥于它的绘画程式,相反地善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笔法,形成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因而能在瓷器的器形上,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宣纸上的那种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的鲜明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感受。 ③从形式上看,青花瓷画突破宣纸等介质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作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赋予青花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灵动率真的审美内涵。青花瓷器上的水墨画画法精细,墨色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达到“墨分五色”的高超境界,给人以疏朗清新、幽静雅致的艺术美感,令人倾心迷恋。 ④就内容而已,青花瓷画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水墨画反映生活的广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传世民窑中最常见的青花“双喜纹罐”,图案简练活泼、风格清丽洒脱,那粗犷的“双喜”大字与茂密的缠枝花纹有其的融汇于一体,不仅给民间的婚嫁喜事增添了喜庆吉祥的色彩,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质朴淳厚的审美情趣。 ⑤青花瓷画还拓展了中国水墨画在揭示民族特性上的深度,表现出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龙是中华民族

的图腾,但是“龙”的形象在中国水墨画中较为少见,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龙”的矫健身姿与丰满形象却在青花瓷画中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纹饰繁缛、工艺豪华精美,刻画出一种神秘庄严狞厉美的官窑青花龙纹瓷器;也有线条简朴、手法夸张奔放,刻画出一种随和亲切平易美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 ⑥青花瓷画注重①,突出②,挖掘③,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 ⑦其二为秀外慧中的人文精神美,和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许多艺术一样,青花瓷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渊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的融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之功能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的人文理想。 ⑧当然,由于人的社会阶级地位、文化修养学识各不相同,对于精神、气质的理解也难免各异其趣。帝王将相崇尚高贵、华丽、豪气的秉性,所以促成官窑青花瓷表现出雍容华贵、典雅大度的皇家气质;文人墨客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文理想,所以促成民窑青花瓷表现出端庄素雅、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怀;普通百姓向往安宁幸福、吉祥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促成民窑青花瓷又表现出勤劳质朴、张扬生命的执著精神。 17.中国青花瓷之美在于:、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和。(2分)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图样)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 d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乾隆年制官窑款式 款识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乾隆早期篆书款,多作四字两行或六字三行排列,运笔转折处圆滑,“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9款图。还有一种“乾”字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字形,中间的“日”字写成“由”字,这种少见的乾隆官窑款写法属于乾隆初期唐英任督窑官时使用的字体。 中晚期流行的格式,大都作六字三行排列,多数不加圈框,篆书款的字体工整,“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1款图。 乾隆官窑款总的特征是:大字上方一点居中且很小,四竖基本平行,最后一笔稍有弧度;“清”字左边三点水写成“米”字形;右下边的“月”字多为长四框,中间加一小竖;“乾”字下部为硬直的“S”形,“S”上部开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对称;“年”字的顶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见有三种写法:款图1和款图9两种,还有一种写法如款图1,只是笔画圆滑,“衣”字下部一笔合成。 乾隆官窑款以青花款为主,色调深沉,也有抹红和珐琅料,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总之,乾隆青花款大都字体工整,青花深沉,个别有字体偏斜草率、连笔书写和青花深浅不一的极少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青花瓷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青花瓷 20130125001 卓越中西结合1班李智鹏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随着周杰伦这首《青花瓷》红遍全国,青花瓷,作为一种恬淡优美,素雅绝伦的瓷器,再一次吸引了文人雅士乃至市井流民赞叹的目光。 青花瓷有着独特的青蓝色纹饰,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有着清新淡雅的一笔,不奢华,但却有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冲击。而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我们了解到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元代后期,由于批量生产及钴料充足,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明洪武时期,来自主观与客观上的一些原因,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永乐、宣德朝是青花瓷黄金时代,被誉为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与郑和七下西洋所取得的青花料亦有一定关系)。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时期,青花清丽淡雅,质量很高。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中国青花瓷的鼎盛期。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制作青花瓷所用青料种类繁多,质地色彩也各有特征。元朝流行过一种苏麻离青,制出的青花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明朝则出现了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平等青呈色淡雅、青亮、稳定,石子青发色灰暗甚至发黑,回青则多与石子青共用,可以调色。到了清康熙年间就出现了珠明料,发色明丽纯正。现代则多用

化学青料,有点是廉价易得,缺点是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还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中国古代青花瓷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其纹饰也分门别类各具特色,类似于,花草,临江独钓、板桥归人、山庄屋宇、八仙、罗汉、吉象、牧童骑牛、双鹿、双狮戏球、人物仙鹤、白兔、葡萄、梅花、缠枝花卉、桃猿图、高僧图、仙人乘槎图等,还有一些是画诗相配。在纹饰方面,宋青花的纹饰主要有菊花、牡丹、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和文字等,纹饰简单,仅在少数器物上有比较复杂的纹饰。纹饰题材内容单一,远不及元明清时期的青花丰富,尚未发现有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宋青花。明代的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例如纹饰层次开始减少,茶花叶片和蕉叶中茎留白不填色,西番莲叶和牡丹叶片普遍缩小,明显细瘦,并产生变形,有的叶片有明显的出尖现象。菊纹多绘成扁椭圆形,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折枝或者缠枝莲纹大都呈螺丝状,而元代的缠枝莲纹多为葫芦状。同时元代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至洪武时则明显缩小,昔日的硕叶纹饰不复再现。图案的布局渐趋疏朗,开始改变元代装饰多层次、满花纹的风格。而清代的青花在纹饰方面则更加的讲究,拿清代雍正时期的青花为例,青花纹饰风格高雅细腻,内容以翎毛花卉为主,山水次之,人物较少。用笔精细纤柔,构图清晰,色彩雅丽,层次分明,纹饰简洁清晰,强调主题突出,图案整体感强,规矩中富于变化。不少画面配有诗句、印章,使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完整地移植到瓷器纹饰中来。画面疏朗,

青花瓷教学设计(最新)

《青花瓷》教学设计 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张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欣赏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 并能运用一定的绘画方法尝试绘制青花瓷纹样。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设计并绘制出美丽的青花瓷纹 样。 教学难点: 设计并绘制出美丽的青花瓷纹样。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青花 1、视频展示青花瓷拍卖现场。 (视频资料:一个差点儿被当成废弃物的青花瓷竟拍卖出两千三 百四十万的高价。) 2、质疑导入:青花瓷为什么会如此价值连城呢?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美术课本第12 课《青花瓷》,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走近青花

1、自主学习。 2、检验学习情况:青花瓷知识抢答赛 (1)青花瓷是什么颜色的? (2)青花瓷有哪些常见的器型? (3)青花瓷的纹饰有哪些题材? (4)你能说出青花瓷瓶各部分的名称吗? (5)青花瓷纹饰中主纹分布在哪个部位?辅纹呢? (6)青花瓷纹饰的图案是如何排列的? 3、小结自学情况。 三、赏析青花青花瓷以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陶瓷园之奇葩。同学们,就让我们向青花更青处漫溯,一起走进美丽的青花瓷世界,感受它的魅力吧! 1、多媒体配乐播放课件,欣赏青花瓷图片,感受其魅力。 2、你最喜欢的青花瓷是哪一个?它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 3、你知道青花瓷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吗?(视频赏析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四、体验青花 1、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青花瓷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当一次设计师,设计一个青花瓷的纹样呢? 2、示范一:水墨印染 边示范边引导: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希望我的生活和事业能像竹子一般节节高,因此,我在主纹部分画上竹子。

清康熙青花瓷鉴赏

清康熙青花瓷鉴赏 一曲《青花瓷》,唱出了青花瓷的古朴典雅和沧桑底蕴。细赏青花瓷,朦胧间仿佛看见一位身着淡蓝色衣衫的华服女子在眼前闪过,耳边回荡着那婉约女子的温润笑靥。那动人的身影久久萦绕心田,难以忘怀。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胚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青花瓷滥觞于唐,兴盛于明清。 没有一个朝代能像清朝这样把陶瓷艺术水准的官窑和民窑差距拉得如此悬殊,康熙、雍正、乾隆(俗称清三代)时期艺匠们把青花瓷艺术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从艺术的风格语言特征来看,清代青花瓷的官窑作品最大的特性在于它胎体釉色、画工的恭敬、周到、细密和规范。在清三代中,以康熙青花瓷最为著名。《陶雅》中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佳。”康熙青花是继明永乐、宣德、成化青花之后又一个青花瓷的辉煌时期。 青花瓷的工艺艺术主要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表现:胎釉、造型、色彩、纹饰、款识。这几个方面涵盖了一件瓷器从淘炼胎土,到出窑成品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出当时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自然状况、人们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 康熙早期,此时然有明末遗风,胎体一般比较厚重,胎色呈白或灰白色,由于胎土淘洗不纯净,含铁量较高,在器物足部露胎处常常呈现“火石红”痕迹。此时青花瓷釉层薄,一些盘和瓶的底部施釉差不多呈干枯状态,或有缩釉点。由于这种类似玻璃釉的釉层较薄,形成明亮的白色背景,青花容易被衬托的色真鲜美。康熙中期,青花发色掌握得很准,往往呈现出纯蓝色,明亮爽目,鲜艳浓翠,成为康熙最为出名的青花色。 康熙青花瓷造型千姿百态,层出不穷。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康熙青花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其青花绝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决于青料的质量。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和云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坏,除了青料的质量之外,还要看青料中的钴、锰、铝的调配比例是否得当,调配得当,青花发色就会明快艳丽;调配不当,青花发色就会显得灰暗或者发黑。康熙青花色调变化沿着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调发展,巅峰时期是康熙中期。

青花与青花釉里红比较研究

中国画艺术与青花艺术的差异性 陈迁保1 (陈迁保艺术工作室江西景德镇 333000) 青花瓷早年通过古道“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沿岸各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又带有大量青花瓷器遍访越南和马来半岛30多个国家。至今东南亚各国所收藏的青花瓷的碎片都舍不得丢掉,用黄金将它镶嵌后藏在宝库里。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在光禄寺设宴,招待外国使者。中国画和青花它们都属同一血脉,虽然诞生的年代不同,但都起源于同一国家,并都在同一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以及文化氛围中逐步发展为同一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中国画和青花绘画由于各自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装饰和各自拥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其艺术形式在形成上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存在相似与差异。就它们的相似与差异,根据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各朝青花瓷器青花色料、瓷质、图案花纹等方面均有不同。元代青花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色彩鲜艳、构图繁密,采用多层装饰和进口用料,花纹以人物故事、鱼藻纹、缠枝花居多,尤其是叶子在绘制时呈葫芦状。明代永乐、宣德是我国青花瓷制作的黄金时代。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构图较元代疏朗,花纹以瓜果、缠枝纹、束莲为多。成化起用平等青料,色泽淡雅,当时很少厚重、大器件产品制作。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整的波浪纹。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正德、嘉靖起用西域的回青料,色泽浓艳。嘉靖帝尊崇道教,图案花纹以云鹤、八卦、八仙等为多见。 一、中国画艺术与青花艺术的相似 1、中国画绘画和青花绘画用笔技法相似:毛笔是东方表现艺术特有的工具。在中国画技法中,“用笔是基础,墨要靠笔来运用,用墨必须先用笔,笔活则墨活,笔死墨必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 意而归于用笔。”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用笔的重要性。中国画绘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其特点是柔软而有弹性,用其画出流畅、宛转、富于动感的线条,因中国画用笔,线是其中的基本要素,画主要是用线来造型,体现物象和感情等精神世界。青花绘画所用的 1陈迁保,男,原名陈家俊,法号道墨缘,毕业于中国美院,浙江美术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协会会员,广东清竹居美术协会理事。中国国家技能大师、一级技师。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2015-12-22 古玩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当时,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高4.6cm,口径26.1cm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黄釉描金双耳罐黄釉描金双耳罐,明弘治,高31.6cm,口径18.8cm,底径17cm霁蓝釉梅瓶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 头瓶,明嘉靖,景德镇窑制品,高30cm,口径2.6cm,足

径10cm。清宫旧藏。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青花花鸟纹梅瓶青花花鸟纹梅瓶,高44cm,口径6.5cm,足径13.8cm青花双龙纹盖罐青花双龙纹盖罐,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青花三羊纹碗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cm,口径 5.1cm,足径13.4cm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粉玫瑰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 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高9cm,口径10cm,足距9.5cm 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青花团花纹卧足碗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高10.8cm,口径23.7cm,足距17.8cm鲜红釉盘鲜红釉盘,高4.9cm,口径20.3cm,足径

青花瓷图案及其寓意

1.太师太保 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2.太平有象 解题: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3.三羊开泰 解题: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来 4.连年有余 解题: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5.和气生福 解题: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图婚姻美满。 6.喜从天降 解题:喜蛛即「●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子网於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喜子〕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人们把喜蛛喻吉光。喜蛛落下象徵「喜从天降」。 7.金玉满堂 解题:金鱼,亦称「金鲫鱼」。鲤科。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种类甚多。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早已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年画多喜这个题材。「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称誉才学过人。《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说课稿 青花瓷

《青花瓷》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自选教材,课题《青花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个知识点,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纸盘上随意画出任何图案,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图形表现能力。 2.教学目标: (1)美育目标: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和乐趣,并且能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青花瓷花纹的主要特征,感受其典雅高贵的美,知道青花瓷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装饰青花瓷瓶 3.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了解青花瓷花纹的主要特征 (2)独立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装饰瓶子。 一、学情分析: 在美工表现方面,一直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维,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多是根据范画或范作进行模仿的一个过程。本课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青花瓷瓶,也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演鼓励,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美工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通过一个实物青花瓷盘,引出本课的内容。 (二)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在展示大量图片的时候,分析青花瓷的图案特点,为学生自主创作打下基础。 (三)示范(2分钟)主要是通过在黑板上的示范,再一次向学生巩固

青花瓷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创作的方法。 (四)学生练习 学生体验创作快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五)评价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图片,与学生一起探讨青花瓷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地大春秋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地大春秋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孔雀绿釉釉薄而艳丽,出自()。 A. 洪武时期 B. 成化时期 C. 正德时期 D. 永乐时期 2. 釉面气泡在窑中爆炸时所留下的细小痕迹。 A. 磨足 B. 炸底 C. 耍圈 D. 棕眼 3. 瓷器焙少时测验生熟的窑具,在掌握火候,保证烧成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试火具即? A. 日照 B. 火烧 C. 火照 D. 试火 4. 《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 A. 西汉 B. 东汉 C. 明朝 D. 北宋

5. 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 A. 新彩 B. 五彩 C. 斗彩 D. 填彩 6.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 A. 釉顶彩 B. 釉上彩 C. 釉中彩 D. 釉下彩 7. 器物底部被投放物撞击形成的裂纹。 A. 磨足 B. 炸底 C. 耍圈 D. 棕眼 8.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用来形容()的。 A. 哥窑 B. 汝窑 C. 钧窑 D. 定窑

9. “中国白”是哪个窑的产品? A. 德化窑 B. 耀州窑 C. 京窑 D. 越窑 10. 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是? A. 枢府瓷 B. 青花瓷 C. 仿青花 D. 郎窑红 11. 元代的哪一地段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 A. 河北唐山 B. 山东淄博 C. 湖南醴陵 D. 江西景德镇 12. 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 A. 隋朝 B. 唐朝 C. 宋代 D. 元朝

釉下五彩工艺之釉下颜料篇

釉下五彩工艺之釉下颜料篇瓷器的装饰工艺中,釉下彩的优点是明显的。玻璃质的釉面坚硬耐磨,而且无毒、无腐蚀,能够有效地保护釉层下面的彩绘不受损伤。由于表层釉面熔点高达1200℃~1300℃,所以要求釉层下的彩绘材料也必须是适应高温条件的,但是传统原生金属矿物类高温颜料对烧成工艺过于苛刻,在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之前,高温釉下颜色是不可能十分丰富的。因此,中国传统釉下彩瓷器就只能是维持原有的状态,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这就是为什么“长沙窑”创烧釉下彩绘以后的一千多年,只有青花和釉里红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为此,人们千方百计地在瓷器造型上、绘画上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以这些手段来弥补釉下颜色单调的不足。当这些手段达到顶峰之后,人们还是要设法追求丰富的色彩效果,以便将精美的绘画作品移植到瓷器上,所以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上彩工艺手段应运而生,以传统低温彩料的工艺条件装饰在瓷釉外面。这极大地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色彩,尽量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长沙窑釉下彩中的褐、绿色以及青花、釉里红等所有传统釉下高温颜料都是直接从各种矿物质中制取而来,是自然形成的原生矿物,所以称为天然颜料。将这些颜料描绘在素坯上,然后施表层釉,再入窑一次烧成。天然颜料就在烧成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呈现色彩。也就是说,泥坯烧成瓷胎,天然颜料经化学反应呈现色彩,表层釉浆熔成玻璃质釉面,这些工艺在烧成阶段同时完成。因此,诸多因素都是统一符合烧成条件,才有可能制成产品。但是各种金属化合物的呈色温度

差别很大,所以不可能将多种金属化合物都直接绘制在瓷器上去同步完成呈色工艺。 长沙窑的褐、绿彩和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品种,同时稳定呈现两种或三种颜色尚且困难,要求更多种金属同步呈色的工艺难度之高令人不能想象。 “湖南瓷业公司”在日本引进的制瓷成套设备,其中有些就是专门用于制造釉料和颜料的。在日本技师协助配合下,很快就制造出适合用于釉下的高温颜料。虽然当初只有玛瑙红、海碧、草绿、艳黑、褐色五种。但以此并不算十分丰富的颜料,用于釉下彩绘工艺,在当时也足够令世人耳目一新。 釉下五彩是伴随着近代无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才出现的新工艺。釉下五彩所使用的高温颜料,是经人工以化学方式提取、合成各种金属化合物或盐类,再配合硅酸盐物质制成。所以工业颜料要比天然颜料的色彩种类丰富许多,两者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自从唐代长沙窑发现铜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绿、红两种颜色以来,直到近代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人们才发现不仅是铜具有这种性质,许多物质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极大地丰富了颜料种类。氧化铬与钴、铁配合在1300℃左右可以呈现艳丽的黑色;氧化铬与氧化锡配合在高温下可以呈现某种红色;如果是与长石、石英等配合时,可以产生优美的绿色。钒的化合物可以制成黑色也可以制成蓝色;钒与铬配合可以制成黄色。黄金制成的金水在低温焙烧时,还原成黄金的本色;而作为釉下颜料使用时,在1400℃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