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

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

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

A.单侧光照

B.湿棉条

C.锡箔罩

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三、判断题:

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

鸵鸟

胡杨草原

斑马

丹顶鹤

芦苇沼泽

鲨鱼

马尾藻海洋

第三课走进池塘

一、问答题:

1.什么叫食物链?

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链、腐食链和寄生链。

2.什么叫种群?

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叫种群。

3.什么叫群落?

答: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群落。如:池塘是一个区域,里面所有的生物合起来就是一个群落叫池塘群落。它们的食物关系是: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

二、填空题:

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的尸体分解。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食物链总是从植物(生产者)开始,到

第四课

一、问答题:

1.下面哪些是森林具有的作用?

答:森林的作用有:①净化空气;②制造氧气;③降低噪声;④调节气候;

⑤保持水土;⑥美化环境;⑦防风护沙。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

答: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3.造成生态灾难的原因有哪些?

答: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是造成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

二、填空题: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第一课食物中的营养

一、填空题: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了前三种还有盐类、微生素、水等。将去皮的花生、瓜子在白纸上来回摩擦,会发现纸变得透明,可见花生、瓜子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将头发在火上烧,会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可以推测出头发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在米饭、馒头上滴上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可见米饭、馒头中含有淀粉。

2.为了科学合理地饮食,我们应该多吃食物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如:米饭、馒头、谷类食品;少吃上部的食物,如:油脂类食品。

二、简答题: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

蛋白质----燃烧;淀粉----滴碘酒;脂肪----挤压。

第二课消化与吸收

一、填空题:

1.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毒。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会觉得有股甜味。

2.被吃下的食物主要是在口腔和胃里被消化的;被消化的食物主要在小肠里被吸收口腔;人体的小肠很长,内表面布满了小肠绒毛,

这些特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营养。

3.人体内大部分营养物质是被小肠吸收的。

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5.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食物,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6.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

二、填图题:

在右图中填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第三课饮食与健康

一、问答题:

1.人们为什么常说“病从口入”,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我们人体所吸收的各种营养,首先要经过口腔,这些食物中不免带入的一些病菌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各种疾病,所以说“病从口入”。

2.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良饮食习惯?

答:不良饮食习惯有:①边吃饭边看书;②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

③暴饮暴食;④挑食偏食。

3.咀嚼馒头时,牙齿、舌头、唾液有什么作用?

答:【牙齿的切割作用,舌头的搅拌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二、填空题:

1.安全饮食:不要吃变质的食物、过期的食品、有毒的生物、被污染的食物。

2.简便计算身高与体重的方法:如果超过了165 CM的,身高(CM)-100;如:168cM ,体重是:168-100=68Kg;身高165 CM以下的,身高(CM)-105如:158cM 体重是:158-105=53Kg。算出来的就是标准体重了,如果大于或小于8-10为偏胖或偏瘦,超过10为肥胖或不良!

三、综合复习题:

1.食物金字塔中的含义:

【①塔尖是富含脂肪和甜糖类的油脂类食品,一般要少食用;②第二层是豆类、肉类、蛋、坚果类和奶制品,富含蛋白质,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但这不是主要菜单;③在食物金字塔近底层的蔬菜和水果以及最底层的米饭、谷类和馒头,是我们应摄取的主要食物。】

2.我们应该科学饮食,多吃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平衡饮食,合理搭配。科学饮食:

【①食品的种类应丰富,不同的食品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营养物质。②各种食品,应合理搭配,健康饮食应做到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身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供的。对营养物质摄入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

第一课地表在变化

一、填空题: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化石,鱼龙是1.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地带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变成了山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8米。

2.改变地表形态有两种力量:人为力量:人工岛、人工湖、开挖河道、修公路、采矿等;自然力量:地震、火山喷发、流水浮面、干旱等。

二、简答题:有哪些力量在改变着地表形态?

答:一方面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其次是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人力作用。

第二课地震

一、填空题:

1.地震:地表岩层受到巨大挤压力发生褶皱,继而断裂,释放出巨大力量,产生地震。地震发生时有摇晃的感觉;大地猛烈地震动;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等。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2.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发生了里氏7.6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28,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7:49,我国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二、问答题:1.地震前常会有哪些前兆?

答:(1)动物异常表现有情绪烦躁、惊慌不安;或是高飞乱跳、狂奔乱叫;或是萎靡不振、迟迟不进窝等。(2)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3)地声从地下传出。有的如飞机的“嗡嗡”声;有的似狂风呼啸;有的像汽车驶过;有的宛如远处闷雷;

2.地震时我们如何自我保护?

答: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第三课火山

一、判断题:1.地震一定会导致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一定伴随着地震。(×)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3.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只有固体形态的。(×)

4.根据活动情况可以将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三大类。(∨)

二、填空题:1.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

2.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爆发时,会喷出岩浆、火山灰、水蒸气等,火山温度约有1000摄氏度。火山喷发有利有弊。弊: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利:火山岩、地热、旅游开发等,火山活动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火山过程留下的产物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巨大自然能源。

3.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火山喷发后山体外形一般为上陡下缓、顶端凹陷。

第四课岩石也变化

一、填空题:1.温度、水、植物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2.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第五课走近矿产

一、填空题:

1. 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就叫做

矿产。矿物主要有固态:石英、金刚石;液态:石油、自然汞;气态:火山喷发的水蒸气;胶态:蛋白石。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地利用,绝对不可乱采乱用。全球已探明的主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储量为1450亿吨。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2.我知道的矿石有铁矿石,用来冶炼铁;有铜矿石,用来冶炼铜;有煤,既可以用来冶炼石油,也可以用来作燃料;有石灰石,可以用它来烧制成石灰;有天青石,可以用它提炼出金属“锶”,这是稀有矿物。大理石、石灰石,遇盐酸要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被腐蚀,所以,大理石地板切忌酸。

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铁矿石、石灰石等。

4.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在李四光、黄汲清等中国地质学家的指导下我国开发出了大庆油田。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二、问答题:1.煤是怎样形成的?答:在2亿—3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生长茂盛,生长在海边或湖泊的大量植物,逐渐被沉积的泥沙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埋越深,经过复杂的变化才形成了煤。

2.简单说说矿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答: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如制药(药用矿产161种)、冶炼(金属矿产:金矿产石、铁矿石、铜矿石)、原子能材料、装饰材料等。

第六课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一、填空题:人类的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如;围湖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修铁路公路、建城市、开山耕地种田等。

二、问答题:1.黄土高原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答: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极易流失,又经过几千年来人灰活动的破坏,原有的森林资源和草原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

第四单元能量

第一课能量家族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2.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3.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问答题:

1.请你列举地球上有哪些能?

答:地球上的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太阳能、动能、势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热能、电能、磁能、光能、声能、机械能、核能等。

2.将下列物体和它所具有的对应能量用线连起来。

滚动的足球热能振动的音叉

烧开的水动能奔驰的列车

牛奶电能汽笛声

水果声能干电池

导线中的电流化学能燃烧的火焰

第二课热能变、变、变

一、将下列科学家名字与他们所做的工作用线联系起来。

尤利乌斯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焦耳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赫伦制作了“空心汽动圆球”

瓦特把蒸汽动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

二、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第三课电表转呀转

一、选择合适的能量代号填在文中空格里:

1重力势能2机械能3化学能4电能5热能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位的落差来冲击水轮机运转后发电,这是利用水的1转化为2,再转化为4;火力发电站是烧燃料带动汽轮机的,先将燃料的3转化为5,接着转化为2,然后转化为4。

二、填空题:

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于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

2.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1度电。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3.现在各国的发电厂有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等。

第四课太阳能的利用

一、填空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二、判断题: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2.太阳能可以利用,但不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第五课打开能源宝库

一、填空题:像煤炭、石油、天然气这样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像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物提供的能量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在自然而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

二、判断题:1.风、流水、汽油、食物都不具有能量。(×)

2.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反映所释放的辐射能。(∨)

3.潮汐能是因波浪上下波动所引起的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第五单元月球

第一课探索月球的秘密

一、填空题:

1.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2.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3.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阿尔德林第二个踏上月球。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但只是停留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我知道的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中秋赏月、朱元璋起义)(月亮女神)等。

第二课月有阴晴圆缺

一、填空题:

1.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月球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2.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至今也没发现有生命;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130℃;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一180℃。

二、问答题:

1.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等于黑暗部分,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相变化。

2.日食的成因和分类是?

答:日食的成因: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3.月食的成因和分类是?

答:月食形成的原因: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地球遮掩太阳光。

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

4.举例说明常见能量的种类?

答: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日食及月食的形成示意图:

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的形成示意图。

月全食和月偏食形成示意图。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题(最全)

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填空题: 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5、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x ) 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x )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1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x ) 三、单项选择题。 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无水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B )。 A 制养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A )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一棵顽强的小树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新学期的话 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

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 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 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含答案

2016年上栗镇胜利小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填空题:姓名: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4、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6、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7、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8、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 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1、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12.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13、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14、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18、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19、(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20、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21、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 金属矿产)等。 22、(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 的自然灾害之一。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 23、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 2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25.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26. (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27、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 个小时,就用了( 1 度电)。 28、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9. 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30、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31、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32.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3.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34.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3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试题<一> 一、填空 1、在食物链中,处于最前端的叫,最末端的叫;一般来说最前端的是,最末端的是。 2、在观察绿豆发芽实验中,两组相同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3、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着传播的。 4、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光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形成美丽的。 5、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 6、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了。 7、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 8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管都是色的。 9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0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11土壤微粒根据大小可分为四种。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的主要因素有: 13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的仪器。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14自行车的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而轴承里装有滚珠,是为了: 二、判断 1、用一面镜子把阳光投射到纸上,比用两面镜子时更明亮。() 2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3、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4、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吸收光的能力强。()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8、太阳能是一种没有污染的洁净能源。 9、太阳光以每秒约300000米的速度传播,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的传播速度快了。() 10、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11、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1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干燥的泥土里。() 13、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收太阳热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14、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15、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 三、选择 1、红色物体反射的是颜色的光。 A 绿色 B 红色 C 紫色 2、下面物体中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A 白纸B红布 C 锡纸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这种特性叫 做、。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叫做。 2、、水分、和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相同、不相同)的。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分布。 3、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时,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 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5、在右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对应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中被人体吸收的。 人体的小肠很长,内表面布满了,这些特点 都是为了更好地。 6、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 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 7、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还会喷 出、。 8、、、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研究植物的茎叶是否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的实验中,除了改变()条件外,其它条件要加以控制使之其本相同。 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光照方向 2、下面几种水果中来自北方的是()。 A、香蕉 B、苹果 C、芒果 D、荔枝 3、夜莺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了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因素是()。 A、阳光和食物 B、温度和食物 C、温度和水分 D、阳光和温度 4、将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的是() A、阳光 B、微生物 C、鱼 D、水 5、食物链总是从()开始,食物链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微生物。 A、动物 B、微生物 C、植物 6、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A、森林茂密的高山 B、辽阔的平原 C、汪洋大海 7、地震的发生与()有关。 A、雷电 B、洪水 C、岩层运动 D、泥石流 8、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 B、沙漠或荒野中 C、大海中 D、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9、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要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利用。 A、可以再生的资源 B、不可再生的资源 C、能否再生无法确定 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破碎地貌形成的原因有() A、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容易流失 B、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C、人类的活动破坏了高原上的森林和草原 D、以上原因都是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2、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3、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4、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6、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7、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9、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10、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11、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12 食物金字塔图

【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湘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湘科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 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 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湘教版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学习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https://www.docsj.com/doc/4151699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 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 A.单侧光照 B.湿棉条 C.锡箔罩 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三、判断题: 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 鸵鸟 胡杨草原 斑马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 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 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 A.单侧光照 B.湿棉条 C.锡箔罩 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三、判断题: 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 鸵鸟 胡杨草原 斑马 丹顶鹤 芦苇沼泽 鲨鱼 马尾藻海洋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平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4、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6、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 7、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8、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1、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12.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13、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14、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1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18、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19、(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20、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21、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22、(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 23、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 2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 25.(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6.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习题 湘科版

6.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习题 第一课时 一、填空题 1、树木最初的年轮一般比较,这表示它年轻力壮、。 2、树木年轮还是环境污染的。 3、树木的年轮不仅可以用来计算,了解树木生长的经历。 4、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5、一般来说,树木的面容易长出青苔,而树木的年轮在面会更疏散一些,不如侧的年轮来得致密。背对阳光,生长速度慢,年轮紧一些。 6、年轮有裂纹说明,在当年。 二、选择题 1、根据观察数木的年轮情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年轮越宽,表示这一年的环境适宜树木生长 B、年轮越窄,表示这一年的环境适宜树木生长 C、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判断植物生长环境中各种金属的含量 D、树木的年轮一般是朝阳的一面比较宽

2、年轮中心偏离正圆,说明()。 A、很正常的情况,大多数木都会 B、光线的问题 C、有人干扰了环境,开辟新路 D、一面潮湿,一面干燥 第二课时 一、判断题 1、树木年轮主要记录树木的年龄,不能反映树木的生长情况。() 2、树木年轮之间的间距越宽,表示树木周围的环境不适合树木生长,长得慢。() 3、通过研究年轮,可以测知当地发生的地质变化及气候变化。() 4、根据某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附近是否存在矿藏资源。() 5、山地树木的树干向阳一面往往比背阴面生长的旺盛。() 6、年轮间距突然变细,说明气候变得干燥。() 7、年轮间距均匀,宽大,说明雨水充足。() 二、填空题 1、反映了树木的生长情况。树木的年轮还是的资料储存库。 2、观察树木的年轮时,要以年轮的髓心为,沿和方向画。 3、年轮一圈代表年。 4、年轮线变宽,说明当年。 5、通过可以推测树木的年龄。 三、思考题 1、你知道怎样通过大树的年轮推断出这个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2、查找几张树干的横切面,推断出这些大树的年龄。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皇冠小学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原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

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3课时。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学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2、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3、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4、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6、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7、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9、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10、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11、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12、食物金子塔显示的各种食物比例,告诉我们一个平衡饮食的简单方法,应多吃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13、大多数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14、人体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15、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馒头经过咀嚼变甜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在起作用)。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胃里有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小肠的内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内侧分布着细小的血管,营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细胞进入到血管中,血液携带着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如果将人体内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平摊开,那么小肠内表面的总面积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巨大的表面积使小肠吸收营养更快。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16、为什么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吃了有毒的食物会中毒;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引起疾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会生病。17、将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最常用的保险方法,但低温并不能杀灭微生物。因此冰箱不是“保险箱”。18、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19、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每年都在增长;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1.8亿年前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鱼类、海藻、海螺等化石,说明地球是变化的,它一直在改变,只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进行的。20、修筑大坝引起的地表改变是一种人为的力量,泥石流引起地表的改变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力量。21、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2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23、地震前兆:地下水异常,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生物异常,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24、当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不宜跳窗,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卫生间里的墙角,远离高压电线。25、地震本身可能并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建筑物被摧毁时却给人类造成灾难。因此建筑物应防震。26、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一般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三类。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水蒸气等。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1000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教学难点: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三、指南车信箱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