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清光绪·豆青地粉彩花蝶鹿耳尊

清乾隆·黄地轧道珐琅彩鹤鹿同春纹鹿头尊

清代·胭脂红轧道粉彩花鸟鹿头尊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高44.3cm,口径16.3cm,足径24.7cm。

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釉里红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莲纹,腹壁的主题图案是青花釉里红缠枝莲花纹,近底处绘青花釉里红仰莲瓣纹,足边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因形状如同倒放的鹿头,故又名“鹿头尊”。其造型稳重饱满,釉色莹润,釉里红颜色亮丽,以青花、釉里红装饰的缠枝莲纹饰,红花蓝叶,色彩搭配巧妙。它代表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

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此时的青花釉里红瓷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云鹤、云蝠、蟠螭(pánchī音盘吃)、穿花凤、松竹梅、山水人物等各种。

古瓷苹果尊拍卖价格实录

古瓷苹果尊拍卖价格实录 绿地红料彩团凤纹苹果尊 估价:31,500至35,000 成交价:46,200 年代:—— 规格:高10.5cm 预展时间:-- 类别:瓷器预展地点:—— 拍卖时间:2007-12-09 拍卖地点:北京市京广中心三层多功能厅拍卖会专场:古董珍玩拍卖会:2007秋季拍卖会公司全称:舍得拍卖(北京)有限公司 清康熙釉里红纹苹果尊 估价:300,000至400,000 成交价:-- 年代:—— 规格:高7cm;直径9cm 预展时间:-- 类别:瓷器 预展地点:—— 拍卖时间:2008-01-13 13:30 拍卖地点:北京宝辰饭店三层拍卖会专场:瓷杂玉器专场 拍卖会:2008迎新艺术品拍卖会精品专场 公司全称:北京东方宏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民国青花花鸟苹果尊 1.起拍价:3,000至3,000 2.成交价:-- 3.年代:民国 4.规格:高21cm 5.预展时间:2006-12-16 --2006-12-17 6.类别:瓷器 7.预展地点:北京宝辰饭店(三楼宴会厅)东城区建内大街甲18号北京站对面 8.拍卖时间:2006-12-18 09:30 9.拍卖地点:北京宝辰饭店(三楼宴会厅)东城区建内大街甲18号北京站对面 10.拍卖会专场:书画、油画及瓷杂 11.拍卖会:

200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12.公司全称:北京大得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大图清道光祭兰苹果尊

1.估价:8,000至10,000 2.成交价:8,800 3.年代:清道光 4.规格:高10.5cm 5.预展时间:2006-12-11 --2006-12-13 6.类别:瓷器 7.预展地点:天津金皇大厦(天津市南京路20号) 8.拍卖时间:2006-12-13 16:00 9.拍卖地点:天津金皇大厦(天津市南京路20号) 10.拍卖会专场:瓷器、玉器、工艺品 11.拍卖会: 2006年秋季拍卖会 12.公司全称:蓝天国际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

古瓷尊欣赏(大凤尾尊)

古瓷尊欣赏——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康熙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寺庙定烧供奉器物的习俗自明晚期开始流行后,至清代大为盛行。此类器物一般多为民窑制品,器物上留有定烧者及其家属姓名、定烧日期、所居地点以及祈福内容。这种带有定烧日期的器物是民窑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郎窑红釉凤尾尊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高42cm 口11.8cm 底13

名 称: 粉彩百鹿尊 制造年代: 清乾隆 材 料: 瓷土

规格:高44.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4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绍 粉彩是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主流,官窑、民窑都有大量烧造。它是将低温彩绘制在白色的胎釉上经二次烧成的。 此瓶形似鹿头,又“鹿”“禄”二音相谐,因此有鹿头尊之称。此器在山石丛林间用粉彩绘有梅花鹿百余只,喻示“高官厚禄”之意。画工细腻流畅,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是藏家梦寐以求的压宅之器,但未见流通。

明万历·五彩瓷百鹿尊 胎骨厚重,器型端整,釉彩用色缤纷绚丽,纹饰布局满布全身,绘画用笔直率朴拙,主题蕴涵吉祥寓意,是院藏五彩瓷器的代表作品。青花五彩瓷器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烧造极盛,因烧造工艺繁复,大型器皿尤其显得珍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3厘米。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玻璃白粉而得名。清乾隆时期这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品种繁多粉彩瓷器。

清晚期青花百鹿尊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保存的青花大罐(图2), 清乾隆百鹿尊 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又名"鹿头尊",收口,腹上敛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头或牛头,

古瓷盆欣赏( 花盆)

古瓷盆欣赏——花盆 花盆简介: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斗彩山水人物纹菱花口花盆

斗彩山水人物纹菱花口花盆另面 斗彩山水人物纹菱花口花盆款识斗彩山水人物纹菱花口花盆,清康熙,高31.8cm,口径59.3×41.5cm,足径45.5×26.7cm。

花盆呈六方体,折沿,沿边呈菱花形。深腹,二层台外撇六边形足,底有两个渗水圆孔。器内上半截施白釉,下半截、底露胎。折沿上绘石榴花果,间以“寿”字为饰。盆外壁六面皆绘斗彩群仙祝寿图。足边凸起如意头纹,内绘折枝花纹。折沿下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横排款。 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制作技术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发展,器物的造型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大件器物层出不穷。此花盆所施釉上彩有红、黄、绿、蓝、黑、紫等,缤纷华丽。纹饰绘画笔触细腻,人物刻画尤为生动,堪称康熙斗彩大件器物中的精品。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盆心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宋,高7.8cm,口横14.6cm,口纵11.8cm,底横11cm,底纵8.5cm。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直口微撇,出沿,斜壁,平底,下承四如意云头形足。里心有5个支钉烧痕。里外施灰青色釉,足底边无釉,呈黑色。釉面开片,外壁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盆内釉面则开细碎片纹,称鱼子纹。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宋代花盆以钧窑产品传世较多,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多见,花盆则较为少见。

雍正年间珐琅彩六方尊赏析(图文)

雍正年间珐琅彩六方尊赏析(图文) 时间:2014-11-18 15:19:28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导读】珐琅彩,也叫瓷胎画,而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其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胎骨密坚,瓷质细腻,画法精湛,画面色泽艳丽,画工逼真写实,富有质感。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种装饰工艺。 珐琅彩瓷器一直以来在收藏界价格很高,它的美无与伦比,早已被收藏家们认知。珐琅彩瓷中使用最多的是“佳丽”句首印,有美好之意;与之搭配的主要有“金成”、“旭映”等。“金”为“秋天”,“成”为“茂盛”,“金成”即指秋天植物茂盛的样子。珐琅彩是财富的代言词,它的美丽无法超越、它的工艺之精湛无与伦比。珐琅彩的诞生,是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的结晶和彩瓷灵魂呈现的创意之举。所以,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珐琅彩瓷器价格应该也必须是瓷器中的魁首。 此款清雍正珐琅彩六方尊,高44.5cm,口径18.5cm,底径 17.3cm,此珐琅彩青瓷器六方形喇叭口设计,色釉华丽,釉质如脂如玉,奢华富贵,宫廷风韵十足。纵观此件珐琅彩瓷瓶,上中下多层显示方形神韵,面面精雕细琢,内外通体施釉,外壁纹饰华丽,细节刻画栩栩如生。整瓷胎质细腻,造型独特,工艺复杂,且无论器形、釉色,均极具雍正釉色之风韵,一笔一画如述说故事,娓娓道来,底部

年制落款清晰可见,实属难得一见的珍品。此珐琅瓷六方尊,凭借色 泽艳丽、层次分明、画工率意颇得收藏家的青睐,欣赏之余让人回味 无穷,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在收藏界有句不成文的行话,那就是“一方顶十圆”。这就是针对瓷器的造型经过长期研究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可见方形青瓷的价值。 在古代最早的手工制作时期,一件好的瓷器要经过瓷土的陈腐、陶冶、拉坯、修整、入窑等等七十二道之多的制瓷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这也是珐琅彩特别出彩因素之一。(来源:互联网)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一万年以前已有陶器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特别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唐代,制瓷业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窑场林立、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技法丰富,有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庞大窑系,地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极高,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品种的烧制成功。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为烧造出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釉彩缤纷、纹饰精美的瓷器创造了条件,彩绘瓷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多达数十种。明代除著名的永宣青花外,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及斗彩等名品;清代不仅创烧了珐琅彩、粉彩等品种,还是颜色釉发展的繁荣和鼎盛时期,代表了中国瓷器生产新水平,开创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中国古代瓷器按釉色与装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颜色釉

瓷,另一类为彩绘瓷,彩绘瓷又可大致分为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 五彩花鸟纹八方花盆 清康熙 高32.2厘米,口径50.5厘米,足径31.1厘米 盆通体呈八方形,折沿,深腹。通体五彩装饰,盆身绘花鸟图,老树新枝,梅花、玉兰绽放,喜鹊栖于枝上,折角处绘翠竹纹。折沿上绘折枝花卉和飞鹤纹,近足处外壁凸起如意头八个,内绘折枝花卉纹。折沿下自右向左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底有一圆孔。 康熙官窑五彩多为碗、盘等小件器物,大件器物有花盆、瓶类。此器形制较大,古朴浑厚,气魄雄伟,画工苍劲有力,静动相生,显示出康熙时期制瓷的高超技艺。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清康熙 高16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4厘米 器呈筒形,直口,直壁,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书馆阁体小楷《圣主得贤臣颂》文,字体工整,笔法精细,下钤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方款。底心施白釉,上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古瓷尊欣赏(铺首尊)

古瓷尊欣赏——铺首尊 铺首尊简介: 铺首是古代建筑大门上的衔环兽面。汉代铺首多表现虎、螭、龟、蛇等神兽的面部,到了明清时期,铺首主要以“椒图”的形象出现。椒图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因此人们就将它的头部形象放在门上,取其紧闭之意,以图平安。清雍正、乾隆时期瓷器上多以铺首为饰。铺首尊造型取法上古青铜器,创烧于雍正朝,盛于乾隆,道光以后不见。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铺首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尊撇口束颈,丰肩,上饰双兽首衔环,鼓腹渐收至底,高圈足外撇,造型庄重典雅。尊胎质细腻洁白,釉质晶莹滋润,通体以青花为饰,先于器物口沿描绘海水江牙,颈部则装饰变体蕉叶纹,肩部至圈足凸起弦纹七道,将腹部分为四条纹饰带,分别描绘缠枝莲、缠枝花卉、海水江牙及莲瓣纹。整器纹饰层次清晰,绘画细致入微,青花色泽纯正,并以笔触点染之法追求永宣青花铁锈斑效果,颇见功力。器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字体端正工整。 乾隆一朝青花铺首尊目前主要见有两类作品,一为大尺寸的青花莲托八宝铺首尊,另一类即为本器。《清文件》曾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命唐英以“宣窑收小青花双环七弦尊”为样本,烧制同样的器物。档案中所载器物即应指本器。本尊青花发色苍翠欲滴,画工熟练细腻,其造型相对于大尺寸铺首尊,更显精致俊秀,且保存状态完美,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乾隆官窑青花瓷之隽品。 参阅:《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235页,上海文化出版社;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第238页,紫禁城出版社。

乾隆时期铺首尊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铺首尊(清乾隆)

粉彩人物纹铺首尊

古瓷尊欣赏灯笼尊.doc

古瓷尊欣赏——灯笼尊 清乾隆炉钧釉灯笼尊 高23.8、口径7.6、底径8.2厘米 器呈侈口,束颈,溜肩,直腹,圈足。腹部饰对称双耳。口内、外壁及器底施炉钧釉。底部暗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炉钧釉始烧于雍正时期,是两次入窑烧成的低温釉,釉色仿钧,雍正时期釉面呈红、蓝、紫、绿、月白等色,组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乾隆时期炉钧釉制品,初其釉面仍有雍正时期釉面特征,以后釉面逐渐呈蓝、绿、月白各色条纹和垂流状小片斑。此器造型端庄,釉质凝厚,流动感强,蓝、绿等色相互交融,形成垂流条纹,甚为精美,为乾隆炉钧釉之代表作。

乾隆粉彩菊花纹灯笼尊 乾隆粉彩菊花纹灯笼尊款识 清,高41.3、口径11.5、足径13.2厘米 清代官窑瓷器。侈口,束颈,溜肩,直腹,圈足。造型呈直桶形, 因形似灯笼,又名灯笼尊。器内壁施豆绿釉,外壁为白地粉彩,口沿描金彩,口部为如意云头纹,腹部绘各色菊花及山石纹,并有乾隆御题诗:看到东篱觉有神,风流画史更诗人,素华独殿群芳后,个里原藏万卉春。”底施豆绿釉,书礬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粉彩为釉上彩,康熙晚期,利

用进口彩料创烧了粉彩,其特点是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色调显得柔和淡雅。乾隆粉彩纹饰繁缛,色彩较浓艳。该器型在乾隆时较为流行,常见品种除粉彩外,还有青花、釉里红和炉钧釉等。此器制作工整,纹饰细腻,色泽雅淡,为乾隆粉彩瓷之佳作。

清?彩绘描金龙纹灯笼尊

清代?五彩钟馗高仕灯笼尊 此尊口沿微撇,束颈,溜肩,腹部渐收,圈足。外壁以五彩绘钟馗高仕图,周围绘以山石花草,人物绘画形象,生动,底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皆书款。

古瓷碗欣赏(碗)

古瓷碗欣赏——碗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体轻薄。碗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纯正。足中心刻划“官”字。 此碗是五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产品,属同一时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据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官”和“新官”者居多,仅1985年陕西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晚唐定窑“官”字款白瓷就达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县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净众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17件北宋定窑刻划“官”和“新官”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数件“官”字款定窑瓷器收藏,主要是盘、碗、水丞、罐等器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国内外收藏的署“官”

字款的定窑瓷器大约有80件左右。过去曾有学者认为这些署“官”字款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辽代官窑的产品,但是,自从河北定县两座塔基出土大批“官”字款瓷器后,学术界基本统一了观点,即认为“官”字款白瓷均为定窑产品。当年定窑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征用后,为防止与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划”官”字,以示区别。与同时期不署款定窑瓷器相比较,这些“官”字款器制作工艺都相当精细,属于精品,已达到宫廷用瓷的标准。

清道光·胭脂红轧道粉彩博古丰登碗 清同治·红釉开光金囍字碗, 高9cm,口径17cm,足径8.2cm 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均有描金回纹一周,碗内壁红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饰金彩团寿字,外壁红地上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皆饰龙凤“囍”字,开光之间以花蝶纹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全器以红色为主,并用蓝、白、绿等色点缀,画面喜庆热烈,这是同治皇帝大婚时所用之器。

中国古代瓷器欣赏

中国古代瓷器欣赏 中国古代瓷器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 教学内容: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首页图版,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初步了解有关我国古代瓷器的知识,以各个年代典型的瓷器纹样来展示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通过几个典型瓷器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欣赏古代瓷器;能用语言简单评述赏析中国古代瓷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美好情感。 ★提高性目标:能区分陶、瓷,简单分析不同时期瓷器的工艺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瓷器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瓷器的独特美感及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文字及图片资料等; (教师)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引导阶段(初步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 (二)完成目标: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瓷器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三彩马》提问:知道是什么材质的吗?(陶瓷) 师:陶瓷工艺是陶器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2.能说说你对陶瓷的了解吗?(生交流) 引导自学了解:什么是陶器?什么是瓷器?(分别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 陶器、瓷器的区别?(烧制的原材料不同、烧制的温度不同、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3.师: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发源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今天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瓷器文化(板书课题:中国古代瓷器)(四)教学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补充资料引导自学,达成目标。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发展阶段(了解瓷器的发展)(重点) (二)完成目标:以各个年代典型的瓷器纹样来展示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通过几个典型瓷器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欣赏古代瓷器。能用不同的语言评述赏析中国古代瓷器。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不同时期的瓷器):凭借你的经验猜猜他们分别出自于哪个时期,试着按时间的远近排排队。(生尝试) 2.自学解密:(师提供视频、网页或文字资料)

南宋郊坛官窑青瓷尊鉴定与欣赏|官窑瓷器鉴定真知堂

南宋郊坛官窑青瓷尊鉴定与欣赏|官窑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玩久了,总要爬几座高峰。我记得我的第一件南宋官窑是2004年前后收藏的,当时,因为大约在98年《收藏》杂志上了解了杭州老虎洞窑址被发现的消息,后来又购入了杜正贤周少华编著的《南宋官窑瓷鉴定与欣赏》,深入研究了考古发掘报告,这才真正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对南宋官窑产生了正确的认识。 文献记载,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内侍邵成章按北宋旧制度在修内司设立的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下建立新官窑。修内司和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大类,釉面开裂有冰裂纹,釉里隐纹如蟹爪。 明初学者曹昭《格古论要》言到:"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叶寘(zhi)《垣斋笔衡》中提到"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为南宋初期设立的第二座官窑,称"郊坛官窑"),也位于杭州。而南宋郊坛是在绍兴十三年新建的,故郊坛官窑肯定晚于此年(1143年)。又据考古发掘郊坛官窑遗存,发现有“淳熙六年己亥岁”等瓷片,可以推定,郊坛官窑肯定早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 两大官窑的共同特征:一,都是紫金土瓷石二元配方法为胎,绝大部分有紫口铁足特征,或者二者有一。二,都是先采用馒头窑素烧毛坯,然后用龙窑多次上釉后多次烧制而成器。三,大部分具有礼器特征,如鼎,炉,壶,尊等,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器后期少见,前期较多,部分器型为官窑独有。四,都是青瓷体系,胎有厚薄之分,釉也有厚薄之分。粉青或灰青釉为多,修内司窑址米黄釉较多,传世品稀见。五,官窑瓷器基本都有开

古瓷尊欣赏(石榴尊)

古瓷尊欣赏——石榴尊 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青花三多纹石榴尊

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明洪武,高53cm,口径26.5cm,足径23.2cm。 罐通体起瓜棱。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近口沿外绘回纹,其下绘连续如意云头纹。肩部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变形莲瓣含折枝莲纹、朵云纹,连续如意云头含折枝莲纹。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朵菊纹。胫(jìng音敬)部绘回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折枝莲纹。足边绘卷草纹。外底无釉。无款识。

此罐形体高大,釉里红发色虽略显灰暗,但主题纹饰四季花卉的描绘却细腻生动。纹饰布局繁密,层次清晰,体现了元末明初瓷器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 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明,高36.4cm,口径18.4cm,足径15.5cm。 尊口沿刻菱形纹,沿面刻卷枝纹,外环凸起乳钉纹。颈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缠枝花卉纹,下半部刻缠枝如意云头纹。肩上刻钱纹。腹部刻缠枝菊纹,辅以叶纹,空间饰篦划纹。近足处刻菊瓣纹。里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圈足宽厚。

此器纹饰精细生动,釉色莹澈明洁,清新雅致,是传世明代龙泉窑瓷器的珍品。其造型摹仿石榴的形状,但不拘泥,而是结合瓷尊造型的特点,力求使造型附合瓷器的特有本色。 明代龙泉窑的生产仍很兴旺,成为景德镇以外较大的窑场。明初的龙泉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与元代基本一致,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明代龙泉窑瓷器一般胎体厚重,造型雄浑粗犷,在明代瓷器中别具风格。其釉层肥厚,色调虽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样青翠,却也保持了龙泉窑釉色淡青泛灰、明艳沉着的特色。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中国古瓷 鉴赏知识

中国古瓷鉴赏知识 1.【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现藏北京故宫。器形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2011年7月4日,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事故。26天之后,故宫才承认损坏珍品文物一事。 2.【宋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14.9cm,口径4.6- 3.7cm,足径 4.8-6.4cm。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 3.【宋哥窑胆式瓶】【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1 4.2cm,口径2.2cm,足径 5.4cm。瓶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通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4.【宋哥窑葵花洗】【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冰裂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

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5.【宋哥窑青釉贯耳瓶】【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简介】:高11.5cm,口径2.5cm,足径4.2cm。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6.【宋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7.8cm,口横14.6cm,口纵11.8cm,底横11cm,底纵8.5cm。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直口微撇,出沿,斜壁,平底,下承四如意云头形足。里心有5个支钉烧痕。7.【宋哥窑青釉弦纹瓶】【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简介】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8.【宋哥窑青釉鱼耳炉】【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9cm,口径11.8cm,足径9.6cm。9.【宋哥窑碗】【年代】:宋代【文物原属】:宋代哥窑烧制【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7.5cm,口径19.8cm,足径5.6cm。碗敞口,弧壁,浅圈足。10.【哥窑盘】11.【哥

古瓷尊欣赏(菊瓣尊)

古瓷尊欣赏——菊瓣尊 斗彩勾莲菊瓣尊 斗彩勾莲菊瓣尊底部

斗彩勾莲菊瓣尊,清雍正,高25.7cm,口径22cm,足径15.6cm。 尊撇口,圆腹,高圈足外撇。整个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规整端庄,器外以斗彩绘竖向勾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色彩淡雅,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雍正斗彩系仿明成化斗彩工艺制作,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艺方面都进了一步。其突出表现,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器物,有的已达乱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时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的传统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更加清新雅致。以花鸟人物为装饰题材的雍正斗彩,釉下青花勾线,釉上填绘各种色彩,均填彩准确,不出边线,且追求色彩的变化,在一朵花内填以紫红黄绿青等多种色彩,反映了雍正斗彩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窑变双耳菊瓣尊 窑变双耳菊瓣尊底部

窑变双耳菊瓣尊,清乾隆,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 尊通体菊瓣形,口外撇,粗长颈,平肩微弧,扁圆腹,圈足外撇,颈、肩部对称置双螭耳。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除肩部有少量蓝色外,余皆为火焰红色。足内酱釉,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阴文篆书款。 乾隆早期窑变釉保持着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随后渐变为以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乾隆晚期窑变釉中月白与蓝色较少,多为红色。 在清代,瓷器的制造分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类,其中圆器指碗、盘之属,琢器则包括各种需要雕琢成形的器物。该尊虽可归入圆器一类,但其外壁呈现的菊瓣纹样则需雕琢而成,《陶冶图》“圆面积器拉坯”条记之为“圆器之制不一,其方瓣棱角者则有镶雕印销之作”,该器的菊瓣棱线正是这种工艺制成。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自动化姓名:** 学号:*** 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让我们子孙后代知道“china”来自哪里。 论文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 一:陶瓷简介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二: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