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

数理统计实验

1Excel基本操作

1.1单元格操作

1.1.1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

提示:(1) 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 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示例中将单元格B4 中的数值加上25,再除以单元格D5、E5 和F5 中数值的和.

=(B4+25)/SUM(D5:F5)

1.1.5公式中的语法

公式语法也就是公式中元素的结构或顺序.Excel 中的公式遵守一个特定的语法:最前面是等号(=),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和运算符.每个运算数可以是不改变的数值(常量数值)、单元格或区域引用、标志、名称,或工作表函数.在默认状态下,Excel 从等号(=)开始,从左到右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修改公式语法来控制计算的顺序.例如,公式=5+2*3的结果为11,将 2 乘以3(结果是6),然后再加上5.因为Excel 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可以使用圆括号来改变语法,圆括号内的内容将首先被计算.公式=(5+2)*3的结果为21,即先用 5 加上2,再用其结果乘以3.

1.1.6单元格引用

一个单元格中的数值或公式可以被另一个单元格引用.含有单元格引用公式的单元格称为从属单元格,它的值依赖于被引用单元格的值.只要被引用单元格做了修改,包含引用公式的单元格也就随之修改.例如,公式“=B15*5”将单元格B15 中的数值乘以5.每当单元格B15 中的值修改时,公式都将重新计算.

公式可以引用单元格组或单元格区域,还可以引用代表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名称或标志.

在默认状态下,Excel 使用A1 引用类型.这种类型用字母标志列(从A 到IV ,共256 列),用数字标志行(从 1 到65536).如果要引用单元格,请顺序输入列字母和行数字.例如,D50 引用了列 D 和行50 交叉处的单元格.如果要引用单元格区域,请输入区域左上角单元格的引用、冒号(:)和区域右下角单元格的引用.下面是引用的

1.1.7工作表函数

Excel 包含许多预定义的,或称内置的公式,它们被叫做函数.函数可以进行简单的或复杂的计算.工作表中常用的函数是“SUM”函数,它被用来对单元格区域进行加法运算.虽然也可以通过创建公式来计算单元格中数值的总和,但是“SUM”工作表函数还可以方便地计算多个单元格区域.

函数的语法以函数名称开始,后面是左圆括号、以逗号隔开的参数和右圆括号.如果函数以公式的形式出现,请在函数名称前面键入等号(=).当生成包含函数的公式时,

公式选项板将会提供相关的帮助. 使用公式的步骤:

A. 单击需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

B. 如果公式以函数的形式出现,请在编辑栏中单击“编辑公式”按钮 .

C. 单击“函数”下拉列表框 右端的下拉箭头.

D. 单击选定需要添加到公式中的函数.如果函数没有出现在列表中,请单击“其它函数”查看其它函数列表.

E. 输入参数.

F. 完成输入公式后,请按 ENTER 键.

1.2 几种常见的统计函数

1.2.1

均值

Excel 计算平均数使用AVERAGE 函数,其格式如下:

AVERAGE (参数1,参数2,…,参数30)

范例:AVERAGE (12.6,13.4,11.9,12.8,13.0)=12.74

如果要计算单元格中A1到B20元素的平均数,可用 AVERAGE(A1:B20).

1.2.2 标准差

计算标准差可依据样本当作变量或总体当作变量来分别计算,根据样本计算的结果称作样本标准差,而依据总体计算的结果称作总体标准差. (1)样本标准差

Excel 计算样本标准差采用无偏估计式,STDEV 函数格式如下:

STDEV (参数1,参数2,…,参数30)

范例:STDEV (3,5,6,4,6,7,5)=1.35

如果要计算单元格中A1到B20元素的样本标准差,可用 STDEV(A1:B20).

(2)总体标准差

Excel 计算总体标准差采用有偏估计式STDEVP 函数,其格式如下:

STDEVP (参数1,参数2,…,参数30)

范例:STDEVP (3,5,6,4,6,7,5)=1.25

1.2.3 方差

方差为标准差的平方,在统计上亦分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 (1)样本方差

S 2

=

1

)(2

--∑n x x i

Excel 计算样本方差使用VAR 函数,格式如下:

VAR (参数1,参数2,…,参数30)

如果要计算单元格中A1到B20元素的样本方差,可用 VAR(A1:B20).

范例:VAR (3,5,6,4,6,7,5)=1.81 (2)总体方差

S 2

=

n

x x i

∑-2

)(

Excel 计算总体方差使用VARP 函数,格式如下:

VARP (参数1,参数2,…,参数30)

范例:VAR (3,5,6,4,6,7,5)=1.55

1.2.4 正态分布函数

Excel 计算正态分布时,使用NORMDIST 函数,其格式如下:

NORMDIST (变量,均值,标准差,累积)

其中: 变量(x ):为分布要计算的x 值; 均值(μ):分布的均值; 标准差(σ):分布的标准差;

累积:若为TRUE ,则为分布函数;若为FALSE ,则为概率密度函数.

范例:已知X 服从正态分布,μ=600,σ=100,求P {X ≤500}.输入公式

=NORMDIST (500,600,100,TRUE )

得到的结果为0.158655,即P {X ≤500}=0.158655.

1.2.5 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Excel 计算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使用NORMINV 函数,格式如下:

NORMINV (下侧概率,均值,标准差)

范例:已知概率P =0.841345,均值μ=360,标准差σ=40,求NORMINV 函数的值.输入公式

=NORMINV (0.841345,360,40)

得到结果为400,即P {X ≤400}=0.841345.

注意:(1) NORMDIST 函数的反函数NORMINV 用于分布函数,而非概率密度函数,请务必注意;

(2) Excel 提供了计算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NORMSDIST(x),及标准正态分布的反函数 NORMSINV(概率).

范例:已知X~N(0,1), 计算(2)Φ=P {X <2}.输入公式

=NORMSDIST(2)

得到0.97725,即(2)Φ=0.97725.

范例:输入公式=NORMSINV(0.97725) ,得到数值2. 若求临界值u α(n ),则使用公式=NORMSINV(1-α).

1.2.6 t 分布

Excel 计算t 分布的值(查表值)采用TDIST 函数,格式如下:

TDIST (变量,自由度,侧数)

其中:

变量(t ):为判断分布的数值; 自由度(v ):以整数表明的自由度;

侧数:指明分布为单侧或双侧:若为1,为单侧;若为2,为双侧. 范例:设T 服从t (n-1)分布,样本数为25,求P (T >1.711). 已知t =1.711,n =25,采用单侧,则T 分布的值:

=TDIST(1.711,24,1)

得到0.05,即P (T >1.711)=0.05. 若采用双侧,则T 分布的值:

=TDIST(1.711,24,2) 得到0.1,即()

1.7110.1P T >=.

1.2.7 t 分布的反函数

Excel 使用TINV 函数得到t 分布的反函数,格式如下:

TINV (双侧概率,自由度)

范例:已知随机变量服从t (10)分布,置信度为0.05,求t 2

05.0(10).输入公式

=TINV(0.05,10)

得到2.2281,即()

2.22810.05P T >=.

若求临界值t α(n ),则使用公式=TINV(2*α, n ).

范例:已知随机变量服从t (10)分布,置信度为0.05,求t 0.05 (10).输入公式

=TINV(0.1,10) 得到1.812462,即t 0.05 (10)= 1.812462.

1.2.8

F 分布

Excel 采用FDIST 函数计算F 分布的上侧概率1()F x -,格式如下:

FDIST(变量,自由度1,自由度2)

其中:

变量(x ):判断函数的变量值;

自由度1(1n ):代表第1个样本的自由度;

自由度2(2n ):代表第2个样本的自由度.

范例:设X 服从自由度1n =5,2n =15的F 分布,求P (X >2.9)的值.输入公式

=FDIST(2.9,5,15)

得到值为0.05,相当于临界值α.

1.2.9 F 分布的反函数

Excel 使用FINV 函数得到F 分布的反函数,即临界值12(,)F n n α,格式为: FINV(上侧概率,自由度1,自由度2)

范例: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F (9,9)分布,临界值α=0.05,求其上侧0.05分位点F 0.05(9,9).输入公式

=FINV(0.05,9,9) 得到值为3.178897,即F 0.05(9,9)= 3.178897. 若求单侧百分位点F 0.025(9,9),F 0.975(9,9).可使用公式

=FINV(0.025,9,9) =FINV(0.975,9,9)

得到两个临界值4.025992和0.248386.

若求临界值F α(n 1,n 2),则使用公式=FINV(α, n 1,n 2).

1.2.10 卡方分布

Excel 使用CHIDIST 函数得到卡方分布的上侧概率1()F x -,其格式为:

CHIDIST(数值,自由度)

其中:

数值(x ):要判断分布的数值; 自由度(v ):指明自由度的数字.

范例:若X 服从自由度v =12的卡方分布,求P (X >5.226)的值.输入公式

=CHIDIST(5.226,12) 得到0.95,即1(5.226)F -=0.95或(5.226)F =0.05.

1.2.11 卡方分布的反函数

Excel 使用CHIINV 函数得到卡方分布的反函数,即临界值2

()n αχ.格式为: CHIINV (上侧概率值α,自由度n )

范例:下面的公式计算卡方分布的反函数:

=CHIINV(0.95,12)

得到值为5.226,即2

0.95(12)χ=5.226.

若求临界值2

αχ(n),则使用公式=CHIINV(α, n).

1.2.12 泊松分布

计算泊松分布使用POISSON 函数,格式如下:

POISSON(变量,参数,累计)

其中:变量:表示事件发生的次数; 参数:泊松分布的参数值;

累计:若TRUE ,为泊松分布函数值;若FALSE ,则为泊松分布概率分布值. 范例:设X服从参数为4的泊松分布,计算P {X =6}及P {X ≤6}.输入公式

=POISSON(6,4,FALSE) =POISSON(6,4,TRUE) 得到概率0.104196和0.889326.

在下面的实验中,还将碰到一些其它函数,例如:计算样本容量的函数COUNT ,开平方函数SQRT ,和函数SUM ,等等.关于这些函数的具体用法,可以查看Excel 的关于函数的说明,不再赘述.

2 区间估计实验

计算置信区间的本质是输入两个公式,分别计算置信下限与置信上限.当熟悉了数据输入方法及常见统计函数后,变得十分简单.

2.1 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2.1.1

2已知时

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2

2

x u x u n

n α

α

??

-+ ?

. 例1 随机从一批苗木中抽取16株,测得其高度(单位:m )为:1.14 1.10 1.13 1.15 1.20 1.12 1.17 1.19 1.15 1.12 1.14 1.20 1.23 1.11 1.14 1.16.设苗高服从正态分布,求总体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已知σ =0.01(米). 步骤:

(1)在一个矩形区域内输入观测数据,例如在矩形区域B3:G5内输入样本数据. (2)计算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可以在数据区域B3:G5以外的任意两个单元格内分别输入如下两个表达式:

=average(b3:g5)-normsinv(1-0.5*α)*σ/sqrt(count(b3:g5)) =average(b3:g5)+normsinv(1-0.5*α)*σ/sqrt(count(b3:g5)) 上述第一个表达式计算置信下限,第二个表达式计算置信上限.其中,显著性水平α

和标准差σ是具体的数值而不是符号.本例中, =0.05, 0.01σ=,上述两个公式应实际输入为

=average(b3:g5)-normsinv(0.975)*0.01/sqrt(count(b3:g5)) =average(b3:g5)+normsinv(0.975)*0.01/sqrt(count(b3:g5)) 计算结果为(1.148225, 1.158025).

2.1.2

2未知时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22

(1),(1)x t n x t n n n αα??--+- ???.

例2 同例1,但σ未知.

输入公式为:

=average(b3:g5)-tinv(0.05,count(b:3:g5)-1)*stdev(b3:g5)/sqrt(count(b3:g5)) =average(b3:g5)-tinv(0.05,count(b:3:g5)-1)*stdev(b3:g5)/sqrt(count(b3:g5)) 计算结果为(1.133695, 1.172555).

2.1.3 未知时

2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2

2

2

2

122(1)(1),(1)(1)n n n n s

s ααχχ-??

?

-- ?-- ?

??

. 例3 从一批火箭推力装置中随机抽取10个进行试验,它们的燃烧时间

(单位:s)如下:

50.7 54.9 54.3 44.8 42.2 69.8 53.4 66.1 48.1 34.5 试求总体方差2

σ的0.9的置信区间(设总体为正态).

操作步骤:

(1)在单元格B3:C7分别输入样本数据;

(2)在单元格C9中输入样本数或输入公式=COUNT(B3:C7); (3)在单元格C10中输入置信水平0.1.

(4)计算样本方差:在单元格C11中输入公式=VAR(B3:C7)

(5)计算两个查表值:在单元格C12中输入公式=CHIINV(C10/2,C9-1),在单元格C13中输入公式=CHIINV(1-C10/2,C9-1)

(6)计算置信区间下限:在单元格C14中输入公式=(C9-1)*C11/C12 (7)计算置信区间上限:在单元格C15中输入公式=(C9-1)*C11/C13.

当然,读者可以在输入数据后,直接输入如下两个表达式计算两个置信限:

=(count(b3:c7)-1)*var(b3:c7)/chiinv(0.1/2, count(b3:c7)-1) =(count(b3:c7)-1)*var(b3:c7)/chiinv(1-0.1/2, count(b3:c7)-1)

2.2 两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2.2.1 当

12 =

22 =

2但未知时

1-2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1212

2

11(2)w

x y t n n S n n α??-±+-+ ?

??

?

. 例4 在甲,乙两地随机抽取同一品种小麦籽粒的样本,其容量分别为5和7,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

甲:12.6 13.4 11.9 12.8 13.0

乙:13.1 13.4 12.8

13.5 13.3 12.7 12.4 蛋白质含量符合正态等方差条件,试估计甲,乙两地小麦蛋白质含量差μ1-μ2所在的范围.(取α=0.05) 实验步骤:

(1)在A2:A6输入甲组数据,在B2:B8输入乙组数据;

(2)在单元格B11输入公式=AVERAGE(A2:A6),在单元格B12中输入公式=AVERAGE(B2:B8),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样本均值.

(3)分别在单元格C11和C12分别输入公式=VAR(A2:A6),=VAR(B2:B8),计算出两组样本的方差.

(4)在单元格D11和D12分别输入公式=COUNT(A2:A6),=COUNT(B2:B8),计算各样本的容量大小.

(5)将显著性水平0.05输入到单元格E11中. (6)分别在单元格B13和B14输入

=B11-B12-TINV(0.025,10)*SQRT((4*C11+6*C12)/10)*SQRT(1/ 5+1/7)

=B11-B12+TINV(0.025,10)*SQRT((4*C11+6*C12)/10)*SQRT(1/ 5+1/7)

计算出置信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2.2.21和未知时方差比σ2

/σ2

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22

11

22

212212

1

22

11

,

(1,1)(1,1)

s s

s F n n s F n n

αα

-

??

?

?

----

?

??

例5有两个化验员A、B,他们独立地对某种聚合物的含氯量用相同的方法各作

了10次测定.其测定值的方差分别是S

A

=0.5419,S

B

=0.6065.设σ2

A

和σ2

B

分别是A、

B所测量的数据总体(设为正态分布)的方差.求方差比σ2

A

/σ2

B

的0.95置信区间.操作步骤:

(1)在单元格B2,B3输入样本数,C2,C3输入样本方差,D2输入置信度.

(2)在B4和B5利用公式输入

=C2/(C3*FINV(1-D2/2,B2-1,B3-1))

=C2/(C3*FINV(D2/2,B2-1,B3-1))

计算出A组和B组的方差比的置信区间上限和下限.

2.3练习题

1. 已知某树种的树高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抽取了该树种的60株林木组成样本.样本中各林木的树高资料如下(单位:m)

22.3, 21.2, 19.2, 16.6, 23.1, 23.9, 24.8, 26.4, 26.6, 24.8, 23.9, 23.2, 23.3, 21.4, 19.8, 18.3,

20.0, 21.5, 18.7, 22.4, 26.6, 23.9, 24.8, 18.8, 27.1, 20.6, 25.0, 22.5, 23.5, 23.9, 25.3, 23.5,

22.6, 21.5, 20.6, 25.8, 24.0, 23.5, 22.6, 21.8, 20.8, 19.5, 20.9, 22.1, 22.7, 23.6, 24.5, 23.6,

21.0, 21.3, 22.4,18.7, 21.3, 15.4, 22.9, 17.8, 21.7, 19.1, 20.3, 19.8

试以0.95的可靠性,对于该林地上全部林木的平均高进行估计.

2. 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个进行测试,测得它们的寿命(单位:100h)为:

50.7,54.9,54.3,44.8,42.2,69.8,53.4,66.1,48.1,34.5.

试求总体方差的0.9的置信区间(设总体为正态).

3. 已知某种玉米的产量服从正态分布,现有种植该玉米的两个实验区,各分为10个小区,各小区的面积相同,在这两个实验区中,除第一实验区施以磷肥外,其它条件相同,两实验区的玉米产量(kg)如下:

第一实验区:62 57 65 60 63 58 57 60 60 58

第二实验区:56 59 56 57 60 58 57 55 57 55

试求出施以磷肥的玉米产量均值和未施以磷肥的玉米产量均值之差的范围(α=0.05)

3假设检验实验

实验内容:单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均值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齐性的假设检验;拟合优度检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假设检验的统计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计算步骤;(2)掌握运用Excel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和操作步骤;(3)能够利用试验结果的信息,对所关心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

3.1单个正态总体均值μ的检验

3.1.12已知时μ的U检验

例1 外地一良种作物,其1000m2产量(单位:kg)服从N(800, 502),引入本地试种,收获时任取5块地,其1000m2产量分别是800,850,780,900,820(kg),假定引种后1000m2产量X也服从正态分布,试问:

=800kg 有无显著变化.

(1)若方差未变,本地平均产量μ与原产地的平均产量μ

=800kg高.

(2)本地平均产量μ是否比原产地的平均产量μ

=800kg低.

(3)本地平均产量μ是否比原产地的平均产量μ

操作步骤:

(1)先建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工作表:

(2)计算样本均值(平均产量),在单元格D5输入公式=AVERAGE(A3:E3);

(3)在单元格D6输入样本数5;

(4)在单元格D8输入U检验值计算公式=(D5-800)/(50/SQRT(D6);

(5)在单元格D9输入U检验的临界值=NORMSINV(0.975);

(6)根据算出的数值作出推论.本例中,U的检验值1.341641小于临界值1.959961,故接受原假设,即平均产量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

(7)注:在例1中,问题(2)要计算U检验的右侧临界值:在单元格D10输入U检验的上侧临界值=NORMSINV(0.95).问题(3)要计算U检验的下侧临界值,在单元格D11输入U 检验下侧的临界值=NORMSINV(0.05).

3.1.22未知时的t检验

例2某一引擎制造商新生产某一种引擎,将生产的引擎装入汽车内进行速度测试,得到行驶速度如下:

250 238 265 242 248 258 255 236 245 261

254 256 246 242 247 256 258 259 262 263

该引擎制造商宣称引擎的平均速度高于250 km/h,请问样本数据在显著性水平为0.025时,是否和他的声明抵触?

操作步骤:

(1)先建如图所示的工作表:

(2)计算样本均值:在单元格D8输入公式=AVERAGE(A3:E6);

(3)计算标准差:在单元格D9输入公式=STDEV(A3:E6);

(4)在单元格D10输入样本数20.

(5)在单元格D11输入t检验值计算公式=(D8-250)/(D9/(SQRT(D10)),得到结果1.06087;

(6)在单元格D12输入t检验上侧临界值计算公式=TINV(0.05, D10-1).

欲检验假设

H0:μ=250;H1:μ>250.

=2.093.由上面计算得到t 已知t统计量的自由度为(n-1)=20-1=19,拒绝域为t>t

025

.0

检验统计量的值1.06087落在接收域内,故接收原假设H0.

3.2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μ-μ的检验

3.2.1当12 =22 =2但未知时

12

在此情况下,采用t检验.

例试验及观测数据同11.2中的练习题3,试判别磷肥对玉米产量有无显著影响?

欲检验假设

H0:μ1=μ2;H1:μ1>μ2.

操作步骤:

甲方乙方t-检验: 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6256

5759甲方乙方

6556平均6057

6057方差7.111111112.66666667

6358观测值1010

5857合并方差 4.88888889

5760假设平均差0

6055df18

6057t Stat 3.03389938

5855P(T<=t) 单尾0.00356934

t 单尾临界 1.73406359

P(T<=t) 双尾0.00713869

t 双尾临界 2.10092204

(2)选取“工具”—“数据分析”;

(3)选定“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4)选择“确定”.显示一个“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对话框;

(5)在“变量1的区域”输入A2:A11.

(6)在“变量2的区域”输入B2:B11.

(7)在“输出区域”输入D1,表示输出结果放置于D1向右方的单元格中.

(8)在显著水平“α”框,输入0.05.

(9)在“假设平均差”窗口输入0.

(10)选择“确定”,计算结果如D1:F14显示.

得到t值为3.03,“t单尾临界”值为1.734063.由于3.03>1.73,所以拒绝原假设,接收备择假设,即认为使用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

3.2.2σ2

1与σ2

已知时

12

μ-μ的U检验

例3 某班20人进行了数学测验,第1组和第2组测验结果如下:

第1组:91 88 76 98 94 92 90 87 100 69

第2组:90 91 80 92 92 94 98 78 86 91

已知两组的总体方差分别是57与53,取α =0.05,可否认为两组学生的成绩有差异?

操作步骤:

(1)建立如图所示工作表:

(2)选取“工具”—“数据分析”;

(3)选定“z-检验:双样本平均差检验”;

(4)选择“确定”,显示一个“z-检验:双样本平均差检验”对话框;

(5)在“变量1的区域”输入A2:A11;

(6)在“变量2的区域”输入B2:B11;

(7)在“输出区域”输入D1;

(8)在显著水平“α”框,输入0.05;

(9)在“假设平均差”窗口输入0;

(10)在“变量1的方差”窗口输入57;

(11)在“变量2的方差”窗口输入53;

(12)选择“确定”,得到结果如图所示.

计算结果得到z=-0.21106(即u统计量的值),其绝对值小于“z双尾临界”值1.959961,故接收原假设,表示无充分证据表明两组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有差异.

3.2.3两个正态总体的方差齐性的F检验

例5羊毛在处理前与后分别抽样分析其含脂率如下:

处理前:0.19 0.18 0.21 0.30 0.41 0.12 0.27

处理后:0.15 0.13 0.07 0.24 0.19 0.06 0.08 0.12

问处理前后含脂率的标准差是否有显著差异?

欲检验假设

H

:σ2

=σ2

;H

:σ2

≠σ2

操作步骤如下:

(1)建立如图所示工作表:

(2)选取“工具”—“数据分析”;

(3)选定“F-检验双样本方差”.

(4)选择“确定”,显示一个“F-检验:双样本方差”对话框;

(5)在“变量1的区域”输入A2:A8.

(6)在“变量2的区域”输入B2:B9.

(7)在显著水平“α”框,输入0.025.

(8)在“输出区域”框输入D1.

(9)选择“确定”,得到结果如图所示.

计算出F值2.35049小于“F单尾临界”值5.118579,且P(F<=f)=0.144119>0.025,故接收原假设,表示无理由怀疑两总体方差相等.

4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使用统计量

2

2

1

()

k

i i

i i

n np

np

χ

=

-

=∑,(11.1)

i i

n np k

其中为实测频数,为理论频数,为分组数。Excel 在计算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方面,提供了CHITEST函数,其格式如下:

CHITEST(实测频数区域,理论频数区域)

得到临界概率

{}01)p k χχ=->2

2P(,

其中χ2

为上述统计量(1.11)的值.在应用中,可根据临界概率0p ,利用函数

CHIINV )1,(0-k p 确定2

χ统计量的值.即

CHIINV )1,(0-k p ∑=-=k

i i i i np np n 1

2

)(

例6 设总体X中抽取120个样本观察值,经计算整理得样本均值x =209,样本

方差s

操作步骤:

(1)输入基本数据

建立如下图所示工作表,输入区间(A2:A10),端点值(B2:B10),实测频数的值(C2:C10).区间可以不输入,输入是为了更清晰;端点值为区间右端点的值,当右端点是+∞时,为了便于处理,可输入一个很大的数(本例取10000)代替+∞. (2)计算理论频数

由极大似然估计得参数??209, 6.539877675x s μ

σ====,假设X~N (2

?,?σμ),则 P {a

将计算的理论频数值放入D 列.

在D2输入=120*(NORMDIST(198,209,6.539877675,TRUE)) 在D3输入=120*(NORMDIST(B3,209,6.539877675,TRUE)

-NORMDIST(B2,209,6.539877675,TRUE)) 类似地,可算出D4至D10的值.

应用小技巧:计算D4到D10值的简便方法:选定D3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从中选择“复制”,然后选定单元格D4到D10,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从中选择"粘贴",即可得到D4到D10的值. (3)计算卡方统计量的值

本例中,估计参数2个),(2

σμ,分组数k =9. ①使用CHITEST 函数计算临界概率0p .

在单元格E12输入:=CHITEST(C2:C10,D2:D10),得到0p = 0.997499.

②根据临界概率0p ,利用函数CHIINV )1,(0-k p 确定2

χ统计量的值.

在单元格E13输入=CHIINV(E12, 8), 得到统计量的值2

χ=1.104413.

(4)结果分析

先查出临界值:在单元格E14输入=CHIINV(0.05,6),得到12.59158.由于统计量的值1.104413小于临界值12.5918,故接受原假设,认为X 服从正态分布.

练习与习题

1. 某春小麦良种千粒重μ=34克,方差σ2=1.96,现自外地引入新品种,在8个小区上种植,得其千粒重为:35.6,37.6,33.4,35.1,3

2.7,36.8,35.9,34.6,问新引入品种的千粒重与当地良种有无显著差异.

2. 为防止某种害虫而将一种农药施入土中,规定经三年后土壤中如有5ppm 以上浓度时认为有残效,现在施药区分别抽取了10个土样(施药三年后)进行分析,它们浓度分别为:

1. 8, 3.2,

2.6, 6.0, 5.4, 7.6, 2.1, 2.5, .1,

3.5

设测定值服从正态分布,问这种农药三年后是否有残效.

3. 设甲乙两种甜菜的含糖率分别服从N(μ1,7.5)和N(μ2,6),现从两种甜菜中

分别抽取若干样品,测其含糖率分别为:

甲种:24.3,17.4,23.7,20.8,21.3 (%)

乙种:20.2,16.9,16.7,18.2 (%)

问甲,乙两种甜菜含糖率的平均值有无显著变化.

4. 某化工原料在处理前后取样分析,测得其含脂率的数据如下:

处理前:0.19,0.18,0.21,0.30,0.66,0.42,0.08,0.12,0.30,0.27.

处理后:0.19,0.24,1.04,0.08,0.20,0.12,0.31,0.29,0.13,0.07.

假定处理前后的含脂率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不变,给定显著水平α=0.05,问处理前后含脂率的均值有无显著变化.

5. 某农场为试验磷肥能否提高水稻收获量,在同类农场中选定面积为0.30m2的试验地若干块,试验结果,未施肥的九块地收获量为:

8.6,7.9,9.3,10.7,11.4,9.8,9.5,10.1,8.5

另外八块地施了磷肥,其收获量为:

12.6,10.2,11.7,12.3,11.1,10.5,10.6,12.2

试检验施肥后水稻的收获量有无显著提高.(假定水稻收获量服从正态分部).提示:先检验方差齐性.

6. 在一个小时内电话总机每分钟收到的呼唤次数统计如下:

呼唤次数:0 123456≥7

频数:8 16 17 10 6210

试用卡方分布检验每小时电话总机收到呼唤次数是否服从泊松分布.

7. 下面是某系高等数学的成绩:

87,75,85,78,62,90,72,66,75,74,73,77,75,84,64

78,90,65,90,78,57,71,48,74,72,53,69,68,74,62

90,80,70,84,86,65,60,68,89,72,53,69,68,74,73

65,71,68,70,85,79,43,79,80,77,88,93,68,74,51

试在显著水平α=0.05小,检验这次成绩的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5方差分析实验

试验内容: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双因素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试验目的与教学要求:充分理解方差分析的统计思想;充分理解平方和分解的统计思想;学会如何充分地利用试验结果的信息,对所关心的事物(因素的影响作出合理的推断.

5.1单因素方差分析

例1 检验某种激素对羊羔增重的效应.选用3个剂量进行试验,加上对照(不用激素)在内,每次试验要用4只羊羔,若进行4次重复试验,则共需16只羊羔.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是将16只羊羔随机分配到16个试验单元.在试验单元间的试验

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经过200天的饲养后,羊羔的增重(kg)数据如下表.处

重复

1(对照)234

1 2 3 447

52

62

51

50

54

67

57

57

53

69

57

54

65

75

59

试问各种处理之间有无显著差异?

操作步骤:

(1)输入数据,如下图所示:

(2)选取“工具”—“数据分析”;

(3)选定“单因素方差分析”;

(4)选定“确定”,显示“单因子方差分析”对话框;

(5)在“输入区域”框输入数据矩阵(首坐标):(尾坐标),如上例为“A2:D6”,其中第二行“第一组,…,第四组”作为标记行;

(6)在“分组方式”框选定“列”;

(7)打开“分类轴标记行在第一行上”复选框.若关闭,则数据输入域应为

A3:D6.

(8)指定显著水平α=0.05;

(9)选择输出选项,本例选择“输出区域”紧接在数据区域下为:“A7”;

(10)选择“确定”,则得输出结果.

结果分析:F crit=3.4903是α=0.05的F统计量临界值,F=1.305047是F统计量的计算值,

P-value=0.318=P{F>1.30505}.

由于1.30505<3.4903,因此接受原假设,即无显著差异.

5.2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例2 将土质基本相同的一块耕地分成均等的五个地块,每块又分成均等的四个小区.有四个品种的小麦,在每一地块内随机分种在四个小区上,每小区的播种量相同,测得收获量如下表(单位:kg).试以显著性水平α1 =0.05, α2=0.01,考察品种和地块对收获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品种

B1B2B3B4B5

A1

A2

A3

A4

32.3

33.2

30.8

29.5

34.0

33.6

34.4

26.2

34.7

36.8

32.3

28.1

36.0

34.3

35.8

28.5

35.5

36.1

32.8

29.4

操作步骤:

(1)输入数据,如下图所示:

如何使用excel进行概率统计

数理统计实验 1Excel基本操作 1.1单元格操作 1.1.1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 提示:(1) 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 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示例中将单元格B4 中的数值加上25,再除以单元格D5、E5 和F5 中数值的和. =(B4+25)/SUM(D5:F5) 1.1.5公式中的语法 公式语法也就是公式中元素的结构或顺序.Excel 中的公式遵守一个特定的语法:最前面是等号(=),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和运算符.每个运算数可以是不改变的数值(常量数值)、单元格或区域引用、标志、名称,或工作表函数.在默认状态下,Excel 从等号(=)开始,从左到右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修改公式语

Excel数据分析统计

使用Excel可以完成很多专业软件才能完成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比如:直方图、相关系数、协方差、各种概率分布、抽样与动态模拟、总体均值判断,均值推断、线性、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本专题将教您完成几种最常用的专业数据分析工作。 注意:所有操作将通过Excel“分析数据库”工具完成,如果您没有安装这项功能,请依次选择“工具”-“加载宏”,在安装光盘中加载“分析数据库”。加载成功后,可以在“工具”下拉菜单中看到“数据分析”选项。 直方图 某班进行期中考试后,需要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并给出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表的直方图以供分析。 以往手工分析的步骤是先将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别统计出来制成一张新的表格,再以此表格为基础建立数据统计直方图。使用Excel可以直接完成此任务。 [具体方法] 描述统计 某班进行期中考试后,需要统计成绩的平均值、区间,并给出班级内部学生成绩差异的量化标准,借此来作为解决班与班之间学生成绩的参差不齐的依据。要求得到标准差等统计数值。 样本数据分布区间、标准差等都是描述样本数据范围及波动大小的统计量,统计标准差需要得到样本均值,计算较为繁琐。这些都是描述样本数据的常用变量,使用Excel 数据分析中的“描述统计”即可一次完成。[具体方法] 排位与百分比排位 某班级期中考试进行后,按照要求仅公布成绩,但学生及家长要求知道排名。故欲公布成绩排名,学生可以通过成绩查询到自己的排名,并同时得到该成绩位于班级百分比排名(即该同学是排名位于前“X%”的学生)。 排序操作是Excel的基本操作, Excel“数据分析”中的“排位与百分比排位”可以使这个工作简化,直接输出报表。[具体方法]

Excel中地描述统计分析报告工具

Excel中的描述统计分析工具 Excel描述统计工具计算与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偏度、峰度等有关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使用:工具--数据分析--描述统计—汇总统计 第一次随堂作业的有关事宜通知 1、作业完成地点:北京大学校内 2、随堂作业时间:本周五下午2:30-4:30 3、作业内容:对10年校园调查的汇总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完成对一个指定主题的深入分析。 4、作业的具体内容:届时参见网络平台的“作业”版块。 5、其他要求:独立完成,不得与别人讨论交流。 第三部分推断统计 第四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1 了解和认识随机事件与概率 北京市天气预报:明天白天降水概率40%,它的含义是: A 明天白天北京地区有40%的地区有降雨; B 明天白天北京地区有40%的时间要下雨;

C 明天白天北京地区下雨的强度有40%; D明天白天北京地区下雨的可能性有40%; E 北京气象局有40%的工程师认为明天会下雨。 一、必然现象与随机现象 1、必然现象:可事前预言,即在准确地重复某些条件下,它的结果总是可以肯定的。 例: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必然会沸腾 在欧式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在北京大学,不及格科目达到1/3,一定拿不到毕业证 事物间的这种联系是属于必然性的。通常的自然科学各学科就是专门研究和认识这种必然性的,寻求这类必然现象的因果关系,把握它们之间的数量规律。 2、随机现象:一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不确定现象。在随机现象中,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前无法预知确切的结果。也称偶然现象。 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随机现象十分普遍,也就是说随机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例: 高考的结果 掷骰子的结果 学生对手机品牌的选择 随机抽取的交作业名单 今天来上统计学课的学生人数 这类现象是即使在一定的相同条件下,它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举例来说,同一个工人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若干个,它们的尺寸总会有一点差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小麦品种的人工催芽试验,各颗种子的发芽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强弱和早晚的分别等等。 3、为什么会有随机现象 在这里,我们说的“相同条件”是指一些主要条件来说的,除了这些主要条件外,还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又是人们无法事先一一能够掌握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这一类现象中,就无法用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对个别现象的结果事先做出确定的答案。事物间的这种关系是属于偶然性的,随机性的。 在同样条件下,多次进行同一试验或调查同一现象,所的结果不完全一样,而且无法准确地预测下一次所得结果,随机现象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一些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教学提纲

e x c e l中的概率统计 (非常好的资料)

数理统计实验 1Excel基本操作 1.1 单元格操作 1.1.1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提示:(1) 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 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 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示例中将单元格 B4 中的数值加上 25,再除以单元格 D5、E5 和 F5 中数值的和. =(B4+25)/SUM(D5:F5) 1.1.5公式中的语法 公式语法也就是公式中元素的结构或顺序.Excel 中的公式遵守一个特定的语法:最前面是等号(=),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和运算符.每个运算数可以是不改变的数值(常量数值)、单元格或区域引用、标志、名称,或工作表函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如何使用excel计算概率论一些题目

如何使用excel 计算概率论一些题目 简单介绍一些 1.1.1 t 分布 Excel 计算t 分布的值(查表值)采用TDIST 函数,格式如下: TDIST (变量,自由度,侧数) 其中: 变量(t ):为判断分布的数值; 自由度(v ):以整数表明的自由度; 侧数:指明分布为单侧或双侧:若为1,为单侧;若为2,为双侧. 范例:设T 服从t (n-1)分布,样本数为25,求P (T >1.711). 已知t =1.711,n =25,采用单侧,则T 分布的值: =TDIST(1.711,24,1) 得到0.05,即P (T >1.711)=0.05. 若采用双侧,则T 分布的值: =TDIST(1.711,24,2) 得到0.1,即() 1.7110.1P T >=. 1.1.2 t 分布的反函数 Excel 使用TINV 函数得到t 分布的反函数,格式如下: TINV (双侧概率,自由度) 范例:已知随机变量服从t (10)分布,置信度为0.05,求t 2 05.0(10).输入公式 =TINV(0.05,10) 得到2.2281,即() 2.22810.05P T >=. 若求临界值t α(n ),则使用公式=TINV(2*α, n ). 范例:已知随机变量服从t (10)分布,置信度为0.05,求t 0.05 (10).输入公式 =TINV(0.1,10) 得到1.812462,即t 0.05 (10)= 1.812462. 1.1.3 F 分布 Excel 采用FDIST 函数计算F 分布的上侧概率1()F x -,格式如下: FDIST(变量,自由度1,自由度2) 其中: 变量(x ):判断函数的变量值; 自由度1(1n ):代表第1个样本的自由度; 自由度2(2n ):代表第2个样本的自由度. 范例:设X 服从自由度1n =5,2n =15的F 分布,求P (X >2.9)的值.输入公式 =FDIST(2.9,5,15)

常用分布概率计算的Excel应用

上机实习常用分布概率计算的Excel应用利用Excel中的统计函数工具,可以计算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常用概率分布的概率值、累积(分布)概率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如何用Excel来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值与累积概率,其他常用分布的概率计算等处理与此类似。 §3.1 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 一、二项分布的(累积)概率值计算 用Excel来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值P n(k)、累积概率F n(k),需要用BINOMDIST函数,其格式为: BINOMDIST (number_s,trials, probability_s, cumulative) 其中 number_s:试验成功的次数k; trials:独立试验的总次数n; probability_s:一次试验中成功的概率p; 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若取0或FALSE时,计算概率值P n(k);若取1 或TRUE时,则计算累积概率F n(k),。 即对二项分布B(n,p)的概率值P n(k)和累积概率F n(k),有 P n(k)=BINOMDIST(k,n,p,0);F n(k)= BINOMDIST(k,n,p,1) 现结合下列机床维修问题的概率计算来稀疏现象(小概率事件)发生次数说明计算二项分布概率的具体步骤。 例3.1某车间有各自独立运行的机床若干台,设每台机床发生故障的概率为0.01,每台机床的故障需要一名维修工来排除,试求在下列两种情形下机床发生故障而得不到及时维修的概率: (1)一人负责15台机床的维修; (2)3人共同负责80台机床的维修。 原解:(1)依题意,维修人员是否能及时维修机床,取决于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机床数。 设X表示15台机床中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台数,则X服从n=15,p=0.01的二项分布: X~B(15,0.01), 而 P(X= k)= C15k(0.01)k(0.99)15-k,k = 0, 1, …, 15 故所求概率为 P(X≥2)=1-P(X≤1)=1-P(X=0)-P(X=1) =1-(0.99)15-15×0.01×(0.99)14 =1-0.8600-0.1303=0.0097 (2)当3人共同负责80台机床的维修时,设Y表示80台机床中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台数,则Y服从n=80、p=0.01的二项分布,即 Y~B(80,0.01) 此时因为 n=80≥30, p=0.01≤0.2 所以可以利用泊松近似公式:当n很大,p较小时(一般只要n≥30,p≤0.2时),对任一确定的k,有(其中 =np)

用Excel计算二项分布概率值的操作步骤

用Excel计算二项分布概率值的操作步骤 1、进入Excel界面,单击某一单元格。 2、选择【插入】——【函数】选项 从【选择类别】窗口中选择“统计” 从【选择函数】窗口中选择“BINOMDIST”,单击【确定】 3、当【BINOMDIST】对话框出现时: 在【Number-s】中输入2(成功的次数X) 在【trials】中输入3(实验的总次数n) 在【Probability-s】中输入0.05(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p) 在【Cumulative】中输入0(或False),表示计算成功次数恰好等于制定数值的概率(输入1或True表示计算成功次数小于或等于制定数值的累计概率值)。 选择【完成】即可得到结果。 计算超几何分布概率的步骤与上述过程类似,只不过在第2步【选择函数】窗口中选择“HYPGEOMDIST”函数,在第3步中输入相应的值即可。如下 在【sample-s】中输入成功的次数 在【Number-sample】输入样本量 在【population-s】中输入总体中成功的次数 在【Number-pop】中输入总体中的个体总数 单击【确定】即可。 用Excel计算泊松分布概率值的操作步骤 1、进入Excel界面,单击某一单元格 2、选择【插入】——【函数】选项 从【选择类别】窗口中选择“统计” 从【选择函数】窗口中选择“POISSON”,单击【确定】 3、当【POISSON】对话框出现时 在【x】中输入事件出现的次数 在【Mean】中输入泊松分布的均值 在【Cumulative】中输入0或(False),表示计算事件出现次数恰好等于指定数值的概率(输入1或True表示计算成功次数小于或等于制定数值的累计概率值)。 只需在【X】选项中,分别填入1,2,3即可计算出相应概率。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资料)

数理统计实验 1 Excel 基本操作 1.1 单元格操作 1.1.1 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 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 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 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 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 提示:(1)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示例中将单元格B4 中的数值加上25,再除以单元格D5、E5 和F5 中数值的和. =(B4+25)/SUM(D5:F5) 1.1.5公式中的语法 公式语法也就是公式中元素的结构或顺序.Excel 中的公式遵守一个特定的语法:最前面是等号(=),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和运算符?每个运算数可以是不改变的数值(常量数值)、单元格或区域引用、标志、名称,或工作表函数.

Excel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

Excel 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随机变量——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概率分布随机取值的变量。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表示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一切可能的样本点)。例如某一时间内公共汽车站等车乘客人数,电话交换台在一定时间内收到的呼叫次数等等,都是随机变量的实例。 随机变量可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定义2 若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至多可列个(有限个或可列无限个), 则称ξ为离散型(discrete)随机变量。 对离散型随机变量,设{ j x }为其可能取值的集合,关键问题是写出概率()i P x ξ=(简记作)(i x p 或i p ),i =1,2,…。 称 1212()()()n n x x x p x p x p x ?? ??? 为ξ的分布列(distribution sequence),有时也就称它为ξ的概率分布。 有些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除了用上述分布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学的解析表达式来表示其概率分布。 1、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即重复n 次的伯努利试验。在每次试验中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而且是互相对立的,是独立的,与其它各次试验结果无关,结果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整个系列试验中保持不变,则这一系列试验称为伯努力试验。 二项分布的概率函数为: 2、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适合于描述单位时间(或空间)内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如某一服务设施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的人数,电话交换机接到呼叫的次数,汽车站台的候客人数,机器出现的故障数,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一块产品上的缺陷数,显微镜下单位分区内的细菌分布数等等。 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为: 泊松分布P (λ)中只有一个参数λ ,它既是泊松分布的均值,也是泊松分布的方差。 3、几何分布

excel统计函数公式大全

1.AVEDEV 用途:返回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该函数可以评测数据(例如学生的某科考试成绩)的离散度。 语法:AVEDEV(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来计算绝对偏差平均值的一组参数,其个数可以在1~30个之间。 实例:如果A1=79、A2=62、A3=45、A4=90、A5=25,则公式“=AVEDEV(A1:A5)”返回20.16。 2.AVERAGE 用途: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A5区域命名为分数,其中的数值分别为100、70、92、47和82,则公式“=AVERAGE(分数)”返回78.2。 3.AVERAGEA 用途:计算参数清单中数值的平均值。它与AVERAGE函数的区别在于不仅数字,而且文本和逻辑值(如TRUE和FALSE)也参与计算。 语法:AVERAGE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为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至30个单元格、单元格区域或数值。 实例:如果A1=76、A2=85、A3=TRUE,则公式“=AVERAGEA(A1:A3)”返回54(即76+85+1/3=54)。 4.BETADIST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函数值。Beta分布累积函数通常用于研究样本集合中某些事物的发生和变化情况。例如,人们一天中看电视的时间比率。

语法:BETADIST(x,alpha,beta,A,B) 参数:X用来进行函数计算的值,须居于可选性上下界(A和B)之间。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DIST(2,8,10,1,3)”返回0.685470581。 5.BETAINV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值。即,如果probability=BETADIST(x,...),则BETAINV(probability,...)=x。beta分布累积函数可用于项目设计,在给出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变化参数后,模拟可能的完成时间。 语法:BETAINV(probability,alpha,beta,A,B) 参数:Probability为Beta分布的概率值,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INV(0.685470581,8,10,1,3)”返回2。 6.BINOMDIST 用途:返回一元二项式分布的概率值。BINOMDIST函数适用于固定次数的独立实验,实验的结果只包含成功或失败二种情况,且成功的概率在实验期间固定不变。例如,它可以计算掷10次硬币时正面朝上6次的概率。 语法:BINOMDIST(number_s,trials,probability_s,cumulative) 参数:Number_s为实验成功的次数,Trials为独立实验的次数,Probability_s为一次实验中成功的概率,Cumulative是一个逻辑值,用于确定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 为TRUE,则BINOM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即至多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如果为FALSE,返回概率密度函数,即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 实例:抛硬币的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第一次抛硬币为正面的概率是0.5。则掷硬币10次中6次的计算公式为“=BINOMDIST(6,10,0.5,FALSE)”,计算的结果等于0.205078 7.CHIDIST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

e x c e l中的概率统计非 常好的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数理统计实验 1Excel基本操作 1.1单元格操作 1.1.1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提示:(1) 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 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 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示例中将单元格 B4 中的数值加上 25,再除以单元格 D5、E5 和 F5 中数值的和. =(B4+25)/SUM(D5:F5) 1.1.5公式中的语法 公式语法也就是公式中元素的结构或顺序.Excel 中的公式遵守一个特定的语法:最前面是等号(=),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和运算符.每个运算数可以是不改变的数值(常量数值)、单元格或区域引用、标志、名称,或工作表函数. 在默认状态下,Excel 从等号(=)开始,从左到右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修改公式语法来控制计算的顺序.例如,公式=5+2*3的结果为 11,将 2 乘

EXCEL中的概率统计非常好的

E X C E L中的概率统计 非常好的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数理统计实验 1Excel基本操作 1.1单元格操作 1.1.1单元格的选取 Excel启动后首先将自动选取第A列第1行的单元格即A1(或a1)作为活动格,我们可以用键盘或鼠标来选取其它单元格.用鼠标选取时,只需将鼠标移至希望选取的单元格上并单击即可.被选取的单元格将以反色显示. 1.1.2选取单元格范围(矩形区域) 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选取单元格范围. (1)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至终点(右下角)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即可. (2) 先选取范围的起始点(左上角),即用鼠标单击所需位置使其反色显示.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到终点(右下角)位置,先按下Shift键不放,而后点击鼠标左键. 1.1.3选取特殊单元格 在实际中,有时要选取的单元格由若干不相连的单元格范围组成的.此类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取其它单元格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间断的单元格范围选取.选取方法是先选取第一个单元格范围,然后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拉的方式选取第二个单元格范围即可. 1.1.4公式中的数值计算 要输入计算公式,可先单击待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而后键入=(等号),并接着键入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如果单击了“编辑公式”按钮或“粘贴函数”按钮,Excel将自动插入一个等号.提示:(1) 通过先选定一个区域,再键入公式,然后按 CTRL+ENTER 组合键,可以在区域内的所有单元格中输入同一公式. (2) 可以通过另一单元格复制公式,然后在目标区域内输入同一公式. 公式是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公式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它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下面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