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2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2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2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2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2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某日,李某发现张某开的汽车好像是自己前一段时间丢的车(虽然更换了汽车号牌仍可认出),遂去暗中调查,果然是自己丢的车。于是前去询问张某,张某却突然将车开走。李某遂向公安机关报告了这一事实,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张某的法律责任。李某的这一行为是( )。

(分数:2.00)

A.控告√

B.报案

C.扭送

D.举报

解析:解析:报案是指单位或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发生,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举报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实的行为。控告是指被害人就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的事实及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进行揭露与告发,要求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诉讼行为。报案与控告的区别在于报案不能明确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详细情况,控告和举报的区别在于控告是由受所控罪行直接侵害的人提出,举报则绝大多数是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因此B、D两项不是正确选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通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显然,李某的行为并非扭送,排除C。故本题应选A。

2.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构成( )。

(分数:2.00)

A.非法运输罪

B.非法过关罪

C.走私物品罪

D.走私废物罪√

解析:解析:《刑法》第152条第2款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刑法》对走私废物罪的规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李某在微博上谎称某大百货市场有炸弹,公安机关立即组织人力进行了全面搜索,但是在大百货市场内根本就没有发现炸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李某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B.李某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C.李某只是在微博上这么一说,并没有实际行动,不构成犯罪

D.李某不构成犯罪,但必须对李某进行行政处罚

解析:解析:李某只是谎称某大百货市场有炸弹,并没有实际放置炸弹,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危险和可能,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但其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所以,A、C、D项错误,B项正确。因此,本题选B。

4.下列哪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罪?( )

(分数:2.00)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C.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D.火车司机违章驾驶旅客列车造成重大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

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第7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刑法》第132条规定:“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上述法条,A项和B 项依法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D项依法构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只有C项构成交通肇事罪。

5.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C.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此条规定可知,并不是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缓刑。而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属于缓刑适用范围,因此C项说法有误,答案为C。

6.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故意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B.过失犯罪也可能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

C.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

D.同一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

解析:解析: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其中,犯罪既遂称为犯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称为犯罪未完成形态,故A项正确。过失犯罪没有犯罪目的,不可能为犯罪实施预备行为,并且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故B项错误。按照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停止下来而区分出了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犯罪形态。因此,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犯意形成之后又打消犯意、犯罪既遂之后的悔罪表现等,都不是故意犯罪形态;同一犯罪行为也只能有一种犯罪形态,如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犯罪行为中。故C、D项正确。

7.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C.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既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解析:解析:所谓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就是以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为内容的原则。审判机关对任何犯罪决定刑罚时,都应当坚持这三个“适应”,全面衡量,不得偏废。故本题答案应选D。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 )。

(分数:2.00)

A.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适用犯罪行为地的刑法

C.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予追究

D.该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故选A。

9.王某是甲电子商务公司的法人代表,与甲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乙公司因一些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上规定的义务,对甲公司造成了不良影响,遂乙公司根据合同向甲公司支付了违约金10万元。王某将这10万元收为己有。王某的行为属于( )。

(分数:2.00)

A.挪用资金罪

B.职务侵占罪√

C.贪污罪

D.挪用公款罪

解析:解析: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王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故本题选B。

10.甲犯盗窃罪被判12年,抢劫罪被判15年,诈骗罪被判10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25年,执行3年后,犯故意伤害罪,被判10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对甲应该采用先并后减的方式数罪并罚

B.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25年

C.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20年√

D.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22年

解析:解析:《刑法》第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叉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故甲应该采用先减后并的方式数罪并罚,即22年与10年数罪并罚。故A项错误。根据该法第69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题干中22年与10年两者之和为32年,小于35年,刑期应在10年与20年之间,并包含10年和20年。所以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20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甲将车停在银行门口,到银行办事,办完事出来倒车时,将蹲在汽车尾部玩耍的两岁男孩轧死。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2.00)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解析:解析: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本题中甲并没有预见到结果的发生,故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12.吴某以陆某犯重婚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主审法官王某受自己的同学(系被告人陆某的哥哥)之托,毁灭陆某有罪证据,认定陆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王某的定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帮助毁灭证据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枉法罪

D.玩忽职守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30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主审法官王某故意毁灭陆某有罪证据的行为,属于帮助毁灭证据罪,故本题选A。

13.护士林某在给病人王某注射青霉素时,忘了做皮试而导致王某过敏死亡,林某的行为属于( )。

(分数:2.00)

A.间接故意犯罪

B.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解析:解析: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林某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所以选C。

14.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告诉才处理,是指只有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其他人员告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

D.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相关情况,但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除外

解析:解析:《刑法》第98条规定:“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A项说法错误。该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因此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属于司法工作人员,C项说法错误。该法第100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由此可知,并非所有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都可以免除报告义务,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B。

15.甲的女友向甲提出分手,甲因爱生恨,欲与女友同归于尽。某日,甲携带匕首约女友见面。当女友再次表示断绝关系后,甲掏出匕首朝女友胸部刺去。当甲看到女友痛苦地倒下时,又心存不忍,急忙将女友送到医院,但其女友终因伤势过重死亡。甲的故意杀人行为属于( )。

(分数:2.00)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解析:解析:《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该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该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排除D项。甲停止犯罪并非意志以外的原因,排除A项。甲的犯罪行为实施终了,且没有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属于犯罪中止,排除C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张某5年前加入了伪造货币集团,现在成为了集团的首要分子并伪造了数额巨大的假币。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对他的刑事判决不符合规定的是( )。

(分数:2.00)

A.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B.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C.判处死刑并处10万元罚金

D.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处60万元罚金√

解析:解析:《刑法》第170条规定,伪造货币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2)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3)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因此本题选D。

17.张某在抢劫丁某的过程中见丁某拼命反抗,用刀猛刺了丁某一刀,丁某大声呼救,张某怕罪行暴露,遂弃刀逃跑。丁某被刺成重伤。张某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

A.故意伤害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抢劫罪未遂

D.抢劫罪既遂√

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叉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

18.阿华为毒死妻子,在妻子茶杯里投毒,后见妻子非常痛苦,于是将妻子送往医院。经抢救,妻子未死亡,但成了植物人。对于阿华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

B.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减轻处罚√

C.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既遂

D.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未遂

解析: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阿华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刑罚的威慑功能所针对的对象是( )。

(分数:2.00)

A.同类犯罪行为人

B.人民群众

C.犯罪被害人

D.有可能犯罪的不稳定分子√

解析:解析:刑罚不仅能够使受惩罚的犯罪分子感到痛苦,而且能够震慑、威吓意图实施犯罪的人,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刑罚之所以具有威慑功能,是因为其严厉性。由此可知,刑法威慑功能的对象是有可能犯罪的不稳定分子,答案为D。

20.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情形按绑架罪定罪处罚的是( )。

(分数:2.00)

A.甲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绑架了一名妇女

B.为了勒索财物,乙偷盗了某富商不满周岁的儿子√

C.丙以没收押金为要挟,长达半年时间里强迫工人周末在工厂内加班,不允许请假回家

D.丁为了索取债务,将债务人扣押在自己家中,要求其家人还钱赎人

解析:解析:A项,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绑架妇女的,构成拐卖妇女罪。B项,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绑架罪。C项,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构成强迫劳动罪。D 项,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非法拘禁罪。故选B。

21.华风公司是一家非国有公司,其工作人员甲与某国有公司委派到该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乙共同侵占该非国有公司的财产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可将甲视为无身份者,将乙视为有身份者,按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定性√

B.可将乙视为无身份者,将甲视为有身份者,按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定性

C.不是共同犯罪,按各自的犯罪构成进行定罪量刑

D.以上都不对

解析:解析:不具有构成身份的人与具有构成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例如,一般公民不可能单独犯脱逃罪,但可以教唆、帮助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遮,因而构成该罪的共犯。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共同犯罪时,可以将具有低位身份的人视为无构成身份者,将具有高位身份的人视为有构成身份者。按照上述法理确定共同犯罪的性质。所以本题应选A。

22.依据刑法,背叛国家罪指( )。

(分数:2.00)

A.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B.投敌叛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

D.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各种罪行的辨析,B项是投敌叛变罪,C项是叛逃罪,D项是颠覆国家政权罪。

23.下列各项行为中,不能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

(分数:2.00)

A.美国人甲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中国留学生杨某实施抢劫

B.中国公民乙在出国旅游期间盗窃汽车一辆

C.伊朗恐怖组织头目丙在中国转机逃往韩国时被中国警方抓获

D.俄国人丁在担任俄国驻中围大使期间对中国公民实施强奸√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A项符合该条规定,适用我国《刑法》,属于保护管辖原则的适用。《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B项符合该条规定,适用我国《刑法》,属于属人管辖原则的适用。《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C项恐怖组织进行的活动属于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因此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属于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D项俄国人丁作为驻中国大使,属于享有外交特权的人,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此对其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答案为D。

24.甲和乙打算教训一下丙,于是两人深夜潜入丙家所在的小区,乙在丙家门口望风,甲进人丙家后,发现丙没在家,于是顺手偷走了1万元的现金,随后对乙说:“丙不在家,算他走运,不教训他了。”对本案应如何认定?( )

(分数:2.00)

A.甲、乙构成盗窃罪,两人是共犯关系

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两人是共犯关系√

C.甲与乙都构成盗窃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不构成犯罪

解析:解析:数人共同作案时,各人就其共同故意范围内的犯罪行为成立共犯,本案中甲和乙在故意伤害的范围内成立共犯,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的预备。因此,本题选B。

25.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罪刑法定原则既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也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残虐的刑罚

C.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惩罚和预防犯罪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

解析: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

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确性,是指刑法条文应当清楚明确,使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让人具有判断可能性。禁止不确定刑,是指刑罚应当规定得清晰确定。刑罚越不确定,越容易被滥用。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由于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刑罚的适用应保持补充性、谦抑性,适用范围应当合理适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6.拘役是我国刑罚的一种,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的期限是( )。

(分数:2.00)

A.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C.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D.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42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27.甲患有抑郁症导致性格偏执,产生报复心理。某日,甲用事前准备的刀重伤了路人乙。对于甲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患有抑郁症,是精神病人,应当不负刑事责任

B.甲患有抑郁症,丧失控制能力,应当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监督

C.甲患有抑郁症,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负刑事责任√

D.甲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抑郁症不属于精神病人,所以甲的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本题答案为C。

28.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负刑事责任?( )

(分数:2.00)

A.甲,13周岁,向同学水杯中投放“敌敌畏”造成该同学死亡√

B.乙,18周岁,多次实施盗窃,但每次窃得的钱财数额不大

C.丙,25周岁,醉酒后回家途中砸坏多辆汽车

D.丁,40周岁,某处级干部的配偶,收受戊的财物,通过该处级干部下属的职务行为为戊谋取不正当利益

解析:解析:A项,甲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项,乙多次盗窃,构成盗窃罪,应负刑事责任。C。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应负刑事责任。D项,丁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的财物,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负刑事责任。故选A。

29.甲男和乙女为邻居,某天两人同坐电梯下楼,突然电梯发生事故,导致电梯内漆黑一片,此时乙女非常烦躁,致使间歇性精神病发作,乙女开始攻击甲男,甲男在抵抗中致使乙女受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甲男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甲男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甲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男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其中对于不法侵害的认定不受不法侵害者有无责任能力、主观是否恶意的影响。故甲男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此,本题选B。

30.甲欲杀乙,某日携带炸药前往乙家要炸死乙,乙刚好出差不在家。甲蹲守一夜后未见乙归,就没有将乙家炸毁。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解析:解析:犯罪的形态分为完成状态(犯罪既遂)与未完成状态(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按预定计划实施了犯罪行为并发生了犯罪结果。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它只能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后。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与实施阶段的中止。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的是犯罪预备。案例中,甲携带炸药前往,但尚未着手实施具体的杀人行为,仍处于犯罪预备阶段,因为甲的意志以外的因素使他无法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这构成了犯罪预备。故应选D。

苏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苏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练习有助于考生提高苏州事业单位考试的通过率,以下是由整理关于苏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苏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一) 1、下列不属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武力解决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举办各种学校,普及( )。 A、初等义务教育 B、中等义务教育 C、高等义务教育 D、职业教育 3、政府在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客观经济进行调控,这里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4、下列名作中,( )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A、李白的《将进酒》 B、王维的《山居秋暝》 C、白居易的《长恨歌》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5、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是( )。 A、长城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一号 D、神舟一号

6、根据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 )有公安机关负责。(多选题) A、执行逮捕 B、拘留 C、侦查 D、审判 苏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A选项武力解决不属于三大法宝。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A。解析:《宪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B。解析: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其中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客观经济进行调控属于经济手段的做法。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D。解析: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故本题答案选D 。 5、【答案】C。解析: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是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故本题答案选C 。 6、【答案】A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审判权属于人民法院。故,本题答案为ABC。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②.应用文特点;③.应用文的作用;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法制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知识 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2.消防工作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C)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A.生命 B.财产 C.人身、财产 D.公民人身 4.(D)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A.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B.城市人民政府 C.县以上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 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于(B)起正式施行。

A.2009年1月l日 B.2009年5月1日 C.2008年11月9日 D.2009年3月1日 6.根据扑救火灾紧急需要,有关(B)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A.主管公安机关 B.地方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到场的最高行政首长 7.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D)统一领导。 A.主管公安机关 B.上级公安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C)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A.马上 B.着手 C.立即 D.等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9.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D)。 A.处分 B.警告 C.拘留 D.罚款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知识大全

法律知识大全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上述各种法的渊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们的效力等级又是有差别的。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出上述观点的是()。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蝴蝶效应 C、首因效应 D、马太效应 2、“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的主要形式是()。 A、反围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阶级斗争 3、以下关于非正式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位中的非正式组织是非法的组织 B、只有在管理失控时,单位内部才会出现非正式组织 C、单位内部总是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对于单位实现管理目标具有负面作用 4、下列古建筑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古楼”的有()。(多选题) A、蓬莱阁 B、黄鹤楼 C、滕王阁 D、岳阳楼 5、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 A、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中请行政复议 B、必须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C、不得再次申请行政复议 D、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6、下列会议与其内容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遵义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 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答案】B。解析:A项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 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 言的效应。这一理论一般应用于管理学,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创造性。体现的是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B项蝴蝶效应产生于上 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 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一理论强调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 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 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来说是 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体现的是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整体 和部分相统一。C项首因效应是人与人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 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D项马太效应是指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用以描述 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武装斗争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 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BCD。解析:江南三大古楼指的是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蓬莱阁地处于山东省蓬莱市区内,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同誉为古代四大名楼。故A不符合题意。 5、【答案】D。解析:《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 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 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大全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A、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B、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的农民、的公务员、的解放军、的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2、坚持有法可依、的有法必依、的执法必严、的违法必究的方针,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的农民、的公务员、的解放军、的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3、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 A、建设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 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 4、目前,我这法治建设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 A、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B、很多人不知法、的不懂法、的缺乏守法、的执法意识

C、法律不权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权威性丧失 D、有法不依、的执法不严、的违法不究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的基础、的灵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法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本质特征的认识 B、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C、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我国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D、全面阐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2、法治不仅体现为权力依法运行的一种国家形态,而且是一种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根据法治原则,实行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为法治原则的()。 A、法治的普遍性原则 B、法治的价值原则 C、法治的权威性和目的性原则 D、法治的形式合理性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以归结为()的法律渊源。 A、以宪法为核心 B、以行政法为核心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的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的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

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卷一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卷(一)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卷(一)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5分): 1、毛毛(14岁)常模仿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 a、属于违法行为 b、不违 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 )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④ 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她除名。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就是协从,法院依法对她免于刑事处罚。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学校做法( ) 。 a、合法 b、与法律无关 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 a、不能 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 c、能 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就是( )规定的。“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 b、义务教育法,必须入学 c、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入学 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她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她500元生活费。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可她爸爸说,您已归您妈妈抚养,她就是您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该负责,与我无关。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不? ( ) a、有道理,这笔钱她可以出也可以不出 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c、对,因为她已不就是小牛的监护人了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 c、隐私权 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她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主管部门与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 )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 b、影剧院 c、网吧 1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 )的原则与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题库.doc

2017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题库(题库仅供学习参考、考试题目与答案可能有调整,不要简单复制粘贴) 一、单向选择题 1. (B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 A.人民 B.党 C.政府 D.国家 3.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C )通过。 A.三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二以上 C.过半数 D.五分之一以上 4.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不可以作为证人的是(C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C.不能正确表达意志和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D.未成年人 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B ) A.被告人李某是聋哑人,涉嫌故意杀人,审理时其只委托了一名辩护律师B.未满十八周岁的刑某因涉嫌抢劫,其法定代理人无经济能力为刑某委托

辩护律师 C.外国人渡边涉嫌盗窃,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没有委托辩护人 D.被告人方某、周某共谋诈骗,审理时周某委托了2 名辩护律师,而方某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律师 6. 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 C )。 A.基层自治性群众组织 B.基层政权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政权机关派出机构 7.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C )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16 B.17 C.18 D.20 8. 下列权利中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A )。 A. 出版自由 B. 宗教信仰自由 C. 平等权 D. 人身自由权 9. 依照宪法,( B )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央军委主席 D.国务院 10. 在单位犯罪中,能够对单位适用的刑罚方法是(C )。 A.吊销营业执照B.没收财产 C.罚金D.剥夺荣誉称号 11. 宪法规定,连续任职可以超过两届的是(A )。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遵循为__C__。 A.宪章 B.宪法 C.党章 D.法律 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把__A___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A.坚定理想信念 B.反腐败 C.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下列与鸟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秃鹫被称为“草原清道夫”,喜食腐烂的尸体 B.蜂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 C.鸵鸟肌肉发达,后肢粗壮有力,可以飞行 D.金丝燕嘴里分泌的唾液就是燕窝 4.____C_是中共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 A.全面扶贫 B.定点扶贫 C.精确扶贫 D.协作扶贫 5.《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发布,公安机关要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立为___D__公检法要依法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快判,坚决遏制电信诈骗犯罪。 A.民间纠纷 B.社会治安案件 C.民事案件 D.刑事案件 6.关于大河起源,下列对应错误的是:D A.长江——唐古拉山 B.黄河——巴颜喀拉山 C.莱茵河——阿尔卑斯山 D.亚马逊河——落基山 7.国际上根据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是(A )。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道·琼斯指数 D.纳斯达克指数 8.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自然失业( B) 。 A.小张在大学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兼职工作 B.小李离开原有单位准备下周入职新单位

C.老李退休在家 D.小王因经济危机被公司裁员在家待业 9. 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 )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人员 D.离退休人员 10.在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中出现的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形态是( D)。 A.直线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线形组织结构 D.扁平化组织结构 11.我省50年代建成的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四大水库都在( C) A.皖南山区 B.江淮丘陵 C.大别山区 D.淮北平原 12.下列国家或地区与其货币发行机构对应错误的是:B A.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 B.中国香港——货币发行管理局 C.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D.美国——美联储 13.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的是(B ) A.胰岛素 B.肾上激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素 14.点灯丝断了,把灯泡晃了晃使灯丝又搭上了,再用时会发现( A) A.灯比原来亮了 B.灯比原来暗了 C.没有变化 D.时亮时暗 15.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开发利用、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资源丰富,具有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B.不含碳或者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C.氢能属于新能源 D.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应用 16.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主人公,下列对应正确的是:D A.《桃花扇》——崔莺莺、张君瑞 B.《西厢记》——杜丽娘、柳梦梅 C.《牡丹亭》——李香君、侯方域 D.《长生殿》——唐玄宗、杨贵妃 17.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作者是( C) A.福楼拜 B.雨果 C.莫泊桑 D.拜伦 18.下列古代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是(A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9 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 A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C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D】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22(含解析)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 (一) 1.甲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涉嫌违规被立案侦查,该案检察人员李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甲以此为由,提出回避申请。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李某应该自行回避 B.作出回避决定以前,李某必须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 C.李某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D.如果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2.>>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 A.申请回避权 B.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 C.上诉权(被害人除外) D.抗诉权 3.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______。体 >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A.体现了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B.有利于保障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 C.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又保护人权的法治精神 D.有利于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4.>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新增内容的是( )。

A.尊重和保障人权 B.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D.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5.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实施其确定的内容,以及处理>诉讼>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根据如上定义,以下符合>刑事诉讼>中的执行的是()。 A.甲监狱为张某报请减刑二年 B.乙监狱为李某越狱犯罪提起起诉 C.丙监狱接受A市法院判处的一批刑事犯入监并对其进行入监教育 D.丁县法院收缴对罪犯王某的五万元罚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所以李某应该自行回避。A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

2020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2020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与梳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以下整理了相关的考点给大家作为参考。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 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 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 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 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库及答案(共三套)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库及答案(一) 第1 题 * 《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属于() A.环境保护基本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2 题 *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除宪法外占有核心地位,有“环境宪法”之称的是() A.《环境法》 B.《环境保护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3 题

*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期限为()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4 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5 题 *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范围是冶金机电类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不可以提供环评服务的项目是()。 A.交通运输设备项目 B.电子加工项目 C.拆船项目 D.感光材料制造项目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6 题 * 依据《噪声污染防治法》,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的规划。 A.当地人民政府 B.铁路部门 C.环保部门 D.交通部门 正确答案为A 第7 题 * 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的物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或者标准使用,不得用于生产()的产品。 A.用于出口 B.用于日常生活 C.用于婴幼儿 D.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8 题 * 以下关于贮存危险废物的说法,不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是()。 A.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