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工程地质学习科目

工程地质学习科目

工程地质学习科目
工程地质学习科目

以下是兰州大学地质工程教学计划,由于各学校办学特色不同,所以各学校也有所不同!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基础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二)主干课程

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勘察

(三)特色课程

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程、地球物理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总学分170学分。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必修56 33.1 1062 34.1

指选0 0.0 0 0.0

专业类基础课必修25 14.5 450 14.5

专业课必修19 11.0 342 10.9

指选24 14.0 432 13.9

任选23 13.4 414 13.3

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必修25 14.0 414 13.3

合计172

100

3114 100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

2 36 1

2 法律基础2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 5

4 6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 36 6

5 毛泽东思想概论2 3

6 7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 54 7

7 形式与政策1 自学,全校统考

8 大学英语16 288 1,2,3,4

9 体育4 144 1,2,3,4

10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3 54 1

11 高等数学12 216 1,2

12 线性代数3 54 1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54 3

小计

(二)专业类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地球科学概论4 7

2 1

2 工程制图

3 5

4 2

3 工程化学

4 72 2

4 工程力学

5 90 2

5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 72 3

6 Fortran程序设计2 36 3 1-17周

7 工程测量学3 54 4 1-14周

小计25

450

(三)专业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构造地质学3 54 3

2 工程岩土学2 36 4 1-6周

3 土力学3 5

4 4 7-16周

4 岩体力学4 72 5

5 工程地质勘察3 54 5 11-20周

6 工程地质学原理4 72 6 1-14周

小计19

342

(四)指定选修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 54 3

2 地基基础工程

3 5

4 5

3 边坡工程3 5

4 6 1-14周

4 地下工程3 54 6 1-14周

A6 结构力学3 54 3

A7 弹塑性力学3 54 3

A8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3 54 4 1-14周A9 工程渗流力学3 54 5

B6 数学物理方法3 54 3

B7 地球物理学原理3 54 3

B8 VC++(含实习) 3 54 4 1-14周

B9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3 54 5

小计24 432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 1

2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 1周2 20-20周

3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 3周

4 18-20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 4周6 17-20周

5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10 7,8

6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和实习0.5 18 1

7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1 36 3 1-17周

8 工程力学实验0.5 18 2

9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0.5 18 3

10 工程测量实习1 1周4 16-16周

11 土工实验1 36 4 5-13周

12 岩体力学实验1 36 5 5-13周

13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0.5 18 5 15-19周

小计25

828

注:未计入随课程讲授进行的课间实验和实习。

(六)任意选修课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3学分,其中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跨学科(指学科门类,包括本学院力学和土木工程等)任选课6学分。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 遥感地质学

2 36 5 1-10周

2 土木工程概论2 54 7 1-10周

3 地质灾害与防治2 5

4 7 1-10周

4 道路工程2 54 7 1-10周

5 矿业工程2 54 7 8-14周

6 水利水电工程2 54

7 1-10周

7 地震工程2 36 8 3-8周

8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2 54 8 3-11周

9 地理信息系统2 36 8 3-11周

10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2 54 8 1-11周

A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含课程设计) 2 54 4 1-14周

A12 工程建筑概论2 54 5 1-14周

A13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2 54 5 1-10周

A14 工程钻探与取样2 36 6 1-14周

A15 环境岩土工程2 54 6 1-10周

A16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2 36 6 1-10周

A17 地质体改良2 54 7 1-10周

A18 动力工程地质学2 36 8 3-8周

A19 环境工程地质学2 36 8 3-8周

A20 其它

B11 重磁电勘探(含实习) 2 54 5

B12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含实习) 2 54 5

B13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2 36 6 8-14周

B14 放射性勘探(含实习) 2 36 6 1-7周

B15 数字信号处理2 54 6 1-15周

B16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2 54 7 1-16周

B17 混凝土无损检测2 54 8 3-11周

B18 其它

小计其它(根据当年就业形势,临时安排)

七、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

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类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任务相辅相成。

(一)课外活动

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外,学生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书画比赛、辩论赛及演讲赛、英语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 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展政治思想、爱国广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在高年级开展毕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结合各级野外实习,因时因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二)科研与生产的初步训练

(1) 广泛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系或研究所负责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和前沿科技讲座、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类学术活动,同时参加其它相关的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生产实践的工作程序、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

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未单独列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总量灵活掌握。

(四)教学实习时间与安排

(1) 实习时间及安排

工程测量综合实习:1周,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周,安排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最后一周进行;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周,安排在第二学年第4学期最后三周进行;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周,安排在第三常年第6学期最后四周进行;

地质工程毕业实习:因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本计划暂不列入。

(2) 排课要求

第2、4、6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做出相应调整(总学时不变),以保证野外实习正常进行。其中:

第2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9周末结束,第20周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第4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周为工程测量综合实习,第17~20周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第6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20周为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八、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

(一)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

以“地质工程”作为副修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按下列计划修学满学分(副修30学分、双学位50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可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副修证或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课程学分

副修双学位

地球科学概论4 4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 4

构造地质学3 3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 3

工程岩土学2 2

土力学3 3

工程地质勘察3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4 4

工程渗流力学3 3

工程建筑概论3 3

岩体力学/ 4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 3

地基基础工程/ 3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 8

合计32 50

(二)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说明

(1) 对于副修地质工程专业或以地质工程为第二专业学位的学生,应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必要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规定学分。

(2) 授课时间、内容、要求均与地质工程专业相同,不另外单独安排。

(3) 若原专业已修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则免修相应课程,不计学分,不足学分从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选择。

九、其它有关说明

(一)本教学计划修订宗旨

针对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实际情况、地质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反馈信息,本着“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理念,在2004年“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修订而制订本教学计划,突出兰州大学地质工程学专业的特色。

与2004年教学计划相比,本教学计划在以下方面进行的修订。

(1) 注重工程地质学基础,主要反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修正与更新、部分课程名称的更改与相应教学内容的变更、增设部分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地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在教学计划修订的同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尤

其加强了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地质工程工作方法(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对策)的基础上,熟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领域和各类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问题。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三)选修课的考核方式

本计划不对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作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在公平、公共的原则下,评定学生的成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学生学术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和更进一步的基本技能训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临时选修课程的安排

根据当年就业形势,适当开设部分本计划中未列课程,供学生选修。

(五)生效日期

本教学计划从2006级开始执行。

十、地质工程学本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

时学时

总数课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

授习题

讨论实验

上机课外

辅导第一

学年第二

学年第三

学年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课必修1 思想品德修养2 2 36 36 2

2 法律基础2 2 36 36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 3 5

4 54 4 1-14周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 2 36 36 3 1-14周

5 毛泽东思想概论2 2 3

6 36 2

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 3 54 54 3

7 形式与政策1 0 1 自学

8 大学英语16 4 288 288 4 4 4 4

9 体育4 2 144 144 2 2 2 2

10 高等数学12 4 216 216 6 6

1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3 3 54 54 3

12 线性代数3 3 54 54 3

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3 54 54 3

专业基础课必修14 地球科学概论4 4 72 72 4

15 工程制图3 3 54 54 3 1-18周

16 工程力学5 5 90 90 5

17 工程化学4 4 72 72 4

1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 4 72 72 4

19 Fortran程序设计2 2 36 36 2 1-17周

20 工程测量学3 4 54 54 4 1-14周

专业课必修21 构造地质学 3 3 54 54 3

22 工程岩土学2 6 36 36 6 1-6周

23 土力学3 6 54 54 6 7-16周

24 岩体力学4 4 72 72 4

25 工程地质勘察3 3 54 54 3

26 工程地质学原理4 6 72 72 6 1-14周

方向指选27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 4 54 54 3

28 地基基础工程3 4 54 54 3

29 边坡工程3 4 54 54 4 1-14周

30 地下工程3 4 54 54 4 1-14周

A31 结构力学3 3 54 54 3

A32 弹塑性力学3 3 54 54 3

A33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验) 3 3 54 54 3

A34 工程渗流力学3 3 54 54 3

B31 数学物理方法3 3 54 54 3

B32 地球物理学原理3 3 54 54 3

B33 VC++ (含实习) 3 3 54 54 3

B34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3 3 54 54 3

任选本专业任意选修课17

跨学科任意选修课6

实践教学环节必修35 工程力学实验0.5 1 18 18 2

3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1 2 36 36 2 1-17周

37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0.5 2 18 18 2

38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0.5 2 18 18 2

39 土工实验1 4 36 36 4 5-13周

40 岩体力学实验1 4 36 36 4 5-13周

41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0.5 2 18 18 4 15-19周

42 工程测量实习1 1周1周X 16-16周

43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 1周1周X

44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 3周3周X

45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 4周4周X

46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10 X

课外活动和

社会实践等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 1

专业实践教学2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学分合计25 414 0 414 3 2 4 4 8 0 0 0

必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100 1854 1854 25 26 21 22 7 13 5 0

选修课学分、学时合计47 846 432 0 0 6 3 3 8 0 0 (+414)

总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合计170 3114 2286 414 28 28 31 29 18 21 5 0 注:备注栏中“(+414)”为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各学期课时合计中不含任意选修课的课时;

实践课学时为折合学时,且不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附:各学期课程分配

第1学期(第一学年第1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思想品德修养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 72 4

3 体育公共基础1 6 2

4 高等数学公共基础6 90 6 全院合班

5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公共基础3 54 3

6 线性代数公共基础3 54 3 全院合班

7 地球科学概论专业基础4 72 4

8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实践教学0.5 18 0 2

9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实践教学1

小计(必修&指选) 24.5

402

24

第2学期(第一学年第2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法律基础公共基础

2 36 2

2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 72 4

3 体育公共基础1 36 2

4 高等数学公共基础6 6 6 全院合

5 工程力学专业基础5 90 5

6 工程制图专业基础3 54 3 2

7 工程化学指定选修4 72 4 与土木合

8 工程力学实验实践教学0.5 18 0 2

9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1 1周0 20-20周

小计(必修&指选) 26.5

420 24

第3学期(第二学年第1学期)

学期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 7

2 4

2 体育公共基础1 36 2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共基础3 5

4 3 全院合班

4 Fortran程序设计专业基础2 36 2 全院合班

5 构造地质学专业课3 54 3

6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实践教学1 36 0 2

7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0.5 18 0 4

8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专业基础4 72 4

9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指定选修3 54 3

A10 结构力学指定选修3 54 3

A11 弹塑性力学指定选修3 54 3

B10 数学物理方法指定选修3 54 3

B11 地球物理学原理指定选修3 54 3

小计(必修&指选) 27.5 540 27

第4学期(第二学年第2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 7

2 4

2 体育公共基础1 36 2

3 工程测量学专业基础3 5

4 4 1-14,与土木合班

4 工程岩土学专业课2 36 6 1-6周

5 土力学专业课3 54

6 7-15周

6 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教学1 1周0 16-16周

7 土工实验实践教学1 36 0 4 5-13周

8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实践教学3 3周0 18-20周

A9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指定选修3 54 4 1-14周

A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任意选修2 54 4 1-14周

B9 VC++ (含实习) 指定选修3 54 4 1-14周

B10

小计(必修&指选) 21 586 26

第5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岩体力学专业课4 7

2 4

2 工程地质勘察专业课

3 5

4 6

3 地基基础工程指定选修3 5

4 6

4 岩体力学实验实践教学1 36 0 4 5-13周

5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实践教学0.5 18 0 4

6 遥感地质学任意选修2 36 4 1-10周

A7 工程渗流力学指定选修3 54 3

A8 工程建筑概论任意选修2 54 3

A9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任意选修2 54 3

B7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指定选修3 54 3

B8 重磁电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2 54 3

B9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2 54 3

小计(必修&指选) 14.5 288 19

第6学期(第三学年第2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基础3 54 3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公共基础2 36 2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专业课

4 72 6 1-14周

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实践教学4 0 0 17-20周

5 边坡工程指定选修3 54 4 1-15周

6 地下工程指定选修3 54 4 1-15周

A7 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任意选修2 36 4 1-10周

A8 环境岩土工程任意选修2 54 4 1-15周

A9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任意选修2 54 4 1-15周

B7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任意选修2 36 6 8-14周

B8 放射性勘探(含实习) 任意选修2 36 6 1-7周

B9 数字信号处理任意选修2 54 4 1-15周

小计(必修&指选) 19 1923

第7学期(第四学年第1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毛泽东思想概论公共基础

2 36 2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公共基础

3 5

4 3

3 土木工程概论任意选修3 5

4 6 1-10周

4 地质灾害与防治任意选修2 54 6 1-10周

5 道路工程任意选修2 54

6 1-10周

6 水利水电工程任意选修2 54 6 1-10周

7 矿业工程任意选修2 36 6 8-14周

8 地震工程任意选修2 36 6 1-6周

9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0

A10 地质体改良任意选修2 54 6 1-10周

B10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任意选修2 54 6 1-10周

小计(必修&指选) 5 5

第8学期(第四学年第2学期)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

1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10

2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任意选修2 54 6 3-11周

3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任意选修2 5

4 6 3-11周

4 地理信息系统任意选修2 36 6 3-8周

A5 动力工程地质学任意选修2 36 6 3-8周

A6 环境工程地质学任意选修2 36 6 3-8周

B5 混凝土无损检测任意选修2 54 6 3-11周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内容

(2011.03.11)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内容、难点研讨(文本) 邵运达:各位老师,工程地质教研活动已经开始!欢迎大家积极发言! 工程地质课程地性质与任务 “工程地质”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学科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升本)地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地任务是使同学通过学习掌握修建土木工程建(构)筑物地场地地工程地质条件地评价和各种建(构)筑物地建造对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地影响,以及选择在相应地地质条件下保证建筑物稳定和正常使用地措施. 工程地质课程地目地与要求 “工程地质”课程设置地目地是通过本课程地学习,掌握工程地质学地基本知识和具备解决工程中遇到地工程地质问题地能力.了解工程与地质地关系,并对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学习本课程要求达到: 1.掌握工程地质学中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地过程和方法. 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地基本要素,系统掌握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地知识. 3.掌握对工程地质问题地分析方法及对不良地质条件应采取地措施,了解各种地质作用地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工程地影响和治理方法,并对土木工程中可能遇到地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分析评价. 工程地质课程地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岩石和地质模型实验室实习,野外工程地质实习(有条件时进行)等三个教学环节. 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地掌握,根据专业地要求分为“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 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地质学地研究内容及其工程地质学地分科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地主要任务. 重点: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 (二)教学要求 1.知道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2.了解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3.理解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以及理解土木工程中可能遇到地工程地质问题. 4.了解工程地质学地主要任务及研究方法等. 5.知道本课程地特点及学习要求. 第二章岩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10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1.地球地圈层构造与地质作用 地球地内部圈层构造:地壳、地幔与地核;地质作用. 2.造岩矿物 矿物地形态,矿物地物理性质,含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与断口、密度、弹性、挠曲及延展性等,常见地10多种矿物地鉴定特征. 3.岩浆岩(火成岩)

工程地质学基础 答案

机密★启用前 吉林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工程地质学》正考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A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 具有粒间连结的细粒土。颗粒细,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胀、收缩特性,力学性质随含水量大小而变化。粘性土随含水率大小可处于液体、塑体、固体等稠 3. 粒度分析又称“机械分析。是研究碎屑沉积物(或岩石)中各种粒度的百分含量及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4. 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在无侧束状态下(Unconfined)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以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或每平方英寸多少磅。换言之,它指把岩石的加压至破裂所需要的应力。 5. 活断层,是指现今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经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也可称为潜在断层。 6.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7. 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地基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基础的形式与尺寸、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答案

WURD格式 -- 度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 一、选择题30 分) ( 1. 工程地质条件即) ( 正确 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 境 B.工程地质问题 C.地质结构和构造 D.地形地貌 正确答案是: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2.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正确 D.水文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是:基础形式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分别是() 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 B.强度和耐久性 C.变形和耐久性 D.强度和变形正确正确答案是: 强度和变形 题目 4 4.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 区域工程地质 B. 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C. 结构可靠度正确 D.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 法正确答案是:结构可靠

WURD格式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答案 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 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D. 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正确 正确答案是: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 地壳正确 B.地核 C.地幔 --1

WURD格式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是:地壳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正确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正确答案是:变质作用 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正确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正确答案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 碎屑结构正确 B. 斑状结构 C. 沉积结构 D. 碎裂结构 正确答案是:碎屑结构 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刚度 B.硬度正确 C.强度 D.耐磨性 正确答案是:硬度 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A.岩浆岩结构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Engineering?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 【总学时】:40 【实践学时】:8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课程系统地讲授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系统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及试验。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研究与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能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等。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的地质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力学》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绪论 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重点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工程地质学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第一节土的粒度成分 粒径、粒组概念;粒组划分;粒度成分测定与表示;土按粒度成分分类; 第二节土的矿物成分 土中矿物成分类型;矿物成分与粒度成分的关系;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土中的水与气体

工程地质简答题答案汇编

《工程地质》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 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2、简述物理地质作用及其分类 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 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 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二、矿物与岩石 1、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又分为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主要指矿物的硬度和解理。 2、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 答:最重要或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及粘土矿物。 3、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 答:矿物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晶体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称为断口。 火成岩 4、岩浆岩常见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是哪些?其产状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分类:按矿物颜色深浅可划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其中浅色矿物富含硅、铝,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深色矿物富含铁、镁物质,有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长石含量占岩浆岩成分的60%以上,其次为石英,所以长石和石英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介绍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学产生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以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了至今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但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以后,由于产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出现并逐渐积累了关于地质环境对建筑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时期。1929年,奥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质学》;1937年苏联的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一书问世。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逐渐吸收了土力学、岩石力学和计算数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本身的内容和体系。在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3内容 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工程地质学要分析和预测在自然条件和工程建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诱发地震、地基沉陷、人工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因破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发生的条件、过程、规模和机制,评价它们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研究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有效措施。 工程地质学还要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预测其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和作用,及其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因而可能发生和必须研究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往往各有侧重。据此,工程地质学又常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学等。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 地质学方法即自然历史分析法,是运用地质学理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其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的判断。它是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4实验和测试方法 包括为测定岩、土体特性参数的实验、对地应力的量级和方向的测试,以及对地质作用随时间延续而发展的监测。 计算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理论或经验公式对已测得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以定量地评价工程地质问题。 模拟方法,可分为物理模拟(也称工程地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它们是在通过地质研究,深入认识地质原型,查明各种边界条件,以及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有关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作用,正确地抽象出工程地质模型,利用相似材料或各种数学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电子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过去难以完成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对数据资料自动存储、检索和处理,甚至能够将专家们的智慧存储在计算机中,以备咨询和处理疑难问题。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eology 课程编号:0311011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由于任何建筑工程都离不开地质环境,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而《工程地质》正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营用过程中的影响,并能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和方法,能够正确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言 1.教学内容 工程地质的概念、研究工程地质的目的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及发展以及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2.重点、难点 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工程的关系。 3.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2) 理解工程地质和土木工程工程的关系; (3) 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二章矿物与岩石 1.教学内容 (1)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性质;

(2)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主要介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鉴别方法; (3) 特殊类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重点、难点 (1)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2) 常见岩石的类型及工程性质。 (3) 矿物识别的方法及常见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 3.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矿物的概念及其主要形态特征和物理性质指标; (2) 掌握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3) 掌握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分类; (4) 掌握岩浆及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及其主要矿物成分和分类原则; (5) 掌握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基本概念,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掌握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及其分类原则; (6) 掌握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概念,了解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掌握变质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特征矿物和分类原则; 第三章地质构造 1.教学内容 (1) 地质年代及其划分方法; (2) 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3) 褶皱构造(含水平、单斜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4) 断裂构造(节理、断层)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5) 地层的接触关系; (6) 岩石与岩体的基本概念及其质量评价。 2.重点、难点 重点: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褶皱与断层类型及识别标志。 难点:地层产状与测量方法,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3.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知识及其表现形式和构造运动的方向分类,掌握地质作用的概念; (2) 掌握岩层的基本概念,岩层产状与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组合关系;掌握地质构造对岩石(层)工程性质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3) 掌握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完整版)工程地质简答题答案

工程地质》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 (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2、简述物理地质作用及其分类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二、矿物与岩石 1、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又分为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主要指矿物的硬度和解理。 2、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答:最重要或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及粘土矿物。 3、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 答:矿物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晶体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称为断口。 火成岩 4、岩浆岩常见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是哪些?其产状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分类:按矿物颜色深浅可划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其中浅色矿物富含硅、铝,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深色矿物富含铁、镁物质,有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长石含量占岩浆岩成分的60 %以上,其次为石英,所以长石和石英是 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结晶程度划分成三类: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成显晶质和隐晶质两种类型。按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划分为三类: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产状:分为侵入岩的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岩盖)、岩床、岩墙和岩脉。喷出岩的产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摘要: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成就;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质问题,包括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 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一、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工程地质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列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学术活动频繁。 二、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不断提高 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认识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这就赋予了工程地质重大而光荣的职责,避免了不顾地质条件是否适宜而盲目兴建工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我国的各类工程、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城乡建设、工业、国防、矿山、港口等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都是先做了反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进行设计、施工、修建完成的,因而基本上没有因为地质问题而失败。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案提供地质依据。3. 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向发展中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法和研究手段等各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8-P9。 第二章矿物与岩 1.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答:地球部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由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地核由铁、镍、硅构成的物质组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工程地质学重点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的基本概念: 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处理和正确地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因而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 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 1.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 即地质条件以一定的作用方式影响工程建设。 如:地震、软土地基、岩溶洞穴、滑坡、崩塌…… 2. 人类的工程活动又反作用于地质环境。 如: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库修建诱发地震;人工开挖引起边坡破坏;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调查研究和解决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工程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工程地质工作的三大支柱:(1)构造地质与岩体结构(2)工程地质力学(3)地质技术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地质学方法(2)实验和测试方法(3)计算

方法(4)模拟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岩土体的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2、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研究 3、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 二、工程地质学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 第二阶段:到6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 1.大力开展地质工程研究 2.加强地质预报研究 3.加强地质体的改造 4.加强环境地质工作 第1章矿物和岩石 概述 地壳(Crust) 地球是一个实心的椭球体,两极稍扁平,赤道部分略向外突出,极半径(Polar radius)约为6365km,赤道半径(Eguatorial radius)约为6378km,平均半径(Average radius)约为6371km。 由于目前勘探手段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一些情况。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各部位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基本圈层。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 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 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 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 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 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 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 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 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 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 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

第一章1、概念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保证这种制约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科学。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址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工程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响的一门学科。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①定性研究②定量研究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主要部分):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 全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③工程造价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次要部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3、工程地质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②岩体稳定问题③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④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问题第二章(重点)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约10万年)曾 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2、断层的作用表现:①它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 ②它可能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汇聚的场所,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久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石油。 3、板块构造理论? 4、断层要素:①断层面②断层线③断层带④断盘⑤断距 5、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①地貌上的特征②地层特征③断层的伴生构造④水系 6、请简述断层的工程评价:①降低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②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③隧洞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时易发生坍塌④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7、活断层的活动方式:①粘滑型②蠕滑型8活断层的鉴别标志:①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②历史地震及历史期地震错段标志③微地震测量及地形变

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英语)

英汉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与双语教学讲义Engineering Geology 配套使用) 黄雨选编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9.10

编写说明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从F. G. Bell所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7)及Tony Waltham所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1)两本书中选编了与工程地质学关系较密切的部分专业词汇,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刊出,便于学生使用。以求对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和课后学习时有所帮助。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欢迎多提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补充更正。 编者 2009年10月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Chapter 2 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 .. (1) Chapter 3 Geological Structure (4) Chapter 4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5) Chapter 5 Groundwater (7) Chapter 6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y probl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8) chapter 7 In-situ test (10) Chapter 8 Site investigation (10)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 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 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 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 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 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二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 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环境分析人才机遇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特别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澜沧江、红水河、雅砻江、乌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众多大型梯级水电站的兴建,以及若干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其它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