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演讲稿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演讲稿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演讲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018年,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很值得好好纪念。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几个数字叠印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的。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它启示当代共产党人不停地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更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向后看”,是为了总结经验;“向前看”,是为了把握方向。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是因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旨在从历史中引申出对现实的分析,在现实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

一、信仰的味道与真理的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点赞《信仰的味道》(载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一文中讲述的故事。这篇文章只有短短1100余字,通过讲述几个短小的故事,阐述了近百年来共产党人寻求真理、坚持信仰、实现理想的主题。其中,最形象透彻、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共

产主义信仰的激励和引领下,陈望道沉醉其中、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甚至感觉墨比糖还要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这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描叙,为我们刻画了两个意气风发、抱负远大的青年雕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德国知识青年的先锋,时年30岁的马克思和比他小两岁的恩格斯。

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袖珍百科全书;它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竖立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是暗绿色的封面,没有作者的署名。从它上面,我们仍能闻到从170年前的时空中飘散而至的醉人墨香。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共产党宣言》不仅揭示了19世纪上半叶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种种弊端,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科学真理和美妙、光辉的未来社会的理想。

《共产党宣言》这部译成中文约2.8万字的小册子具有无限的、永恒的魅力,它博大精深、流光溢彩。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这

部美而不艳、雅而不孤的著作曾被翻译成200余种文字、出版1000次以上。在人类思想史上,曾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部著作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没有哪一部著作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阐释如此精确而深刻,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力如此巨大而深远。从1848年到现在,整整170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而且仍在发生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大变化、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其特质异常鲜明而丰富。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坚持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解放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认识世界,而且致力于能动地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主义者的分割和扭曲,都遮挡不住它真理的耀眼光芒。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从影响无产阶级的众多思潮之一逐渐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共同信仰。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人类文

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且迄今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历久弥真、历久弥新。

二、信仰的濡润与丰厚的滋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曾说:“1920年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邓小平也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由此,它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和英勇牺牲。

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传播到东方并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中国化即在中国落地、扎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喜欢复述德国诗人海涅的一句名言,并以此告诫世人:“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是海涅讥讽单纯模仿他的诗的风格的那些人的。毛泽东曾生动地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的逻辑、实践的逻辑、理论的逻辑是,走出一条正确的“结合”之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受教条主义之危害,深知“结合”与创新的可贵和力量。

毛泽东指出:“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一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一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毛泽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际上,这就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帷幕。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习近平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同样,也不能“左脚穿着右脚的鞋——错打错处来”。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龙”的传人。

三、信仰的力量与永恒的辉煌

信仰的力量在于躬身践行,信仰的践行铸就永恒的辉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邓小平晚年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

习近平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

信仰之于人们也是如此,其力量在于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言行之中。从信仰的味道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始终持守这样的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直面问题,不畏艰难,这就是信仰的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一脉相承”,其要旨在于:(1)它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它们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譬如,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础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华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愈益彰显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共产党人的事业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在哪里?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论断,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缺失的严重危害,深刻阐明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历史不能臆造,但并不妨碍我们作理性的推论。如果马克思还活着,他一定会发出“自信人生二百年,风云激荡五大洲”的无限感慨,并乐见世界今昔之云泥巨变;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构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世界肯定不是今天异彩纷呈的这个样子,而是会呈现出

“地球依然不是平的”那种另外的样子;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推到遥远的未来,我们在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的自信更是毫无根由。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国要发展,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行,没有对社会主义的

坚定信念也不行。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没有感召力,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中国奋力前行的密码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依靠信仰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贡献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贡献给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必将是红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