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周明安

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因此,据说读书人是不轻易向人展示自己的书架的,因为书架很容易暴露出你的品味、视野,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对于不很相熟相知的人,当然是不便于随便展示的。然而,对于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买书多却读书少。很多书买了却没读,只是刚拿到手时翻看摩挲了一下,或者只是翻看了一下序跋目录,闻了一下新书的墨香味,就心满意得地“拥有”了它,插入书架。然后,看着满满的书架,心里还有着一种守财奴的满足感,就像葛朗台总是忍不住重新数一遍自己的金币后的感觉。

当然,有很多好书买的时候是立意一定要读的,只是当时正在读或想读的书太多,就安慰自己说先放一放,立志什么什么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过。可是令人尴尬的是,这一等就忘记了,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买过这本书了。然后,然后,某一天,我就又买了相同的书回来。(当然,我发现后谁也不告诉,只是悄悄地把它插到书架的某个角落;或者放一本复本到办公室,根据电脑关键数据备份的规范可美其名曰“异地备份”。)然后,某一天老婆给我整理书架,(家里的书到处都是,书架快堆不下了,我又还在源源不断地搬书回家。)在楼上书房大喊:“周明安你过来!怎么这本书还有这本、这本、这本书都买了两本一样的?!”——我知道秘密暴露了,赶紧承认自己买而不读的过错,并向老婆保证今后不再重犯。然后我要特别感谢亚马逊网站,现在你挑出一本书的时候,它会在网页上提示你:亲!你已经在某年某月某日买过这本书了。——多贴心啊!

我也常检讨自己乱买书的毛病。我分析,病根是在小时候种下的。我是在偏僻的乡下长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即使在城里能得到的书也太少,何况乡下。大概三、四年级开始,我已经喜欢读故事书了(记得当时特别喜欢一本叫《民间文学》的杂志)。可是太难找到书读了,当时基本上是弄到任何带文字的东西,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一下。县城的街上有书摊,小人书(连环画)1-2分钱看一本,我如果有幸去一次县城并且口袋里有1角钱的话,一定是坐在那里的小板凳上消磨掉的。在县城读高中时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慢慢吹到了小县城,新华书店里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出版的书。可是我没钱啊,要攒好久才能攒够买一本书的钱。还是因为没钱,这种对书的饥渴感大学时期也一直没有得到满足过。(我的藏书里面还有几十本高中、大学时期买的2、3元的好书。)因此,我少年时期的最大梦想就是,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里面书架上满满地都是自己喜欢的书。买房后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因此这二十年来我很是纵容自己买书的欲望。对于一些自己读过特别喜欢的书,还特意买多个各种不同的版本来收藏。我也因此常感慨自己太缺少“童子功”了——很多名著,别人是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完成阅读的,我则是四十岁才补的课。

坊间很多劝人读书的文章,比如“阅读是极好的!多读书的12大好处”等等,告诫多读书可以优化你的脑力、增加你成功的几率、让你变成专家、促进你的事业云云。又是很惭愧,对于我自己,这些年来的读书,完全是毫无目的,随兴之所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因此这些好处并没有得到。我喜爱读的知堂老人,他也主张杂读,但他老人家读成了杂家,可以洋洋洒洒地写《我的杂学》。我则惭愧自己最多算个小杂货铺,里面的货品还又太少。当

继续努力。

西人有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read. 意思是你是你的阅读造就的。我更喜欢另一个人的翻译,TA仿照笛卡尔的话“我思故我在”,翻译成:“我读故我在。”阅读对我的意义差堪比拟。读书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在哪,手头有一本书就能让我内心沉静下来。让我经常焦虑的却是:那么多的好书在排队等着我读,可是一辈子确实不够用啊!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读古希腊戏剧读莎剧让我惊叹于他们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剖析;读历史传记回忆录让我常有步步惊心之感,深感文明进步的曲折缓慢及人类文明的脆弱我们责任的重大;读诗歌特别是中国格律诗是我碎片时间最爱的事,我爱那轻灵简洁浓烈优雅之美,为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带韵律的“经千锤历百炼掷地作金石声”(柏杨语)的古老方块文字自豪,自己有时也忍不住要打油几句;读哲学伦理学则带给我巅峰的阅读体验,那种思维的乐趣智力的撞击让我深深体会到理性之美。。。藉由阅读,我得到内心的宁静精神的愉悦,获得心灵的自由,也藉此反抗人生的局促琐碎荒诞无意义。

我去过某富豪家,富丽堂皇的别墅,红木家具、高档酒柜、象牙摆件、纯金佛像。。。应有尽有,却独独没有一间书房。我觉得这一切都好像没有了灵气,就像一个全身名牌却没有灵魂的人。书房,就是一座房屋的灵魂。

那读书的人呢?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说的:“我有时会这样想象:到了最后审判时,上帝会奖赏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征服者、伟大的立法者和伟大的政治家——他们会得到上帝赏赐的桂冠,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大理石上而永垂不朽;而我们,当我们每人手里夹着一本书走到上帝面前时,万能的上帝会看看我们,然后转过身去,耸耸肩膀对旁边的圣彼得说:‘你看,这些人不需要我的奖赏。我们这里也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只喜欢读书。’”

——如果你喜欢读书,你还需要什么?——It’s enough, really!

——2014年9月6日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