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

第一节工具书的特征、类型及功用

工具书: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供查阅的图书。

一、特征

1.编制目的上:查检性

2.内容材料上:概括性

3.材料编排上:易检性

二、类型

1.文种:中文、外文

2.学科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3.编撰时代:古代、现代

4.刊印形式:书籍、期刊、单幅图片

5.功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

(1)字典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尔雅》第一部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宋)

《康熙字典》首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2)词典:语文字典和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

《国语词典》黎锦熙1937 首次按注音字母排列

《辞海》《辞源》首次创立“词条”

(3)百科全书

综合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专科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4)类书:辑录古籍片段、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的类似百科全书的大型工具书。但只罗列资料

(5)政书:记载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十通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三通)

清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会典、会要

唐苏冕《会要》唐杨绍复《续会要》宋王溥《新编唐会要》(现存最早会要)

唐官修《唐六典》元《元典章》明《明会典》清《清会典》

(6)年鉴:汇集一年里重要的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

综合性《中国百科年鉴》

专科性《中国经济年鉴》

(7)手册:汇集某方面经常要查考的资料,放在手头随时备查

综合性《人民手册》

专业性《各国货币手册》

(8)书目: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记录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等情况,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收藏情况等

(9)索引(引得、通检):汇集书报、文集内容。

书籍索引《十三经索引》

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10)文摘(论文摘要):简明摘录论文观点。

(11)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

记载人物生平《陆游年谱》、历史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职官《历代职官表》、地理《历代疆域表》、学术《先秦学术年表》

编年是表谱的主要形式。

(12)图录: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

三、功用

1.解释词语

2.了解图书内容

3.提供文献线索

4.掌握学术信息

5.获取各科知识

第二节工具书发展简况

一、春秋战国:对工具书的需要不迫切。

二、汉:经济文化发展,为工具书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书开始出现,【说文解字】

三、魏晋南北朝:工具书有一定发展。

四、唐宋:工具书数量多、部头大、类别多。《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五、辽金元:工具书较少,韵书有一定发展。

六、明: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工具书发展《永乐大典》。

七、清:继承总结过去的成果

八、近代:工具书内容变革、种类增加、编排方式改进。

九、建国后:内容与旧时代根本不同。汉语拼音方案。

十、近十年:工具书大大发展,出现很多大部头工具书。

第三节工具书的选择和使用

注一、熟悉工具书的类别和用途

意二、使用工具书的具体方法

问三、针对问题准确选择

题四、注意同一种工具书的不同版本

五、运用工具书提供的知识应谨慎

第四节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

一、部首法

1.概念

部首法:以部首归并汉字的排检方法。一般形式。古代以义归部,现在按字形归部(规则)。2.优点:适应汉字形体的特点,把大量汉字归并集中,以部首为线索,便于查找。

缺点:判断部首有既定原则和规定,有时还要有文字学知识;不同工具书中部首数量、归并往往不同。

二、笔画法

1.笔画法的两种形式

①笔画多少→起笔笔形→字形结构

②笔画多少→部首笔画

2.优点适应汉字特点,限制条件少,简单易学。

缺点汉字笔画搭配复杂,繁简体、规范体与手写体差别大,书写习惯因人而异。

三、音序法

1.汉语拼音排检法

优点:排检方法简单,查找方便。

缺点:不知道读音就无法使用。

2.韵目排检法

把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成为一个韵部,每个韵部用一个汉字代表,成为韵目。

四、四角号码法

1949年修改,形成新法。

旧法与新法的区别:

①新法分上下两段

②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

③左边撇被他笔所托,取撇为下角

④由“行”组成的字,下两角按实际笔形取号

⑤附角取右下角上方最贴近的笔形,不一定要露锋芒。

五、分类法

将内容按属性归类集中,按逻辑排列,基本形式是层层分类,每一类下按内在联系排列顺序。

第二章查检汉语字词

第一节查找现代汉语字词

《新华字典》 1979年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形体和读音都比较规范准确

《新华词典》 1980 商务印书馆兼收常见的社科、自科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互补

《现代汉语词典》1978 商务印书馆比较详尽的记录、描写现代汉语的规范词典

《四角号码新词典》 1980 商务印书馆内容古今词汇兼收而以今为主,一般语文和百科词汇兼收而以一般语文词汇为主;编排四角号码顺序,新法

《辞海》中华书局旧 1936-1958 新 1958-1979

查考古今汉语字词规模最大的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 1986-1990 四川辞书收汉字最多,单字字音释义最全的巨型汉语工具书;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反映汉字演变和发展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1986-1994 第一卷上海辞书第二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中文大辞典》 1976修订版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第二节查找古代汉语字词

一、常用字词

《辞源》陆尔逵 1915 商务印书馆旧 1915-1950 新 1958-1983 修订本分工,专门的古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979 商务印书馆便于初学者使用的小型古汉语专门字典

《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 1710-1716 (基础明梅雁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康熙字典》备考;《康熙字典》补遗;《康熙字典》考证王引之

收字较多;引证较丰富。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现存第一部大型官修字书《中华大字典》欧阳溥存 1915 中华书局纠正《康》错误,但本身还有错漏;编排体列创新,“分条释义”,标志着中国字书编纂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唐作藩、郭锡良等 2000 中华书局中型古汉语字典

《古汉语词典》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8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杨士首、杨北宁 1994 吉林教育出版社

#《辞海》&《辞源》异同:

同:

①编排方法:以字带词,正文单字按部首归并集中;

②解字释词:分条释义,列举书证;

异:

①部首:《辞源》以义归部,《辞海》据字形定部;

②收词:《辞源》兼顾语词和百科,鸦片战争前,《辞海》兼顾语词和百科、古词和今词;

③注音:《辞源》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反切声调韵部声纽,《辞海》汉语拼音、冷僻直音;

④释义:《辞源》古义,清理源流,本义-引申义-通假义顺序,《辞海》兼顾古今义,整体介绍基本知识,注意材料与观点统一。

二、字形:汉字的形体构造;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 1979-1983 中华书局目前汇集建国前发现甲骨最丰富、最完备的资料性专集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 1988 四川辞书专门汇集、考释甲骨文,释文博采众家之长

《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赵诚 1988 中华书局词典形式,适用一般人,了解当时社会状况、自然现象及语言文字

《简明金文词典》王文耀 1998 上海辞书

《三代吉金文存》罗振玉 1937 影印本现有最丰富的金文拓本汇编

《金文编》《金文续编》容庚1985 中华书局收字最多、影响最大,谨慎可信见长

《金文常用字典》陈初生编纂,曾宪通审校 1987 陕西人民出版社

《古籀汇编》徐文镜 1934 商务印书馆

《金石大字典》汪仁寿 1926 碧梧山房

《说文解字》许慎东汉大徐本;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解字定声》、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 1981 西川人民出版社

《书法大字典》林宏光 1980 光华出版社

三、字音

最早:三国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亡佚

隋陆法言《切韵》唐宋韵书的始祖

《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宋陈彭年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韵书;同音字典《广韵》校本周祖谟 1960 中华书局

《集韵》宋丁度

《上古音手册》唐作藩 1982 江苏人民出版社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编,李荣参订 1981 中华书局

《汉语古音手册》郭锡良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字古今音表》李珍华 1999 中华书局

异读问题:

《普通话异读词词典》吕永修 1999 兵器工业出版社

四、训诂:对字义、词义的理解

《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经籍籑诂》清阮元 1982 中华书局汇集古籍中训诂资料最为系统完备的专书五、古汉语特殊字词

1.虚词:词、辞、语助、语辞、虚字

《语助》元卢以纬最早的专门解释虚词的著作

《助字辩略》清刘淇出现较早,康熙年间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清代虚词研究代表之作,范围、数量局限性

《词诠》杨树达 1928 商务印书馆具有总结形式,体现语法研究时代水平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 1985 北京出版社较多复音,不零星孤立

《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 1934 商务印书馆 1954中华书局重印

《常用文言虚词字典》陕西师大 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

《古汉语虚词手册》韩峥嵘 1983 吉林人民出版社

《文言虚词通释》尹君 1984 广西人民出版社

《汉语虚词词典》唐启运 1989 广东人民出版社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王自强 1984 上海辞书

2.联绵词:由两个单字联缀成义而又不能分割的双音词。又称“联绵字”或“謰语”《联绵字典》符定一 1932 中华书局实际是一本双音词典

3.通假字:古人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即同音替代字,又称假借字。《辞通》朱起凤 1934 开明书店成书较早且有代表性

《古汉语常用通假字字典》马天祥 1989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许伟建 1989 海天出版社

《通假字例释》曹先擢 1985 河南人民出版社

《通假字小字典》夏剑钦 1986 湖南人民出版社

4.异体字

《异体字字典》李圃 1997 学林出版社

5.同源字:音义相近或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都有同一来源。

《同源字典》王力 1982 商务印书馆

6.古代小说戏曲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 1953 中华书局第一部

《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锳 1980 中华书局前者的补阙拾遗之作

《戏曲词语汇释》陆澹安 1981 上海古籍

《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 1964 中华书局

《元曲释词》顾学颉,王学奇 198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 1988 上海古籍

第三节查检成语典故、方言、谚语

一、成语典故

#成语: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汉语成语大词典》湖北大学语言研究室 1985 河南人民出版社

《汉语成语小词典》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语言版

《中国成语大辞典》 1987 上海辞书

《成语词典》常州教育局 1981 江苏人民出版社

《成语大词典》2005 商务印书馆

《分类成语词典》王理嘉 1985 广东人民出版社

《分类双向成语词典》史有为 1990 中国物资出版社

《同义反义成语词典》林玉山 1987 海天出版社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 1989 商务印书馆

#典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古书典故辞典》杭州大学中文系 1984 江西人民出版社

《多形式典故词典》方福仁 1989 浙江人民出版社同一典故多种形式

《诠典丛书》湖北辞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词典》韩式鹏,吴国忠 1999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二、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方言》)西汉扬雄通训法

《方言校笺及通检》周祖谟校笺,吴晓铃编 1956 科学出版社

《方言注》晋郭璞(第一个注本)、《方言疏证》清戴震、《方言笺疏》清钱绎、《续方言》清杭世骏、《新方言》章炳麟

《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 1962、1989 文字改革出版社

《汉语方言词汇》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 1964文字改革出版社 1995语文出版社三、谚语、俗语和歇后语

#谚语:流行于民间的一些现成固定语句,事理性、简练性

《古谣谚》清杜文澜 1958 中华书局收罗较为宏富,没有索引,降低实用价值

《二十五史谣谚通检》尚恆元 1986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谚语资料》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资料室 1961 上海文艺出版社汇集谚语资料最丰富《汉语谚语词典》孟守介 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

《谚语词典》姚方勉 1990 江苏古籍出版社

#俗语: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也“常言”方言色彩较强“俚语”,通俗化、形象化

《中国俗语大辞典》温端政 1989 上海辞书第一部古今兼收的大规模俗语词典

《俗语典》胡朴安 1922 上海广益书局

《俗语五千条》丘崇丙 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

#歇后语:由比喻语和解说语两部分组成

《歇后语大辞典》王陶宇 1988 四川辞书出版社新颖的编排方法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欧阳若修 1990 广西人民出版社细致

《歇后语大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资料室、北大中文系资料室 1987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收录尺度较宽,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古今歇后语的概貌

第三章查考古今图书

第一节查考古籍

#古籍:辛亥革命以前人所撰写的著作,以及后人经过整理而成的各种本子(节本、汇编本、丛书本、笺释本、校释本、辑佚本、点校本、选注本、今译本)

#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组规定,凡具有古籍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之一、二者,均可视为善本

一、查找现存古籍

1.利用古籍图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溶 1981 中华书局

清编纂了丛书《四库全书》,共七种版本,分别收藏在故宫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总目》收录了《全书》中的书籍和一些未毁但又没有收入的书目(存目)。采用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

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纪昀

补充《清人禁书知见录》孙殿起 1957 商务印书馆

《清代禁毁书目(补遗)》清姚觐元二者合刊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王云五 1972 台湾商务印书馆

纠正《四库提要补正》崔富章 1990 杭州大学出版社

《续修四库全书》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社2002 上海古籍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7 齐鲁出版社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2001 齐鲁出版社

《四库提要辨证24卷》余嘉锡 1958 科学出版社

《四库提要订误》李裕民 1990 书目文献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胡玉缙,王欣夫 1964 中华书局

《四库禁毁书丛刊》2005 北京出版社

《书目答问》张之洞

《书目答问补正》范希曾 1963 中华书局

《郑堂读书记》周中孚 1959 商务印书馆

《贩书偶记》孙殿起 1959 中华书局

2.古籍丛书目录

#丛书:汇集各种单独著作并冠以总名。

(一书是不是丛书,不能单纯按书名是否标明了“丛书”二字来判断陆龟蒙《笠泽丛书》;相反,一书是众书的汇集,书名虽未标明“丛书”二字,实系丛书《古今说海》;丛刊、丛刻、丛钞、丛稿、丛谭、丛编、汇刻、汇钞、汇存、汇稿、秘书、志林)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 1959-1962 中华书局总目(丛书集合及丛书收藏位置)、子目(单本集合,注明被收入哪些丛书)、索引(子目书名、著者索引)

《中国丛书综录补正》阳海青编撰,蒋孝达校订 1984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施廷镛主编,严仲仪、倪有春分编 1982 南京大学《丛书总目续编》庄荣芳 1974 台北德浩书局

《四部丛刊书录》孙毓修 1922 商务印书馆

《四部备要书目提要》 1936 中华书局

《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商务印书馆 1983 中华书局台湾出版一套同名书,为影印本

《中国丛书广录》阳海青 1999 湖北人民出版社

3.利用古籍善本书目

《四库目略》杨立诚 1929 浙江省立图书馆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最重要。收至乾隆年间以及乾隆至辛亥革命之间有特殊价值者。不收台湾地区和少数民族古籍。七册版的第七册是索引,没有索引的时候要判断属于经史子集哪一类以及所属朝代。每部书最后有图书馆收藏情况。

《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齐鲁书社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4.海外汉籍藏书目

香港:

《香港所藏古籍书目》贾晋华 2003 上海古籍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图书馆

台湾:

《善本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8

《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国立中央图书馆 1967 1983

《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3

日本:

《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书目》《内阁文库所藏汉籍书目》

《东洋文库所藏汉籍书目》《静嘉堂文库汉籍书目》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书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书目》

韩国:

《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全寅初 2005 韩国学古房

《奎章阁图书中国本综合目录》

美国: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目录》沈津 1992 上海辞书

《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屈万里

第二节查近现代图书(注意收编时间!)

一、民国时期图书

《民国时期总书目》北京图书馆本书编辑组 1986 书目文献出版社1911至1949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包括1911之前印行以后陆续出版的多卷本。

《(生活)全国总书目》平心 1935 上海生活书店1911至1935出版书籍

《抗战时期出版图书书目》 1957-1959 重庆市图书馆1937-1945在重庆、上海、汉口、长沙、桂林、昆明等地出版的中文图书

《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198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37-1949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图书和国统区出版的进步书籍

二、建国以来图书

《全国总书目》版本图书馆中华书局具有图书年鉴的性质,1949-1965,1970-1986

《全国新书目》版本图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每月一本

《中国国家书目》国家图书馆 1989 书目文献出版社

第三节查专科图书

一、文学艺术

1)文学

现当代:

《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及评析》胡若定 1986 南京大学出版社建国以来42位作家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佘树森 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49.10.至1988年底作品《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 1982、1986 书目文献出版社五四至1981年底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1927-1937、1937-1949

《中国小说提要》郭启家、杨聪夙 1990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建国至1978年底长篇小说,包括港澳

古代: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1980 中国青年出版社先秦至近代

《古小说简目》程毅中 1981 中华书局先秦至五代小说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袁行霈、侯忠义 1981 北京大学出版社隋至清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 1957 作家出版社宋至清末

近代:

《晚清小说目》阿英 1959 中华书局清光绪初年至宣统末年

《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王继权 1988 江西人民出版社 1840至五四前夕

《首都图书馆藏中国小说书目初编》首都图书馆 1960馆藏汉代至现代

2)艺术

古代戏曲:

《曲海总目提要》清黄文旸 1959 人民文学出版社元明清初

《曲海总目提要补编》北婴 1959 人民文学出版社遗漏或文字不同

《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傅惜华 1958 作家出版社

《明代传奇全目》《清代杂剧全目》傅惜华 1959、1981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简目》梁淑安、姚柯夫传1840-1919成书的传奇杂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 1982 上海古籍南宋至近代

《晚清戏曲录》阿英

曲艺剧目:

《弹词宝卷书目》胡士莹 1957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弹词叙录》谭正璧、谭寻 1981 上海古籍明清以来弹词

《宝卷综录》李世瑜 1961 中华书局

《子弟书总目》傅惜华 1957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北京传统曲艺总录》傅惜华 1962 中华书局元明清至建国前北京地区的各种曲目

地方戏曲:

《中国俗曲总目稿(附补遗)》刘复、李家瑞 1932 历史语言研究所河北、安徽等11省的地方戏曲

京剧:

《京剧剧目辞典》曾白融 1989 中国戏剧出版社京剧传统剧目、近40年的新戏

《京剧剧目初探》陶君起 1963 中国戏剧出版社

话剧、艺术影片:

《南京图书馆藏话剧书籍选目》

《中国艺术影片编目》 1981 文化艺术出版社

二、历史考古

史学论著:

《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 198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00至1980中国作者著译的史学著作

中国古代史籍介绍:

《史籍举要》柴德赓 1982 北京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 1983 北京出版社

近代史料: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陈恭禄 1982 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中国近代史资料简编》杨松、邓力群原编,荣孟源重编 1954 三联书店

现代史资料: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张注洪 1987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简目》北京图书馆善本组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

考古学文献:

《中国考古文献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78 文物出版社1949-1966

《文物考古学文献目录》谢瑞琚 1981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三、哲学宗教

中国哲学史料: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冯友兰 1962 上海人民出版社历代哲学史史料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张岱年 1982 三联书店先秦至近代

美学著译:

《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著提要》蒋红 1987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佛教道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1962 中华书局

四、其他

《国学论文索引》王重民 1929-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

《敦煌学论著目录》刘进宝 1984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国禁书大观》安平秋、章培垣 1990 上海文化出版社

《书目举要》周贞亮、李之鼎 1920 南城李氏宜秋馆

第四章查考篇目文句

#篇目:具体图书中论说叙事的基本单元

#文句:具体图书中最为细小的资料单位

第一节查考诗文集篇目出处

#诗文总集:把许多人的作品汇编在一起形成的集子

#诗文别集:某个人一生作品的总汇

→利用诗文集篇目索引

一、专集篇目

#专集:某一部具体的诗文总集或别集

#专集篇目索引:专门揭示某一部诗文集中篇目出处的索引(篇目索引、作者索引)

单行索引: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1965 中华书局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文》)严可均上古至隋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作者引得》蔡金重 1941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诗》)丁福保汉至隋

《文选篇目与著者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1935

《昭明文选》(《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成书最早、流传甚广的诗文选集,先秦至梁初的诗文

《全唐诗作者索引》张忱石 1983 中华书局

《全唐文篇名及作者索引》马绪传 1985 中华书局

(包括陆心源所辑《唐文拾遗》《唐文续拾》)

《太平广记索引》 1982 中华书局

《太平广记》宋李昉汉至宋小说总集

附载索引:

《文苑英华作者姓名索引》中华书局 1966

《文苑英华》宋上接《文选》下至晚唐的诗文总集

《乐府诗集作者姓名篇名索引、乐府诗集篇名索引》中华书局 1979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

《全宋词作者索引》中华书局 1965

《全宋词》唐圭璋

近现代诗文专集篇目索引:

《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上海鲁迅纪念馆 1981 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沫若著译及研究资料》成都市图书馆 1979-1980

《老舍研究资料编目》首都图书馆 1981

二、群集篇目

#群集:多种诗文总集或别集

#群集篇目分类索引:分类揭示多种诗文集中篇目出处的索引(先分类后索引)最突出优点:可以查到不同文集中论述同一问题的相关篇目和出处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王重民杨殿珣 1935 北平图书馆中华书局1965重印国内出现最早,学术文&传记文&杂文

《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陆峻岭 1979 中华书局不录诗词,人物传记&史事典制&艺文杂传

#专集篇目索引和群集篇目分类索引的区别:

所含诗文集数量不同;编排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深度不同

第二节查考诗词文句出处

一、字词索引

#字词索引最突出的优点:索引深度高、检索线索多,可查检诗文,也可用于辨析字词义、统计字频词频、研究语言规律。

“逐字索引”:

《尚书通检》顾颉刚 1936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重印

《诗经索引》陈宏天、吕岚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

《李贺诗索引》唐文 1984 齐鲁书社

《唐律疏议引得》庄为斯 1964 台湾文海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言资料索引》武汉大学语言自动处理研究组 1983 四川人民出版社

“语词索引”“词语索引”:

《论语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1940

《韩非子索引》周钟灵、施孝适、许惟贡 1980 中华书局

《楚辞索引》(日)竹治贞夫 1972 台湾中华书局

《国语引得》张以仁 1976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香港商务印书馆编写了不少逐字引得,如《战国策》《礼记》《韩诗外传》等

二、从首、尾字入手“文句索引”

《十三经索引》叶绍钧 1983 中华书局

《中国旧诗佳句韵编》王筠孙 1984 岳麓书社

《万首唐人绝句索引》武秀珍、阎莉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

*由于顾及标点断句差异较大,所以查考有一定困难。

三、从关键词入手:从内容上着眼,灵活性较大

#关键词:有实质意义、能独立使用的词语,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等

#关键词索引:标引文句中关键性词语的索引

《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佩文韵府索引》把韵藻词语按四角号码排列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供读书人吟诗作赋、遣词造句时查找词语典故编纂,采集大量骈词丽语、诗文典故并简单注明出处

《骈字类编索引》何冠义 1988 中国书店将关键词按四角号码编排

《骈字类编》清张廷玉

《鲁迅著作索引五种》《鲁迅大辞典》编纂组 1980 四川人民出版社关键词分为书刊、人名、神话及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社团五种

四、综合多种方法的

《史记索引》李晓光、李波 1989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文心雕龙索引》朱迎平 1987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宋名诗索引》孙公望 1985 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五章查报刊论文

第一节查报刊论文资料

一、一般报刊资料

近代: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图书馆 1965-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近代期刊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总目》上海图书馆 1961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留日青年在东京编辑出版的期刊

《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张静庐 1953-1954 群联出版社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 1958-1959 人民出版社

二十年代:

《中文杂志索引》岭南大学图书馆 193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期刊

三四十年代报刊:

《最近杂志要目索引》上海《人文》编辑部

《期刊索引》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1933 中国图书服务社

《日报索引》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1934

建国前报刊:

*注意利用出版时间长且具有影响的单种期刊总目

《东方杂志总目》三联书店 1957

《国闻周报总目》三联书店 1957

《新中华总目》三联书店 1957

建国前党报、革命报刊:

《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

《二十六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国革命博物馆资料室 1988 人民出版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 198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抗日战争时期

《新华日报索引》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

《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上海图书馆 1955

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前期:

《教学参考资料索引》山东师范学院政史系1966-1974国内主要报刊上的文章

当前正在发行的报刊上的论文:

《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 1980起

《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内部资料索引》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报刊要目:

《新华月报总目录》新华月报社 1963 1949-1960

《新华文摘》集国内报刊精萃

《红旗杂志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 1979 1958-1978

二、学术报刊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

《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年度)总目录》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海师范大学 1984

《社会科学文摘》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

三、港澳台海外报刊资料

《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

《中外报刊选摘》

第二节查考报刊专题文献

一、哲学

《中国哲学论文索引》1900-1980 南开大学图书馆、哲学系

《哲学论文索引》1980-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

《我国现代美学论文要目》1918-1949

二、史学

中国史学论文:

《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两编清末至抗战前、抗战至建国前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断代史论文: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 1983 北京大学出版 1900-1980

《魏晋南北朝史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 1982 1900-1981

《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1900-1981

《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 1905-1981

《辽史研究论文专著索引》清末至1981

《中国近八十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1900-1978

《清史论文索引》 1903-1981

《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 1949-1979

《史学论文索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982 1979-1981 论文时限与《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相衔接。

《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荣天琳 1986、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

边疆史地论文:

《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 1900-1986

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00-1949、1950-1980

《文学论文索引》陈璧如 1932-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

《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1960-1965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0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6、1979-198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索引》1976-1985

《民间文学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者文学作品目录索引》建国初至1977

《儿童文学论文目录索引》 1911-1960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索引》五四前后至1978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辛亥革命前以传统方式写的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各种书目

《汉语语言学书目》1980-199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出版收期刊、专著、论文集、博士论文,以香港为基地编写,包括海内外出版的相关著作

《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1982-1995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包括港台的论文《中国史学论文索引》1949-1976,1995年中华书局,包括台湾、香港地区

《日本见藏中国丛书目初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李锐清

《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严绍tang

《中国馆藏日本汉文书目》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7。王宝平

《中国馆藏和刻本汉籍书目》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王宝平

《中国日本学论著索引》李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第三节查考报刊收藏

一、报纸

《中文报纸目录》上海市报刊图书馆1861-1958

《馆藏中文报纸副刊目录》1898-1949

二、期刊

《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981 书目文献出版社 1833-1949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1902-1949

三、报刊简介

《中国报刊名录》新华出版社

《中国报刊大全》郑德海、周可宁

四、影印报刊

《影印报刊简目》

第六章查考人物

第一节查考人名

一、姓氏

《新编千家姓》严杨帆 1981 群众出版社

《中国姓氏汇编》阎福卿 1984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慕容翊 198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亲属称呼辞典》鲍海涛、王安节 1988 吉林教育出版社

《古今称谓辞典》林应芹、诸伟奇 1989 黄山书社不限亲属称呼

二、字号

《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 1957 中华书局先秦至近代,只限三字以上

《古今人物别名索引》陈德芸 1937 岭南大学图书馆截至1936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 1988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商承祚、黄华 1960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到2004年,上海古籍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下册 2002.12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 2001.12

《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增订本)池秀云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年1月收录28000多条收录了远古到当代的名人

《唐人行第录》岑仲勉 1962 中华书局 1987 上海古籍

《宋人行第考录》邓子勉中华书局 2001.5

《中国人名异称大辞典》尚恆元孙安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历代帝王谥号庙号,文学家的笔名等,小名、学名、乳名、帝王封号、释道人物的法号都有。

三、笔名

《戊戌变法前后作者字号笔名录》张静庐 1965 中华书局

《辛亥革命时期重要报刊作者笔名录》张静庐 1962 中华书局

《现代中国作家笔名录》袁涌进 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索引》苗士心 1986 山东大学出版社

《鲁迅笔名探索》高信 1980 陕西人民出版社

四、谥号、史讳

#谥号,我国古代帝王将相、大臣及后妃死后,要给一种特殊的称号。追谥(追加)、加谥(加字)、改谥(改变)、夺谥(撤销)

《历代名臣谥法会考》清刘长华

《请谥法考》雷廷寿

#避讳:文字上不得触犯当代帝王或者所尊者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来回避。(改字、空字、缺笔、同音)

《史讳举例》陈垣 1958 科学出版社

五、同姓名

《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彭作桢 1936 北京好望书店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

六、职官

《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

《清代职官年表》钱实甫 1980 中华书局

《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刘寿林 1966 中华书局

《中国官制大辞典》上下册俞鹿年1992年10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词目13000多条,收录从原始社会末到建国之前的官制情况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名誉主编张正烺主编吕宗力1994.1 北京出版社上至先秦,下至清亡,包括官署名和与官制有关的各项制度

《民国职官年表》刘寿林1995.8 中华书局包括从1912年1月到1949年10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职官,分为上下两编

《宋代官制辞典》龚延明1997.4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徐连达1991. 6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贺旭志 1991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邱树森1998江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官称辞典》赵德义2000.9团结出版社

《中国近代官制词典》邱远qiu 1991.2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第二节查考人物生平

一、中国人物生平

《中国人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卷出版上起远古,下至当代

《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 1921 上起远古,下至清末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李盛平 1989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新中国名人录》京声、溪泉 1987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 1934 光明书局较《中国人名大辞典》详细

第三节查考传记资料

一、日记

《清代道咸日记知见录》陈左高

《三十五种近代日记书录》丁丁

二、年谱:按年次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专书

《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杨殿珣 1980 书目文献出版社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 1983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疑年录

《疑年录》钱大昕

《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梁廷灿 1931 商务印书馆

《释氏疑年录》陈垣 1964 中华书局查考僧人生卒年

四、传记

1.正史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张忱石、吴树平 1979 中华书局

2.传录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 1982 中华书局

3.方志

《宋元方志传记索引》朱士嘉 1963 中华书局

4.文集

《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清代文章篇目分类索引》

5.碑志

《清代碑传文通检》陈乃乾 1959 中华书局

五、人物图像

《中国历代名人图鉴》苏州大学图书馆 1989 上海书画出版社

《历代古人像赞》 1958 古典文学出版社

《无双谱》清金古良 1961 中华书局

第七章查考地理文献

第一节查地名

一、历史地名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清李兆洛第一部有地名词典雏形的专门工具书

《史记地名索引》嵇超 1990 中华书局

《后汉书地名索引》王天良 1988 中华书局

《三国志地名索引》王天良 1980 中华书局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世纪出版社集团 2005 上海辞书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龢 1929 商务印书馆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1986 江西教育出版社内容较新,准确简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第一部大型地名词典,标志着我国地名词典编纂事业的新阶段,是集大成的权威工具书八十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崔乃夫 1998年开始商务印书馆

《中国地名词典》社科院民族研究所 1990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 1981 上海辞书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 1985 上海辞书

《历代地理沿革表》清陈芳绩

《历代沿革表》清段长基

《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张在普 1987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民政部行政区划处 1986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县市政区资料手册》

二、现行地名

三、对地名的翻译问题

《汉俄英文对照外国地名译名手册》1960地图出版社

《汉俄英文对照外国地名手册补编》 1962 地图出版社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 1983 商务印书馆

《日汉·汉日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 1983

四、历代方志

《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 1935 商务印书馆较早出现的综合性一般方志目录

第八章百科资料

类书:采集古籍中的片段或整片资料,按类别或韵目加以编排,以供寻检、征引、辑佚古代文献用的工具书

一、主要特点

①编撰方法:采集资料。述而不作,将各种古书上的同类资料抄在一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

②内容:包容丰富,有百科性质;

综合性:涉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专门性:系统介绍某一专门学科的资料。

③编排体例:按类别或韵目编排组织资料(韵目:《永乐大典》)

④资料来源相当广泛,出自当时流行的古籍文献,一般有几百上千种。摘录片段或整篇、卷、书。

按韵编排取消了分类形式,加强检索功能,是按类编排的延伸发展。

二、丛书与类书的区别

#丛书是在总书名下,汇集多种书的一套书。每一部单行书都是独立子目,保存整部书;

#类书将从许多书中的资料分类编成新书,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子目,保存片段或卷篇诗文总集仅限于整篇诗文作品,类书还有其他形式的记述。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保存资料的原始面貌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事文合编,奠定基本格局,保存文学资料

《初学记》唐徐坚博不及而精胜之

《太平御览》宋李昉征引广博,资料宏富昉:明亮,起始之意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杨亿正史为主,辑录君臣事迹,总序&小序,校史补史

《玉海》宋王应麟为士子应付博学宏词科考试编纂,典章制度&吉祥善事,不录一般资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