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育人模式改革

育人模式改革

育人模式改革
育人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

爱心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锐意教学创新;只有在浓浓爱意的滋润下,学生才能发奋学习、持之以恒。再次,整个校园必须凝聚和凸显大学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学创新文化,维护和彰显教师的学术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蓄养、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研究为基础,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从事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学生来。除了教师要研究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研究。要在探索真理、寻求未知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这样一来,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要求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成育人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根本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具有育人性的;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的。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把对“问题”的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学生坐在教室里光靠“眼睛看、耳朵听、背多分”的死记硬背方式不再奏效,而应广泛配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用研究的眼光,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有大量的学术文献阅读,有批判的思维,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互动。所以,研究性教学只有充分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才能保障在研究的基础中获得高峰体验,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殿堂。高等学校尽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其核心的任务、其灵魂还在于“育人”上。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7年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专著中,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严厉而真诚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教育,轻视教学工作。确实,现在不少高校在追求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高度看重科研带来的显性成果的同时,却对人才培养这样的“慢功夫”、“真功夫”淡忘了,不愿意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太多的投入,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厘清认识,高校如果光做科研,不顾教学,那与我国专设的那些研究院、研究所有什么区别?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就在于它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如“水和油”的关系相分离,而应该有机地、和谐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夯实基础。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现在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准确知晓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重视行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反馈、预测和调整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等;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文理融通、本研贯通,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格局;应进一步促进课程集群化,以整体知识观为基础,打破课程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单兵作战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

变。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制度。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推行学分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可创造条件,使学得好的学生飞得更高,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它还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尽管招生时我们规定了主修方向,但仍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允许他们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并且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多选取辅修的课程,而少选其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师、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某一方面自幼钻研而成,他们兴趣集中、精力集中,从而其研究能够进入很高的境界。学分制的弹性选课制有利于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这也符合人才天资不同、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规律。当然,实行学分制,不管多么灵活,学生怎么选课,都必须坚决保证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是不可动摇的。例如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诚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目前制定的教学计划、班级制度、学生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都会因学分制的实行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

第五,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彰显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但大多数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并且在职能划分上不明确,导致导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相互冲突。一旦出现问题,各类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导师作用难以充分显现。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各高校一方面应对导师在一定教学期限内的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应对学生成长进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求从侧面反映导师制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至于在形式上,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可以视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分工合作,通过较为规范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责、权、利的明确与统一。

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书本教育,不太重视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创新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尊重、对学生爱好的尊重得不到重视。传统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把着力点、考核的关键点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成为应有之义。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科研成绩”似乎成了对教师评价的主宰甚至是唯一的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甚至薪津晋升时,无不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取得的学术成就数量和质量作为砝码,教学水平和业绩却沦为“软指标”。晋级的重要凭据是“出版记录”,而不是教育的有效性和育人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就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和方式,用政策的导向性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改革的步伐。

首先,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必须用明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来体现,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一般由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性指标构成。而今后,要体现在育人过程

中的研究性、创新性、启发性、开放性、前沿性等特点。相应地,除了常规指标外,还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与科学性。

其次,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也要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强调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有效性、综合性,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考核不是对学生表现的终结评价,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措施,如设置研究性学分等。

育人模式

创新助手报告——主题分析报告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07-04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4) 3.1.6 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4) 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5) 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6) 3.2 学位论文 (6)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6)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7)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8)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8)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8)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9) 3.3 中文会议论文 (9)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9)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10)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10)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11) 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11) 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11) 3.4 外文期刊论文 (12)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12)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13)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13) 3.5 外文会议论文 (14) I

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一、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认识论上处于优先地位。实践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和我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子与体力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范畴。 2.现实意义 实践育人对于大学生和高校本身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有利于健全高等学校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及其目标 所谓实践育人,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 高校开展实践育人,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其目标首先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其次,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关怀,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应对挑战。从高校的角度来讲,其目标是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最终形成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 三、实践育人的应用方法——以某校航海类专业为例开展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航海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专业,航海类专业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因此需要在现有航海实践教育的基础上,根据21 世纪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教育环节,加强对航海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1.坚持工科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1.1师资、设备保障

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江西工贸学院“四位一体” 党校育人模式亮点纷呈 学院基层党校成立于1992年,20年来,先后培训学员逾万人,尤其是近3年来,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师生参加党校培训的热情越来越高,人数也越来越多,每年培训人数保持在1600人以上。 近年来,学院基层党校着力构建课堂讲授、课后沙龙、实践活动、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培训模式。 一、课堂讲授坚持“一个原则”、满足“三个需求”、突出“四个结合”。 1、培训过程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注重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学员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学员学会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重新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增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注重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员学会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自己,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党性修养。 2、课程设计满足“三个需求”。学院基层党校结合高职生的群体特征,将党课培训内容进行全面整合,自己编纂教材供培训使用,并设计了10套培训结业模拟试题,供学

员参考学习。同时整个培训阶段分为15个专题教学,分别有党史知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入党常用文书书写格式、四个重大界限的划分等专题,并将教学内容融进每个专题中,满足学员对重点问题理解参透的需求;满足学员对认识社会、接触实际的需求;满足学员渴求不同观点撞击、明辨是非的需求。 3、教学内容突出“四个结合”。即结合国内外形势和重大事件教学;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学;结合本校教育改革和全局工作教学;结合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特点教学。 二、课后沙龙以“育”字为本 1、开展各类兴趣小组。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达到尽早选苗、确保党员质量的目的,学院基层党校在课堂培训之余,根据学员兴趣,精心设计旨在促进学员交流与提高的沙龙活动,如经典理论学习、党章学习、革命战争影片学习,党史知识学习等各类兴趣小组,进一步加强学员对党的成长历程和建设过程的认识。 2、建立党员服务站。为加强学员的再教育,每期基层党校培训结业后,将所有取得结业证的学员编入党员志愿服务站,发放党员志愿服务卡,要求所有学员在校期间必须志愿服务20小时,定期检查服务效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系党建考核中。

育人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开创学校教育新局面——护村小学“136育人模式”研究情况汇报 安居区护村小学校距安居城区4公里,是一所“小”而“精”的郊区公办小学。多年来,护村小学站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度,以超前的办学理念为先导,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孜孜以求、苦苦探索、谋求发展,闯出一条科研兴校、教改立校之路。学校的管理、德育、教学、体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如下几点经验: 一、致力于学校育人模式改革探索,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我校的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坚持改革,创新管理、德育、教学、体艺模式,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不断地优化育人质量,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制定了育人模式创建实施方案,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积极探索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功地进行了“136育人模式”的研究实验,创立了“小先生导学”——“四型八环”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德育”德育模式、“2+1”体艺教学模式从而建构起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实效性融为一体的护村小学育人模式的框架,充分发挥出育人的功能。 护村小学教育教学育人模式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求解“人的生命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真谛,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变应试教

育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育人模式创建的目标是立足每个学生充分、可持续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心志、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本着“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教会,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讲人本、重管理;讲改革、重发展;讲特色、重品牌;讲服务、重信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遵循教育规律育人”的学校经营管理理念。致力于教育改革,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立“小先生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关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源的开发,营造高效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纵横交互”管理系统,增强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力度,使各项工作有节、有序、有效开展。启动“阳光工程”,建立“生活德育”系统,开展“道德和生活相结合”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星级”评优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活动体验、教育启迪、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形成道德生长力。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为载体,创新体育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美育,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

“‘三点一线’育人模式的开发与研究”成果报告概要(1)

“‘三点一线’育人模式的开发与研究”成果报告概要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10Jg228 山亭区实验小学,主持人:王峰 课题组成员:王莉、王佃讯、李飞、费文莉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构建了新的课程培养目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风气。要求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培养学生具有法制意识、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即强调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其次,《素质教育论》中鲜明地提出,素质教育离不开个性教育。再次,如今是经济社会,改革开放使得各种思潮涌进,对少年儿童影响之深。加之计划生育国策,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不良习气。由此可以看出,要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何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并为其终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为每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目标和研究课题。 我校自建校二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借鉴和吸纳各地各校成功的思想和经验,提出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发展特长”的育人宗旨,在学校教育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先后进行了《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听音乐想象作文》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得到专家权威认可,开展“三点一线”育人模式的开发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品味校园文化,创建教育品牌、特色,我校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三点一线’育人模式的开发与研究”。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略)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三点一线”育人模式的开发与研究,即围绕“学生发展”这条主线,从学生的习惯、智能、技能三个维度进行培养和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主要观点 本课题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归纳为习惯、智能、技

探索新型育人模式

探索新型育人模式打造“ASEO”品牌 古人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作为一所学校到底走什么路?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邯郸学院ASEO始终不渝的追求,并用实践验证了《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所强调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重要论断。 走进邯郸学院,亲身感悟“ASEO”办学模式的内涵,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探索新型育人模式,重塑教育改变命运的精髓。用李入元教授的话讲,ASEO的发展如同互联网一样,时时都充满着创新与挑战。ASEO对于学校来说,是一次新的教育发展探索。当别人还在了解ASEO时,一些学生家长已经享受到了ASEO带来的希望,一批学子正在ASEO“读好书、做好人、创大业”的道路上,走向了成功。 大爱认知思维塑优循循善诱 ASEO认为,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理解年轻人、寓教于乐。大禹治水顺势而为,培养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领创师生的共识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我教我快乐;发现兴趣、发掘潜力、我学我开心。 —翻越“毕业墙”,认知团队集妙想。4.2米高的“毕业墙”,不论男生女生都不能借助任何外力,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翻越过去。在教练指导下,一层、两层、三层,一个个罗汉贴墙而起,一个个人梯从头顶延伸,一个个学子从头顶飞过,转眼间,团队力量的理念立即在同学们的大脑中确立。 —悬崖速降,有志青年当自强。20米高的悬崖峭壁,同学们能下来吗?站在直上直下的绝壁上方,几乎每个同学都发蒙,但是他们有勇气挑战自我。“从今以后,我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倒,就像这陡峭的悬崖一样,只要我们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它就会被踩在脚下。”李帅旗同学满怀自信地说。 —穿越荆棘,坎坷路上感恩情。在茫茫的大山里,让同学两两随机组合结对,一人被蒙上眼睛、脱掉鞋袜,在扮成“哑巴”同伴的细心扶持下,走过一段荆棘、险峻的崎岖山道。虽然只有短短1000米的路程,就像人生之路一样,有坎坷、磨难,更有荆棘、险阻。 —举办成人礼,责任意识助成长。ASEO每年定期举办成人礼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力求做到专一务实、敢于担当。袁世豪同学深情地说:“以前伸手跟父母要钱,总觉得理所应当,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成人礼活动,我才明白作为学生、作为子女的我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践行“中国梦”,我的理想更坚定。郭莹莹说:“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一点一点实现我所有的小愿望,希望有一天我自己可以变得强大。在未来的世界里不管遇到多么大的挫折我都不会逃避,我要战胜它。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未来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而我正行走在成功的山道上,朝着那灿烂的明天前进!” 学生冯晓静的母亲说:“现在孩子是比以前懂事多了,父亲节、母亲节时都会给我们发短信打电话,邻居也都夸孩子长大懂事了,不仅学到了真本事,在为人处世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还是领创学校教育的好。” 学以致用作品讨论探究发展 —走进自然,创作学习,别有洞天。春天,组织学生去春游,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夏天,让学生到花园里,寻找不常见的植物;秋天,举办《柿子红了》摄影展,体验收获的喜悦,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冬天,突降一场大雪,学校会停课组织打雪仗!领创教师利用一切自然的、巧遇的机会,引领同学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增长社会经验,用笔、相机记录大自然,制作PPT,通过演讲分享丰富真实的情感世界。 —“玩中学,学中玩”,实践教学助我行。ASEO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生日时,同学家人结婚了,学生去帮助制作MTV,让亲人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优化育人模式

优化育人模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八大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在报告中 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目 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既体现在个体之中,又体 现在整体之中,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满足个体发展的教育又是促进整体进步的教 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有利于促进人个体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国民整体的 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 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办好 学前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在新课程日益走进师生实际生活,把幼儿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有利于促进幼儿的 身心健康,满足幼儿终身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一项重要工作。 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有认识的幼儿。幼儿对新 知识的探究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课堂的感受和情感。平等、和谐、积极、 向上的课堂文化,会让他们身心放松、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会引领 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面对。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几 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1、树立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过程的理念。中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件,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过程。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教育的终极目标,才能以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幼儿的过失,真诚地欣赏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四年九月

项目组成员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论证 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良好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二)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能力,转变其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生活。 (三)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要求在时空上开放,与外界进行多渠道交流,从而使信息量倍增,课堂教学效果增强。“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立足点是“学生就是学习主人”的理念。它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探索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特色德育创新模式,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满足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在课堂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现阶段课改研究的重点。另外,新时代对劳动者的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仅有科学文化和学习能力还远远不够,只有德才兼备者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学校教育要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全面提升。 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人的素质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核心,综合国力的竞争进入了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提升公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全国许多中小学、乃至高校都在进行素质教育实验的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些学校的研究目标和办学特色,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与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创新模式研究为抓手。目前,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为: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四川省龙马

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 -----浅谈科学有效性教学 温溪镇第一中学林杰摘要:自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到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现在的科学教学是离不开有效性教学的。初中科学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规范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等独特作用。 关键词:科学新课程科学教学改革 背景:科学教学是一个舶来品,它的理念源于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在这本著作中他概括出科学教学的五个步骤。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掀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人士对教学效益的思考。本人从事中学科学课教学十年时间,对新课程科学教学有一定的感悟,对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初步的研究。比如新课改中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各学科互相整合,注重知识的迁移,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发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新课改以来,对传统的课堂模式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们必须思考每节课的教学有效性,不断摸索和积累有效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服务。同时,我们也要从学生的基础和生活入手,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以下是我在新课标的学习与教学改革中摸索出的几点感受。 感受之一:课堂要从学生的惊奇和疑问中开始 为什么装满水的杯子反过来为什么不会掉,为什么我们能抱起比自己重的同学,却怎么也抱不起自己?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怎样才能进入口径比鸡蛋小的牛奶瓶,却仍保证鸡蛋完整无缺呢?……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强烈。爱因斯坦曾说:“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兴趣是人们关注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对一定对象所持的积极态度,是认知内驱力的原始因素。”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选择紧扣教学内容的故事、谜语、诗歌、图片等信息、情境,或富

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

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 展的教育 北京十一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获批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2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以来,学校以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为目标,大力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的学校生态。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我国进入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个性发展的诉求日益彰显,更加凸显个人在学习中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性之重要。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命价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个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004年,我国实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千校一面”的状况逐渐得到不同程度

的改观,但改革仍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内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取得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突破与进展。学校转型任务紧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学校转型变革搭建了宽阔的政策平台,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我们开始了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实践。变革以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以制度变革为保障,最终实现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变。 二.改革的过程 1.第一阶段(2007.5-2009.8) 通过全校师生参与,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为改革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建设学科教室、数字化校园,为改革提供资源准备和技术平台支持。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践调研,形成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完成顶层设计,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2.第二阶段(2009.9-2010.8)

杭州市学军小学:“个性化育人模式”

杭州市学军小学:“个性化育人模式” [学校背景] 杭州市学军小学是有百年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浙江省示范性实验小学,建校于190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首届中国少年弘扬白求恩雷锋精神十佳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200强学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连续多年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是杭州市国际交流的窗口。 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级,2300余名学生。专任教师135人,其中省功勋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10名,省市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36名,其中省市级23名。已涌现出一批在全国、省市区有影响的名师。 近年来,学军小学着力于践行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的小学教育,不断内化“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的教育改革纲领,“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倡导教育回归儿童本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后推出“自选强项评价”、“免考”、“校园半天学习制”等一系列个性化教育的举措,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基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让学习更具弹性。 一、个性化育人模式的由来 学军小学开展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适应更多学生的潜能发展。 个性化教育在学军小学有深厚的思想根基。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呼应,学军小学个性化育人模式也历经三个阶段: (一)始倡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的十六字教改纲领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在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之余,面临着“以分为本”、“考分至上”的模式与“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道路的重大抉择。面对这一重大课题,学军小学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是在研究国内外先进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自觉采取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创新。通过6年实验,提出了十六字的教改纲领:“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其中“个性发展”是指要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和特长得到发展,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学军小学当时更多地将自己的思考指向了未来。认识到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是多类别、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教育就要从现在做起,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未来”环境。 (二)深化阶段——1999年提出的“三化”办学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到来,随着教育改革尤其是学军小学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深化,学校更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把“个性化”作为学军小学的整体办学特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构建起立体的“个性化”育人模式,以满足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在1999年正式提出“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其中把“个性化”列为学军小学“三化”办学目标之首。 其后,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启示,学校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办学校归根结蒂就是一个“人”字,即培养人、依靠人。培养人,就是培养好每位学生;依靠人,就是依靠以每位教师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的充分发挥为基础的教师团队。于是,学军小学又在2003年提出了学校的共同发展愿景:“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三)成型阶段——2006年酝酿的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开创学校教育新局面——护村小学“136育人模式”研究情况汇报 安居区护村小学校距安居城区4公里,是一所“小”而“精”的郊区公办小学。多年来,护村小学站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度,以超前的办学理念为先导,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孜孜以求、苦苦探索、谋求发展,闯出一条科研兴校、教改立校之路。学校的管理、德育、教学、体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如下几点经验: 一、致力于学校育人模式改革探索,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我校的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坚持改革,创新管理、德育、教学、体艺模式,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不断地优化育人质量,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制定了育人模式创建实施方案,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积极探索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功地进行了“136育人模式”的研究实验,创立了“小先生导学”——“四型八环”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德育”德育模式、“2+1”体艺教学模式从而建构起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实效性融为一体的护村小学育人模式的框架,充分发挥出育人的功能。 护村小学教育教学育人模式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求解“人的生命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真谛,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变应试教

育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育人模式创建的目标是立足每个学生充分、可持续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心志、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本着“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教会,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讲人本、重管理;讲改革、重发展;讲特色、重品牌;讲服务、重信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遵循教育规律育人”的学校经营管理理念。致力于教育改革,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立“小先生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关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源的开发,营造高效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纵横交互”管理系统,增强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力度,使各项工作有节、有序、有效开展。启动“阳光工程”,建立“生活德育”系统,开展“道德和生活相结合”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星级”评优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活动体验、教育启迪、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形成道德生长力。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为载体,创新体育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美育,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育人模式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育人模式 富洲学校位于麻阳县城北,毗邻美丽的锦江河。学校前身是1928年建立的县立第二高等小学。2002年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同时设立初中部,定名为麻阳教师进修学校;2006年3月,学校更名为麻阳富洲学校。学校与麻阳八大景观之一的“浮石烟村”隔河相望,环境优美宜人,校园景观雅致,布局精巧合理,现为全县最大规模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为理念,推行“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育人模式,“博学、勤学、自强、不息”的校风与“敬业、树人、勤教、善教”的教风相结合,营造乐学、善学、勤学、博学的富洲学子,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湘西人才。 特色教育成为办学亮点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育人模式,秉承“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办学理念,围绕创建“课改样板学校”,巩固“省安全文明校园”成果,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开展特色教育为前提,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和特色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

节、读书节、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生活技能大赛等,活动已成为学生在校期间最美好的回忆。学校参加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小学男子队、女子队均获冠军;初中男子队获第四名;初中女子队荣获亚军), 培养了学生坚持健身与教育的意识。学校科技创新成绩显著:多个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金奖、市级一等奖;学校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养成教育月”活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每学年举行“生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懂得生活、珍惜生 活的美好品德。学校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优良学习品质。 学校开设舞蹈、书法、篮球、美术、器乐等兴趣班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如黄蒂诚、策等同学书法作品获全省少年儿童书法大赛一等奖;静文、高周亮、莫杭程等同学书画及摄影作品分别获省、市一等奖;学校舞蹈队多次在县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校篮球队获全县中小篮球比赛第一名;大量学生的美术作品、手工小制作荣获各级各类奖励。学校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突出特色办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亮点。 新课改样板 富洲学校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2015年与学景教育合作,在高效课堂流程培训、导学案编写、学习小组建设、班级文

深化课程改革 转变育人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 【摘要】 当前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社会上语文教学的一些情况,谈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中融入思想道德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 【关键词】 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1.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一切都以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相比之下,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就相差很多,目前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有待提高。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一篇课文讲下来基本上完全由教师一个人包了,同学们都是默不作声的听众。老师成了“传声筒”、“满堂灌”,学生机械的接受。整堂课师生间缺乏必要的双向互动活动。这种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更别谈教学优化了。 3.忽视学生的差异 不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文方面的强弱,完全用一套教学课件进行统一教学。有的教师为图方便,使用现成的课件,机械的照搬照抄,而一个成熟的课件本身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它可能适合某一位教师或某一部分学生,但绝不可能适合每一位教师,每一类学生。 4.课程安排不合理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持续力都是有限的,安排太多的纯知识性的语文教学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心里。而在语文课上拿出一些课时来进行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讨论几乎没有。

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突出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无论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课程标准还是德育和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来说,寓德育于语文教学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1.加强德育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在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包括语文教学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中。 2.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可以寓德育于其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在学龄初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未来。他强调人的童年在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说:“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引路,周围世界中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的东西,都决定着他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在孩子开始观察、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着手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因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