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创业启示录——论控股权的重要性

创业启示录——论控股权的重要性

创业启示录——论控股权的重要性
创业启示录——论控股权的重要性

创业启示录,论控股权的重要性

公司初创时期,最好避免容易导致僵局的股权比例设置,例如50:50、65:35、40:40:20甚至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尽管50:50和65:35这样的股权结构设置往往是对股东作用或影响力的一种真实反映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把时光倒退到2010年5月,于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资金困境中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让出了1号店80%股权,控制权就此旁落。平安整合1号店未果后,逐步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经过多次于刚离职的传闻后,1号店在7月14日晚间正式确认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离职。随后,于刚和刘峻岭发布内部邮件,向1号店员工宣布,决定离开1号店去追求新的梦想。

据了解,在收购1号店之前,沃尔玛最先找到的是京东,却因为沃尔玛要求控股权而最终被京东拒绝,随后,沃尔玛才转而选择了1号店。有消息称,最终实现全资控股一直是沃尔玛收购的前提,因此,1号店最终痛失控股权也许早在沃尔玛入股时就已埋下了伏笔。

对于此事,除了深表遗憾之外,还想从法律角度提醒各位创业者:如果不想自己辛苦创业的硕果被他人摘取,就必须时时儆醒,并牢牢掌握住公司的控制权。

公司的控制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股权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

一、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股权是对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利,公司最重大的事项通常是基于股权由股东(会)决定的,如公司章程修改、董事任命以及融资等。这里引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的警示:“如果(创业者)一开始就把主权让出去,60%给出去,再伟大的企业也做不下去;我(创业者)只要把事情做起来,这个股份多少不重要,这是错误的,凡是不以股份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1、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包括绝对和相对控股: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持股达到67%,也就是达到三分之二,公司决策权基本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至少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而相对控股权往往需要公司创始股东为持有公司股权最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可以保持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

法律依据在于:根据中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会的普通表决事项,多为二分之一以上多数表决权通过,而少数重大事项(如公司章程修改)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掌握了控股权,就能够控制股东(会)决策,进而控制公司。注意事项

提醒各位创业者,公司初创时期,最好避免容易导致僵局的股权比例设置,例如50:50、65:35、40:40:20甚至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尽管50:50和65:35这样的股权结构设置往往是对股东作用或影响力的一种真实反映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在公司早期的蜜月期平安无事,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往往会发生共贫贱易共富贵

难的情况,利益分配的冲突日趋明显,小股东可能会行使投票权否决公司重大事项,使公司丧失船小好掉头的决策迅速的优势。同样,类似于40:40:20的股权比例设置可能会导致二大股东都希望联合小股东控制公司股东(会)决策的情形,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也面临小股东联合易出现僵局的可能性。

案例分析

1号店

2010年5月,于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资金困境中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让出了1号店80%股权,控制权就此旁落。平安整合1号店并不顺利,于是逐步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经过多次于刚离职的传闻后,1号店在7月14日晚间正式确认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离职。随后,于刚和刘峻岭发布内部邮件,向1号店员工宣布,决定离开1号店去追求新的梦想。

真功夫与海底捞

真功夫的蔡达标和潘宇海各占50%,引入PE以后,是47%对47%;这种股权分布被认作一枚定时炸弹,为真功夫内部股权纠纷埋下了隐患;

海底捞早期时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各持50%股权,海底捞经过十余年飞速发展后,张勇从先后离开公司管理岗位的施永宏夫妇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控股股东;

雷士照明

赛富基金几次投资雷士照明后,2008年总持股比例达到了30.73%,超过持股29.33%的创始人吴长江,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日后轰动的公司控制权争夺埋下伏笔。

2、股票权与股权的分离

创始人需要知道的另一个法律知识是股权与投票权是可以分离的。现实情况中,随着公司的不断融资壮大,创始人股权将被不断稀释,很难一直保持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为了继续维持公司的控制权,可以将其他部分股东股权中的投票权分离出来,交给创始股东行使。

投票权从其他股东的股权中分离出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体现行使:投票权委托;

一致行动协议;

有限合伙持股,创始人(作为管理合伙人持有很少权益但)控制有限合伙持有公司的投票权;

境外架构中的“AB股计划”(或“牛卡计划”,或“双股权结构”)(dual-class structure)。

注意事项

融资节奏

认为,创始人需要注意把握融资的节奏。企业早期融资的估值和股价比较低,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公司的估值和溢价越来越高,融资对创始人股权的稀释效应会有递减的效果。但是,资本对企业扩张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融资市场瞬息万变,创始人需要仔细衡量和规划,

什么阶段需要融多少资,以维持公司稳健的资金流,同时兼顾与公司估值的合理平衡。

争取尽可能多的投票权

投票权与股份份额并非一一对应或不可分离,创始人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方式争取控制其他股东的投票权,让渡出投票权的股东基于对创始股东的信任或依赖很有可能会同意这样的让渡安排,从而维持公司稳定的控制权。例如,创始人股东通过其控制的持股平台实体(如有限合伙)间接持股(如员工激励或公司的小额投资人的股权),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的控制效果,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创始股东通过员工持股实体控制激励股权的情形。

案例分析

投票权委托

“投票权委托”就是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如创始股东)行使。根据京东的招股书,在京东发行上市前,京东有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刘强东持股20%左右却通过老虎基金、高瓴资本、今日资本以及腾讯等投资人的投票权委托掌控了京东上市前过半数的投票权。

一致行动协议

“一致行动人”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比如,创始股东之间、创始股东和投资人之前就可以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权重。一致行动协议内容通常体现为一致行动人同

意在其作为公司股东期间,在行使提案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时做出相同的意思表示,以其中某方意见作为一致行动的意见,以巩固该方在公司中的控制地位。

一致行动协议在境内外上市公司中都很常见,境内上市公司如网宿科技、中元华电、海兰信都有涉及,而境外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同样存在,根据阿里巴巴上市招股书,马云仅持有7.8%股权而软银把不低于阿里巴巴30%普通股的投票权委托给了马云与蔡崇信行使;南非MIH公司持有腾讯34%的股份,而马化腾持股仅为10%,还不及MIH的三分之一,但MIH公司基于信任将投票权让渡给腾讯管理团队,实现马化腾的控制权。

通过有限合伙持股

有限合伙企业在中国是一种比较新的企业形式,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为普通合伙人(俗称管理合伙人或GP)和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承担管理职能,而有限合伙人只是作为出资方,不参与企业管理。所以,可以让股东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而是把股东都放在一个有限合伙里面,让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权,这样股东就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同时,让创始人或其名下公司担任GP,控制整个有限合伙,然后通过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和控制公司的部分股权。除创始人之外的其他股东,只能是有限合伙的LP,只享有经济收益而不参与有限合伙日常管理决策,也就不能通过有限合伙控制公司。有人专门研究发现,绿地集团采用层叠的有限合伙安排,以一个注册资本为10万元的公司控制约190亿元资产的绿地集团。

境外架构中的“AB股计划”境外的双股权结构

如果公司使用境外架构,还可以用“AB股计划”(或“牛卡计划”,或“双股权结构”)(dual-class structure),实际上就是“同股不同权”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公司股票区分为A序列普通股(Class A common stock)与B序列普通股(Class B common stock);

A序列普通股通常由机构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B序列普通股通常由创业团队持有;

A序列普通股与B序列普通股设定不同的投票权。

美国上市的公司通常采用这种结构来维持公司创始团队的控制器,比如,Facebook、Google与百度等企业都将其A序列普通股每股设定为1个投票权,B序列普通股每股设定为10个投票权。近些年上市的京东、聚美优品、陌陌都是采取的这种AB股制度。根据京东的股东协议,刘强东及管理层持有的股份每股代表20份投票权,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每股只能代表一个投票权,这样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虽然只持有20%左右的普通股,但是由于有双层投票结构保护,其投票权能确保股东会上重大议案有绝对的发言权。

二、日常经营的控制权

熟悉境内外上市公司治理的人可能明白,董事(会)与股东(会)是相对独立的,公司股东(会)往往无权直接干预董事(会)依据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日常经营决策的权力。所以,公司的控股权和公司运营的控制权并无必然联系,尤其是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中,公司的控制

权往往在于公司的董事会。对于未上市的境内初创公司来说,股东往往与董事一致所以很少面临这样的冲突,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融资,投资人往往会要求向公司委派董事,董事会的构成会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创始人注意控制公司的董事会、法定代表人等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1、公司董事

公司的日常经营事项,主要由公司董事(会)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公司很少需要开股东会,所以也很少通过股东会的控制权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只是在重大事件(如修改章程进行融资)的时候才召集一次股东会或者要求股东签署决议等文件。所以,如果控制了董事会,也就控制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核心创始人可以占有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席位,以保障决策效果和决策效率。

注意事项

提示创业者,控制董事会最重要的法律手段是控制董事的提名和罢免。公司控制权之争往往体现在董事的提名和罢免上,如果创始人之外的公司股东没有提名或罢免公司董事的权利,这些股东也很难插手争夺公司的控制权。但现实中,公司的投资人往往要求董事任免权,而公司往往也需要创始人之外的董事助力公司的发展,所以创始人需要注意控制董事会的人数以及创始人任命的董事人数。创始团队在公司初期控制2/3的董事人数,而在后期最好能控制1/2以上的董事席位,公司尽量将外部董事席位留给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

人,随着外部董事的增加而扩充董事总人数,尽可能保持创始股东对董事人数的上述控制比例。

案例分析

马云在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他和其他阿里巴巴高管及投资者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体,那就是“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的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合伙人将拥有独家提名多数董事会成员的权利,但董事提名候选人,必须在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获得大部分票数的支持,方可成为董事成员。根据马云、蔡崇信、软银和雅虎达成的投票协议,在未来的股东会上,软银和雅虎要赞同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候选人。

京东的招股书显示,京东的董事会为9人,老虎基金、Best Alliance、Strong Desire以及DCM分别有权任命一名董事,而刘强东及管理团队则有权任命5名董事,并且有权任命董事会主席。董事会席位来看,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与其他股东在董事会的投票权为5:4,刘强东在董事会在投票权过半数,在董事会重大问题上应是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拥有主导权。这样,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在董事会与股东会都有绝对的发言权,从而牢牢的把握公司的控制权。

2、中国特色公司实际控股权(法定代表人和公章)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法定代表人通常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法定代表人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公司对外行使职权,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构成公司的行为,相应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另外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公章,公章刻制经由公安机关备

案,商务实践中大家也特别注重公章的法律效力,盖公章是公司意志的体现,除非能证明公章并非公司加盖,盖有公章的法律文件能够直接约束公司。也就是说,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代表公司签字,或者公司公章加盖在合同上,公司通常就要受到合同的约束,除非极端例外的情况(如公章被盗或对方恶意)。

注意事项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通常会由首席创始合伙人担任,一般不会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旁落或失去公章控制的情况,但是在公司有数位作用相当的联合创始人时需要注意法定代表人和公章(以及公司营业执照以及银行账户等公司印鉴)的控制问题,防范联合创始人出现冲突时可能出现该问题,影响公司发展。

如果公司对公章和营业执照等证照或印鉴失去控制,公司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麻烦,解决起来耗费时间和成本。例如,公司宣布印鉴作废而重新变更补领需要去报社刊登作废声明,但报社却要求出具营业执照和公章,去银行变更财务预留印鉴需出具公章和原财务章、人名章,去公安局变更印章需出具营业执照,去工商局变更营业执照需出具公章,这些互为条件的尴尬境地很难沟通解决。实际中,只能通过诉讼途经解决,但是即使诉讼程序顺利(因为各地法院受理诉讼可能还需要公司盖章),走完一审、二审、执行程序可能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公司正常运营(签合同都没有公章)可能遭受重大影响。前文提及的雷士照明案例中,董事长吴长江被罢免后就有抢夺公司公章和证

照的报道;近年来笔者也亲身经历过几起控制权争议引发争夺公章和营业执照的案件。

当然,除了公章和营业执照等证照或印鉴的控制之外,创始人也需要考虑产品和人员的控制,泡面吧的惨痛教训最能阐释这一点。

案例分析

双威教育

2012年,美国上市的双威教育的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子昂与控股股东产生冲突,宣布辞职。美国投资者取得了董事会的控制权。但是接下来的一系列变化却使得美国投资人大惊失色。据报道,陈子昂从2011年7月1日至12月28日,从双威教育下属的两家主要盈利来源公司——语培信息、双巍信息部分账户共划出12笔资金,总额5.1亿元。同时在集团免除其职务后,陈子昂卷走了语培、双威两家公司的工商执照、公章及财务账册。除此以外,双威教育集团的核心资产——由该集团控股企业投资的三家国内民办学院,其中已有两家学院的投资企业被陈子昂私自转让给了数位自然人,而该集团董事会此前毫不知情。

泡面吧

据报道,这家估值高达亿元的初创公司在即将签下A轮termsheet的前夕,几位创始人因为最终没有厘清股权分配的方案,导致最后相识五六年的伙伴反目分家。一位创始人把代码、项目删除,封锁全体员工所有的邮件,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迅速沦为焦土。三、小结

最后,需要提醒创始人的是,创业初期往往是创始人之间的蜜月期,其他股东也可能基于对创始人的信任,会默许公司控制和决策由创始人的主导,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很容易发生利益分配冲突,这是考验一家初创公司的严峻时刻,往往决定创业公司的前途和命运,如果创业者在蜜月期就考虑到前文提及的公司控制权的问题,事先合理设计股权结构和控制机制(例如创始合伙人退伙时的回购机制),可能在危机时刻成为解救公司的秘密武器。

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两篇

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两篇 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一) 先看在创业团队当中到底会有什么角色以及创业团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我们可能会想到,有组建者、号召者、建议者。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所想到的一些角色。从对团队角色的划分角度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九种角色: 一种是属于栽培者;第二种是属于资源的探索者;第三种角色属于协调者;第四是塑形者;第五就是监控者;第六种角色是团队工作者;第七种角色是贯彻者;第八种角色是完成者;第九种角色是专家。每一种角色在团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他的定位是各自不相同的。 当然,这九种角色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九个人承担。有可能你这个创业团队最终要三个人,或者五个人、可能七个人,只是其中的某一个人会担当其中的若干种角色。有可能是栽培者,也可能是协调者,也可能是监控者,可能这三种角色都是由一个人来承担。只是我们要注意一点,他承担的角色一定要跟他所承担的职责是要相对应的。我们来看看创业团队的作用到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 进行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是需要选择项目的,项目是需要瞄准市场的,这种机会稍纵即逝。可能一个人无法承担,需要集体的智慧进行合理的实践。2.机会的开发。3.机会的利用。所以作为创业团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接下来我们要想的是既然创业团队有这么多 角色,也发挥出这么大的作用,如何来组建创业团队?这应该是作为创 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创业团队的组建并不是说一群乌合之众,也不是说随便找几个人就能够拉起一个团队。比如说出去报团旅游,或者几个同学一起去旅游,在去旅游的过程当中,人员的选择和人员组配,其实我们已经在心里面做好评判。你觉得某位同学适合做什么,另外一个同学他适合做什么,哪位同学又适合做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 - 1 -- 1 -

创业团队组建概述

创业团队的组建概述 ---0710260 07级物理学院 摘要:创业团队日益成为创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简述创业团队概念理解,创业团队结构组成,创业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大学生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创业团队概念结构组成大学生创业 前言 创业如同拔河比赛,人心齐,泰山移。“宁要一流的人才和二流的项目也不要一流的项目和二流的人才”是风险投资家的箴言。可以说,创业浪潮中的“项目秀”、“个人秀”的时代正在结束,团队的力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尤其是创业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在美的创业计划也会“胎死腹中”。由于团队所具有的协作能力和灵活机动的运作模式,在很多公司内部,团队形式成为新的组织模式。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要求创业者本身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对于团队成员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业过程实际上就是团队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 1 创业团队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创业团队的定义。 Kamm,Shuman,Seeger和Nm-ick(1990)认为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参与创立一个事业并有相应的财务利益(equity or financial interest),这些个人出现在公司启动之前的阶段,即为在实际开始制造其产品或在市场上提供其服务之前的时期。 ·Watson等(1995)定义创业团队为两个或更多的个体联合团队。 成立一个企业或事业,同时又一起运作。 ·Vyakamam,Jacobs和Handelberg(1997)定义创业团队: 在企业的启动阶段,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共同努力同时投入个人资源以达到目标,他们对企业的创立和管理负责。 ·Gaylen,Chandler和Hanks(1998)认为创业团队指的是当 公司成立时对公司有其功能执掌的人或是在营运前两年加入的成员,对于公司没有所有权的雇员并不算在内。

(完整word版)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构建成为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你想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吧!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

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

创新创业实施与方案 (新)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草稿)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河南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三、推进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设备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各系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行政、团总支负责人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转向、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支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开卷有议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11期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人民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发展之源,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批工匠的“生产车间”,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差生教育”,学历层次、薪资待遇、录取分数都比普通本科教育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实现被认同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武器。通过推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有技术、有产品、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到创业中来,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矛盾。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培养定位模糊、培养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学生参与度不高、项目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而找准着力点是高职院校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应以树立职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效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创新为突破,立足小行业、深挖行业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引导高职学生在工艺改进、创新增效等方面做创新实践,不应过多地追求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的数量。 第二,健全体系。建立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制度,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特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争取支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创新创业培育直至项目孵化实现全程指导,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建立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社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提供项目、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构建由高职院校领导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整合政府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行业专家、各企业负责人、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第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重点支持优秀项目成果转化,助推项目加速成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及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多元化地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形成一套体系、举办一批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批成果、培养一批学生,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周勇 1

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创业团队的组建 一、创业团队组建的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合理原则。目标必需明确,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清楚的认识到共同的奋斗方向是什么。与此同时,目标也必须是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 3.精简高效原则。为了减少创业期的运作成本、最大比例的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能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 4.动态开放原则。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团队中可能因为能力、观念等多种原因不断有人在离开,同时也有人在 要求加入。因此,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和 开放性,使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员能被吸纳到创业团队中来。 二、创业团队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创业团队的组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组建过程并进一步影响着团队建成后的运行效率。 2.商机。不同类型的商机需要创业团队的类型。创业者应根据创业者与商机间的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要组建团队以及何时、如何组 建团队。 3.团队目标与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目标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前提,团队成员若不认可团队目标,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此目 标的实现而与其他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奋斗。而不同的价值观 将直接导致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中脱离团队,进而削弱创业团队作 用的发挥。没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创业团队即使组建起来,也无法形成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缺乏战斗力。

4.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的能力的总和决定了创业团队整体能力和发展潜力。创业团队成员的才能互补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必要条件。而团队成员间的互信是形成团队的基础。互信的缺乏,将直接导致团队成员间协作障碍的出现。 5.外部环境。创业团队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了制度性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等多种外部要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要素从宏观上间接地影响着对创业团队组建类型的需求。 三、创业团队的组建程序及其主要工作 企业团队组建的主要工作: 1.明确创业目标。创业团队的总目标就是要通过完成创业阶段的技术、市场、规划、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总目标确定之后,为了推动团队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再将总目标加以分解,设定若干可行的、阶段性的子目标。 3.招募合适的人员。招募合适的人员也是创业团队组建最关键的一步。关于创业团队成员的招募,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互补性,即考虑其能否与其他成员在能力或技术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性形成既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又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更好的发挥团队的作用。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至少需要管理、技术和营销三个方面的人才。只有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后,创业团队才可能实现稳定高效;二是考虑适度规模,适度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太少则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而过多又可能会产生交流的障碍,团队很可能会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团体,进而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一般认为,创业团队的规模控制在2人~12人之间最佳。 4.职权划分。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执行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预先在团队内部进行职权的划分。创业团队的职权划分就是根据执行创业计划的需要,具体确定每个团队成员所要担负的职责以及相应所享有的权限。团队成员间职权的划分必须明确,既要避免职权的重叠和交叉,也要避免无人承担造成工作上的疏漏。此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摘要:在近几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认识师资建设实践活动社会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毕业生的总数是495 万,2008年大概达到540万左右,而在2009年则超过600万。在国家GDP增长8%~10%左右的时候,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概900多万个,毕业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多半。现有的企业和机构,能够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尤其是技术进步使一些企业的岗位在减少。而随着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战略转移的过渡时期,就业更强调数量扩张后的质量建设。 在此社会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将是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机遇。中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意识比较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创新创业意识,是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和能动性,是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具体途径有: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造舞台;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相关师资建设 从目前环境看,除几个学校试点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师资环境

创业团队在股权分配中的重要性

在创业团队(本文指2-10人的小型团队)中,通常采取股份制的所有制形式。如何给各个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某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代价太高。实际上,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小团队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因为最近发起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对股权分配问题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先谈谈股份意味着什么。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你持有的股份代表你对团队资产的所有量,通常这个是可以交易的。 从表决权角度来讲,股份代表你说话的分量。 从结果也就是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你所获得的分红量。 团队成员分配股份的目的,在于把成员的利益同团队的利益硬性关联起来,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能动性,促使成员为团队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股份的分配,其结果应尽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因此,对应于股份的意义,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你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这就是常说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了),你的股份应当越高;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上面讨论了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下面再具体一点。 本文假定方向制定者(暂以CEO代替,通常是发起人)在行业内是资深人士,基本能够把握市场动向。 根据其他成员对行业的洞察能力,我们要分两种情况。 1. 其他成员对行业状况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下,CEO要占50%以上股权。因为大家要跟着能够带领团队成功的人走。 2. 其他成员对行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 这种情况下,CEO的个人能力相对变弱,就要强调多人投票制定决策。也就是说,大股东的股份不应超过一半。 有一种情况是,CEO没有投入多少资产,但为了控股却要取得很高的股份,同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分红。这对于绝大多数小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创新创业期末论文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三次,接着人类步入了科技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文明,而造就这些文明的便是那些有着创新意识的人们。然而,再看现如今,中国每年毕业的普通应届大学生连年激增,2013年有约700万人毕业也就意味着应该有700万个岗位,可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即便海归、所谓的“985”、“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也不高。由此可见,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那么,为了应对这种现状,培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毕业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更是十分重要。所以,作为新时代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学会创新、敢于创新是第一要务,其次,我们还要明白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如何把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到我们的创业实践中去。 一、创新创业背景 1、创新创业能力的紧迫性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在校人数与日剧增,但同时也使得毕业生人数激增,使得就业压力异常大。具相关机构统计显示: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在2013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之最的700万,而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却只有70%左右。另外,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反而开始出现逐年上升的现象。那么,有创新创业意识则能让大学生脱颖而出,屹立于就业大军中。 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不变应万变。尽快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尽管就业压力大,但很多企业却招不到人。经调查,现目前,众多企业都在为用人愁,很多职位都空缺,而且对于具备相关技术的职位更是缺乏。因此,培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2、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

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第5章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配套习题 一、章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1. 团队和群体的关系是什么? 团队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群体”。二者根本差别在于,团队中成员所作的贡献是互补的;而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互换的。具体表现在,团队的成员对是否完成团队目标一起承担成败责任并同时承担个人责任,而群体的成员则只承担个人成败责任;团队的绩效评估以团队整体表现为依据,而群体的绩效评估则以个人表现为依据;团队的目标实现需要成员间彼此协调且相互依存,而群体的目标实现却不需要成员间的相互依存性。此外,团队较之群体在信息共享、角色定位、参与决策等方面也进了一步。 2. 什么是创业团队?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彼此间通过分享认知和合作行动以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处在新创企业高层主管位置的人共同组建形成的有效工作群体。狭义的创业团队是指有着共同目的、共享创业收益、共担创业风险的一群创建新企业的人;广义的创业团队则不仅包括狭义创业团队,还包括与创业过程有关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风险投资家、专家顾问等等。 3. 创业团队的作用优势是什么? 其一,创业团队的机会识别能力较高。其二,创业团队的机会开发能力较高。其三,创业团队的机会利用能力较高。 4. 创业团队经常包括那些成员? 初始创建者;核心员工;董事会;专业顾问。 5. 组建创业团队应该注意什么? 一是进行创业者自我评估,注意团队成员相似性与互补性角色安排;二是选择合作伙伴,注意成员之间的情感性与认知性冲突问题。 6. 创业团队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创业团队具有动态渐进的演变属性,总体上分为“出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大阶段。 7. 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衡量创业团队的创业精神?如何强化创业团队的创业精神? 创业团队的创业精神包括以下四个维度:一是集体创新;二是分享认知;三是共担风险;四是协作进取。创业精神强化是指伴随着创业团队成员的结构变化,经由创业团队内成员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团队层次创业精神得到增强,并且,这种创业团队创业精神足以推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一种趋势。 8. 优秀创业团队的开发包括哪些内容?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以及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教育观念,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必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呢?有很多人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复合体,鉴于此,笔者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新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界大致有这样三种理解: 1.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信,行动上独立,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具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不盲从,喜欢用自己的观点来判断问题,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有幽默感等[1]。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指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和开发培育,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2]。还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随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以创造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3]。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2.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具备开发创业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创业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以及深化的终身教育,不止是一种专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核心是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由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欢迎参阅。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具体途径有: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造舞台;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相关师资建设 从目前环境看,除几个学校试点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师资环境差、学生有想法却苦于缺乏针对性科学指导、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的社会舞台等现象。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途径有: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以结对的形式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定期交流;校方提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并由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内核,感悟成功人士心得,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实践主体,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 三、积极搭建平台,重视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包括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具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摘要]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目前中国高校教学热点,中国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率较低,创新创业型人才还很匮乏。为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该文章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及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为实例,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对实践中的问题的思索,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被联合国称为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的知识技能教育,也不是快速创建企业的教育。它是以创造性、创新性、开创性为内涵,以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知识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 2005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2012年7月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建设,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推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2. 促进人才合理分配,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我国目前人才分布极其不均,由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模式化,教育模式偏重于通识教育,学科专业特点弱,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创建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人际交往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利用

创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创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近日,在和一些朋友聊天时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新提拔了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干了不到一个月就主动辞职不干了,什么原因呢?---他说现在的工作不难干就是人太难管了,对于某些人他根本就无法管,与其整天难受还不如不管。于是他就做出了辞职后决定。和我一块听故事的几个人还感到不可理解,他们说还有管不了的人,我简直不相信。可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因为发身在我身边的类似情况太多了,前几天我们公司一个单位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领导在工作布置过程中,由于员工不服从工作分配就暂停工作,而员工不服气找来自己的父母在公司里大闹,上级领导不明事情真相就批评了这个单位领导,单位领导感觉到委屈万分,觉得工作都无法干了。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和当事人聊了聊,并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实感受到了事情难度,因为他们单位之所以问题这么多,是因为他们部门人员结构层次有问题,全是女同志而且年龄结构都集中在21岁—30岁之间,这些年龄的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行动上我行我素,而且都还未成家,就没有家庭责任感,无组织观念。这些就必然造成了他们的固执于蛮横。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比较而言,在一个组织里,人事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工作中自以为是,从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不顾及团体的目标方向,那大家劲会往一处用吗?目标会实现吗?在生产

单位,如果大家都抱有一味完成当班任务而不顾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那下一个班还能继续生产吗?车间的任务还会完成吗?分厂的任务呢?公司的任务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也必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这就要求我们将所学的团队管理知识和日常工作有力的结合起来,我们要深挖《团队管理》一书中的精髓---团队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工作来改变企业员工的世界观,让他们和企业真正融为一体,从思想上认知企业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就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为家庭的富裕、家庭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真正建立起家庭式团队的观念来。 团队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队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的灵魂,是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利益和团队目标而互相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团队的凝聚力。因为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忠诚,对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这就要求我们团队的负责人要将这个团队看成一个大家庭,并将团队成员当做自己的子女,针对每个子女的特性将其工作公平合理的安排给大家。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在考核兑现中

创业团队的组建原则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创业理专家任荣伟博士)民营企业实现良好发展有三个重要前提:良好的团队和创业文化;优质的资源与制度基础;以及较好的产业机会与组织前景。而其中,团队人的能动性则是最活跃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创业企业经营团队的实际运作情况,任荣伟博士在2002-2003年曾对珠三角地区的109家科技企业创业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有效回收的89项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初创业团队成员能够聚集一起共同创业,其缘由是多方面的。在选择“创业团队成员的最重要的聚合因素”一项中,选择“个人志趣具有一致性”、“亲情或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能够给企业带来关键资源的个体”,三者加总占据总人数的80%以上,而选择“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的互补性”、“具有好和好散机制”只有%. 这说明,在初始的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基本没有太多地考虑团队结构和制度建设的问题。显然,创业团队先天的缺失为日后的合作和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这同时也说明,创业团队聚合的过程中所考虑的成员情感因素要远大于人的能力与资源因素。 任荣伟的调查清楚地描述了创业团队成员散伙或离职的主要原因。70%的人认为散伙是因为“合作不愉快人际关系难处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感到渺茫和不确定”,以及“当初建立的信任基础发生动摇”。而选择“对公司分配机制不满意”、“报酬不理想”等原因的只有10%.在调查创业团队成员被解职的原因时,选择“与董事会配合协调不一致”、“经营理念偏差、行动不一致”的占据总调查人数的90%以上。由此可见,创业团队之所以解体,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团队合作精神”未能持续,合作的信任基础发生了动摇。 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团队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主内”与“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总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技术与市场两方面的人才都是不可偏废。 组建创业团队的4原则: 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一个企业要是不能拥有自己优势的核心人力资源,其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为此,组建一个合适的、具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就是团队首领的当务之急。 一、合伙人原则 一般企业都是招员工,而员工都是在做“工作”。但创业团队需要招的是“合伙人”,因为合伙人做的是事业,一个人只有把工作当做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一个企业只有把员工

创业团队的作用与构建

创业团队的作用与构建 2011年9月9日17:31:33 星期五 [字号:大中小] 稿件源自:北航留学人员创业园 无论是在传统的制造业,还是在现代的高科技产业中,由团队创业的创立的企业要比个人创业的企业多很多。特别是在当前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中,创业所要求的能力涵盖管理、技术、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远不是单个创业者自己力所能全及的。因此,为了成功地创办一个企业,并使其健康成长,团队创业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从质量角度来说,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创办的企业在存活率和成长性两方面都显著高于个人创办的企业(Timmons,1990)。从重要性角度,根据高阶理沦(Upper Eche- lon Theory),一个企业的高层团队对这个企业的创办、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所以,本文将总结一些前人学者对创业团队的研究成果和一些我们在企业孵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以期通过这些成果的一个简单综述,能够帮助正在创业的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们对创业团队的作用与构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创业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确创业团队的内涵和特征。劳伦斯·霍普将团队定义为:在特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合作的人的共同体。Jon R.Katzenbach(1997)认为团队有如下特征:①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和目标;②成员同舟共济,共同承担风险与责任;③成员间知识技能具有互补性;④成员之间信息共享,彼此尊重、诚信;⑤对团队的事务尽心竭力,全方位奉献。 创业团队的作用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少走从前的弯路,而从一开始就走规范化管理道路,因此,创业者在注册公司时就应该组建创业团队。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新创科技型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风险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打破创始人的自有资源限制,从私人投资者和风险资

谈谈如何组建一个创业团队

谈谈如何组建一个创业团队 我以前主要在浙大下面的一些公司里面工作过。业余时间也和一些伙伴创立过几个项目,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 成功的创业团队特征: 1、互补性:没有一个人的能力是足够全面的,没有一个人有各方面的资源。一个团队就像一只足球队,前锋、中场、后卫、门将,每个位置要求各有不同。所以,一个互补性强的团队,组成的创业队伍,是比较完善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互补性的团队比相似性的团队要好。 2、各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创业团队成员宁缺勿滥,团队里面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专业特长,能在各自位置上真正发挥作用。 3、单核:阿里有马云、盛大有陈天桥、巨人有史玉柱。每个团队都都必须有一个灵魂,而且必须是单一的核心。大家很平均,没有核心人物,形成股份公司以后股权也很分散的团队,以后发展会留下隐患。 4、基于共同的理念: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发展路径必须取得一致,不然战斗还没打响,队伍就瓦解了。 5、彼此信任:缺乏信任就会引起掣肘、内耗,这样的团队必然很快消亡。所以不能信任,就不要走在一起。 合伙公司容易出现的问题: 1、缺乏财务控制、财务管理混乱:据一项调查,80%的创业型中小公司,是死亡在混乱的财务制度下面的,成本无法控制是致命的。 2、共同经营、全体负责:这在多股东公司里面特别容易出现。全体负责就是没人负责,没人负责的事情肯定做不好。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个道理。 3、股东的亲属进入企业:这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大小老板的亲友涌入进来,都有靠山,造成企业很难管理。 4、创业团队无法控股:由创业者和投资者组成的初创公司,特别是TMT领域里面,如果创业团队过早稀释股份,无法控股的话,就无法把握前进方向,很容易造成企业衰败。最后造成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两败。

双创背景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1e10675716.html, 双创背景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作者:刘晓丽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03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背景的到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新的历史任务和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必须不断加以完善,改革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3-0063-03 1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进行深层次调整和巨大历史变革,正逐渐从资源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科技的进步促使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常态。新常态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永恒主题。当前,国家对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理念,进一步将创新创业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也必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实现了一些进步,但是与“互联网+”新常态的发展需求相比,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经济转型的迫切盼望相比,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对广大高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环境下,高校只有通过改革,结合新常态的需求和特征及自身的发展定位,将社会生产需求与学生个人特点相结合,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加快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创新高效创新创业载体,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发展,以适应“互联网+”的需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际需要,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得到长远发展。 2 双创背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双创”战略的内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战略理念,最早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此后,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并将这一理念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