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选择大题(带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选择大题(带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选择大题(带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选择大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1、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D )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该病的传染期

E、该病的潜伏期

2、下列哪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A)

A、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B、病人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

C、除哺乳婴儿外,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均可发病

D、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E、水源净化后流行即可平息

3、爆发调查中如果病原已知,且已知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利用下列哪项可以推出同源性爆发的暴露时间(C)

A 最短潜伏期

B 最长潜伏期

C 平均潜伏期

D 传染期

E 接触期

4、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 )

A 医务人员、实验组、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B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C 医务人员和试验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D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E 医务人员和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5.制定某种疾病检疫或就地观察期限的依据是(A)

A 该病的潜伏期

B 该病的流行期

C 该病的传染期

D 该病的易感期

E 该病的临床期

6.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

A 临床经验 B疾病自然史 C 前瞻性观察

D回顾对比 E临床试验

7、有关筛检的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

A、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病

人的能力。

B、灵敏度与假阳性是互补的,特异度与假阴性是互补的。

C、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

D、一般地说灵敏度高的试验阴性预测值高,特异度高的试验阳性预测值高。

E、灵敏度和特异度是互补的。

8、在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对原始队列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男性不能列入对照人群

B 实验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

C 对照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

D 无子宫妇女可纳入对照组

E 无子宫妇女不可纳入实验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易患性是指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

B、个体易患性的高低容易测量

C、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的发生中越重要

D、遗传度是指子代再发遗传病的概率

E、疾病的家族聚集性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10.在传染病的爆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流行的特殊形式。疾病暴发常常是地区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B 查明哪些人具有较大的发病风险

C 收集相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假说提出依据

D 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

E 判断续发传播是否已经发生

答案:C

11.接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称某地伤寒爆发,流行病医生到现场首要的工作是()

A 确定首发病例时间

B 追踪传染源

C 隔离传染源

D 迅速查明爆发因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2.对于同源性一次暴露所引起的爆发()

A 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时间范围

B 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

C 可从流行曲线的尾部向前倒推一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范围

D 可从流行曲线的前部向前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

E 不能由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

答案:A

13. 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 分析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生态学研究

答案:B

14.下列哪项属于一级预防内容()

A 普查

B 筛检

C 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D 为预防遗传病儿的出生而终止妊娠

E 用特效药物治疗疾病

答案:C

15.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

A 传染期

B 恢复期

C 临床症状期

D 潜伏期

E 发病期

答案:D

16. 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的艾滋病,肺炭疽、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为 ( )

A 6小时以内

B 12小时以内

C 24小时以内

D 36小时以内

E 3天以内

答案:B

17.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 )

A 临床症状的轻重

B 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 活动范围的大小

D 该病的传染期

E 该病的潜伏期

答案:D

18.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A 人工自动免疫

B 人工被动免疫

C 药物预防

D 个体防护

E 自然自动免疫

答案:A

19.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的结局不同

C 研究目的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答案:B

20.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

A. 疾病和健康问题

B. 传染病

C. 地方病

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E. 传染病和地方病

2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D)

A.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B.提供诊断依据

C.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进程

22.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追踪研究结果显示:RR=4.5, 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C)

A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B冠心病组饮酒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C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对照组增高4.5倍

D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4.5倍

E冠心病组中饮酒的比例是对照组的4.5倍

23.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最主要缺陷是:(D)

A不能计算发病率B需要的样本量相对较多C选择性偏倚较大

D信息偏倚较大E混杂偏倚较大

24.在因果推断标准中,现在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个标准? (E)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一致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E. 关联的特异性

25. .队列研究中的偏性随访属于C

A暴露的差异错分 B暴露的非差异错分 C疾病的差异错分 D疾病的非差异错分26.平行试验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C

A阳性预测值 B阴性预测值 C灵敏度 D特异度

27.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是否出现的一条必需的原则是:D

A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 B停药后反应停止 C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D时间顺序合理

28.一般情况下,下列几种抽样调查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B)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级抽样

29现况研究中所用的指标主要是(C)

A. 发病率

B. 病死率

C. 患病率

D. 感染率

E. 死亡率

30.下列偏倚中,现况研究中一般不会有(E)

A.幸存者偏倚

B.回忆偏倚

C.无应答偏倚

D.信息偏倚

E.失访偏倚

31..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E)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偏倚

32..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D)

A. 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33..一般说来,适合进行普查的疾病是(D)

A.容易诊断但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B.具有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

C.在特殊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D.实施干预可改变其自然史

E.危害严重的疾病

34..对某病患病率调查,若在某市许多工厂中抽查一个大工厂,并按不同工种抽取一定比例的工人进行调查,属于(E)

A. 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多级抽样

E. 整群抽样

35.抽样误差是由(C)

A.测量仪器的原因所致

B.不正确的操作方法造成

C.任何研究中都无法避免的

D.选择调查对象方法不正确

E.被调查对象回答问题不准确造成

36.若要调查广州市人群的免疫水平,应采用何种抽样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更具有代表性(D)

A.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分层抽样

E.多级抽样

37.疟疾的传染源是(C)

A.蚊子

B. 疟原虫

C. 病人

D. 繁殖体

E. 以上都是

4.可以进行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研究

D.流行病学试验研究

E.出生队列分析

38.病因研究中,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与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实验研究中E

A.研究是前瞻性的

B.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大小相同

C.根据患病与否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D.根据可疑病因的暴露史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E.调查者决定谁暴露于可疑病因及保护因子,谁不暴露于可疑致病和保护因子

39.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感染A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X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x 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数)X 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X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历数/同期平均人数)x 100%

40.队列研究中D

A.只能计算比值比,即近似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C.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上述都不是

41.下列哪条不是回顾性研究的特点C

A.相对经济

B.根据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性C、可以计算发病率

D.选择无病者进行对照

E.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倚

42.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偏倚的是D

A.选择偏倚

B.观察偏倚

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

E.上述都不是

43.100个患有某病的病例中,50个有暴露于A因子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50个有A因子的暴露史,该研究中,暴露于A因子的相对危险性约为D

A.1. 0

B.1.5

C.2.0

D.3.0

E.5.0

44.在有500名病例,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其中有400名病例,100名对照发现有所怀疑的病因,因此,特异危险性是E

A. 50 %

B. 60%

C. 70%

D. 80 %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45.某地的一项关于男性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48.0/10万,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4/10万,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相对危险度为C

A.48

B.22.6

C.1.89

D.32

E.0.5

46.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47.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D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48.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D

A. 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49.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B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的影响

E.上述答案都不对50.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B

A.全距

B.中位数

C.离均差

D.积和变异数

E.算术平均数

51.特异危险度是 B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上述都不对

52.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 A

A. 有相同的暴露史

B.有相同性别

C.同年出生

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

E.居住在同一地区

53.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55.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 A

A.可计算发病率

B.耗资较少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56. 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 B

A 性别

B 年龄 C民族 D 血型 E 宗教

57 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C

A 患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续发率

58.出生队列分析属于:

A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B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 C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

D 理论性流行病学方法

E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综合应用

5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 B

A 特异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度

C 归因危险度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E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60.甲地工厂密集,大气污染严重,乙地是农村,大气污染较小。甲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皆比乙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而不论甲地还是乙地,吸烟者都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

关于肺癌的病因,以下哪种推论最合适 E

A 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

B 肺癌与吸烟有关

C 甲地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

D 乙地肺癌与吸烟有关

E 肺癌与大气污染和吸烟有关

61.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D

A 患病率

B 感染率

C 引入率

D 发病率

E 续发率

62. 在比较A县与B县糖尿病死亡率时发现A县低于B县,但经年龄标化以后,A、B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 A

A A县人口较B县年轻

B B县人口较A县年轻

C 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相同

D A县诊断水平高于B县

E A县诊断水平低于B县

63.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 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

B 试验的特异度愈高阴性预测值愈高

C 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试验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

D 现患率增加,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

E 现患率增加,试验阴性预测值上升

64. 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20%,乙人群为10%,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 甲人群的阴性结果中非病人的比例比乙人群的高

B 甲人群的阴性结果中病人的比例比乙人群的低

C 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病人的比例比乙人群的低

D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病人的比例比乙人群的高E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非病人的比例比乙人群的高

65. 选择100例肝癌患者和20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

发现100例患者中有50人饮酒,200例对照中也有50人饮酒,肝癌与饮酒的相对

危险度是 E

A 1.0

B 1.5

C 2.0

D 2.5

E 3.0

66.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5~2.1,那么该

因素可能是 D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混杂因素

D 无关因素

E 有害因素

67.制定某种疾病检疫或就地观察期限的依据是 A

A 该病的潜伏期

B 该病的流行期

C 该病的传染期

D 该病的易感期

E 该病的临床

68.某地在一次食物中毒调查中获得如下数据:

吃汉堡包者未吃汉堡包者

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

饮啤酒者 150 106 70.06 72 2 2.77

未饮啤酒者 42 33 78.57 26 0 0

最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是 A

A 汉堡包

B 啤酒

C 汉堡包加啤酒

D 吃汉堡包或饮啤酒者

E 不能判断

69.某单位有职工320人,1983年8月25日~30日6天内发生痢疾70人,发病高

峰在8月27日~29日,9月1日后尚有2例病人发生。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

论哪个可能性最大 E

A 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

B 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C 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

D 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

E 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爆发,继之于接触传播

70.流感病毒的哪个型别既存在于人又存在于动物中 A

A A型

B B 型

C C型

D A型与B型

E B型与C型

71. 在筛检试验中,试验的特异度愈高,则:A

A 阳性预测值愈高

B 阳性预测值愈低

C 阴性预测值愈高 D阴性预测值愈低 E

约登指数愈低

72. 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

A 增加样本量

B 遵循随即化原则

C 实施盲法

D 严格质量控制

E 选择适宜的研

究对象

73. 关于筛查试验的评价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 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

B 试验的特异度愈高阴性预测值愈高

C 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试验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

D 现患率增加,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

E现患率增加,试验阴性预测值上升

74. 用同一种筛查方法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对某病进行筛查,在此期间该病的患病水平增加了一半,这可能导致筛查结果 C

A 灵敏度增加

B 特异度增加

C 阳性预测值增加

D 阴性预测值增加

E 约登指数升高

75.. 在糖尿病的筛查试验中,甲方案将血糖阳性标准定在110mg/100ml,乙方案将血糖阳性标准定在130mg/100ml,这意味着:A

A 甲方案的灵敏度比乙方案的高

B 甲方案的灵敏度比乙方案的低

C 甲方案的灵敏度与乙方案的相等

D 两种方案的灵敏度均增高

E两种方案的灵敏度均降低

76.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77. 计算某病的潜伏期长短,可用 D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中位数+几何均数

E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78. 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B

A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性

B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性

C 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性是对角乘积比

E 特异危险性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之差,常于卫生宣教时用

79.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B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 队列研究时预期发病率的高低,影响到随访的样本量和时间

D 病例对照研究中,人群的暴露率影响所需的样本量

E 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可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80.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C

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 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 队列研究每次只列因素一个或一组

E 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81.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C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B 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 能较直接地确定疾病与因素间的因果联系

D 容易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

E 研究的结果能外推到整个人群

82.下列哪个论点不正确 E

A 某病虽呈家庭聚集性,病因不一定是传染性的

B 采用双盲法,是避免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偏见

C 前瞻性调查是从因到果的调查方法

D 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时,在多项调查因素中,应注意对混杂因子进行处理

E 分级分析可以更好地控制混杂

83.某单位食物中毒调查中,关于进餐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进餐史

水饺煎包发病不发病罹患率(%) RR 有有 60 120 33.3 3.66 有无 80 160 33.3 3.66 无有 10 80 11.1 1.22 无无 10 100 9.1 1.00 该次爆发 B

A 与水饺、煎包均有关系

B 主要与水饺有关

C 主要与煎包有关

D 与上述食物均无关

E 资料不适宜分析

84. 甲地区一年内发生肺癌患者100例,选取100例做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结果肺癌组吸烟者为80%,对照组中吸烟者为20%;在乙地区,调查了5万居民的吸烟状况,并观察了其经过,一年后吸烟者中有10例发生了肺癌,不吸烟者仅2例发生了肺癌。下列各项哪项是正确的 E

A 甲地区的调查是相关性研究(生态学研究)

B 甲地区的调查结果,肺癌组的吸烟率为对照组的4倍

C 乙地区的调查是回顾性调查

D 乙地区的调查结果,抽烟组的肺癌发生率为对照组的5倍

E 甲、乙两地区调查均属观察性研究

85. 某地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其结果如下 D

对照

+—

病+ 10 50

例- 5 50

其比值比为

A 2

B 0.5

C 5

D 10

E 0.1

86. 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的对照来自于 D

A 家人

B 邻居

C 亲属

D 社区随机抽样

E 医院其他病人

87. 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的病例来自于 C

A 医院病房

B 医院门诊

C 社区

D 家中患者

E 以上都是

88.疾病分布是指: B

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89某20年历史陶瓷厂近年发现多例肺癌,为了尽早确定肺癌的发病是否是因接触粉尘引起的,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D)

A. 病例对照研究

B. 生态学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E.现场实验研究

90.在医疗卫生服务决策中,证据质量最好的是:(C)

A专家组形成的共识B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C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D本机构累积临床证据

E前瞻性研究

91 哪类型肝炎病毒为缺陷性病毒:D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戊型

92 乙肝的最主要传染源是:A

A HBsAg携带者 B急性黄疸型病人 C急性无黄疸型病人

D慢性乙肝病人 E感染动物

93 下列哪个不是ADR自愿报告系统的优点:C

A费用低 B研究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C报告率较高 D覆盖面广

E不影响医生处方习惯。

94.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B

A、18

B、16

C、20

D、10

E、无法计算95、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该病的传染期

E、该病的潜伏期

96、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

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

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E、现况调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

97、下列哪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A)

A、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B、病人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

C、除哺乳婴儿外,不拘年龄、性别、职业均可发病

D、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E、水源净化后流行即可平息

二多选题

1、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ABCDE)

A、携带时间

B、病原携带者职业

C、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

D、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E、病原携带者卫生习惯

2、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ABCDE)

A、气候

B、人口密度

C、地理特点

D、季节

E、卫生文化水平

3、关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连续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整个流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一个潜伏期

B、地区分布上是向外逐渐蔓延的

C、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规模

D、在人群中有一定数量免疫者存在,对于流行过程的发展趋势有抑制作用

E、以上都不对

4、临床实验中,考虑到均衡和齐同的问题要注意到(ABCDE)

A、疾病的诊断必须可靠

B、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尽可能的一致

C、观察指标、方法、仪器、工作人员要求等尽可能一致

D、对照组处理组应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偏性

E、不能将不同疾病的患者混淆在一起

5、下列哪项有关选择偏倚的描述是错误的?(ABDE)

A 增加样本量能减少选择偏倚

B 定群研究中不会发生选择偏倚,因为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均是无病者

C 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研究职业人群时很难避免选择偏倚

D 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偏倚

E 如果病例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6、并联实验可以提高筛检实验的:(AD)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E.约登指数

7.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爆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

B 疾病在同一集体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爆发

C 一次同源性爆发过程中,大部分病例的发生日期往往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D 一次同源性爆发的流行高峰与中位潜伏期基本一致

E 疾病爆发时病例发生日期之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

答案:ABCD

8.在共同媒介一次暴露造成的爆发中,下列条件中哪些对判断暴露日期有意义()

A 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B 流行曲线

C 疾病发生的时间中位数

D 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

E 疾病的临床经过和表现

答案:ABCD

9. 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

A.提高生存率

B.降低发病率

C.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

D.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E.提高生活质量

答案:BC

10.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

A、新生儿的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答案:ABCD

11.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A 有传染源存在

B 传染源被移走

C 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被彻底清除

D 病原体能继续传播

E 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

答案:BCE

12.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

A.传染性疾病

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意外伤

D.健康状态

E.遗传病

答案:ABDE

13.以下哪些情况提示某疾病存在家族聚集性()

A 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大于一般群体的患病率或发病率

B 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大于对照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

C 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随亲缘级数的降低而降低,如I级亲属>II级亲属>III 级亲属

D 某些数量性状如血压水平等,亲属对之间的相关大于非亲属对

E 以上除D外,其余都提示有家族聚集性

答案:ABCD

14.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包括:(B,C,D,E)

F.确定有无抽样误差

G.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H.研究疾病的流行及变化情况

I.研究疾病的疾病自然史的研究

J.评价现有及新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手段、方法、模式

15.关于队列研究,下列陈述哪些是对的:(A,B,D,E)

A一次可以同时研究多个结局

B也可以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因素

C所需样本量比实验研究大

D前瞻性研究不适宜研究普通人群罕见的暴露因素

E不适宜研究发病率极低的疾病

16.对于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病因包括:(A,C,D,E)

A. HIV

B. 气温

C. 个人行为

D. 传染病防治法

E. 社会歧视

17.下列哪类偏倚为信息偏倚ADE

A母亲回忆偏倚 B健康工人效应 C无应答偏倚 D调查者偏倚 E测量偏倚

18.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CD

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 B变异系数 C观察者 D实验室条件 E符合率

19.下列哪些反应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ABE

A副作用 B首剂效应 C药物变态反应 D药物异质反应 E继发反应

20.现况研究的缺点主要有(ABDE)

A.在研究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

B.一般不能获得发病率

C.只能用于慢性病的研究

D.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

E.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21.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主要有(ABCDE)

A.选择性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幸存者偏倚

D.测量偏倚

E.回忆偏倚

22.描述性研究主要有(ABD)

A.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筛检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23.现况研究的特点有(ABCDE)

A.一般不设对照组

B.一般仅为建立暴露与疾病因果联系提供线索

C. 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论

D. 所用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F.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

24.下列属于现况研究的是(ACD)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研究饮用水源中的黄曲霉毒素与该地区肝癌发病率的关系

E.调查者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进行追踪随访,以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25.病因研究中,不属于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本质区别的选项有(ABCD) A.研究是前瞻性的

B. 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大小相同

C.根据患病与否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D.根据可疑病因的暴露史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

E.调查者决定谁暴露于可疑病因及保护因子,谁不暴露于可疑致病和保护因子

26.抽样调查时应注意(ABCDE)

A.抽样必须随机化

B.样本含量要足够

C.必须保证总体的每个成员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

D.调查样本的分布要均匀

E.合适的抽样调查方法

27.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BCE)

A.调查时样本量小一些可节省人力﹑物力,资料容易收集完整

B.调查时样本量越大越好

C.样本量是视人力,物力来确定的

D.调查时应根据预期的发病率来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E.样本量大小可根据调查现场情况来确定

28.制定调查表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E)

A.制定调查表前应周密考虑,必要时需做小型预调查

B.每个调查项目都要明确,都有相应的分析价值

C.必要的调查项目一项都不能少,不必要的项目最好一条都不要有

D.调查项目都应全部列入

E.应考虑到调查数据的处理方法

29. 抽样调查的缺点主要有(ABCDE)

A.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B.不适用于个体间变异过大的资料

C.设计、实施和资料的分析均较复杂

D.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

E.不适合于普查普治的情况

30. 下列哪些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有关?ACDE

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 诊断标准的变化

D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31.疾病的时间分布可有以下类型:BCDE

A、散发

B、短期波动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32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描述性研究:ABCE

A 病例报告

B 义务性监测

C 横断面调查

D 药物疗效研究

E 生态学研究

33.下列哪些属于A类药物不良反应:ABDE

A 过度作用

B 首剂反应

C 青霉素过敏反应

D 毒性反应 E停药综合征

34.下列哪些标志出现表明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CDE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DNA多聚酶

E HBV DNA

35、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B D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早期发现病人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治疗病人

36、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B C E

A、有传染源存在

B、传染源被移走

C、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被彻底清除

D、病原体能继续传播

E、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

37、下列哪些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 B C 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预防接种

3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A B C D E

A、携带时间

B、病原携带者职业

C、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

D、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E、病原携带者卫生习惯

三名词解释

1.incubation period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2.randomized controlld trial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3.crossover control交叉对照: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第一阶段,一组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另一组人群为对照组,干预措施结束后,两组对换试验,每个研究对象兼作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

4、混杂偏倚

5、SMR

6、AIDS的中英文全名

7、AR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及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的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9.爆发(outbreak):疾病暴发是指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类病人的情况,它可以看成是疾病流行的特殊形式。10.遗传度:在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称为遗传度(heritability,h2)。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11.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The rate of disease in the population is due to the exposure

12.Definition of cause:A factor (characteristic, behavior, event, etc.) that influences the occurrence of a disease. Reducing such a factor in a population should reduc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13.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纳入的研究对象中获得的在关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不同于源人群中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产生选择偏倚14.筛检(screening):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它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5.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16.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17.暴露标志(exposure marker):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称为暴露标志,其包括外暴露标志和内暴露标志。

18.效应标志(effect biomarker): 指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其包括疾病标志和健康状态标志。

19.疾病分布

20.系统综述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22.自愿报告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

23.医源性传播: 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24.matching: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25 primary prevention

26.ested case-control study

27.isk factor

四简答题

1、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1)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4)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

2. 简述RCT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偏倚

RCT 即随机化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基本原理: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住院病人或非住院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常见的偏倚:选择性偏倚、测量偏倚、干扰和沾染、依从性

3. 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混杂偏倚?

4. 简述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既是一个统一体,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传统流行病学在研究暴露与疾病关系时,常常使用“黑箱”理论直接研究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虽然发病和死亡测量可以直接反映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但由于黑箱的存在,使暴露与疾病关系的判断显得缺乏直接证据。而分子流行病学使用传统流行病学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和基因水平阐明生物标志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可以全面阐明疾病自然史,即健康-疾病连续带和暴露-发病连续带,从而揭示“黑箱”秘密,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5.简述遗传流行病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定义: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的方式、后果和预防控制方法。

研究内容:

是否有家族聚集性

家族聚集性产生的原因

疾病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

提出疾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6. 简述统计学联系与因果联系的区别:

答案:

统计学联系:两者的联系消除了抽样误差

因果联系:必须具备统计学系,同时还必须排除是由各种偏倚引起,并且符合因果推断标准。

简述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研究方法

泊松分布判断法,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8.筛检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阴性)率,阳性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

可靠性:变异系数,符合率,KAPPA一致性

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9. 循证医学常见的偏倚有哪些?(发表偏倚、文献库偏倚、纳入标准偏倚、筛选者偏倚)

10.ADR因果关系评价准则

1时间方面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特异性 4联系强度 5有否其它原因和混杂因素

11.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1经食物传播 2经水传播 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4其它肠道外途径如昆虫携带等不常见

12.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6)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7)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8)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9)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10)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

1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或这些)因素的关系。

14、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l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不大,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

2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

3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

4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

缺点l由于受回忆偏倚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对照又比较困难,因此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2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

15.简述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16.简述匹配的条件及目的

17.简述因果推论的基本步骤

五问答或论述题

1.某药物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种新的降低高血压的药物,动物实验证明此药物是安全有效的,现经FDA批准可进行人群临床试验对其安全性和效果进行评价,假如你是该临床试验的设计者,请你设计一套研究方案。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剔除标准)

合格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试验组对照组

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定的观察期

观察结果

2、研究发现重度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为200/10万,非吸烟者为12/10万。试计

算重度吸烟与肺癌关联强度的若干指标,并说明其意义。

3. 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你作为一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将如何采取调查处理措施

答案:

(一)及时报告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调查处理前的准备

人员、方案、调查表格、实验室器材等

(三)听汇报,初步了解疫情

了解疫情发生经过,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然后与当地协商下一步调查方案。(四)核实疫情,确认麻疹暴发

结合临床表现和麻疹病例定义核实疫情,采集部分现症病人的血清标本,送地区级或省级麻疹实验室检测。

(五)确定和调查麻疹疑似病例

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六)描述暴发

1. 麻疹暴发情况

2. 分析暴发来源

(七)麻疹暴发原因调查

1. 评价麻疹疫苗接种率

2. 评价麻疹暴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3. 开展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

(八) 采取处理措施

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等,从一开始时就应采取,而不必等实验室确认是否为麻疹暴发。

(九)反馈和信息通报

麻疹暴发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调查结果,提出具体建议。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并避免恐慌,应将暴发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通告有关部门和居民。另外,还要将有关麻疹暴发疫情向临近县、地区或临近省通报,以便采取共同预防控制措施。

(十)暴发信息的汇总

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情况介绍,监测方法,暴发描述,暴发分析,控制措施,存在问题,结论与建议。

4. 横断面研究提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相关,请设计一研究来验证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因果联系。

答题简要:研究目的或研究假说

采用哪种研究设计(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人群的要求和定义

如何选取研究队列(暴露与非暴露人群)的方法

需要哪些观察指标

如何减少或控制各类偏倚

如何收集及分析资料。

5. 试举例说明混杂偏倚的产生,如何对混杂偏倚进行控制?

混杂偏倚的控制:

随机化: 只适用于实验研究,不仅可能避免已知的混杂,还可能避免未知的混杂作用

限制: 能控制已知的混杂,存在代表性问题

匹配

数据分析阶段: 分层分析,使用回归模型

6、简述结核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减少传染源针对已经感染结核杆菌、并且有很大发病概率的人群进行抗结核药物预防性治疗。如对HIV感染者、与新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来自高流行区的移民进行药物预防性治疗,以减少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①阻止痰菌阳性病人排菌污染空气②降低或杀灭空气中的结核菌③建立传染源与易感者间的屏障

(3)针对未感染人群进行卡介苗接种,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二、治疗性措施

发现和治愈传染性(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推行督导短程化疗以提高治愈率。

7. 案例1:为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广州市所有高校中随机抽取一所大学,以该校的2001,2002,2003,2004级在校学生共9268人为调查对象,男4125人,女5143人,纳入标准: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年龄在17-25 岁,在校学生,来自城乡的学生机会均等。排除标准:行为异常,有心理疾患,或身体不健康者。通过对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的填写,以便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知晓率的情况。

案例2:某研究小组从1990年初起,对45岁以上的5000名男性进行观察,当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血压、血脂、心电图、生活习惯等有关内容的测定,然后对其随访,并逐年记录人员的变动情况,发病和死亡登记。至2000年底研究者发现,在原有高血压的人中,发生脑卒中64人,而血压正常组发生脑卒中25人,请问该项研究属于何种设计。

问:上述案例1和2各属于何种类型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

上述案例1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案例2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前瞻性调查)。

现况研究的优点:

1.抽样调查在现况研究中较常用,其样本一般通过随机化从人群中选择调查对象,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 现况研究在收集资料完成之后,可按是否患病或是否暴露来分组比较,即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3.现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或采样检测等手段收集资料,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现况研究的缺点:

1. 现况研究是在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进行调查,疾病与暴露因素一般同时存在,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2.一般只能获得患病率资料,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3.处在潜伏期或临床前期得病人易被误认为正常人,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得患病水平。

队列研究的优点有:

1.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所以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

2.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初RR 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3.由于病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合理,加之偏倚又少,又可直接计算各测量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故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关联。

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5.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队列研究的缺点有:

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2.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同时由于时间跨度太长,研究对象容易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他们的态度。

3.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和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

4.由于消耗太大,故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更严密。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复杂化。

8. 试述乙型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参见教材P480和P482)

9. 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对照。在200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BMI)>=25kg/m2者诊断为肥胖的120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

者100例。

问题:

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

2.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OR值。

3.请解释该OR值的含义。

4.根据你所学医学知识,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对该研究进行评价。

答案:

冠心病病例非病例合计肥胖110 100 210

正常体重90 100 190

合计200 200 400

OR =(110* 100)/ (100*90) = 1.22

冠心病病人中肥胖的比例是对照组的1.22倍,肥胖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1.22倍

评价:

1.病例对照的选择的合理性:

病例:病人从新发病例中选取,代表性较好。但来源于医院,一般不能代表社区病例。

对照:来源于医院,代表性较差。对照为糖尿病病人,因肥胖是糖尿病与冠心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该对照会导致低估肥胖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

2.病例与对照的一致性:不能评价。

3.有无其它偏倚:不能评价。

4.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低估的可能性。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E 2.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四、简答题 1. 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 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 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

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 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二、多项选择题 1. CDE 三、名词解释 1. 潜在减寿年数: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传染病学选择题题库

传染病学选择题题库 一、七十道选择(靠谱程度:★★★☆☆)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口腔念珠菌病 B.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E.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灭螺 B.普治 C.灭螺和普治 D.粪便和水源管理 E.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 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弧菌属 E.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迟发型变态反应 D.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血涂片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骨髓涂片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3小时和6小时 B.2小时和6小时 C.12小时和24小时 D.24小时和48小时 E.48小时和72小时 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加强皮肤护理 B.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C.对症治疗 D.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 E.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 A.强制管理传染病 B.严格管理传染病 C.监测管理传染病 D.限期控制的传染病 E.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 1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1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 A.内毒素所致DIC B.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D.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E.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 16.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 B.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

传热学练习题

传热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范德瓦耳斯方程中, 是考虑分子之间的斥力而引进的改正项,V an 2 2 是考虑到分子之间的 而引进的改正项。 2、在等压过程中,引进一个函数H 名为焓则其定义为 ,在此过程中焓的变化为 ,这正是等压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3、所在工作于一定温度之间的热机,以 的效率为最高,这是著名的 。 4、一个系统的初态A 和终态B 给定后,积分 与可逆过程的路径无关,克劳修斯根据这个性质引进一个态函数熵,它的定义是 ,其中A 和B 是系统的两个平衡态。 5、在热力学中引入了一个态函数TS U F -=有时把TS 叫做 ,由于F 是一个常用的函数,需要一个名词,可以把它叫做 。 6、锅炉按用途可分为电站锅炉、___________ 锅炉和生活锅炉。 7、锅炉按输出介质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汽水两用锅炉。 8、锅炉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 循环和_________ 循环两类。 9、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__________。 10、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__________。 11、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实__________。 12、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__________。 13、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__________珠状凝结。 二、判断题 1、系统的各宏观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 ) 2、温度是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温度的引入和测量都是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的。 ( ) 3、所谓第一类永动机,就是不需要能量而永远运动的机器。 ( ) 4、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把两个不可逆过程联系起来。 ( ) 5、对于处在非平衡的系统,可以根据熵的广延性质将整个系统的熵定义为处在局域平衡的各部分的熵之和。( ) 6、 测量锅炉压力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是绝对压力,一种是相对压力都称为表压力。( )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保健服务 B、婚前检查 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 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 D、民族的风俗习惯 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 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基本治疗 D、社区服务 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 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 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 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 C、抽样方式误差 D、环境因素改变 E、测量者记录误差 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 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 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 A、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限制 B、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限制 C、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匹配 D、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匹配 E、方便调查,限制纳入标准 11、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偏倚 C、有差异错分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是 12、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病原携带期 E、潜伏期 13、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传染源 B、储存宿主 C、传播因素 D、传播机制 E、病原携带者 14、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5、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肝、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戊肝、恙虫病 1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形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17、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8、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临床症状期 D、症状消失期 E、恢复期 19、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均不对 (20~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麻疹、水痘 B、结核、钩虫病 C、百日咳、流行性乙脑 D、伤寒、白喉 E、流感、麻疹 20、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21、恢复期仍能排除病原体的传染病是 22、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 23、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 24、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2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设计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26、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致病机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27、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五套题

流行病学试题一 三、名词解释 1、epidemiology 2、患病率 3、PYLL 4、DALY 5、epidemic 6、描述性研究 7、现况研究 8、Census 9、生态学谬误 10、暴露(exposure ) 11、cohort study 12、危险因素(risk factor ) 13、SMR 14、观察终点(end-point ) 15、AR%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10、简述RR 与OR 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三、名词解释 1、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 :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4、DALY :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 :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着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 :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0、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11、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 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outcome ),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13、SMR :标准化死亡比,即用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人数用总人口率算出的期望发病或死亡数字求标化比。 14、观察终点(end-point ):就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15、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F ,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图-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①病程延长;②发病率升高③病例迁入;④健康者迁出;⑤诊断水平提高;⑥报告率提高;⑦未治愈者寿命延长;⑧易感者迁入。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①病程缩短;②发病率下降;③病例迁出;④健康者迁入;⑤治愈率提高;⑥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⑴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

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C)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1c1661467.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流行病学期末试题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 使用班级: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姓名: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班级: 考试时间:2007 年 5 月30 日 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E)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法之一。4.流行病学的实验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法就是很重要的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流行病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 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简答题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 三、名词解释 1. PYLL 2. 爆发 四、简答题 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传热学练习题(学生)

传热学计算练习题 1.某平壁燃烧炉是由一层耐火砖与一层普通砖砌成,两层的厚度均为100mm ,其导热系数分别为0.9W/(m·℃)及0.7W/(m·℃)。待操作稳定后,测得炉膛的内表面温度为700℃,外表面温度为130℃。为了减少燃烧炉的热损失,在普通砖外表面增加一层厚度为40mm 、导热系数为0.06W/(m·℃)的保温材料。操作稳定后,又测得炉内表面温度为740℃,外表面温度为90℃。设两层砖的导热系数不变,试计算加保温层后炉壁的热损失比原来的减少百分之几?(%5.68) 2.在外径为140mm 的蒸气管道外包扎保温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蒸气管外壁温度为390℃,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大于40℃。保温材料的λ与t 的关系为λ=0.1+0.0002t (t 的单位为℃,λ的单位为W/(m·℃))。若要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Q/L 不大于450W/m ,试求保温层的厚度以及保温层中温度分布(b= 71mm)( t=-501lnr -942)。 3.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由38根φ25mm×2.5mm 的无缝钢管组成。苯在管内流动,由20℃被加热至80℃,苯的流量为8.32kg/s 。外壳中通入水蒸气进行加热。试求管壁对苯的传热系数(1272 W/(m 2·℃))。当苯的流量提高一倍,传热系数有何变化(2215 W/(m 2·℃))。 4.在预热器内将压强为101.3kPa 的空气从10℃加热到50℃。预热器由一束长度为1.5m ,直径为φ86×1.5mm 的错列直立钢管所组成。空气在管外垂直流过,沿流动方向共有15行(对流传热核准系数为1.02),每行有管子20列,行间与列间管子的中心距为110mm 。空气通过管间最狭处的流速为8m/s 。管内有饱和蒸气冷凝。试求管壁对空气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56W/(m 2·℃))。注:(空气流过15排管束时,对流传热核准系数为1.02) 5.热空气在冷却管管外流过,α2=90W/(m 2·℃),冷却水在管内流过, α1=1000W/(m 2·℃)。冷却管外径d o =16mm ,壁厚b=1.5mm ,管壁的λ=40W/(m·℃)。试求: ①总传热系数K o ;(80.8W/(m 2·℃)) ②管外对流传热系数α2增加一倍,总传热系数有何变化?(增加了82.4%) ③管内对流传热系数α1增加一倍,总传热系数有何变化?(增加了6%) 6.有一碳钢制造的套管换热器,内管直径为φ89mm×3.5mm ,流量为2000kg/h 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冷却水在环隙从15℃升到35℃。苯的对流传热系数αh =230W/(m 2·K ),水的对流传热系数αc =290W/(m 2·K )。忽略污垢热阻。试求:①冷却水消耗量;(1335 kg/h)②并流和逆流操作时所需传热面积(并流6.81 m 2,逆流5.83 m 2);③如果逆流操作时所采用的传热面积与并流时的相同,计算冷却水出口温度与消耗量(46.6℃,846 kg/h),假设总传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7.有一台运转中的单程逆流列管式换热器,热空气在管程由120℃降至80℃,其对流传热系数α1=50W/(m 2·K )。壳程的冷却水从15℃升至90℃,其对流传热系数α2=2000W/(m 2·K ),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皆可不计。当冷却水量增加一倍时,试求①水和空气的出口温度t'2和T'2,忽略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t'2=61.9℃,T '2=69.9℃)②传热速率Q'比原来增加了多少?(25%) 8.为了得到热水,0.361 MPa (t s =140℃) 的水蒸气在管外凝结(如图3所示),其表面传热系数29500W/(m K) o h 。冷却水在盘管内流动,流速为0.8m/s ,黄铜管外径为18mm ,壁厚为1.5mm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