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1)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1)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1)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1)

前言

景观设计学是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与其相近的专业词语有“园艺”,“景观建筑”,“造园”等概念,但景观设计的范畴不仅包括了以上内容,还涵盖着更为广阔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设计艺术。

在当前资源缺乏,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在各个专业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散和极大的响应。景观和景观设计的研究是在造园艺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的又一次重新认识。这不仅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进步,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进步。

景观设计的思想源源流长,时至今日终于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这是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高需求的体现。景观设计学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景观设计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

景观设计学在各国有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的表达是:强调土地设计,即通过对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要求从事景观设计的人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设计能力,包括草图绘制、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技能。

在美国,景观设计职业范围的活动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观改造、城镇设计和历史保护等。景观设计专业在美国被认为是一个紧俏的专业、内涵丰富的专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在加拿大,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景观设计师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包括: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高尔夫项目和度假村规划设计,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区域的规划设计等。

在各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加速,今后的十多年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涌向城市,在我国更是如此。人们将越来越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这对我国景观设计专业来讲,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国家的景观设计教育落后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的市场将会被国外先进设计公司所占领。

为了促进景观设计专业和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鉴于目前国内外没有一本系统论述景观设计理论和适合于本科教学的教材,我们组织编写了《景观设计学教程》。本教材共分两个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部分论述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实践部分结合具体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始末,对今年来景观设计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在具体的设计中,使学生复习早先学习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本教材只限在学校使用,不公开出版。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谢谢!

目录

理论篇 (4)

第一章绪论 (4)

第一节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4)

景观(Landscape): (4)

景观的多种理解: (4)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4)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 (4)

第二节景观设计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建筑学 (4)

城市规划 (4)

风景园林学 (4)

市政工程学 (5)

第三节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5)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5)

主要的代表观点 (5)

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 (6)

第四节景观设计的活动领域 (6)

第五节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状况 (6)

第二章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8)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基础 (8)

生态学(ecology) (8)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8)

景观生态要素 (8)

第二节行为地理学 (9)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9)

人们的活动行为是景观设计时确定场所和流动路线的基础。 (9)

人类对其聚居地和住所的需求 (10)

第三节景观设计要素 (10)

地形地貌 (10)

植被设计 (10)

地面铺装 (11)

水体设计 (11)

景观小品 (11)

第四节景观设计的方法 (11)

构思 (11)

构图 (11)

对景与借景 (12)

隔景与障景 (12)

引导与示意 (12)

渗透和延伸 (12)

尺度与比例 (12)

质感与肌理 (12)

节奏与韵律 (12)

第三章(独立住宅)庭院设计 (12)

第一节住宅基地的组成 (12)

住宅的组成 (12)

第二节室外空间 (13)

空间 (13)

理解室外空间 (13)

空间的组成 (13)

户外休闲空间分析 (13)

第三节设计过程 (14)

调研与准备 (14)

设计绘制施工图 (15)

施工 (15)

第四章居住区景观设计 (15)

第一节居住区基本组成 (15)

居住区用地组成 (15)

第二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原则 (16)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 (16)

规划设计过程 (16)

规划设计原则 (16)

第三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 (17)

住区景观结构布局 (17)

绿化种植景观 (17)

道路景观 (18)

场所景观 (18)

硬质景观 (20)

水景景观 (23)

庇护性景观 (26)

模拟化景观 (27)

高视点景观 (28)

照明景观 (28)

第五章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29)

第一节城市广场设计 (29)

城市广场的概念 (29)

广场源源 (29)

城市广场分类 (30)

城市广场建设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前期需收集的基础资料 (32)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成果 (32)

第二节城市公园设计 (34)

现代公园的产生 (34)

城市公园的层次 (34)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35)

城市公园设计导则 (35)

第三节城市滨水区设计 (36)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36)

滨水区历史演变过程 (36)

滨水区发展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贡献 (37)

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是世界性的现象 (37)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力和契机 (37)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特点和趋势 (38)

第四节城市商业步行街设计 (39)

透视步行街 (39)

中国的步行街 (39)

步行街的作用 (40)

步行街的类型 (40)

步行街的设计原则 (41)

第六章城市绿地景观规划 (42)

第一节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任务 (42)

区位、性质和规模的确定 (42)

绿地内各种要素的组织与设计 (43)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功能、分类与规划内容 (43)

城市绿地的概念 (43)

城市绿地功能 (43)

城市绿地分类 (43)

城市绿地的衡量指标 (43)

规划成果 (43)

参考文献: (46)

理论篇

理论篇主要介绍景观设计的起源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应用领域,包括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庭院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步行商业街,濒水区开发乃至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第一章绪论

提到“景观”或“景观设计师”,人们往往容易和“园艺师”,“园丁”和“造园师”混为一谈,将景观设计定位于简单的艺术创作,如花园设计,苗圃种植等单一的活动层面上。景观设计是一项设计内容丰富的,具有科学理性分析和艺术灵感创作于一体的,关于对土地设计的综合创作,并旨在解决人们一切户外空间活动的问题,为人们提供满意的生活空间和活动场所。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一直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连,包括人们对生存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环境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改造活动。这种活动孕育了景观设计学产生。我们回顾相关的历史,可以隐约窥视到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或者说是这种追求和改造活动形成的众多的学科如建筑、景园设计、画家等一起促生了景观设计的诞生。因此,在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领域之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2.景观设计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景观设计的产生;

4.景观设计的活动领域。

第一节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景观(Landscape):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的多种理解: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的地学理解:

地表现象;综合自然地理区;地理单元。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改造、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将其定义为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

景观设计师是以景观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

景观设计师工作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二节景观设计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景观设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相当深厚和宽广的知识底蕴,如哲学中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或人地关系)的认识;在艺术和技能方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得益于美术(画家)、建筑、城市规划、园艺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但美术(画家)、建筑、城市规划、园艺等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比较早,尤其在早期,建筑与美术(画家)是融合在一起的。城市规划专业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才和建筑专业逐渐分开的,尽管在中国这种分工体现的还不是十分明显。因此,谈到景观设计学的产生首先有必要理清它和其他相近专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其他专业所解决的问题和景观设计所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异。这样才可能阐述清楚景观设计专业产生的背景。

建筑学

建筑活动恐怕是人类最早的改善生存条件的尝试。地球上不同种族的人们,在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尝试、摸索之后,终于在这种尝试活动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为建筑学的诞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筑作品的主持完成,开始是由工匠或艺术家来负责的。(进一步查阅《城市发展史》)在欧洲,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工匠和艺术家完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广场,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流派。那时,由于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完成一定数量的建筑。建筑与城市规划是融合在一起的。工业化以后,由于环境问题的突现以及后来二十世纪的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重新的认识,例如出现了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的“阳光城市”和他主持完成的印度城市昌迪加尔(chandigarh)。直到建筑与城市规划逐渐相互分离,各自有所侧重,建筑师的主要职责就专注于设计居于特定功能的建筑物,例如住宅、公共建筑、学校和工厂等。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虽然早期是和建筑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大陆的国家,都有关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比如比较原始形式的居民点选址和布局问题;中国的“体国经野”区域发展的观念和影响中国城市建设《营国制度》。但现在,城市规划考虑的是为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制定总体计划,它更偏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

风景园林学

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祭祀神灵的场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的园囿和居民为改善居住环境而进行的绿化载植等。如公元前2600年前埃及在高阜上神殿周围栽植圣林;中国古代的“园囿”;这些都是园

林的雏形。

无论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环境,还是为皇宫贵族建筑的玩赏场所,景园建筑或造园活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科和技术,活动领域和景观设计存在着一定程度和领域的交叉,以至于人们往往将景观设计等同于景园设计。与景园设计相应的园丁(Gardener)和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的工作则主要在于基本的园林设计和养护。

市政工程学

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给排水工程,城市电力系统,城市供热系统,城市管线工程等内容。相应的市政工程师则为这些市政功用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设计学,严格意义上讲,其研究领域和实践范围不是界限十分明确,从定义上理解,它包括了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人文艺术和科学理性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景观设计和其他规划职业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景观设计要综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其创造出具有美学和实用价值的设计方案。

第三节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从上节“景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景观设计的产生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发展、融合和进一步分工的结果。在上节我们简单介绍了各个专业的研究范围和实践领域后,下面介绍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产生就顺理成章,浅而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景观设计专业在国外设置的比较早,因此我们论述其产生主要从国外的发展情况谈起。文中可能会再次论及景观或景观设计的有关概念,这不是作者故意重复累赘,而是因为景观设计的产生和许多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的大师以及他们的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说不足以将问题叙述清楚。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基于以上的概念理解,从原始人类的为了生存的实践活动,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所有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活动,在地球上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景观格局。如俞孔坚先生在《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列出的农业社会的栽培和驯养生态景观,水利工程景观,村落和城镇景观,防护系统景观,交通系统景观;工业社会的工业景观,及其带来或衍生的各种景观。

在这里景观是一种客观现象或客观状态,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景观的价值和审美的功能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还没有真正产生。工业化社会之后,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但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同时也将原有的自然景观分割的支离破碎,完全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以至于人们开始逃离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景观的价值逐渐开始被人们认识和提出。有意识的景观设计才开始酝酿。或者可否从另外的角度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一条主线:在工业化之前人们为了追求欣赏娱乐的景观造园活动,如国内外的各种“园、囿”,在这样的思路之下,产生了国内外的园林学、造园学等;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强化了景观设计的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景观设计的主题,由娱乐欣赏,转变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即解决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者姑且将工业革命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和建设归纳为传统意义的景观设计或景观活动;本书中论述的景观设计特指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即在大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兴起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基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办法。

主要的代表观点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观点和文章开始提出、发表。

刘易斯.福芒德在其《城市发展史》中描述19世纪欧洲的城市面貌及城市中的问题:“一个街区挨着一个街区,排列得一模一样,单调而沉闷;胡同里阴沉沉的,到处是垃圾;到处没有供孩子游戏的场地和公园;当地的居住区也没有各自的特色和内聚力。窗户通常是很窄的,光照明显不足……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城市的卫生状况极为糟糕,缺乏阳光,缺乏清洁的水,缺乏没有污染的空气,缺乏多样的食物。”刘易斯.福芒德开始关注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奥地利城市规划师米罗.西特强调城市公园可以对城市的健康卫生起到作用。

霍华德的《明日的花园城市》认为:城市的生长应该是有机的,一开始就应对人口、居住密度、城市面积等加以限制,配置足够的公园和私人园地,城市周围有一圈永久的农田绿地,形成城市和郊区的永久结合,使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协调、平衡、独立自主地发展。

在人们对城市问题提出各种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后,大体一致认同的观点是,在城市中布置一定面积和形式的绿地。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十大类之一。城市绿地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公园、街头绿地、生产绿地、防护林、城市广场绿地等。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同时又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的造景元素。

有了以上大致的共同观点,景观设计拉开了序幕,包括英国改善工人居住环境,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当前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这个过程有褒有贬。总之,景观设计已经粉墨登场,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奥姆斯特德(F.L.Olmsted)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创始人。

奥姆斯特德15岁时因漆树中毒而视力受损,无法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此后20年中,他广泛游历,访问了许多公园和私人庄园。他学习了测量学和工程学、化学等,并成为了一名作家和记者。由于奥姆斯特德在文学界的重要影响,他在1857年秋天获得纽约市中央公园主管职位。在他30多年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芝加哥的滨河绿地及世界博览会等。他是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创始人和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的创始人。因此,奥姆斯特德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

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其职业化进程,美国是走在最前列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的景观设计专业发展也比较早。1932年,英国第一个景观设计课程出现在莱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相当多的大学于20世纪50-70年代早期分别设立了景观设计研究生项目。景观设计教育体系相对而言业已成熟,其中,相当一部分学院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在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是哈佛大学首创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史代表了美国的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史。从1860年到1900年,奥姆斯特德等景观设计师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校园、居住区及自然保护地等方面所做的规划设计奠定了景观设计学科的基础,之后其活动领域又扩展到了主题公园和高速路系统的景观设计。

纵观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还必须学习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

因此,景观设计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生的,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四节景观设计的活动领域

景观设计与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融合。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环境和景观的价值所在。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开始关注城市的健康发展,关注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这也是景观设计与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共同的追求目标之一。因此,在以上各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绿化、城市空间设计等手法,在庭院设计、城市开放空间等领域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也是景观设计为何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都有其发展的原因。

一般来讲,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方面;在园林专业中有景园规划设计等方面;在建筑学中体现在景观建筑学方面;在城市设计中如城市广场设计、城市滨水区设计、城市公园设计等都有许多的专业人士在从事着景观设计的工作。

目前,景观规划与设计不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运用新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场地设计、景观生态分析、风景区分析等方面都开始了对RS、GIS和GPS的运用和远近研究。

本教材参考刘滨谊的观点。他认为景观设计或景观工程实践的整体框架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

国土规划:自然保护区区划;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

场地规划:新城建设;城市再开发;居住区开发;河岸、港口、水域利用,开放空间与公共绿地规划、旅游游憩地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创造;校园设计;指导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街景广场设计;

场地设计:科技工业园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校园设计;

场地详细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店面、灯光;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和实践范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和扩充的。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其具体的实践领域也有所差别,这不仅和学科本身的发展关系紧密,和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密切的关系。文中列举出部分观点,希望读者参阅、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第五节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城镇化已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37%,在未来的10-15年之内,将达到60-70%。中国的人地关系将面临空前的紧张状态。设计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和热点,也是未来几个世纪的主题之一。所以,景观设计学(核心内容是城市与环境的设计,不同尺度的人居空间的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宗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都前所未有,城镇发展成为当今和未来可预见时段内的一个令人鼓舞的主流,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城市建设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如贪大求洋、破坏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好高骛远、孤陋寡闻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专业教育的缺乏。在专业教育方面,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陈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技术与方法落后、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有待增强,等等已成为提高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机制的不尽合理,所以要改革教育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等设计学科分别设在建筑类(65%)、工程类(15%)、环学类(15%)、林学类(5%)的院校中。因此,综合型的设计高级人才目前十分短缺。以景观设计的姊妹专业建筑为例,中国目前只有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10的设计师来做相当于国际同行人均5倍的设计任务(见下表)。可见人才之短缺。而高质量的人才就更是奇缺,更何况中国应有自己的人才来主导本国的设计。而景观设计的情况则要比这严重得多。

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年每个建筑师服务人口的情况(据Kuhauss)见表1-1。

表1-1

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等专业。另外,一些环艺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公司也随着目前的“景观”热潮,从事一些视觉产品的销售和项目终端的实施。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可以说这是引导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简介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简称GSLA, PKU)成立于2003年元月,其前身为1998年元月创办的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只招收研究生水平以上的学生,同时开展高级培训教育。计划从2004年正式对外招生。

培养目标和方向

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景观设计、组织与管理能力,良好的外语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景观设计领域的领袖之才。主要专业方向包括:

1.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

2.新城镇与社区规划设计

3.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科技园区与校园规划设计

5.城市街区与地段景观设计

6.综合地产开发规划设计

7.风景与遗产地规划设计

8.户外游憩景观规划设计

9.景观建筑设计

10.景观与城市管理

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参照的是哈佛学院的教学模式

(1) 给限量教授设立教席(通过设立专项基金)

(2) 引进外智,聘请国际学者和设计师,流动式短期就职。

(3) 模块式课程设计:自由组合,形成灵活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教育体系。

(4) workshop和studio方式:结合实际项目,开展短期研讨班以及课程设计方式进行教育。

(5) 学制。根据不同专业背景设计多种研究生水平以上的学位。

第二章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设计的宗旨是为人们规划设计适宜的人居环境,具体讲是通过对具体地块合理分析,做出其用途的进一步安排,通过设计解决人们一切户外空间活动的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过,景观设计和相近学科的发展,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进步。地块上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使用它的人提供方便,人们对地块的安排也要尊重自然地形,以达到人地和谐。因此,景观设计就离不开对生态学和人类行为的研究。本章以两节的内容解决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问题。第三节介绍景观设计的要素。第四节介绍景观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是房子、住所、家务活生活所在地,“ecology”是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的意思。德国动物学家Haeckel,1866年首次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由于其综合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成为现今社会无处不在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是工业革命后一段时期人类聚居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追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产生的。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Troll 提出的。他指出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者组合而成,是表示支配一个地域不同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这使人们对于景观生态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后来,德国另一位学者Buchwaid 进一步发展了景观生态的思想,他认为景观是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由陆圈、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虽然很少著书立说,但他的经验生态思想、景观美学和关系社会的思想却通过他的学生和作品对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次大战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城市蔓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Lan Lennox Mcharg 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代言人,和一批城市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开始了不懈的探索。他的《Design With Nature1969》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建立了当时景观设计的准则,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地承担起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设计的重任,使景观规划设计在奥姆斯特德奠定的基础上又大大扩展了活动空间。他反对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即土地的适宜性。Mcharg的理论关注了某一景观单元内部的生态关系,忽视了水平生态过程,即发生在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

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多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之间的生态系统,并用“斑块——廊道——基质”来分析和改变景观。景观规划依次为基础开始了新的发展与进步。

景观生态要素

景观设计中要设计的要素包括水环境,地形,植被,气候等几个方面。

水环境

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繁衍都离不开水资源。同时水资源又是一种能源,在城市水资源又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造景的素材。一座城市因山而显势,存水而生灵气。水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因此,在当今城市发展中,有河流水域的城市都十分关注对滨水地区的开发、保护。临水土地的价值也一涨再涨。人们已经认识到水资源除了对城市的生命力支持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对城市河流的改造已经成了共识,但是对具体的改造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对河道进行水泥护堤的建设,却忽视了保持河流两岸原有地貌的生态功效,致使河水无法被净化等问题。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水资源利用时,美国景观设计学家西蒙兹提出了十个水资源管理原则,在此作为水景营造的借鉴原则。

1.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2.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

3.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4.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5.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存量;

6.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地表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建的暴雨排水系统;

7.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8.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税率;

9.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10.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在补充技术的改进。

地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地球表面营造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平原、丘陵、山地,江河湖海。人们在经过长久的摸索、进化,选择了适合生存居住的盆地、平原、临河高地。在这些既有水源,又可以获得食物或可进行种植的地方,繁衍出地域各异的世界文明。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地形的态度经过了顺应——改造——协调的变化。这个过程,人们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关注对地形的研究,尽量可以减少对原有地貌的改变,维护其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今天,城市发展用地略显局促,在保证一定的耕地的条件下,条件较差的土地开始被征为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在城市建设时,如何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场地设计时需要考虑,由于场地设计的工程量较大而且繁琐。因此,可以考虑采用GIS、RS等新技术进行设计。可以在项目进行之前,对项目的影响做出可视化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植被

植被不但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效。因此,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设计素材之一。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规划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率地的安排,以城市公园、居住区游园、街头绿地、街道绿地等,使城市绿地形成系统。城市规划中采用绿地比例作为衡量城市景观状况的指标,一般有:城市公共绿地指标;全部城市绿地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

此外,在具体的景观设计实践时,还应该考虑树形、树种的选择,考虑速生树和慢生树的结合等因素。

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纬度愈高,温度愈低,反之则相反。但是,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是受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面、大气环流等。因此,城市就有“城市热岛”的现象,而郊区的气温就凉爽宜人。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们有意识地回在居住地周围种植一定的植被,或者喜欢将住所选择的靠近水域的地方。人类进化的经验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领域都关注如何利用构筑物、植被、水体来改善局部小气候。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一些:

1.对建筑形式、布局方式进行设计、安排;

2.对水体进行引进;

3.保护并进可能扩大原有的绿地和植被面积;

4.对住所周围的植被包括树种、位置的安排,做到四季花不同,一年绿常在。

总之,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运用生态学的思想,利用实际地形,降低造价成本,积极利用原有地貌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二节行为地理学

一个地方特有的地形地貌和与之俱来的居民的风土人情或性格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草原人的豪爽、黄土地人的憨厚纯朴,江南人的精明能干等。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塑造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环境和人的行为、心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研究最早起源于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分支学科,也有的学者把其作为一种新的人地关系的思想观点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工作者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人文地理学研究范畴开辟的新研究领域,主要是从人类行为的角度,采用非规范和非机械的整体方法,研究人类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认识过程和行为规律。

行为地理的研究成果被许多领域关注、借鉴,如城市学家、社会学家、建筑设计师等等。1960年前后,E.T.Hall 提出了“空间关系学”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空间尺度加以量化:密切距离(0-0.45米),个人距离(0.45-1.20米),社交距离(1.20-3.60米),公共距离(7-8米)。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理论开始对设计学起到指导作用。如挪威建筑学教授Christain Norbergshulz 写的《存在、建筑与空间》对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美国加州建筑学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论文和著作用了很多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探讨建筑中的形式问题。1960年Kavin Lynch 的《城市意向》尝试如何找出人们头脑中意向的方法,并将之描绘表达出来,将之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他通过收集尝试居民回答的问题和一些城市意向图资料发现其中有许多不断重复着的要素、模式。这些要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类: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inct)、中心与节点(Nodes)、标志物(Landmarks)。

环境空间会对人的行为、性格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气质,同时人的行为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居住区、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道、工厂企业园区,城市商业中心等人工环境的设计和使用上。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道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的空间。人们的间接空间活动范围比直接活动空间的范围大得多。直接活动空间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间接活动空间则极力人们进一步的空间探索与王,从而产生迁移行为活动。

人们的活动行为是景观设计时确定场所和流动路线的基础。

行为地理学将人类的日常活动行为分为以下方面: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我们在考虑以上三种行为与景观设计的关系。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是指人们的上学、上班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和地点。这时,人们包括外地游览观光者在内对景观空间的体验是对由建筑群体组成的整体街区的感受。景观设计在这个层面上应当把握局部设计与整体的融合。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受到消费者的特征影响,商业环境的影响,居住地与商业中心的距离的影响。因此,在这个层面上主要考虑商业环境及其设施的设计,除了可以完成人们身心愉悦的购物行为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休息、游玩等功能。商业环境的成功营造不但可以改变城市地价,提升城市活力,还会抬升城市的品牌。在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景观设计是经营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朋友,同时,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行为的发生往往会在住宅的前后,广场,公园,体育活动场所以及家里进行。因此,这些行为所设计的场所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以上三种行为空间及其相应的景观设计实践领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项目设计时要通盘考虑,突出重点。

有另外的观点,将人类行为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1)强目的性行为。即设计时常常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如商店的购物行为,展览馆的展示功能,公园的游

览观赏功能等。

(2)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典型的是抄近路。我们来分析对抄近路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讲,在到达目的点的前提下,人会本能地选择最近的道路。这是人固有的行为决定的。因此,在住区道路、游园设计、街头广场绿地的设计时都要考虑这点。

处理方法:按照传统的观点对抄近路的处理方式是利用围墙、绿化、高差进行强行调整。这种处理方法,很明显地可以解决问题,但给人的感受是场地使用的不方便。因此,良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性,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路线的设计。这里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我们再次来借鉴一下。有一公园的线路设计,在公园的主体建设完成后,剩下了部分的草坪中的碎石铺路还没有完成。他们的做法是等冬天下雪后,观察人们留下最多的脚印痕迹确定碎石的铺设线路。这既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有避免了不合理铺设路线的财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在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游园或草坪中铺设了碎石或各种材质的人行道,但在其周围不远的地方常常有人们踩出来的脚印。这说明我们设计铺设的线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几何形态的中心绿地下雪天观察到人的行为轨迹受到欢迎的中心绿地

(3)伴随强目的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比前面两种更加体现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本能。如人们的左转习惯,人们虽然意识不到为什么左转弯,但是实验证明,如果防火楼梯和通道设计成右转弯,疏散的速度会减慢。这种行为往往不被人重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对其聚居地和住所的需求

安全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包括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如土地、空气、水源、适当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这些条件的组合要可以满足人类在生存方面的安全感。

领域性

领域性可以理解在保证有安全感的前提下,人类从生理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活动范围要求有一定的领域感,或

领域的识别性。领域性的确定,人们才有安全感。在住区、建筑等具有场所感的地方,领域性体现为个人或家庭的私密或半私密空间,或者是某个群体的半公共空间。一旦有领域外的因素入侵,领域感受到干扰,领域内的主体就会产生不适或戒备因素就会产生。领域性的营造可以通过植被的设计运用实现。

通达性

无论是远古人们选择居住地还是修建一个是在的住所,都希望有观察四周的视线和危险来临时迅速撤离的通道。现在,人们除了有安全舒适的住所外,一般来讲,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们一样会选择视线开阔,能够和大自然充分接触的场所。即在保证自己的领域性的同时,希望能和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

对环境的满意度

人们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外,还有一种难以描述清楚的对环境的满意度。可以理解为周围的树林、草坪、灌木、水体、道路等因素的综合视觉满意程度。人们虽然无法提出详细、具体的要求目标,但对居住地和住所有一个模糊的识别或认可的标准,比如可以划分为:喜欢、不喜欢、厌恶;满意、一般、不满意等。

了解人类的基本空间行为和对周围环境的基本需求,在景观设计时心里就有一个框架或一些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因此,行为地理学是景观设计过程中内在的原则之一,它虽然不直接指导具体的设计思路,但却是方案设计和确定的基础,否则设计的方案只是简单的构图,不能很好地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和场所。此外,简单的构图创作除了不能满足使用功能外,还会造成为了单纯的构图效果浪费大量项目建设资金以及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资金流失。

第三节景观设计要素

基于前两节景观生态的思想和人类行为的规律介绍之后,我们来谈谈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景观设计的素材或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可以较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

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植被设计

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

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植被的功能包括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费视觉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护物种的功能;植被的视觉功能指植被在审美上的功能,是否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通过视觉功能可以实现空间分割,形成构筑物,景观装饰灯功能。

Gary O. Robinette 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工程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住区的识别性,使住区更加人性化。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这里植被设计被再次提起,使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无论是运用何种素材进行景观设计,首要的目的是满足设计的使用功能。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在手法上表现为构图,但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对环境的识别性。在明晰了设计的目标后,我们可以放心地探讨地面铺装的作用、类型和手法。

地面铺装的作用有这样几个:

为了适应地面高频度的使用,避免雨天泥泞难走;

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

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

地面铺装的类型,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广场。

石材铺装

预制砌块

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线性、流行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

水体设计

一个城市会因山而有势,因水而显灵。喜水是人类的天性。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水的形态多样,千变万化。

景观设计大体将水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计方法。静有安详,动有灵性。

根据水景的功能还可以将其分为观赏类,嬉水类。

水体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

水景设计和地面排水结合;

管线和设施的的隐蔽性设计;

防水层和防潮性设计;

与灯光照明相结合;

寒冷地区考虑结冰防冻。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主要指各种材质的公共艺术雕塑或者与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电话、指示牌、路标等。

第四节景观设计的方法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要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的、满足客户需要的、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简单归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构思

构思是一个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方面和国内外景观实践领域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我们这里沿用本书大观点,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包括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区域等很多的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或学科发展来看,着重于具体的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这里我们认为是狭义上的景观设计。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狭义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安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构图

在构思的基础上就是构图的问题了。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构图始终要围绕着满足构思的所有功能。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面构图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

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比例准确地表现出来。

立体造型:整体来讲,是地块上所有实体内容的某个角度的正立面投影;从细部来讲,主要选择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从以下的设计手法中可以体现出这层意思。

对景与借景

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尽端安排的景物称为对景。对景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亭台、花架等,一目了然;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其布置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将远处的景致借用过来。如苏州拙政园,全面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隔景与障景

“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是我国古代造园的手法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手法。隔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铺地等很多元素。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将有人引导到公园的中心。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的形式。暗示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的形式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身随景移“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感觉。

渗透和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变之。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的延伸、渗透,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不会“嘎然而止”,给人良好的空间体验。

尺度与比例

景观设计主要尺度依据在于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行为,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学校的教学楼前的广场或开阔空地,尺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于局促。太大了,学生或教师使用、停留会感觉过于空旷,没有氛围;过于局促会失去一定的私密性。因此,无论是广场、花园或借都绿地都因该依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关于具体的尺度、比例,许多书籍资料都有描述,但最好的是从实践中把握感受。

质感与肌理

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植被和铺地方面。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如花岗石的坚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纹理和细腻,草坪的柔软,书奴的挺拔,水体的轻盈。这些不同材料加以运用,有条理地加以变化,将使景观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的均匀分布等。韵律是节奏的深化。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有在了解这些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

第三章(独立住宅)庭院设计

庭院设计或者住宅设计,主要指建筑群、建筑单体或者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设计。在国外多是一些别墅的庭院设计;在国内主要指居住区内部的景观设计,使用者主要是居住区内的居民、以及公司团体或机构的建筑庭院设计、使用者是公司职员和来访客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空间和居住条件。因此,本章以独立住宅为主介绍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步骤,以便学生获读者了解一个项目的始末。主要内容包括住宅基地、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等内容。

第一节住宅基地的组成

对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体别墅或联排别墅来讲,其住宅基地周围大致都是宽敞的草地和各式各样的植被。住宅建筑一般布置在基地的中央,自然地在其周围形成了前院和后院。

住宅的组成

前院前院一般是住宅的公共环境。

大多数住宅用地的前院有两个基本功能:

1.它是从街道来观赏住宅的环境或前景;

2.它是达到住宅及其入口的一个公共区域。

从景观学角度考虑,前院为街道欣赏住宅提供了一个“背景”。作为一个公共区域,它是住宅主人以及亲戚、朋友和其他拜访者进入住宅的重要通道,它是进入住宅的前奏。

后院后院带有一定的私密性,是住宅用地中变化最多的地方。

后院的功能是容纳多种活动的场所,包括:

接待客人;

娱乐活动;

读书写作;

实用的活动如修理活动、制作活动等。

但是从目前的资料和国内实际的情况来看,前院与后院的设计布置在景观设计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布置形式过于简单,私密性差,实用性低等特点,还需要设计者做更多的工作。

住宅

住宅,常常指我们所说的“家”。景观设计中的住宅设计与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关系密切。住宅的风格

大多由建筑设计师的爱好和住宅主人的个人偏好决定。

第二节室外空间

庭院设计的重点在于室外空间的设计。室外空间的重要性在于住宅用地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在地面上的二维空间式样的创造或者是沿着房子周边布置植物,而是一个空间的三维组织。空间是我们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因此,所有组成室外空间的基地元素如植物材料、人行道、墙体、围栏以及其他的结构应被看作有形元素来对室外空间进行限定。

空间

什么事空间?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空间”这个词,是用来形容由环境元素中的边线和边界所形成的三维的空处、场所或空洞。例如,室内空间式存在于所有建筑中的地板、墙体和天花板之间。同样,室外空间可以看成是由诸如地面、灌木、围墙、柵栏、树冠等环境中的有形元素围成的空间。

室内空间由地面、屋顶、围墙组成;室外空间可以采用一定的材料组织构成。良好的室外空间可以看成是室内空间的自然延伸,可以得到和室内空间一样的有效利用。

一个有用的空间具备的特点有:足够的空间;充分的私密性;一定的装饰;适当的家具。

理解室外空间

在基于上面一个有用空间的基础上,我们来理解室外空间。要理解室外空间的有效方法是,把它当作类似于住宅内部房间一样的室外房间。房间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来界定,形成一种围合的感觉。在这个空间同样存在着入口空间、娱乐空间、工作空间等。不同的是组成这些空间的素材就要靠我们来筛选和组织设计,创造良好的室外空间。

空间的组成

我们可以将室外空间简化为地面、垂立面、顶面三个组成部分。在这三个部分界定的空间包含了人们精神意愿或下意识中应该具有的功能分区如入口空间、娱乐空间、工作空间等。

一个成功的空间营造就是要采用合适的材质对地面、垂立面、顶面的赋予、安排。如地面可以采用不同色彩的地砖、草坪(地砖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草坪可以有不同纹理等特点);垂立面的构成可以采用小乔木、柵栏或矮墙加藤类植物等;顶面则可以采用硕冠的乔木,凉亭、棚架、藤架等。总之结合色彩、质地、纹理等方面采用不同的素材,并加以适当的安排可以成功地营造出人性化的室外空间。

户外休闲空间分析

户外空间的使用对象可能是儿童、老人,也可能是访客等等。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我们了解了这些特点,在实际的项目设计时就会给客户提供有特色的设计方案。

儿童户外休闲空间

儿童游戏分为角色游戏、数学游戏和活动游戏。这三种游戏占儿童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当然,成年人又有成年人喜欢的游戏。在生活居住区中,儿童的户外活动分为同龄聚集性的、季节性的、时间性的,自我为中心性的。年龄的组成要区分2周岁以前,2—6周岁,6—12周岁,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游戏场地的规划与设计分住宅庭院内部的,住宅组团内部的,居住小区中心的,居住区中心的,公园内的,专门的儿童公园及游乐园场所,特殊用地的儿童游戏场。

1—5岁儿童的户外休闲空间设施心理因素

为1—5岁儿童提供必要的活动游玩设施的公园和景区是非常受到家长们的欢迎的。孩子们的父母及爷爷奶奶带着年幼的孩子来与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同时自己也在参与中带来快乐。儿童游乐设施的建立,在小区中,在生活住宅周围,在公园景观的某个地区特别开辟,不但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同样也会变为家长、老年人的社交场所。举行户外的娱乐活动与市内的活动同等重要,儿童身体的发育与跑、跳、攀爬等大幅度的大运动量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同时对儿童身心发育,就是在儿童教育学中所提到的认知或感知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儿童对环境的反映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活跃。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哈泽Haase)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尽管孩子们能够自己发现多种接触自然环境的游戏方式,但所设计的游戏设施的模糊度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游戏娱乐设施的含义要是太模糊,他也许就会原封不动,得不到使用。相反,有些使用方式,游戏规则十分繁琐的设施在活动的过程中已不自觉的丧失了活动及设施自身所要表达的对儿童心理、生理机能培养的初衷和目的。

基于儿童尺度上的设计要点

要注意儿童的身体高度特点。我们不能用我们成年人的观察视角去观察儿童。户外娱乐空间设施要注意儿童的身体强度和忍受度的问题,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运动度及运动量或是成人的探险、冒险的趣味度来加与儿童,这样势必会带来危险和伤害。

户外区域的设施建立,周边的环境要同室内一样亲切温和。从一处区域转到另一处将会自然轻松,户外的场地铺面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诸如像沙滩、山丘、草地、树叶、光滑的、粗糙的、软质的、硬质的,都是可以尝试的途径。同时可以利用大树或树林、土丘或建筑的布局来减弱强风的影响。

提供多方位的游戏方式和设施,不要只提供单一的秋千、跷跷板等设施,要提供适合儿童身体发育适合儿童运动量的器具,诸如:跑、跳、攀爬,。提供成套多种的游乐设施和丰富的环境,要保留或创建一些野生的或自然区域,提供儿童足够的沙子、泥和水,而组成的玩沙区,但同时这些玩沙区要与器械区和其它的干净情节的区域较好的合理分隔;或提供儿童玩水的可能,提供浅的池塘、水坑、喷水器械(水龙头、水泵),动的静的水的形态设施,当然,水的娱乐设施要考虑到季节与不同纬度地区的差别。

提供多种多样的游乐器械。要有大量攀爬、滑行、荡来荡去的机会,要有一些游乐器械保留我们传统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或是对一些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再设计并合理利用,并考虑游戏娱乐设施器械可以拆卸以适应不同时期季节的游乐方式。游乐器械可由不同部件组成,而不是单一巨大的整体化设备。

同时考虑到安全性,器械下面是否有弹性面材,如:草皮、沙或其它的软质材料,要严格达到行业规范要求,严禁有类似于卷入、突出物、尖锐棱角、挤压、磕碰、滑倒、夹伤、撞头、翻倒、等危险结构和不良使用方式的存在。

大范围或是多项目的儿童游乐场所内要考虑到许多辅助性的设施的建立,儿童的公共厕所是必不可少的。国

内许多儿童户外游乐园场所没有儿童的公共厕所,经常看到家长拉着孩子在路边、树后、草丛中方便,不能不说是一憾事。提供一个能饮用又能游戏的水源,在国外许多街头景区都有饮水器这样的设施,可提供饮用,也可作为游乐结束后洗洗孩子脏乎乎的小手的清洁水源。要有足够多的供儿童及家长休息的座椅,儿童在游乐时家长要有一处可供休息的长椅。

选择合适的地点、地区环境建设设施,我们可以选择在安静的小区绿地花园中,幼儿园内或园外的绿色空地或是在公园、景区内单独开辟儿童户外娱乐场所,也可以在城市当中繁华的商场外,做一半封闭的户外儿童场所,但无论在何处建设都应考虑到儿童的以上特点。同时要远离公路、喧闹、混乱、污染等不利于儿童安全及健康的场所地段。同时大龄儿童或青少年要与幼龄儿童活动场所区分开来,针对不同人群,父母与幼儿一起娱乐游玩的特点要加强。

青少年户外公共休闲空间建设

青少年通常是户外游客设施设计考虑中最少关注的人群,这也许是个不小的忽视。的确,为这么大的孩子做的户外场合设施的确较困难,由于现今的青少年早熟现象的存在,反映出许多客观的问题,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但心智却未能成熟。在他们心理中认为他们已不需要父母其它外界的干涉,认为他们已是成年人,同时他们也认为要有父母社会的关爱,因为他们仍旧是孩子,再这样的复杂的心理下,我们在许多的游戏厅、网吧中见到过这样自认为长大了的孩子,对于这样的青少年的正确引导是我们设计师乃至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主性强不受压迫。

青少年户外游乐设施的建设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不能像对待1—5岁的儿童那样做一些设施便会有父母带孩子来玩。青少年游玩游乐已不受父母的支配。通常大多三五成群的自主寻找游乐的方式和器械。带有几分冒险、刺激的活动是较能吸引他们的,但这要有安全作为前提。比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更宽广,更复杂的活动场所,利用地下俯冲、滑行、躲藏或是利用自然条件在土里挖掘,在灌木从中探险,在小溪中捕鱼、寻宝等有情节,有主题的活动是孩子们喜爱的,也可根据童话、电影或是故事建设成仿真的道具,同时再现故事中的情节,让青少年们在游戏中再现故事的内容,这都是好的方法。

在游戏中进行知识、人格的培养。

我们可以将书本中的许多物理知识、原理诸如杠杆、滑轮、离心力、回声等知识运用到孩子们的娱乐器械中去,(补充美国回声例子domus)在娱乐的同时不自觉的运用知识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设计许多集体的游戏和器械,通过几组或几个孩子间的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要设计一些能体现挑战精神或探索风格的器械。

传统活动空间设施的建设。

传统活动设施指孩子们经常玩的或易被他们接受的如场地比赛,小型的简易的足球场,一个球门,四五十平方米的大小就足以引来许多的孩子。同样简易的户外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场所都是孩子们喜爱的运动。

草地运动、慢跑、滑雪撬、滑冰、野餐都是孩子们喜欢和向往的。与儿童设施一样,这样许多的设施应根据不同地点选用不同的设计建设方式。同时,选则不同的户外活动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中较好的运用。

青少年需要一些私密的空间。

在现今的社会中,青少年反社会性的心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并非理想化的,对成年人的刻意模仿,由于家庭、社会的因素产生了许多不良少年,他们拉帮结派,抽烟酗酒,为周边的社会环境带来某些不安定因素。这样的青少年是极少的一部分,但在为青少年提供的户外游乐空间场所中,虽然青少年需要一些私密的空间,但在形式处理上要做到较多的空透与亮化,同时对于设施绿化在选择上都应该注意到耐用性和防有意碰撞的因素。在日常的管理中也应有专人巡视,避免这样的场所会成为不良少年的聚集点,为其它的孩子带来恐慌和不安全因素。

合理引导,充分利用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化不利因素为有利的条件。

青少年期望长大成熟,利用这种心理在娱乐空间场所的建设中提供较私密的个人空间或提供可靠又安全为前提的冒险和刺激的娱乐活动,让青少年的某些心理在娱乐中得到满足和宣泄,培养较为健全的人格和心智,对课堂外的知识做必要的补充。

第三节设计过程

对于独立住宅(单体别墅)来讲,应该具备供人们集中、社交、娱乐、放松、休闲、进餐以及工作的室外空间。一个室外空间的设计就是对具备以上全部或部分功能空间的设计,就是在这个地面、垂立面、顶面界定的三维空间中进行创作。具体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主要阶段:

调研与准备

设计

绘制施工图

施工

调研与准备

调研与准备阶段主要是会见客户,了解客户的喜好、需求以及预备的投资,得到客户的主要信息;

准备工作草图,收集关于基地现状和特点的草图,包括住宅的平面图、地产勘测图等资料;

基地资料分类记录于分析资料,包括基地位置、地形、排水、土壤、植被、天气等资料,以备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

制定设计计划

设计

在调研与准备阶段主要的资料收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入设计阶段了。一般讲,从设想到总体再到具体,设计阶段经过三个主要步骤:

功能图解(设想):安排地块空间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并用图解符号表示出来,并示意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住宅基地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圆圈来标明各个功能分区。

初步设计(总体):将松散的、不成熟的意图进一步理清,把徒手圆圈转变为有大致形状和特定意义的室外空间,以便于客户进行沟通。

主体规划(具体):是对初步设计的具体细化,方案更清晰明了。

设计绘制施工图

一旦方案征得客户的认可,便可以准备绘制各种指导施工人员施工的图纸,包括:施工放线图、地形图、种植图、施工细部图。

施工

最后进入施工阶段,由专业的队伍按照设计进行构筑物的建造和植物的栽培。

独立住宅室外空间的景观设计,可用认为是一个住区景观设计的延伸,一个成是景观设计的细化与组成。这里我们列出了独立住宅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的一个较粗的轮廓,更多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还有待读者去查阅、研究。第四章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是城市中一切行为活动产生的基础。人们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都要回归到自己惬意的住区中进行休息、调整。因此,居住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单介绍居住区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关于居住区规划有专门的课程讲解或参考),强调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方法。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选择和确定居住区位置、用地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室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

第一节居住区基本组成

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内容从工程角度分为室外工程和室内工程,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用地上。因此,一般的居住区组成我们指的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居住区用地组成

以上的各项内容从居住区用地组成方面表现为: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杂务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用地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及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种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道路用地

道路绿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

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

第二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而影响到开发商和设计师对住区景观的设计有着更高的追求。在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规模等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以住区(包括居住区级、小区级和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点或面,以各级道路为线,采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和素材,对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景观设计的新趋势等内容进行介绍。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指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此外,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

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第三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景观设计分类是依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性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目前,“场所”的概念今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提起和突出。因此,以上各种景观中,场所景观是核心,其他类的景观往往与场所景观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住区景观结构布局

从住区分类上看,住区景观结构布局的方式如表4-3。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

表4-4

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见表4-5)表

景观功能

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道路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因此,要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

休闲性人行道、园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能形成绿荫带,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

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场所景观

健身运动场

居住小区的运动场所分为专用运动场和一般的健身运动场,小区的专用运动场多指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和室内外游泳场,这些运动场应按其技术要求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健身运动场应分散在住区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扰民的区域。不允许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穿越运动场地。

健身运动场包括运动区和休息区。运动区应保证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地面宜选用平整防滑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要采取防跌倒措施。休息区布置在运动区周围,供健身运动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有条件的小区可设置直饮水装置(饮泉)。

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应设于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住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

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

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

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

居住区中心较具规模的游乐场附近应为儿童提供饮用水和游戏水,便于儿童饮用、冲洗和进行筑沙游戏等。儿童游乐设施设计要点(见表4-6)。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中小学 少先队活动方案 模板

少先队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队员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并丰富队员的校园生活,提高队员的组织能力及增强队员的商品意识,学校大部队决定举办“与山区小伙伴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之“爱心无限,快乐奉献--XX小学爱心义卖活动”。义卖所得善款将在系列活动之“爱心手拉手活动”中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校及小伙伴。 时间:初定第8周星期五(10月26日)下午2:00。 地点:学校大堂(一至五年级)、篮球场前水泥地带(六年级) 摄影:绮霞、锟然 电子屏幕:电教组 活动主题:爱心无限快乐奉献 活动口号:爱心大舞台奉献大家来 活动宗旨:义卖有价,爱心无价 横幅:美术组“爱心无限,快乐奉献”——XX小学爱心义卖活动 奖状准备及整理:立群 爱心抽奖:招生办 奖品准备:钟主任 活动采访及报道:德泰、红晓(文学社、广播站) 二、活动准备及要求 1.班主任积极做好爱心义卖活动的发动工作,让学生明白爱心义卖的意义,自愿捐出手中闲置不用但又完好无损的学习用品、小玩具、小摆设、图书、纪念品……作为义卖物品。 2.各班设计新颖的活动方案,根据活动方案,发动队员进行市场调查,然后以各种形式“广积货源”,所有义卖商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商品进行验收,“合格产品”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3.每位队员要准备好相应的零用钱、压岁钱积极参加活动,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义卖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必须保持七、八成新。 2.每位学生准备1件以上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三、活动过程及要求 1.学校统一划分好各班义卖点,活动当天,各班到指定区域“开店”,全体队员可以到各班的义卖柜台进行消费。 2.活动前各班可准备好广告宣传语(可向学校广播站投稿宣传本班的义卖摊点)、宣传海报,挑选大方自信的“销士”或“导购”在义卖现场做宣传,吸引顾客光临并消费。 3.各中队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适当数量的销士、导购、售货员、环保员(门前三包)、市场管理员、广告策划员、小记者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4.为了加强新闻效应,义卖结束时,各班将所得款装入统一发放的“爱心袋”中,由班长上台投入募捐箱中。(仪式结束后各班主任取回信封,下周一整理并填写好相关表格,再将善款交到财务处。) 5.一次购买三十元以上商品的,可以凭小票(每10元一张小票,大队部提供,班主任掌握操作。活动结束后善款金额要与小票派发数相符)到爱心台参加爱心抽奖一次(奖品由学校提供:小玩具、小零食等)。爱心抽奖:李明、张娟、华华 四、总结评比(所有获奖名单请在周一内交到立群处,学生标明性别) 活动结束后,学校将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人和团体评比、表彰。设置以下奖项: 1.集体:“爱心中队”称号(每个年级2名,为年级中所捐善款前两名的班级),学校将颁

公共管理学作业册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参考答案(2010) 案例分析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 (2)公益性 (3)正规性 (4)专门性 (5)志愿性

【好】校园网络设计方案(全)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五组 组长:李娟娟 组员:陈燕、余丹、李玉 罗燕、刘娟娟、常平

网络总体设计 网络架构分析 现代网络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多采用星型结构,主要用于同一楼层,由各个房间的计算机间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产生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扩展性高,成本低和可管理性好等优点;而校园网在分层布线主要采用树型结构;每个房间的计算机连接到本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然后每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在连接到本楼出口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各个楼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再连接到校园网的通信网中,由此构成了校园网的拓补结构 校园网采用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骨干网为1000M速率具有良好的可运行性、可管理性,能够满足未来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 因此在网络中心的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我们选择热路由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交换的可靠性。 传输介质也要适合建网需要。在楼宇之间采用1000M光纤,保证了骨干网络的稳定可靠,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覆盖距离大,能够覆盖全部校园。在楼宇内部采用超5类双绞线,其连接状态100m的传递距离能够满足室内布线的长度要求。 设计思路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应用,采用基于交换的技术代替传统的基于路由的技术,并且能确保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在几年内基本满足需求。 (2)开放性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从而为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连提供便利和可能。 (3)可管理性原则 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网络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运行的可管理性。在优秀的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好习惯伴我成长 【活动时间】20XX.9.12(下午) 【活动地点】学校小广场 【活动目标】 1.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哪些坏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儿歌、故事、树榜样等活动内容,明白好习惯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等习惯。 【设计理念】 此次队会,以学生平时的习惯培养为主,采用“读儿歌、讲故事、树榜样”等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白好习惯是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会毁了自己一生的道理。 【活动重点】 在讨论中学会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弄清自己的好习惯。 【活动对象】

1-3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好习惯三字经、各班习惯之星名单、故事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宣读 1齐唱少先队队歌 2辅导员开场白:同学们,当熟悉的铃声又在耳畔响起,琅琅的读书又响起整个校园,新的一天开始了。我相信,在我们的每个人的内心,正涌起一股新的力量,渴望新的一天有新的收获,有更大的进步。 3出示《好习惯伴我行》倡议书,并宣读。 4.出示《好习惯》儿歌,全队一起诵读 活动二习惯成就人生 1. 故事:《闻鸡起舞》 2. 诺贝尔奖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 卫生检测员的坏习惯 思考: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活动三评选“好习惯之星” 1.学习《孟集小学好习惯之星评选标准》。 2.在学习的基础上,宣读各班中的“好习惯之星”名单。 3.请班主任颁发好习惯之星证书、 4.好习惯之星代表发言。

活动结束 辅导员: 老师想用普德曼的一句名言作总结,那就是“播种一个好行为,就会收获一个好习惯;播种一个好习惯,就会收获一个好性格;播种一个好性格,就会收获一个好人生。”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大家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小品、讲故事、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明白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会毁了自己一生的道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看到同学们更好的表现,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养成好习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好习惯之星”,为自己创造美好人生。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网络设计方案范本

网络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设计者:王帆 11月

目录 1 校园网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网络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网络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网络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网络架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网络三层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主干网核心层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园区内汇聚层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IP规划与VLA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IP地址的分配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公网地址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专用网的IP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专用网中vlan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 核心交换机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汇聚层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 接入层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学少先队学雷锋活动方案

小学少先队学雷锋活动方案 导读:本文小学少先队学雷锋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月,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 --**小学少先队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三月是春光烂漫的季节,而“爱心”与“文明”是人间的春风,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将组织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队员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意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间的春风在每个队员的心中永驻,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活动口号:三月,学雷锋志愿者大行动 活动时间:3月份 活动安排: 一、助人篇: 三月,是传统的学雷锋月,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周围每一个需要我们关心的人,让雷锋精神永记心头。 1、以国旗下讲话和板报为阵地,宣传雷锋精神,号召大家学习。各中队出一期以学习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黑板报。 2、3月5日组织学校“党团先锋”参与社区“争当文明交通协管员”

的志愿服务,宣传“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理念,践行“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3、爱心志愿者活动:学校成立爱心志愿服务行动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服务小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与社区服务中心、世贸广场、友好公寓雷锋服务小分队通力合作,关爱空巢老人,给他们送去红领巾的温暖,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温情篇: 母爱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话题。三月八日,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关心母亲,用行动延续“感恩”这一永恒的话题。 1、向母亲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体会母亲的养育之恩。 2、开展“恩情VIP”活动,组织队员们自己设计、制作、赠送“恩情VIP卡”,把对妈妈的爱寄托在一张张小小的卡片里,感悟亲情的弥足珍贵,表达自己对她们深深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3、主动完成VIP卡上的承诺,给母亲一份惊喜,体会妈妈的辛苦。各中队交3-5份有特色的VIP卡到大队部。 4、3月8日组织四年级(3)(4)两个中队和展览三年级部分中队代表参与“阳光助学”行动,在世贸广场和国际广场通过义卖武汉晚报的方式为边远困难儿童送去少先队员们的真挚的关爱。 三、绿化篇: 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各中队开展绿色爱心行动,为“绿色校园”争光添彩。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园网组建方案设计

WORD格式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3年4月

1前言 (3) 2.需求分析 (3) 2.1网络需求分析 (3) 2.2校园网建设原则 (4) 2.3技术需求 (4) 2.3网络拓扑图 (5) 3.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6) 3.1网络主干设计 (6) 3.2应用系统及软件 (6) 3.3网络传输介质 (6) 4综合布线 (7) 4.1规范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设计范围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7) 5.总结 (7)

1前言 校园网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 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连接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 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把校园网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由一大堆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硬件网络,而应该把校园网理解为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生产力的劳动工具,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服务的。要实现这一点,校园网必须有大量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来支撑,软硬件的充分结合是校园网发挥作用的前提。 4.需求分析 2.4网络需求分析 经分析,本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如下: 建立以计算中心为核心,连接校园各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要求主干网带宽达到 1000Mpbs。 按校园用户的需求,划分相应的子网,以方便网络管理、提高网络性能。各子网的带宽至少达到100Mpbs。 在整个校园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 建立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政、教学、教务、科研、后勤、财务等日常事务的网络化管理。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师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网络考试、自动教学评估等功能。 建立安全、高速的Internet应用,实现内外互通。 提供常用的Internet应用,包括学校网站、邮件系统、文件传输等。 为校园网提高一定的安全保障,防止黑客入侵和破坏,保证校园网安全。 为校园网提供简单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实现对整个校园网的管理和控制。 为校园网提供相应的容错功能,防止在校园网出现故障时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校内的基本应用有:WWWSERVER、SQLSERVER、MAILSERVER、VODSERVER、FTPSERVER、 教务系统、精品课程、视频会议实况转播、杀毒服务器、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等。

小学少先队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小学少先队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四年级杨运宏 主题:心理健康教育 地点:四年级教室 一、活动目的: 1、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 2、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3、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4、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 3、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站 4、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5、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6、办心理健康手抄小报。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介绍队会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队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

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3、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4、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5、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6、教师总结讲话 7、主题队队会结束。

公共管理学作业

1.第1题 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 A.政治学 B.行政学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 您的答案:C 2.第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3.第3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4.第4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5.第5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6.第6题 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 A.政府万能理论 B.政府失败理论 C.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 您的答案:B 7.第7题 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 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 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 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创立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A.彼得?杜拉克C.泰勒 B.帕金森D.法约尔 您的答案:C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半公共产品 D.半私人产品 您的答案:A 10.第10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11.第11题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13.第13题 对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您的答案:C 14.第14题 关于绩效管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价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绩效管理与市场模式相统一 B.绩效评价与管理是分权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校园宿舍楼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项目概述: 本次生产实习的目标是学会组建一个能覆盖整个学校校园宿舍楼的计算机网络。将学校校园宿舍楼内的各种计算机、服务器及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相关的技术将校园宿舍楼网络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让校园宿舍楼内部及各个区域能够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为校园宿舍楼的学生以及老师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ftp服务,ⅡS服务,DNS服务等工作。 校园宿舍楼要求: 1.校园宿舍楼需要安装ftp服务器,ⅡS服务器,DNS服务器。 2.网络客户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3.全网可以互通。 4.网络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校园宿舍楼学生,老师之间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沟通。 6.计算机中应有各种学习,办公软件等。 实现的目的: 1.ⅡS服务:进行校园网站的查询,登录; 2.文件服务:利用FTP服务,校园宿舍楼用户可获取学习中相关的资料、文件等信息; 3.提供正版系统以及各种所应用的学习与办公软件等。 总体设计: 1.实地勘测了解宿舍楼的分布布局:

了解到宿舍楼共有六层,每层有32个宿舍,每个宿舍有8个用户 2.划分宿舍楼网络: 将每四个宿舍划分为一个VLAN,每一层划分为八个VLAN,每一个VLAN接入一个二层交换机,再将每一层接入一个三层交换机,再将每三层接入一个三层交换机,最后将其接入核心交换机上。 3.服务器的搭建: 了解到了需求FTP服务器,ⅡS服务器,DNS服务器;将这些服务器连接到一个二层交换机,在连接到核心设备上。 拓扑结构: 详细设计: 1、基本配置: 设备的命名规则:

SSL----宿舍楼CORE----核心交换机-SANSWITCH----三层交换机-num----设备编号numFLOOR----宿舍楼第几层 ACCESS----接入层 核心设备: SW1:SSL-CORE-1 三层交换机:SW2:SSL-SANSWITCH-1 SW3:SSL-SANSWITCH-2 二层交换机:SW4: SSL-1FLOOR-ACCESS-1 SW5: SSL-2FLOOR-ACCESS-1 SW6: SSL-3FLOOR-ACCESS-1 SW7: SSL-4FLOOR-ACCESS-1 SW8: SSL-5FLOOR-ACCESS-1 SW9: SSL-6FLOOR-ACCESS-1 接口描述: SW4: Interface E0/4/0 Description connect_to_[SSL-SANSWITCH-1]- E0/4/1 其中E0/4/0为SW4上接口,SSL-SANSWITCH-1为E0/4/0所连接的上一层设备名称,E0/4/1为连接在上一层设备SSL-SANSWITCH-1上的端口号 其余接口描述与上述相似。 接口连接标准:下联在前上联在后 2、IP地址规划—vlan规划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某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 【摘要】 当今社会,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其中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更为突出,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即将快速步入信息社会。校园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整个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学习与接触得最多的网络之一,校园网络的建设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网络建设所使用的技术是以局域网技术为主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校园网是学校进行教育科研教学、各项管理工作和各类信息交流沟通的应用平台,是集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于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宽带计算机局域网,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的综合性应用环境。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建设一个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办公与管理自动化、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玄远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服务器、工作站、终端和外部设备通过局域网络连接起来,并进一步与广域网相连,向世界宣传自己和从Internet上获取教学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校园网络的越来越重要,这样,它的设计也实现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在速度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应该全面的考虑设计。本毕业设计主要是以建设校园网络的建设与使用为主要内容,对其中所须用到的技术做一个分析和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有:校园网的技术思想、技术方案,网络设备的选型以及校园网络的运行状况等,能使读者对校园网络的建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少先队队会活动方案

少先队队会活动方案 【篇一:《我爱祖国》少先队主题中队会活动方案】“我爱祖国”主题中队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根据低中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 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中队旗、音响、学生准备相应节目 参加人员:三(1)中队全体队员、中队辅导员 参加人数:33人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1、各小队报数; 中队长:活动开始,各小队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小队长跑至本小队前:稍息,立正!报数! 敬队礼,中队长还礼)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应到10人,实到10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中队长向小队长敬礼,小队长还礼)各 小队长依次跑步返回队伍前喊“稍息”。 2、中队长报数; 中队长:立正!(跑至中队辅导员处,敬队礼,辅导员还礼)报告 辅导员老师,启明中队应有33人,病假xx人,实到33人。一切活 动准备就绪,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并给予指导。 中队辅导员(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接受你的报告,很高兴 参加你们的活动,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3、中队长回到队前:出旗,敬礼!……礼毕 4、中队长:唱队歌,指挥李艳艳 二、活动开始 中队长:请坐。下面我宣布:三(1)中队“我爱祖国”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中队长:有请主持人矣秀雅同学、毕杰盈同学。 (一)爱国知识抢答 甲:56个民族,56朵花 乙: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亚洲东方。 甲:我们的祖国物产丰富,河山壮美。

乙: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爱祖国,就要从了解祖国开始。 甲:下面进行爱祖国知识抢答比赛,看看哪位队员对祖国最了解。(1)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2)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3)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长江) (4)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小数民族?(56个) (5)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1949年) (6)中国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7)祖国的生日是哪天?( 10月1日) (8)我国的国歌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篇二: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好习惯伴我成长 【活动时间】2014.9.12(下午) 【活动地点】学校小广场 【活动目标】 1.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哪些坏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儿歌、故事、树榜样等活动内容,明白好习 惯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 等习惯。 【设计理念】 此次队会,以学生平时的习惯培养为主,采用“读儿歌、讲故事、树 榜样”等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白好习惯是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会毁了自己一生的道理。 【活动重点】 在讨论中学会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弄清自己的好习惯。 【活动对象】 1-3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好习惯三字经、各班习惯之星名单、故事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宣读倡议书 1齐唱少先队队歌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 选择题 1 . (3分) 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治理的差不多理念?(C) A.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划浆” B.引进私营部门的治理手段和体会 C.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 D.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2 . (3分) 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有(ABCD)等方面的差别。 A.限制因素不同 B.物质基础不同 C.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D.绩效评估不同 3 . (3分) 在进行政策规划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阻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是(C)原则的表达。 A.优化原则 B.变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系统原则 4 . (3分) 依照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阻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AB)等 A.分配性政策 B.调剂性政策 C.元政策 D.差不多政策 5 . (3分)

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间接主体的是(B)。 A.政党 B.智囊专家 C.立法机关 D.行政机关 6 . (3分) 公共治理者要紧是指(ACD)。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 . (3分) 界定政府职能的要紧依据是(C) A.财政赤字 B.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C.市场失灵 D.政府干预 8 . (3分) 公共治理者的职业能力要紧包括(ABC)方面的能力。 A.治理认知能力 B.治理诊断能力 C.治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9 . (3分) 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要紧活动领域有(ABD)等方面。 A.环境爱护 B.扶贫救困 C.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社会公益 10 . (3分)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差不多特点有(ABCD)。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理想性 第2 大题 简答题 1 . (10分)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哪些方面?答: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2、强化社会治理,保证社会公平、公平。 3、实现宏观调控,稳固经济进展。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2 . (10分) 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答: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立政策目标。 2、拟订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

构建感性认知教学的合理支撑

构建感性认知教学的合理支撑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王沈君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注重知识的构建性,培养学生掌握理解、醒悟和经验积累的反思性教学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现代教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变,将过去被动、单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的、感性的、互动的、探究式的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关键词:感性教学支撑 在现代教育中,注重知识的构建性,培养学生掌握理解、醒悟和经验积累的反思性教学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现代教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变,将过去被动、单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的、感性的、互动的、探究式的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为每名学生构建一个适合个体发展的平台和支撑。 一、制定符合环境色彩的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近年来,教师在工作中所累积的实务知识与经验逐渐受到重视,并且被承认为重要的教学知识来源之一,借此帮助了解“教与学”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日本语教学不能脱离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成功的日本语教学有赖于教师本身对日本民族、生活习惯、当地风俗文化等复杂性有充份的了解后,才得以在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率的

教学。教师本身在专业生涯过程中的经历:包括知识、行为、态度、期望、关注、热忱等等,加上有计划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得以促进教学上的活泼性。 2. 课程目的 根据日本语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随著教学方法的不同,有以下明显分别: 1. 如果只是听,学习效果是30%; 2. 不只是听,还加上看,学习效果是50%; 3. 借着听、看和实际操作,学习效果可以达到80%。 如同,依据流传久远的学习原则: What I hear I forget﹔我听了,就会忘记; What I see I remember﹔我看了,我记得; What I do I know﹔我作了,我就知道。 正如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倘使学习者本身能前往语言国当地,在语言国当地的文化熏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以上的学习瓶颈问题,本人在任教期间,本著自己与学生“终身学习”的心理,不时与学生产生互动。这不单是教导学生学习日本语的必备基础,更在教学中加入了本人在日本的生活经验。课堂中,借助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为例,指导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学习日本语。 3. 课程内容 教师采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