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2《牧童-趣味拼摆》教案

12《牧童-趣味拼摆》教案

12《牧童-趣味拼摆》教案
12《牧童-趣味拼摆》教案

《趣味拼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奇妙回形针的拼摆,体会活动的乐趣,数学来源于生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

3、学会从图案中认识数。

教学重点:

体会活动的乐趣,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拼摆图案和认识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谈话导入。

初识挂图,让学生欣赏同学们用回形针拼成的精美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同学们亲手摆制的,你们喜欢用回形针摆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吗?今天,我们一起摆一摆。

二、观察图形。

每个图案时有哪些平面图形组成?

三、分组活动。

1、看一看,摆一摆。

看书上的图案,分五组各拼出一个图。

第一组,摆“小房子”;

第二组,摆“蝴蝶”;

第三组,摆“小船”;

第四组,摆“鱼”;

第五组,摆“向日葵”。

并数出每个图案是有几个回形针,是什么图形?

2、小组交流,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结果。

3、议一议。

我摆的图形中有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没有什么图形。

我摆小鱼用了20根。

我摆小船用的比你的少。

四、拓展。

1、同学们还会摆什么?看哪个组最动脑筋?

2、同学们活动很积极,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伸,难度和深度都比第一课时大一些,但是通过上节课的铺垫,这节课学生掌握的较好。能够把这节课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数学为生活服务。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22、__众数_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2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_中位数__。 24、不受极端值影响的集中趋势度量指标有__中位数_和_众数__。 25、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__极差___。 26、__标准差系数__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27、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是_偏态_。 28、数据分布的平峰或尖峰程度称_峰态__。 29、当偏态系数为正数时,说明数据的分布是_右偏分布__。 30、集中趋势度量指标中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_数值_______(容易、不易)受极 端变量值影响。 31、中位数适用于顺序变量和定量变量,不适用于_名义变量和次序变量_______。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叶绿素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叶绿 素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叶子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树叶里的秘密(叶绿素),从而发现常青树和 落叶树的不同。 3、能相互交流探索过程,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树叶若干,叶子结构图。视频展示仪 2、木棍、一次性纸杯、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前两天我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现在请你 来说一说,你见过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发现叶子的有黄色、绿色、红色很多的颜色,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 2、认识树叶的结构 *教师:那么树叶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之外,还有哪些秘密呢?老 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树叶,请你们每人选一片树叶,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树叶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观察并讨论 *请幼儿吧树叶拿到中间坐好,并塞在椅子底下。

*教师提问:你发现树叶上有什么?(请一名幼儿拿着树叶上来讲讲,教师通过视频演示。) *出示结构图:根据幼儿的介绍引导他们发现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请其他幼儿把椅子底下的树叶拿出来,找一找“你的树叶上的叶柄、叶脉、叶肉在哪里?找到后把它送回树叶的家里。 3、探索树叶里面的秘密 *我们刚才通过观察发现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的, 那你们来猜猜看,树叶里面会有些什么呢? *幼儿回答 *教师请幼儿做实验:准备两种颜色的树叶(黄、绿)请幼儿将两种 颜色的树叶分别放在一次性被子里捣碎,看看会有什么不用的变化?并 把发现的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个别幼儿拿好记录单,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绿色的叶子有绿色的水分,黄色的叶子没有水分也没 有颜色。绿色的叶子里面绿色的汁叫叶绿素。这个叶绿素能够制造氧气,有了它我们小朋友就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 4、介绍常绿树和落叶树 *教师:那黄色的叶子为什么没有水也没有颜色了呢?(因为这种黄 色的树叶叶子很薄,里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到了秋天被风一吹就 从树上掉下来了,所以我们叫它落叶树;而绿色的叶子比较厚,还有一 层油膜,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所以它能牢牢的长在树上,这种树我 们就叫它常绿树了。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川大

我的作业列表 -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79.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18日16点4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 A ) A.《政治算术》 B.《国富论》 C..《统计学的研究》 D.《社会物理学》 2.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 ( B ) A.人口出生率 B.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工农业产值比 3.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 位是( ) ( A ) A.每一件产品 B.1000家工业企业 C.全部工业企业 D.10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4.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 B ) A.实际误差 B.平均误差 C.实际误差的平方 D.允许误差 5.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 ( D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时点数 D.时期数 6.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 B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 C.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D.变量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 7.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 A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8.对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饮料进行质检,不合格率分别为6%和10%,则饮料不合 格品数量( ) ( D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9.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B ) A.-∞< <+∞ B. -1≤ ≤+1 C. -1< <+1 D.0≤ ≤+1 10.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 B ) A.样本单位 B.总体指标 C.样本方差 D.中位数 11.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 D )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 12.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 C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13.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 C ) 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

川大《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2月22日16点2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C ) A.变量 B.指标 C.标志 D.变异 3.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 A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A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标志 D.数量指标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A )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6.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属于()。 (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D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C ) A.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树》含反思 中班教案《神奇的树》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神奇的树》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教师: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 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2.你为身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 3.你关心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 4.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这一天你打算怎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贺节日呢?(教师扮作老人,请幼儿练习向老人表达祝福) 五、教师分别出示字词卡,带领幼儿认读,然后请幼儿一一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关心老人,经常为家中或社区的老人做一些事。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事画下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教学反思: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幼儿园大三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植物 (500字)

都匀市第二幼儿园大三班 科学教案:神奇的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奇特的植物叶片,初步认识贵州原生或引种的几种神奇植物。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银杏、跳舞草、鹅掌楸、猪笼草的叶片实物及植株图片若干。[教学形式] 采取猜谜语、讲故事,展示实物、师问幼答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 一、银杏 1、猜谜语:我知道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听故事,今天我先出个谜语,如果猜中了,我就讲个好听的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

像蝴蝶,像纸扇,秋天黄,真漂亮。(将银杏叶分发给每个幼儿,近距离观察它的独特形状)对!叫银杏。真厉害!想不到这么难的谜语,小朋友一下子就猜着了!好,现在该我讲故事了。 2、讲故事:离都匀不远处,有个地方叫福泉。很久以前,福泉有个好官白秀才,他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深受百姓拥戴。白秀才家门前有棵银杏树,是他小时候同爷爷一道种下的,老百姓为了表示感谢,就把这棵树叫做“白秀才”。千百年来,在一代代老百姓的呵护 下,“白秀才”终于长成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向幼儿展示福泉古银杏照片) 3、扩展知识(师问幼答,引导看图):“白秀才”的腰有多粗?(胸径6米。用幼儿教室的大小作比方,要13个叔叔阿姨手牵手才能围一圈)它的个儿有多高?(50米高。比4座二幼教学楼叠起来还高)它有几岁?(6000岁。比二幼几百个小朋友的岁数加起来还大)银杏树不仅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叶子能做药,木材能打家具,可以说,银杏全身都是宝。在公园里、街道旁、高山上,到处都能见到银杏树,春天绿油油,秋天金灿灿,我们的家园真漂亮! 4、巩固认识:再看看我们手里的小树叶,它的模样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通过叶片的外形特征认识银杏)

统计第12次作业教案

统计学第12次作业郭晓兰微生物学 12213641 2.将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病情和年龄都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单位组,每个单位组中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B、C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升高,结果见教材表16-16,问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别? 10·L-1) 教材表16-16 不同人用鹿茸草后血小板的升高值/(×12 年龄组 A B C 1 3.8 6.3 8.0 2 4.6 6. 3 11.9 3 7.6 10.2 14.1 4 8.6 9.2 14.7 5 6.4 8.1 13.0 6 6.2 6.9 13.4 分析:该题为随机区组设计,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总变异可分解为处理变异、区组变异和误差。 解:(1)统计描述 表1 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血小板升高值情况Treat Block N Mean Std.Deviation A 1~6 6 6.200 1.793 B 1~6 6 7.833 1.619 C 1~6 6 12.517 2.411 Total 18 18 8.850 3.319 (2)统计推断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对于处理组: H:三种治疗方法的平均血小板升高值相等。 H:三种治疗方法的平均血小板升高值不全相等。 1 对于区组: H:各区组的总体效应相等。

1H :各区组的总体效应不全相等。均取05.0=α; 假设资料符合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用SPSS 软件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步骤如下: 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Dependents variable :血小板升高值;Fixed factors :treat ;Block ;→Model :Custom :Build terms :main effects ;Treat : Model ;Block : Model ;Continue…→点击Post Hoc ,Treat: Post Hoc Test for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LSD 、SNK 、Bonferroni ;Continue…→点击Save ,Unstandardized (Predicted Values),Standardized (Residuals) →OK 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ν MS F P 总变异 187.265 17 处理间 129.003 2 64.502 79.338 0.000 0 区组间 50.132 5 10.02 6 12.333 0.000 1 误差 8.13 10 0.813 由表可知:对处理因素和区组因素统计检验后的P 均小于0.05,按05.0=α水准拒绝0H ,接受1H ,可认为三种治疗方法的平均血小板升高值不全相等;可认为:对于同一种治疗方法而言,各区组血小板升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onferroni 法对各处理组进行两两比较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0H :21μμ=,即相互比较的两种治疗方法血小板升高值相等。 1H :21μμ≠,即相互比较的两种治疗方法血小板升高情况不相等。 0167.0=α。 用SPSS 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后得出表3: 表3 三种治疗方法血小板升高值的多重比较(Bonferroni 法)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 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 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 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 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2、你为身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 3、你关心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 4、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 这一天你打算怎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贺节日呢? (教师扮作老人,请幼儿练习向老人表达祝福) 五、教师分别出示字词卡,带领幼儿认读,然后请幼儿一一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关心老人,经常为家中或社区的老人做一些事。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事画下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 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第五章动态数列 一、判断题 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应为逐期发展程度)。(×)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8.12%×6.42%×5.91%×5.13% B、 8.12%×6.42%×5.91%×5.13%-100% C、 1.0812×1.0642×1.0591×1.0513 D、 1.0812×1.0642×1.0591×1.0513-100% 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 3.4, 4.2,4.6, 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 5.2 B、 4.1(首末折半法) C、 4.133 D、 5 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 103% B、 101% C、 104.5% D、 113% 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 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6、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A、 102/2+108+119/2 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 D、 102+108+119 7、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9、时间数列是()

中班语言神奇的树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神奇的树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神奇的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 2、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 3、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体验关心人、会动脑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土豆、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主题。 (1)这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认读相应的文字) (2)请孩子将季节的变化按照顺序排队。

(3)教师小结: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纪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图片帮助孩子掌握故事内容。在故事结尾前插问: 刺猬婆婆家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这棵树是哪里来的?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设疑提问: 小刺猬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树呢?刺猬婆婆知道这个秘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体验快乐。 教师扮演刺猬婆婆,幼儿扮演各种树,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快乐。 4、教师启发孩子想象,引导孩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刺猬婆婆还想看什么?小刺猬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所做的尝试也是比较符合我班幼儿的学习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学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

中班树语言教案

中班树语言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教案树】 篇一:中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树 中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树 一、主题背景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孩子们看到各种不同形状的 落叶,提出“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是太多了吗?是没有营养吗?这 两片树叶为什么不一样?”等等问题,听到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议论, 不禁想起有位教育家说过:为了儿童的健康,我们必须让儿童接触 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为了儿童的精神生命,也必须让儿童的心 灵与自然界的包罗万象接触。是的,大自然中又许多的植物让孩子 陶醉,让孩子好奇,到处都有让幼儿悠游其中、快乐学习的素材, 我们可以借助于大自然中可见的树木,让孩子探索不同树木的形状、大小、颜色及用途上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引导幼 儿在与树木、叶子的游戏过程中感受自然界的美,表现他们的创意,让孩子在领略自然的过程中发现大自然中的植物是与我们人类息息 相关的。因此,我们围绕着对树的探究活动,设计了“神奇的树”这 一主题。 二、主题总目标 1、通过对树的探究,激发幼儿产生兴趣,并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2、让幼儿掌握一些树的名称,知道树生长的简单常识,会区别常青树和落叶树。 3、知道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懂得爱护 树木,初步萌发环保意识。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会照料自然角里的各种植物。 1、社区资源:大家对环境的绿化程度一直十分注重,马路、小区、 公园、学校,到处能见到绿化环境的功臣——树,因此,带孩子走 出家门,去看看这些树,通过看、接触能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树的知识,另外每年3月的植树节社会上都会举办植树活动,这些活动会 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 2、信息资源:关于本主题的一些vcd、录象等资料。 3、家长资源:家长可以带孩子上公园或在小区附近带孩子认识一些 树及名称,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自 己家种植一些小盆栽,教孩子怎样种植、打理。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68.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0日14点5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C ) A.变量 B.指标 C.标志 D.变异 3.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 A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B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标志 D.数量指标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A )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6.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属于()。 (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D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 C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C ) A.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C.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D.调查时间不同 1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D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12.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D ) A.统计整理 B.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 D.统计分组 13.统计分配数列()。 ( C ) A.都是变量数列 B.都是品质数列 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 D.是统计数列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 (2%×5%×8%×7%)-100% 满分:2 分 2.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3. 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 A. 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 B. 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C.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 D. 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 满分:2 分 4.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 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 B. 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 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 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 满分:2 分 5. 某厂工业总产值逐年有所增加,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5%、8%、10%, 三年工业总产值总共增长( ) A. 23% B. 22% C. 11.2% D. 24.74% 满分:2 分 6. 在统计的三层涵义中,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 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C. 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D. 无关系 满分:2 分 7. 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A. 权数不等 B. 权数相等 C. 变量值相同 D. 变量值不同 满分:2 分 8. 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76分、84分和93分,这四个数字是( ) A. 标志 B. 指标 C. 指标值 D. 变量值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树》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树》教案设 计 神奇的树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教师: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

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 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2.你为身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 3.你关心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 4.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这一天你打算怎样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贺节日呢?(教师扮作老人,请幼儿练习向老人表达祝福)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问题1 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对错 问题2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对错 问题3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对错 问题4 所谓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对错 问题5 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150% 5% 4.56% 104.55% 问题6 某厂生产了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这三批产品总数的30%,则这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 1.50% 1.60% 4.50% 1.48% 问题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男性是品质标志人的年龄是变量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问题8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问题9 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粮食总产量粮食平均亩产量人均粮食生产量人均粮食消费量问题10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这些单位举足轻重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 比重 问题11 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铁路的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 问题12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作同不同组织方式不同灵活程度不同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问题13 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对调查资料的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编制统计表 问题1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90以下90—99% 100—110% 110%以上85%以上85—95% 95—105% 105—115% 问题15 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必须是间断的必须是重叠的 既可以是不重合的,也可以是重叠的应当是相近的 问题16 次数分配数列是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总体单位数分组形成的数列 问题17 统计具有如下的特点 抽象性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问题18 以下哪些项总结了统计的基本任务 认识世界管理手段服务社会有效监督 问题19 为了研究全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国家决定对全国乡镇工业进行普查,则每个乡镇工业企业是 调查总体调查单位报告单位调查对象既是调查总体又是调查单位 问题20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包括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具体性 问题21 按调查的范围分,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全面调查普查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问题22 普查问题应当具有哪些特点 普查问题必须要少调查内容统一,即:同意规定调查项目明确时间地点,防止出 规定起至时间"周期性,以便掌握事物发展规律"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第五章动态数列 一、判断题 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 )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8.12%×6.42%×5.91%×5.13% B、8.12%×6.42%×5.91%×5.13%-100% C、1.0812×1.0642×1.0591×1.0513 D、1.0812×1.0642×1.0591×1.0513-100% 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 3.4, 4.2,4.6, 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5.2 B、4.1(首末折半法) C、4.133 D、5 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03% B、101% C、104.5% D、113% 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 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6、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A、102/2+108+119/2 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 D、102+108+119 7、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9、时间数列是() 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 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 10、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

相关文档